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幸福的教師》的讀後感8篇 教師幸福之路:感悟《做幸福的教師》

來源:巧巧簡歷站 1.68W

《做幸福的教師》是一本極具啟發性的讀物,揭示了幸福教育的內在邏輯和實施策略。作者從教師自我發展和班級氛圍塑造等角度出發,深入探討了如何幫助學生獲得真正的幸福感。這本書對廣大教師而言,不僅是一本指導性的工具書,更是一本提升個人修養和職業素養的必讀之作。

《做幸福的教師》的讀後感8篇 教師幸福之路:感悟《做幸福的教師》

第1篇

最近,我有幸細讀王三陽老師編輯的一書《做幸福的教師》,使我深刻體會到:用筆耕耘,用語言播種、用汗水澆灌,用心血滋潤的收穫與幸福。在我的印象中,學校是神聖的殿堂,當我成為老師走進課堂之時,我期待自己也在學生心中建立一座神聖的殿堂。一座讓我的學生難忘的,充滿創造靈性、充滿歡聲笑語、充滿人文關懷,啟迪智慧、塑造人格的殿堂!

在教育教學實踐中,我不斷的探索並獲得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隨着不斷地修正自己的教育觀念,我越來越深刻的懂得了,要想學生學得好,更要“實踐出真知”。反思最初的困惑,不正是因為學生沒有真正參與到學習中來,沒有在學習中獲得樂趣,所以才會事倍而功半麼。只有老師一廂情願地努力是不夠的,必須讓學生這一教育主體真正動起來,積極主動的參與到學習生活的“實踐”中來,在學習中摸索方法,在獲得知識的同時獲得樂趣,獲得經驗;學會探索,學會發現,學會欣賞,學會評價,學會同情,學會體諒,——————。説到底,這殿堂是為學生建立的,是要學生真正喜歡才行,學生才是真正的主人啊!

教師的職業是平凡而瑣碎的,教師的生活清貧而艱辛。但正是因為我們老師都願自己像一片綠葉,默默地去成就果實的輝煌,才有今天的桃李滿天…有一個曾做過教師的人説:教師這工作是少有的.淨土,如果能在光榮感之餘再多點幸福感,是值得一直幹下去的。説起來,教師這職業到底給了我們許多,比如一份可以矜持一些的心態,一種相對安定的生活,一個三餐準時的習慣……所以,往往有些人會問:你的薪水高嗎?你的待遇不錯吧?

可是,即使是再關心我的好友,也無人問及,你幸福嗎?幸福是什麼?也許我們記住了許多快樂的場面,可幸福卻是一種自己靈魂的問答,是自己的一種感受。但當我們身為一名教師,就有了一份以愛為主題的職業,那就去愛你身邊的孩子吧,像寬容你好友的小脾氣,和原諒你朋友的惡作劇一樣,去接納他們的優點和缺點。記得有這樣一篇課文《假如給我三天光明》,作者海倫·凱勒身受盲聾啞三重殘障,七歲以前一直生活在無聲無息、沒有光明的混沌裏,直至遇到了生命中的天使——她的老師沙利文。沙利文老師用了畢生陪伴這可憐的孩子,將她由一個無知、粗魯、暴躁的動物,變成了一個勇敢博愛的偉大的作家。如果不是愛,如何有這麼巨大的奇蹟?如果不是有愛,怎能在黑暗的心中灌注光明,在殘缺的軀體上播種健康的靈魂?

愛別人,是一種發自靈魂的芬芳,一種深入骨髓的甜蜜,日子久了,它就會縈繞成一團幸福,緊緊裹住你的心靈。你因為被愛而幸福過嗎?工作累了,父母來電話,朋友來短信,如果不是做老師,這也許就是全部。可教師這份職業,讓我獲得了額外的關愛。工作十幾年來教過很多個班,多少學生呢?假定其中有一半是愛我的,那麼在親人朋友之外,我的人生額外的收穫了多少份關愛?當我們送出去了一屆又一屆的學生,他們將要回報給我們的愛是無法估量的。收穫別人的關愛,這是一筆曠世的財富啊!

