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患溝通心得5篇 通曉醫患溝通之道:互敬互信,共同促進健康

來源:巧巧簡歷站 1.63W

醫患溝通是醫療衞生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環,良好的醫患溝通可以促進醫療質量的提高,緩解患者的緊張情緒,建立良好的醫患關係。本文將分享一些醫患溝通的心得,幫助醫務人員更好的與患者交流。

醫患溝通心得5篇 通曉醫患溝通之道:互敬互信,共同促進健康

第1篇

醫患關係是指醫生與患者之間相互聯繫、相互影響的交往過程。這是一種特殊的人際關係,是以醫療為中心,以維護患者健康為目的。醫患交往過程實質上是醫生以自己的專業和技能幫助患者擺脱疾病、預防疾病,保持健康;醫患關係還是一種以患者為中心的人際關係,一切醫療過程和醫患交往過程都要作用於患者,並以解決患者健康問題為目的。聽了韓晶教授的講座,我在以下幾個方面談一下關於醫患溝通的方式和技巧。

首先要有合適的言談舉止,在跟病人交談時應吐詞清晰,語調親切,用語文明,傾聽認真,談吐高雅,熱情耐心。在診室就坐應端莊大方,站立儀態高雅,行走穩健輕盈;病人來時有迎聲,走時有送聲,應該站立迎送。多使用禮貌用語,在日常工作中應該做到在接診每一位病人時主動問候,微笑服務,用規範的儀表、言談、行為進行溝通。

要注意我們最初和病人接觸時候的神情,每個人在別人心裏總是會有第一印象,決定性的7秒鐘就是最初接觸的那一刻,可以讓認識你的人馬上做出反應。病人來醫院是抱着期盼的心理,或多或少都是帶着焦慮和不安的情緒,此時來到醫生面前最希望看到的是適度的熱情迎接,自然輕鬆的真誠神情,最忌諱醫生對病人的全身打量表情淡漠或者是蔑視的神情,此時應該多一些真誠的發自內心的關心和問候,以及一些對病人的關注,給病人一種被重視的感覺,只有這樣才能讓病人在與你接觸的一瞬間對你產生信任和好感,我們應該時刻想着:病人也是充滿感情的人物,對於最初診斷的病人更應該注意到這一點,也許這個病人下次再來醫院複診時還是會找到你,因為你上次給予了他一份安全。

要學會微笑,嘴角上揚是全世界最美的弧度,可見,醫療服務中的微笑是一種多麼積極的態度,它源於醫務者健康積極的心態,源於醫者認真負責的社會責任和價值追求,笑容可以照亮所有見到他的人,像穿過烏雲的太陽,帶給人們温暖,微笑的魅力可見一斑。

良好的醫患溝通可以提高醫療質量安全,降低醫療糾紛,同時還可以保障醫療管理,為醫院帶來化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一點微笑的面容,一絲關注的神情,幾句問候的話語,會讓一切工作變得自然和順暢。

醫患溝通心得5篇 通曉醫患溝通之道:互敬互信,共同促進健康 第2張

第2篇

常言道,“好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為了構建和諧的醫患關係,我院從從10月18日至11月30日開展了“溝通月”活動,並提出了活動主題口號——“溝通無處不在,溝通從心開始”,把對病人的尊重、理解和人文關懷體現在從患者入院到出院的醫療服務全過程中。

一個月來,全院除了懸掛主題口號的橫幅外,營造出濃厚的活動氣氛;開辦講座,進行醫患溝通培訓;各科室結合各自的具體實際,有針對性地提出了各自的溝通口號。全院共有24名員工結合工作實際,撰寫並提交了溝通心得;各科主任、護士長、科室負責人與所屬員工進行面對面溝通100餘人次;住院兩天以上的病人對所在科室科主任、護士長、管牀醫師、責任護士知曉率達80%以上;外科護士長更是身先士卒,員工踴躍參與。他們對病人的溝通不是搞形式,走過場,而是切切實實地傾聽他們的心聲,紮紮實實地解決他們的困苦,所以每次檢查病人對科室科主任、護士長、管牀醫師、責任護士知曉率不僅達90%以上,更有讚不絕口的褒獎。通過“溝通月”活動的開展,達到了科室與科室之間、員工與員工之間、醫護與患者之間建立相互尊重、理解、信任的新型夥伴關係、醫患關係,維護了患者切身利益,增強了醫護人員的責任意識和法律意識,提高了醫療服務質量,確保了醫療安全,湧現出了外科為主的明星溝通團隊,王麗亞、張梅貞、鄒建國、吳美亞、陳杏珍等一批“溝通明星”。

