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行政心得體會5篇 法網恢恢,行政有度:我與依法行政的心得

來源:巧巧簡歷站 4.67K

本文主題為“依法行政心得體會”。在日常工作中,作為一名公文網站的編輯,我深刻理解和體會到依法行政的重要性。依法行政不僅是組織機構和公務員履行職責的法定要求,更是保障國家治理效能和公民合法權益的基石。在實踐中,我積極學習法律法規知識,加強與相關部門的溝通交流,努力提高公文的法制化水平,致力於為用户提供權威、準確、規範的公文信息服務。

依法行政心得體會5篇 法網恢恢,行政有度:我與依法行政的心得

第1篇

前幾天我參加了依法行政培訓會。幾天的學習,使我在加強理論知識學習的同時,提高了自身的業務能力,進一步樹立了自己勤勤懇懇為民服務的工作觀。以下就將幾天來對“依法行政”的學習體會總 結一下:

“依法行政、加強監管、提供服務”,是我們黨各級政府的職能,也是各級領導幹部積極適應新世紀開拓創新的要求,改進領導方式和領導方法的工作準則。依法行政對實施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具有決定性意義,是現代行政管理的重要特徵。要做到這一點,各級政府領導都要明確,在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新形勢下,決不能再用過去計劃經濟體制下行政命令的方式、方法來管理社會經濟活動,而必須更新觀念,自覺地遵循市場經濟規律,依據國家法律、法規辦事,為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創造良好的法制環境。

依法執政,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社會主義建設的經驗總結。中國共產黨在執政以來的半個多世紀中,取得了偉大成就,也有過失誤,其原因之一即在於執政方式。眾所周知,法治是人類對自身行為探索的結果,是人類政治文明的主要標誌。它以公平、正義為最高理想,通過權威性的規範抑惡揚善,成為人類理想的社會狀態和治國方式。在當代,人們更是將法治看做是保護人權,約束公權,將權謀政治改造成為民主性、公開性、程序性和參與性政治的手段。法治的基

本特點就是憲法和法律具有極大的權威,它要求任何一個政黨、團體、機關、組織和個人,都必須在憲法和法律的範圍內活動。共產黨是執政黨,作為最廣大人民利益的代表,雖然領導人民制定了憲法和法律,卻沒有超越憲法和法律的特權,其領導行為也必須受憲法和法律的約束。這不僅是法治的基本要求,也是黨的性質和任務使然。因此,依法執政,是中國的法治建設對執政黨提出的客觀要求,也是中國共產黨代表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體現。

1、學法懂法是前提。我國的法律、法規絕大多數都由行政機關來實施,各級政府及其組成部門能否依法行政、依法辦事直接關係到依法治國進程。因此,必須高度重視和提高行政機關領導幹部及執法人員的法律素質,採取超常措施推動他們知法、學法、懂法。

2、依法決策是根本。作為行政首腦,只有堅持依法決策,才是抓住了依法行政的關鍵。實行依法決策,其基本環節主要包括:決策程序法定化,確保法定程序包具有過程的公開性和公眾的廣泛參與性;增強決策內容的透明度,重要決策在一定公眾範圍內予以告示。廣泛聽取意見,集思廣益;發揮決策諮詢機構作用,凡重大決策都要注重諮詢有關法律專家的意見,以保證決策的高度和長遠效應;健全決策反饋機制,以發揮羣眾團體組織和各種新聞媒體的監督作用為主要途徑,及時將決策實施過程中的情況和信息反饋到決策中心,滿足修正和完善決策的需要。

