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中國》觀後感9篇 《舌尖上的中國》:品味中華美食文化的精髓

來源:巧巧簡歷站 2.63W

《舌尖上的中國》是一部介紹中國飲食文化的紀錄片,以食材、菜系、食物製作技藝等為線索,展現了中國傳統飲食文化的博大精深。這部紀錄片不僅為觀眾呈現了各地美食,更深入挖掘了背後的文化價值和歷史變遷。

《舌尖上的中國》觀後感9篇 《舌尖上的中國》:品味中華美食文化的精髓

第1篇

中國的二月,洋溢着傳統節日的安祥喜樂。表達和抒發快樂的方式有很多種,其中吃是大眾最為喜聞樂見的慶祝方式之一吧。那一年的春節,央視播放了《舌尖上的中國》,今年春節,我讀了《舌尖上的中國》。

一語天然萬古新,今時今日,越來越多的人厭倦了各種調料品和繁複的程序共同作用後的食物,喜歡享受天然食物。最令人難忘的食物往往只需要採用最樸素的烹飪方式。比如江南餐桌上常見的筍,尤其可以和肥膩的肉類脂肪形成的美妙的平衡。從小到大,每逢初春,爸爸就會做上海家庭飯桌上最常見的醃篤鮮,幾片冬筍,幾塊排骨與鹹肉和幾個閒雅的百葉結,總也會讓我食指大動,一種天然好滋味。

如果人生可以分段,大約分三段吧。在小時候,我還真是為了美食企盼着過年。因為只有過年,忙碌的父母才會有時間去為我們精心準備着可以與飯店媲美的美食。大約離過年前一兩週的.時間,我們根據通知去生活大院的各種地方幫父母排隊領各種年貨,一邊感受着父母們之間愈來愈濃的過年氣氛,一邊和小朋友們盡情嬉戲。漸漸地從我家的廚房裏會飄出各種美食的香味,我跟着我家的春節首席大廚爸爸做個試菜員,那些味道,那種快樂無法忘記,也不可能忘記。隨着長大,我的需求也不再是停留在馬斯洛的初級階段,在心中傳統的節日已不似兒時那般重要,但也許錯失了人生一些重要的美景。而後時間還在繼續,當我有了自己的孩子,孩子依舊盼望着過年,雖然已不是為了美食,但心情是一樣的。快樂容易在家裏互相傳染吧,盼着過年,盼着看春晚,甚至讓我有一個念頭”好好學燒菜,早日自己為一家老小燒一桌年夜飯”,就像當年同樣也是婚前廚藝小白的父母,為了讓一家人有個美食春節,盡力去學做菜,在實踐中慢慢提高廚藝。因為孩子,重温了兒時過節的快樂,體會時間的味道,傳承家庭文化。

在《舌尖上的中國》中,每個與美食有關的故事,是人類與自然,人類與時間,人類感情的故事等等。在我們這個民以食為天的國度裏,這些故事構建了食物的歷史,也構建了每個人每一天的普普通通的生活。

《舌尖上的中國》觀後感9篇 《舌尖上的中國》:品味中華美食文化的精髓 第2張

第2篇

今天老師上了兩節課,讓我們看了兩集《舌尖上的中國》。它不僅給了我們視覺衝擊,也給了我們靈魂衝擊!一開始我陶醉在誘人的美食中,後來我低頭看着對勞動人民的敬仰,最後我感歎中國五千年的飲食文化!

看第一集的時候,看着誘人的美食,要引起我們的興趣,要仔細聆聽每一種美食的魔力和誘惑力。本片中有詳細的介紹,每種食物的具體做法也急於講述。讓我們一起看,一起驚歎,哪怕是用口水。一邊看美食,一邊被樸實的勞動人民的勤勞智慧深深打動!

通過看這部電影,我瞭解到,每一道美食都伴隨着汗水。就像挖竹筍一樣,有經驗的勞動人民知道什麼時候竹筍最新鮮好吃,在哪裏挖竹筍,挖完竹筍後如何保護好竹根。知道如何保存竹筍。正是因為他們的努力,世界上出現了各種美味的食物。正是因為他們勤勞的智慧,每一種食物都能完美呈現在我們眼前。我真心佩服他們!

