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高效教學心得7篇 國小教學心得:高效方法助力學生學習

來源:巧巧簡歷站 2.83W

在國小教育中,高效教學是教師追求的目標。如何提高教學效果、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已成為教師們探索的重要課題。本文整理了一些國小教師的高效教學心得,從課堂管理到教學方法,為廣大教師提供了參考和借鑑。無論您是想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還是尋找新的教學思路,本文都將對您有所幫助。

國小高效教學心得7篇 國小教學心得:高效方法助力學生學習

第1篇

本學期,通過名師的推薦,一直在看這本由戈向紅主編的《國小英語高效教學》,有點愛不釋手的感覺,讀《國小英語高效教學》心得體會。所謂的英語高效課堂,就是要用盡可能小的教學消耗獲取最大的教學效益,這就要求英語課堂必須:是情感的課堂,珍惜學生的個體獨特性和成長中的可變性;是自主的課堂,給學生選擇的權利,相信學生能夠自己規劃、自己設計;是開放的課堂,讓課堂成為師生體驗、發現和創造的天地。

這本書從語音、詞彙、語篇、語法功能和文化五個方面闡述瞭如何做到國小英語的高效課堂。

我印象深刻的是語音教學的高效策略。國小英語重實用輕語法,提高國小生的聽説能力很必要,語音學習也就顯得很重要。但是並不提倡枯燥的語音知識的學習,如果能夠寓教於樂,在教學中穿插活潑有趣的活動,就可以加快認讀,促進記憶,熟練拼讀,變語音符號為學生的“朋友”,讓語音“活”起來,“動”起來,“歡笑着”走近國小生的心裏,讀後感《讀《國小英語高效教學》心得體會》。但是學生的學習熱情很容易冷卻,這時候,開展課堂競賽活動和課外競賽活動能極大地鼓勵和刺激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可採用個人競賽、小組競賽、班級競賽等多種形式,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例如,可以在小組之間開展看字母組合:al,or等搶讀其發音,比比誰讀得更正確,贏的那一組可以做下一次比賽的評委,給其他組出題。再出題目的過程中,學生們也會仔細考量,認真探究,從另一方面複習了所學的音標。而其他組也會為了獲得成為評委的機會,爭先恐後地進行搶答。這樣,學生們的學習熱情很快就高漲起來了。

這本書提出的其他方面的策略也很實用,我經常在課堂中進行實踐,也收到不收的成效。好書時常翻,我會反覆閲讀這本書,把書中的每個策略都反覆思考,實踐符合自己教學的策略,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國小高效教學心得7篇 國小教學心得:高效方法助力學生學習 第2張

第2篇

4月20日和21日,南通市國小數學“有效教學高效課堂”教學模式專題研討會在海門市通源國小舉行,我認為這次活動中所展示的數學課的的最大亮點是“有效的小組合作高效的數學課堂”。在以往的一些公開課上,我們常常看到為了追求合作形式而合作,或者一個問題學生無人舉手,趕緊小組合作,把合作學習當成了課堂的“避難所”。這次展示的幾堂課不僅僅是幾人圍坐在一起上課這種形式上的小組合作,而是老師們都注意把握了小組合作學習的時機,真正需要合作學習的時候採取小組合作學習,真正有效地促進學生知識的發展和能力的提高。如何把握時機,讓學生合作學習更恰當,更有效呢?下面我想以幾節觀摩課為例談談小組合作學習。

一、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時,開展小組合作學習。

教師要在有利於突出重點和突破難點時,巧妙地設置問題組織學生開展討論。《認識幾分之一》這課的教學重點是使學生理解把一些物體看作一個整體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可以用幾分之一來表示,教學難點是使學生理解兩個以上的物體佔整體的幾分之一。丁冬梅老師為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在引導學生認識4個桃的之後,為了引導學生認識8個、12個桃的,先組織學生小組合作,根據要求分一分;再讓學生説一説分的方法、每隻小猴分得這些桃的幾分之幾;引導學生仔細觀察分桃的過程,有沒有什麼發現;最後組織學生小組討論:桃子的總數不同,為什麼每隻小猴分得的桃子數都佔總數的?通過組內操作、交流、討論等方式讓學生感受到應把一些物體看做一個整體來分,體會到把一些物體平均分成幾份,其中的一份就佔這些物體的幾分之一,這樣的學習過程充分發揮了小組合作學習的優勢,有效地突出了重點,幫助學生克服了難點,為學習分數的意義奠定了基礎。

