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哲學讀後感3篇 西方哲學探索:智慧的千年凝結

來源:巧巧簡歷站 2.62W

在西方哲學的浩瀚文獻世界中,我們可以感受到深邃思考的力量。從古希臘的柏拉圖、亞里士多德到現代的康德、尼采,西方哲學為我們提供了無盡的思考與啟迪。本文將概述西方哲學的重要思想家和他們的貢獻,帶您探索哲學的無盡魅力。

西方哲學讀後感3篇 西方哲學探索:智慧的千年凝結

第1篇

讀梯利版《西方哲學史》,這是我繼斯通普夫版《西方哲學史》和羅素版《西方哲學史》後讀過的第三部西方哲學史著作。與那兩部相比,我更喜歡梯利版,原因有二:其一,雖然梯利也不免有西方學者所普遍擁有的“自我中心優越感”(他們總是認為西方思想史的發展是最完善、最系統的,進而很少認真理解世界其他地方思想發展史的情況,因此,作為熟悉中國思想發展史的我來説,從他們的語言表述中,總有觀井底蛙語之感、之憾),但從該書整體編寫來看,是我讀過的線索最為清晰,表述最為客觀的哲學史書;其二,哲學本身是一門需要爭論的學問,作者作為一名現代的哲學學者,卻能夠儘可能地不站在自己的立場進行評論,而是使用歷史上不同哲學家的觀點,以歷史客觀背景為基礎,進行哲學家之間的對話,這樣的寫作風格,頗具“信史”之功,讀來也讓我收穫頗豐。

1.從作者的哲學史脈絡中,能夠真切地看到思想的發展不是斷裂的,是一脈相承和不斷融合、折中、反動的結果,有理、有據、有節,讓我一下子將西方哲學發展的歷史梳理個透徹明白。梳理清楚後才真正發現,思想的發展原來才是世界發展的真正推動力呀!

2.把握住西方哲學史發展脈絡後,才真正理解了哲學所關注的三個問題及關注這三個問題的原因:

一、“根源”問題:宇宙、世界、人、“一切的一切”的根源是什麼?!(形而上學、宇宙論問題)只有理解了這個問題,才有機會和信心理解其他問題。

二、獲得“根源”答案的方法:人如何才能知道“根源”問題的答案呢?(知識論、邏輯學問題)只有運用所謂合理、所謂理性的方法,才有機會和信心理解“根源”,進而理解其他問題。

三、人的問題:“人”作為我們自認為的萬物之首到底是什麼?應該怎麼過?(生理學、心理學:“從個體的角度理解,到底是什麼?應該怎麼過?”倫理學、政治學:“從羣體的角度理解,到底是什麼?應該怎麼過?”)(人生論問題)人的問題才是哲學中最難、最核心的問題!

3.通過哲學史的閲讀,讓我明白了人類思想史上的大體發展脈絡,並且根據這個脈絡總結和大膽預測如下:

從歷史的角度看,人類思想史大體已經經歷了四個發展階段:

階段一:人類歷史發展過程中,在有能力進行哲學思考之前,將自己的意識形態訴諸於“宗教”(前軸心時代);

階段二:隨着人類的進步,人類開始運用自己的理性,發展屬於自己的“哲學”(軸心時代的思想家們創立了哲學基本體系,包括宇宙論、人生論、知識論);

階段三:由於人們很難運用自身的理性解決所有問題,因此,在軸心時代之後直至貫穿整個中世紀,人們都在試圖用人類的理性去證明宗教神學的意志,並將着力點重點放在了“對形而上學問題的探索上”;

階段四:隨着人類思想意識的提高,人們發現人類很難運用理智解決意志問題,因此,人類開始將哲學與神學分離,開始運用自己的理性、懷疑和反叛意識,將人類從對神的思考拉回到對人、對世界的思考上,近代哲學肇始於此,在近代哲學中,人類的思想意識形態之所以有了很大進步,源自於人類更加“務實”,同時,也使用了更加“務實”的思考方法。總的來看,近代哲學的着力點放在了“獲得‘根源’答案的方法,即知識論上”,人類綜合了亞里士多德的演繹法,又補充了培根、穆勒的歸納法,還加上了更為現代的新方法(當代數理邏輯家對傳統邏輯的背離),從而使得人類有了飛快的進步;

如果按照目前已知的哲學史發展的歷史規律大膽地進行推測,在未來,哲學的下一次大發展應該會把研究的問題再次關注信仰和意志,在這個探索過程中運用已有的、更為有效的方法進行研究,並最終將着力點回歸到“人的問題上”,從而促進整個世界再來一次更為驚喜的發展過程。

