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秋水教案5篇 「通達自然之智慧:莊子秋水教案」

來源:巧巧簡歷站 3.27W

本文主題為“莊子秋水教案”。莊子是中國古代哲學家,他的教誨以自然和心靈的平衡為核心。莊子秋水教案是以莊子哲學思想為基礎,通過比喻秋水的自由流動,啟發人們追求內心的寧靜與自在。本文將詳細介紹莊子秋水教案的教學內容及其實際應用。

莊子秋水教案5篇 「通達自然之智慧:莊子秋水教案」

第1篇

同學們,我們在國小階段就學過唐朝詩人王之渙的千古絕句《登鸛雀樓》。(老師和學生一起背誦)“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這首詩的前兩句描繪出一幅壯闊遼遠的山河圖,氣勢宏大,筆意高遠。後兩句則十分富有哲理:想要窮盡目力遙望千里,還須再登上一層高樓。這首詩給我們的啟示是:山外有山,天外有天,站得高才能看得遠。而現實生活也的確如此,人的認識是有限的。如果做井底之蛙,沾沾自喜,驕傲自滿,只會貽笑大方。這個道理,在先秦諸子散文中已有所闡述,下面我們就學習選自《莊子》的《秋水》。(板書課題)

莊子:戰國時期宋國蒙人,大約與孟子同時而稍後,他繼承並發展了老子的思想,為道家學派的重要人物,世稱“老莊”。

莊子思想比較複雜,基本上屬於主觀唯心主義;主張保身、全生、養親、盡年。

莊子的思辨的哲學智慧常常令人神往。代表作《莊子》,現存33篇。

?莊子》散文是戰國中最重要的散文成果之一。它的文章寫得汪洋恣肆,不拘繩墨,變化無端,充滿了浪漫主義色彩和濃郁的詩意。

三、 根據課文註釋自讀課文,完成下列問題:(投影)

3、 找出特殊句式,並分析,高中三年級語文教案《《秋水》教學設計3》。

百川灌河特指黃河天然的或人工的大水道,泛指河流。

少仲尼之聞,而輕伯夷之義意動用法,以……為少,以……為輕。

望洋興歎:望洋,抬頭向上看的樣子。本義指在偉大的事物面前感歎自己的藐小,今多比喻要做一件事而力量不夠,感到無可奈何。

莊子秋水教案5篇 「通達自然之智慧:莊子秋水教案」 第2張

第2篇

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一篇很短小的文言文——《秋水》。

大家都知道春秋戰國時期,百家爭鳴吧。大家認為其中最有名的兩個派別或者説對中國影響最深遠的兩個派別是哪兩家呢?代表人物分別是誰?(儒家孔子孟子、道家老子莊子)

師補充:著名學者南懷瑾這樣説:“儒家像糧食店,絕不能打倒,否則,我們就沒飯吃,道家則是藥店,如果不生病,一生也可以不必理會它,要是一生病,就非自動找上門去不可。”

可見,千百年來,道家思想對飽經創傷的心靈給予了莫大的慰藉,而道家集大成者便是莊子。今天我們就來一次親密接觸,零距離感受其思想魅力。

莊子名周,戰國時期宋國蒙人(今安徽蒙城,又説河南商丘東北)人,大體與孟子同時而稍後。他繼承和發揚了老子的思想,是道家學派重要人物,世稱“老莊”。

莊子的思想:莊子的物質生活雖然貧困,但精神生活卻異常豐富:讀書、漫遊、觀察、遐想,追求“至人無己”的自由境界。莊子的思想較為複雜:在政治上,他激烈而深刻地抨擊統治階級,贊同老子的“無為而治”,主張擯棄一切社會制度和文化知識;在思想意識上,他片面誇大一切事物的相對性,否定客觀事物的差別,否定客觀真理,屬於主觀唯心主義思想;在生活態度上,他順應自然,追求絕對的自由。

莊子的散文在先秦諸子中獨具風格。它吸收了神話創作的精神,大量採用並虛構寓言故事,想象奇特,形象生動。此外,還善於運用各種譬喻,活潑風趣,睿智深刻。行文有時像風行水上;有時像萬斛源泉,隨意流出,汪洋恣肆,奇趣橫生。總體來説,莊子散文極具浪漫主義風格,在古代散文中罕有其比,贏得無數文人學士的仰慕。

