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古詩教學設計合集7篇 《詩韻璀璨:國小古詩教學設計精選》

來源:巧巧簡歷站 1.56W

這個合集包含了一系列針對國小生的古詩教學設計,旨在幫助教師們更好地教授古詩。通過這些教學設計,學生們將能夠深入瞭解中國古代文化,增強語言表達能力,並培養審美品味。希望通過這些教學設計,能夠讓古詩教學更加生動有趣,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參與度。

國小古詩教學設計合集7篇 《詩韻璀璨:國小古詩教學設計精選》

第1篇

6.師生合作讀,一人讀一行(生提出不懂的字詞,師揭示,引導學生用自己的話説説古詩大意。)

7.生看圖,師講古詩大意:春意綿綿好睡覺,不知不覺天亮了,猛然一覺驚醒來,到處是鳥兒啼叫。夜裏迷迷糊糊,似乎有沙沙的風雨聲,呵風雨風雨,花兒不知吹落了多少。

8.師:誰已經背出來了,請來試一試。(看圖試背,師表揚鼓勵)

5.生看圖,師講詩意:高高的柳樹像是碧玉裝飾成的,下垂披佛的'柳枝猶如絲帶萬千條,你可知道這細嫩的柳葉是誰裁剪的嗎?就是那鋒利如尖刀的二月春風啊!

國小古詩教學設計合集7篇 《詩韻璀璨:國小古詩教學設計精選》 第2張

第2篇

2、能力目標:有感情地朗讀並背誦古詩,體會兩首古詩的異同。

3、情感目標: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培養審美情趣,陶冶愛美情操,激發對春天的熱愛之情。

談話:春天是一年四季中最美的季節,你瞧,微風輕拂,萬樹搖綠,百花綻放,到處生機盎然,給人們帶來了新的理想,新的希望!古今中外,許多文人墨客都對春天充滿深情,歌頌讚美它!今天就讓我們盡情地享受春天、讚美春天,享受生活、熱愛生活吧!

2、“萬紫千紅”主要指的是什麼?(花)我們今天再來學和花有關的兩首古詩。首先學習《遊園不值》這一首。板書題目。解釋“值”的意思。理解題目的意思。

3、自讀自悟。引導學生運用工具書瞭解古詩大意,並且提出自己解決不了的問題。

(2)、交流不理解的字詞。(注意“屐”“印”的意思)

(1)談對“小扣柴扉久不開”的理解。如果沒有聯繫到上句,教師再引導學生閲讀前兩句。

(3)指導朗讀:你能通過你的朗讀表現出作者當時的心情嗎?

(5)就在作者失望掃興的時候,事情發生了什麼變化?引出後兩句。學生齊讀後兩句。體會作者此時的心情。

(6)由作者高興的心情引出“滿園春色”。讓學生展開想象,如果把滿園春色拍成電視片段,每一個同學都會有一個不同的版本。展示老師的版本:

牡丹高貴地昂着頭,/ 玉蘭花謙虛地含着笑。/ 蝴蝶在花叢中飛舞,/ 黃鸝在枝頭上歌唱。

(1)範讀古詩。把作者由掃興變為欣慰的感情讀出來。

導語:剛才很多同學都寫出了屬於自己版本的“滿園春色”,我國唐朝大詩人杜甫也早已寫出了杜甫版的“滿園春色”,想看嗎?現在來看《江畔獨步尋花》。

1、總結學習第一首詩的方法。自讀――藉助工具書瞭解大體意思――小組交流――感悟詩的意境――有感情地朗讀、背誦。

3、師生互動。學生大體説説古詩的'意思。談自己的體會。教師補充當時的時代背景。

1、默讀兩首古詩,想想它們有什麼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3、在全班交流。教師着重指導學生領悟語言表達方面的直白與含蓄。

同學們,屬於你自己版本的“滿園春色”是什麼樣子?能寫一寫嗎?