在動手操作探究時,進行小組合作,使組員養成一種與人配合默契,共同操作,共同成功的良好品質,同時也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例如丁冬梅老師在教學《認識幾分之一》這一課時,引導學生認識8個桃的、12個桃的時,要求學生動手操作分一分採取了小組合作學習;再比如曹曉丹老師在教學《認識1元及1元以下的人民幣》這一課中,對“人民幣可以怎樣分類”這一問題採取了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學生在小組中通過思考、討論、操作發現可以有三種分法:按材料分成硬幣和紙幣;按人民幣的單位分成元幣、角幣和分幣;按數字分,把數字相同的分為一類。

國小數學《圓的周長》一課是學生在已經學習了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平面幾何圖形的基礎上進行新知識學習的。本課的重點是通過滲透轉化思想,使學生能利用舊知識,自主推導出新知識。在動手操作探究時,進行小組合作,使組員養成一種與人配合默契、共同操作、共同成功的良好品質。例如在徐鳳坤老師在教學《圓的周長》時,雖然課前學生根據老師精心設計的預習單進行了預習,但在課堂上還是組織學生在小組中合作、展示、交流測量圓的周長的方法,並且算出圓的周長與直徑的商,發現圓的周長和直徑之間的關係。

四、“開放性”的數學問題,開展小組合作學習。

數學教學中一些“開放性”問題答案不唯一,而一個學生的思想能力畢竟有限,很難多角度、全面地去思考,這種情況下開展小組合作學習也是很有必要的。比如劉耀兵老師在教學《倍的認識》一課時,教師設計了這樣一個開放性問題:“藍花的朵數是1份,但朵數未知,紅花有12朵,紅花的朵數是藍花的幾倍?”劉老師先讓學生猜猜藍花是幾朵,在練習紙上畫一畫、圈一圈;再組織學生在小組內交流,小組長注意收集不同的想法;最後再進行全班交流,發現藍花的朵數可以是1朵、2朵、3朵、4朵、6朵、12朵,紅花的朵數依次是藍花的12倍、6倍、4倍、3倍、2倍、1倍;再比如丁冬梅老師在教學《認識幾分之一》這一課上,教師設計了“如果有6個桃子,可以平均分給幾隻小猴,每隻小猴分得這些桃的幾分之幾”這一開放性的問題,也採取了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學生通過討論、操作發現有3種不同的分法:平均分給2只小猴,每隻小猴分得這些桃的;平均分給3只小猴,每隻小猴分得這些桃的;平均分給6只小猴,每隻小猴分得這些桃的。

學生在這樣的小組學習中共享智慧、互相啟迪,有效提高學生全面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總之,合作是人類社會賴以生存和發展的重要動力。合作學習有效地促進了學生在教師指導下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在課堂教學中,只有適時恰當地把握小組合作學習的時機,才能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有效地促進學生知識的發展和能力的提高,也才能真正發揮小組合作學習的實效性,實現高效的數學課堂!

第3篇

題記:教師的成功人生,不是都當特級教師和校長,而是是否擁有豐富的教學思想。

一、“整合人的可愛素質,成為符合社會發展的合格公民”

在聆聽上海市教委教研室趙才欣老師的講座中,第一從課程改革的角度為我們簡要詮釋了教學環節的基本內容,第二從行動跟進的角度為我們建議了教學環節的改進方向。講座始終貫穿着一種濃厚的研究氛圍和人文氣息。任何事件放到它所處的社會背景中,對事件本身是順應歷史還是歷史的倒退我們都能做出大致的判斷,教育改革也不例外。在例觀自洋務運動以來的多次教育改革,當下我國正在經歷的是一個在以知識經濟、全球數字一體化和終身學習為時代背景的教育改革,是一個從東方課堂文化和西方課堂文化借鑑而逐漸趨同,逐漸摸索出具有中國特色的教育改革。基於這樣的時代背景,東廬中學的“講學稿”為載體、“教學合一”的教學改革和杜郎口中學的“三三六”自主開放課堂是人們對教育改革的勇敢的實踐,兩位校長的發言無一例外的首先講到,教育的本質是將教育的主體看做一個個鮮活的生命,幫助和引導這個生命成為一個有尊嚴、有思想、有差異的人,成為一個未來有無限可能的合格公民。這是一種應該滲透在教育的點點滴滴的一種人文精神,是一種普遍的人類自我關懷,表現為對人的尊嚴、價值、命運的維護、追求和關切,對人類遺留下來的各種精神文化現象的高度珍視,對一種全面發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的內在追求。這和20xx年9月《教師博覽》文摘版中提到的“教育制度的制定‘預設’問題不謀而合。“你把教師看做不主動工作的人,制度就會傾向於強制和約束;你把教師看做富有創造性的主體,制度就會傾向於激勵和開發。很多教育管理者習慣於管制,把嚴管置於激勵之上,結果造就了‘集體性的平庸’。對於教書育人、塑造心靈的教師來説,要拒絕平庸,首先是要提高制度的‘底線’,賦予它喚醒、激勵和開發的因子”。東廬中學和杜郎口中學的高效課堂和有效教學都是在激發師生內在追求而採取的策略,二者在操作過程中都強調自我價值的實現來驅動教學,而非制度、規定、成績、名次,在這個過程中師生關係的良好互動、精心設計出能使學生有表現欲和成就感的教學環節以及以發展思維、提升智慧、鼓勵合作創新的評價機制都為實現教育真正目標而摸索着,謹記我們已經走得很遠很遠,但不能忘記為什麼出發!

