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釣魚的啟示》教學反思精選

來源:巧巧簡歷站 8.18K

老師她是暖和我的心的枱燈,照進我們前路,老師是才高八斗,成就了人才大廈高萬丈。那麼關於相關的教學反思該怎麼寫呢,下面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釣魚的啟示》教學反思範文三篇,供大家參考。

關於《釣魚的啟示》教學反思精選

《釣魚的啟示》教學反思

《釣魚的啟示》是一篇文質兼美,藴含着很深人文道德的文章,而且很深奧,對五年級的學生來説,學習從故事中受到啟示,是比較困難的。而對於我,這樣的文章既要到達目標,又不能上成思品課,也是一大難點。本文的重點和難點都是“啟示”,而不是單純的“釣魚”和“放魚”。把釣魚和放魚過程中“我”的情緒變化的語句作為教學的重點,既要求感受體驗,也要求讀出情感,把“啟示”作為教學的難點,引導學生理解。

讀是理解語言文字的手段。古人曰:“讀書百遍,其義自見”。

一是運用整體感受法。

課文中父親和“我”的人物形象豐滿、意境悠遠、意象豐富,初讀時引導學生整體感受父親和“我”的形象。

二是主角體驗法。

課文對“我”的主角着墨多,形象鮮明;父親的主角着墨雖然不多,但對於子女嚴格進行道德教育的形象栩栩如生,教學中引導學生在朗讀與感悟中體驗。

三是想象體驗法。

對“我”再次向父親投去乞求的目光,引導學生想象:兒子向父親“乞求”,會怎樣説?

四是移情體驗法。

父親的“不容爭辯”,引導學生移情體驗:你就是父親,當你兒子投來乞求的目光時,你會“不容爭辯”地説些什麼?

在這一課的教學中我抓住三個問題引導學生思維,突出教學重點和突破難點。

一:釣到大鱸魚,“我”的情緒有什麼變化?

二:父親要“我”把到手的大鱸魚放掉,態度那麼堅決,是不愛“我”嗎?他做得對不對?

三:“我”從釣魚中得到什麼啟示?引導聯繫上文理解作者得到的啟示,並用具體的例子引導學生聯繫生活,讓學生説説當自己遇到道德難題的時候,如父母不在家,作業沒有完成很想玩電腦時;老師多給了分數時;營業員多找你錢時;馬路上沒人看到,你撿到錢時……都會怎樣做。學生的思想進行了洗禮,口頭表達潛力也得到必須的訓練。透過把抽象的概念具體化而加深了對“啟示”的理解。

當然在教學中,還有不足的地方:本來教學的重難點就應放在“啟示”上,但在課堂中,花了超多的時間朗讀、體會人物的情感變化,對“啟示”的揭示不夠深。

《釣魚的啟示》教學反思


課堂設計緊扣教學要求,但是課件的製作不夠精美,甚至直接出示答案,留給學生思考的時間不夠多。朗讀形式也比較單一。

有些問題太糾結於深度,而沒有往問題的廣度拓展來。但是學生的參與度比較高,發言比較積極,特別是在提問:“假如你就是文中的我,遇到這樣的情況,你到底會毫不猶豫地放魚,還是像作者那樣急切-委屈-依依不捨又無可奈何呢?你會想些神馬呢?”學生的發言很精彩,很符合這個年齡段的孩子。

《釣魚的啟示》教學反思

這是一篇文質兼美、結構鮮明的短文。教學中,我力求通過語言文字的感悟,讓學生水到渠成地去理解父親告戒我的話。在處理釣魚這個故事時,我在讓學生理清 “我”的情感線後,重點放在這些感情產生的原因上。如:得意,我為什麼那麼得意?學生會結合環境描寫、結合對我釣魚的動作描寫、結合對大魚的描寫,體會到這條鱸魚的大而美麗,體會到我釣到它的艱難;從父親的“欣賞”中,再一次感受“我”“得意”之情的理所當然。學生在朗讀“好大的魚!”時讀出了個性,“好大的魚”和“好大的魚”。讀湖面及月光時,襯托出大魚的漂亮。同時,我還設計了這樣一個問題:“我從來沒有看見過這麼大的魚”是因為我不常釣魚!孩子們一下子就反駁了我,抓住了“常常”及“熟練”“一定是個大傢伙”等詞句這樣的理解,讓學生懂得了恰當運用詞語的`重要性。同時,也學會了讀書。

當學生讀到“爸爸!為什麼?” 時我引導孩子們體會此時“我”的情感,孩子們體會到的是不解、急切。另一名同學又補充了責怪!於是便有了“爸爸”的重讀。這一環節我設計了這樣一個問題: “為什麼父親只平靜地説”“我卻覺得不容爭辯?”以此讓孩子們懂得父親一貫的嚴格要求,最後,體會“誘惑人的”魚。讓學生結合實際,想象“我”怎麼擋住誘惑的。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