思及至此,突然有了一種想法:中國思想史的發展過程中,一直將“人”的問題放在思考的首要位置,如此看來,未來世界哲學發展的起始點很有可能就在我們中華大地喲,很有可能伴隨一次中華文明的文藝復興和啟蒙運動後,使中華大地成為未來世界思想的爆發點和引領地,就像近代哲學發端於歐洲的文藝復興和啟蒙運動一樣……雖然覺得這個思想復興和啟蒙的運動有可能並非在我們現在這一時代進行,甚至我們這一代人都有可能看不到這個過程,但這樣一想還是不免有一些小興奮,真心但願如此……中華兒女們,加油吧……

西方哲學讀後感3篇 西方哲學探索:智慧的千年凝結 第2張

第2篇

哲學的理解,我就只停留在平時教科書裏所説的馬克思主義哲學論中所介紹的哲學,看了羅素的《西方哲學史》之後,我對哲學有了進一步的認識。

這本書給我的第一印象是,很風趣,簡直可以當一本稍微深奧一點的笑話書來看。這是促使像我這樣沒有耐心的人看這本書的主要原因。平時學習馬克思所説的哲學,或許是因為是編製成教科書供我們學習的原因,那裏面所説的內容總是特別深奧而又枯燥無味,致使我看到甚至聽到“哲學”這兩個字我就覺得沒意思,但是羅素筆下的哲學,讓我忘卻了這種恐懼,他論述清晰,把其他哲學家原本很深奧難纏的東西講得更明白、更加深入淺出。

這本書從希臘文明開始,一直到19世紀的西方哲學家都有描述,書中每一個章節都有所闡述的哲學家的基本觀點、主要着作以及主要成就和失敗的地方,因此讀來讓人對浩如煙海的西方哲學史能夠有一個清晰的認識,不得不承認作者對於西方哲學、西方哲學史的深刻的瞭解和把握。

正如在緒論中作者説的:從歷史的角度而言,社會環境塑造着哲學,而哲學又反過來影響環境。因而要理解一個時代或民族,就有必要先理解它的哲學。非常深刻的話。我們現在很多人對於現在中國的種種現象不理解,或者憤世嫉俗,或者崇洋媚外,其實對於中國的傳統文化、對於中國的哲學思想有所瞭解後對於我們現實生活中所經歷的種種情形、怪狀都會有所瞭解和欣然接納,這就是哲學受到環境的影響,反過來又影響環境的一個最切合實際的例子。

羅素的《西方哲學史》是在哲學與社會生活的相互作用和密切聯繫中講述西方哲學發展的歷史,它不是單純地講西方哲學自身的發展,也不是講純哲學概念或哲學問題的發展。羅素説過,哲學是社會政治生活的一部分,哲學家的學説不是個人孤立思考的結果。社會環境和已往各種哲學學説對一種哲學學説的產生都有很大的影響。因而,羅素在本書中,總是把每一個哲學家看作是時代的產物,又考察他們對時代的影響。

羅素認為,哲學就是介於神學和科學之間的東西,是帶着理性的思維去思考科學所不能解答,而神學看似給出了完美答案的問題。所以“哲學”的人生觀與世界觀,在羅素看來,乃是兩種因素的產物:一種是傳統的宗教和倫理觀念,另一種是可以稱之為“科學的”那種研究。唯有這兩者同時存在,才能構成哲學的特徵。

羅素的《西方哲學史》讓我明白了,哲學可以是一門淺顯易懂、實在的學問,而不是隻是學者口中的遙不可及的知識。這本書讓我對哲學懂得了很多。

第3篇

以前看過很多哲學的書籍,看的我是霧裏看花,一頭霧水啊!這段有時間了,從頭又讀了一遍哲學,終於讓我知道什麼是哲學了。就是一般比較有思想的人,整天吃飽之後,玩的沒玩的之後,問一些讓人頭大的問題。比如説,世界是什麼,我們是怎麼來的,宇宙是怎麼來的,人為什麼而活的。

自己問自己之後,開始的時候又給不出答案,就編造一個,結果又得蒙對了,有的蒙錯了。一些有權利的人也去猜,猜完就説是對了。不讓別人反對他,有人反對就弄死。比如哥白尼就被弄死了,還有著名的蘇格拉底也悲劇了。西方的哲學和東方的哲學不一樣,西方的哲學偏於理性,以邏輯為手段,來研究世界時什麼。東方的哲學偏於感性,以陰陽為基礎,結合四象八卦,生萬物。我們不研究世界是什麼,但是我們尊重世界的法則,講究順其自然,按照世界的變化去行事。

