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最好的老師》讀書心得7篇 成為卓越的導師:讀《做最好的老師》心得

來源:巧巧簡歷站 1.59W

《做最好的老師》是一本由美國著名教育學家松下幸之助撰寫的教育心理學著作。這本書詳細介紹瞭如何成為一名優秀的教師,從心理學角度探討了教育的本質和重要性。本書是一本值得教師們認真學習的教育名著。

《做最好的老師》讀書心得7篇 成為卓越的導師:讀《做最好的老師》心得

第1篇

“北有魏書生,南有李鎮西”,李鎮西老師是著名的教育家、特級教師、家長學生信賴的班主任,他用自己的言行感動着千萬教師。著名教育家魏書生老師對李老師做出了這樣的評價:李老師滿懷愛心在學生心田耕耘,學生成長便成了享受,他教書也是享受;他把自己的感受真誠地寫出來,讀者讀起來是享受,我相信他寫書也是享受。把教學當作享受,同時讓學生享受成長快樂的老師,才是好老師。近日,我拜讀了李鎮西老師的著作《做最好的老師》,深有感觸。

?做最好的老師》是李鎮西老師25年的教育教學思想和智慧的精華集萃,這本書全方位地闡釋了李鎮西的教育觀、學生觀、班級管理、學生思想工作、學生心理健康、語文教學的理念和實踐。其中有的觀點已經深入人心:“變語文教學為語文教育”“把班主任的權威轉化為學生的集體權威”“讓語文教學走進學生的心靈,讓學生參與語文教學”“班級管理要以法治取代人治”“童心是師愛之源”……其“愛心、民主”教育,素質教育的思想和實踐讓廣大教師感動、折服,“未來班”的模式演繹着教師的理想主義、浪漫主義情懷,令人嚮往,讓身處“迷茫”中的我們從中找到了方向,看到了未來和希望。

老師也不是完人,在許多方面我們甚至不如我們的學生,只有老師意識到了自己的不足,才有利於自己的不斷完善。學生童心的保持,個性的發展,思想的成熟,能力的培養……這些都離不開教育。而教育,不應該是老師的居高臨下與學生的俯首帖耳,而應該是老師與學生的共同成長。所謂民主的教育,就是老師在向學生學習的過程中教育學生。

我們應該學會與學生共生活、共甘苦,做學生的朋友,師生接近,人格互相感化,習慣要互相鍛鍊。老師與學生相處,會覺得自己很年輕,這就是老師受學生的感化;學生質疑問難,老師學業片刻都不能懈怠,這是老師受學生的鍛鍊。真誠平等的態度,才能讓老師贏得學生的由衷愛戴。愛學生,就必須善於走進學生的情感世界。而要走進學生的情感世界,首先就必須把自己當作學生的朋友,去感受他們的喜怒哀樂。

作為11301班的語文老師,我真誠地關心班上的.每個學生,把學生看成是自己的親人,感覺到他們有心事時,我會主動地側面瞭解,儘可能地幫學生解決問題。在課堂上,我會提出問題讓學生充分研討,並積極參與到他們的討論中去。學生建了個qq羣,也把我拉進去,起初,有學生礙於有老師在內,羣中的氣氛總是悶悶的,於是,我便申明,在羣內,我只是普通的一名成員,大家儘管暢所欲言。學生漸漸話多了起來,他們週末會相約去體育館打羽毛球,會相邀結伴去城北公園玩……

他們試探地問我參加不參加,在得到我肯定的答覆後,我能感受到學生的興奮。網絡這個平台,拉進了我與學生的距離。通過微博,我還及時瞭解到學生的動態,學生有煩惱,也都會在微博裏傾訴,我也會積極地點評,給予心理的安慰,學生有啥心事都願意跟我説。同時,語文課上很多問題,我也把其延伸到網絡中。比如,在學習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開》一詩時,關於幸福的定義,我們在課上進行了熱烈的討論,我佈置了一項作業,就是請學生把自己的qq簽名改為幸福的宣言,果真,學生都這樣做了,幾十個學生幾十種不同的幸福,我看了也感覺很幸福。

工作整十個年頭了,至今我還記得實習時教過的一個學生,那是個非常聰明的孩子,我實習一個月,帶兩個七年級班的語文,一切都是摸索着,備課、上課、批改作業……盡心盡力,但畢竟是新手,很多地方還是顯得稚嫩些。