當然,在這部電影中,我也感歎了中華民族五千年的飲食文化。就像那些傳統習俗一樣,除夕夜,北方人喜歡自己做饅頭包餃子。親手做好吃的。這個習俗代代相傳。雖然在當今機械化社會,自己動手蒸饅頭包餃子的人越來越少,但還是有人傳承下來了。也希望這種文化不要在這裏消失,更多的人可以傳承這種習俗。再現中華民族源遠流長的文化。

在影片中,我也看到了勞動人民的艱辛,為了生活,為了讓孩子上學,他們不得不離鄉背井,用體力換來一些錢。就像電影裏的挖藕兄弟一樣,每年九月,他們都會來到湖北省嘉魚縣,挖一種長在水裏的美味藕——。説到這裏,我們也可以看到大自然對我們人類的愛,我也希望我們作為人類,不要目光短淺,不要被肆意虐待!從他們兄弟身上可以看出他們的'努力和單純。他們説在街上看到藕,就有一種親切感,覺得那些藕是自己親手挖出來的!這説明他們有多簡單。現在餐桌上隨處可見藕,但我們不知道這些藕的背後有多少故事,有多少汗水從勞動人民身上流下來。當我們享受桌上的每一道美味時,我們應該想到那些勤勞的人們,感謝他們的雙手,這樣我們才能享受到如此美味的食物!

第3篇

?舌尖上的中國》是一檔非常好的美食節目,當然我也不會放過這本書。我不僅是被,書中的美食所吸引,更多的是從美食中體會到人生百態。

“家生命開始的地方,人的一生都走在回家的路上,在同一屋檐下,他們生火做飯,用食物凝聚家庭,慰籍家人。平淡無奇的鍋碗瓢盆裏,盛滿了中國式的人生,更折射出中國式倫理。人們成長,相愛,別離,團聚。家常美味,也是人生百味。”是啊人們的成長相愛別離是啊,人們的成長,相愛,別離,團聚常常被凝聚在美食之中。一道平淡無奇的'家常菜往往會成為味覺的種子深深的埋在你的記憶裏,久久不能忘懷。當你懷念故鄉時,家的味道也會讓你感受到家的温暖。

在《家常》這一個章節中,我印象最深的就是紅燒肉,它不僅會給我們帶來一場視覺味覺與嗅覺的盛宴,還會讓我們感受到一家人最淳樸的愛。

主人公紫玉的家庭並不富裕,母女倆,租住在學校附近,他們居住在15平方米的小屋裏,沒有獨立衞生間,四户合用廚房,但房租便宜,這就是他們的家。

我發現一個看似奇怪的問題,在這樣一個章節裏,有許多內容,其實與紅燒肉並沒有關係,和總是與食物本身不一樣,偷偷在告訴我們什麼。比如“五年來,父親從沒有來過上海。”我在這裏會感受到,父親爭取每分每秒掙錢,想讓紫玉過上更好的生活,表達出了無私的父愛。“五釐米厚的筆記已是第四本,女兒的專業課,媽媽從未缺席過。”媽媽記得如此細緻的筆記,代表着他對女兒的期望,也代表着細膩入微的母愛。這樣普通的紅燒肉,凝聚了一家人的愛,我們家也是如此。

時間很快過去了,哥哥越來越大,已經不怎麼愛説話了,每次回家爸爸媽媽都會準備豐盛菜品。也只有聚在餐桌上時,冷漠的哥哥才會找回一點熱情,家裏也會找回更多的温暖。

就像書中告訴我們的:“總有一種味道,在舌尖上提醒着我們,認清明天的去向,不忘昨日的來處。”

第4篇

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不光內容和畫面給我留下深刻印象,解説詞也屢屢打動我,例如“第二集主食的故事”中“餃子是中國民間最重要的主食,尤其年三十晚上,吃餃子取更歲交子之意,在中國人的習慣裏,無論一年過得怎樣,春節除夕夜合家團圓吃“餃子”,是任何山珍海味所無法替代的重頭大宴。如今,在幾乎所有的傳統手工食品都已經被放到了工業化流水線上被複制的今天,中國人,這個全世界最重視家庭觀念的的羣體,依然在一年又一年地重複着同樣的故事。

在這個時候,中國人心裏,沒有什麼比跟家人在一起吃飯更重要的事情,這就是中國人的傳統,這就是中國人,這就是中國人關於主食的故事。”