二、“教學的成敗,歸根結底是看學生做了什麼,而不是單純地看教師做了什麼。”

在深圳市教育科學研究所賓華老師和上海市教委教研室趙才欣老師的講座中,二人不約而同的都提到“學習成效金字塔”理論。“學習金字塔”是美國緬因州的國家訓練實驗室研究成果它用數字形式形象顯示了它用數字形式形象顯示採用不同的學習方式,學習者在兩週以後還能記住內容(平均學習保持率)的多少。它是一種現代學習方式的理論。最早它是由美國學者、著名的學習專家愛德加???戴爾1946年首先發現並提出的;在塔尖是第一種學習方式 “聽講”,也就是老師在上面説學生在下面聽,這種我們最熟悉最常用的方式學習效果卻是最低的,兩週以後學習的內容只能下5%;第二種通過閲讀方式學到的內容可以保留10%;第三種用聲音、圖片的方式學習可以達到20%;第四種是示範,採用這種學習可以記住30%;第五種小組討論可以記住50%的內容。 第六種學生動手實踐可以達到75%。最後一種在金字塔基座位置的學習方式是教別人或者馬上應用,可以記住90%的學習內容。愛德加???戴爾提出,學習效果在30%以下的幾種傳統方式,都是個人學習或被動學習;而學習效果在50%以上的,都是團隊學習、主動學習和參與式學習。在杜郎口中學“‘三三六’自主開放課堂的教學實施”的經驗介紹中,大概能聽出個小組合作學習的輪廓,但真正的觀摩是在官二中吳畏老師必修三《生態系統的結構》的新授課上,至今在腦海中還留有小組代表上白板展示建模成果的印象。在該節“問題探討”中藴含着豐富學科知識和科學研究基本方法,對此內容需要也值得組織學生探索,在交流和展示中實踐着學習成效金字塔的第五種至第六種,學生在這個過程中看、聽、想、問、寫等各種感官與技能被綜合激發和調動,使學習體驗豐富化、思維激活化、情感愉悦化,可以説整個過程師生學會、會學也樂學。而評價呢,從高二階段性測試基本與高三階段性測試成績比對可看出學習效果出乎意料的好。這種有目的、有計劃、有策略的教學活動是東方課堂文化和西方課堂文化的借鑑與融合,是從關注組織學習具體內容到關注設計學習經歷,是在符合認知規律上關注動態的人的學力發展。

三、“講知識,正確講解知識已不是主要問題,為什麼教,怎麼教才是最難的問題”---教師觀念的更新和點滴實踐改進是發展之路

反思自己十餘載的課堂教學經歷,第一種學習方式 “聽講”,是最熟悉也是最常用的方式。其實一直為自己不厭其煩的講,學生不難煩的聽,不斷訓練習題但教學效果就是沒有提升而苦惱着。如果從三位目標的有效真實達成;教得精、活、實到學得樂、快、好;學生善於思考、勇於實踐、勤于思考到樂於展現;教師不斷激發、推動和延續學生的學習興趣等方面來描述一節好課的話,坦率的説,我的課堂好課數量極少,想到這真覺得慚愧。無論是前三位專家的教研成果還是後三位校長的經驗交流都為我狠狠地敲了警鐘,同時也為我指引了一條發展的方向。我認為教學設計的關注點首先是明確所授內容在整個教材編寫體系中的地位,這樣便於通覽全局,從框架上建立知識的普遍聯繫。其次研究教學目的,從教什麼,怎麼教轉變為學生應學到什麼,怎麼學,尤其高三複習課更多的需要教師瞭解學生存在的問題而非教師臆想的問題,學習思維的問題還是知識的問題,這樣的教學設計才有針對性和時效性。

