位置與方向一教學反思8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1.87W

完成教學反思可以增強老師的教學質量,教學反思是教師對教育過程反思的一種文字材料,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位置與方向一教學反思8篇,供大家參考。

位置與方向一教學反思8篇

位置與方向一教學反思篇1

通過第一單元位置與方向的教學,我覺得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一、圖上方位與實際方位的聯繫區別

在引導學生認識實際方位的基礎上,要求每位學生以教室中的實物為中心,畫一幅教室的平面圖,這樣既鞏固了實際方位,又引申出了圖上方位,同時學生由於所定方位不同,實物也就不同,所以圖的畫法多種多樣。這樣教師便可以引出圖上方位,並且編成口訣告訴學生:“上北、下南、左西、右東。”

二、西南、西北、東南、東北的區別認識

由動物園圖認識全部八個方向後,為了幫助學生區別和認識其他4個方位,可以將八個方位寫成米字型,以米字型中間的一豎區分左邊為西,所以分別是西南、西北。右邊是東南、東北。並且告訴學生由於西和東,北和南相對,所以西北對東南,西南對東北,再以米字一橫劃分,上方是北,即西北、東北;下方是南,即西南、東南。

三、圖上方位要確定標準

在確定某一建築物的方位時,以某一建築物為標準,它是一個方位,而以另一個建築物為標準,它又是另一個方位。以花壇為標準是在花壇的北面,而以大門為標準,則在大門的東北角上。所以,確定標準是關鍵。

總之第一單元雖然內容不多,但要讓學生真正把握住其中的幾個重要環節,還需要教師多動腦筋,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挖掘學生的潛能,使學生能學到真正的知識

位置與方向一教學反思篇2

本課是讓學生完整地掌握用方向和距離描述物體位置的方法。學生在以前的學習中已經認識了東南西北以及東南、東北、西南、西北等方向,也會用相關的方位詞描述簡單的行走路線,也已經學了用數對錶示具體情景中物體的位置,以及有關角和比例尺的知識,這些都是學生學習本節課的基礎。

在教學中我主要以學生的已有知識為基礎,讓學生體驗新知識的作用。課一開始,複習8個方向,這樣我立足於學生的知識基礎和認知水平,以培養學生的“四基”為根本,以促進學生的發展為目的,採用多種教學方式和手段,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有效地實現教學目標。

首先,教學中我覺得應該重在經歷知識產生的過程和新知識存在的必要性。在一次次的設問中,學生的求知慾被一次次激發,先是認識北偏東、北偏西、南偏東、南偏西幾個方向,並引出問題:方向確定了,但燈塔1具體離觀測點輪船所在地多遠呢?怎麼解決這個問題?學生量出圖上距離,根據圖中的比例尺算出實際距離,進一步精確地描述出燈塔1的具體位置:燈塔1在輪船的東北方向6千米處。接着我又拋出一個問題:從輪船所在地出發,沿着東北方向走6千米,一定能找到燈塔1嗎?為什麼?怎樣來解決這個問題呢?學生在思考中反思,產生疑問,再思考,恍然大悟:原來東北方向只是一個範圍,不能精確地找到燈塔1,那怎麼辦呢?有同學想到量角,至此學生豁然開朗,動手測量夾角,讓學生明確用方向和距離描述物體的位置最為精確。讓學生答出燈塔1在輪船的北偏東30度方向6千米處。由易到難,步步設問,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突出了本課學習的重點。

其次,教師適時引領,學生自主探索。教學過程中,教師充分發揮自身的主導作用,十分關注學生在數學活動中的表現,能夠隨着學生的思維進行有效地引導。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通過觀察、測量、計算、交流等活動,積極主動地探究根據方向和距離確定物體位置的方法,親身經歷數學化的過程,使學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思想與方法,提升思維水平,獲得基本的數學活動經驗。整節課師生、生生之間關係融洽、和諧,營造了一種寬鬆、民主的教學氛圍。

上完課後心裏總感覺到課上的順利中有點問題。一是怎樣理解“東北方向”也叫做“北偏東”。“東北方向”是學生在二年級的時候學生就認識的,所以學生在描述物體的時候就用“東北方向”進行描述。顯然這樣的表述不能夠達到精確表示的目的。從而引出了“北偏東”。“東北方向也叫做北偏東”這句話是從兩種表述的區域範圍上來看是指同一個區域。但“東北方向”並不是完全等同於“北偏東”。前者只是比較粗的表示一個區域,而後者“北偏東”可以表示是一個區域範圍,更多的時候是與角度結合着使用,體現了一個角度形成過程“北-→東”,表示出比較精確的方位。所以我覺得,簡單地區分可以説是後者出現是為了表達的精確度,如何讓學生真正理解“東北方向也叫做北偏東”這句話確實有點困難。另一個是讓學生如何真正理解北偏東30度這個夾角。這個夾角的兩邊各是哪兩條射線,學生命運將東與偏東方向的夾角誤認為是北偏東的夾角,看來課堂上的比較不到位、講述不到位,會造成學生理解上的誤區。在之後的教學中應通過多種教學手段,讓每一位同學明確角度的方向,確保每人過關。

位置與方向一教學反思篇3

數學知識來源於生活,服務於生活。今天的這節課我運用了多媒體教學,因為小孩們對空間的方位不是很明確,自己也想不清楚,所以老師必須在這個時候做出適當地引導。

在上課的剛開始,全班學生跟着我一起一邊説一邊指,動口説和動手指,回憶了前幾節課的前後左右,初步形成複習了簡單的方位知識。接着我讓學生説一説自己的前後上下分別是什麼或者是是誰?通過不斷的説,強化學生的方位感。然後我隨意的站在學生座位的中間問:某某同學在老師的哪一面?