?秋水》是《莊子·外篇》中最重要的一篇,它以河伯和海神對話的形式,討論了“價值判斷的無窮相對性”的問題。課文節選《秋水》開頭的一段,單看此文,寓意已經有了新的理解。

指定個別學生誦讀,讓其他學生仔細聽,指出錯誤之處或者和自己讀的不一樣的地方,教師再糾正。

秋水時至,百川灌河。涇流之大,兩涘渚崖之間,不辯牛馬。於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為盡在己。順流而東行,至於北海。東面而視,不見水端。於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歎曰:“野語有之曰:‘聞道百,以為莫己若’者,我之謂也。且夫我嘗聞少仲尼之聞,而輕伯夷之義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難窮也,吾非至於子之門,則殆矣。吾長見笑於大方之家。”

5、兩涘渚崖之間,不辯牛馬:兩岸和河中沙洲之間,分辨不清對岸的牛和馬。

11、望洋向若:望着海神;面對着海神。(望洋:抬頭向上看,仰視的樣子。)

14、莫己若:沒人能比得上自己。(賓語前置:莫若己)

17、今我睹子之難窮也:現在我目睹了大海您的無窮無盡。

18、吾長見笑於大方之家:我將長久地被有學識、修養高的內行人笑話。

秋天的雨水按季節來到了,許許多多的小水流都注入黃河。暢通無阻的流水是這樣大,兩岸和沙洲之間,都分不清是牛是馬了。這時候,河神樂滋滋地高興起來,覺得天下的美景全在自己這裏。他順着河流往東走,到了北海,面對東面一看,看不到水的盡頭。這時候,河神才轉過臉來,對着海神若迷茫地感歎説:“俗語有這種説法:‘聽到的道理很多,就認為沒有誰比得上自己。’説的就是我啊。我曾經聽説過,有小看仲尼的學識、輕視伯夷的義的人,開始我還不相信;現在我親眼見到您的廣闊無邊,我要不是來到您的門前,就危險了。我將長久地被大方之家恥笑。”

涇(jīng)流兩涘(sì)渚(zhǔ)崖殆(dài)少仲尼之聞(shǎo)

望洋興歎:仰望海神而興歎。原指看到人家的偉大,才感到自己的渺小。今多比喻力量不夠,感到無可奈何。望洋,亦作“望羊”,仰視的樣子。

貽笑大方:留下笑柄給內行人,讓內行的人笑話。貽,遺留。大方,大方之家,指修養很高、明白道理的人。常用作謙詞。

(3)少仲尼之聞:少,以…為少,形容詞意動用法。

①秋水來了,黃河是怎樣的情形?(1生讀這幾句,質疑問難)河伯又是什麼樣的表現?

②秋水來了,東海是怎樣的情形?河伯又是什麼樣的表現?

③河伯引“聞道百,以為莫己若”“少仲尼之聞,輕伯夷之義”的作用是什麼?換句話説是批評誰?

④本文寫的是真人真事嗎?以虛構的故事來講述道理,屬於寓言。

本文既屬於先秦散文,又是一篇寓言故事。本文藝術特色照應了介紹莊子時説説的想象奇幻,善用寓言和對比,具有浪漫主義的藝術風格。

⑤討論從這則寓言中,我們可以獲得哪些啟示呢?(啟發學生敞開思路,大膽發表看法)下述觀點都符合文意:

知恥者近乎勇(知恥而後勇)克服主觀主義,防止片面性;

問:你們可否用熟語作答,看你能想出多少,記時開始,看誰最快?

?秋水》我們學的只是開頭的一段。《秋水》全文以河伯和海神若對話的形式,討論“價值判斷的無窮相對性”的問題。莊子採用寓言形式,用河伯、海神若的對話來討論玄妙的哲學問題。課文這一段河、海的對比,實際只是引出大小、多少、貴賤之類的看法,然後一層深一層地引到漫無邊際的認識的海洋。有興趣的同學可以在課外閲讀《秋水》全文。

第3篇

完成第一課時詞語疏通的教學並要求全文背誦,請同學們以四人為組查找莊子最有名的寓言故事。

師:前一段時間我們一直在學習諸子百家散文,其中著名的有哪幾家?