第二例子:第三集轉化的靈感片尾一段文字:所有這些充滿想象力的轉化,它們所打造出的風味和對營養的.昇華令人歎為觀止;並且形成了一種叫做文化的部分,得以傳承。

第三個例子:第四集時間的味道中的“時間是食物的摯友,時間也是食物的死敵。”和“這是鹽的味道。山的味道,風的味道,陽光的味道,也是時間的味道,人情的味道。這些味道,已經在漫長的時光中和故土、鄉親、念舊、勤儉、堅忍等等情感和信念混合在一起,才下舌尖,又上心間,讓我們幾乎分不清哪一個是滋味,哪一種是情懷。”

第四個例子:第五集廚房的祕密中的“廚房的祕密,表面上是水與火的藝術。説穿了,無非是人與天地萬物之間的和諧關係。因為土地對人類的無私給予,因為人類對美食的共同熱愛,所以,廚房的終極祕密就是——沒有祕密。”

第五個例子:第六集五味的調和中的“五味使中國菜的味道千變萬化,也為中國人在況味和回味他們各自不同的人生境遇時,提供了一種特殊的表達方式。在廚房裏,五味的最佳存在方式,並不是讓其中有某一味顯得格外突出,而是五味的調和以及平衡,不僅是中國曆代廚師和中醫不斷尋求的完美狀態,也是中國在為人處世、甚至在治國經世上所追求的理想境界。”

第5篇

這是一部不同尋常的紀錄片,從飲食的角度啟迪人生。大學畢業前就聽説這部紀錄片風靡網絡,但真正驅使我觀看的動力是聽朋友説“片中幾乎一半資料都與雲南有關”,身在異鄉的我忍不住便決定一飽眼福。

看了第一集《自然的饋贈》後,我只想到了一句話:常懷感恩之心。

感恩家鄉。作為雲南人,我有幸從小在美麗的自然風光環繞下長大,在豐富的美食給養中長大,自從高中畢業離家去上海讀大學,每年僅有兩次回家機會,如今工作了,離家更遠,很可能一年才得回家一次。在許許多多人眼中,雲南是一個偏遠、落後的少數民族聚居地,那裏有美麗的自然風光,也有恐怖的毒梟。我曾因自己來自雲南而自卑,曾嫌棄家鄉經濟落後。隨着我思想逐漸成熟,我為自己對家鄉的偏見感到慚愧。我懂得:雲南,我的家鄉,不應和其他經濟發達的省市拼gdp,受限於地理環境和國家宏觀部署,它永遠不可能成為經濟強省。也正因為這樣,它才能較好地保存其美麗的自然環境和淳樸的民風,而這是當代社會最稀缺的!看到片中找松茸的卓瑪,我想到了終生在農村耕作的爺爺奶奶,沒有他們的辛勤付出就沒有我的這天。無論我走到何處,最開心的是看到別人明白我是雲南人時詫異的表情,“怎樣可能,你普通話説得那麼好;你的英語説得那麼好;你居然跑到那麼遠的地方來……”沒錯,我是雲南人,我離開家鄉不是嫌棄它落後,而是那裏的生活過於安逸,年輕的我要追求挑戰與超越,我要讓雲南人的名字傳遍中國,傳到海外。總有一天,“彩雲子弟”會回家……

感恩祖國,感恩人民。無論是採摘松茸的卓瑪、出海打漁的'林紅旗、年邁的魚把頭,還是挖藕的兄弟倆,亦或是種筍的老包、阿亮,研製火腿的諾鄧父子……他們都是平凡的人,為了生活幹着平凡的事業。但正是這些生活簡樸的中國人的辛勤勞動讓我們能夠享受到一道道人間美味。

感恩自然。人與自然的關係能夠用“皮之不存,毛將焉附”來形容,是大自然賜予了我們生命,自然是我們人類真正的母親。

第6篇

在現在這個高速發達的時代,導演陳小青通過中華傳統美食,給我們呈現了一個漫長而温柔的歲月,還原了從前古樸的模樣。

任何美食,現代機器都可以做出來,而且不會有人為的失誤,一個模子刻出來,效率極高。但是,有些獨特的味道,只會來自手工技藝,是不可超越的。用心做出來的食物,情感與時間火花般碰撞,是藴含着人們的熱愛與真誠,那種全心全意的心情是無法替代的。無論是做的人,還是吃的人,都會因為這份食物而幸福。

