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工匠》觀後感37篇 《大匠者,大國之光》

來源:巧巧簡歷站 7.04K

《大國工匠》是一部展示中國製造業精英的紀錄片,記錄了一羣優秀工匠的成長故事。通過深入挖掘他們的工匠精神和技藝傳承,片中展現了中國製造業追求卓越的信念和不懈奮鬥的精神。影片不僅向觀眾展示了中國工業的崛起,更讓人們對工匠精神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敬重。

《大國工匠》觀後感37篇 《大匠者,大國之光》

第1篇

在上週四晚自習輔導員組織我們觀看了今年五·一特別節目《大國工匠》宣傳片,傳遞着一種正能量,看後我感良多。

“大國工匠,匠心築夢”,相比他們的夢,我們的夢是多麼的微不足道。他們為了夢想付出的汗水是我們的十倍、百倍之多。對比我們這些新一代的築夢者來説,這是多麼令人慚愧的一件事。就拿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一院火箭總裝廠高級技師高鳳林來講,他是發動機焊接第一人,他給火箭焊“心臟”,2.16毫米,是火箭發動機上的一個焊點的`寬度;0.1秒,是完成焊接允許的時間誤差,高鳳林如此高超的焊接技術,不得不讓人折服!

還有胡雙錢就是其中一位擁有非凡技術的匠人,至今他就是一名工人身份的老師傅,胡雙錢的任務難度之大,令人難以想象的。因為是有36個孔,大小不一樣,孔的精度要求是0.24毫米,0.24毫米,相當於人頭髮絲的直徑,這個本來要靠細緻編程的數控車來完成的零部件,切只能依靠胡雙錢的一雙手,和一台傳統的銑鑽牀。

這些“大國工匠”基本都是奮鬥在生產第一線的傑出勞動者,他們以他們的聰明才智為我們的時代、社會做出了突出貢獻,讓我們不得不為之歎服,為之激動,為之點贊。

我以後一定加倍努力學習,學習他們的刻苦精神。紮實學習專業課知識,以創造出一個優異的成績而努力,更是為了我的夢想而努力。

《大國工匠》觀後感37篇 《大匠者,大國之光》 第2張

第2篇

觀看此片後,被工匠們的勞動精神、創造力、鑽研精神深深折服,也深深體會到技術的寶貴。影片講述了普普通通的人,通過勤勞奮鬥帶來的喜悦和改變;他們的文化程度不同,年齡有別,但是他們都擁有一個難能可貴的共同點,那就是——熱愛本職工作、敬業無私奉獻、技藝精湛。他們能夠匠心築夢,憑的是傳承和鑽研,靠的是專注和磨練。

他們常年奮鬥在生產一線,專注和堅守自己的工作崗位,傳承和鑽研職業技能,用勞動者的.聰明才智、敬業勤勉,書寫出了一部勞動讚歌。他們是國寶級的頂尖技術工匠,是一個領域內不可或缺的技術人才,他們用無可挑剔的技能書寫了人生的平凡和不平凡,用自己的雙手,為社會奉獻着人生,他們精湛的技藝讓人們為之震驚、激動、點贊,是所在行業的脊樑。憑着對本職工作的熱愛和中國夢的執著,兢兢業業、任勞任怨,始終奮戰生產第一線,用實際行動詮釋了對品質的極致追求。

作為中國鐵建的一員而感到自豪,鐵路人的精神和鬥志是傳承給我們最寶貴的人生經驗和精神財富,作為新時期的鐵力建設者,堅持不懈的信念和一顆擔當感恩的心,為夢想而奮鬥。

?大國工匠》的故事,生動實踐表明了只有那些熱愛本職工作、腳踏實地、勤勤懇懇、兢兢業業、盡職盡責、精益求精的人,才能成就一番事業,才渴望拓展人生價值。

第3篇

有道是英雄不問出處。在高質量發展的當下,我們需要越來越多的人成為“大國工匠”,各行各業都要有這種“工匠”精神,掀起比拼爭先的熱潮,他們身上都有一股肯鑽研、不服輸的精神,這樣的精神曾經讓人覺得高不可攀,但他們的深情講述,流露出他們也是常人。比如也想有好的待遇,也想陪老婆孩子,也想幹光鮮的工作,但最終他們靠自己的努力,讓自己變得“光鮮”,這樣的“工匠英雄”成長史,更讓人信服,它拉近了英雄和普通人的距離,對普通人而言更具可複製性。這應該算是講好中國故事的樣本。

“春風化雨育桃李,不待揚鞭自奮蹄”評選大國工匠人物,不僅為個人和企業樹立了弘揚勞模精神、工匠精神的榜樣。也展示了這些來自平凡卻創造偉大的“大國工匠”守初心的責任和擔當。站在兩個一百年的歷史交匯點,行進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途上。

感悟大國工匠的.事蹟,領悟大國工匠的偉大,要立足於平凡的崗位。傳承工匠精神、傳承大國精神、傳承民族精神,為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偉大工程做一顆“螺絲釘”,這是我們這一代年輕人去奮鬥、去拼搏的一種信念和夢想,作為新時代的年輕人,我們要向前輩們致敬、學習,要用工匠精神觀待每一項工作,堅持以。我們要在平凡的崗位上,用智慧和盡力、勤勉和務實,走出工匠的風儀。

第4篇

我是一名鐵路工人,昨晚觀看了“大國工匠”後,我體會到工匠和普通工人不一樣的是,工匠的工作不單是為了謀生,而是為了從中獲得快樂。

?大國工匠》講述了不同崗位勞動者,用他們的靈巧雙手,匠心築夢的故事。這羣不平凡勞動者的成功之路,不是進名牌大學、拿耀眼文憑,而是默默堅守,孜孜以求,在平凡崗位上,追求職業技能的完美和極致。最終脱穎而出,躋身“國寶級”技工行列,成為一個領域不可或缺的.人才。

寶劍鋒從磨礪出。我在收看該系列節目時,發現他們文化不同,年齡有別,但都擁有一個共同的閃光點—熱愛本職、敬業奉獻。365行行行出狀元,不管在哪個行業只要付出努力都會獲得不少收穫,幹一行愛一行,不管在哪個平凡的崗位上只要努力都能開出幸福花。

我作為一名90後,參加工作已經6年了,我們這個行業就是沒有節假日,一年四季都在外地工作,顧不上家,有人問我這樣對孩子好嗎?我想説那不然呢,為了生活沒辦法。我們所在的商合杭高鐵明年就要通車了,我們也要加班加點好好在奮戰一年,若干年以後我和家人坐高鐵從亳州段通過我會很自豪的説你看這一段是我曾經參與建設的,我覺着很自豪,付出值得。雖然我們的成就沒有到達工匠這個地位,但是在我心中我們這些為了高鐵早一天開通的建設者們也是大大的工匠。

第5篇

在觀看了《大國工匠》系列電視節目後,感觸很深,影片講述了8位不同行業的勞動者,用勤奮和專注,精益求精,創造奇蹟,在平凡的崗位上脱穎而出成為一個領域內手執牛耳的精英與技能人才。

這些大國工匠大多出身於平凡的家庭,但是,他們沒有隨波逐流,得過且過,而是用辛勤的汗水,在有限的資源內不斷提高自己,澆灌出成功之花,從而實現建功立業的理想。我們國家的底氣,不僅需要高精尖的技術人才,還需要不畏艱苦,鋭意創新的技術工人。他們可能是學歷不高的普通人,但是他們通過鍥而不捨的刻苦鑽研和數十年如一日的辛勤付出,詮釋出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的至理名言,因為技術強國就是給我們展示才華、實現人生價值的舞台。我們作為新一代的鐵路人,如果都能繼承大國工匠的專注專心、艱苦創新的精神,在平凡的'崗位上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勤勉敬業,書寫一線工人不平凡的價值,聚沙成丘,那麼我們的企業效益定會蒸蒸日上,水漲船高,員工也會增加收入,讓普通員工感受到自己存在的價值,煥發出昂揚的鬥志,全身心地投入生產中,從而形成一個良性的循環。

現在,合機給一線的普通員工提供了許多發揮自己特長的平台,比如技能大師室、各類技術比武與技能競賽等,它們給青工們提供了張揚青春展示自己的機會,不怕你有能力,就怕你不敢來,新時期的鐵路詩篇,等着我們來書寫!

第6篇

3月1日晚,項目部組織觀看《大國工匠》紀錄片,觀看之後內心感慨萬分,一個國家的富強,不僅是國家的富強,政府的富強,同樣也是人民的富強。而《大國工匠》這部記錄片,正好給我們詮釋了國家富強的另外一面。

在新的時代中,新時代的烙印下,時代的進步不能僅僅依靠理論知識,不能僅僅靠着虛體經濟的支撐,一個國家的'底氣,除了他們擁有的高素質高文化的國民之外,還需要一羣不畏艱苦在國家科技技術第一線熬夜奮戰,努力創新的技術工人們。

每一位在不同崗位上的技術工人,用他們的刻苦專研,辛勤付出,不懈努力創造着一個個不可能而卻又可而為之的奇蹟,也在詮釋着360行,行行出狀元的至理名言。最直觀的感受莫過於,“技術強國”這四個字,給新時代的我們指出了一條不一樣的路,他們能夠數十年如一日地追求着職業技能的極致化,靠着傳承和專研,憑着專注和堅守,締造了一個又一個的“中國製造”。

作為一個製造業大國,我們難道就沒有工匠精神?還是説浮躁的社會,讓我們忽略了這種精神的存在。“大國工匠”的感人故事,生動實踐表明,只有那些熱愛本職工作,腳踏實地、勤勤懇懇、兢兢業業、盡職盡責、精益求精的人,才可能成就一番事業,才能拓展人生價值。

第7篇

週五晚上收看了“大國工匠年度人物”頒獎典禮,我被深深地震撼了。這些“大國工匠”,既是匠人,也是追夢人。他們用雙手鑄就了港珠澳大橋的輝煌,用智慧將航天器送上太空,用堅守探測出一個個油田,用果敢挑戰超、特高壓帶電作業……他們是焊工、技工、電工、橋樑工等等,來自於不同的工作崗位,卻有着同樣對工作執着的追求。

