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央視《典籍裏的中國》觀後感作文4篇 《典籍裏的中國》觀後感:發現傳統文化的新魅力

來源:巧巧簡歷站 1.25W

《典籍裏的中國》是央視推出的一檔文化節目,通過深入解析中國傳統典籍中的歷史、哲學、文化等方面,帶領觀眾領略中華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這檔節目不僅給我們帶來了知識啟迪,更讓我們感受到了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和魂魄。

2023央視《典籍裏的中國》觀後感作文4篇 《典籍裏的中國》觀後感:發現傳統文化的新魅力

第1篇

?典籍裏的中國•尚書》在牛年大年七年級的晚上八點在中央電視台一台播出,這一弘揚中華文化的重磅節目,可以説是近年來少見的好節目,一開始就被節目新穎的形式,豐富的內涵深深的吸引住了!節目採用戲劇、影視、訪談相結合的方式,既有演員生動形象的表演,又有專家嚴謹專業、深入淺出的解讀,真正做到了讓典籍裏的文字活起來,使得深奧難懂的中國第一部史書《尚書》的中華文化的精髓得以精準地闡釋,使觀眾受到深深地感染,心潮澎湃。感受到了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源遠流長。

?尚書》是我國的第一部綜合性史書,古稱《書》,也是儒家經典的五經之一。歷來被稱為政書之祖,史書之源,也可以説是有文字記載以來的中華文化體系的源頭。它分為《虞書》、《夏書》、《商書》、《周書》。西漢學者伏生口述的二十八篇《尚書》為今文《尚書》,魯恭王在拆除孔子故宅一段牆壁時,發現的另一部《尚書》,為古文《尚書》。西晉永嘉年間戰亂,今、古文《尚書》全都散失了。東晉初,豫章內史梅賾給朝廷獻上了一部《尚書》,包括《今文尚書》33篇,以及偽《古文尚書》25篇。該集以伏生向晁錯傳授《尚書》的歷史故事為主線,現代讀書人撒貝寧穿越兩千多年,與西漢的伏生交談,形象傳神地闡釋了《尚書》的文化內涵。

例如,《禹貢》篇記載了大禹治水,吸取父親堵塞治水失敗的教訓,採用疏導治水的方法取得成功的故事,禹別九州,隨山浚川,任土作貢。禹敷土,隨山刊木,奠高山大川,畫面演繹惟妙惟肖,生動形象地再現了大禹治水的場景,解釋了華夏九州從何而來,反映出了中華民族無所畏懼,堅強不屈,戰勝任何艱難險阻的華夏精神,而這種精神正是中華民族歷經六千年而不衰,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而這種精神卻是隻有不到三百年的美麗賤日已洛帝國所不能理解的,在當今強大的中國面前,仍然用炮艦來中國家門口炫耀,企圖來震懾嚇唬中國人民,豈不讓人笑掉大牙嗎?

稱爾戈,比爾幹,立爾矛,予其誓。,周武王牧野誓師,以五萬精兵一條心面對殷紂王七十萬七十萬條心的離散大軍,一舉勝之,深刻地證明了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真理。今日中國能夠經過改革開放繁榮昌盛,人民生活日益美好,國力強盛,讓那些西方列強忌憚,讓美麗賤帝國極力遏制,不就是得民心,得到多助的結果嗎?所以,民惟邦本,本固邦寧這是顛撲不破的真理。

電視畫面以伏生自述的方式,敍説了徐生一家為保護《尚書》捨生忘死,失去親人的艱難經歷,他這種高尚的品格令人震撼垂淚,肅然起敬。後人曾這樣評價他的功績:漢無伏生,則《尚書》不傳;有《尚書》而無伏生,人亦不能曉其意。歷代學者稱其為尚書再造。

一部好的電視片,就應當有這種正能量,讓中華文化的精髓植入現代年輕人的心靈,這才是現代傳媒的應有之意。在這一點上,中央電視台的這部電視鉅作無疑是一個很好的嘗試和示範。希望後面的內容越來越精彩。

2023央視《典籍裏的中國》觀後感作文4篇 《典籍裏的中國》觀後感:發現傳統文化的新魅力 第2張

第2篇

大年八年級晚上,無聊之餘翻看手機網頁時,看到頭條上對倪大紅老師飾演的伏生讚不絕口,雖不知伏生是何人,但看着網頁上的圖片,不覺便被吸引,認真閲讀完才知道是央視新出的春節檔大型綜藝節目《典籍裏的中國》,一時興起,便想看看演了什麼,打開愛奇藝app搜索出來,點開看了幾分鐘,不覺就被節目開篇的精彩解説所吸引。

惟殷先人,有冊有典。典的古體字為:上邊是冊,下邊是幾即為几上放着書。這樣的解説很明朗的説明了何為典,讓人印象深刻!