實習結束之際,好多學生都給我留了祝老師工作順利之類的留言,只有這個學生的一句話讓我記憶猶新,希望老師成為我們的良師益友,尤其在良師上還加了雙引號。就因為這句話,我一直在努力着,努力做學生的良師益友。

《做最好的老師》讀書心得7篇 成為卓越的導師:讀《做最好的老師》心得 第2張

第2篇

花了整整1個半月的時間讀完了李鎮西老師的這本書,如果真要細細地品味和解讀每一段的收穫可能寫上幾萬字也寫不完。以下僅圍繞與我們自身教學密切相關的兩個方面談自己的收穫。作為一名年輕教師,能夠有幸讀到李老師這本書,無疑是雪中送炭,從教5年來,坎坎坷坷,遇到的許多問題能夠在李老師的文字中得到解讀。

一、樹立威信,是教師保證教學質量的前提

威信對於一個教師來説非常重要,尤其是年輕教師,因為初上崗位,學識和內涵都欠穩重,又對自己情緒的把控能力不完善,加上淺薄的教學經驗,年輕教師都很容易走上一個誤區——學生對老師沒有敬畏感,只有娛樂感。一個沒有威信的教師,很難讓學生在有限的40分鐘保持一貫的認真態度。學生天真爛漫,當他們把講台上的老師完全當做一個同輩分的玩伴時,老師的話和引導就會慢慢失去權威性,從而嚴重地影響教學效果。

這裏引用自己3年前的一個教學實例:羅某,國小五年級學生,天資聰明,反應靈敏,活潑好動,學習成績一般,上課基本不聽課,各科成績在班上中下水平,該生上課影響其他同學,不服老師管教。一開始接觸該生,他會討好老師,和老師保持親密關係,可是上課老師的話一個字都不願意聽。原本這個學生可以發展到更高的層次,卻因為教師對學生失去威信,而導致了教育的失效。這是一個很嚴重的問題。如何在一開始就樹立起教師的威信,而又能和孩子們保持和諧關係,平等溝通?如何讓學生能夠接受老師的教育,又能夠信服老師?成為我一直以來潛藏在心中的困惑。

讀完《做最好的老師》這本書後,我理清了思路,找到了符合自己實際的答案和今後的自我成長道路:鍛造教師自身的人格魅力,來提升教師的威信度。當代的學生思想觀念已經有了很大的更新,他們心目中理想教師絕不僅僅是隻會教給他們課本知識的教師,而是能讓他們感到快樂,感到追求,感到幸福的教師。一個教師應該在精神上征服學生,首先必須讓自己的人格魅力足夠強大。李老師的這個觀點闡述得很好:“那種人格魅力絕不是個人崇拜,而是以善良正直真誠的心讓學生佩服。”一個具備優秀人格魅力的教師總是以欣賞的眼光甚至感動的心態,看待自己的學生,這樣的教師認為世界上大部分的事物都是美好的。不僅教師自己對生活,對未來抱有希望,同時樂觀積極的生活態度也會影響自己的學生,讓他們積極,陽光,上進。

曾經有一位學生對某老師説道:“老師,為什麼你每天上完課就在辦公室淘寶呢?你沒有別的愛好嗎?”這位老師真實地告訴孩子:“因為老師可以在淘寶購物中尋找到生活的期盼。”每個人都有對生活的態度,每個人都可以選擇生活方式的權利,教師也是人,只是面對着一羣羣還沒有踏入社會的莘莘學子來説,身上肩負着社會的責任和使命。在學生面前,每一個教師都有責任和義務展現自己積極向上,對社會貢獻,實現自身價值的一面,而消極的行動和言論都應該避開這些單純、潔白的孩子。

還記得以前共事過的一位計算機教師,學生都非常喜歡他,只要這位老師一經過走廊就會有很多學生隨行,我一直在思考,這位老師的人格魅力真的如此大嗎?然後我好奇的問了幾個特別喜歡他的學生:你為什麼喜歡這位老師?他們的回答是:他經常給我們自由時間在計算機課上玩遊戲,上網;他的網絡遊戲打的真是太好了;他上課很幽默,都是用的網絡上的一些有趣詞彙,比如“你是個極品”……,三年過去了,那些追隨着這位老師的學生們都有了網癮,一到放假就成天泡在電腦上。這確實是很多老師在提升人格魅力的誤區,很多老師為了讓學生聽自己的話,而利用學生一些不良愛好討好學生,無形中連自己自身的優秀品格都失掉了。