西方的哲學是首先要推崇希臘哲學,也就是古希臘哲學。這裏首先研究的就是自然,研究一下金木水火土是什麼,由什麼組成的,以及他們之間是怎麼變化的。研究這些問題的一些牛人有記載很多,比如泰勒斯,阿那克西慢德......。隨着社會的發展,知識和行為問題被提出來了,就是説,真理的問題,那句“吾愛吾師,我更愛真理”的話大家就知道了吧。由於各種雜七雜八的東西都出來了,就會有人站出來了,説好多東西不合理,有名的就是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兩位,他們去除糟粕,取其精華。把哲學的世界重新整理了一下。之後就是倫理問題,説實在的,我一直沒有弄明白倫理到底説的是什麼,好像是説,人的靈魂和世界還有社會之間的關係。但是是什麼關係不太懂。

隨着人類的進步,宗教出現了。宗教的出現,帶來了很多神話的東西,被稱作神學。有很多人研究和信奉這個東西。結果就著書立院,出現了經院哲學,也出現了教會。教會以信仰為背景,以神權為手段,以統治者的身份出現了。人類還在進步,科學的大門已經找到了,但是還沒開。但是人類還是向着真理出發的,以當時的科學水平,發現很多經院哲學是錯的,有人出來反對。結果也是悲劇了。歷史的必然規律是:一個出現,就會伴隨着另一個消亡。自然哲學的出現(科學)打擊了經院哲學,經院哲學為了生存,只能改變了,變得更玄乎了。自認科學還不是很成熟,但是已經積累了很多經驗,這個就叫做經驗哲學。既然是經驗,就自然出現個人主觀色彩,大家就是出來理論一番。理論的最後結果一般是,出來一個大人物,以公正的身份去評判。以批判的眼光對待問題。這裏面也參雜着唯心主義,唯物主義。其中黑格爾的辯證法到現在還很實用。到現在的實用主義哲學登上歷史舞台,看看身邊的人,都是實用主義,不喜歡理論。各個問:有什麼用啊?問這種話的人,我想還是先讀讀書吧,之後再問吧。要不會讓人笑話的。因為理論是基礎,理論很重要的。不要問他有什麼用,比如問你:剛出生的小孩有什麼用啊?與此相同,理論就是剛出生的小孩,等他長大了,就知道他有什麼作用了。

?西方哲學智慧》這本書讓我有無盡的感慨。現代的社會,經濟迅猛發展的同時,校園急功求利的學風也日益嚴重。試問當代大學生中又有多少個是在純粹地追求知識而不是為求以後的功名利祿呢?有誰能真正像古希臘的偉大哲學家亞里士多德、柏拉圖和中國的一代先師孔子那樣孜孜不倦地追求知識和智慧,直到自己老去、逝去呢?更令人堪憂的是當代許多高校存在着學術浮誇風和學術盲追風等不良的風氣,缺乏腳踏實地挖掘真理,辯證地汲取知識的高素質人才!身為大學生一員的我有時也禁不住受到這些不良風氣的影響,讀了《西方哲學智慧》這本書,我深刻思考了自己的學習、人生,漸漸從迷惘、浮躁中走了出來,漸漸找到了自己真正的人生求學之路!

讀了《西方的哲學智慧》,我真正理解了哲學的概念並堅定了終生追求智慧的信念。以前歷史課本關於哲學的概念是“愛智慧”,我以為這裏的.“智慧”就指一般的明智,其實我理解錯了,哲學中的“智慧”包含兩層含義:第一它指示宇宙自然最深邃最根本的奧祕,而“愛智慧”標誌着至高無上、永恆無限的理想境界。第二,通常的知識通常都具有功利性或有用性,因此它們不等同於真正意義上的智慧,而人類追求智慧沒有別的目的,只為了智慧本身,從這個意義上説唯有哲學才是才是真正自由的學問。古今中外的哲學家們都深深瞭解到人生有限而哲學無限,因此他們在追求哲學智慧的道路上不斷奮鬥努力着,從柏拉圖的不朽論與宇宙生成論,亞里士多德的邏輯學與物理學,盧梭,康德,黑格爾,拜倫……一個又一個哲學家,開啟了一個又一個文化歷史階段,極大推動人類文化的發展。哲學家們的精神深深感動了我,我希望自己能成為純粹為智慧知識而活的現代人,我希望自己能為國家的文化添點磚加點瓦!