多少年來的工作經歷,使我深深懂得,教育是愛的事業,教師的愛不同於一般的愛,她高於母愛、大於友愛、勝於情愛。不是嗎?母愛容易出現溺愛,友愛需要回報,情愛是專一、自私的愛。而師愛是嚴與愛的結合,是理智的科學的愛,是積極主動的愛。這種愛是教育的橋樑,是教育的推動力,是後進生轉變的催化劑;這種愛是“一切為了學生,為了一切的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的博大無私的愛,它包涵了崇高的使命感和責任感。一位哲人説過“教師的愛能使犯了錯誤的學生重新振作起來,教師的愛是用深情溶化學生心靈上久積而成的‘堅冰’,教師的愛是打開學生心靈大門的蜜鑰。”“起始於辛勞,收結於平淡”。這不正是我們教育工作者的人生寫照嗎?

《做幸福的教師》的讀後感8篇 教師幸福之路:感悟《做幸福的教師》 第2張

第2篇

這幾天都在讀王三陽老師的《做幸福的老師》一書,一口氣讀了近百頁,自己也感到驚訝,實在是一本值得一讀的好書,令人不捨放下,裏面的每個故事都令人值得深思,值得回味,讀來心情時而沉重時而喜悦。我知道,要成為一名真正幸福的老師,還任重而道遠。其實,不管是稱呼學生的姓名,還是學會微笑教學,學會欣賞,教學相長……歸根到底,都是用我們真摯的愛來“換”作一名人民教師的幸福。

作為教師,我們的微笑擁有着無窮的教育魅力。教師微笑着面對學生,能給學生一種寬鬆的師生交往人際環境,能使學生感受到教師的理解、關心、寬容和激勵。教師的微笑是靦腆學生的興奮藥劑,使他們得到大膽的鼓勵,敢於去表達自己;教師的微笑是外向好動學生的鎮靜劑,使他們得到及時的提醒,意識到自己的言行需要控制和自律。教學工作中教師的微笑能夠活躍課堂氛圍,活躍學生思維,活躍學生的情緒;教師的微笑和嚴厲同樣重要,但二者相比,微笑更平和、温和,更可親、可愛。嚴厲的教師令學生敬畏,微笑的教師令學生喜愛,善於在嚴厲中不時滲透會意微笑的教師,則令學生敬愛。

教師的微笑應該是善意的、會意的,發自內心的,而不應該是裝出來的、無奈的、痛苦的笑。只有心中裝着學生的教師才會有甜美的、會心的、善意的微笑,只有真正尊重學生的地位,尊重學生的人格,尊重學生的潛能,教師的微笑才會起到作用。

沒有種不好的莊稼,只有不會種莊稼的農民;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父母和老師。農民怎樣對待莊稼,決定了莊稼的收成;教師怎樣對待學生,決定了學生的命運。農民希望莊稼快成長的心情和教師希望孩子成才的心情完全一樣,可做法卻往往不同。農民日夜思考的是莊稼需要什麼?怎樣滿足莊稼的需要?教師為教育學生想盡辦法,嘔心瀝血,但沒有想到學生心靈深處最強烈的要求是什麼?怎樣滿足學生的精神需求呢?莊稼長勢不好時,農民從不埋怨莊稼,相反,總是從自己身上找原困。學生學習成績不好,教師總抱怨、指責孩子愚笨,不好好聽課,很少想過自己的責任,在自己身上找原因。

在本書的第三章《要習慣誇獎學生》一篇中所舉的這些例子給我感觸頗深,他説誇獎孩子是成功教育的重要手段,適時適度的誇獎會給學生的自信心加碼。還要變着法子來誇獎孩子。故事裏面的韓老師用五顏六色的貼花、寫着各種獎項的彩色卡片,還有給家長的.喜報,這一系列的做法都充分説明了韓老師的用心良苦,以此來激勵學生更大的進步!我現在也有這樣的體會,兒子上一年級了,每次回家告訴我今天繆老師表揚我看書認真了,獎勵我一本課外書;今天我英語讀得好,倪老師獎給一個漂亮的貼花紙,還給我畫了個大大的蘋果;我寫字還差一個優秀加星了,不然就可以去換一本本子了。從兒子的臉上洋溢出得那份喜悦、激動,我也為此感到欣慰!