一個品德高尚的教師應該要有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有熱愛教育,獻身教育的精神,要不斷提高個人責任感和社會責任感,要將自己的生命融於人類和民族的發展進程,不斷磨練意志。其次,教師要具有修身意識,正人者必先正己。教師要處處嚴於律己,要有言行一致的人格風範,教師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能夠做到。以求真、至善、達美作為自己的行為準則,事事為人師表,做學生的良師益友。要以積極向上的處世態度,豁達樂觀的胸懷,高尚的理想情操,崇高的敬業精神,堅強的意志品格,良好的心理素質去感染學生、教化學生,時刻意識到自己的言行對學生心靈的震撼。

二、後進生也有明天,也許他們的未來就在我們的一念之間

在我們這樣的私立學校,後進生的培養無疑是我們所有工作中一個重要的部分,後進生們雖然沒有優秀生的光輝和光彩,但是老師陪伴最多的一定是後進生。從書上,我第一次完整地瞭解了後進生產生的原因,心得總結如下:

1,家庭的教育方法不當,家長自身的行為不正,父母離異丟孩子產生的心理想法。

2,教師的歧視;教師在教學上的失誤;多次失敗後而產生的自卑感。

3,不良朋友的結交;身體狀況的原因;智力天生方面的.問題。

從事工作這麼多年,遇到的後進生很多,卻從沒認真去了解過後進生學習能力差的原因,讀完李老師的書後,對後進生產生的原因有了一個全面系統的瞭解。確實不瞭解後進生產生的原因,就不能對陣下藥,真正做到新課標要求的因材施教。還記得自己曾經教過的一位李同學,他沉默寡言,上課不舉手,課後作業錯誤率很高,為此我一直利用課餘時間給這位後進生補課,幫助他完成課本上的基本知識,但是一到期末檢測,這位同學成績依然不理想。教師的時間花了,在教課的過程中該孩子似乎都懂,可是一到考試知識卻無法應用,説明孩子並沒有獲得很好的發展,因此可以説這樣的教育是無效的。

經過和該孩子奶奶的一次溝通,認真地瞭解了李同學父母的情況後,每次下課我都幫助孩子樹立生活的信心,讓李同學正確和理性地認識父母離異的事實,然後在生活中、學習中給予孩子更多的關愛,也引導其他孩子來幫助他,鼓勵他。沒想到,李同學的學習成績和性格都有了很大的改觀,並且成為了班上比較優秀的代表。從這個事例中,我也能深感李老師對於後進生產生原因分析的重要性。

蘇霍姆林斯基告訴我們:“不要讓上課、評分成為人的精神生活的唯一的、吞沒一切的活動領域。如果一個人只是在分數上表現自己,那麼就可以毫不誇張地説,他等於根本沒有表現自己,而我們的教育者,在人的這種片面表現的情況下,就根本算不得是教育者——我們只看到一片花瓣,而沒有看到整個花朵。”因此,我們不應該把“後進學生”看作思想品德壞、學習成績差的羣體,而應該視為一個一個具有自己豐富而獨特精神世界的“個體”。要求所有學生必須在同一時間內,達到思想道德、文化學習的同一標準,這是許多“後進生”根本沒有幸福和充實精神生活的主要原因。平時上課老是坐不住的周同學,每天影響其他同學的學習,因此其他同學對他都冷眼相看,而越是這種偏見,他越是反感周圍的孩子,長期這樣的惡性循環,根源都在於周同學內心的精神世界出現了極端。我們作為教師,這個時候就一定要站出來,我讓周同學每天很早來到教室,陪他一起打掃教室,並且告訴全體同學,周同學每天在幫助大家打掃教室,大家的掌聲給了周同學無限的支持和動力,他也從內心裏轉變了對同學的態度。後進生的轉變更多需要我們教師關注的可能不是課本知識主體,而是後進生精神世界的療傷和修正。