開篇講述了《尚書》傳承至今的艱難不易,講述了古代文人先賢們愛書、護書、傳書的故事。《尚書》為政書之祖,史書之源。

節目通過古代讀書人伏生與現代讀書人撒貝寧的古今對話,通過古代場景伏生護書、講書的事蹟,大禹治水患定九州、周武王牧野盟誓的演繹與現代圖書館孩子們背誦禹貢場景的相互切換,將護書講書傳書的故事有序的講述出來,讓人看懂故事的同時不免產生共情。同時也對曾經學習過得故事、看過的書籍有了更深刻的認識,不再只是存在於腦海中的故事或者看過的只知其字不知其義的文字了。

以前只知大禹是有名的賢君,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通過觀看《典籍裏的中國》,還知道了他劃定九州(冀州、兗州、青州、徐州、揚州、荊州、豫州、梁州、雍州)。

如節目中古時護書人伏生所問:華夏為何是一體?現代讀書人撒貝寧所答:自古是一體。讓人淚目,是啊,華夏自古是一體。

只知武王伐紂建立周朝,不知商紂決戰的牧野盟誓,通過演員們鏗鏘有力的宣誓,對那些簡單的字句有了直觀的認知,原來是這樣的熱血沸騰啊:稱爾戈,比爾幹,立爾矛,予其誓!

今人為何要讀典?知先賢治政之本,知朝代興廢之由,知個人修身之要。所以讀典是多麼重要啊,作為當代的年輕人,我們不僅要讀典、學典、還要傳典。

記得小時候,都是媽媽邊幹活邊教我學習詩歌。從簡單的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窗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到複雜的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户織。再到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怒髮衝冠,憑欄處,瀟瀟雨歇等等,通過這樣長期的耳濡目染和媽媽有意無意的言傳身教,使我對這些詩歌印象深刻,記憶猶新外,更對詩歌有了一種本能的喜歡,現在閒來無事時也會翻上一兩篇。

我想小時候的言傳身教、耳濡目染應該是很重要的,所以現在偶爾會和家裏的小侄子一起互相提醒着背背詩歌,以激發他對詩歌的喜歡。我想這也是對於經典的一種傳輸吧!

所以我們在學習經典的同時,向周圍的親人、朋友、同事去傳播,邀請他們中感興趣的一起學習,從而有更多的人來讀典、學典、傳典,應該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吧!如節目中伏生隨着現代讀書人來到現代圖書館看着小孩子們在背誦禹貢:禹敷土,隨山刊木,奠高山大川時淚目的那一幕,他應該是欣慰的吧,因為他及家人歷經艱難保護的書,傳承的書很好的流傳了下來,並且為後人所學習。而且是人人都可以在雲端下載《書》來看了,人人都可以學書、傳書了!

第3篇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很多優秀文化已經隨着歷史的發展而消亡,這些代表着中華民族精神的典籍,我何時真正的崇敬?何時真正的潛心學習?這些都是世間大道,而我卻在得來全不費工夫的環境下,沒有對他們引發崇敬之情,沒有用心去體悟,在茫茫人海中,猶如浮萍,隨波逐流,向細枝末節處找尋人生的答案,愧對古聖先賢,愧對列祖列宗。

?典籍裏的中國》的熱播,是中華之幸,民族之幸。經典猶如大樹之根,不知其根,也就不知其意,不知其意也就肆意妄為!中華五千年的文化,來得多麼不容易,來得多麼坎坷,又來得多麼深沉。這一份厚重的禮物,讓多少中華兒女為之汗顏,我們忘記了歷史,忘記了古聖先賢,但是古聖先賢卻記得我們,記惦着他們的子孫!通過《典籍》的方式對我們諄諄教誨,讓大家追根溯源,迴歸人生的大道。