第3篇

國小語文複習是以鞏固學生所學語文知識與基本技能,提高學生遷移應用知識和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為目的。因此,在設計本節複習課時,我充分利用六年級下冊的古詩教材,並通過回顧與整理國小階段所學過的古詩,使學生習有所得,自覺養成自讀自悟古詩,自我複習、積累古詩的習慣,從而提高學生的複習技能和方法水平。我還嚴格遵循了以下三個複習原則:複習過程要簡約,複習方法要整合,複習內容要全面。另外,為了避免複習課枯燥無味,消除學生對複習課的牴觸心理,改變沉悶局面,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我在設計過程中還力求強調知識性和趣味性,使學生在輕鬆、愉悦的複習氛圍中知詩人、讀詩句、曉詩意、悟詩境、記詩句、用詩句,激發學生對祖國燦爛的古詩文化的熱愛之情,提高學生的文學藝術素養和審美能力。

2.重温讀詩句、曉詩意、悟詩境的方法,並學以致用。

3.學會靈活積累、運用古詩,養成自覺閲讀與積累古詩的良好習慣。

4.激發學生對祖國燦爛的古詩文化的熱愛之情,提高學生的文學藝術素養和審美能力。

2.吟誦古詩,想象意境,理解詩意,感受傳統文化的藝術魅力。

教師準備:1.將國小階段重點古詩進行整合歸類。2.製作課件。

學生準備:1.重温六年級下冊所學過的古詩。2.回顧以前所積累的古詩,並加以整理,編成目錄。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1.談話導入:同學們,古詩歷來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千百年來傳誦不衰,深受人們喜愛。今天,就讓我們一起漫步古詩園,領略古詩的魅力。(板書課題:漫步古詩園)

?設計意圖:開門見山,直接導入,讓學生在最短的時間內直接明確本節課複習的內容,以此誘發學生的複習慾望,使學生很快地進入複習的狀態。】

1.過渡:我們國小階段學過的古詩不計其數,猶如一個繁花似錦的百花園,如何又準又快地記憶所有的古詩呢?相信同學們一定有自己的絕招,誰願意把你的絕招説出來與大家共同分享?(板書:記憶古詩的方法)

2.學生交流記憶古詩的方法,師隨機板書:歸類列表法、熟讀成誦法、古詩吟唱法、理解記憶法等。

(1)回顧古詩分類的依據。(可以按詩人分,可以按內容分,可以按題材分,也可以按朝代分等。)

(2)以小組合作的方式,根據詩人和朝代對古詩進行歸類。

(3)小組彙報交流,展示成果。教師作適當補充,並出示課件。(表格內容略)

朝代詩人所寫的詩篇(4)組織學生根據題材對古詩進行歸類。(提示學生可參考六年級下冊的回顧?拓展二和《古詩詞背誦》板塊。)

(5)教師作適當補充,並出示課件。(表格內容略)

題材對應的詩篇 4.根據板書鼓勵同學們課後用自己喜歡的記憶方法把國小階段積累的所有古詩進行整理、歸類。

?設計意圖:組織學生交流記憶古詩的方法,有效地進行了資源共享,使學生從中“得之以漁”,並學以致用。整個環節,教師只是充當了活動參與者的角色,把課堂的教學時間和空間還給了學生,使學生複習興趣濃厚,複習氛圍活躍,收到了事半功倍的複習效果。】

三、重温學法,品讀古詩1.指名背誦唐代詩人杜甫寫的《江畔獨步尋花》。

5.回憶交流理解詩意,感悟詩境的方法。師板書:曉詩意、悟詩境的方法:結合註釋,讀中理解,聯繫插圖,發揮想象等。

6.出示《江畔獨步尋花》詩意圖,引導學生結合畫面,通過想象來感悟詩境,理解詩意。

8.鞏固練習:根據出示的詩意圖,背出相應的古詩,並感悟其詩境,理解其詩意。

?設計意圖:本環節是複習的重難點,為了讓學生重温讀詩句、曉詩意、悟詩境的方法,我以六年級下冊《古詩詞版塊》中杜甫的《江畔獨步尋花》為例,引導學生回憶交流,並加以點撥小結。最後通過練習,鞏固學生所學的知識,從而提高複習技能。】

1.過渡:為了加深同學們對古詩的記憶,老師還準備了系列闖關練習,希望同學們在闖關過程中能大顯身手。預祝你們闖關成功!