通過這次溝通活動,結合平時工作體會,我們總結出一些行之有效的做法。

1、預防為主的溝通:在醫療活動過程中,如發現可能出現問題苗頭的病人,立即將其作為重點溝通對象,針對性的進行溝通。如內科病區護士長徐重萍經常在早、晚交班時將值班中發現的可能出現問題的患者和事件作為重要內容進行交班,使下一班醫護人員做到心中有數、有的放矢地做好溝通與交流工作。

2、交換溝通者:如責任醫師與患者或家屬溝通有困難或有障礙時,另換其他醫護人員或上級醫師、科主任與其進行溝通。急診科就經常接診一些急性酒精中毒的患者,這些病人往往有兩個特點,一是情緒難以控制,二是陪伴者也是激動型的人,當接診醫生與他們溝通陷入僵局時,交換一下溝通者往往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書面溝通:對喪失語言能力或需進行某些特殊檢查、治療、重大手術的患者,患者或家屬不配合或不理解醫療行為的、或一些特殊的患者,當採用書面形式進行溝通。

4、集體溝通:當下級醫生對某種疾病的解釋不肯定時,先請示上級醫師或與上級醫師一同集體溝通。內二科對一些危重並疑難病人特別是診斷心肌梗死的病人往往採取集體溝通的形式,給病人親屬留下一個非常重視的印象。

5、協調統一後溝通:診斷不明或疾病病情惡化時,在溝通前,醫生與醫生之間,醫生與護士之間,護士與護士之間相互討論,統一認識後由上級醫師對家屬進行解釋,避免使病人或家屬產生不信任和疑慮的心理。

與患者或家屬溝通時應體現尊重對方,耐心傾聽對方的傾訴,同情患者的病情,願為患者奉獻愛心的姿態,並本着誠信的原則,堅持做到以下幾點:

“一個”技巧。多聽病人或家屬説幾句,儘量讓病人和家屬宣泄和傾訴,對患者的病情儘可能作出準確解釋。

“二個”掌握。掌握病情、檢查結果和治療情況;掌握患者醫療費用情況及患者、家屬的社會心理狀況。

“三個”留意。留意溝通對象的教育程度、情緒狀態及對溝通的感受;留意溝通對象對病情的認知程度和期望值;留意自身的情緒反應,學會自我控制。

“四個”避免。病員服務中心可以説是我院接待醫療投訴的第一站。在接待工作中,鄒建國同志總結出一套有效的辦法就是“四個”避免——避免使用刺激對方情緒的語氣、語調、語句;避免壓抑對方情緒、刻意改變對方的觀點;避免過多使用對方不易聽懂的專業詞彙;避免強求對方立即接受醫生的意見和事實。

“溝通月”作為一次活動雖然結束了,但溝通作為我們工作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永無止盡的。應該清醒地看到,我們與病人的溝通還存在着很多問題,很多隱患,絕不是通過一次“溝通月”活動就能一勞永逸、高枕無憂的。我們極少數同志接到病人的檢查申請單看也不看,而是憑“想當然”地就給病人做檢查,其結果是指東為西、指鹿為馬,最終導致張冠李戴、南轅北轍。這絕不是一個技術問題,而是一個工作態度問題。我們要以這次“溝通月”活動為契機,既看到我們取得的成績,也要看到我們的不足,使每位員工充分認識到加強溝通的重要性,並把這種認識轉化成搞好溝通的自覺行動。

第3篇

我院為提高全院職工整體素質,更好為患者服務,舉辦了四期醫患溝通培訓課,濟仁方院長主講“服務從我做起”;中醫院趙老師主講“醫患溝通技巧”;森工醫院王主任主講“改變命運,走向成功”;我院田院長主講“年輕職工服務理念培訓”;通過培訓學習,我深刻的體會到學習醫患溝通技巧的重要性,同時也掌握了一定的知識。

隨着現代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醫學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着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轉變。這種技術進步的代價是巨大的,各種複雜的醫療器械橫在醫生與患者之間,把兩者的距離越拉越大,醫患之間的親密關係漸漸疏遠,因此以人為本的人性化服務得到越來越多的服務對象的擁戴。良好的醫患溝通是實現以病人為中心,減輕病人心身痛苦,創造最佳心身狀態的需要,是促進醫患間理解與支持,提高治療效果的需要。這就要求我們醫務工作者不僅需要學習專業知識,還需要提高人文素質的修養,通過這四期培訓,我不僅進一步掌握了醫患溝通的技巧,也增進了對本職工作的責任心,首先明白要從我做起,腳踏實地幹好每一項工作,無愧於心,從而成為一個人性豐滿的人。

