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目送》有感合集7篇 《目送》:勝任與不勝任判別的標誌

來源:巧巧簡歷站 2.2W

《目送》是作家龍應台的自傳體小説,通過回憶、描寫和記錄,展現了龍應台自幼在台灣漸變成為一個獨立自主女性的經歷,同時也反映了兩岸文化交流的現實困境。這篇“讀《目送》有感合集”簡介,將為大家帶來多位讀者的思考和感悟。

讀《目送》有感合集7篇 《目送》:勝任與不勝任判別的標誌

第1篇

我從《目送》這邊書中看出主人公淡淡的無奈,混雜着憂傷,從方正的印刷字中滲出,似乎可以看到這縷對母親的情,自書飄逸而上,彌散於半空,漸漸融成她們母女倆路上穿過的那片櫻花林。風起,花卻輕輕悄悄地繞着小圈落下,淡粉色櫻花與母親的臉明滅掩映,恍惚間那個曾經那般耽溺於美的母親回來了;她文眉,上腮紅,點朱脣,對着鏡子做着矜持的姿態,兀自笑得慵懶美好。

然再嬌豔的花最終也會以凋零作為結局,母親身子愈來愈瘦,腳步愈來愈輕,神情愈來愈退縮,灰白稀疏的頭髮暗示着時間的`逝去。像幾乎所有老年人一樣她開始時光錯亂,記憶斷斷續續地回到四十年前既進又遠,且真且假的彷徨迷亂世界。

母親老了。龍應台用平靜的語言闡述着這個事實。她領着母親,就像小時候所有的母親一般,温聲細語地講話,彷彿在哄着賭氣的小孩。從字裏行間,不難讀出她的苦,她的痛與她的執着。

讀《目送》總是給人暖暖的籍慰,這種港灣式的柔情便是以父母,兒子的各種生活對話,互動作為主基調,漸漸渲染開,團成周邊模糊而又朦朧的光暈,那是家無聲的召喚,不論你處在何地,家中,總有盞永不熄滅的燈,正發着幽幽暖意等待着你投入懷抱。

?目送》用拉家常般的親切口吻,面向着中國,轉向亞洲,朝着世界,堅定地用親身經歷宣誓:永遠都不要讓親情等待,很多時候,可能轉身便是永恆的家。

讀《目送》有感合集7篇 《目送》:勝任與不勝任判別的標誌 第2張

第2篇

龍應台,早就聽説了這位華人筆者,鑑於這樣、那樣的原因未能一睹風采。暑期,因着兒子的要求,下載了《孩子你慢慢來》電子書,匆匆忙忙的各自看完。覺得作者定是位美麗的、有內涵的女子,看深邃思想的身後那細膩的文筆,傳送出的母愛真真切切,文中的母親似乎就是自己,而且所現的大都是生活瑣事家長裏短。

朋友説她家中已有《目送》,可以借給我讀,我還是拒絕了,去新華書店特意買了此書,決定和兒子一起慢慢的欣賞。兒子幾天裏如飢如渴地一口氣讀完了,概括性很強地説:“這本書告訴我們現在就要尊老愛幼。”或許他這個年齡,這尚淺的閲歷還未能感受生老病死,還未能真正體會到情深意切。

“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路的另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訴你:不必追。”是啊,兒子他可能不知道,他上幼兒園時,早上家人總是最後一個離開幼兒園,下午卻又是第一個到達幼兒園門口,因只要是他第一眼不能看到家人的笑臉,他就會噘着小嘴,眼淚嘩嘩的流下,然後嚎啕大哭……

轉眼間上了國小,現在又是國中生了,和我一樣高了。從家中到超市的路上要過兩條馬路,我還會有意無意中走在靠馬路的一邊,護着他,手總會不自覺地伸出想要牽着他的手。可不知是從什麼時候起,他竟會默默地抽回手,已不習慣我時時拉着他的`手了。

他已長大了,暗暗地告訴我應該放手了。我希望也相信有着如許感悟的兒子,在我眼花、耳背的時候,也一定會像我先前牽着他的手那樣牽起我的手。

其實,我當年外地求學時,父親母親也曾與我相約每星期通一個電話,可我也曾在學校門房等電話時總會顯得那麼不耐煩,即使接通了,有時説了一兩句就掛斷了。

今年暑假,兒子去香港旅遊,千叮嚀萬囑咐着他要每天給家裏打個電話,而後天天期待着那通三言兩語就結束的電話。現在想想,真是懊悔,做了母親後才真正體會到父母牽掛子女的心是那樣的綿長不斷。現在每回出遠門,才記得給年老的父親母親每天報個平安,即使三言兩語的問候。

