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數學教案認識梯形彙總3篇 「玩轉數學教學:中班梯形認知全覽」

來源:巧巧簡歷站 6.77K

本篇文章是對中班數學教案中關於梯形的認識進行的彙總,旨在幫助教師更好地教學梯形的相關知識和技能,從而提高教學質量。文章將圍繞梯形的定義、性質和相關計算方法進行詳細闡述。

中班數學教案認識梯形彙總3篇 「玩轉數學教學:中班梯形認知全覽」

第1篇

1.教具:教學掛圖(一)中同樣大小的長方形和等腰梯形各一個,不同大小的四邊形和等腰梯形。

2.學具:幼兒用書第14頁《認識梯形》的操作材料,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的紙,剪刀、筆。

1.教師提供各種各樣的圖形,讓幼兒進行分類,並説出圖形名稱。

2.教師:梯形和長方形相比,哪裏一樣?哪裏不一樣。

3.教師在幼兒講述時,可將長方形和梯形重疊起來,引導幼兒觀察比較,然後請幼兒回答

1.教師出示倒放、斜放的梯形和四邊形,引導幼兒觀察。

2.教師:這裏有沒有梯形?哪一個是梯形?你從哪裏看出它是梯形的?哪個圖形不是梯形?你從哪裏看出它不是梯形的?

1.教師:今天我們要玩“變梯形”的遊戲。老師給你們準備了各種形狀的紙,請小朋友們看看有哪些形狀的紙,我們要把這些形狀的紙變成梯形的紙。用什麼方法來變呢?

2.教師:小朋友可以拿一張圖形紙先折一折,讓它變成梯形後再沿着摺痕把多餘的部分剪掉,變完之後還要將你變梯形的方法記錄在相應的'圖形標記上。變一次記一次,看看誰變的方法多。

請個別幼兒介紹自己的方法:你是怎麼做的?怎樣記錄的?還有誰有不一樣的方法?

區域活動:數學區活動中讓幼兒自由探索如何用各種小圖形拼成梯形。

中班數學教案認識梯形彙總3篇 「玩轉數學教學:中班梯形認知全覽」 第2張

第2篇

中班的幼兒已經學習了關於圖形的有關知識,並且也非常的喜歡圖形,他們對圓形、三角形、橢圓形、正方形及長方形等圖形有了一定的認識,在此基礎上來認識梯形,對幼兒來説是一個學習的過程,也是一個提高的過程。由於梯形是隻有一組對邊平行的四邊形,是幼兒所要認識的平面圖形中最難理解的一種,尤其是梯形的概念,比較的抽象,在活動中陳老師通過各種形式的遊戲、操作活動,讓幼兒反覆感受,逐步理解梯形的特徵,從而實現將教育遊戲化、生活化的原則。《認識梯形》這個活動就如《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指出:既適合幼兒的現有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戰性;既符合幼兒的現實需要,又有利於其長遠發展;既貼近幼兒生活來選擇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和問題,又有助於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

師:小朋友,桌子上放了很多的圖形,請你自己選擇一個喜歡的圖形。

師:請拿相同圖形的小朋友把圖形放到一起(幼兒依次擺放)

評析:活動一開始,教師就給幼兒創設了一種輕鬆、愉悦的環境,請幼兒自己選擇一個喜歡的圖形,説説自己選的是什麼圖形,並請小朋友將相同的圖形擺放到一起,激發了幼兒學習的興趣。這個環節教師不僅讓幼兒對所學的正方形、長方形等圖形進行鞏固,而且也為下一步認識梯形做好鋪墊。

師:上面兩條邊是平行的,用手來做一做平行,梯形還會翻跟頭,請你找找平行的邊。

師:上面一組邊平行,旁邊的一組邊是怎麼樣的?(教師對摺)兩條邊一樣長。我們把它叫作等腰梯形。

師:這是什麼圖形?它有幾條邊,平行的邊在哪裏?(教師拿正方形比直角)有一個角是直角,我們把它叫作直角梯形。

評析:這個環節教師用生動形象的語言詳細地講解梯形的特徵,特別是一開始介紹梯形時,教師將梯形的特徵:四條邊、一組邊平行,通過用語言和動作相結合的方式進行講解、演示,並利用幼兒感興趣的翻跟頭遊戲貫穿於活動中,孩子們積極主動的參與其中,用雙手來表示自己尋找到的平行邊。在幼兒初步瞭解梯形特徵的基礎上,教師又通過對摺和比較的方法,進一步的講解等腰梯形和直角梯形的特徵,使孩子們對不同的梯形有了一定的瞭解。