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就是建設港珠澳大橋的'團隊。這座大橋創造了多個世界第一,它的美麗、雄偉世人有目共睹,但在實現這份美麗的過程中,那些辛酸和勵志的故事,卻鮮為人知。其中一個難點便是一個外海沉管隧道。在港珠澳大橋之前,全中國的沉管隧道工程加起來不到4公里,而且,這是我國第一次在外海環境下建沉管隧道,可以説是從零開始從零跨越。我國的橋樑專家們,在困難面前沒有後退,也不能後退。2013年5月1日,歷經96個小時的連續鏖戰,海底隧道的第一節沉管成功安裝。這是不平凡的96個小時,彷彿一個從來沒有人教過,也從來沒有駕駛經驗的新手司機,要把一輛大貨車,開上北京的三環、五環。

這些可敬的榜樣,他們其實就是我們身邊的一員。但是,他們卻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貢獻。我們要向這些榜樣人物學習,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努力探索,精益求精,用自己的愛心、耐心、恆心去守護孩子們稚嫩的童心,讓他們在愛的雨露中茁壯成長。

第8篇

在這週日晚自習期間班主任同我們一起看了《大國工匠》,看完之後感慨很多。大國工匠,技藝精湛,令人歎為觀止,有人能在牛皮紙一樣薄的鋼板上焊接而不出一絲漏點,又熱能把密封精度控制到頭髮絲的五分之一,還有檢測手感,堪比x光那般精準等等。就拿中國航天科技集一院飛機總裝廠高技師高級技師方文墨來將,他給飛機焊心臟。是發動機焊接的第一人,1.6毫米,是飛機發動機上一個焊點的寬度。0.1秒,是完成焊接技術,不由人不折服!這些“大國工匠”,基本都是奮鬥在生產第一線的傑出勞動者,是踐行勞動精神的最好引路人。他們以聰明才智,敬業勤勉,書寫着一線勞動者的不平凡。他們為我們的時代,為我們的社會做出突出的貢獻,讓我們為之震驚,為之歎服,為之激動,為之點贊。

不管做什麼事,幹什麼工作,只要把這工作做到精,且不斷創新你就能成為最牛的人。

所以生活中,我們必須要堅持求精,不斷創新,大國工匠中每個工匠的技藝都十分高超,而他們高超的技藝的背後都是不斷的努力為了差少每點公差,都付出了巨大的汗水。

這些大國工匠在平凡的.工作上做到了最精,成為了傑出的工人。他們的傑出在於他們的聰明才智,創新精神和對職業的勤勉,這就是一線勞動者的偉大。我以後必須努力好好學習,學習他們刻苦精神,把這些精神應用到我的專業課中來,刻苦紮實的學習專業課知識,在實訓時進取認真參加實訓,多練習,以創造出一個優異的成績而努力!

第9篇

觀看《大國工匠》,讓我受益匪淺。目前,我國經濟發展迅猛、日新月異,各行各業需要更多的工匠,推動國民經濟的發展,因此,時代呼喚工匠精神,時代需要工匠精神。

每一位大國工匠,他們很平凡,也很普通,他們沒有較高的學歷,更沒豐厚的收入,但他們不因職業的'貴賤而卑微,不因失敗而氣餒和放棄,不因環境的惡劣而動搖,以極強的職業操守和毅力,幹一行、愛一行、鑽一行,在幹中學,在學中幹,通過數十年如一日的鑽研和創新、專注和堅守,最終把自己的本職幹到極致和完美,生產出完美無缺的優質產品來造福社會,最終實現人生價值。

如航天特種熔融焊接工高鳳林,我國兩種型號運載火箭第一顆“心臟”的噴管,都出自他手。作為一名普通航天人,幾十年如一日,用勤勤懇懇的工作,助推我國向航天強國邁進。這些工匠們都在平凡的崗位上,但有一個共同之處,不斷挑戰職業技能的極限,最終在平凡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業績。

由此可見,無論你身在哪個行業,都有成為工匠的可能。比如我們從事的叫班工作,認真核對叫班計劃,嚴格執行一叫二籤三催四複查的叫班制度;保證叫醒、叫起、叫走;做到不早叫、不晚叫、不錯叫、不漏叫,像大國工匠那樣,把時間都用在鑽研業務上,長此以往,自己的工作技能得到有效的提升。如今,我們要建設質量強段,需要層出不窮的工匠人才和工匠精神。因此,我們要樹立遠大理想和抱負,樹立不達目的不罷休的堅定信念,不斷提升企業的整體素質和核心競爭力,從而為推動社會發展進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做出貢獻。

第10篇

3月1日晚上8點,我收起前一日值班的疲憊,打起精神觀看了央視綜合頻道播出的《大國工匠》欄目。我敬佩這10位在自己國家不同行業領域幹出卓越成績的大國工匠們,我感動他們在人生道路上走出的每一步,付出的每一份艱辛和努力。

他們當中有為北斗導航等國家重點工程作出突出貢獻的高級技師、“天眼”射電望遠鏡裝配人,有焊接火箭發動機和高鐵的大師級人物、被譽為“世界帶電作業第一人”的特高壓帶電檢修工和我國第一代核燃料師,也有敦煌研究院文物修復保護專家,打破國際技術封鎖和壟斷的技術工人和紮根野外勘探一線和大漠油田的頂尖工匠。他們幾年、幾十年如一日的攻堅克難,有的幾乎用一生都在為國家、為民族的事業和騰飛默默奉獻着。他們在自己平凡的崗位上書寫着祖國今日的自立自強,為祖國培養了一代又一代的行業接班人。

從一名焊接綠皮火車廁所水箱、飲用水水箱的普通焊工成長為我國高鐵焊接專家的李萬軍,他的父親的'一封家書成為了他以後在工作過程中不屈不撓、不斷前進的動力。其中有這樣一段話我記憶猶新“兒子,髒或累,活兒總得有人幹,要讓老百姓坐上世界上最好的高鐵”。我不禁想到自己,4月,我由白班崗位調至三班倒崗位值班至今,我從開始的業務“小白”逐漸成長為能勝任工作的鐵路通信人。雖然值班時常會很辛苦,但我還是堅持下來了,在一次次設備檢修、故障(告警)處理和應急演練過程中不斷磨練自己,積攢經驗,堅信着自己所選擇的鐵路職業和一個合格鐵路人應有的能力和責任。

第11篇

“江山代有才人出,觀看《大國工匠》真的是感慨頗多,各行各業都出“狀元”,特別是看到復興號更是激動不已,在工作中還是要努力探索、創新,更好的服務社會。”

“《大國工匠》中的感人故事,生動實踐表明,只有那些熱愛本職,腳踏實地,勤勤懇懇,兢兢業業,精益求精的人,才可能成就一番事業,才能拓展人生的價值,大國工匠們給我們指明瞭前進的道路。”

“工匠精神的內涵在於敬業、精益、專注、創新,這是一種職業態度,也是一種職業精神。我作為一名鐵路工作者,我雖然渺小,但是我的崗位不渺小,我們每一個人都是建設國家的工匠,國家的繁榮富強都是在每個人的努力中堆砌堆砌起來的。”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我們從《大國工匠》中,看到了平凡的.崗位中迸發出來的勞動精神。作為一線勞動者,書寫他們的不平凡,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傲人業績,在崗位上詮釋自己的信仰。大國工匠們的精湛技藝令人歎為觀止,他們身上表現出的對事業的追求、對人生的熱情、對工作的認真負責、對產品精雕細琢、對技術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彌足珍貴。他們的精神理念和人生追求,值得我認真的學習。”

“工匠們用時間證明着對事業的敬愛,他們用實力證明着自己,他們用精神打造品質,他們用信念打造品格,他們是中國的先進工作者,他們是事業的革命者,他們是光榮的勞動者。一點一點的錘鍊,一直不變的堅守。我被工匠們的勞動精神,創造精神深深折服。只有熱愛本職、腳踏實地、勤勤懇懇、矜矜業業、盡職盡責、精益求精的人,才能成就一番事業,才能拓展人生價值。當下的我們更應該向世界證明我們,為祖國增光添彩,向前輩學習嚴謹的匠心精神。”

第12篇

大國工匠年度人物徐立平,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第四研究院7416廠高級技師。多年來一直為導彈固體燃料發動機的火藥進行微整形。

在火藥上動刀,稍有不慎蹭出火花,就可能引起燃燒爆炸。目前,火藥整形在全世界都是一個難題,無法完全用機器代替。下刀的力道,完全要靠工人自己判斷,藥面精度是否合格,直接決定導彈的精準射程。0.5毫米是固體發動機藥面精度允許的最大誤差,而經徐立平之手雕刻出的火藥藥面誤差不超過0.2毫米,堪稱完美。為了杜絕安全隱患,徐立平還自己設計發明了20多種藥面整形刀具,有兩種獲得國家專利,一種還被單位命名為“立平刀”。由於長年一個姿勢雕刻火藥,以及火藥中毒後遺症,徐立平的身體變得向一邊傾斜,頭髮也掉了大半。從青春歲月到年近半百,一個人偶然間能夠鎮定地面臨一次致命危險並不難,在許多年裏天天面對致命危險,而能夠守恆如常,那實在是太難了。

“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榜樣的.力量是強大的,專題中每一個人、一句話,一個故事,雖然看似平凡簡單,但往往最能激發人們向善的、美的、好的方向進取。他們能夠數十年如一日地追求着職業技能的極致化,靠着傳承和鑽研,憑着專注和堅守,締造了一個又一個的“中國製造”。這些“大國工匠”,基本都是奮鬥在生產第一線的傑出勞動者,是踐行勞動精神的最好引路人。他們以其聰明才智,敬業勤勉,書寫着一線勞動者的不平凡。我要主動自覺的學習工匠精神,做正能量積極的傳遞者,堅守信念、樂於奉獻、勇於擔當,在日常教學工作中詮釋全心全意為人民教育事業服務的內涵。

第13篇

觀察生活,你會發現,平凡的人、不平凡的人,每個人身上終會有一些品質感動着我們;無論事也好,物也好,總有一些回憶感動着我們;感受生活,更有一種精神震撼着我們。

?大國工匠》,匠心築夢。這四個字是我對大國工匠的理解,正是這些羣體和一代又一代的中華兒女將他們對工匠精神的理解,昇華成了對祖國的無限忠誠,追逐夢想,接續奮鬥,才鑄就了今天的中國榮耀!