讀了《西方哲學智慧》,我懂得了學哲學應該是“思想和思想的對話”。所謂“思想和思想的對話”就是了解哲學家面臨的哲學問題和他們解決問題的思維方式,把握他們思想的精髓和內在精神從而使自己的認識昇華,思想突破,得到創新,因此我們學習哲學就應該把人類精神所思想過的東西再思想一遍,把人類精神所走過的精神之路再走一遍,從而選擇或開創我們自己的路!這樣當我們通過學習和哲學家們進行思想之間的對話時,他們的思想就復活了,而我們的學習就不是“單向性”的受到活動而是“雙向性的”互動活動。那麼怎樣才能做到真正地“思想和思想的對話”呢?首先我們要有“實事求是”的求學精神,辯證地看待哲學家們的精神,取其精華棄其糟粕,對他們的思維方式進行深刻反思,結合實際總結他們求索的經驗教訓和自己的思考心得,從而通過思想和思想的碰撞得到真理的火花。其次我們要學會從一般現象中挖掘到它們的本質規律,這是哲學的本質所在,我們要有敏鋭的目光觀察周圍的事物,要有突破常規的創新精神,這樣我們才有可能獲得嶄新的思想,才能實現新舊思想的交流。由此看,那些學術浮誇風和盲追風都是要劈除的,當代大學生應做實事求是和勇於創新的時代新人。而我更想要努力着成為其中的佼佼者!

?西方哲學智慧》這本書真的讓我學到了很多,它讓我明確了自己的求學目標,人生追求,讓我不至於在一些腐朽學風中迷失了自我。讓我在茫茫學海中找到了自己的努力方向,找到了自己今後要走的人生之路。憑着鍥而不捨的精神,我堅信在追求哲學智慧的道路上,我能不斷成長,我也能有所作為!

在一個漫長的時期裏,人類思想的衝突在歷史中表現為宗教忠貞與政治忠貞的衝突。而後發展為希望加強社會約束之人和希望放鬆社會約束之人的衝突,對於現代,又有激情與理性、浪漫與紀律的體現。無論哪個時代和地區的社會都受着兩種相對立的危險的威脅:一是過分講求紀律和尊敬傳統而導致僵化;二是由於個人獨立和個人獨立性的增長使得合作成為不可能,因而造成社會的解題或是對外來者的屈服。而哲學之意義,旨在教導人們在不能確定時怎樣生活下去而又不致為猶疑所困擾。上述兩種主張都有着自己的哲學,但發展到了極端,又成了對社會的威脅。自由主義的學説則介於二者之間,力求避免這種無休止的反覆。其本質在與意圖不根據非理性的教條而獲得一種社會秩序。並且除了為保存社會所必需的束縛外,不再以更多束縛來保證社會安定。

羅素在西哲裏,把古希臘哲學家們做了一個區分,這個區分就是蘇格拉底。前蘇格拉底哲學家們相當於是為蘇格拉底時代及之後的哲學家們提供了一個理論基礎,他們雖然不像蘇格拉底那樣為世人熟知稱道,但如果沒有他們所做的積累,蘇格拉底及後世的哲學家們的理論也如無根之木,空中樓閣一般,無從談起了。而其實只要稍作整理便可知道他們是誰以及他們主要的功績。

最早的希臘文明興起始於奧爾弗斯教派,在這個歷史時期的代表人物是巴庫斯,這個時期的希臘文明是懵懂的、宗教的。而哲學始於泰勒斯,他預言了一次日食,他與阿那克西曼德、阿那克西美尼同屬於米麗都學派,他們代表了那個時代的科學。之後則是畢達哥拉斯,他主張數學與神學之融合,這長遠地影響了後世的柏拉圖,甚至於柏拉圖哲學中某一部分剖析來看本質上其實就是畢達哥拉斯哲學。而赫拉克利特提出了不可知論,主張萬物流變,併發起了對於永恆的討論,而這一討論一直延續到了現今,哲學家們的主要雄心之一便是找到某種永恆不變之存在,它超脱於萬物與時間之外,而且必然是科學所無法解釋的。這種努力便自巴門尼德開始,巴門尼德的論點集中在“存在等同於思想”上,與赫拉克利特不同,他認為萬物不變,凡實體皆具有不可毀滅性。對於這些論點,作為現代人的你我自然覺得是無稽之談。在對待哲人某些錯誤的觀點上,人們有時會生出一種疑問,如此哲人為何也會犯這種錯誤?如何正確地看待這些觀點,羅素的答案值得我深思——“一個有智慧的人表現出一種在我們看來顯然是荒謬的觀點時,我們不應努力證明它竟有幾分是真的,而是應該努力去理解這種觀點何以竟會看起來似乎是真的。”同理,如今許多我們為之歡欣鼓舞的偏見,對於心靈氣質完全不同的另一個時代,將會顯得何等之愚蠢。錯誤畢竟是錯誤,不因是誰而改變,今後改正便是。哲學引發人思考,指引人前進,給人以信心,但從未教人原地踏步甚至倒退。並且哲學理論的生命就在於,如果它真是重要的,那麼總可以在原來的敍述形式被駁斥後以另一種新的形式復活,反駁很少能是最後不易的。即無論經歷幾次相互反駁,都不過是將自己的觀點進一步精煉化的一個序曲而已。就我個人目前所看到的部分而言,羅素幾乎對每個古希臘哲學家的觀點都做了某些方面的批判,而這正是一個哲學家應當做的。永遠不要放棄自我思考,哪怕是世人皆允的真理,都值得與之一辯。真理從來不怕辯,真理越辯越明。