3、依法辦事是關鍵。①加強執法隊伍建設。依法行政首要的條件就是要有一支高素質的執法隊伍,必須加強思想、政治素質教育,提高執法者的職業道德水平,加強法律和業務素質教育,提高執法者的行政執法水平。②公開辦事程序。程序公開是實現辦事公正、公平的重要條件。③加強執法協調。建立一個權威的協調機構來加強執法過程中的矛盾協調是十分必要的。④嚴格執法責任。依法辦事的關鍵在於執法責任落實到人。執法責任人的執法目標要明確,責、權、利要統一;執法職責要清楚,不越權,不失權;執法責任要到位,做到事事有人管,不空檔。⑤強化執法激勵。激勵方式主要是推行執法目標管理,引入競爭機制;建立獎懲制度。通過激勵先進,鞭策後進,不斷提高執法人員的執法水平和積極性。

4、依法監督是保證。健全監督工作網絡,完善自我約束機制,強化政府法制監督,是依法執政的關鍵。

依法行政心得體會5篇 法網恢恢,行政有度:我與依法行政的心得 第2張

第2篇

依法行政作為一種重要的政治思想和法律原則,從它的提出、形成、發展前後經歷了三百餘年,其內涵和外延也經歷了一個變化發展過程,我認為這其中對法的解釋也在不同的時期,不同的國家有不同的理論和實踐。但法的規範性和約束性作用始終是依法行政的核心概念,換言之,“為政遵循法律,不以私意興作”一直是依法行政的精髓所在。

在基層鍛鍊是成長為合格公務員的前提,我理解在基層工作有這樣三點意義:

1、通過基層來了解和熟悉社會,掌握在社會中生存和發展的能力。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小鄉鎮其實就是整個大社會的縮影。在鄉鎮工作,有利於理清各部門的具體分工、工作程序及各部門間的協作關係,加強對事務的協作解決能力。

2、掌握社會的真實情況,真正理解並有效執行國家的方針政策。只有在基層,切實的瞭解百姓的所思、所需,在微觀上深入瞭解調查最基層羣眾的喜怒哀樂,在將來的工作才能少走彎路,少出偏差。

3、通過基層工作鍛鍊意志、磨練品行,培養公務員的基本素質。公務員擔負着改革開放、富國強民的偉大使命,需要較好的身體和心理素質。只有面對着社會的驚濤駭浪,體味過生活的酸甜苦辣,才能培養出過人的體能,堅毅的品格,周到細緻的辦事能力,遇難則上的精神面貌,才有可能更好的為人民服務。

“社會政治學”這個學科的廣度和深度遠遠超出了我們以前所接觸過的知識,它是國家公務員的主修課程,我們卻對它知之甚少。我們要不斷在實踐中學習,不斷豐富和發展我們的知識結構與體系。

種種由改革而引發的歷史鉅變,給我們呈現出一副多麼蔚為壯觀、精彩紛呈的時代畫卷。在如此泥沙俱下、變幻莫測,飽含着民眾呼求和預示着民族命運的現實面前,任何一個對人民的希望和社會的未來保持一份清醒和責任感的青年,尤其是我們走上公務員崗位的青年,在這種洶湧澎湃的社會現實面前,都會深深的受到感染並全身心的投入其中。

在一般的工作中要踏踏實實的開展工作,就要心平氣和,寵辱不驚,任世俗之誹難,聽人情之變化,自心安而理得,便心曠而神怡,去繁華之紛擾,盡全力以工作。

第3篇

4月1日,遼寧省政府公佈了《遼寧省全面推進依法行政規劃(20xx—20xx年)》(以下簡稱《規劃》),進一步提出了加快推進依法行政,全面建設法治政府的具體規劃。

通過對《規劃》的學習,我進一步加深了對《規劃》的理解,提高了對貫徹落實《規劃》重要性的認識,增強了做好《規劃》實施工作的責任感和緊迫感。

一、全面把握《規劃》的精神實質、主要內容和基本特點

?規劃》全面系統地規定了未來五年我省全面推進依法行政的指導思想和工作目標、主要任務和保障措施,這是指導全省各級政府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全面加強政府法制建設、推進依法行政的綱領性文件。《規劃》的主要內容可以概括為:三個目標、九項任務和六項保障。《規劃》突出了前瞻性和創新性的特點:

一是為打造服務型政府,《規劃》第3條在全國首次提出了制定社會組織促進和管理條例;二是《規劃》第4條提出的“探索省直接管理縣的體制”在依法行政規劃中提出尚屬首次;三是《規劃》第7條開創性地提出建立行政審批項目設立和清理的良性銜接機制。

一是《規劃》在全國首次提出了建立健全政府信用評價機制。《規劃》第8條規定:“建立健全政府信用社會評價機制,鼓勵社會公眾參與政府信用評價工作”;二是《規劃》還對信用人才培養、信用文化建設、信用中介機構培育等方面作出了規定。

一是針對當前行政相對人維權艱難的現狀,《規劃》第38條在全國首次提出建立健全賠償或補償義務機關先行支付制度;二是《規劃》第12條還就完善各類保險、保障制度,大力發展福利和慈善事業,實施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等民生方面問題作出了規定。

4、強化了對行政執法人員和領導幹部法律知識的硬性要求

?規劃》在全國首次就行政執法人員培訓、對擬任領導幹部進行法律知識考查和測試等方面作出了一些明確的硬性的規定。

為使《規劃》的各項措施得以落實,並最終全面實現建設法治政府目標,《規劃》還突破性地規定了一些保障措施。如《規劃》第47條規定:“將依法行政考核評價結果納入績效考核指標體系,作為幹部獎懲任免的重要依據。”《規劃》第50條對“完善依法行政”經費保障機制作出了明確規定。

1、加強組織領導,把《規劃》的貫徹落實提上重要日程

我市各級政府及政府各部門的主要負責同志要擔負起貫徹執行《規劃》、全面推進依法行政第一責任人的責任,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市、縣(區)政府法制機構要認真履行統籌規劃、綜合協調、督促指導、監督檢查和考評等職責,充分發揮好參謀、助手和法律顧問的作用。

我市各級政府和政府各部門要充分認識《規劃》頒佈實施的重大意義。要結合當前開展的讀書活動,通過舉辦培訓班、報告會、中心組學習等各種形式,將《規劃》納入領導幹部、公務員和行政執法人員的培訓內容。要採取各種形式,大力宣傳《規劃》的基本精神和主要內容,逐步形成與推進依法行政、建設法治政府相適應的社會氛圍。

3、科學規劃,認真制定貫徹落實《規劃》的實施意見

我市各級政府和政府各部門要在認真總結上一個五年《規劃》實施情況的基礎上,結合本地區、本部門的實際,儘快制定出落實《規劃》的實施意見和配套措施,明確今後五年依法行政的目標、任務和年度計劃,並分解、細化,落實到具體的責任部門。

第4篇

行政執法必需堅持有法必依、執法必嚴、守法必究的原則,使行政執法活動合法、有效、精確、高效,。同時要建立公僕意識,進步政治素質和業務才能。通過火局近期舉行的路政業務學習讓我體會到,行政執法是我們最主要的常常性的工作,依法行政是每一個行政執法人員必須遵守的法律準則,也是行政執法人員應該自發遵照的根天性職業要乞降的道德準則,他重要體當初以下多少點:

1、必須保持職權法定準則,嚴正實行法定責任,不超出職權,不濫用職權,自覺維護國度行政機關的尊嚴;

2、對違背交通行政管理法規的違法行動,必須堅持執法根據法定的原則,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原則,依法認定和處理,法律不明文規定的不隨便處置和處分;

3、行政執法人員必須堅持執法程序法定原則,嚴格依照法律劃定的方式跟步驟從事行政執法運動,避免行政程序違法;

4、堅持行政執法的正當性與合感性統一的原則,準確實用自在裁量權,力求執法行為公平、正確、公道、適用,最大限度地維護法律尊嚴和掩護國民的合法權利;