在《論語》述而篇中:志於道、據於德、行於仁,遊於藝,這就是我們人生的脈絡。但我們在忙忙碌碌地工作、生活中,忽視了根本,只是在遊於藝,向錢、物而行。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問題?因為,我們的人生價值排序出現了問題,特別是很多家庭有了錢後,物質生活豐富了,但精神層面出現了的問題,隨着社會物慾的影響,不斷地搖擺不定,人生找不到方向,這就需要我們重回經典,在經典中找到人生的答案:以道作為自己的人生方向。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我們不需要抱怨社會的不公平,古聖先賢們在宣傳大道的時候,有多少君王和百姓不認可他們,他們仍然道心不改,堅持自己的夢想,堅持自己的人生方向,因為他們懂得大道不孤。我們在工作和生活中要向他們學習,堅持維護社會和諧和服務廣大人民之大道,初心不改,不用抱怨,不用悲傷,不要讓負面的能量侵入內心,而要像陽光一樣,照亮他人。

當前社會分工越來越明確、具體,甚至有人在某一方面的建樹而沾沾自喜,我們當有君子不器之心,包容萬物,合二為一,以他人之長處,滋潤自己內心,長養自己的德行,克己復禮,嚴於修身,養一身浩然正氣。像古聖先賢一樣,為道可以忘我、忘軀。

向道而行,踏芒而歌!中華民族的人文精神已經在古聖先賢們的身上得以體現,我們要學習他們的一言一行,才能讓自己內心的良知越來越升發,心境會越來越開闊,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斷提升我們的文化自信,提升我們的人文自信。

第4篇

嘉賓都是重量級的人物,有中央民族大學教授蒙曼、《尚書》學會的錢會長等。

幾個人侃侃而談,提綱挈領,就把尚書的重要性提了出來。《尚書》對於華夏民族歷朝歷代的政治制度和文化構建具有不可替代的指導意義,其中提到的民為邦本,本固邦寧説明了這是一本對全民和國家都有好處的書。

?尚書》是源頭,就連後來孟子所説的民為貴君為輕,以及荀子所講的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也都是由尚書中的這句話演變而來的。

演播室之外,表演環節創作班子令人震撼、中國話劇院院長田沁鑫親自掛帥擔任藝術總監,倪大紅親自出演保護《尚書》一輩子的伏生,演繹了一個精彩的伏生救《書》圖。

伏生,秦朝博士,秦始皇焚書坑儒,伏生從圖書館裏偷偷地把尚書運了出來,因為那時候是竹簡記錄,現在的一本書那時候得寫一車竹簡,所以老人歷經千辛萬苦,甚至犧牲了孩子和老婆,才把《尚書》運回老家。

沒想到,家鄉也是戰亂不斷,為避戰亂,伏生就把尚書藏到了家中牆裏,__年後,拿出來的時候,發現已經損毀大半,只剩下一小部分共28章內容還算完整。

故事雖簡單如此,但是用話劇表現出來就難了,可是央視和請來的藝術家門做到了。

大禹治水定九州、周武王在牧野的故事,伏生傳書、伏生童年學《書》等幾個歷史場景,分別在搭建的多個舞台上演繹,夢幻的燈光,場景的無縫切換,演員陣容的強大,精彩的表演,都令人讚不絕口。

撒貝寧和伏生先後穿越2000多年的時空進入對方的生活空間並與對方進行對話,這個編劇編得太厲害了,把現代人的疑問提出來,讓伏生解答。

節目的最後,再請伏生穿越到現在的圖書館,讓伏生知道現在隨着科技的發展,人們想要看尚書唾手可得,因為人人都有手機,搜啥有啥,這樣也可以告慰為保護《尚書》傾其一生的付出和希望了!

當然,書中對孔子修尚書,他的後人孔安國致力於推廣尚書,也有所提及。

總之,《尚書》作為四書五經之一,是華夏文明的瑰寶,傳承下來九死一生太不容易了,弘揚書中所講述的內容和道理,就是《典籍裏的中國》第一集的目的,而且央視做得非常完美,真正把這本上古文獻解釋得通俗易懂,老少咸宜,讓普通人也理解了這些古老的東方思想和古老智慧,相信這些知識一定會滋養更多人的心靈,並點亮他們的未來!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