而巴門尼德之後的哲學家們更多是起一個承上啟下的作用:恩培多可勒提出了“四原素”、“歷史的進程是愛與鬥爭的進程”的`觀點;屬於阿那克西美尼學派的阿那克薩格拉首次提出了心與物理變化之聯繫;原子論者留基波和德莫克利特們則開了唯物主義的先河,並且對於虛空是否存在引發了爭論,這裏羅素也給出了一段有趣的討論:

“虛空是一種不存在,而存在的任何部分都不是不存在。”

“既然你説有虛空,因此虛空就不是無物,因此它就不是虛空。”

諸如此類的批駁不勝枚舉。羅素還提出,德莫克利特及其之後的哲學都犯了一個錯誤——即在和宇宙對比之下,過分地強調了人。自懷疑主義者們起,就一直在研究人們是“如何知道”的,而不是去努力地獲取新知識,而他們的先驅就是提出“人是萬物的尺度”的智者普羅泰格拉。乃至於蘇格拉底那過分地強調倫理的論述、柏拉圖之否定感性世界、偏重於自我創造的純粹思維世界、亞里士多德將“目的”作為科學的基本觀念的做法,都犯了倒退的錯誤。儘管他們有着絕世的天才,若其思想上有着阻礙社會發展的成分,那麼他們的天才便成了這些錯誤觀點為害無窮的幫兇了。哲學若不能指導人前進,就失去了其積極意義。

一個字數甚少的提綱居然可以成為流傳後世的著作,雖然有點不可思議,但也確實説明了它是一份透露着新世界觀萌芽的天才大綱。

正是它的問世,才標誌着馬克思主義哲學開始形成。全文由11條大綱構成,全都緊緊地圍繞着“實踐”這個中心,強調實踐的決定性作用。費爾巴哈由於不理解實踐的概念和意義,因此他的人本主義唯物主義思想是直觀的、非實踐的,這導致他在社會歷史領域無法擺脱唯心論的巢臼。馬克思正是對費爾巴哈進行了揚棄,在提綱中主要提到這樣幾個觀點:舊唯物主義是沒有把事物、現實等當作感性活動當作實踐;人的思維是否具有客觀的真理性是一個實踐的問題;環境的改變和人的活動是一致的,都是實踐;人是一切社會關係的總和,社會生活本質上是實踐的。從中我們可以看得到現在大量被引用的關於實踐的理論的雛形。

這本書闡述了什麼是哲學、智慧的痛苦、思想與思想的對話、“是什麼”的問題、科學之科學、傳統形而上學的終結、終極關懷、天路歷程、理性與信仰、上帝是否存在、實踐智慧、自由的難題、善的困惑、幸福與德性的衝突、主體性原則、我思故我在、哥白尼式的革命、主體性的黃昏等等。 哲學是一門很高深的學問,是人類的精神家園。通過修讀西方哲學智慧糾正了我對哲學的成見,哲學不等於智慧,哲學即為“愛智慧”。

哲學並不只有一條路而是有許多條路,任何一條路都不足以代表哲學本身,所有的哲學運思之路“綜合”在一起,才構成了一幅比較完整的哲學圖畫。我們不能一眼望穿哲學的背景,但是我們可以一點一點的接近智慧。 學習哲學是一件和快樂的事情,因為哲學就存在於我們身邊,更容易被我們接觸,卻不容易被我們所理解,在蘇格拉底的故事裏,從他的生平和死亡,我可以領略到很多東西,他認為德性是人之為人的本性,由神平均分配給了每一個人,因而人人都具有德性。但是説人人都有“德性”,並非指現實地擁有,而是潛在地擁有。換言之,人並不是生來就符合人的本性,只有在理性指導下認識自己的德性,才能使之實現出來,成為現實的和真正的善。所以蘇格拉底認為,未經理性審慎的`生活是沒有價值的,一個人只有真正認識了他自己,才能實現自己的本性,完成自己的使命,成為一個有德性的人。