師:著名學者南懷瑾這樣説:“儒家像糧食店,絕不能打,否則打倒了儒家,我們就沒有飯吃;道家則是藥店,如果不生病,一生也可以不必理會它,要是一生病,就非自動找上門去不可。”多少年來,道家思想對亂世中飽經創傷的心靈給予了莫大的慰藉,而道家集大成的人物便是莊子。在現今高度發達的社會裏,莊子思想對於我們或許更有一種特殊的感受和意義,今天就讓我們來感受一下莊子的精神世界。

師:莊子是一個善於用寓言講故事的人,他講了許多有趣的故事,我們現在常用的“井底之蛙”就是其中的一個,有哪位同學能講給大家聽聽?

生:井底之蛙對東海的大甲魚説:我快樂極了,出來時在井欄上跳躍,回去時在井底休息;在水裏遊的時候,水會浮起我,到水底的時候呢,有泥巴來按摩我的腳,可看看旁邊的小蝌蚪、小螃蟹它們就比不上我了。我獨據一池井水,跳躍其間,無比自在,你也進來享受享受吧!可是甲魚的左腳還沒有跨進去,右膝卻已被絆住了。它緩緩地説道:東海有一千里長,八千尺高,即便連年旱災水災海水都不曾為之減少或增加,這才是它真正的快樂呢!井底之蛙聽了之後若有所思。(可簡要講述)

師:莊子通過這樣的一個故事想告訴我們一個什麼道理呢?

(1)師:那麼課文《秋水》中講述了一個什麼故事,要告訴我們什麼道呢?請全體同學齊聲朗讀課文,思考這個問題。

生:以河伯與北海若的一段對話説明要謙虛,不能自滿;山外有山,天外有天;強中自有強中手……

(2)師:我們從課文中的什麼地方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請同學們散讀文章的第二段,從文中找出最關鍵的詞句。

我們來看看課文中的這幾個比較,“百川之水,莫大於海”,四海與天地比,好似小石小木與大山,中國與海內比,有如小米粒在大糧倉中,四海在天地之間,猶如小洞穴在曠野裏,人與萬物比,又如毫末在馬體上,同樣的“四海”因為所比的對象不同,也被比成了“大糧倉”和“小洞穴”,同一個事物,可以是大的,也可以是小的,我們很自然地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事物的大和小是相對的。(出示板書)

3.由課內知識延伸至課外,進一步理解莊子思想的深刻含義。

(1)師點撥:由前面我們所得出的“大小是相對的”結論,很容易能想到物理學家愛因斯坦的時間空間和物質運動相聯繫的相對論,空間的大小是相對的,時間的長短是相對的,《秋水》中的“少仲尼之聞”也反映出了另一種相對性,同學們想一想這指的是哪方面的相對性?(知識)

(2)莊子有句與此有關的名言:“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

在現實生活中,任何一件物象,從不同的角度去觀察會得出不同的印象。在莊子看來,一樣事物可以是大,又可以是小,可以是貴,又可以是賤,事物沒有確定不變的標準,所以他提出了大小、貴賤、生死、物我等同的觀點,即齊大小、齊貴賤、齊生死、齊物我,這就是莊子思想頗具特色的“齊物論”。(出示板書)

(3)師:這些看來很深奧的道理莊子也是通過講寓言故事的形式來告訴大家的,上節課後,我佈置大家回去找一些莊子最有名的寓言故事,有沒有同學找到莊子講的有關生死的小故事?

師點撥:這個看起來有點無情的故事恰恰體現了莊子的生死觀。人一旦死去,埋掉、燒掉化為泥土,散為塵垢,甚至連意識也沒有,這給人帶來了無限的恐懼,無怪乎王羲之要説“豈不痛哉”而莊子則認為人開始是沒有生命的,只有氣息形成“形”,“形”變成“生”,“生”又變成“死”,最後又歸為氣息。這樣生來死往的變化就好象春夏秋冬四季的運行一樣自然。這樣的觀點不是讓人輕視生命、一心求死,而是要人呵護生命,不因為死亡的到來而憂傷生命。

(4)師:下面我們要講的故事是歷史上非常有名的關於莊子做夢的故事,請查到這個故事的同學為大家講述一下。

師點撥:以夢喻志是文人常用的方法,著名的有南柯一夢、黃粱美夢,都是些平生窮困潦倒的人,在夢中享盡榮華富貴,一旦夢醒,一鍋黃粱尚未煮熟,而南柯也不過是一個螞蟻窩。他們夢的是自己夢寐以求的東西,求之不得就產生破滅感。而莊子的夢更奇異、更優美,翩翩而飛的小蝴蝶徜徉在大花園中,蝶兒飛舞在花叢間,逍遙在陽光空氣下,在這裏天地萬物與我合二為一,達到了物我相忘的境界。莊子為我們營造了一個精神上無限自由的世界,從整體處觀察事物,從各個角度作全面的透視,不以人類為中心,不以自我為中心,取消了天地萬物和我對立的宇宙觀,達到萬物合一的境界。

