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工匠》紀錄片觀後感彙總

來源:巧巧簡歷站 3.09W

看完《大國工匠》片段後心中是滿滿的自豪之情,對自己作為一名鐵建人、工程人、中國人,而感到慶幸。接下來本站小編在這裏給大家帶來關於大國工匠紀錄片觀後感,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大國工匠》紀錄片觀後感彙總

大國工匠紀錄片觀後感1

3月1日我和同事們共同觀看了由中央綜合頻道播出的“大國工匠”,主要講述了一些平凡的勞動者們用他們的雙手創造出了一個個奇蹟,為國家事業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他們用實力證明着自己,他們用精神打造品質,他們用信念打造品格,他們是中國先進工作者,他們是事業的革命者,他們是光榮的勞動者。

一點一點的錘鍊,一直不變的堅守。

他們耐心專注,咫尺匠心,詮釋極致追求;

他們鍥而不捨,身體力行,傳承匠人精神;

他們千錘百煉,精益求精,打磨“中國製造”。

他們視技術為藝術、既專業又敬業的精神,倡導一絲不苟、精益求精、一以貫之的“工匠精神”,作為“鐵路人”的我們要向他們這種堅持不懈的精神,和他們奮鬥目標,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成績。

北京APEC會議上,我國送給外國領導人及夫人國禮之一“和美”純銀絲巾果盤,是國家高級工藝美術技師孟劍鋒在只有0.6毫米的銀片上,經過上百萬次的精雕細琢才打造出的“絲巾”。同時航天英雄、奧運優秀運動員、汶川地震紀念等獎章都是出自孟劍鋒之手。用他自己的話説:“追求極致,超越自己”。

手工撈曬宣紙,每張重量誤差不超過1克的中國宣紙股份有限公司高級技師周東紅;創造了十三裏焊縫全手工且質量達到百分之百的張冬偉等等一大批大國工匠在各自不同的工作崗位上默默奉獻。他們視技術為藝術,他們倡導一絲不苟、精益求精、一以貫之的“工匠精神”,他們彰顯了愛國敬業的精神內涵。

大國工匠紀錄片觀後感2

大國工匠彰顯大國風範,大國工匠托起巨龍騰飛。央視播出的宣傳片《大國工匠》,用奮鬥在生產一線的一羣傑出勞動者的聰明才智、敬業勤勉,書寫了一部勞動者之歌。他們畢生追求職業技能的完美和極致,他們專注和堅守自己的崗位,他們傳承和鑽研職業的技能。他們是國寶級的頂尖技工,他們是一個領域不可或缺的人才。他們用無可挑剔的技能書寫者人生的平凡與不平凡,他們用自己的雙手為時代為社會奉獻着人生。他們的技藝讓人們為之震驚,為之歎服,為之激動,為之點贊,他們是事業的脊樑。

在中國航天,53歲的高鳳林被稱為火箭的“心臟”。他的工作沒有幾個人能做得了。他曾説過“每每看到我們生產的發動機把衞星送到太空,就有一種成功後的自豪感,這種自豪感用金錢買不到”。火箭的“心臟”,他的作為,讓中國“神舟”系列順利升空,也讓中國科技發展達到了令人仰視的高度。微不足道的技能發展,同樣藴藏着較高的智慧含量,我們把微小的工匠精神,做精、做美、做到極致,“品質從99%提高到99.99%”,同樣是一種巨大的事業成就、國家成就。

“航空手藝人”胡雙錢,工作30多年來,創造了打磨過的零件百分之百合格的驚人紀錄。在中國新一代大飛機C919的首架樣機上,有很多老胡親手打磨出來的“前無古人”的全新零部件。胡雙錢憑着他對航空事業的熱愛和對民機夢想的執着,兢兢業業、任勞任怨,始終奮戰在民機制造的第一線。胡雙錢用實際行動詮釋了對品質的極致追求,用他自己的話説:“加工出一流質量的飛機產品,是我一生的追求!希望自己能再幹十年、二十年,為中國大飛機多做一點貢獻。”

《大國工匠》給人們展示了中國工匠的博大情懷和無以倫比的技藝。我們要以“工匠精神”為動力,立足自己的本職工作,幹一行愛一行,要勇於擔當、敢於擔當、善於擔當。真正做到我的崗位我負責,我的工作請放心。