精湛技藝,卓越匠心。這些“大國工匠”基本上都是奮鬥在第一線的`傑出勞動者、工程師,他們用他們的聰明才智、敬業勤勉,書寫着勞動者的不平凡。他們為我們平常的生活,為我們的社會做出突出的貢獻。他們也並不都是勞模身份,但他們是踐行勞動精神的最好的引路人。

他們其中有焊接我國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發動機的技能專家,為我們航天、登月做出巨大貢獻的高鳳林;我們的“復興號”作為我國高鐵的“升級版”大突破,讓千萬人民越來越節省出行壓力,解決運輸難題,這當然少不了破壞“復興號”動車組列車核心技術難題的焊工李萬君的功勞;為“嫦娥探月”組配高精度射電望遠鏡的鉗工夏立讓我們中國人民也是世界人民第一次看見從月球背面傳回的清晰畫面;還有為我國國防軍工行業進行研究創新的新一代技術工人年僅29歲的陳行行;另外還有特高壓帶電檢修工王進;我國深部地質找礦鑽探領跑者、高級工程師朱恆銀;核燃料修復師喬素凱;突破進口發動機生產線技術封鎖的設備維修工王樹軍;實現石油工程技術重大革新的“油田土發明家”譚文波;用一生和時間賽跑、搶救國寶的86歲文物修復師李雲鶴。以及三萬多名“港珠澳大橋”建設者們。這一個又一個的勞動者、一個又一個的奮鬥的故事讓我震撼,讓我為之動容。敬佩之情溢於言表。

第14篇

3月1日晚8點,通過觀看央視綜合頻道直播的《大國工匠》頒獎發佈會,感觸很深。評選出的高鳳林等10位大國工匠,都是來自全國各地各行各業的勞動者,文化不同,年紀不同,但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愛崗敬業”。他們在不同的工作崗位上,靠自己過硬的技術和本領,用勤勞智慧的雙手創造出一個又一個奇蹟,在平凡的崗位上追求着職業技能的完美,為民謀福,貢獻社會。

“工匠精神”是一種熱愛工作的敬業精神。和普通工人不一樣的是,工匠的工作不單是為了謀生,更是為了一種人生的追求,這也是工匠們很少去改變自己所從事職業的原因。這些工匠都能夠耐得住清貧和寂寞,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每天做着重複的工作,他們日日夜夜加班加點,當別人休息時,他們可能還在一線工作,當別人一家團聚或在公園休閒時,他們可能還在一線獨自鑽研奮鬥,失敗了也不灰心、不氣餒;靠的就是有一顆恆心,靠的就是對專業的執着,甚至是痴迷。常言説,“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做任何事情只要有恆心,堅持不懈,就沒有做不成的。

“工匠精神”是一種精益求精的工作態度。能夠被評選為工匠,其本領和技能自然得到社會公認。但工匠對於自己製造的產品,卻永遠不會滿足。在他們的.心目中,製造出來的產品就應沒有最好,只有更好。評選出的高鳳林等10位大國工匠,來自國防軍工、電子科技、石油鑽探、文物修復等多個行業,他們在平凡的工作中,幹一行,愛一行,鑽一行,永不滿足,追求卓越。正是有了這種工作態度,才能使他們勇往直前,不斷向行業的頂峯攀登。這也是我們千千萬萬勞動者學習和持有的態度。

第15篇

看完《大國工匠》片段後心中是滿滿的自豪之情,對自己作為一名鐵建人、工程人、中國人,而感到慶幸。

這段影片以頒獎形式,向我展現了近幾年來中國極速的發展和其取得了一件件非凡的成就。通過這段影片,我知道了中國在近幾年內獲得了許許多多的世界第一,也讓我知道了什麼才是真正的中國製造。而這些好成績的背後,靠的不光光是黨和政府,更重要的則是在每個崗位上堅持奮鬥的工人。正是因為他們一心為國,一絲不苟的精神,這才造就了中國日新月異的變化。也正是因為他們的辛勤付出,中國的經濟才能達到如此的高度,他們也值得我們學習。而看完這段影片,我不禁覺得自己是多麼的幸福,因為我們的國家達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我們也有一個好的生活,所以我們更應該不思進取,回饋祖國。

主持人的聲音還不時地在耳邊回饋,介紹一段有一段的中國建造,從無到有從貧窮到富裕到引領世界,真真切切的從我們實際當中反應出來,感人的一幕幕震撼的一幕幕,歷歷在目回望厲史,這些光輝成就,是用多少代人經過多少年的艱苦奮鬥,才創造如今令世界驚歎的'中國,作為一箇中國人,我為此感到自豪,作為一箇中國人,為那些默默奮鬥的工作者表示最崇高的敬意。是他們的艱苦奮鬥,是他們的追求完美,是他們的默默奮鬥,才換來如些令人驚歎的新中國。在這新時代的新中國,我們擁有的比以前的建設者更為先進的技術踏着他們的腳步奮勇向前,有他們的不怕吃苦不怕累不怕髒的精神鼓舞着我們,我們又有何理由不踩在巨人的肩膀上更上一層樓呢!

最後,不得不説,一個個沉甸甸的獎盃背後付出的汗水而留下他們一雙雙寫滿故事的手印,中國不會忘記 歷史不會忘記。

第16篇

?大國工匠》講述了為長征火箭焊接發動機的國家高級技師高鳳林等8位不同崗位勞動者,用他們的靈巧雙手,匠心築夢的故事。這羣不平凡勞動者的成功之路,不是進名牌大學、拿耀眼文憑,而是默默堅守,孜孜以求,在平凡崗位上,追求職業技能的完美和極致。最終脱穎而出,躋身“國寶級”技工行列,成為一個領域不可或缺的人才。

寶劍鋒從磨礪出。我在收看該系列節目時,發現他們文化不同,年齡有別,但都擁有一個共同的閃光點—熱愛本職、敬業奉獻。他們技藝精湛,有人能在牛皮紙一樣薄的鋼板上焊接而不出現一絲漏點,有人能把密封精度控制在頭髮絲的五十分之一,還有人檢測手感堪比x光般精準,令人歎服。他們所以能夠匠心築夢,憑的.是傳承和鑽研,靠的是專注與磨礪。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人的心靈深處一旦有了源源流淌的“活水”,便有了創業創造、建功建樹的不竭“源泉”。我把它稱為“成功之源”。這個“成功之源”就是—愛崗精神、敬業自覺。有那麼一些人,他們也希望能功成名就,卻缺少必備的“成功之源”。表現在,既不愛崗,更不敬業。有的挑肥揀瘦,這山望着那山高;有的不務正業,把主要精力放在“第二職業”上;有的粗枝大葉,不求“過得硬”但求“過得去”;有的濫竽充數,長年累月“佔着茅坑不拉屎”。

愛崗敬業,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的內容之一。築就人生美麗夢想也好,踐行核心價值觀也罷,既不是虛無縹緲的,也不是高不可攀的。“成功之源”,就根植在你我他的職業道德里、情感良心中。表面上,愛崗敬業是利他的;實質上,愛崗敬業也是利己的。換言之,它是滿足社會需求與實現個人價值的有機統一。

只有那些熱愛本職、腳踏實地,勤勤懇懇、兢兢業業,盡職盡責、精益求精的人,才可能成就一番事業,才可望拓展人生價值。

第17篇

近日,我收看了央視播出的《大國工匠》頒獎典禮晚會後,心潮澎湃,思緒萬千。民族振興,強國富民,離不開奮戰在各行各業的人才,而三百六十行,行行都能出狀元。我們航天人更是擔負着建設航天強國的歷史使命,更是需要呼喚工匠精神。

所謂工匠精神,我認為就是熱愛自己的工作崗位,堅持在工作中吃苦耐勞,一步一個腳印,使自己鍛煉出不同於他人的智慧和能力;就是要求我們將“精益求精、盡善盡美”昇華到“用標準化的作業流程去代替參差不齊的個人經驗”;就是要在生產實踐中凝聚形成務實嚴謹、專注專一的可貴品質;就是要在工作中創新創效,不斷提高自己的操作能力和技術水平……

在推動製造強國、航天強國建設中,技術工人是至關重要的一環,其中特級技師,以及擁有絕技絕活的大師級工匠,更是發揮了無可替代的作用。在數控機牀、數字化、信息化、智能化建設日新月異的`今天,並不代表機器就可以完全取代人工,我們就能一勞永逸。相反,很多精密加工、高精尖零件還需要技術工人獨具匠心地設計工裝才能完成,需要工人的精心打磨才能成功,還需要我們腳踏實地一步一步的去做。

無論對於一個企業還是對於一線員工來説,提高員工的素質和技能將變成企業和個人發展的一個重要的核心競爭力。任何事情的成功不是敲鑼打鼓輕輕鬆鬆就能完成的,作為企業要把搞好員工培訓,提升員工技能作為提高企業競爭力的大事來抓,不斷加大投入,建立長效機制,不斷完善一線員工隊伍建設,不斷提高員工技能水平,這是企業又快又好發展的迫切要求,也是提高企業競爭力的有效途徑。而作為我們每個員工來説,都要胸懷工匠精神,長期堅守,沉下心來,刻苦鑽研崗位技能,盡職盡責,精益求精,辛勤付出,拓展人生價值,以高超的技藝、精湛的技術、敬業的品德為新時代做出新貢獻、譜寫新的篇章。