師;現實生活中物質的慾望、名利都可以是牽制我們自由的東西,照莊子看來,人、物慾、自然等等都應該是一個和諧自然的整體,人類的行為與行事都應合乎自然的運行。對於現世人類無止境的貪慾與物化,莊子的思想無異是調劑人心的清涼劑。下面請同學們的四人小組討論一下現實生活中的那些例子是可以體現莊子思想的時代意義的。

生討論略(可考慮人與自然的關係,人對物慾過度的追求而失控浮躁等方面展開)

5.師小結:莊子的思想博大精深,一節課的時間只能“蜻蜓點水”,其中的睿智與哲學還需要我們在課後進一步感悟與領會。在上課開始的時候曾經説過,在我們心靈生病的時候,會需要進進藥店,可是任何藥也不能吃得過量,否則也會有負面的效應,所以關鍵的是對度的分寸拿捏。

第4篇

重點:文言詞語和句子、《秋水》的思想內容和藝術手法;

這節課學習道家學派代表人物之一莊子的一篇文章《秋水》的節選部分。道家的創始人物是老子,即李耳。老子河莊子並稱“老莊”。

莊子名周,戰國時宋國蒙人。與孟子大體同時代而稍後。在認識論上,莊子主張相對主義,具有樸素的辨證法色彩;在政治上,莊子主張無為而治,反對一切社會制度,摒棄一切文化知識。

學習這篇文章,也有三個目標:掌握字詞、領會思想、背誦全文。

涇、渚、東面而視、旋、望洋、若(海神)、若(比得上)、少仲尼之聞(小看仲尼的學識。少,以……為少,意動用法。聞、見聞,學識。)吾長見笑於大方之家(被動句)

請用自己的語言概括以下本文的內容和思想意義。並簡要分析本文的藝術手法。

文章寫秋水來臨的時候,學多小河裏的水都流向了黃河,兩岸之間,分辨不清是牛是馬,於是,黃河之神河伯就以為天下壯闊的美景都在自己這裏了。但等他順流而下來到北海的時候,才發現這裏的水面更為開闊,根本看不見盡頭。所以,河伯對海神若歎息説:古人所謂的“聽的道理多了,就以為沒有人比得上自己”,這實在是説我啊。況且我曾今聽説有人小看仲尼的學識、輕視伯夷的道義,開始我還不相信;現在親眼看到您的廣闊無邊,(我才發現自己錯了,也才相信確實會有人會狂妄到小看仲尼的學識、輕視伯夷的道義的程度),我要不是到您這裏來一下,哪就危險了啊。(那時)我將長久的被大方之家所恥笑啊。

通過這個語言故事,形象而生動的説明了個人的見識有限,經過比較,就會顯示出自己的不足,如果驕傲自滿,就難免貽笑大方。

本文最突出的藝術手法是用寓言故事説明道理。寫寓言故事,河伯的形象生動鮮明,通過對河伯的心裏描寫、神態描寫和語言描寫,生動的表現了河伯從沾沾自喜到恍然大悟的心理過程,揭示了文章的主旨。文章還很注意對比手法的應用。秋水來臨是黃河美景和大海美景的對比,河伯欣然自喜和望洋而歎的神態的對比。對比之中表現了天外有天、人外有人的樸素哲理。

第5篇

2.掌握文中的重點詞語和特殊句式,積累文言詞彙。

1.重點:在背誦的基礎上掌握文中的重點詞語和句式。

1.莊子與〈莊子〉:名周,戰國時哲學家,道家代表人物。〈莊子〉道家經典之一,共三十三篇,其中內篇七,外篇十五,雜篇十一。一般認為內篇是莊子自著,外篇、雜篇是莊了的門徒所著。〈莊子〉一書想象奇幻,構思巧妙,言辭瑰奇,善用寓言與比喻,文筆汪洋姿肆,具有浪漫主義的藝術風格。

秋水時至 東面而視 以天下之美為盡在己 始旋其面目 莫己若少仲尼之聞 見笑於大方之家

4.特殊句式(相當於現代的固定短語),在課文中找出例句,並譯成現代漢語。

2.比較河伯和“坐井觀天”中的“井底之蛙”有何異同點。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