思念家鄉時,我們吟——感謝母愛時,我們吟——依依惜別時,我們吟——讚美柳樹時,我們吟——喜迎春節時,我們吟——觀賞瀑布時,我們吟——第四關:金睛火眼。

利用你們的金睛火眼,猜詩主,説出處,看誰最厲害!(1)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

3.師小結:通過闖關練習,老師感受到了大家對古詩的熱愛,也看出同學們已經掌握了一定數量的詩句。恭喜你們,你們都順利過關了!【設計意圖:採用形式多樣的闖關練習,使枯燥無味的複習課變得饒有趣味,不但調動了學生複習古詩的熱情,為學生提供了一個充分表現自我、張揚個性的舞台,又打開了學生的記憶大門,使一首首短小精悍的古詩再次呈現在學生的面前,學生從中受益匪淺,習有所獲。】

1.過渡:“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來也會偷。”如果我們在説話、習作時能恰當運用,可以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請看下列情境,你想到了哪些詩句?2.出示情境題,指名回答

(1)一位慈母在子女外出前,藉着油燈的微光為子女縫補衣服,此情景真可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爸爸刮鬍子,過兩天又長出來。小明幽默地説:“_______________。”

(3)湖邊,那株丰姿的柳樹亭亭玉立,纖細的嫩葉泛着點點綠光,遠遠看去,就好像一樹綠色的寶石,柳枝也不遜色,低眉順眼,柔柔軟軟、纏纏綿綿,似風姿綽約的`美人。讓人情不自禁想起:“___________________。”

(4)中秋佳節,手捧着香甜的月餅,凝神眺望着皎潔的月亮,情不自禁地想起了遠在大連的表弟,心裏默默祈禱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小英雄被敵人抓住了,敵人對他説:“只要你肯説出八路軍在哪,我就放過你!”可小英雄昂着頭説:“我要像石灰一樣:“_________________。”小英雄被敵人殺害了,可他永遠留在我們心裏。

3.在日常説話、習作中,你們巧妙地運用過哪些詩句?(指名交流)

?設計意圖:學生的學習能力不僅僅在於其掌握知識的多少,更在於能否學以致用。設計情境題,目的是希望學生能夠將自己所積累的古詩運用到平時生活和習作中,從而促進學生綜合運用語文能力的提高。】六、交流收穫,總結提升1.組織學生交流複習收穫。

2.總結:今天的複習課,同學們表現非常積極,不但複習了學過的內容,還領悟了不少的複習方法。但國小階段所學的古詩,只不過是古詩園的一角,要想對古詩有更多的瞭解,我們還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和更大的功夫。我相信,只要同學們一起努力,一定能大有收穫。

?設計意圖:組織學生交流複習收穫,目的是使學生能從多個角度去體會,共同分享成就感。進行課堂總結,能進一步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增強學生的自信心。】

1.繼續漫步古詩園,豐富古詩積累,並整理歸類,資源共享。

3.選做題:有興趣的同學課後可蒐集一些迴環詩進行吟誦,也可以自己當“小詩人”,創編古詩。

?設計意圖:作業設計突出個性化,體現以學生髮展為本的理念,使學生自覺養成自我閲讀與積累古詩的良好習慣。】

第4篇

引導學生把對詩句的理解和想像結合起來,入情入境,理解詩句所表達的情感。

學 法 朗讀理解法、質疑、討論、探究、自學法、配樂朗讀法

1、學會本課的生字會認“霜、寺、”會寫“遍、漸、霜、愁、眠、蘇、寺

2、理解古詩的意思,想像古詩所描繪的畫面,從中感受到自然美和語言美。

今譯:月亮慢慢落下去,烏鴉啼聲陣陣,秋霜彷彿鋪天蓋地。伴着江邊的楓樹,對着江中的漁燈,漂泊思鄉的'憂愁使我難以入眠。蘇州城外的寒山寺,夜半冷清的鐘聲,傳到了我乘坐的客船。

1、自由地朗讀詩歌,邊讀邊想:看到了什麼?聽到了什麼?並用筆勾畫出來。

2、這是哪個季節的景象?你是從哪些詞句中看出來的?在這些詞語下面作上記號。

3、這時詩人的心情是什麼樣的?詩中的哪個字最能表達詩人的感情?