因此,他把德性與知識等同起來,得出了“知識即德性,無知即罪惡”、“無人有意作惡”的結論。蘇格拉底認為:認識的目的在於認識事物的“是什麼”,或者説,認識事物的定義或概念,亦即我們所説的“本質規定”。 我們也許會在人生的滿滿道路上不停的追尋,沒有落腳點。而哲學給了我們人生的落腳點,讓我們可以不停的回味自己的人生到底做了什麼,為了什麼而做,得到和失去的是什麼。

由此我覺得我們的人生應該永遠的思辨着,給自己的心靈找一個落腳點。

西方哲學史是歐洲哲學的歷史,從公元前6世紀的古希臘哲學到西方現代哲學的發展史。下面是《西方哲學史》讀後感,歡迎大家閲讀了解。

前段時間,通讀了羅素的《西方哲學史》,此書名為哲學,但西方所謂哲學乃為科學之科學,統率一切之思想,因此將此書視為歐洲文明發展簡史亦不為過。通讀猶如囫圇吞棗,卻也得出了些心得,現依據閲讀時的隨手旁批成文,不求全面,但求脈絡清晰而以。本文相當枯燥,請選擇性閲讀。

按照歐洲歷史學派對古代社會的劃分觀點,將近代之前的歷史分為上古、中古,兩者分界線是公元476年歐洲奴隸制社會的滅亡(西羅馬帝國的滅亡),中古與近代的分界是十四、十五世紀文藝復興的光輝照耀整個歐洲。也就是説分成這麼幾個階段:史前——公元476年是上古時期,公元476年——公元1500年左右是中古時期,也就是通常所説的中世紀,1500年之後又劃分為近代、現代等。

對照中國歷史年表,發現東、西兩個當時幾乎決裂的、獨立發展的文明之間竟有如此巧合。(此處所説的西方文明,指的是正統歐洲文明及其派生。)

公元420年,晉朝滅亡,至此中國文化最高速發展的時代結束。

公元十四世紀,明王朝建立,中國在經過短暫的元代統治之後,傳統學術界遭到毀滅性打擊,繼而進入中國文化史上最黑暗的時期。

上古時期,中國和歐洲的文明猶如人之青春期,均呈高速發展狀態。

中國傳統漢文化思想體系得到建立和確認,形成了以儒、道、墨、法為主,尤其以儒家為正統的思想體系,此種體系綿延至今,之後數千年,中國再沒建立新的完整思想體系,只是對先秦思想體系得承襲、融和、分支和發展。史學上的極端觀點認為,秦以後中國就再也沒有思想家了,而晉以後連真正的知識分子都很難找到了。

西方社會將古希臘稱為經典時代。那時期建立起來的哲學、科學體系被稱為經典哲學、經典數學等。丟番圖創建了代數學,歐幾里德著有《幾何原本》,阿基米德的窮舉和趨近概念是微積分的原始思想。經典哲學以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士多德為代表,結束了“前蘇格拉底”時代哲學家單一以自然為研究對象的哲學體系,從此,哲學將人本身作為研究對象,並由此開始了倫理學、政治學、法學等重要社會學科的研究。

生活中許多事物都存在一個維度的兩個極端。羅素説,文明人之所以與野蠻人不同,主要的是在於審慎。

他為了將來的快樂,哪怕這種將來的快樂是相當遙遠的,而願意忍受目前的痛苦。作為一個國小老師,我對這句話感受頗深。我們説一個人,從自然人接受教育逐漸轉變為社會人,其實也可以算是從“野蠻人”到“文明人”的過程。家長常常對年幼的孩子不愛學習而抱怨,可能會警告孩子,“現在不好好學習,將來只能去掃大街”,但事實卻讓人悲傷,孩子就是不愛學習。“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背得滾瓜爛熟,實際行動卻毫無改觀。於是老師逼,家長逼,大家都患上了強迫症,哪怕孩子作業全做完、複習全複習好,只要他不在學習,大人就感到不爽。而且大多數時候,孩子的學習並不是為了自己的未來,或者我們常説的“讀書是為了自己”,在觀念上,本能地認為這是一種外界強加給他的痛苦,只是迫於無奈才去完成,並不是一種理性的“審慎”。於是,有的教育觀念就認為,孩童時代就是應該玩耍,國小階段就是不應該有回家作業。