第三,根據每個班具體的學情綜合運用啟發式、探討式、討論式、參與式等先進的課堂組織方式與傳統講授式有機結合,既注重共性也接納差異並調整。第四,老師首先跳進題海暢遊幾十個來回才能引領學生跳出題海,在例題選擇和課後作業鞏固上才能精、活和有層次、有選擇,從知識立意的鞏固向能力立意的培養的變化。要做到以上四條,對備課來説是一個巨大的挑戰,單憑個人力量是不現實的,但如果周圍環境實現不了真正的集體備課,那麼只有自己積跬步,至千里了,點滴實踐改進,相信這種正能量會吸引更多的同仁加入進來。

三日的學習,給我的觸動和啟發是多個方面的,很多學習收穫還需要在以後的工作和學習中慢慢和實感悟和實踐,但無論如何,我都願意去嘗試,嘗試豐盈自己的教學思想,錘鍊自己的教學實踐。

第4篇

近期,參加了學區組織的國小語文高效課堂教學研討會,通過這次的培訓學習,我對高效課堂教學又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和理解,受益匪淺,但收穫的同時,仍有着不解之處或者説是困惑。下面針對這次學習談談自己的膚淺體會。

從整個課堂教學結構來説,教師真正做到了把主動權交給了學生,充分體現了自主、合作性的學習,在學生自學過程之前,教師提出明確性的學習目標,然後圍繞一箇中心問題放手讓學生自學,給予學生充足的學習時間,大約15分鐘,保證了能讓學生充分地閲讀課文有所悟,有所思,學生將自己的學習心得批註的書旁,培養了他們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反思,我自己的教學,在給予學生自學的時間還不夠充足,甚至有時目的性不是很強,學生不知怎樣進行學習。

在班內大展示環節中,教師只是一個引導者,充分讓學生談理解、談感受,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自讀自悟、對比感悟等多種形式,讓學生充分體會人間的和諧的美,

從而激發學生心中的美好的情感。培養了學生的感悟能力,在朗讀中欣賞到了風情。反思自己的教學,放手還遠遠不夠,生怕學生説不到,牽引太強,在今後的教學中,要相信學生,經過一段時間的培養,相信他們一定會學習的,學習得也會更深,更透,在關鍵之處,教師進行必要的指導。

收穫的同時,我也存在着困惑,針對這節課來説,整堂課教學順順暢暢,沒有教師與學生之間相互交流與思維碰撞之處,教師講得的確是少多了,但這樣是不是少得可憐。語文教學,我認為教師與學生,師生之間與文本之間的交流是必不可少的,在理解重點之處時,學生有時談得比較膚淺,這裏教師並沒有做過多的引導,而是一帶而過。我個人認為,這一點做得不是很好。比如説有的孩子彙報船給我們組留下的印象是柔和的,教師有必要再次追問學生,哪些詞語更能體現了作者的真情,你能再次把這種感受融入你的朗讀之中嗎?

總之,在今後的教學中,我要多多學習別人高效課堂的精華,更要深入鑽研教材,準確把握其重難點,採

用靈活多變的方式,讓學生在輕鬆愉悦的氛圍中學習,真正做到讓學生學有所得,教師也教有所獲。

第5篇

4月2日上午,我們x學區的老師們在武屯國小進行了一次高效課堂課改研討會,這也是我們新教師上崗後在學區進行的第二次教研活動,這次活動對我的幫助很大,讓我又一次理解了24字教學模式的真正含義,讓我明白瞭如何上一堂高效的、學生願意聽的課。

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x老師的五年級語文課。這是我第二次聽x老師的課,剛一上課,她的語氣和抑揚頓挫的聲調就讓我感覺精神振奮,一下子就提起了勁兒。她上的是《體育課》,一開始,x老師組織了課堂聽寫活動,不僅讓學生複習了漢字,還在不知不覺中引入了本課的文章大意——又瘦弱又駝背的涅利爬橫木。導入十分流暢自然,也不會讓人感覺很突然。之後,x老師用小組互動、分角色朗讀等多種方式把一節課上的激情澎湃,學生積極性也很高,絲毫不覺得時間過得慢,反而在下課時還有點依依不捨,我想這就是x老師的課堂帶給我們的魅力吧。