“幸福就是,早上揮手説“再見”的人,晚上又平平常常地回來了,書包丟在同一個角落,臭球鞋塞在同一張椅下。”在醫院裏工作的我,見多了生老病死和無法預料的意外傷害,非常認同龍應台先生的這句話。

自以為對情感變得淡然,對一切都能很淡定,但遊走在《目送》短短的一篇一篇文字裏,卻是那麼的思緒萬千,情感總會情不自禁地滿滿地溢出來。

我想,我兒子一定會和我一樣,明白了很多很多道理。

記得吧,對孩子、對父母、對朋友,只求平常的人兒依舊,尋常的日子依舊,我們都且行且珍惜。

第3篇

應對路程的疲倦,心魄的疲勞,頑強的她慢慢感悟到許一個人走的路。龍應台,中國台灣着著名作家,也是一名一般的媽媽。在自身成長的過程中,也寫出一部部人生道路的經典。《目送》就是在其中的一道勵志雞湯。

華安從唸書剛開始,龍應台便目送他的離去,望着小孩的慢慢長大了,心裏的喜悦也參雜了微微的憂愁,那悠悠的悲來源於小孩的判逆。當華安將媽媽遞來的傘棄之沒理,當淡淡的且含有看不上的説小孩子時,這時的她才意識到小孩早已長大了。

這時候,.我真實掌握到小道終點的不必追的深深地的落迫,掌握到目送身影的離去也確實變成了時間觀念的默然,時間觀念的目送。縹緲間,好像看到了我的媽媽,她那早就為我白了的發,皺了的紋。他雖沒有博學多識的才氣的深明的見地,卻有同龍應台一樣的母親的心。終歸,便會搞清楚朱自清作品的爸爸的苦。

現如今的我將要邁向成年人,邁進社會發展,也許有一天父母會選擇離開,儘管我更改不上實際,但我可以做的,便是不留下缺憾。早晨的一句問好,疲勞時的一杯茶,或許確實不大,但在父母的眼中,那便是所有。

父母陪大家踏過了愚昧的兒時,判逆的青春年少。可是你掌握你的父母嗎?説白了掌握,便是瞭解另一方內心深處的'地區的痛點,痛在哪兒。那樣以後,你要能説掌握她們嗎?兒行千里母擔憂。説白了父母的痛但是便是在小孩長大了,欣喜之餘留下的孤獨。她們是在用一生去等候目送以後的回顧。真實可以平復家人心裏的痛,並不是開展一番奮不顧身的工作,只是與她們守候的每分每秒。父母的心,確實非常容易考慮。若每一個人都可以領悟到這一點,也便不容易留下子欲養而親不待的整治至理名言

時間絕情,帶去了青春年少,盜走了開心:,卻始終帶不走你對父母的真心實意。愛惜與父母守候的一分一秒,勿留子欲養而親不待的缺憾。

第4篇

?目送》是一本散文集共由七十三篇散文組成,是為一本情感性的文集。書中,作者寫父親的死亡、母親的衰老和失智;寫對父母的憐惜和體恤,寫兄弟攜手共行,兒子的離別,朋友的牽掛;寫自己的失敗和脆弱,失落和放手,以及一個人的走路、賞樹、觀鳥、拍照、生活等。從牽着孩子幼小的手,到青春後期孩子與自己漸行漸遠的背影;從陪着年邁母親如帶着女兒一般,思及自己也曾是父母眼前一去不返的背影。正如作者所説:"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訴你,不用追。"