是啊,人無完人、金無足赤,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對一個孩子來説同樣如此。我們在欣賞他們可愛、嬌憨的同時,也要容忍他們的任性與調皮;在享受他們給你帶來的快樂的同時,又要面對他們所犯的錯誤。由於對孩子的期望值過高,有些家長或教師一味地誇大學生的缺點:希望孩子膽大,卻老説孩子膽小;希望孩子聰明,卻老説孩子笨;甚至認為“優點不説少不了,缺點不説不得了”。用客觀的眼光正確地面對孩子的優點與缺點,甚至在必要時放大孩子的優點,縮小孩子的缺點,鼓勵孩子的失敗,讓他們在失敗與成功、成功與失敗的交替中快樂地成長。

具體而言,教師應學會欣賞每一個學生,欣賞學生的每一個閃光點。

第3篇

讀了荊志強老師的《幸福地做教師》這本書,我也對他的思想入迷了,也給我帶來了教學的春天。我國當代知名教育家、生本教育創始人郭思樂對荊老師中肯的評價,這也説出了我的心聲。

記得以前最頭疼的事是遇到調皮,違反課堂紀律,偏執的學生。自己的想法是做思想工作,還有從老教師那習得的經驗是吵,吵完了再哄。自己本來都不會吵人,也得拿出架子,裝着發怒的樣子去吵學生。學生正處於叛逆期,你越説他就越不聽你的。自己還時常委屈,感覺我自己也全心全意投入了,付出了。但是他們也沒有像我期待的那樣好好學習,但收穫並不大,學習效果可想而知。

記憶中最深刻的事是教過的一個學生。我上課時講到0.88。循環時,我重複唸了幾遍,那學生竟然答應。我當時都氣炸了,我作為老師的尊嚴一掃而空,我摸着良心説善待我的每一位學生,無論好壞,但是他卻如此對我。我有點想不開了,精神有點抑鬱。老頭暈還跑去安陽看病,跟醫生説我不能看學生,一進教室就頭暈,這是我有史以來最大的困境。

自己以前也經常嘗試各種讓學生學習快樂的方法,但由於沒有科學的理論做指導,並不成功。荊老師“生本教育”中具體闡述了開展生本課堂的方法,思想,為我注入了科學的理念,我也不在為那些淘氣包犯愁了。其中介紹了一個方法,拍學生的馬屁——好感效應,與學生打成一片。站在學生立場説話,研究學生關心什麼,喜歡什麼,讓學生上了賊船下不來。尋找與學生們的共同語言,儘量在對事物的認識上答成一致,面帶微笑進課堂。但是自從我讀了《幸福地做教師》這本書之後,我就開始對自我進行反思了。時常念起荊老師的那句話:給學生一個欣賞的目光,一個欣賞的動作,一句讚賞的話語,給學生一份關懷,一次肯定,一種信任。新學期開始我告訴學生我喜歡花草樹木,並給班裏買了幾盆花。我讓學生幫我養花,樹立他們對自然的熱愛。在數學課上開始了我最喜愛的數學實驗課,手工製作教具,讓他們對數學充滿興趣。

我現在經常對學生説:“以前你的老師愛你們,但是不會愛的`方法。現在你的老師學會了愛你們的方法,尊重、讚賞你們。”由此學生的積極性被激發出來。前幾天曾發生這樣一件事:上課時一個偏執的男孩在做小動作,不聽課,讓改錯題不寫。當我看到這種情況時,壓住心中的不滿把他叫出來。我沒吵他,沒講大道理,只問他為什麼不寫。那孩子見我沒生氣,沒批評,跟我説老師咱以後別這樣寫錯題,我覺得太無聊了。我接着問他想怎樣寫。學生説想讓同桌把錯題中的數變變,然後再寫,舊題換新題。我當時欣慰的説他的建議非常好,以後我們可以按你的想法試試,但是這次先按我的要求做。學生滿臉興奮,高興的把作業寫啦。通過這件事我體會到,與學生交往真是門藝術,方法確實重要,孩子需要用讚賞,理解的眼光去看待,打開他心靈的那扇窗,你將給他一片藍天。這可真得感謝荊老師支的招。

還有,荊老師的“生本教育”理念給我的啟示是教育學生並不是放任自流,沒有原則性。開展生本教育也要有公平公正的獎勵制度,評價制度,畢竟是孩子,要規範他們,規範課堂。要讓學生明白,任何人做任何事,認真做好都有獎勵,做的不到位都有處罰。只要有要求就要有評價,評價就是引領,久而久之,效果自然會好起來。