第3篇

做最好的老師,就是能夠最大限度的發揮自己的能量,讓自己全速運轉,不浪費一點點有價值的東西,不漏掉一絲絲潛在的價值,個人夢想+社會理想=成功。李老師的成長過程,再次讓我看到一個事實,一個成功實現自己理想的人,是把自己的夢想與社會理想融合,與回饋社會緊密連接。李老師正是具備了這樣的使命感和社會責任感,投入到工作中去的。人的潛能也只有在大的理想前提下,才能最大限度的發揮,遇到困難和挫折才不至於灰心失望放棄。最簡單的最樸實的想法是做最好的自己。帶給學生快樂自己也快樂,給社會以好的奉獻,社會也認可了他的作為。這種小我融入大我的心態,成就了偉大出自平凡的神話!

我知道自己是中國千千萬中國小教師中的一員,我所做的能改變什麼?所以自己總是傷逝。李老師的成就就是如他所説——“做最好的教師!”是一種平和的心態,也是一種激情的行動;是對某種慾望的放棄,也是對某種理想的追求;是平凡的細節,也是輝煌的人生,是“竹杖芒鞋輕勝馬”的閒適從容,也是“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的蕩氣迴腸……讀着,反思着自己教育教學感覺真的事相差太懸殊了。那就像李老師説的,不比,和自己比,今天的自己和昨天的自己比,雖然每天都不是最好的,每天還會有讓自己讓孩子讓同事感到遺憾的地方有很多,但是每天都堅持和自己比一比,堅持不懈(我就是沒有這個韌勁吧),我想我也會不斷向“最好的教師”靠近了。

同事們對我的評價大多。是啊,現在想想自己不是一直在傷春懷遠嗎?沒有對自己的教育行為和教育細節追問,審視,推敲,質疑……卻恰恰在懷疑別人對自己是不賞識的,這樣的自己怎麼可能是個好老師呢?時時刻刻為汲取名利而困擾的自己真的太渺小了。做最好的老師,不是有好多大事和大業績的,我們總是在對學生進行個性全面發展的教育,身為教師的自己更應該瞭解自己,知道自己應該如何個性全面的發展,那樣我們才有資格説自己在對學生説“一切為了孩子,為了孩子的一切,為了一切的孩子”。教育過程是繁瑣細碎的,每個細節都不容忽視的,而我們做教師的就是要帶着自己所有的感情投入到這些細節之中,以研究的心態對待我們每個學生,在工作不重複別人,也不重複自己,那樣才會每一階段都由創新和超越。

暖時微波盪漾,炎時蒸騰九霄,寒時冰心守節。李老師如水,性情謙和,充滿智慧。李老師就是這樣在任何時候就儘可能的在自己的事業中達到自己能力所恩那個達到的最好的程度。而人常説女人是水做的,我想我們每位教師如果都能如李老師所説的做個反思型的教師,不停地實踐,不停地閲讀,不停地寫作,不停地思考,這樣堅持不懈地注意注重自己的教育細節,定會“無風仍脈脈,不雨亦瀟瀟”。

今天再一次鄭重的告訴自己,傷春懷遠是沒有道路的,像春風細雨一樣真正潤物細無聲,只有不停的前行,做個會閲讀,會實踐,會思考,會寫作的老師。

“落花已做風前舞”,所有的一切所有的成績永遠只能證明過去,不代表未來。李老師就是這樣不斷超越自己,才不斷有新的業績新的成就。我所以平凡,就是沒有這樣的心胸吧。既然決定要做個超越自己的老師,我知道光有志向還不行,更重要的事有行動力。

花的美麗各有千秋,女人如花,總會逝去芳華的,如何保鮮自己的美麗,讓自己與眾不同,那就是讀書吧。所謂“腹有詩書氣自華”是自古至今不變的。作為老師更應該這樣吧,信息社會不斷更新與進步,讓我們目不暇接,如果不豐富自己更新自己,真的可能要被淘汰了。那就要不斷地不停的閲讀,如李鎮西老師所説,教師應該是終身學習的身體力行者,做最好的教師更是要閲讀,不但要閲讀教育名著教學專著等專業性書籍更要閲讀與教育“無關”的如文學歷史哲學等類的書,因為讀書令我們反思自己的言行,讀書令我們憧憬未來,讀書令我們感悟世界。