構成《目送》華章的部分,也就是寫自己父母的那些——"有些路啊,只能一個人走"所包含的篇章,父母,是長輩,但是大家都明白老人即孩子的道理,過了一定年齡的父母,就是孩子,就是晚輩。文中無論是《雨兒》中所敍述的每天跟媽媽通一次電話、給媽媽耐心解釋自己就是她的女兒、去看望媽媽陪她睡陪她聊天,帶媽媽泡温泉、給媽媽拍照,還是《明白》裏面記錄的那張紅色的的"銀行證明",牆壁上的大字報,還是《散步》裏幫媽媽穿上最暖和的衣服、牽着媽媽的手進行的那場凌晨的散步等等,這一切,都是作者奉送給自己父母的濃濃的慈和孝。另一方面,作者通過《目送》中孩子上國小那天,看着瘦小的背影消失在門裏的背影,通過《母親節》裏兒子送給母親的節日禮物——一段母親對兒子一番宂長卻極盡重複的關心的對話等,無一不體現着母親對兒女那份傾其所有的關切之愛。文章抒發的是一種不捨,卻又不得不捨的心情。作者身為人子,身為人母,經歷了大半輩子,回首往事,內心泛起點點漣漪。

?目送》表達了對於生命,面對孩子的成長,父母的遠去,最好的態度不是挽留,而是珍惜,再多的遺憾和不捨都不過是生命的過程,我們只能往前走,且行且珍惜而已。讀的過程總有想流淚,想立馬拿起電話跟也已逐年老去的父母多説一些話的衝動,心中被不捨和無奈充斥着,更多還是愧從中來。我還未生兒育女,但父母卻是一天天在衰老,他們雖尚沒有作者筆下母親的老年痴呆症狀,卻疾病纏身,身體每年況下,而我也沒有作者筆下為年邁父母奉送的點點滴滴的慈與孝。甚至曾幾何時,也如《母親節》中的兒子一般,不屑父母遞過來的關心,對於過多關切的'眼神和詢問的話語總以不耐煩的神情擋回,超過5分鐘的電話問候,就趕緊搬出"工作""事多"等讓他們無法對抗的理由來止住關愛。讀完目送,從未去設想過親情正在遠去,熟悉的家若沒了最親的人是何感受,不懂珍惜、不知細細奉送和回報父母關愛的我,滿心悔疚!《論語》有云,於父母的孝是唯其疾之憂;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就是説對於父母的孝順不能只是養,要尊敬,要關心其疾病,病痛;而自身還要無危,無病,即子女不讓父母擔憂,讓自己無病痛也是一種孝。如果説目送是父母眼底止不住的淚珠,那回望就是替他們拭去淚痕的雙手;如果説目送是父母心底無聲的嗚咽,那回望便是使他們釋懷的安慰。回望永遠是目送最好的回答,感恩永遠是親情的回報。以此,時刻提醒自己光陰短暫,趁離去的背影還未走得太遠,時刻記得為人子女該盡的心力——父母養我長大,我陪他們變老。

第5篇

她,點一把野火照兩岸三地,喚安德烈跨時空問答,如今,攜一本《目送》再掀閲讀熱潮。

衰老,自我們從孃胎生出便開始,等它到了一個限期,人便迎來了死亡。衰老,死亡,在這本《目送》中出現的頻率頗高:《跌倒——寄k》、《最後的下午茶》,這的確是件痛苦的事,程度輕些,遇上發天腰痠背痛,膝蓋中有一陣涼意,程度重些,被一堆精密儀表包圍,被注射進各種伴有副作用的化學制劑,直至呼吸衰竭……

無論你今天是否孩童,無論你今天活力是否充沛,你,我們,都在老去。這樣看來,《目送》告訴我們的是我們都得死啊,不能看不能看。非也,面對既定的歸宿,難道就讓我們鬱鬱寡歡下去嗎?作者沒有直接給我們答案。

有k(《跌倒——寄k》),選擇早早結束自己的生命,作者沒有怪罪他的.匆促,而是問:在他生前,有沒有人告訴他那沒什麼大不了?有沒有人給他一個擁抱?有沒有人給他一句鼓勵?