在我看來,任何一個人只要到荊老師的課堂都會被喚醒激情喚醒,看到學生的精彩,體會到做老師可以這樣神奇,不管是學生還是老師都像經歷了一場頭腦和心靈的洗禮,即使是傳統教學思維的頭腦會掀起巨大的風暴。最後我想説的是:生本教育給我的啟示很多,也符合我一直以來想要快樂教學的理念。謝謝荊老師的書給了我方向,解決了我的困惑。

第4篇

荊志強老師的《幸福地做老師》一書對如何幸福地做老師做出了具體的闡述。我作為社會、思想品德老師看到了他的先進理念,“課堂是劇場,有時是小品舞台,有時是相聲舞台,有時是多幕話劇舞台,有時是東北二人轉舞台……”這種做法適合各個學科。

如何讓生本教育在我的課堂裏綻放?生本教育體系的方法論中,提及了先做後學、先會後學、先學後教、以學定教等生本的教育方法,它為我的課堂教學提供了明確的思路。

我在教學過程中貫徹“以學定教”教育理念,探索小班化教學模式,努力打造高效課堂。為了讓每位學生在新課程中用心去感悟思品的道德認知,體驗生命的動態生成,消除傳統教學的不利影響,讓思品教學真正走進學生的心靈,切實提高思品教學的實效。試着從“課前準備——課堂導入——自學反饋——探究釋疑——教師導解——當堂練評” 等幾個方面在課堂教學中進行嘗試,並取得較好成效。

經過一學年“學本課堂”實踐與探索,對以上模式改進,探索出“學本課堂”的三個部分:第一、預習:學生預習可以是課外,也可以是課內,可以用預學單,也可以用作業本上的內容,形式與內容可根據需要和具體情況來定。第二、互助:生生、師生互助,資源共享,教師必要資料補充必須根據教學目標的需要和學生的已有知識儲備情況給予適當補充,切忌繁、難、多;學生自己收集的資料。合作、探究,文本的解讀,問題的解答,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學生與書本內容的思維碰撞。第三、鞏固:根據教學目標的需要和學生的實際設計的本科時的題目,兩三個選擇題和一兩個非選擇題。這樣的“學本課堂”更具靈活性、操作性、實效性,也減輕教師和學生的負擔,值得我們繼續實踐與探索。我的課題《國中思想品德學科基於“以學定教”的高效課堂實踐研究》獲龍灣區課題三等獎。20xx年5月在龍灣區16學時教師培訓會上做了《海濱中學社會學科學本課堂的實踐與反思》經驗交流。

目前,我們學校一直在研究“生本”教育,“學本課堂”。如何讓“生本”的理念貫穿我們的社會、思想品德教育,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一切為了學生,高度尊重學生,全面依靠學生是我們的教育宗旨”。在今後的教學中,我覺得要充分信任學生,相信學生,敢於放手,並真正依靠學生自主地學;善於創設能激發學生學習慾望的教學情境;注重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積極創設和諧的學習環境。讓學生快樂學習知識,讓自己做幸福的老師。

幸福是個人由於理想或目標的實現或接近而引起的一種內心的滿足。”我們只有“善於發現自己,不斷提升自己,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才能做幸福的自己”。

對於教師來説,為了孩子們,也為了自己,我們要做一個幸福的教師。教育不是犧牲,而是享受;教育不是重複,而是創造;教育不是謀生的手段,而是幸福生活的本身。教師的陣地在課堂,教師的幸福首先來源於課堂,“學本課堂”可以減輕教師和學生的負擔,讓學生快樂學習知識,讓自己做幸福的老師。靜下心來備好每一節課,靜下心來與每一個孩子對話,靜下心來研究學問,靜下心來讀幾本書,靜下心來總結經驗,靜下心來反思自己的行為與方式,靜下心來品味與學生相處的分分秒秒,品味工作的幸福和樂趣,品味生活的意義。“微笑面對每一天”,在平時的教育教學生活中,一定要多微笑,因為微笑其實也是一種力量,一種可以互相傳遞愛的力量。

幸福還在於心理快樂之法,面對物質和精神,我們能夠坦然對待一切名利,帶着一種平常心去面對身外之物。“快樂,是種與生俱來的權力,而不是取決於你所完成的成就。”“要快樂地去完成事情。”我們應多關注身邊的事情開始,要多留心,多思考。做生活的主人,幸福的主人,懂得自己決定用什麼方式來回應生活中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

現在,我有了一個使自己都感動的結論:“做幸福的教師,幸福地做教師。”因為我是一名教師,所以我只願,在與可愛的孩子們相處的每一天——愛心永恆,幸福永存!