5、標準了執法文書的製造,文書應當應用公文語體,語言規範、簡潔、謹嚴、平實。

?行政許可法》的公佈實行標記着我國行政機關的行政許可行為即行政審批行為進入了有法可依的時期。長期以來,因為行政許可設定權不明白,許可事項不規範,而導致的許可環節過多,手續繁瑣,時限過長,影響了行政效率,妨礙了社會經濟的發展,甚至助長了腐朽景象的蔓延。

?行政允許法》規定了實實行政許可的主體系度,絕對集中行政許可權軌制,"一個窗口對外”制度,履行統一、結合、集中辦理制度,規範了行政許可的申請、受理、審查和法定程序和期限。這就有利於行政機關樹破服務意識,改良工作風格,提高辦事效力,保障行政機關工作更好地實現和維護最大多數國民的最大好處。對違法、越權以及不遵遵法定程序實實施政許可,規定了嚴厲的法律責任。這有利於強化行政機關的義務意識,確保權利與責任的同一,真正做到有權必有責、用權受監視、侵權要抵償。在履行過程中不能越權執法必定要以法定依據和程序為繩尺,切實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

作為一名執法者,維護和執行法律是應盡的職責,同時也是法律的任務宣揚員,我們要應用各種情勢把相干法律法規宣傳到千家萬户,使之盡人皆知。通過此次培訓學習超限運輸車輛對路面構造的傷害很大,對剛性路面的侵害更為重大,成幾何倍數增長,尤其是超55t的車輛,所以管理雙超是路政管理工作重點,加鼎力度管理大噸位(超55t)車輛是重中之重;保護路產路權,跟着公路里程的增添,公路技巧等級的提高,公路路產路權驟增,路政工作的義務越來越重,路政治理之維護路產路權職責越重要,航空服務專業介紹,越能維護咱們公路部分的尊嚴和對形狀象。從目前路政執法進程中能夠看出社會各界對公路法律法規的懂得有所提高,但仍存在着廣度不夠、深度不足的問題。所以作為路政執法人員在熟習控制公路法律法規的同時更要利用所有機遇向社會各界宣傳公路法律,把公路法規宣傳到千家萬户,婦孺皆知,人人皆知,讓大家都來學公路法律法規,懂公路法律法規,從而自覺遵守公路法律法規,進一步優化公路路政管理工作環境。

第5篇

和諧社會是人類自古以來一直追求的理想社會形態。當人類進入法治時代,只有法律被充分尊重並嚴格執行、法律成為社會成員的共同信仰、行為準則時,社會才能真正實現安定有序,人與人之間才能進入一種穩定性、確定性和規則性良好的關係,才能構建和諧的社會政治、經濟、文化關係。

和諧是法律的目標。法通過調整不同個體、羣體、地區之間的權利義務關係,建立相對和諧的人際、羣際、地區關係,形成相對和諧的社會關係。

和諧社會內涵豐富。胡錦濤同志指出,“我們所要建設的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應該是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社會。”從這一重要論述中可以歸納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基本內涵:即“以人為本”是和諧社會的一條主線,“民主法治”是和諧社會的實現手段,“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是和諧社會的基本特徵。

社會主義法治是民主、自由、平等、人權、文明、秩序和效益的完美結合,其基本的標誌是:社會生活和社會關係的基本方面納入法律的軌道;法律建立在尊重民主、人權、理性和促進經濟增長、社會公平、社會秩序和社會進步的基礎之上;法律為人們提供基本的行為模式和準則,法律成為社會權威,成為全社會的信仰,受到普遍的尊重;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公民的權利、自由、利益與機會非經正當的法律程序和充足的理由不受剝奪。