第18篇

我們大部分人都工作在平凡的崗位,我們生活中不缺乏激情與感動,只是大多數人少了一些發現感動的眼睛,大多數人沒有去好好的用心感悟。

為了認真學習“大國工匠”們堅韌不拔的意志品格和追求卓越的職業精神,養成勤學習,刻苦鑽研,愛崗敬業的優良品質,我們銷售公司動員全體員工利用業餘時間認真觀看了《大國工匠》系列專題片。該片講述了為長征火箭焊接發動機的國家高級技師高鳳林等十位不同崗位勞動者,用他們的靈巧雙手,匠心築夢的故事。大國工匠們的精湛技藝令人歎為觀止,他們身上表現出的對事業的.追求、對人生的熱情、對工作的認真負責、對產品精雕細琢、對技術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彌足珍貴。他們的精神理念和人生追求,值得我認真的學習。

當我看完大國工匠的宣傳片後,我就一次次的問自己,到底什麼樣的工人,才是大國工匠。不必從事高端科技,也無需從事獨一無二的工作,工作崗位也不用奢華卓越,他們都是在第一線辛勤工作的平凡工人,他們有鉗工,有焊工,有研磨工等等,無一例外,都是平凡的普通工人,他們不都是領導,不都是高學歷,他們的成功離不開他們的信念。他們都有一種堅定不移的信念,這種信念是他們成長進步的動力,這種信念使他們散發出一種感染人性,振奮人心的精神,這種信念我們稱之為“匠心”。我國數千年曆史中,出現過魯班這樣的大師級工匠,也有修造出故宮這種世界奇觀建築的工匠。他們都有工匠精神,有不斷超越自我的工匠意識。再看,從新中國成立到現在,整個中華民族為了國家的興旺與發達,為了社會的進步傾入了大量的心血,他們中有鐵人王進喜、有掏糞工人時傳祥,更有像給給火箭焊“心臟”的高鳳林這樣的大國工匠。他們的成功本身就是對自己信念的堅信、堅守與堅持,是為匠心獨運。

第19篇

昨天晚上班主任組織我們全班看了央視系列《大國工匠》,深受感動。

偉大的鄉村工匠,匠心打造夢想。有的人可以在薄如牛皮紙的鋼板上焊接,不會有任何滲漏,有的人可以把密封精度控制到髮際線的五十分之一。高超的藝術創造了中國歷史上的奇蹟,但都有一個特點:執着,甚至執着於專業。

大國工匠各種崗位的高級技師生產的飛機、火箭、高鐵、輪船,都是質量要求非常高的產品。如果01%的質量問題。飛機可能墜落;高鐵可能出軌;船可能會沉。在他們看來,這些100%有保證的質量是從8篇關於偉大國家工匠的'感知的精選文章中獲得的。成為小菜一碟;經過30年的快速發展,中國經濟。經濟總量明顯提高,居世界第二位。這些都離不開他們日夜加班。別人休息的時候還在一線。別人和家人團聚,只能一個人在前線奮鬥。

高鳳林,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第一研究院首都航天機械公司特種熔焊機高級技師,從事火箭發動機焊接工作。哈爾濱東北汽輪機廠大型機車換熱器生產技術人員在承擔國家“七五”攻關項目中,已有一年多沒有攻克焊接難關。憑藉多年的實踐經驗和反覆探索,高鳳林已成功交付兩套壓制生產單位一年多的18款產品。

此時此刻,我們應該向他們學習堅韌不拔的精神,努力成為我們國家的支柱。我不是製造專業的,是烹飪專業的。我們需要不斷了解烹飪藝術的學習,烹飪並不難,但做好並不容易。掌握烹飪技巧真的很難。專業老師也很關注我。雖然學習很辛苦,環境很熱,但苦中有樂。每當我學一道菜,聽到老師同學的誇獎,我都會很開心,很自豪,但還是有很多不足,很多細節需要修飾。不能安於現狀,要更精,掌握更多技能,突破一個難度,用心去練。山外有山,人外有人。現在的社會專家如雲,我要制定自己的目標。我要做的就是不斷進步,上一段樓梯!

在那裏,這種後體驗幾乎走到了盡頭,然而,我真正的行動才剛剛開始。我此刻想做的,就是向着技能大賽的目標邁出艱難的一步,以飽滿的熱情贏得最後的勝利。

第20篇

王進、朱恆銀、喬素凱、陳行行等,數十位匠工。他們來自國防軍工、電子科技、石油鑽探、文物修復等多個行業,有焊接火箭發動機的大師和高鐵焊接的頂級技師,有被譽為“世界帶電作業第一人”的特高壓帶電檢修工和我國第一代核燃料師,有打破國際技術封鎖和壟斷的技術工人,有為北斗導航等國家重點工程做出突出貢獻的高級技師和“天眼”射電望遠鏡裝配人,有堅守大漠油田的“土發明家”以及年近90仍堅守一線的文物修復保護專家等。

每一位當選“大國工匠年度人物”都是所在行業的頂尖技術技能人才,都在普通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貢獻,都是工匠精神的傑出傳承者!

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也要在教學的崗位上,不斷學習,不斷更新自己的專業素養,去挑戰更高的目標,去創造更有價值的教學成果,堅守自己的崗位,奉獻自己的青春,創造出屬於自己的人生價值。

“大國工匠”的感人故事,生動實踐證明,只有那些熱愛本職工作,腳踏實地、勤勤懇懇、兢兢業業、盡職盡責、精益求精的人,才可能成就一番事業,才渴望拓展人生價值。所以,我輩當自勉。

大國工匠的優秀事蹟,不僅生動呈現出“中國製造”向“中國創造”偉大進程中的突出變革和非凡成就,更令人感受到工匠精神的深刻內涵和重大意義。工匠精神是職業特質也是文化內核,所謂“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講的就是工匠精神對於成功的重要意義,無論是什麼行業,也不管在什麼崗位,都需要不斷淬鍊一顆匠心,使匠心融為職業之魂,才能夠在崗位上釋放出光彩,創造出個人與社會的'巨大價值。

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教師的一言一行都滲透在我們的課堂,潛移默化的影響着我們的學生,一人影響百人,百人影響千人,千人影響萬人,萬人影響千千萬萬人,大國工匠身上所具有的卓越匠心、精湛技藝以及深厚的家國情懷,都是我們作為一名教師應繼承並不斷不能發揚光大的。

第21篇

觀看了3月1日中央台《2018年度大國工匠》頒獎晚會,我頗有感觸。從上海飛機制造公司的高級技師胡雙錢到珠港澳大橋鉗工管延安等8位大國工匠的事蹟、精神令我感動。我個人認為大國精神就是職業道德、職業能力、職業品質的具體體現,宏揚“大國工匠”精神就是“育匠人、樹匠心”,體現“敬業、求精、專注、創新”,這是國家綜合實力不斷提升的具體明證和需求。

這些能工巧匠都是來自基層的普通生產者,他們在各自的平凡崗位上為國家作出了貢獻、做出了不平凡的事蹟,他們都有一顆“默默無聞、執着於追求卓越”的匠心,“敬業、求精、專注、創新”的工匠精神,在他們身上得以體現,同時,我也看到事蹟的背後是汗水、孜孜不倦等無私奉獻的“大愛”精神。小事做好了、做精了,同樣是“愛國精神”的體現,心中時刻裝着“集體、國家”,個人的`努力方向就不會出現偏移,個人的奉獻精神就不會出現疲軟,個人的人生觀、世界觀就能不斷地得到提升和昇華。

結合“大國工匠”精神,我不由得對標找差。目前,我段正處於一個變革的時代,大家應順潮而起,不斷地發揚匠心精神,堅持‘規範管理、強化基礎、盯控關鍵’思路,全面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整治安全突出問題,不斷提升自己的管理水平。在學習當中,不斷地研習業務,提升職業素質,更好地做好各項管理工作;增強工作的緊迫感和責任感,加大“敬業、求精、專注、創新”具體工作措施的落實力度,熟練掌握工作質量關鍵環節與控制要點,儘快適應鐵路發展的需要;自覺投身到“學匠心、樹匠人”的浪潮之中,不斷提高辦事效率和工作能力,以嚴肅認真的工作態度,穩妥化解矛盾,維護穩定工作,解放思想,與時俱進,跟得上總公司、集團公司機務改革發展的步伐,讓合肥機務段向着更大、更強的目標邁進。

第22篇

最近,學校組織我們觀看《大國工匠》系列紀錄片,讓我們瞭解了大國工匠的故事,並深深的被他們的事蹟所感動,我作為一名職校學生,未來的技術工人,不禁反思我與他們的差距,不禁夢想向他們靠攏。

當我看完大國工匠的宣傳片後,我就一次次的問自己,到底什麼樣的工人,才是大國工匠。必須是高端科技嗎必須是獨一無二嗎必須是奢華卓越嗎都不是!

那大國工匠到底是什麼樣的人呢他們都是在第一線辛勤工作的平凡工人,他們有鉗工,有撈紙工,有研磨工等等,無一例外,都是平凡的`普通工人,他們不是領導,不是富翁,甚至不是高學歷,但他們每一個人都靠着對職業技能的完美追求,靠着對技術的忠實傳承和鑽研,靠着幾十年如一日的專注和堅守,於平凡的工作中掌握不平凡的技能,成為國家國寶級的頂級技工,成為一個領域不可或缺的人才。

更為可貴的是,他們身上所傳承的工匠精神。工匠精神,是指工匠對自己的產品精雕細琢,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的精神理念。僅有秉承着這種精神理念,踏踏實實、仔細認真的做好自己的工作,才能一步步向大國工匠們靠攏,才能逐步成為行業精英!