對於一名醫務工作者,醫學專業知識與人文素質教育,正如同左膀右臂,缺一不可。醫患溝通技巧的巧妙使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關注病人的心理與社會需要必然要求醫務工作者在臨牀工作中與病人進行有效的溝通。有很多疾病是無法治癒的,在這種情況下,醫生所能給予患者的主要是發自內心的尊重,温暖的關懷以及對生活的希望,從而儘可能的保障其生存質量。只有通過醫患溝通,才能與病人建立起促進治療的良好醫患關係,才能瞭解病人所關心與需要的是什麼,才能根據病人的實際情況制定出合宜的治療方案,從而取得最佳的醫療效果。

與病人溝通開展得好,也就説明這項工作做得得心應手,心情自然舒暢。具有良好的與患者溝通能力的醫生能夠顯得更加自信,並能更有效地應對憤怒與懷有敵意的病人。良好的溝通能力對醫生個人的益處遠遠超出臨牀工作的範圍。

在醫療服務工作中,堅持以病人為中心,提供人性化服務,真正做到尊重病人、關愛病人、服務病人,既代

表了廣大患者的利益,又代表了廣大醫務工作者的心願和利益。醫務人員加強與患者溝通交流,時時體現對患者細心、耐心、關心和愛心,處處體現對患者的人性化服務,是醫療服務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醫療服務工作不可缺少的,和諧的醫患關係需要人文的關懷與善意的溝通。

年輕是拼搏的本錢,而不是揮霍的籌碼。所以我們要養成良好的習慣,敢於,勇於承擔責任。相信隨着醫學事業的不斷髮展,人文素質的培養會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作為新一代的醫務工作者,承載着社會大眾的期望,我們應該努力成為擁有醫學專業技術和良好溝通技能的新型醫學工作者。讓自己成為一個讓患者認可的醫務工作者,更好為患者服務。

第4篇

常言道,“好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為了構建和諧的醫患關係,我院從從10月18日至11月30日開展了“溝通月”活動,並提出了活動主題口號——“溝通無處不在,溝通從心開始”,把對病人的尊重、理解和人文關懷體現在從患者入院到出院的醫療服務全過程中。

一個月來,全院除了懸掛主題口號的橫幅外,營造出濃厚的活動氣氛;開辦講座,進行醫患溝通培訓;各科室結合各自的具體實際,有針對性地提出了各自的溝通口號。全院共有24名員工結合工作實際,撰寫並提交了溝通心得;各科主任、護士長、科室負責人與所屬

員工進行面對面溝通100餘人次;住院兩天以上的病人對所在科室科主任、護士長、管牀醫師、責任護士知曉率達80%以上;外科護士長更是身先士卒,員工踴躍參與。他們對病人的溝通不是搞形式,走過場,而是切切實實地傾聽他們的心聲,紮紮實實地解決他們的困苦,所以每次檢查病人對科室科主任、護士長、管牀醫師、責任護士知曉率不僅達90%以上,更有讚不絕口的褒獎。通過“溝通月”活動的開展,達到了科室與科室之間、員工與員工之間、醫護與患者之間建立相互尊重、理解、信任的新型夥伴關係、醫患關係,維護了患者切身利益,增強了醫護人員的責任意識和法律意識,提高了醫療服務質量,確保了醫療安全,湧現出了外科為主的明星溝通團隊,王麗亞、張梅貞、鄒建國、吳美亞、陳杏珍等一批“溝通明星”。

通過這次溝通活動,結合平時工作體會,我們總結出一些行之有效的做法。

在醫療活動過程中,如發現可能出現問題苗頭的病人,立即將其作為重點溝通對象,針對性的進行溝通。如內科病區護士長徐重萍經常在早、晚交班時將值班中發現的可能出現問題的患者和事件作為重要內容進行交班,使下一班醫護人員做到心中有數、有的放矢地做好溝通與交流工作。

如責任醫師與患者或家屬溝通有困難或有障礙時,另換其他醫護人員或上級醫師、科主任與其進行溝通。急診科就經常

接診一些急性酒精中毒的患者,這些病人往往有兩個特點,一是情緒難以控制,二是陪伴者也是激動型的人,當接診醫生與他們溝通陷入僵局時,交換一下溝通者往往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對喪失語言能力或需進行某些特殊檢查、治療、重大手術的患者,患者或家屬不配合或不理解醫療行為的、或一些特殊的患者,當採用書面形式進行溝通。