有母親,攜子女行《五百里》為《回家》。在意識漸趨混沌的老人心中,那個存放子女在旁,趕製聖誕配飾,精打細算生活記憶的家就在那裏,儘管“家”的一磚一瓦已不在,在空間上不可抵達。

我喜歡這大段的排比,也許沒有説明什麼具體的道理:

幸福就是,寒流來襲的深夜裏,醫院門口“急診室”三個字的燈,仍舊醒目地亮着。

幸福就是,平常沒空見面的人,一接到你午夜倉皇的電話,什麼都不問,人已經出現在你的門口,帶來一個手電筒。

幸福就是,早上揮手説“再見”的人,晚上又平平常常地回來了,書包丟在同一個角落,臭球鞋塞在同一張椅下。

這裏想提兩大關鍵詞:活在當下與樂在其中。一是活在當下,因為脱不開時間空間的引力,我們都按部就班生活。也許你説到外太空好了,可宇航員也有飛行時間限制!二是樂在其中,與之相對的是苦在其中。

看過名為“高雅藝術進校園”的文藝演出︰花鼓戲、《魔笛》選段、小提琴獨奏……想提提本校校友的小提琴獨奏。

“蝴蝶袖”、大餅臉和奇怪的劉海,表演者給人的印象着實不佳。當她持續走向舞台中央,調整好姿勢,立定不動示意鋼琴伴奏者時,還是覺得她有一點做作。5分鐘的表演不長,琴聲時而低咽嘶啞,時而高昂激越,時見琴弓行於弦上,時見手指琴上舞。

台下保持安靜,還是有人入夢;台上全情投入,要你拋卻成見。

而龍女士還是那樣,遊自己的山,記自己的體悟,樂在其中。

第6篇

我曾看過最落寞的一句話:“緣起,在人羣中,我看見你;緣滅,我看見你,在人羣中。”今生為父女母子,不可謂不是緣。

最長久的愛,是陪伴。父母在風華正茂之時有了我們,陪伴我們成長,直到我們也到了成家立業的年齡。他們不捨地放手,遠遠地看着我們有了新的家庭,回去看他們的次數逐漸減少,甚至連電話也都要他們打過來才不耐地接聽。父女母子,漸行漸遠。而陪伴,成了一廂情願。

但是,這暫時的離開,並不代表緣分將盡。有時候,距離讓我們更能看清真正可貴的是什麼,它會告訴我們,誰是最珍惜我們的人。

後來,直到我們也不那麼年輕,懂得父母的操勞與付出,開始回憶過去,開始留戀父母。我們想要重歸故里,想要回到那不復再來的童年。我們也明白了,誰喜歡誰誰又不喜歡誰真的一點也不重要,重要的是真正在乎你的人。所以,這一次,輪到我們來陪伴父母。每一段時光,在經歷的時候都以為只是平凡的一天又一天,直到哪天驀然回首,發現太多太多,已然不再。因而有了“人生若只如初見”“子欲養而親不待”等諸多感慨。其實,逝去的不必執着,只要在一起時沒有遺憾,那天各一方又有什麼關係呢?那些美好的歲月永遠珍藏在我們的心裏,即使是死神也奪不走。

在漫漫的一生中,孩子從稚童長成少年,又從少年長成青年。對父母從依賴到獨立,再從獨立到疏遠。父母從意氣風發到鬢髮斑白,又從鬢髮斑白到雞皮鶴髮。對孩子從照料到放手,再從放手到依賴。緣起緣滅,悵然若失。

每個人都是生來獨立的個體。沒有人能永遠陪伴着你,每時每刻。若是心中惦念着對方,再忙也少不了看望;若是心中厭倦着對方,再閒也少一個打電話的.時間。只要在他們背後靜靜地等,默默看着他們的背影,等對方終有一天回眸,然後醒悟——真正重要的人從未走遠。

而我們都應該懂得是,珍惜身邊的人,愛惜現在給予你陪伴與關懷的人。多在雪天給家人一杯熱茶,多在夏日給家人一片西瓜。在生活美滿的時候一起分享,共享成果:在面臨困難的時候不離不棄,攜手應對。只希望,當你垂垂老矣,回憶往昔,雖有遺憾,卻無後悔。

第7篇

初讀《目送》,是在微信推送上,特別有感觸的是書中的這句話:

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母子女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頓時,心頭一震!於是,便在“喜馬拉雅”平台上找來這本書邊聽邊讀。

?目送》吸引了我,它被譽為二十一世紀的《背影》,這一評價確實很貼切。書中對親人,對家庭,對生活,這些我們天天要面對的,我們已經熟悉到視而不見,忽略不計的,龍應台卻作了真切的描述,觸動了人性的柔軟、善良和美好。當然更多的是共鳴,隨着自己年紀的慢慢增長,這種感受越來越強烈,好像時不時會泛上心頭,這種感覺多數時候是叫人難受的。