其實,我們在專業學習中也是一樣,有時候我們忙,我們會累,我們會煩,我們會厭倦,可我們換位思考一下,大國工匠們他們難道不累嗎難道不厭倦嗎胡雙錢守着台虎鉗一干就是二十年,至今,他都是一名工人身份的教師傅。周東紅守着又冷又潮濕的撈紙池就是十幾年,鏨刻大師孟劍鋒師傅在研究新工藝的時候,失敗一次又一次,但他始終沒有放棄。他們並不是不累,並不是不厭倦,而是有工匠精神在支撐着他們,當他們完成一件作品的時候,成就感和榮譽感襲來,所有的疲倦都不值一提了。

同學們,我們作為新時代的技校學生,更應當向這些工匠們學習,學習他們身上吃苦耐勞、精益求精的精神和品質,學習他們堅定不移、始終如一的工作勁頭,學習他們不忘初心,不受外界誘惑,一步步走下去的堅韌與執着!工匠精神,貴在執着堅持,貴在追求卓越,讓我們繼續秉承工匠們這寶貴的優秀品質和精神,認認真真學手藝,紮紮實實練技術,爭取早日也能躋身於技能精英的行列,成就自我精彩的人生!

第23篇

我國科技發展日新月異,取得了許多驚人的成就。這些成就的背後是我國工匠用汗水換來的輝煌。這個寒假我觀看了紀錄片《大國工匠》。

大國工匠主要講述了彭祥華,張冬偉,胡雙錢,高鳳林等各個行業中的工匠中的典型代表人物的事蹟。大勇無懼,大術無極,大巧破難,大藝法古,大工傳世,大技貴精,大道無疆,大任擔當。工匠們用自己的汗水換來了祖國的繁榮,興茂。他們用行動體現了工匠精神。

所謂工匠精神就是高超的技藝,精湛的技能,嚴謹、細緻、專注、負責的工作態度和精雕細琢,精益求精的工作理念,以及對職業的認同感,責任感,榮譽感和使命感。而大國工匠中的工匠則是工匠精神的實質體現。

彭祥華是我記憶中最深的一位工匠。他是一位隧道爆破高級技師,在川藏鐵路的修築過程中他和工友們需要開鑿拉林段地質最複雜的東噶山隧道。他們在隧道開鑿過程中最怕遇到的困難——山體中的蓄水大量湧出。在經過多方組織的研討會之後,他決定親自實施爆破。他無懼冒水塌方在軟弱豆腐般的巖層中精準爆破最終取得勝利。他所見證的工匠的擔當,如山崖佇立,如長鬆挺立。

另外還有兩位工匠我也印象深刻。他們就是馬宇和張冬偉

馬宇是一位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文物修復師。兵馬俑在地下深埋兩千多年,大部分陶片和地下環境已經形成了穩定的平衡狀態。為了避免突然出土環境變化對兵馬俑造成二次損害,大量修復工作都是在現場進行的`。而馬宇苦練多年用時光作為粘合劑,毫釐之間,重現曠世兵馬俑。這位修復者把這份工匠式勞作變成了藝術和學問,他是一位國家文化使命的有力承擔者。

張冬偉以大匠境界焊縫“氫彈”內膽。他手工焊縫長14km。厚0。7cm“氫彈”內膽,先修“心境”而後達“技境”的大匠境界。建造一艘lng運輸船的難度堪比建造一艘航母。lng船的殷瓦鋼內膽壁的厚度只有0。7釐米而且非常嬌氣,必須非常小心。張冬偉心如止水,手如拂羽,身如淵渟嶽峙。體現工匠精神。

我國科技還在發展,而發展過程中離不開公正的努力。只有我們青少年揹負起老一輩工匠的精神與責任。才能使祖國的科技更加進步。

第24篇

這天晚上,我在網上看完了最後一集紀錄片《大國工匠》。當時,我盤腿坐在宿舍的牀上,正被中國工匠們數十年如一日地執着追求精益求精的細節、靠着傳承和鑽研、憑着專注和堅守,所締造出的強大技術生命力感到震驚和激動不已。我認為,這些大國工匠們都是超越非凡的“聖人”,在這個神話與現實結合的特殊日子裏,我是隔着屏幕在和這些創造人間奇蹟的“聖人”們進行着隔空的對話和相望。

觀《大國工匠》後,我被工匠們的勞動精神、創造精神深深折服。“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人的心靈深處一旦有了源源流淌的“活水”,便有了創業創造、建功建樹的不竭“源泉”。我把它稱為“成功之源”。這個“成功之源”就是—愛崗精神、敬業自覺。“大國工匠”詮釋出的“工匠精神”應該成為“中國製造”的內在支撐,這樣才能讓我們國家制造的產品釋放出更加奪目的光彩,作為一名專科學院的大學生,我們更加應該清醒地看到祖國建設多麼需要能工巧匠,這也是我們學生義不容辭的責任,學生要積極進取,認真學習,關注關愛同學,勤奮鑽研,揹負,為未來的”能工巧匠”鋪平職業人生的寬廣大道。

我喜歡“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這樣的詩句,每次讀來都有氣清神穩的感覺。我常對着自己的工作崗位想,人的.心靈深處那個不竭的“活水源泉”,可不可以稱得上就是“匠心”。古語説“文不按古,匠心獨運”,我認為,在企業裏,無論做什麼工作,不要説市場開拓、技術研發和管理工作,哪怕做一名文員、後勤保潔工或者保安,做專、做精、做細、愛崗、敬業都是所要共有的精神。這種精神看似抽象,其實是我們幹好本職工作的“魂魄”,它每天與我們如影隨形,我們之所以感到遙遠,感到陌生,是因為有時候,我們對待工作還不夠專注、執着,還缺乏一些的精益求精。

著名作家劉震雲説過,能將胡辣湯做成品牌同樣值得敬仰。我認為,只要大家珍惜和敬畏目前的工作,不管你是什麼工作崗位,只要能把精益求精的精神融入每一個工作細節,不斷追求極致,腳踏實地一直幹下去,那麼你就一定能稱得上“工匠”,你所展現的精神,一定就是大家佩服和讚揚的“工匠精神”。

第25篇

3月1日,項目部組織各部室、各架子隊人員,觀看了央視綜合頻道首播“大國工匠年度人物發佈晚會”,是由30位相關領域知名專家、著名勞模代表、資深媒體人士組成的專家評委會,經過嚴格評審,從候選人中評選出10位“大國工匠年度人物”。可以説他們為國家真的是做了巨大的貢獻。每出場一位“大國工匠”人物時,都會讓人感到無比的震撼,如果説今天看的不是現場直播,而是文字性的説明,那麼震撼的場面我也是想象不到的。

“大國工匠”人物中,使我記憶最深的是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機械製造工藝研究所工人陳行行。陳行行,讓我震驚的是,他年僅才29歲,這個真的是萬萬沒有想到的,按正常倫理推論,為國家做出貢獻的肯定是資歷超深,相當有經驗的老前輩們,但是未必。陳行行拿過15枚金牌,考了無數個證書,真的是活在書的海洋裏。讓我印象深的還有他脱口而出的一句話,“這個世界不必知道我是誰,而是我要為這個世界做什麼”,這句話一直在我腦海裏飄蕩,同樣的八零後,感覺他的眼界真的高處同齡人不是一絲絲的差距,看到這裏,我的心裏在打問號,他29歲都為國家做這麼大貢獻,而我們呢。突然覺的差距好大。

陳行行從事保衞祖國的核事業,是操作着價格高昂、性能精良的數控加工設備的`新一代技能人員,優化了國家重大專項分子泵項目核心零部件動葉輪葉片的高速銑削工藝。所獲榮譽: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技術能手、四川工匠。

還有一位印象特別深的“大國工匠”人物,煌研究院石窟壁畫修復專家李雲鶴:他堅守文物保護第一線,修復保護壁畫63年,無論天氣如何,都不會妨礙他維修壁畫和雕像,像他老人家已經86歲的高齡,正常情況下不應該是安享晚年的時候嗎,可是他卻説:“只要我能幹動,我就還要接着幹。他常年在石窟裏修復壁畫,熱衷於自己的職業,不僅這樣,他還讓自己的子孫來繼承他的這份事業,他的這份精神真的是可歌可泣,無私的把自己的一生獻給了這片土地。他説:我們都在努力奔跑,我們都是追夢人,一句簡單又樸實,又充滿力量的一句話。

第26篇

今天按學校要求,整組成員一起觀看了央視新聞推出的一檔《大國工匠》節目。

1.大國工匠,匠心築夢。有的人能在牛皮紙一樣薄的鋼板上焊接而不出現一點漏點,有的人能密封精度控制到頭髮絲的五十分之一,如此高的焊接技術,不由人折服。

2.北京apec會議上,我國送給外國領導人及夫人的國禮之一——“和美”純銀絲巾果盤,是鏨刻大師-孟劍鋒師傅在只有0.6毫米的銀片上,經過上百萬次的精雕細琢才打造出的“絲巾”。

3.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第702研究所-顧秋亮,被譽為兩絲鉗工。成功把“蛟龍”送入海底後,他的新挑戰是組裝中國首個完全自主設計製造的4500米載人潛水器。

4.胡雙錢就是其中一位擁有非凡技術的匠人,至今,他都是一名工人身份的老師傅,但這並不妨礙他成為製造中國大飛機團隊裏必不可缺少的一份子。

5.南車青島四方機車車輛股份有限公司高級技師——寧允展,他是crh380a的首席研磨師,是中國第一位從事高鐵列車轉向架“定位臂”研磨的工人,被同行稱為“鼻祖”。

6.滬東中華造船集團焊工——張冬偉。殷瓦焊是世界上最難的焊接技術,殷瓦板牛皮紙一樣薄,張冬偉的焊接技術不但質量百分百有保障,外觀上也完美無缺。

7.中國宣紙股份有限公司高級技師——周東紅30年來,周東紅始終保持着成品率100%的記錄,他加工的紙也成為韓美林、劉大為等著家及國家畫院的“御用畫紙”。

這一個個真實的故事講述了那些勞動者用雙手匠心築夢的.震撼而又感人的事蹟。這羣勞動者,他們的成功之路不是上名高中、進名大學,而是追求職業技能的完美和極致,靠着傳承和鑽研,憑着專注和堅守,他們成為國寶級的頂級技工,成為一個領域不可或缺的人才。