這節課難點是正確區分左右,這也是本節課的重點,雖然平時學生們能夠分清楚左手和右手,但是身臨其境地在書本上要分清左右是有一定難度的,尤其是還要確定參照物的時候,參照物不同説出的左右也不同。這就是本節課的重難點。

着手準備這節課時,我把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放在了首位,通過讓學生根據已有的生活經驗來作為判斷方向的依據,再通過動口説、用手指,建立方向感。然後用學生熟悉的教室、同學的位置來強化學生的方向感。這時學生的方向是侷限在教室裏,於是我想着往外延伸,我們教室的左邊是哪個班?右邊是哪個班?於是同學們七嘴八舌,爭論不休,最後實際去操場看一看,從而達成共識。這節課總體來説學生掌握的還可以,學生的學習氛圍也很高,配合配合也到位。(蓮)

位置與方向一教學反思篇4

本節課的內容是在學生已經積累了一些確定位置的感性經驗,並通過第一學段的學習,學生已經知道了東、南、西、北、東南、東北、西南、西北八個方向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在此基礎上,讓學生學習根據方向和距離兩個條件確定物體的位置,並描述簡單的路線圖。使學生進一步從方位的角度認識事物,更全面的感知和體驗周圍的事物,發展空間觀念《位置與方向》教學反思《位置與方向》教學反思。

成功之處:

1.學生通過課前瞭解有關定向運動方面的知識,知道定向運動是根據地圖指示,選擇最佳路線,達到目的地的一項運動。參加比賽的運動員要具備藉助地圖的指示和識別方向的能力,也是一項智力和體力並存的一項運動。可以豐富學生的視野,拓展知識面,瞭解數學課本之外的一些知識,學生非常感興趣。

2.學生通過本課的學習不僅知道根據方向和距離兩個條件確定物體的位置,還知道要確定物體的位置所要具備的四個要素:觀測點、方向、角度、距離。這對於後面學習在平面圖上標出校園內各建築物的位置打下良好的基礎。

不足之處:

1.習題的處理上,個別學生出現不會用量角器量角度的現象,不知道0刻度線與哪條座標軸對齊《位置與方向》教學反思教學反思。

再教設計:

1.要側重於對量角器放置問題的解決,真正讓學生明白東偏北就是把量角器的0刻度線與東對齊,從東向北數30°,也就是從0刻度線向北數出30°。

2.不僅要注重對路線的描述,還要注重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體會描述簡單路線圖應具備的四要素:觀測點、方向、角度和距離。

位置與方向一教學反思篇5

您現在正在閲讀的《方向與位置》教學反思文章內容由收集!本站將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學資源!《方向與位置》教學反思位置與方向一課的內容是比較抽象的,要求學生建立比較形象具體的方位感,瞭解道數學與生活的密切關係,體會到學習活動是人類為了生存與發展所進行的必要活動,從中認識數學學習的價值,增強對數學的情感體驗。

?課標》指出:人人學由價值的數學。有價值的數學應該在與學生的現實生活和以往的知識體驗有密切的聯繫;有價值的數學學習體驗應當極大的豐富學生的現實生活,學會因為數學學習而感到生活的豐富多彩,感受數學學習的內在魅力。

我在進行本課教學的.時候,通過讓學生觀察教室內外的景物,藉助自身的前後左右、周圍的建築物或其他景物的的辨別,瞭解東南西北四個基本方向,使學生知道位置隨着參照物(即標準位置)的變化而不同,但東南西北四個方向是不會變化的。使學生了解生活中的位置和平面圖上方向之間的轉化關係。

組織學生觀察討論,動手畫一畫、擺一擺,進一步深入瞭解以自己為標準位置,周圍景物的方向。在學生確立東南西北方向的基礎上,學習東北、東南、西北、西南四個方向,藉助課件的直觀形象性,深化對8個方向地辨別,建立正確的方向感。在學生具備8個方向的辨別能力之後,讓學生進一步運用量角器量出景物與一個方向之間的夾角,試着怎樣説出來更加準確一些,互相討論並説説自己的想法,再進一步確定正確的説法。在學生學會辨別8個方向以後,讓學生動手畫一畫教室裏門窗的方向,畫一畫學校周圍建築物的大概方向通過課件演示的練習進一步加深對所學內容的理解。