4、理解“愁”,詩人究竟“愁”什麼?為什麼而“愁”? (讓學生根據自身蒐集到的資料進行補充)(教學步驟同上)

七、 學生根據註釋並結合查字典自學古詩,瞭解詩的大意。

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畫出本課的生字,並注意他們的讀音。

十、 整體感知這首詩描繪了怎樣的情景,想像詩句描繪的畫面。

本文以生動的語言反映了錢塘江大潮的真實情境,在教學時藉助圖片以及音響引導學生直觀的感受潮的聲與形,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朗讀,感受祖國的大好河山。

第5篇

1.正確朗讀《絕句》這首古詩,讀準字音,認識“鷺、含、嶺、泊、吳”這幾個漢字,會寫八個漢字。

2.感情朗讀這首古詩,感受春天的明媚色彩,感受詩人杜甫的愉悦心情。

2.揭題:這節課再來學習一首古詩,板書:絕句,指名讀

3.理解“絕句”:詩歌的一種體裁形式,每首四句,每句五個字或七個字,稱五言(七言)絕句。

4.瞭解詩人杜甫:又稱“詩聖”,在成都待過,那兒有“杜甫草堂”,此詩是戰爭平息後重回成都寫下的,詩人都寫了些什麼呢?

1.默讀,想想詩人在這首詩裏寫了哪些景物?板書:黃鸝、翠柳、白鷺、青天、千秋雪、萬里船

在藍天的映襯下,黃鸝、白鷺、翠柳、青天,構成了一幅怎樣的畫面?

想象,描述:兩個黃鸝唉翠綠的柳枝上歡快地鳴叫,一行白鷺輕盈地飛上了藍藍的天空,這一切顯得多美啊!

3.看到這樣的景色,此時詩人杜甫的心情會是什麼樣?

4.是的,他被這生機勃勃的春景深深地感染了,內心充滿了愉悦。

1.詩人在明媚的春光裏還看到了什麼?千秋雪、萬里船

(詩人透過自己的窗户望去,正好是著名的西嶺雪山,山頂上的積雪長年不化,詩人形象地叫做千秋雪)

3、要開往遠方的船隻,靜靜地停靠在詩人的家門口,理解:停泊

4、一幅美麗的雪景圖像一幅畫一樣出現在詩人的窗前,即將遠航的船隻靜靜地聽在門邊,一切是那麼美好!

理解:沒有戰爭,人們和平地生活,讓他快樂而欣慰,經歷了戰爭之苦的杜甫,看到草堂內外一片美好的春光,心裏有説不出的高興。

四、總結延伸:在今後的學習中,我們還將走進更豐富、更奇妙的大自然呢!

古詩的教學一直是我的`一個困惑,不知道從何下手,試着能讓學生自己去讀、去感悟,似乎又不能達到想要的效果,但教師的引又顯得特別束手無策,一講總是會忍不住將學生該説的也説了。本課教學下來,有這樣幾點感受:

1、適當介紹時代背景有助於學生更好地理解詩句、體會情感,但介紹過多、過細,學生易遊離於書本。

2、詩句意思的理解不可過於死板,通過口述的方法將詩意、想象、語言進行有機聯繫,用自己的話講通順、講明白即可。有些學生一字一句地按照詩句去理解,反而不能讓詩意明白。這點要及時地糾正和指導;

3、要引導學生多讀古詩,激發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新課標要求,國小古詩教學是讓學生在探究過程中熱愛古代文化,學會朗讀、體會文章思想感情。放開手讓學生大量閲讀和背誦經典古詩,既能豐富學生的語言積累,培養學生語感,又能潛移默化地進行中國傳統文化教育,何樂而不為呢?