第27篇

五一期間,關於《大國工匠》的系列報道,在令人眼花繚亂的娛樂節目中脱穎而出,吸引了大部分人的眼光。八位國寶級別的工匠,用其令人折服的工業技能、令人敬佩的敬業之舉,俘獲了社會的自豪心與熱心。大國有此極品工匠,當是國家之福;而社會媒體的廣泛宣傳,更是讓德技之美,化成一種勞動共識。

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雖説行業不同,但是,對於這些在技藝上有大成的工匠們來説,今日的輝煌,是道德累積的碩果。為人不易,為工作更為不易。由這些大國工匠延展開來,我們的各行各業,不論職業種類與薪酬、地位高低,都有一批道德的.堅守者。他們將職業化為一種生活信仰,用一生的時間,在敬業的崗位上,默默耕耘,不論收穫。正是這種輝煌與光環下的靜守,讓這些工人勞動者,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有德之人,總不會讓社會失望;對於工人行業來説,德行還需技能陪襯。若無技能相佐,夢想極有可能變為玩笑,若有技能相佐,夢想代代累積,永遠不會成為空談。從兩彈一星的研發成功,到今日中國,能工巧匠層出不窮,在技能上的深入研究,讓我們的中國製造,開始由代工轉為知識成果。於是,一個在經濟、政治、文化上逐步崛起的技能大國,在各行各業的精英和工作者的不懈追求下,逐漸由默默無聞走向了世界舞台。

有德無能,極容易落了技術下風,失卻説話的底氣;有能無德,極容易走上歧途,一發不可收拾。對於職業人來説,我們需要強烈的職業道德來指引方向,更需要精湛的技能來夯實基礎。德行與技能相佐,夢想就在腳下。

勞動光榮,勞動鋪就夢想前路。在《大國工匠》這一文藝精品身上,我們能看見工人們的敬業之德與高超之技。可以説,八位國寶級別的工匠,成就了《大國工匠》的藝術美;而濃縮了德行和技能的《大國工匠》文藝作品,又通過展示勞動之美,讓坐擁德技之人,獲得了應有的一份社會尊重。

支撐文藝作品的,是文藝作品的價值取向和內容取捨;支撐我們中國夢想的,是德行之厚與技能之美。現代中國,就是在那一批批前赴後繼、永不言敗、技藝精湛的創造者手中,走向民族復興的輝煌。《大國工匠》,是我們文藝界的驕傲,更是我們民族的驕傲。有德技常伴,何愁國家不興?

第28篇

昨天晚上,我們組織看觀了節墓垠國工匠,我真的很敬重這些為國家科學技巧做出精彩供獻的人。

大國工匠,匠心築夢。有的人能在牛皮紙一樣薄的鋼板上焊接而不呈現一點漏點,有的人能密封精度節制到頭髮絲的五十分之一,就拿中國航天科技團體一院火箭總裝廠高檔技師高鳳林來講,他繪火箭焊心臟,是發念頭焊接的第一人。0.16毫米,是火箭發念頭上一個焊點的寬度0.1秒,是完成焊接允許的光陰誤差,如此高的焊接技巧,不由人折服。

胡雙錢便是此中一位擁有不凡技巧的匠人,至今,他都是一名工人身份的先生傅,但這並不妨礙他成為製造中國大飛機團隊裏必弗成缺氨贍一份子。2006年,中國新一代大飛機c919立項,對胡雙錢來説,這個要做百萬個零件的大工程,不僅意味着要做各類各樣形狀各別的零件,有時還要臨時救急。一次,生產急需一個特殊零件,從原廠調配必要幾天的光陰,為不耽擱工期,只能用鈦合金毛坯來現場臨時加工,這個任務交給了胡雙錢。在節目裏,胡雙錢所講述的任務難度廣大,令人不行思議:一個零件要一百多萬元,癥結它是精鍛鍛出來的,所以本錢相當高,因為是有36個孔,大小不一樣,孔的要求是0.24毫米。0.24毫米,相當於人頭髮絲的直徑,這個原來要靠過細編程的數控車牀來完成的零件,那是隻能寄託胡雙錢的'一雙手,和一台傳統的鐵鑽牀,僅用一個多小時,36個孔悉數打造完畢,一次通過查驗,也證明胡雙錢的金屬雕花技能。

這些大國工匠,基礎都是奮鬥在生產第一線的精彩勞動者,他們以聰明才智,敬業勤勉,書寫着一線勞動者的不平凡,他們為我們的時代,為我們的社會做出突出的供獻,讓我們為之震驚,為之歎服,為之激動,為之點贊。

每個人都有一份屬於本身的工作,其不合之處僅在於,各自工作中所要完成的任務及方法相異,各個工種對付專業才能的積累,應採取不合的方法,用不合的方法就會帶來不合的後果。

而現在的我們要向他們學習這種鍥而不捨的精神,和他們奮鬥的目標,爭做公司的棟樑,加倍盡力的學習知識和技能,我們要不斷地提高充足本身,紮紮實實地走大好人生的每一步,爭做公司的工匠,為公司供獻本身的一份力量。

第29篇

5月3日下午14:00時,陽極分公司在陽極分公司黨務活動室組織觀看了紀錄片《大國工匠》,影片講述了我國超級工程中那些有重大貢獻的工匠事蹟,他們工作的態度、精神、以及他們的技藝令我感到震撼與感動。

影片開始講述了一位爆破專家在打通山體隧道時的所做所想,面對西藏的獨特的地質地貌環境,他能把自身的技藝發揮到極致。爆破後孤身一人進入隧道檢查是否有啞彈存在,那偉岸的身軀如山崖佇立、長鬆挺身,那一刻,他肩負着所有同事的努力成果與安全,只有他親自檢查才得以放心,這是一種偉大的擔當。驗收1000kv特高壓輸電線路的工人王進經歷的事情同樣讓人動容,他和他的同事爬在高百米的電線上帶電檢查,危險程度可想而知,然而,通過影片我看到他們臉上的從容與淡定。我在想,不知道他們每次作業時心裏怕不怕,我想是害怕的,但同時,我覺得他們內心的責任擔當戰勝了恐懼。人民幸福生活的背後離不開這樣偉大的工人師傅。還有很多很多的工匠事蹟,他們在軍事、工業、醫學等等各個領域出類拔萃,有的工作崗位很平凡,比如焊接,但是他們將平凡的工作做到了極致,做到了完美。

曾有學者説,近半個世紀,中國難出大師。因為曾經我們有過楊振寧、鄧稼先等一批大師,然而,現在有誰?看了影片後,我認為影片中的人物是我們現在的大師,任何一項工程、工作發揮到極致,進入同行業世界領先地位,難道還不算大師嗎?觀看影片後再結合我的日常工作,細想想,我的工作雖然不難,但是,我有全身心投入嗎?我有一顆工匠的.心嗎?隨着我國科學技術的不斷強大,我覺得我們每一位工人都要順應時代的發展,讓自己進步,讓自己技藝超羣,這樣公司才能更加強大。自十八大以來,國家每天都在變樣,變的日益壯大。“少年強則中國強”,我作為一名平凡的焙燒車間工人,應該沉下心來在我的崗位上盡心盡責,幹出不平凡的事蹟!

第30篇

談起大國工匠,就想起這句話,就如同從前,書信很長,馬車很慢,一生只夠愛一個人一樣。工匠幾乎把所有的心血都傾注進去,對待作品,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般。

我沒有親眼見過他們做作品時的場景,只是在書裏的隻字片語中瞭解到大國工匠,他們身上所有的匠人精神。現在我們提倡的匠人精神的本質是工匠精神,不也是對職業道德的遵守,追求卓越的創造精神,用户至上的服務精神嗎?印象最深的就是古文裏有一篇《庖丁解牛》庖丁給梁惠王宰牛。“庖丁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觸,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響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於桑林之舞,乃中經首之會。”庖丁即廚師的意思,但是他的技藝非常精湛,就連梁惠王也不由得的誇讚他,其實他也沒做什麼特別偉大的事。忠於自己的工作,熱愛自己的工作。用心去做,用眼去看,用官所感。就如韓愈《師説》中的.一句,“術業有專攻。”我所以為的工匠精神,也莫過如此了吧:不僅僅以自己的工作來養家餬口,對自己手中的東西,精益求精,精雕細琢,更上一層樓的精神。

在古代,中國作為手工業出產大國,瓷器、玉雕、繡品都是出自匠人之手。雖然匠人的地位並不高,但他們所創造的,卻是舉世無雙的寶物。就拿瓷器來舉例子,作為中國的一張名片,如果沒有工匠不斷的推陳出新,又怎麼會有舉世聞名的中國瓷器?“瓷器”的發明始於漢代,脱胎於陶器,它的發明是中國古代工匠在燒製白陶器和印紋硬陶器的經驗中,逐步探索出來的。由最開始的素瓷,到後來潔白無瑕的白瓷,再者唐三彩、元青花、祕色瓷、琺琅彩。這不知多少工匠傾注了全部心血進去,方得一“小瓶”,碎一件,便少一件。也許,工匠精神的另一層含義也告誡我們,不僅也對自己的作品用心,更要懂得來之不易的成果,總結下去前人摸索出來的經驗,傳承不斷推新的文明。

周杰倫有這樣一首歌“天青色等煙雨,而我在等你”。以前不懂這是什麼意思,後來才知道啊,天青色是無法自己形成的,在青瓷出爐的那一瞬必須是煙雨天,釉色才會漸變成夢幻般的天青色。因此雨過天晴的瓷器極為珍惜。工匠,是有工藝專長的匠人。等待僅僅是程序的一部分,也是匠人精神所追求的一種精神,一種境界。只有執着專注、作風嚴謹、精益求精、敬業守信、推陳出新,沉得住心,才能做出真正獨具匠心,經得住時間檢驗的作品。

第31篇

觀察生活,你會發現,平凡的人、不平凡的人,每個人身上終會有一些品質感動着我們;無論事也好,物也好,總有一些回憶感動着我們;感受生活,更有一種精神震撼着我們。

?大國工匠》,匠心築夢。這四個字是我對大國工匠的理解,正是這些羣體和一代又一代的中華兒女將他們對工匠精神的理解,昇華成了對祖國的無限忠誠,追逐夢想,接續奮鬥,才鑄就了今天的中國榮耀!