社會主義法治和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二者在內涵和外延上基本一致。法治是整個社會關係調節器的核心,在構建和諧社會的進程中居於支配地位,起着關鍵作用。和諧社會的構建必須藉助於法治的推動與保障,依賴於法律對社會關係的全面有效調整,實現和諧社會的關鍵在於法治。法治化程度高,才能實現社會的公平正義和安定有序,才能有效的促使社會成員誠實守信,和諧相處。

構建和諧社會離不開政府行為,而最有效的政府行為是依法行政。國家行政機關在從事公共事務的管理活動過程中,必須遵守法律,符合法律規定,完全按照法律的要求來辦事,任何組織和個人都沒有超越憲法和法律的特權。在我國,行政機關是政府的主要職能部門,擁有着行政管理和行政許可雙重職能,行政機關能否依法行政對法治國家的建立和完善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也決定着和諧社會構建成功與否。

1、依法行政是構建是和諧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行政機關和政府工作人員行使的行政權是公民權力和國家權力的體現,是實現社會主義法治的重要手段,行政權的行使直接關係到社會各種階層和各種社會關係利益的調整。在行使權力過程中,既存在公共利益與個人利益相一致的情況,也存在着相互對立衝突的情況。行政機關在調整二者利益時,必須按照憲法和法律要求,樹立服務意識,為全體人民和整個社會提供更快捷、方便、有效的最好的服務,誠信對待每一位相對人,努力實現公共利益與個人利益的最終一致,才能在行政機關與社會公眾之間建立和諧一致的良好關係。

2、依法行政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保證。和諧社會要求我們構建一個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社會。社會主義的民主法治是構建和諧社會的政治保障。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有機統一起來。社會主義的民主法治建設要求政府科學地整合和運用各種社會資源和管理手段,履行自身職能,維護社會秩序,有效地實現公共管理目標。而政府要履行自身職能,實現公共管理目標必須藉助法律手段來完成。法治作為社會機關的調整器,以實現社會正義為價值追求目標,通過法律的具體實施,調整社會關係,平衡社會利益,整合社會資源,維護社會秩序,從而達到和諧社會的目的。依法行政體現了社會正義這種價值追求目標,維護政府行使權力的社會秩序,保證和諧社會的利益協調平衡。

依法行政為構建和諧社會提供了重要保證,和諧社會的構建也對依法行政產生深遠影響。

1、構建和諧社會為依法行政提供了良好的人文環境。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以人文精神為理念,是政治文明、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協調發展的整體文明社會。在一個充滿人文關懷的社會,行政機關和人民羣眾是一種相互依賴的關係。行政機關在法律法規的框架內,本着“以人為本”的理念,樹立為民服務的思想,依法履行職責,為人民羣眾提供優質、高效的服務;人民羣眾積極主動地參與社會公共事務中來,對行政機關給予大力的支持和幫助,為依法行政創造良好的環境氛圍。

2、構建和諧社會開創了依法行政的新局面。和諧社會作為一種社會治理的基本價值目標,必然要服務於多元和差異的社會組織與人民羣眾,也必然要服務於代表國家行使行政權力的行政機關和工作人員,保證其在法律法規框架內行使行政權力。和諧社會要求行政機關與人民羣眾之間建立一種新型的和諧關係,構建完善的監督機制。行政機關通過政務公開、聽證、信訪、新聞媒體等溝通機制,充分傾聽人民羣眾的願望要求,與人民羣眾形成一種服務與合作的相互信任關係,使行政機關的政務活動獲得公眾支持和幫助;人民羣眾積極主動參與政務活動,依法行使民主權力,與行政機關內部監督機制相互統一,密切配合,共同構建一個完整有效的監督防範機制,加大對行政機關行使國家權力、履行管理職責的監督力度,減少政府職能的“錯位、越位和缺位”現象,為依法行政提供清正廉潔的社會環境,保障依法行政順利開展。

總之,在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中,國家與社會、政府與公民之間是一種良性互動關係。依法行政為構建和諧社會提供強有力的支持,社會和諧為依法行政提供了良好的行政環境。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