第6篇

1、小朋友,今天老師為大家帶了一個謎語,請大家聽清謎面:

瞧,圖上的幾個小夥伴正玩得帶勁呢!詩人高鼎把他們寫進了一首詩中,大家想讀讀嗎?

2、同桌互相檢查生字的讀音,互相糾正讀錯的生字。

1、看圖,幾個小夥伴在幹什麼?大家看詩中是怎樣寫的?

4、詩中是怎樣寫的?(引出: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

5、小夥伴在這麼美的風景下放風箏,構成了一幅美麗的畫面,詩人寫成了一首富有情境的.詩,讓我們一起來讀讀吧1

1、師配樂朗誦,小朋友閉上眼睛聽,再説説剛才彷彿看到了什麼。

1、抽讀生字、詞卡片,學生説一説怎麼記住“醉”這個字。

?春曉》給我們展現的是一幅雨後清晨的春景圖。它看似平淡,卻韻味無窮。詩人由喜春而惜春,用惜春襯愛春,言簡意濃,情真意切。

高鼎的《村居》,則是另一番景象,另一種情調。良辰美景配上快樂生活,多麼富有情趣;大好春光配上風華少年,意境多麼悠遠。

1、認識“古”、“詩”等13個字,會寫“古”、“聲”等6個字。

1、重點:認識13個生字,會寫6個字;正確朗讀背誦兩首古詩。

第7篇

2、體會詩中所藴含的情感,想想使中所描繪的畫面。

3.品讀體會課文,瞭解並學習作者表達、抒發情感的方法。

2、品讀體會課文,瞭解並學習作者表達、抒發情感的方法。

(板書課題及作者)王昌齡的詩歌創作。王昌齡工七絕,堪與李白爭勝。清人葉燮《原詩》雲:七言絕句,古今推李白、王昌齡。李俊爽,王含蓄。王昌齡的詩歌有邊塞詩,宮怨、閨情詩,送別詩等。其邊塞詩講究立意構思,風格蒼涼悲壯,清剛勁健,帶有透視歷史的厚重感;宮怨、閨情詩善於細節描寫、心理刻劃和藝術概括。總體來看,王昌齡的詩意境高遠而情致深長,語言婉曲含蓄,風格偏於清逸明麗,纏綿婉轉。

2.組織學生進行朗讀彙報(指名讀、同桌間合作讀、齊讀)

3.組織學生小組討論:作者怎樣把自己的意思講清楚的?

?從軍行》組詩是王昌齡採用樂府舊題寫的邊塞詩,共有七首。這一首,刻畫了邊疆戍卒懷鄉思親的深摯感情。這首小詩,筆法簡潔而富藴意,寫法上很有特色。詩人巧妙地處理了敍事與抒情的關係。前三句敍事,描寫環境,採用了層層深入、反覆渲染的.手法,創造氣氛,為第四句抒情做鋪墊,突出了抒情句的地位,使抒情句顯得格外警拔有力。烽火城西,一下子就點明瞭這是在青海烽火城西的瞭望台上。荒寂的原野,四顧蒼茫,只有這座百尺高樓,這種環境很容易引起王昌齡善於運用層層深入的手法,反覆渲染環境氣氛,為突出主題而服務。詩歌由背景寫到人物,由所見寫到所聞,由外在行動寫到內心世界,層轉層深。正如陸時雍所言:昌齡作絕句往往襞積其意,故覺其情之深長,而辭之飽決也。法不與眾同。

1.導語:出聲地讀一讀古詩《送李判官之潤州行營》,看一看這一次你又感受到什麼?組織學生彙報針對這首古詩你都瞭解了什麼?(教師相映出示幻燈)

潤州:州名,在今江蘇鎮江市。行營:主將出徵駐紮之地。

事鼓鼙:從事軍務。金陵:一般指今江蘇省南京市,但唐時把潤州也稱為金陵,這裏即指潤州。楚:古代楚國,現代的湖北、湖南、江西、安徽等地。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