從古至今,人們對食物,生活笨拙而緩慢的探索與發展,彷彿輪子在悠長的時間軸上轉動,一點一點凝聚智慧,一代一代傳承,造就了今天精彩紛呈的中華美食薈萃。對於那些智慧,我是感到震驚的。特定土地所賦予當地人的創造力與想象力,是不可思議的。一方水土養一方人,身在這片土地,他們既無奈又慶幸。

懂得吃的人,不一定懂得做。因此,人們可以邊看邊學知識,換一個角度對待吃這件事情,更能珍惜食物,尊敬這份智慧。雖然並不能涵蓋所有的中華美食,但是可以有一個較為寬的框架,相對整體的瞭解。通過了解中華美食,觀眾可以產生文化認同感,愛國主義情懷油然而生。

該片有很多特寫食物的鏡頭,多種角度的拍攝,交替銜接,觀眾隔着屏幕也能身臨其境的感受新鮮食物的.蒸騰熱氣與香味,那撲面而來的色香味俱全,看的時候口水都要流出來了。導演也説過,就是要拍的人們饞,這也是他對鏡頭質量評判的一個標準。除了食物,還有關於人採摘、烹飪,生活的畫面。獨有的風景地形,家庭環境,濃郁的生活氣息,使片子更加接地氣的聯繫到人們現實生活。時間流逝,多采用快鏡頭景色變化。渲染氛圍,則是對特定動作的慢鏡頭。節奏錯落有致,是一場完美的視聽覺盛宴。

這才是真正的國產片,是真正值得驕傲與認同的自身的文化精髓,也唯有我們自己才能拍出來。

第7篇

在《舌尖上的中國》這部紀錄片中我們學習到了很多的紀錄片拍攝的方法,在解説詞方面上,語言更加的平和,畫面上傳達出的信息我們在觀看時都能夠深深地體會到。特別能感受到時代變遷下,中國人民的那種質樸的氣息能夠深深地感染者每一位觀眾,他們對待生活上面總是那麼的簡單,就是能讓日子過得更好,簡簡單單的過好每一天的的生活,大家並沒有因為時下浮躁的氛圍而喪失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從紀錄片中我們看到許多看似很通俗的話,這些話往往很直白但是這些話卻是那麼的真實,往往最質樸的話語就能打動我們的內心。

這部紀錄片比起以往的紀錄片,更貼近我們的生活,從畫面上來看反映都是和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一些事物,這些事物雖然看似很平淡,但是更能顯示出紀錄片所想表達的含義。《舌尖上的中國》不僅僅是介紹美食更重要的是讓我們瞭解我們生活中存在的許許多多讓我們覺得幸福的事,這些事就包含在製作美食的過程中,例如製作黃饃饃、採摘竹筍、挖蓮藕等等。我們看到了許多美食製作過程讓我們內心感動很多的感情。

?舌尖上的中國》同期聲的運用給整部紀錄片增色不少。特別是一些方言的運用,讓我們感受到了這部紀錄片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紀錄片中的人們在製作美食過程中,每一個人都是非常的興奮,他們的心情都可以表現在他們的言語中,這些看似非常土的方言雖然我們都聽不懂,但是語言的表達讓我們都很好的瞭解到製作美食的過程中,人們是非常享受在製作美食的過程中。這些的同期聲都十分的接地氣,這部紀錄片不是一味的高談闊論,在聲效方面,同期聲會讓我們覺得很平和,這樣讓我們很快的融入到紀錄片的觀賞中。

在這部紀錄片中電視解説詞和畫面以及聲效都配合的非常的好,所以在《舌尖上的'中國》推出之後,獲得了很大的反響。這部紀錄片的的成功有很多經驗值得我們借鑑。我們在製作紀錄片的時候,一定要要注意畫面與電視解説詞的搭配。不能讓畫面或者電視解説詞蓋過對方。另外下聲效方面,事後的配音有時不如同期聲所帶來的反映好。紀錄片的製作我們不僅僅要把電視解説詞和畫面相互銜接,更重要的是從畫面和聲效以及解説詞中體現出一部紀錄片的主題和所藴含的的含義。