第5篇

讀了荊志強老師的《幸福地做教師》這本書,我也對他的思想入迷了,也給我帶了教學的春天。我國當代知名教育家、生本教育創始人郭思樂對荊老師中肯的評價,這也説出了我的心聲。

記得以前最頭疼的事是遇到調皮,違反堂紀律,偏執的學生。自己的想法是做思想工作,還有從老教師那習得的經驗是吵,吵完了再哄。自己本都不會吵人,也得拿出架子,裝着發怒的樣子去吵學生。學生正處於叛逆期,你越説他就越不聽你的。自己還時常委屈,感覺我自己也全心全意投入了,付出了。但是他們也沒有像我期待的那樣好好學習,但收穫並不大,學習效果可想而知。

記憶中最深刻的事是教過的一個學生。我上時講到088…循環時,我重複唸了幾遍,那學生竟然答應。我當時都氣炸了,我作為老師的'尊嚴一掃而空,我摸着良心説善待我的每一位學生,無論好壞,但是他卻如此對我。我有點想不開了,精神有點抑鬱。老頭暈還跑去安陽看病,跟醫生説我不能看學生,一進教室就頭暈,這是我有史以最大的困境。

自己以前也經常嘗試各種讓學生學習快樂的方法,但由於沒有科學的理論做指導,並不成功。荊老師"生本教育"中具體闡述了開展生本堂的方法,思想,為我注入了科學的理念,我也不在為那些淘氣包犯愁了。其中介紹了一個方法,拍學生的馬屁——好感效應,與學生打成一片。站在學生立場説話,研究學生關心什麼,喜歡什麼,讓學生上了賊船下不。尋找與學生們的共同語言,儘量在對事物的認識上答成一致,面帶微笑進堂。但是自從我讀了《幸福地做教師》這本書之後,我就開始對自我進行反思了。時常念起荊老師的那句話:給學生一個欣賞的目光,一個欣賞的動作,一句讚賞的話語,給學生一份關懷,一次肯定,一種信任。新學期開始我告訴學生我喜歡花草樹木,並給班裏買了幾盆花。我讓學生幫我養花,樹立他們對自然的熱愛。在數學上開始了我最喜愛的數學實驗,手工製作教具,讓他們對數學充滿興趣。

我現在經常對學生説:"以前你的老師愛你們,但是不會愛的方法。現在你的老師學會了愛你們的方法,尊重、讚賞你們。"由此學生的積極性被激發出。前幾天曾發生這樣一事:上時一個偏執的男孩在做小動作,不聽,讓改錯題不寫。當我看到這種情況時,壓住心中的不滿把他叫出。我沒吵他,沒講大道理,只問他為什麼不寫。那孩子見我沒生氣,沒批評,跟我説老師咱以後別這樣寫錯題,我覺得太無聊了。我接着問他想怎樣寫。學生説想讓同桌把錯題中的數變變,然後再寫,舊題換新題。我當時欣慰的説他的建議非常好,以後我們可以按你的想法試試,但是這次先按我的要求做。(fsir)學生滿臉興奮,高興的把作業寫啦。通過這事我體會到,與學生交往真是門藝術,方法確實重要,孩子需要用讚賞,理解的眼光去看待,打開他心靈的那扇窗,你將給他一片藍天。這可真得感謝荊老師支的招。

還有,荊老師的"生本教育"理念給我的啟示是教育學生並不是放任自流,沒有原則性。開展生本教育也要有公平公正的獎勵制度,評價制度,畢竟是孩子,要規範他們,規範堂。要讓學生明白,任何人做任何事,認真做好都有獎勵,做的不到位都有處罰。只要有要求就要有評價,評價就是引領,久而久之,效果自然會好起。