精湛技藝,卓越匠心。這些“大國工匠”基本上都是奮鬥在第一線的傑出勞動者、工程師,他們用他們的聰明才智、敬業勤勉,書寫着勞動者的不平凡。他們為我們平常的生活,為我們的社會做出突出的貢獻。他們也並不都是勞模身份,但他們是踐行勞動精神的最好的引路人。

他們其中有焊接我國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發動機的技能專家,為我們航天、登月做出巨大貢獻的高鳳林;我們的“復興號”作為我國高鐵的“升級版”大突破,讓千萬人民越來越節省出行壓力,解決運輸難題,這當然少不了破解“復興號”動車組列車核心技術難題的焊工李萬君的功勞;為“嫦娥探月”組配高精度射電望遠鏡的鉗工夏立讓我們中國人民也是世界人民第一次看見從月球背面傳回的清晰畫面;還有為我國國防軍工行業進行研究創新的新一代技術工人年僅29歲的'陳行行;另外還有特高壓帶電檢修工王進;我國深部地質找礦鑽探領跑者、高級工程師朱恆銀;核燃料修復師喬素凱;突破進口發動機生產線技術封鎖的設備維修工王樹軍;實現石油工程技術重大革新的“油田土發明家”譚文波;用一生和時間賽跑、搶救國寶的86歲文物修復師李雲鶴。以及三萬多名“港珠澳大橋”建設者們……這一個又一個的勞動者、一個又一個的奮鬥的故事讓我震撼,讓我為之動容。敬佩之情溢於言表。

基層的我們在工作實踐中、在追夢的征程中,應當把這些大國工匠當做我們的目標,領會和傳承工匠精神,並不僅僅是對工匠技藝的傳承,更是對這種職業精神的呼喚。

其實我們和千千萬萬的工作者都一樣,都在努力奔跑,我們都是追夢人!美好的夢想,屬於每一個立足於自己的崗位,胸懷匠心、努力躬耕、追求卓越的人。身處偉大的新時代,我們擁有一個共同的夢想,讓我們承載着祖國和家庭的希望踏實工作、刻苦鑽研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第32篇

所有評出的大國工匠年度人物都是值得我們尊敬併為之自豪的!看過他們的事蹟之後,我有一種強烈的幹事創業的衝動,是他們給了我鼓勵,從他們身上我看到的是對“平凡而偉大”最好的詮釋。沒有轟轟烈烈,沒有豪言壯語,他們都是單位裏極普通的一員,平凡的崗位,多年的磨練,歲月並沒有讓他們甘於平凡,反而讓他們厚積薄發,創新、堅守,讓一顆螺絲釘也有機會閃閃發光。

一直以來,我都認為,成功的人,能力超羣的人都不會是平凡的一員,或許他們真的有過人的一面,而這一面是他們千萬次的歷練之後的水到渠成、理所當然,沒有誰的成功是輕而易舉的。他們的經歷和成就給我很大的鼓舞,讓我激動萬分。

我們每個人所處的崗位應該説都是平凡的',在平凡的崗位上首先要心定,認清自己的崗位,堅持在自己的崗位上認真堅定的把自己的崗位職責履行好,堅守初心,把自己該做的事做細、做精,高標準要求自己,時刻提醒自己提升自己各方面的能力,這是基礎。

能力危機如何解決?除了學習,應該沒有更好的捷徑。在把自己的工作做細、做精的基礎上,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就變得必須。術業有專攻,從自己的專業入手,多學理論,多實踐,反覆磨練自己的技能和本領,邊學理論邊實踐,讓自己的工作技能達到極致,精益求精是過程,極致才是我們的目標。過程就是我們創新、創造的機會,要把事物做到極致,現有的手段、方法肯定是達不到的,創新問題就會突顯出來,敢想敢做才能有火花閃現,抓住自己瞬間的靈感,不要讓它溜走,不怕失敗,勇於挑戰,有這樣的信念和膽識,創新才有可能。

不忘初心,提升自己,鋭意創新之後,我們沒有理由不自信,底氣是應該有的,這份自信基於我們的堅定信念和專業積累。能力危機解決了,任務來臨時,才敢毫不猶豫的站出來,挑戰權威,挑戰先進,挑戰自己。失敗不可怕,丟人也無所謂,重要的是我們做了,為了工作的進步,我想一切都是可以戰勝的,過程也會是永遠值得珍藏的記憶,失敗也英雄。

平凡的偉大,我也是有機會的。大國工匠們超越的是世界先進,為祖國增光添彩,我也是中國人,是祖國的一份子,為了祖國母親,為了我愛的單位,從現在做起,一切都還來得及。

第33篇

冬閒之際,組織職工共同收看了《大國工匠》,感觸很多。

普普通通的崗位,平平淡淡的人生,始終默默堅守,始終孜孜以求,憑着傳承和鑽研,專注與磨礪,追求技術完美,挑戰技藝極限,把工作做到極致——在牛皮紙一樣薄的鋼板上焊接而不出現一絲漏點,把密封精度控制在頭髮絲的五十分之一等等,令人歎為觀止。

林林總總中,印象最深刻的是方文墨的“刀”――挫刀。這把挫刀,打磨出不少殲-15戰機的.核心零件。為實現“刀法”收放自如,方文墨把自家的陽台改成了挫刀練功房,每天連續訓練四、五個小時,普通鉗工一年會換10多把銼刀,而他卻換了200多把……努力與堅持,精湛的技藝,帶他走進了沈飛軍品廠的車間,為飛機零部件生產達到 “0.003毫米加工公差”標準獻出了“精準一刀”。其次是馬宇的“刀”――刮刀。在秦兵馬俑修復工作中,由於年代久遠,兵馬俑陶片表面非常脆弱,用刮刀清理的時候,既要刮淨泥土,又要保證文物的完好,走刀的分寸拿捏要求極高。為練就這項技藝,在修復兵馬俑之前,馬宇花了兩年時間,在仿製的陶片上用手術刀不停地磨練手感,走了上千萬刀,最終把握了毫釐之間的分寸,為兵馬俑奇蹟重現獻出了不朽一刀。

再有就是馬榮的“刀”――刻刀。人民幣人像的雕刻,是凹版雕刻中的極致,必須做到百分之百的精準傳神。為在凹版雕刻上刻劃出傳神的眼睛,馬榮磨練了19年,苦練的積累成就了馬榮爐火純青的雕刻技藝,最終把“點線藝術”融入了人民幣數字化雕刻,為全數字化雕刻技術百元鈔票從凹版印鈔機中誕生獻出了關鍵一刀。寶劍鋒從磨礪出。

縱觀他們的人生歷程,沒有誰可以隨隨便便成功。精湛的刀法,高超的技藝,來自於一點一滴的默默積累,長年累月的專注訓練,來自於無數個日日夜夜卻始終如一的堅持、堅守和堅韌不拔,咬住青山不放鬆,認準目標不撒手的不懈追求;來自於對工作崗位的無限熱忱、熱愛和突破極限、做到極致的牢固理念,有板有眼、一絲不苟、始終不渝的認真實踐、刻苦磨練……

“磨刀不誤砍柴功”、“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他們的成長曆程,輝煌業績,再一次向我們揭示:無論在什麼崗位,要想“刀法出眾”,一招致勝,沒有捷徑可走,有的只是,也只能是對工作、對崗位好之、樂之、愛知,用力、用心、用功,默默付出,無私奉獻。

第34篇

中國青年,生於華夏大地之上,在祖國的庇佑之下汲取五千年文明精粹而成長,當以德立身,以禮待人,以青春奉獻人民,以韶華報效祖國。在看過《厲害了,我的國》和《大國工匠》系列紀錄片之後,我對匠人匠心和工匠精神有了更為深刻的理解,心有所感,故作此文。

匠者,手藝人也,更指在某方面很有造詣之人。在我看來,當今社會,匠之一字更適合去形容那些在各行各業各領域各方面潛心研究、刻苦鑽研、兢兢業業、有所建樹之人。工匠精神更是一種奉獻精神,一種將青春年華付諸事業,將歲月韶華獻與國家的無私精神。在《大國工匠》中,用大勇不懼、大術無極、大巧破難、大藝法古、大工傳世、大技貴精、大道無疆、大任擔當八詞形容工匠,真是精妙至極,無比恰當地將“工匠”二字形容得淋漓盡致。工匠,看似平凡卻又如此不凡,很多時候他們所做的只是一份工作,一份被叫做工匠的工作,但在工作中他們帶着工匠所特有的擔當,帶着奉獻自我無怨無悔的精神,帶着對社會進步、國家富強、民族復興、人民幸福的企盼,不懼危險,不怕挑戰,不斷創新,不懈努力,如山崖佇立,如長鬆挺拔。

工匠的工作看似平常無奇,但在這些工作中,都積澱着經年累月淬鍊而成的珍重技藝,承擔着身家性命和社會民生的重大責任,飽含着常人不易承受的堅忍辛勞,甚至還時而涉及耗體損身的危險。可見工匠們將大好青春甚至一生奉獻給祖國是何等無私,以一身犯險而保大業安全,以一人之力而系萬民康樂。

聯繫到生活,我國近五年來在橋、路、車、港、網等多個重大工程和科技研究方面取得的巨大進步,離不開一個個敬業工匠們的.奉獻和付出,離不開工匠精神在他們身後的鼓舞和推動,正是工匠們將大好韶華奉獻給了祖國,在各自的領域不斷地鑽研探索,才推動了產業創新和技術進步。他們實現的任何一項核心突破都將帶動整個行業體系的升級進步,各行各業的進步發展最終因他們的存在而驅動着整個社會乃至整個國家的進步,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添磚加瓦,這是讓我所欽佩和敬重的。工匠用他們的韶華讓人們得以在最鮮活的生活中觸摸到五年來一個個圓夢工程給中國社會帶來的改變,這些變化,堅強、有力、迅猛而又温暖地鑄就着這個國家前行的每一個腳步。

聯繫到自身,身為中國青年,我們須得有向工匠們致敬、學習的精神,將歲月光陰傾注在最適合的地方,去報效祖國,去實現理想,站在前人的肩膀上,藉助從前輩身上傳承而來的工匠精神,在各自的專業領域中奮鬥,去探索更高更遠的地方,不負青春,不負韶華。工匠精神當如火炬一般,從老一代人手中傳遞到我們手上,敬業、精益、專注、創新,讓工匠精神激勵着我們,在各自的領域中發光發熱,有所建樹,成就理想。我們當像前輩工匠們一般,情繫人民,心繫國家,拿得起責任,扛得住擔當,以青春奉獻人民,以韶華報效國家!