第8篇

今天,我看了《舌尖上的中國》第二集--主食的故事。這一集裏不僅講了五穀,更是講了一種“情”。其中讓我記憶最深刻的是講賣黃餑餑的老黃。

老黃是一個在農田中辛苦勞作的農民,他每個周要去兩次城裏賣黃餑餑。老黃上上下下都是實在的:黃餑餑是實在的,人更是實在的。他每個餑餑一塊錢,決不降價。他認為流水線上生產的餑餑,遠遠沒有用自家石磨磨出來後親手做的好吃,這個做黃餑餑的糧食是一種叫糜子的東西。糜子其實做飯並不好吃,但一經老黃的手就會變得又香又軟又甜。老黃做這些黃餑餑要三天,從早上三點到晚上九點,要經過七道工序,非常麻煩。

可老黃的兒子明明就在城裏,而且還賺了很多錢,可老黃仍住在他的土房裏,他在城裏賣餑餑,只能勉強餬口。他放着舒適的生活不幹,是因為他很熱愛他的工作。他有一個意識,就是要把祖先們留給我們的美食文化繼續代代相傳,這就是美食的傳統--手工製造。

看完之後,爸爸也和我説了他的童年記憶,爸爸的感受可比我多多了。

“我的童年是在農村度過的,那時大人們從來不給孩子們買零食吃,孩子們只能等到過年。”父親不禁深情地説:“我小時候,天天都盼着吃奶奶做的麥芽糖。做麥芽糖的那天,很早爺爺奶奶便開始生火煮麥芽水,當我發現麥芽水開始慢慢地蒸發的.時候,我便趕忙去燒火,直到麥芽水越來越少,我便迫不及待地打開鍋蓋,用筷子去攪拌。就這樣,從早上一直守到下午,麥芽水中的糖分終於開始慢慢地凝固,成為了稀疏的麥芽羹,用筷子一挑,幾滴黏在筷子上,可又慢慢地滴進鍋裏。”説着,爸爸好像陷入了沉思之中,他的眼裏流露出一種既懷念又神往的神情,我感覺好像有一個大鍋就在爸爸身旁,鍋里正散發着麥芽糖的清香。

在爸爸的回憶中,我終於明白了為什麼這一集中説“中國人的家庭觀念是代代相承的,父母親手做的食物,如同在孩子幼小的心靈裏播下了一粒種子,無論走多遠,飛多高,長大後都會想起自己的家庭。”

我相信,不止是父母給我親手做的食物,還有許多,如同父母今天陪我看電視,我都會把它們當做最美好的回憶,代代相傳下去。

第9篇

今天,我打開電腦,看了叫《舌尖上的中國》的紀錄片,我看了第一集,叫做《自然的饋贈》,看完以後,令我感慨萬千,受益匪淺。

我一開始猜想,這不會是介紹一些山珍海味的紀錄片吧,結果真是如此。我對於那些美味佳餚並不感興趣,但我卻完完整整的把這集紀錄片給看完了,原因在於我看到了美味佳餚背後農民們付出的艱辛,那些鏡頭至今都令我難以忘懷。

片子開頭介紹的是山茸,這是一種野生菌,實在很稀少,一個小女孩和她的媽媽每天早上凌晨三點就要起牀走山路,找山茸,在挖山茸的`時候不能破壞山茸的根,小心翼翼地將山茸取出,之後還要將土填上,讓珍貴的山茸再度生長。那個小女孩説:“必須凌晨三點就起來去找山茸,現在是雨季,山茸長比較好,特別多人去挖,晚了就都被別人搶光了。”多麼樸實的語言,多麼艱苦的農民。

據説在市場上一份碳烤山茸能賣到1600元左右,想一想,當你拿起菜單,一揮手,財大氣粗的喊道:“把最貴的都給我點上。”有沒有想過美味背後是農民們起早貪黑的工作。當你要走時看到桌上還有剩菜時,你是否想過這都是農民們每一滴汗水換來的成果。當你在酒店裏暴殄天物時,你是否理解農民找不到山茸時那份絕望的心情。你們無視的剩菜是農民們視如珍寶的食品,你們視如珍寶的金錢讓農民們視如糞土。浪費是可恥的,浪費農民們辛勤的汗水更為可恥,更為可恥的是浪費大自然的饋贈。別人在電視上看到這些美食或許僅僅只是欣賞,而每個農民看到自己家鄉的產物被播出來,那就不僅僅是一種欣賞,更多的是自豪,這絕不亞於汪曾祺面對別人説起自己故鄉的鴨蛋,因為紀錄片記述的是他們的辛苦,是他們不畏艱辛的精神。

?舌尖上的中國》記錄的是美味佳餚,更是中國的吃苦耐勞的精神!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