那麼這算不算是對“野蠻”的一種放縱呢?我們會發現,我們的教育總是在兩個極端中受夾板氣。口頭上喊“減負”,操作上是“加壓”,學習負擔重了孩子受不了,沒有回家作業了家長又不放心。從來沒見教育部因為研究生考試壓力大而要求大學生減負,因為他們已經足夠“審慎”了。我覺得,正是因為國小生自身沒有將人的一生視為整體的認識,而僅僅關注到當下的快樂,與社會、學校、家庭因為對學生未來的關注而對當下施加巨大壓力,所以教育上才會有那麼多衝突。

可以説,在蘇格拉底之前,人類的意識是由酒神的迷狂主導的,可以看到赫拉克利特在虔誠之中吶喊世界是一團不滅的火焰,可以聽到荷馬在瘋狂之中演唱神與英雄們強大的力量;而到了蘇格拉底,人類就開始冷靜思考了,思考着人類自身的秩序,而把那種酒神迷狂的火焰被冷靜的理智澆滅了,這就是為什麼蘇格拉底的弟子柏拉圖要把荷馬這樣的詩人驅逐出他的理想國了。詩人的力量可以觸及宇宙的每一個角落,而柏拉圖的已經觀察到宇宙的每一角落了,他卻不願承認自己是詩人:他用冷靜的理智來反對酒神的迷狂,卻不知自己已陷入迷狂之中。與其説他的“理念”是一種單純的哲學,不如説他創造了一種關於美的意境,天地萬物都可以歸服於“理念”的名義下,這何嘗不是人類意識中那種最純粹的、統一的關於宇宙初生之美的體驗呢!美在第一雙眼睛看來是不可言説的,而柏拉圖卻説了出來!在無意之中,柏拉圖的“理念”接近了上帝,可他終究只是接近。在蘇格拉底之前的思想家則是和上帝融為一體的,他們就是神。可以説,柏拉圖是最後一個體驗到古希臘那種酒神的迷狂的人,而柏拉圖之後的人更多的是看到他那種冷靜的理智,彷彿再也聽不到詩人那瘋狂的吶喊了,彷彿再也沒有和宇宙萬物融為一體的體驗了。

與其説亞里士多德是一個哲學家,不如説他是一個科學家,因為他力求哲學像科學研究那樣明晰。關於哲學和美,到底是偏向於純粹的形上的思辨,還是偏向於嚴謹的富有邏輯的對自然萬物的精確的觀察和把握,亞里士多德選擇了後者。自然萬物那種朦朧之美變得清晰了,人與自然萬物的距離拉近了。

以上所説的人類意識中哲學的、宗教的、科學的三種認識方式中,科學的認識方式的力量在逐漸強大,開始被確立了起來,這也表明人類自身的分界變得明顯了。亞里士多德繼承了他的老師柏拉圖那種冷靜的理智,但他比柏拉圖更徹底的拋棄了激情和詩人。他在觀察宇宙萬物時,更像是帶着一架顯微鏡。他把整個宇宙看成是物理的或者生物學意義上的宇宙,富有秩序而有那麼機械。他在尋找宇宙萬物的原因時,他發現了“不動的推動者”或者“第一推動力”。可以説,柏拉圖是完全沉浸在一種關於美的幻想中發現了“理念”,而亞里士多德則基於對現實的冷靜觀察而推出了宇宙萬物的原因,這種差別何其之大啊!從此以後, 一種機械的思維方式開始統治人類的意識,詩人的激情在機械的碾壓下變得微弱,最終也熄滅了。那第一雙眼睛看到的純粹的美似乎消失了。

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西方哲學史上最偉大的兩位哲學家。他們開創了所有的哲學命題,可他們之間又有如此巨大的分界:柏拉圖是一個詩人,他用激情體驗着宇宙的美的統一;而亞里士多德是一位科學家,他用冷靜的理智規範着宇宙機械的秩序。在他們以後的時代裏,在基督教的世界裏,人類的意識中幾乎始終貫穿着他們兩人的思維方式。