第35篇

工匠,勞動者。人生在勤,勤則不匱。人類是勞動創造的,社會也是勞動創造的。可稱“工匠”者,多是在勞動中精益求精者、勤懇不懈者。工匠,既是稱謂,也是讚譽。

這一週,我們觀看了央視紀錄片《大國工匠》,從聽到這個名字的那1瞬間,我的心裏就油然升起1股敬意,甚麼樣的人材能被稱為“工匠”,帶着敬意和好奇,我認真觀看了幾集。他們在喧囂中,固執地堅守着內心的寧靜,憑着1顆耐得住孤單的匠心,創新傳統技藝,傳承工匠精神。他們技藝高深,有守着鈔票防偽最後1關的凹版雕刻師,有做着傳世百年救命藥丸的製藥師,還有在為幾百年後留下文物的古字畫修復師,他們都是國寶級的頂級工匠。

其中,最使我印象深入的兩位工匠分別是我國第1位人民幣人像雕刻的女雕刻家馬榮和51歲的鑄造大師毛正石。

馬榮是我國第1位人民幣人像雕刻的女雕刻家。她説:“鈔票的凹版雕刻需用心來創作”。1997年,新中國成立後毛澤東主席頭像首次獨立成為人民幣的正面主景,馬榮的人像雕刻作品斬獲冠軍,並分別利用於第5套人民幣50元、20元、10元和5元、1元人民幣上。而她首創的版紋間隔線雕刻法也被廣泛利用。馬榮的心情與沉穩在現今這個浮躁的社會難能寶貴,轉眼看看我們現今的社會,新聞節目裏領導們的行跡佔據了半壁江山,文娛明星走馬燈似的亮瞎了觀眾的眼,熒屏裏充斥着無病呻吟的大小劇作,在眾人不擇手段追名逐利、不分親疏爾虞我詐的今天,在浮躁、虛偽、拜金的世俗浪潮中,她沒有隨波逐流,這樣的選擇彷彿有點不合時宜。唯其如此,她的淡泊名利,她的敬業、執著和堅守就更顯得難能寶貴。

再看看現在的`大學生,很多大學生找不到工作,有挑肥揀瘦的緣由,更多的是”非不為也,實不能也”,以致於出現了大學生”回爐”職技校的現象。理論固然重要,沒有人懷疑理論的巨大指點作用,但如果實踐跟不上,想到了卻做不出來,動手能力差就會成為整體工作的那塊短板,成為工作向前推動的瓶頸,致使事倍功半,使工作嚴重滯後,乃至會墮入愛莫能助、望洋興歎的為難地步,功敗垂成、無功而返。

今天,早已被偉光正所麻痺的我,卻被《大國工匠》裏的那羣普通人感動了,他們素面對人,不加粉飾,不矯揉造作,1臉真誠,讓人看到了久背的真實。

通過這部紀錄片,讓我明白了當代大學生應當做到,對任何目標,只説不做到頭來都會是1場空。但是,現實是未知多變的,定出的目標計劃隨時都可能遭受問題,要求有甦醒的頭腦。1個人,若要取得成功,必須拿出勇氣,付出努力、拼搏、奮鬥。成功,不相信眼淚;未來,要靠自己去打拼,實現目標的歷程需要付出艱辛的汗水和不懈的尋求,不要由於挫折而畏縮不前,不要由於失敗而1蹶不振;要有屢敗屢戰的精神,要有越挫越勇的氣魄,成功終究會屬於你的。

第36篇

“當工人,就要當個好工人!”父親這樣説,艾愛國就在幾十年的焊工崗位上這樣做。

2021年大國工匠年度人物艾愛國,站在領獎台上説,我熱愛這個工作,熱愛,我就有激情。短片中,普通青年焊工艾愛國,面對紫銅牢固焊接難題,敢於多次嘗試。面對次次失敗,絕不氣餒,提出採用當時尚未普及的氬弧焊工藝焊接。這種技術需要長時間面對高温,汗流盡了,人消瘦了,戴着石棉手套的手起了無數血泡都沒使他動搖,最終一舉成功。成功的他依舊不斷鑽研,改進技術,並將自己的絕技毫無保留的傳授給年輕人。

71歲的他,面對新的難題,依舊迎難而上,挑戰高難度。不斷創新,在技術突破時他常説:“焊工易學難精。我對自己的技術要求是達到極致。”

極致,就是最高的造詣。艾愛國在焊接工的崗位上,對待自己的每一件焊接作品都精雕細琢,做到極致。那麼,在我自己的教育工作崗位上,我應該怎樣做到極致呢?

滿懷激情。正如艾愛國所説,熱愛,就有激情,激情,就有創新。幾十年的教育工作,是積累了一些教育經驗,然而這些經驗是在過去中積澱的。有些已經不能適應現有的教育教學。就拿眼前的疫情來説,線上教學就是我們要攻克的難關。

平台使用可以學習,但與學生隔屏的情形下,如何能有線下教學的現場感,帶動學生主動參與呢?網絡上推薦了一些老師的做法,這些做法適不適合我所教的學生?我的學生每天在家裏是怎樣的.狀態?網課時使用的是手機、平板還是電腦?網課時家中有無父母陪伴?會受到哪些因素干擾?這些疑問是通過冷冰冰的問卷調查?還是通過有温度的通話溝通?我想,真正的熱愛,會讓人充滿激情的工作,做到極致。

學無止境。為跟上時代發展,花甲之年的艾愛國開始學用電腦,打字、製圖,無一不能。主動學習,自我提升,將自己的經驗撰寫成論文、書籍,毫無保留地傳給年輕人。反觀自己,雖也能做到主動學習,毫無保留地傳遞。但在自我總結,精煉文字方面做地非常不足。學習,也要追求極致。學必思,思必記,整理成文,才是可以不斷傳遞的經驗。

勇於挑戰。無論何時迎難而上,艾愛國的故事警醒着我。“雙減”之下,疫情之下,教育面臨無數挑戰。作為一名有着多年黨齡的一線教師,要敢於走出舒適區,挑戰面前絕不後退,默默堅守,耐心、創新地將自己的工作做到極致,這才是一名黨員應有的優秀品格!

第37篇

大國工匠彰顯大國風範,大國工匠托起巨龍騰飛。內飾件技術部組織觀看宣傳片《大國工匠》,用奮鬥在生產一線的一羣傑出勞動者的聰明才智、敬業勤勉,書寫了一部勞動者之歌。他們畢生追求職業技能的完美和極致,他們專注和堅守自己的崗位,他們傳承和鑽研職業的技能。他們是國寶級的頂尖技工,他們是一個領域不可或缺的人才。

中國高鐵的研發製造並非坦途,不時會出現不同程度的難題,這就不得不提一位大國工匠---李萬君。關鍵時刻,李萬君總會衝在最前面,憑藉着精湛的焊接技術和豐富的經驗,攻克最難的關卡。承載着我國高鐵“出征海外”的使命“中國標準動車組”,要求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2015年年初,中車長客試製該車時,轉向架橫樑與側樑連接處的焊口,是4條帶有30度斜坡的`焊縫,這種焊口前所未有。李萬君主動請纓,以“李萬君國家技能大師工作室”為主要陣地,成立了攻關團隊,經過反覆論證,多次試驗,最終總結出交叉運用平焊、立焊、下坡焊的操作技法,使焊後射線檢測一次合格率高達100%。憑藉高超的焊接技術和超強的責任心,李萬君帶領的焊接團隊不斷攻克新的速度等級對轉向架的技術要求。2016年7月15日,中車長客股份公司試製生產的兩列中國標準動車組,以420公里時速成功進行會車實驗,在全世界首次,相對時速840公里,一眨眼的功夫,兩列車就擦肩而過,消失在視野中,創造了新的世界記錄。

“高速動車組,每一條焊縫都至關重要!”對待質量,李萬君萬分重視,“要將標準刻在骨子裏,把手中的產品做到極致,做得像藝術品一樣。這不僅需要有工匠精神,還需要有工匠技術,中國高鐵就是憑着工匠精神和工匠技能,走出了國門。

在艱苦的焊接崗位上,李萬君幾十年如一日,鍥而不捨、勤學苦練,先後考取了碳鋼、不鏽鋼焊接等六項國際焊工資格證書和國際焊接技師證書,精通各種焊法技巧。多次榮獲國家和省市焊工技能大賽第一名,並在2011年榮獲“中華技能大獎”。“中國高鐵要走出去,需要千千萬萬個高技能人才。”李萬君將培訓育人,傳承技藝當成自己的使命。作為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的主持人,李萬君開展技藝傳承,培養帶動出一批技能精湛、職業操守優良的技能人才。在中國高鐵事業起步之初,公司需要大量的“國際焊工。在不到兩年的時間裏,他一邊工作,一邊編制教材,承擔培訓任務,創造了400餘名員工提前半年全部考取國際焊工資質證書的“培訓奇蹟”。他主持的公司焊工首席操作師工作室,5年來先後組織培訓近160場,為公司培訓焊工1萬多人次,考取各種國際、國內焊工資質證書2000多項,滿足了高速動車組、城鐵車、出口車等20多種車型的生產需要,為企業發展提供了技能人才保證。

?大國工匠》給人們展示了中國工匠的博大情懷和無以倫比的技藝。我們要以“工匠精神”為動力,立足自己的本職工作,幹一行愛一行,要勇於擔當、敢於擔當、善於擔當。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