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支教個人心得2篇 從城市到農村——我的教師支教心路歷程

來源:巧巧簡歷站 1.37W

“教師支教個人心得”是一篇具有深刻思考和實踐經驗的文章,作者詳細闡述了在支教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與感悟,為廣大支教者提供了有益的借鑑和啟示。本文不僅是對支教工作的總結,更是對教育事業的一次探索和反思。

教師支教個人心得2篇 從城市到農村——我的教師支教心路歷程

第1篇

美術教育,必須堅信每個學生都具有學習美術的能力。新課程改革,不是照樣選科,更應該主動學習,並在探索的基礎上進一步實踐。而農村教師更加應該根據實際情況對教學教材“特殊”處理,挖掘學生的潛質,使他們獲得不同程度的發展。

去年我到了偏遠的農村中學支教。在那裏,一個年級只有兩個班級,學生一部分是本地的,一部分是“小候鳥”,隨時都有可能“飛”走。更重要的是,學生本身具有的美術素質遠遠低於我的想象,並且參差不齊。一部分學生在國小的時候,無法像城裏的學生那樣接受正規的美術教育,因為很多村小都不具備專業的美術教師,課程的開設如同虛設。現狀如此,原來的教學方法已經不適合新的學生,如何改變過去的教學方法呢?經過一年的實踐,對於農村美術教學的思考,我有以下幾點探析:

大美相當於無術,我們不能要求學生能夠掌握多少技能和技法,但必須讓學生對於美術這門課程產生興趣,使他們在原來的潛質上有所發展。

興趣從哪裏來?怎樣去培養?我國現代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經創立了“生活即學校”和“教學做合一”的教育理論體系。其“生活即教育”是教育的核心,即生活和教育是同一過程,教育被包含在生活當中,教育必須和生活相結合才能發揮作用,而且“生活教育與生俱來,與生同去,出世便是啟蒙,進棺材才畢業”。

學生來自全國各地,生活習慣、風俗和生活經驗各有不同,但共鳴點相同——他們生活在同一個地方,擁有目前共同的學習和生活。我支教的地方是一個海邊小鎮的中學,距離學校100米就是碼頭。穿梭的輪船、樸實勤勞的漁民、編織而成的美麗魚網、蔚藍色的大海、白色的海鳥……這些都是學生眼中最平常不過的景物。而放學後到海灘上去撿自己喜歡的貝殼,也成了他們生活中最喜歡做的事情,這一切都可以成為以後教師引導學生進行美術創作的基礎和源泉。

感知的主觀性是培養創造能力的起點。一些學生的家長出外打工,學生過着“留守生活”,往往覺得孤獨,而家長的生活習慣與娛樂方式,也讓他們感到無奈。那麼,教師就得充分利用現成的.資源,注重教學和實際相結合,聯繫學生的日常生活與學習的情景,以學生所熟悉的景和物、人和事、學習和生活為載體,構建一個良好的教學環境。

在學習《宣傳畫》這一課時,除了教材提供的主題外,我刻意引導學生:生活中有沒有自己特別關注且願意表現的主題,或是讓自己“糾結”的問題?有一個學生的畫面傳達出了內心的吶喊。他用俯視的角度畫了一個學生在一張桌上做作業,桌角放了幾本書,而更多的空間則被凌亂的麻將牌所佔據。他很痛恨母親打麻將影響了他的學習,而母親卻熟視無睹。這樣的美術作業可以讓學生壓抑的心情得到發泄,也可以從中瞭解學生的生活現狀,便於教師與之溝通。可見,從自己的切身經歷出發所創作的宣傳畫,猶顯真實。

美術新課程標準在保證基本規定性的同時給了教師更大的教學空間,不同地區的老師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選擇不同的教學活動,有所創新。面對這些農村的中學生,我不能按部就班地跟着教材走,必須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刪補。

七年級的美術課上,我為學生增加兒童畫或者線描。課前讓學生利用課餘時間到海邊撿貝殼,或螺,或蟶子。相對來説,七年級的學生生理年齡較小,兒童畫比較好操作,易出效果,也容易讓他們產生成就感。我希望學生把大海的氣息帶進教室,讓他們在親切的氛圍中進行兒童畫學習和創作。之後,我讓學生舉起自己的作業,教師在其中比較畫面物體的位置安排,從中進行引導。在比較中讓他們獲得合理構圖的信息,實踐出真知,記憶便會深刻。

抓住學生閃光點,給學生樹立信心的同時,利用多媒體給學生欣賞優秀的兒童畫作品,比較自己的畫面上缺少些什麼,而缺少的彌補會讓作品更加生動,教師可以在學生總結的基礎上順勢引導學生創作。