心靈的清香,最沁人心脾,讓人回味悠長吧。讀書,讓自己甘美清香。

玉之光澤從不鋒芒畢露,是柔潤的温和的;玉更是恆常的,不會因為外界的炎涼而變;玉更是石的精髓,不會因為泥土的'浸染而污。怎麼能成為特別的自己,怎麼能成為千萬普通教師中最好的一個,那就以玉做榜樣吧。我們現在就是一塊璞玉,我們自己的潛質我們要自己去發現,那就是搞教科研吧。每天全身心的投入到課堂中,投入到學生中,紮實地做好每一件日常工作同時跟要把學生單做研究對象,蘇霍姆林斯基就是一個17歲就走上教師之路的我們中的一員,可是他用他的一生來研究學生,他經常在深夜靜悄悄的伏案寫作,思考和記錄教育問題,就是這樣一直堅持不懈的做着教育科研,成就偉大的教育家,讓我們有了教育思想。李鎮西老師也是這樣的吧,不但要投入到教育教學中,還有忙於學校事務,還要到處做講學,還在各大教育網上有論壇有交流……相比之下,我們的工作真的事小巫見大巫了。如今學校倡導我們做教科研,更為我們提供了優越的條件,我們真的要踏踏實實的做好教科研工作。雖然有好多我們現在做的科研課題前輩們都已經做過了。可是我們針對的學生儘管同樣是學生,但是他們仍然是不同的人,所以我不會再如以前那樣“都研究過了,還研究什麼”再不會有這樣的思想,一定要真正的和自己現在的學生一起學習研究,寫好每天的教學點滴,把寫作養成習慣。我們有研究的精神,就是缺少玉這樣的精神,一定做個如玉樣的教師,堅韌,恆常,堅持……因為只要我們堅持着自己想做的,一定會有收穫。不能名垂青史,也會成為平凡中做得最好的哪一個。

最後,還是李老師那句話説得最有道理,做最好的老師,就是自己和自己比——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斷的超越自己,做最好的自己!

第4篇

經過朋友介紹,我懷着激動的心情,讀了著名教育家李鎮西的《做最好的老師》一書。這本書記載了李老師從教25年的經驗與收穫,書中從作者步入崗位初期寫起,從青澀寫起,到有一定的經驗,到經驗豐富,滿腹經綸,將自己的成長與成熟一步步介紹給了我們。讀後,使我受益匪淺。李鎮西的教育思想和智慧,對教育觀、學生觀、班級管理、學生思想工作、學生心理健康、語文教學的理念和實踐,都有其獨到的見解。他的觀點,他對班級的管理,使我感動,折服。同時,使我這個頗有一定教齡的教師,從中找到了前進的方向,更看到了未來和希望。在這裏,我可以找到教育的最新理念;在這裏我可以學到寶貴的經驗總結。從李老師成長的印記中,我們可以看到自己進步的影子;從他的`成功教育案例中,我找到了一些適合我們的方法。它讓我明確了作為一名教師的目標,那就是成為一位勇於自我批評、善於積累、善於反思、有愛心、勇於挑戰、有目標的老師!

有人説,愛是一盞燈,黑暗中照亮前行的你;愛是一首詩,冰冷中温暖渴求的心房;愛是夏日的風,冬日的陽,春日的雨,秋日的果,是啊,著名教育家李鎮西的教育理念《愛是永恆的教育理念》,正是證明了這一點。他把自己所有的愛,全部傾注給了他所熱愛的教育事業,25年如一日,愛生如子,用他那"激情燃燒的歲月",譜寫着一幕幕愛的篇章。他把自己融入到班級這個集體大家庭裏,走進學生的情感世界裏面去,把自己當作學生的朋友,去感受學生的喜怒哀樂,去贏得學生的信任與敬佩。

對照李鎮西的教育方法,我發現:自己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有着很多不當之處。例如:在對待學生的態度上,由於急於求成,常常忍不住對學生髮火,缺乏教育的技巧;有時,對完不成作業的學生,缺少耐心輔導,缺少個別引導,使學生對我敬而遠之,師生之間缺乏代溝。