示範課展示完後,我們進行了評課和研討活動,老師們都提出了很多寶貴的意見和建議。伊濱區主抓課改的x老師告訴我們:上好一堂高校課一定要抓好切入點,把導學案上的問題整合,讓問題更加巧妙,有利於拋出矛盾,激發學生思考和小組討論;作為老師,要在備課上下功夫,真正吃透課本,預設學生可能出現的情況。高效課堂上要做到學生“三真”和老師“三真”,把課堂還給學生,關注每一個學生,才能讓學生有所發展,有所進步。

聽完x老師的話,我也有所感悟,為什麼我的課堂上會有學生説話、走神、亂説亂動的現象,還是我沒有抓住學生的心理,對學困生有些忽視,才導致讓他們在課堂上無從下手,甚至無事可做。所以在設置習題的時候,我要根據不同層次的學生,設置難易適中的練習題,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學會思考,“跳一跳摘個桃”,激勵他們大膽發言,讓他們在課堂上獲得自信和成功的樂趣。説到對學困生的幫助,就不得不提小組捆綁式評價,我們四年級也在持續進行着,每當學困生有不會的知識時,我會讓好學生來幫助他們完成,並對已經學會的學困生和好學生同時給予獎勵分,增強學困生的自信心,也激發好學生樂於助人的品質,豈不一舉兩得!

課改就像滾雪球,需要老師和學生們共同努力,需要我們堅持不懈,作為新教師,我更要不斷學習,向前輩學習經驗,向一同來的新教師學習新思維,與大家共同成長。

語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維品質和學習能力。在傳統的英語課堂上,我們很多老師無法擺脱應試教育觀念的束縛,將重點放在瞭如何提高成績上,卻忽略了對學生畢生發展的考慮。然而,最終檢驗一個人的不是分數,而是社會。

第6篇

20xx年4月21~23日我有幸參加了z市農村國小數學“關注常態,聚焦高效”課堂教學研討會。收穫頗多,感受頗深。

參加工作7年多來,從事語文教學五年之久,從事數學教學剛剛兩年,也算剛剛起步吧!雖工作了兩年,但對於數學教學的相關知識掌握的還不夠深入。近三天學習了這些老師的課,茅塞頓開。無論是骨幹教師的精彩課堂還是各位領導幽默風趣而又飽含哲理的總結,都深深觸動了我。

像讀書一樣,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每人都有自己的觀點。都能從不同角度發現每一位老師的閃光點,正如呂主任説的“用欣賞的眼光去看每一堂課,每一堂課都有許多值得思考的東西”。學會了欣賞,學會了思考,我們又何愁上不好每節課呢?在這十幾節課中給我印象最深的要數呂老師的課,她的語言始終如一,無論孩子們怎麼表現,她總有獨到的評價,聲音那麼甜,那麼美,聽得讓人陶醉;還有尤梅老師的充滿着陽剛之氣,語言剛勁有力又不乏和藹親切的生動課堂,從孩子們的表現中我們能感受到什麼是真正的數學課堂,該怎樣組織進行數學教育教學;再有王永勝老師的課,極富幽默感。教學環節環環相扣,層層深入,步步為營,題題滲透,每一個環節都能激起孩子們學習的興趣,參與的信心。

這些老師不僅給孩子們上了一堂極具特色的課,也為我們在座的各位老師展現了一節最原生態的生動課堂。但在大會即將結束的一刻,有一位老師的講話深深觸動了我,那就是張偉老師。年輕漂亮而又不乏青春的激情。她流淚的那一刻我彷彿看到了當年的自己,那是20xx年的4月,我參加了我們縣(z縣)組織的作文講評課比賽,我讓孩子們寫的是《那一次,我···》,在講評的過程中,我原本的預設只用到了開頭,整個過程我順着學生的思路走了,還好的是老師吹哨時,我順利的結束了這一課。但縣教研室李老師在評課時,先肯定了我的閃光點,開頭極具特色,能結合學生的實際導入作文的講評。在接下來的評課中,我真的想找個縫鑽進去,我當時的心裏真的是這樣。但我沒有流淚,我只是默默地低着頭在那裏靜靜地聽着······回來的路上我的眼前始終浮現着當時的畫面,到了學校,回到宿舍,我哭了,很傷心。不是因為老師的評課流淚,而是在那裏自責,為什麼沒有講好呢?這件事深深影響着我,那也是我第一次

走出去,第一次到一個大地方去講課,至今那次講課我仍記憶猶新,現在想來失敗怕什麼,不是有句話説嗎,與其晚失敗,不如早失敗;與其早成功,不如晚成功。但願我們還有機會走出去,展示自己的精彩。但願這樣的活動能像花兒一樣常開,給我們搭建一個同台競技的舞台。

最後,願我們能從今天的活動中收穫未來,共創數學教學新時代。

以上是我本次學習活動的小小體會,不當之處,敬請領導老師們批評指正。

第7篇

我很榮幸能去參加z市農村國小數學“關注常態、聚焦高效”課堂教學研討會,在這短短的三天之內,我覺得自己收穫很多,下面簡單的介紹一下我的感受!