當下級醫生對某種疾病的解釋不肯定時,先請示上級醫師或與上級醫師一同集體溝通。內二科對一些危重病、疑難病人特別是診斷心肌梗死的病人往往採取集體溝通的形式,給病人親屬留下一個非常重視的印象。

診斷不明或疾病病情惡化時,在溝通前,醫生與醫生之間,醫生與護士之間,護士與護士之間相互討論,統一認識後由上級醫師對家屬進行解釋,避免使病人或家屬產生不信任和疑慮的心理。

與患者或家屬溝通時應體現尊重對方,耐心傾聽對方的傾訴,同情患者的病情,願為患者奉獻愛心的姿態,並本着誠信的原則,堅持做到以下幾點:

多聽病人或家屬説幾句,儘量讓病人和家屬宣泄和傾訴,對患者的病情儘可能作出準確解釋。

掌握病情、檢查結果和治療情況;掌握患者醫療費用情況及患者、家屬的社會心理狀況。

留意溝通對象的程度、情緒狀態及對溝通的感受;留意溝通對象對病情的認知程度和期望值;留意自身的情緒反應,學會自我控制。

病員服務中心可以説是我院接待醫療投訴的第一站。在接待工作中,鄒建國同志總結出一套有效的辦法就是“四個”避免——避免使用刺激對方情緒的語氣、語調、語句;避免壓抑對方情緒、刻意改變對方的觀點;避免過多使用對方不易聽懂的專業詞彙;避免強求對方立即接受醫生的意見和事實。

“溝通月”作為一次活動雖然結束了,但溝通作為我們工作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永無止盡的。應該清醒地看到,我們與病人的溝通還存在着很多問題,很多隱患,絕不是通過一次“溝通月”活動就能一勞永逸、高枕無憂的。我們極少數同志接到病人的檢查申請單看也不看,而是憑“想當然”地就給病人做檢查,其結果是指東為西、指鹿為馬,最終導致張冠李戴、南轅北轍。這絕不是一個技術問題,而是一個工作態度問題。我們要以這次“溝通月”活動為契機,既看到我們取得的成績,也要看到我們的不足,使每位員工充分認識到加強溝通的重要性,並把這種認識轉化成搞好溝通的自覺行動。

醫患溝通是現代醫院醫護人員必須具備的一種基本技能。在醫學科學不斷進步的今天,尤其在醫患雙方醫療不對稱的情況下,服務是醫療市場競爭的重要籌碼。醫護人員對患者的人文關懷、尊重、溝通

第5篇

如何把“四好一滿意”做成衞生品牌工程是醫院的重要課題,既要做到服務好、質量好,又要做到醫德好、效能好,就像沈健老師講的那樣,要讓每位醫務人員心中有“以患者為中心”的人文醫學理念框架,把“以病人為中心”既當成手段又作為目的。如何把“以病人為中心”這個理念應用在溝通中,是我們每位醫務人員需要不斷學習和完善的課題。

吾聽吾忘,吾見吾記,吾做吾悟”,只有走近病人去親身體驗,才能在實踐中不斷總結出好的經驗,運用同理心加上我們良好的信譽,準確診斷、耐心解釋、有效治療、精心護理,與病人建立牢固的信任與工作關係,關心病人的疾苦,理解病人角色,主動了解患者的想法、感覺以及期望,滿足患者的需求。如果我們能夠真正做到“八個明白,四個瞭解”,説明我們已經掌握了醫患溝通技巧的精髓。

“有時,去治癒;常常,去幫助;總是,去安慰。”如何建立醫患雙方的“情感賬户”,我想每位醫護人員心中都存有一座天枰,醫患之間相互信任與理解其實並不複雜,“情感賬户”是存在於醫患關係中的信任總數,每一次醫患之間的互動就像是在此賬户內存款或取款,“存款”是在建立或改善信任,有助於建立和諧醫患關係,“取款”是在降低信任,防礙構建和諧醫患關係。我們不能保證每一句話、每一個動作和行為都讓患者非常滿意,但是我們可以通過多次善意的“存款”行為,與患者及其家屬建立良好互動,增加雙方滿意度,減少衝突,通過醫護人員在臨牀診療全過程對於患方真誠、有效、順暢的溝通,建立起和諧的工作關係。

沈健老師説得好,與其讓患者“滿意”,不如讓患者“高興”,與其讓患者“高興”,不如讓患者“內疚”……《不抱怨的世界》中有這樣一段話:“任何人和團隊要想成功,就永遠不要抱怨,因為抱怨不如改變,要有接納批評的包容心以及解決問題的行動力。”這段話讓我感受頗深,我想大家也會有同感的……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