通過讀李鎮西的《做最好的老師》一書,我對比反思自己,深感愧疚,覺得自己與一個好老師的差距太遠了,這哪是愛學生?反思後才認識到:教育上的愛,不是為了達到一個目的而做出的一種姿態,它是一種思想,一種情感,一種氛圍,運用得恰當,它會把"愛"自然而然的貫穿於教育的某一個環節,也會不聲不響的體現在教育的每一個細節,更會潛移默化的浸潤着每一個學生的心靈。所以,我深深感悟到:因為愛,冰雪會消融;因為愛,枯木會逢春;因為愛,希望綻放華彩,因為愛,能撥雲見日,未來永值得期待;因為愛,所有的生命才收穫了圓滿。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我決心以著名教育家李鎮西為榜樣,以"愛"為己任,在今後的工作中,積極進取,顧大局,識大體,努力按照上級的要求,按學校要求,高標準要求自己,樹立競爭意識,不但要自己思想過硬,品行端正,業務水平高,樂於敬業,端正態度,明確責任,勇創佳績,還應想方設法投入到學校集體的建設中,增添自己的一分力量,為校增光、添彩。自覺維護學校利益,遵守規章制度,服從安排,舍小家顧大家,潔身自好,吃苦在前,享樂在後,甘為人梯,愛生如子。

最後,借著名教育家鎮西小語作為我的座右銘,"教育是心靈的藝術,愛心是教育的靈魂"鞭策自己,激勵自己,這就是我--一位人民教師在學習中的心聲。

第5篇

假期裏讀了教育名家李鎮西寫的《做最好的教師》,這本書記載了李老師從教多年的經驗與收穫,書中從作者步入崗位初期寫起,從青澀寫起,到有一定的經驗,到經驗豐富,滿腹經綸,將自己的成長與成熟一步步介紹給了我們,頗有感觸。

有這樣一段話:“凡是教師缺乏愛的地方,無論品格還是智慧都不能充分的或自由的發展。愛是教育的基礎,也是教書育人的動力。李鎮西老師在序言中説:“每個人都是一棵樹。你也許不是最美麗的,但你可以最可愛;你也許不是最聰明的,但你可以最勤奮;你也許不會最富有,但你可以最充實;你也許不會最順利,但你可以最樂觀……我所謂的‘做最好的自己’,強調的是自己和自己比——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斷超越自己。‘做最好的自己’,便意味着要儘可能在自己的職業中達到自己力所能及的最好程度。”讀到這裏不禁問自己,在兩年的工作中,我有沒有達到自己最初給自己設立的目標呢,有沒有超越自己呢?

愛是教育永恆的主題。愛表現為對教育事業的愛,對教育對象的愛。教育中真正的“愛”,意味着要對學生的成長以及未來一生負責,所以教師不能憑個人好惡只喜歡學習優秀的孩子,而忽略了後進生,他們更需要關心。只有那些“不可愛的德孩子”、“後進生”才最需要你的愛,他們就像迷途的“羔羊”,需要温暖,需要陽光。對於“後進生”這樣一個與眾不同的羣體,教師必須給他們一個空間,給他們更多的關懷,讓這些飢渴的花朵,沐浴陽光,健康成長。

並且真正的教育之愛,並不是遷就學生,不是放棄“嚴格要求和嚴肅的紀律”,而是要給學生的成長和發展提供幫助和服務,我們要給與學生的,是他們走出校園多年以後仍然保留在身上的,深入骨髓的習慣和性格。這種帶有養成良好文明習慣的“養成教育”並然帶有“強制性”,離開了嚴格要求,便不是真正的愛。

老師也只是個普通人,也有自己普通的感情,教師要怎樣擁有“師愛”呢?李鎮西老師用一句話告訴了我們:“童心是師愛的`源泉”

工作以來我都是擔任低年級的語文教學和班主任,總是要求孩子們達到自己心目中的標準,總是覺得他們錯誤很多,例如上課遲到,不講衞生,上課講話,路隊不好……常常會責怪他們,這樣對改正錯誤並沒有太大成效,反而我用鼓勵的方式,用允許他犯錯的方法來教育孩子,孩子們的錯誤越來越少了。

要做最好的老師,那就要帶着“愛”這個教育理念行走在教育道路上,愛教育事業,把教育當作自己的一項事業,愛學生,用真正的愛——師愛,去對待學生,為學生的的未來服務!