師:梯形還會翻跟頭,他們翻呀翻,變呀變,都藏到機器人身上了,我們一起來把機器人身上的梯形都找出來,如果找到了,就可以把梯形從機器人身上拿下來。

評析:這個環節教師通過幼兒對梯形特徵的瞭解,結合幼兒喜歡的機器人,讓幼兒在機器人身上尋找梯形,幼兒通過尋找:有四條邊但一邊不相接的圖形、有四條邊但沒有一組邊是平行的圖形……教師進行講解、示範,集體再一一的檢查、分析,充分的調動了幼兒參與的積極性,這樣,既可以激發幼兒的興趣,又可以利用已掌握的經驗,去分析圖形特徵,正確找出梯形,使幼兒對梯形的認識有了更深入的瞭解。

師:梯形又翻呀翻,變呀變,現在藏到這裏了,我們按找梯形的方法,將找到的圖形給他們用線圈住(幼兒操作,教師適時指導,講評)。

評析:在最後環節,教師還是以翻跟頭貫穿活動,教師清楚地講解操作的要求,給每個幼兒提供了獨立操作的機會,鞏固幼兒對梯形的認識,讓每一位幼兒的認識水平都能得到提升。

本次活動陳老師設置了四個環節:幼兒自選圖形→初步認識梯形→集體尋找梯形→獨立尋找梯形。在環節的設計上,由易到難,層層遞進,符合幼兒的發展規律。每一環節都讓幼兒充分的動手,動腦,使幼兒的'思維得到了很大的發展,認識水平得到了不斷地提升。

本次活動關鍵在於讓幼兒初步的瞭解梯形的特徵,認識不同的梯形,並能不受其他圖形的干擾,在各種圖形中正確的找出梯形。所以在活動中教師採用了豐富而有效的教學方法,通過教師示範、講解、幼兒觀察、操作等方法進行教學。從幼兒在活動中的反應來看,這些方法的運用是比較合理的。幼兒能積極參與活動,思維活躍,能夠跟隨情境的深入和發展而作出相應的反應。

本次活動教師根據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發展要求,選擇貼近幼兒生活的教學內容,並將遊戲貫穿與活動中。在活動中,教師不僅給幼兒提供了豐富的操作材料,而且教師在自身的語言組織上簡練且具有指示性,讓幼兒清楚的瞭解到該做什麼。活動中幼兒大膽發揮、積極參與,充分調動了幼兒的積極性,營造了良好的活動氛圍,從而更好的習得有關梯形的知識。

整個活動氛圍輕鬆,幼兒在這樣一個寬鬆、自在的環境中探索的興趣也非常濃厚,本次活動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值得我們從各方面去學習、探究。

第3篇

1、在説説、折折中認識梯形,觀察感知梯形的特徵。

2、能給形狀、顏色、大小不同的梯形分類,並能數出每一類有幾個。

3、啟發幼兒學習按圖形特徵歸類,鞏固對幾何圖形的認識。

教具:不同形狀的梯形若干;三角形、長方形、正方形紙各一張。

學具:幼兒兩張大小不同的梯形、三角形、長方形、正方形若干。

一、通過講講、折折認識梯形,觀察感知梯形的特徵。

三、師出示長方形,引導幼兒仔細觀察後,説出梯形特點。

通過折一個角的形式,教師結合手勢,幫助幼兒明確長方形變梯形的方法。

梯形的特徵:由四條邊組成,還有斜邊把這兩條平行的邊連起來。

四、嘗試在長方形的紙的基礎上折出梯形,進一步感知梯形是有兩條平行的邊和斜邊組成。

師:“在我們的桌上,老師也為小朋友們準備了長方形的白紙,請你也用折一折的方法,把他變成梯形。

五、幼兒操作,動手摺梯形。教師提示幼兒把摺好的梯形及時放入籃中。

在觀察、比較多種圖形的過程中,進一步感知梯形的形狀特徵。師:老師這裏有許多圖形,請你把梯形找出來,説出理由?

七、幼兒操作,能給形狀、顏色、大小不同的梯形分類。

幼兒通過抓抓、分分,感知圖形可以按形狀、顏色、大小分類。

師:請你從籃中抓一把圖形,數一數一共抓了多少圖形。

師:這些圖形形狀、顏色、大小都不同,請你幫它們分一分。

九、遊戲“跳格子”。根據教師口令選擇不同圖形,快速分辨梯形。

師:“在圈裏有許多大小,顏色不一樣的圖形,請你聽口令跳到相應圖形的格子裏。”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