在我看,任何一個人只要到荊老師的堂都會被喚醒激情喚醒,看到學生的精彩,體會到做老師可以這樣神奇,不管是學生還是老師都像經歷了一場頭腦和心靈的洗禮,即使是傳統教學思維的頭腦會掀起巨大的風暴。最後我想説的是:生本教育給我的啟示很多,也符合我一直以想要快樂教學的理念。謝謝荊老師的書給了我方向,解決了我的困惑。

第6篇

從兩年前學習郭思樂教授的《教育激揚生命》到今天的荊志強老師《幸福地做教師》的再學習,讓我對生本教育有了更深層次的認識與理解。荊老師的生本教育實踐經驗,讓我們看到了教學奇蹟。原來可以這樣教,生活可以這樣美好!書中這樣説道:“術”有千萬,道最重要。理念在生本教育中佔有重要的地位。郭思樂教授也認為“行動:理念勝於方法”。教師的專業理念:教師觀、學生觀、師生觀、管理觀、教育觀等問題的看法,不僅具有理念的思辨性,而且具有方法論意義的實踐性,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認識、理解教育。

改變教學思想和教學行為、樹立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是我們首先應該改變的。荊老師認為教師的所有教學活動都要成為學生得以自學的輔導力量,促進學生的學習,組織學生有規劃地自己學習和生活,幫助學生順利地記性自主學習,組織學生的學習生活。他認為教師要努力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我們要做學生的好導師和生本教育的行者,我們要做民主、平等的合作者。在教學實踐中我們不難發現,許多教師都成了課堂的主宰者,課堂是根據教師的需求而展開,而非學生。教師成了牽着學生走的牧羊人。但是我們都知道,依靠學生思維、活動來完成的教學,更具有意義。教師的作用就像在點燃火把,激發和引導。

在生本教育理念中,學生是充滿活力的資源。教育教學的一切為了學生,高度尊重學生、全面依靠學生是生本教育的原則。學生是教育的主體,也是我們親密合作、共同探究的好夥伴。我想作為教師,我們要樹立正確的學生觀。我們的教學是為學生服務的,我們的教學要依靠學生。我們要把自己的教學設計轉化為學生的學習活動設計,從學生的實際出發,根據學生的學習經驗組織開展學習活動。學習小組的構建可以讓學生優勢互補,相互為師,共同進步。我們需要努力建構師生主體間性,實現師生平等交往、主動對話、相互理解的主體性關係,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在很多時候,學生的熱情往往被教師的命令與要求所磨滅。老師因為怕麻煩,而採用簡單的方式解決學生的需求與問題。教學是一種知情意統一發展的'過程,課堂不僅是探索知識的過程,還應體現生命的力量。教學就是要教會學生學習,讓學生自己會學。改變追求學習結果為強調學習過程。教師的作用從有形變為無形,學生的表達、組織、創新能力得到提高,教學的內涵才會真正逐漸演變為教學生如何學習,如何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和全面發展。我們都期望看到學生在課堂上侃侃而談,思維活躍,可以我們是否給過學生這樣磨練的機會呢?值得我們思考的。

生本教育倡導學生自主管理。通過自我教育與管理自治兩個層面對學生進行自治自理能力與自制能力培養。生本的管理成為推進生本教育的利器。升本教育讓學生的生命自由活動,最終讓學生主動、自覺地生成和發展出符合班級、學校、社會發展所需要的品質。在自主管理中發展學生的品行、集體榮譽感、社會責任感等需要的品質,而這些參與感、責任感會成為學生積極主動參與生本教育的精神動力。

生本教育更是生命的教育,我們應該以生命的觀點去看待教育,讓校園生活、課堂生活充滿愛、充滿生命的命脈,這樣教育必將具有強大的生命力。我們要善於引導學生,講清道理;研究學生、以生為友,交流溝通、用親情感化學生;與學生做真心朋友。人文關懷,瞭解他們所想要,煩惱憂愁等。我們要持之以恆地落實措施、多種形式加以引導。我們要善於適當調控,適度懲罰,變罰為獎。

實施生本教育,我們能為孩子做些什麼?我想我們教師要不斷提高自身的素質要求。就如荊老師所言,用六個“心”去關愛學生。把愛賦予學生,創造性地開展工作;與學生平等心相待;細心關注細節,耐心地克服煩躁情緒;關心地全心全意為學生服務,在工作中處處體現生本。