第6篇

讀完李鎮西的《做最好的老師》後,我感慨頗深。這本書是李老師用自己的心血寫成的,裏面包含了他漫長25年的教學生涯中的點點滴滴,雖然其中有些令他耿耿於懷的痛苦經歷,但更多的則是他與學生之間那種純粹的友誼之情。我認為,李鎮西老師是一位非常幸福的人,而他的幸福則來源於他對學生無私的愛。他説:“生活在學生中,就是幸福,就是‘最好’!”看來,要做最好的老師,最最重要也是最最根本的一點就是老師對學生的愛。

有這樣一則寓言:一把堅實的大鎖掛在大門上,一根鐵棒費了九牛二虎之力,還是無法將它撬開。鑰匙來了,瘦小的身子鑽進鎖孔,只輕輕一轉,大鎖就“啪”的'一聲打開了。鐵棒奇怪地問:“為什麼我費了那麼大力氣也打不開,而你輕而易舉地就把它打開了呢?”鑰匙説:“因為我瞭解它的心。”是啊,“愛”就是打開心靈的鑰匙,愛得有多深,工作就有多細,效果就有多好。李老師對“優生”的培養和對“後進生”的思想改造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特別是他讓“優生”更優和引導“後進生”發現自己身上的善良之處、高尚之處,以幫助他們樹立“我是有缺點的一個好人”的道德自信的做法,讓我深深折服。正是這種無私的愛,才會無悔的付出。我們也是教育者,當我們面對着我們眼中的差生,我們是怎樣對待的。對他們,我們輕則嗤之以鼻,重則諷刺挖苦。

還記得書中列舉的那個經常遲到的女孩的事例。李老師當時的做法也許是我們大多數人的做法,李老師當時對後進生的態度也許是我們大多數人現在依然存在的態度。想想我們對待自己的孩子,可以説是無微不至,不管孩子怎樣,我們都會發自內心的去關心他,愛他。而我們的後進生,他們的父母也會像我們疼愛自己的孩子一樣疼愛着這些孩子——我們眼中的這些後進生。當我們對這些後進生大發脾氣甚至把他們説的一文不值的時候,請想一想孩子的父母,請想一想我們自己的孩子也許有一天也會被別人説的一無是處的時候,我們內心的感受。魯迅先生有句話説的好:“教育是植根於愛的。”愛是教育的源泉,教師有了愛,才會用伯樂的眼光去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對自己的教育對象充滿信心和愛心,才會有追求卓越的精神和創新的精神。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讀書的過程是學習的過程,成長的過程,讀書就是在讀人生。這次讀李老師的書,彷彿進行了一次精神洗禮。我也願“做最好的老師”!從現在開始,努力做好每一件小事,爭取今天比昨天做得更好,明天比今天做得更好!

第7篇

人的理想總是隨着年齡的增長不斷地變化,免不了受各種因素的影響。小的時候在課堂上聽着老師抑揚頓挫充滿激情的講授,心想:老師這麼偉大,懂得這麼多,將來我也要做一名知識淵博的好老師。漸漸地懂事以後,明白了老師其實很辛苦,而且似乎也沒有那麼威風,於是就對別人説:“我這輩子無論如何都不要做老師。”説的時候還特別堅決,生怕別人不信。再後來,屈從於現實的社會隨波逐流。很多人都説教師是個鐵飯碗,生活有保障,尤其女孩子當一名老師是最好的了。而且很多人在考教師的路上擠破了頭,於是我也加入了這隻雄壯的隊伍中去了。同時,當我瞭解到我以前的老師常常趁着各種假期到各個地方去旅遊,心中豔羨不已,心想,這樣的生活多麼自在瀟灑,只要我成為老師,也可以過這樣的生活了。然而,真正的走上這個崗位,才知事實並非如此,生活遠沒有你想象的那麼美好。

不知不覺踏上工作崗位三年了,在這期間我有過悲傷,也有過快樂,有過失敗,也有過成功。時而為了學生的調皮跳腳不已,時而為了孩子的天真充滿驚喜,時而為了工作的難題莫名委屈甚至痛哭流涕,時而為了家長理解的笑容滿心歡喜。雖然我是一個新人,依然是雄心壯志,心想着做一個讓學生喜歡的老師,想着做一個優秀的老師。可是由於缺少豐富的工作管理經驗,常常會有棘手的突發事件讓我束手無策。怎樣做一個最好的老師?怎樣讓周圍的人都認可你?這似乎是一個難題。直到有幸讀了李鎮西老師的《做最好的老師》,這個謎題才漸漸被解開。