我是一個剛剛參加工作不到兩年的大學生,深處在農村基層!在這以前我從來沒參加過數學研討會,也沒到縣裏聽過數學講課。因此,在平時的教學中,我都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和思路去上課,這次聽各位名師的講課,覺得自己還真像一個處於懵懂的小姑娘,對於教學,對於備課,對於上課,真的是一無所知!

我覺得讓我感受最深的是,要滲透理解教參!教參都是每位老師一本,但是,在我們基層的教師,很少重視教參,甚至就把它當成一個擺設,在講新課之前從來不去看,或是很少看。我自己也是這樣。有時間的時候就把教參拿過來看看,對着課本理解本節課是怎麼上的。沒時間的時候,直接拿着課本就去上課。聽了各位老師的講課之後,才恍然發現,每位老師的教案設計都離不開教參!因此,把握好教材,滲透好教參,是我以後要認真改正的地方!

關於怎麼處理好“教什麼” 與“怎麼教”的關係。對於這兩個詞,每位教師的理解不一樣,課的重點及流程就不一樣,因此把握好“教什麼” 與“怎麼教”的關係很重要。通過這幾天的學習,我的理解是:“教什麼”是讓學生知道本節課學什麼的,能在下課的時候明確本節課內容;“怎麼教”就是教師的課堂設計,這包含教學目標的設計,教學流程的設計,練習題的設計,以及在課堂上對學生的因材施教及處理課堂上突發事件,一步一步吸引學生認真的聽你的課,達到高效的課堂!因此,在這裏我重新定義了自己,在以後的每一堂課,要給學生明確傳達我這節課教的是什麼,以及注重自己的課堂設計!

“同課異構”真的讓我領略到了名師的風範!同是一個課題,效果卻不一樣。她們的語言有的幹練,説話不拖泥帶水,課堂嚴而有序;有的幽默風趣,使學生在歡快的氣氛下愉快的學習,課堂生動活潑!不管是什麼樣的課堂,聽她們的課,真的是一種享受,視覺和聽覺上的享受!我記得非常清楚的是徐銀老師的活動操,我沒想到在枯燥無味的數學課上竟然可以做一個簡簡單單的活動操。這讓我很受啟發。當然,普通老師上的課也很精彩,儘管不是特別出色,但對於我來説,確是非常精彩的。要是我自己站在講台上,面對台下將近400位聽課的老師,或許我根本沒有膽量講下來,但是她們做到了,這很值得我學習!

在這三天中,讓我最欣賞的我覺得是各位教研員以及於江美科長對於各位老師課的點評。他們聽的很仔細,評價的也很仔細。首先把本課題所處於的基礎地位及以後為哪些課做了鋪墊都進行了分析。其次,分別點評了本節課的優點和不足之處。我在聽完各位老師的講課之後,就沒想到那麼多,甚至覺得她們的課上的都很棒,沒有什麼缺點。但是各位教研員的點評是那麼的詳細,那麼的到位,好像就是他們自己在講課一樣。還有於江美科長,不僅把各位老師的課點評的恰到好處,而且把整個國小階段關於計算的加減法分析的很獨特!從這就可以看出,人的思考至關重要!同是一堂課,同是一個人講,同是一個時間及地點,為什麼人的收穫就不一樣!

古人有句話,“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也正如於科長説的那樣,不管是駐城的還是聯小的,都要有一顆為學生負責的心。我很贊同於科長説的話。作為一個老師,就是要為學生負責,而不是為了教而教。我很喜歡學生,也很喜歡我這份職業。雖然成長環境和工作條件相比縣城來説不是很好,但是我會盡職盡責教好每一位學生,為每一位學生負責。

這三天的學習,讓我受益匪淺!感悟也很多!我還年輕,要走的路還很長,在成長的過程中可能會磕磕絆絆,但是我會堅守自己的信念,愛護每一位學生,不管是優秀生還是學困生,我都會一視同仁!“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我願意為教育事業獻上我的一生!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