從中學到工作到成家,雖然離父母距離並不遙遠,但是在父母心中,就如龍應台所寫,依舊是“背影漸行漸遠”。記得讀中學時,我每個星期回家一次,拿生活費拿點菜,然後由父親騎着電瓶車送到車站。真的和龍應台在機場目送兒子離開一樣,父親總是堅持着要等到我上車離開才肯離去。那時候,根本不懂得離別的滋味,總是覺得父親太過於大驚小怪,我這麼大人難道還會讓人拐跑不成?後來上了大學,寢室一幫女孩子來自三縣兩區,今天安排到這家燒野火飯,明天安排到那家去摘桃子,逛商場,遊景點,週末總是活動安排得滿滿的。平時生活費打到了銀行卡上,自己也有點獎學金,再也不會每週回去要零花錢,帶飯菜了。

漸漸的,從回家變成了電話聯繫。後來結了婚,從起初的每天一個電話,每週必回一次家,到現在偶爾的電話和難得的回家。總是覺得時間不夠,孩子要上興趣班,自己也有許多瑣事。每次回家,母親必然像招待客人一般,做上許多菜。回來前,必然還要帶上一後備箱的東西:竹筍是姑姑拿來的,她要給我;雞蛋是大姨家的,她要給我;連做個祭祀買的水果,她也要給我。有的時候真的拗不過發個火她才説:好,不要,不要我們自己吃!但是,到下一次再去,她又搬出很多東西來讓我帶回去,説買多貴,自己家裏有,就拿去。其實,有好些東西都不是自己家的,是親戚朋友送給他們兩老,他們省下來的。

龍應台寫成《目送》是因為她父親的逝世,讓她體味到人生如同“暗夜行山路”。她説,有了對生死的經歷之後,開始覺得大部分社會議題其實都只是枝微末節。她娓娓述説,述説着親情的血濃於水,也述説着親情離去的無奈與錐心疼痛,但更多的是告訴我們親人的重要與親情的珍貴。

“作為父母的子女,作為子女的父母,彼此的身份,是在一生之中一次又一次的目送中完成轉換——只是第一次的目送是成長,最後一次的目送卻是永別。”這或許就是龍應台想要告訴我們的生活與生命的本真。我有這種共鳴,最真切的應該源於奶奶的突然離世,儘管她當時已經92歲高齡了,對於大家來説應該是“喜喪”,而且家裏人也是早就做好心理準備的,但是,當這一刻真正到來時,還是會一樣震驚和心痛。還清晰地記得那個冬天裏,奶奶跟父親説想吃桃子,是那種水蜜桃。父親電話裏問我湖州買不買得到,可是我尋遍湖城水果店都找不到冬日的水蜜桃,於是自作主張買了幾個獼猴桃和她喜歡的`肉鬆回去配稀飯,還特地帶了那種軟柿餅回去,記得她是愛吃的。回去那天是週六,老太太還是躺在牀上,上半身穿着自己縫的厚棉襖,倚靠在墊高的被褥上,面色紅潤,看上去氣色不錯。父親也説這兩天她飯量也增加了。見我回去,她還關切地問:“辰辰沒來?”我説,他上奧數班,下個禮拜天帶他來看你。她點了點頭。我拆了柿餅給她,她説一個柿餅要吃很久,要自己來。咬一口,放在枕邊的餐巾紙盒上,還問問我工作的事情。沒有想到這次竟是最後一面了。三天後的凌晨,父親打來電話,奶奶走了,很平靜地走了。那一剎那,孩提時跟着奶奶的一幕幕往事都湧上心頭,可是那些日子再也回不去了,甚至奶奶都不在了。之後的很長一段日子裏,每每家裏吃雞吃鴨,看到那個軟肝,就會想起奶奶;看到水果店裏的鮮紅柿子,也會想到奶奶。現在,水蜜桃快要上市了,我又要去哪裏尋找我的奶奶呢?

而望着父母漸漸蒼白的頭髮,漸漸傴僂的背影,我漸漸明白,我不只是一個母親,我也是一個女兒。

想為他們做很多事情,想留他們在身邊,看電影、旅行、吃西餐,不要目送,唯願相伴。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