並不是你認認真真的'備課上課了你才是好老師,也並非是你次次都能取得優異的成績你才是好老師,真正的老師是教書育人,而我們往往只做到了教書,而忽略了育人,説到底我們頂多算是一個還算稱職的教書匠,卻不是一個好老師。

很喜歡其中的一段話,李鎮西老師在序言中説:“每個人都是一棵樹。你也許不是最美麗的,但你可以最可愛;你也許不是最聰明的,但你可以最勤奮;你也許不會最富有,但你可以最充實;你也許不會最順利,但你可以最樂觀……我所謂的‘做最好的自己’,強調的是自己和自己比——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斷超越自己。‘做最好的自己’,便意味着要儘可能在自己的職業中達到自己力所能及的最好程度。”讀到這裏不禁問自己,在這幾年的工作中,我有沒有達到自己最初給自己設立的目標呢,有沒有超越自己呢?答案是否定的,事實上,當我看到別人的優秀時,會忍不住的跟別人學習,本意是希望自己能儘快的成長,卻一直在重複的模式中失去了自己。

不僅我們是獨一無二的,每個孩子也都是如此,他們是一顆顆幼小的樹苗,需要我們的愛和呵護才能茁壯的成長,愛是教育永恆的主題。教育中真正的“愛”,是平等的公正的無私的愛,是對每一個孩子的愛。所以教師不能憑個人好惡只喜歡學習優秀的孩子,而忽略了那些調皮的愛惹事或者成績差的孩子,他們更需要關心。他們就像迷途的“羔羊”,需要温暖,需要陽光。對於“後進生”這樣一個與眾不同的羣體,教師必須給他們一個空間,給他們更多的關懷,讓這些飢渴的幼苗,沐浴陽光,健康成長。回想過去,在工作中,我有這樣無私的愛嗎,我用心的去愛每一個孩子了嗎?工作以來我都是擔任低年級的語文教學和班主任,總是要求孩子們達到自己心目中的標準,總是覺得他們錯誤很多,例如上課遲到,不講衞生,上課講話,路隊不好……常常會責怪他們,尤其面對成績不好又特別搗亂的孩子,有時真恨不得狠狠地罵他們一頓,哪裏談得上愛呢?

老師也只是個普通人,也有自己普通的感情,教師要怎樣擁有“師愛”呢?李鎮西老師用一句話告訴了我們:“童心是師愛的源泉”

只有童心才能理解童心,懷着兒童情感去理解兒童的心靈世界,那樣才能真正走近學生的心靈世界,能理解學生的做法,從而讓自己與學生真正的走在一起形成和諧的師生關係。同時,如果想和學生相處愉快,你就不能拿着大人的思想來衡量這些孩子,畢竟他們還不是大人。想想我自己小的時候,又何嘗不是調皮好動,上課的時候與其他同學説話,或者趁老師不在的時候與同桌打鬧嬉戲惹得老師生氣不已,我們也是從小孩子過來的,既然我們都不能保證自己小時候乖巧懂事,遵規守紀,又如何要求現在的孩子能夠多麼的聽話,老實。他們的思維有時還很幼稚,還會做錯很多事情。如果你的要求很高很嚴厲,這樣會讓學生產生牴觸情緒。有時換一種方式,用心的觀察瞭解每一個孩子,真正的走進他們的心裏,弄清楚楚他們行為背後的真正目的,然後再像朋友一樣去和他們溝通,或許會有意想不到的驚喜。

要做最好的老師,那就要帶着“愛”這個教育理念一直走下去,愛教育事業,愛學生,使每個孩子都能綻放自己的美麗。回首自己走過的路,不禁慚愧不已。讀了李老師的書,彷彿進行了一次精神的洗禮。我也願“做最好的老師”!從現在開始,從今天開始,努力做好每一件小事,爭取今天比昨天做得更好,明天比今天做得更好!爭取做最優秀的自己!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