人類的文明的歷史到底是向前推進的還是後退的?這其中藴含着兩種截然相反的認識方式,一種是科學的,一種是哲學的或宗教的`。我想,之所以會請出那位全能的上帝來統治一切,是因為人類已經陷入了混亂之中。這種混亂從哪裏來?從可見的方面來説,是維持人與人之間的社會倫理道德衰落了;從根本上來説,是人類的自身出現了分界,即那三種認識方式的正式確立。人類的意識不再是和自然萬物渾然一體的了,但是人類的卻在不自覺的做着種種努力。上帝是什麼?或者説神是什麼?他不再是人類的童年時期那種與自然萬物融為一體的神祕存在,上帝不是水,上帝不是一團火,上帝也不是數,而是上帝與自然萬物分離,已經超越於自然萬物之上了——是上帝創造了一切,甚至,柏拉圖的“理念”也是上帝創造的,上帝就是亞里士多德的“第一推動力”。這可以説明人類與外部世界已經確立了明確的分界,因為上帝是人創造的,上帝並非是在自然萬物的寧靜中向人顯現的。上帝只是人類企圖迴歸自然萬物的努力的假設。此外,上帝也變成了一個“人”,他具備了人類的一切善良美好的情感和美德,以及自身中具備的產生“惡”的因素。讓我們再回想一下亞里士多德的“第一推動力”的科學假説,當人類科學的和哲學的認識方式不能推出那可以無限回溯的宇宙萬物的成因時,人類便假定了一個靜止的第一原因,這表明了科學和哲學已經不能解決所有問題了。於是人類便假設有一位超出了人類的經驗和理性的上帝,這便是宗教信仰。可以説,人徹底的從自然萬物的“奴役”下解放出來,但是又落入了這位創造自然萬物並又具有人的品質的上帝的“奴役”。

個字數甚少的提綱居然可以成為流傳後世的著作,雖然有點不可思議,但也確實説明了它是一份透露着新世界觀萌芽的天才大綱。正是它的問世,才標誌着馬克思主義哲學開始形成。全文由11條大綱構成,全都緊緊地圍繞着“實踐”這個中心,強調實踐的決定性作用。費爾巴哈由於不理解實踐的概念和意義,因此他的人本主義唯物主義思想是直觀的、非實踐的,這導致他在社會歷史領域無法擺脱唯心論的巢臼。

馬克思正是對費爾巴哈進行了揚棄,在提綱中主要提到這樣幾個觀點:舊唯物主義是沒有把事物、現實等當作感性活動當作實踐;人的思維是否具有客觀的真理性是一個實踐的問題;環境的改變和人的活動是一致的,都是實踐;人是一切社會關係的總和,社會生活本質上是實踐的。從中我們可以看得到現在大量被引用的關於實踐的理論的雛形。這本書闡述了什麼是哲學、智慧的痛苦、思想與思想的對話、“是什麼”的問題、科學之科學、傳統形而上學的終結、終極關懷、天路歷程、理性與信仰、上帝是否存在、實踐智慧、自由的難題、善的困惑、幸福與德性的衝突、主體性原則、我思故我在、哥白尼式的革命、主體性的黃昏等等。

哲學是一門很高深的學問,是人類的精神家園。通過修讀西方哲學智慧糾正了我對哲學的成見,哲學不等於智慧,哲學即為“愛智慧”。哲學並不只有一條路而是有許多條路,任何一條路都不足以代表哲學本身,所有的哲學運思之路“綜合”在一起,才構成了一幅比較完整的哲學圖畫。我們不能一眼望穿哲學的背景,但是我們可以一點一點的接近智慧。

學習哲學是一件和快樂的事情,因為哲學就存在於我們身邊,更容易被我們接觸,卻不容易被我們所理解,在蘇格拉底的故事裏,從他的生平和死亡,我可以領略到很多東西,他認為德性是人之為人的本性,由神平均分配給了每一個人,而人人都具有德性。但是説人人都有“德性”,並非指現實地擁有,而是潛在地擁有。換言之,人並不是生來就符合人的本性,只有在理性指導下認識自己的德性,才能使之實現出來,成為現實的和真正的善。所以蘇格拉底認為,未經理性審慎的生活是沒有價值的,一個人只有真正認識了他自己,才能實現自己的`本性,完成自己的使命,成為一個有德性的人。因此,他把德性與知識等同起來,得出了“知識即德性,無知即罪惡”、“無人有意作惡”的結論。蘇格拉底認為:認識的目的在於認識事物的“是什麼”,或者説,認識事物的定義或概念,亦即我們所説的“本質規定”。

我們也許會在人生的滿滿道路上不停的追尋,沒有落腳點。而哲學給了我們人生的落腳點,讓我們可以不停的回味自己的人生到底做了什麼,為了什麼而做,得到和失去的是什麼。由此我覺得我們的人生應該永遠的思辨着,給自己的心靈找一個落腳點。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