第7篇

什麼是幸福?什麼是一個老師的幸福?從教的路越走越遠,似乎離答案也越來越遠了。作為教師,我們需要怎樣的自省,才能在漫長的職業生涯裏,仍舊初心殷殷,遇見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共同的幸福……

從教二十多年,夜深人靜時曾多次問過自己:做教師,你幸福嗎?我一度很迷茫。網絡上有兩幅貓頭鷹的漫畫,精準地描繪了老師的日常工作狀態:開學初,頭戴博士帽,光鮮亮麗;學期末,蓬頭垢面,怒目圓睜。第一眼看到它這番對比,真是叫人忍俊不禁,但是哈哈一樂之後,心裏酸澀不已。其實我們都是這樣的老師,魚在水中,冷暖自知,這樣的老師幸福嗎?

讀陶繼新老師的《做幸福的教師》一書,似乎朦朧中找到一絲光亮。陶老師説,作為教師,一定要努力讓自己的生活提升到“工作再忙心不忙,生活再苦心不累”的境界。見此一語,頓覺心中無限清明,陶老師對教師之幸福的定義,恰恰映射出我自己疲於奔命的生命狀態。那麼怎樣扭轉自己身心俱疲的狀態,實現如此境界呢,陶老師如是説:“任何不良情緒,都是生命成長的障礙物,搬除之,生命方能暢通無阻。”細想想,踏入校門,我有太多的不良情緒,繼而傳遞給學生。不良情緒對誰都是負能量,對學生何嘗不是。掩卷沉思,我想到班裏的一個小男孩,杜杜。

杜杜是一個十歲男孩,極聰明,也淘極。課堂上任憑老師講得“入情入境”“慷慨激昂”,他只顧自在任意可以下筆的地方,描繪他最喜歡的.機器人、機器貓。屢教不改,可謂“不治之頑疾”。對他,我翻着花樣的教育,最後都是就算氣炸了肺也只能無奈收場。在我心裏,他就是一塊鹽鹼地,怎麼努力都顆粒無收。

他對繪畫的熱愛那是如痴如醉。有天連續兩節作文課,他還是老一套,無視我一再提醒。他畫了整整兩節課,最後交給我的只有一行字:“老師,我實在是不會寫,或者是沒什麼可寫。”我哭笑不得。

好吧,改變自己!陶老師説:“任何不良情緒,都是生命成長的障礙物,搬除之,生命方能暢通無阻。”他對批評教育已經形成免疫,太嚴厲了他還會跟你急眼。想想算了吧,首先讓自己情緒好起來,和和氣氣地跟他聊了起來。

“那麼愛畫畫兒?”“嗯,我一不畫畫手就癢癢,心裏就難受。”他這樣説,神情自然誠懇,沒有絲毫做作與偽裝。而我,雖為人師,卻一面對孩子的這一癖好深表理解,一面為不能説服他而在內心裏感覺狼狽不堪。圍繞着繪畫,他從幼兒園,一直聊到現在。猛然我靈機一動,既然如此,就從繪畫入手好了。於是引導他從這一角度寫這篇作文。果然,他還是真有個聰明腦殼,僅用了三十分鐘就寫了三頁。且不説內容是否精彩,只看篇幅就叫我驚訝不已了。好像哦,我找到了一個老師的幸福!

後來,我也認真地欣賞了這孩子的畫,還真是不錯。用同學們的話説:杜杜在咱們班是畫機器人的頂級高手。看來,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話一點不假,這孩子在這方面不是無師自通嗎?教育家陳鶴琴説過:“無論什麼人,受激勵而改之,是很容易的,受責罵而改之,是不大容易的。”多虧那天我沒有讓壞情緒主宰,如果一味強制不允許他畫,説不定扼殺了一位未來的實力派畫家。我想到了那個把楊桃畫成五角星的孩子,從不同的視角,我們看到的將會是不同的風景。這其中就包含着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共同的幸福。

不要讓孩子在某事上有被否定感,而要讓他體會到成就感和榮譽感。好情緒中,事情才會往良性循環的方向走,壞情緒只能讓事情陷入惡性循環。陶老師還説,幸福的教師應該是:説話不死板,做事靈活機動,活得有趣味,走到哪裏,就把歡笑和快樂帶到哪裏。那麼,我願意做一個這樣的老師,我願意在未來的日子裏,遇見更好的自己,遇見一個老師未來的幸福。