在之前兒童畫學習的基礎上,還可以發掘出一些造型能力較好的學生,讓他們對作品進行再創作。那就是結合鄉土開發教材,再發掘自己的長處。我在學生寫生海鮮的作業中,挑選了幾幅優秀的作品,引導他們利用課餘的時間用工筆白描的方式把寫生的畫面重新表現。如此一來,學生在完成作品的同時,也對中國畫的知識有了一定的瞭解,也培養了他們耐心細緻、持之以恆的學習態度,以及預想設計的行為和習慣,同時也讓更多的同學明白:同一個題材的作品可以有多種表現形式。

學生很敏感,因為是外來人口,家境的不富裕和對於本地環境的不熟悉,他們容易產生自卑的心理。教師要時刻提醒自己:學會讚賞,給予關愛。

有一位學生的媽媽離家出走,爸爸聾啞,在許多老師眼裏,他的成績只能排在“差生”一列。在他覺得自己“不想讀書”的時候,我特意帶着他到旁邊的田野走走。秋天的色彩豐富,我讓他記住看到的景色和位置,歸納成幾大色塊後,把田野、房子、樹木、蘆葦和小河等畫在小稿上,進行調整,然後採用了一種適合他操作的表現手法——紙漿畫。這種形式幾乎不要求學生有太多的造型能力,只要能夠靜下心來耐心畫完便可。作畫時,我與他聊聊家常,此時,他也會放下包袱,與我敞開心扉。他對於色彩的敏感程度讓我感到吃驚,我也慶幸自己的堅持沒有白費。

學生作品的展出,在校園文化中尤為重要。對於學生的課堂作業,每一次我都會精心挑選進行保留,儘量做到不重複個人。雖然課堂作業的質量及不上興趣小組的作業,但是它涉及的學生面廣,是對學生學習美術的最好認可,容易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而興趣小組的作品追求大氣,表現材料的多樣性。我記得展出當天,學生都興奮地尋找自己的作品,也認出了其他同學的“風格”,每個人都有可取之處。

教師支教個人心得2篇 從城市到農村——我的教師支教心路歷程 第2張

第2篇

外出交流學習,總能從看似平常的風景中有另一番感悟。

3月20日上午,我跟隨校領導到龍崗下李朗國小參觀交流。剛到學校不久,大課間的鐘聲便響了起來,各個班級排着整齊的列隊來到操場。而在操場的入口站着兩個學生,身上披戴着的綬帶表明他們是當值學生督導。每個小督導手上拿着筆和本,認真地檢查着每個入場的隊伍,然後在本子上一一打分。把關完入場後,他們還站在每個班級前面檢查學生做操的情況。在班級後面以及操場右側,全校老師整齊列隊,和學生們整齊地做起操來。操場上無論老師還是學生,都是大課間的參與者,教師的言傳身教體現在日常生活的細節當中,既拉近了師生間的距離,也很好地激發了學生的動力。早操在每個學校都是稀鬆平常的事,但我們卻習慣了監督者的身份,嘗試轉換身份,與學生共同參與,也許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接下來分別是一節二年級和一節五年級的語文展示課。兩位執教老師都是和我年齡相仿的年輕老師,剛走上工作崗位不久。二年級的葉婷老師上課温婉親切,讓人賞心悦目,班級朗讀課文時學生很有默契,輕柔適當的音量、抑揚頓挫的書聲一如葉婷老師的風格,可見平時教師個人魅力對學生的潛移默化以及教師教學工作的細緻周到。而五年級的劉瑾老師卻是截然不同的輕鬆灑脱,課堂調控收放自如。“這個老師瘋了嗎?”、“親愛的”、“孩子們”、“你們太了不起了!”、“不得了了!”這些極具個性的用語消除了學生的緊張約束,讓他們暢所欲言,不時爆出陣陣笑聲,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一直高漲,課文朗讀了一遍又一遍,背誦了一遍又一遍卻不覺得累。聽課的老師也融入其中,被學生的笑聲所牽引。兩位教師風格迥異,卻有着對工作共同的熱愛與激情。葉婷老師細膩的教學與劉瑾老師課堂上真性情的流露彷彿一面鏡子,讓我看到了自己教學工作中缺乏的嚴謹與過多的拘謹。

一個上午的交流活動很快結束,在返校的路上,我腦海中反覆回放着剛剛經歷的一切:與孩子們一起做操,兩位年輕教師的展示課,都讓我感受到了教師對孩子們的用心以及在工作崗位上的全心全意。而每天看似簡單重複的生活,有了真心、真情的澆灌,會讓自己和孩子們的心中每天開出一朵花,風景無限。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