我再教學的過程中,注重學生的學習自主性,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鼓勵學生合作、思考、討論,拓展學生的學習思路;同時,注意引導學生把所學的知識或發現的規律運用到實際中去,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知識的能力。

當然,方向感弱、學習基礎差的學生在學習之後,不能清楚準確地辨別出建築物的方向。在以後開展同樣形式學習的時候,對此類學生需要更加細緻深入地加以引導與個別指導,才能達到基本的學習目標。

位置與方向一教學反思篇6

在教“上海在北京的南偏東約30°的方向上。北京在上海的什麼方向上。”這一內容時,關鍵教師要讓學生把握好以什麼為觀察點。“上海在北京的南偏東約30°的方向上。”它是以北京為觀察點。而“北京在上海的什麼方向上。”它是以上海為觀察點。如果學生把握好了觀察點,就比較容易地得出北京在上海的北偏西約30°的方向上。

在教“我向正南方向走50米到路口,再向南偏西約30°走100米到公園。要求學生畫出路線示意圖。”這一內容時,教師要讓學生明白此題中的觀察點是在不斷地變化,一開始自己要確定一個起點作為觀察點,然後向正南方向走50米到路口,到了路口要以路口為觀察點,再向南偏西約30°走100米到公園。老師不但要讓學生明白圖上的1釐米代表實際距離多少米,還要提醒學生每畫(走)到一個地方,就要畫上方向標,標出名稱。

如果學生弄懂了以上兩道例題,這一單元的其它幾道題也是大同小異,那麼學生對這一單元的知識自然而然地全學會了。這樣,教師教得輕鬆,學生學得也輕鬆,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位置與方向一教學反思篇7

本週結束了位置與方向的教學,有了前一年位置與方向的教學經驗,我對自己的教學又有了更深刻的反思。

這個單元要求學生掌握確定一個物體相對於觀察點的任意方向,對四年級學生來説,確實有難度。因為學生此方面的生活經驗不夠豐富,空間想象力比較薄弱。因此在教學中我充分關注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生活經驗,創設現實的活動情境,增加探索、體驗的機會,讓所有的學生都能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去。讓學生製作方向板,然後運用方向板在教室和校園內認出東南、東北、西南、西北四個方向。以下是我在教學本單元之後覺得學生必須掌握的兩個例子。

在教“上海在北京的南偏東約30°的方向上。北京在上海的什麼方向上。”這一內容時,關鍵教師要讓學生把握好以什麼為觀察點。“上海在北京的南偏東約30°的方向上。”它是以北京為觀察點。而“北京在上海的什麼方向上。”它是以上海為觀察點。如果學生把握好了觀察點,就比較容易地得出北京在上海的北偏西約30°的方向上。

在教“我向正南方向走50米到路口,再向南偏西約30°走100米到公園。要求學生畫出路線示意圖。”這一內容時,教師要讓學生明白此題中的觀察點是在不斷地變化,一開始自己要確定一個起點作為觀察點,然後向正南方向走50米到路口,到了路口要以路口為觀察點,再向南偏西約30°走100米到公園。老師不但要讓學生明白圖上的1釐米代表實際距離多少米,還要提醒學生每畫(走)到一個地方,就要畫上方向標,標出名稱。

對於以前學生們的難點動手作路線圖,我採用合作的形式教學,小組合作完成一副線路圖,這樣學生們可以互相指導,都參加了思考與動手,再單獨讓他們完成路線圖,這樣對於能力差的學生來説也是一種引導,動手起來也會更好。

位置與方向一教學反思篇8

這一單元的內容,內容與學生的知識基礎和生活經驗緊密相關,難點是要準確把握方向,要量出方向所偏離的角度,還要確定單位長度標出距離。為此,在教學過程中要讓學生多動手。不少學生會説但是一旦動手就錯,特別是對“東偏北,還是北偏西” 以及在地圖上標註某一地的位置等實際問題時,學生很茫然。我結合例1組織學生分組討論:1號在東北方向(或者偏東方向)教師參與學生的學習活動。學生彙報交流時教師發揮引導作用,如果學生提出結合角度來表示位置的方法,則因勢利導,課件演示30度、60度;接着請學生描述1號檢查點的方向。教師説明在生活中一般先説與物體所在方向離得較近的,也就是夾角較小的方位。並強化練習還可以怎樣説:南偏東45度 、東偏北50度 、西偏南25度、北偏西15度。通過對比練習,學生能理解本課難點,會清晰表述任意角度方向。

根據這些情況,我認為教師在教學時更應該注重畫示意圖的細節,注重對學生空間觀念的培養。如果要補救也只能個別輔導了,集體輔導多了容易讓那些掌握好了的同學產生厭煩心理,掌握不好的同學也不一定馬上改正過來。這一單元的另一個難點就是關於位置的相對性,給定兩個位置,個別學生不能很好的區分以誰為標準,所以説出來的方向剛好相反。這一點跟學生的空間觀念強弱有關,需要多加訓練。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