在成為一個教育者之前,第一個需要被教育的,應該是我們自己。在一切的“給予”之前,讓我們先成為一個擁有的人。但願我們都是最幸福老師,我們收到的,不僅是鮮花,更是——別人的感念。

第8篇

有幸拜讀了《做一個幸福的教師》,翻看了幾頁,就被陶老師平實卻飽含人生哲理的話語所深深吸引,不覺看至深夜,還不忍將書放下。一本好書的確能啟迪人的心智。與陶老師平靜如水的心境相比,我感覺到自己的浮躁,與陶老師的“取法乎上”對比,我意識到自己的渺小。我第一次意識到教師是幸福的,也從中讀懂了怎樣做一名幸福的教師。

德國哲學家費爾巴哈説過:“生活和幸福原來就是一個東西。一切的追求,至少一切健全的追求都是對於幸福的追求。”以前我曾抱怨過教師職業的無聊乏味,曾因為工作的重複而淡漠了樂趣。其實幸福是一種心態,我們要用感恩的心態對待教學生活,在平凡、瑣碎中,尋找快樂的種子。

懷着一顆感恩的心去工作,我們就會覺得有這樣一個崗位是幸福的:當我們坐在舒適寬敞的辦公室裏工作時,我們應該想到還有多少人為了生計正在不辭辛苦的勞作着;當我們抱怨福利待遇差的時候,我們要想着,還有多少人在為找不到工作而愁眉苦臉。在這樣一個被譽為天底下最光榮的崗位上工作,我們能夠發揮自己的特長,積累豐富的.教學經驗,培養出無數有用的人才,這是我們莫大的榮耀,我們應該知足常樂。讓我們懷着感恩的心來工作,認真履行自己的職責,少一些抱怨,少一些消極,學會享受生活,享受課堂,享受學生帶給我們的快樂。擁有了一顆感恩的心,我們的生命就會充滿温馨;長存一顆感恩的心,我們就會收穫更多幸福!

回想在教學的生涯裏有多少次這樣的情景出現:感冒咳嗽時,學生將含片遞到我的手中,“老師您嗓子不好,含着它會舒服很多的。”因為批改作業這肩膀不舒服,“老師,我給你捏捏肩膀吧。”多少次,剛準備到處翻找紅油筆,給學生批批作業,一隻紅筆已經出現在我眼前,“老師,給你用!不用再找了。”這樣的事例真的是舉不勝舉,教師的職業幸福是一種感受,它是教師個人價值觀的體現。我們不能因為工作的重複而淡漠了激情。教育是愛的事業,教師的愛不同於一般的愛,只有懂得感受教育事業的幸福的教師才是真正熱愛教育的老師。

陶繼新老師特別注重讀書,注重讀書的質量,“取法乎上”四個字深深印在我的腦海裏。仔細想想這話多麼精闢,以前我也很喜歡看書,可更多的是把書當成一種休閒方式,我喜歡看《知音》《女友》《小小説》之類的書籍,而對於《論語》《壓根就從來沒想過去讀,覺得那樣的書籍太枯燥無味了。在陶繼新看來,讀書是人類生存的必須,是獲取文化最關鍵的途徑之一,正像人需要吃飯、休息一樣,這是必須且必要的事情。最讓我感動的一句話就是“在49歲的時候,我從《論語》選出85%以上的篇章背誦。”多麼聰明好學的陶老師,時刻為自己儲蓄文化,為心靈增加營養。讓我們這些年輕教師深感慚愧!真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孔子説:“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可見只讀是不行的,還必須有自己的思考,並把這些思考、想法、感受寫下來,日積月累,就是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我們學校經常鼓勵老師讀好書,然後寫讀後感,後來我逐步意識到,能把自己的感受寫下來,就會對所讀書目有了更深一層的理解,不會一本書讀過後很快就淡忘,對於書中有啟迪意義的話語就應該多讀幾遍,達到熟讀成誦的地步才好,那樣的知識才會深入心靈之中,而不是浮於表面。

我想我們就應該像陶老師那樣,及早在自己的精神倉庫裏儲存一些文化食糧,只有這樣,在我們年老時,才會發現自己的教學生活裏留下了多少幸福的回憶,才能做一個身心都倍感幸福的教師。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