大國工匠紀錄片觀後感3

3月1日,昌贛項目部組織各部室、各架子隊人員,觀看了央視綜合頻道首播“大國工匠年度人物發佈晚會”,是由30位相關領域知名專家、著名勞模代表、資深媒體人士組成的專家評委會,經過嚴格評審,從候選人中評選出10位“大國工匠年度人物”。可以説他們為國家真的是做了巨大的貢獻。每出場一位“大國工匠”人物時,都會讓人感到無比的震撼,如果説今天看的不是現場直播,而是文字性的説明,那麼震撼的場面我也是想象不到的。

“大國工匠”人物中,使我記憶最深的是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機械製造工藝研究所工人陳行行。 陳行行,讓我震驚的是,他年僅才29歲,這個真的是萬萬沒有想到的,按正常倫理推論,為國家做出貢獻的肯定是資歷超深,相當有經驗的老前輩們,但是未必。陳行行拿過15枚金牌,考了無數個證書,真的是活在書的海洋裏。讓我印象深的還有他脱口而出的一句話,“這個世界不必知道我是誰,而是我要為這個世界做什麼”,這句話一直在我腦海裏飄蕩,同樣的八零後,感覺他的眼界真的高處同齡人不是一絲絲的差距,看到這裏,我的心裏在打問號,他29歲都為國家做這麼大貢獻,而我們呢。。。突然覺的差距好大。

陳行行從事保衞祖國的核事業,是操作着價格高昂、性能精良的數控加工設備的新一代技能人員,優化了國家重大專項分子泵項目核心零部件動葉輪葉片的高速銑削工藝。所獲榮譽: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技術能手、四川工匠。

還有一位印象特別深的“大國工匠”人物,煌研究院石窟壁畫修復專家李雲鶴:他堅守文物保護第一線,修復保護壁畫63年,無論天氣如何,都不會妨礙他維修壁畫和雕像,像他老人家已經86歲的高齡,正常情況下不應該是安享晚年的時候嗎,可是他卻説:“只要我能幹動,我就還要接着幹。他常年在石窟裏修復壁畫,熱衷於自己的職業,不僅這樣,他還讓自己的子孫來繼承他的這份事業,他的這份精神 真的是可歌可泣,無私的把自己的一生獻給了這片土地。他説:我們都在努力奔跑,我們都是追夢人,一句簡單又樸實,又充滿力量的一句話。

大國工匠紀錄片觀後感4

李萬君先後參與了我國幾十種城鐵車、動車組轉向架的首件試製焊接工作,總結並制定了30多種轉向架焊接規範及操作方法,技術攻關150多項,其中27項獲得國家專利。他的“拽槍式右焊法”等30餘項轉向架焊接操作方法,累計為企業節約資金和創造價值8000餘萬元。

所謂敬業,就是要以真誠的態度對待你手裏的每一件“小事”。這世上焊接工作的人多如牛毛,懂技術的人也車栽斗量,但能極致化的,已經是鳳毛麟角。很多時候,我們覺得老闆、領導偏心,其實是自己能力不行。如果你與大多數人相比,沒有什麼特殊之處,那麼為什麼社會要給你超出平均水準的回報?

有些人技藝嫻熟,但卻見異思遷,不安於現狀。

有些人循規蹈矩,但卻技不如人,高不成,低不就的不上不下的尷尬處。

有些人熱愛本職,但卻固步自封,對新生事物和知識排斥。

有些人兢兢業業,但卻避重就輕,出問題時搪塞責任,不認真負責,應付了事。

企業從提高產品質量,改善工藝技術,以保障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我覺得企業培養一個技術人員,並非一朝一夕之事,更何況是由一個工人到工匠再到匠人精神。企業都要求高效率工作,很少講究慢工出細活,都以計件來順利完成任務做酬勞,要求對各項安裝操作速度較快,甚至讓人沒有時間思考操作中的改進。日積月累,也只能形成“確保操作工序上不出問題,按時完成每一件產品”。如今科技技術專業能力的方向大步前進,各個工種專業分工也越來越強,而且對專業能力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每個人的工作方式都不一樣,有的人快,有的人慢。各個工種對於專業能力的積累,應採取不同的方式,用不同的方式就會帶來不同的效果。如果對高級技術人員深重培養,在專業領域裏做排頭兵,可以將生產高級技術人員輔導普通技術人員進行操作,持續不斷的精益求精,由量變引發質變,讓員工自身發展和成長在相互間進行改變,不應基於只滿足圖紙要求,滿足客户需求,滿足於現狀,就進行更完美的改進,對改進更有信心。

大國工匠紀錄片觀後感5

觀看《大國工匠》給我很大的啟發,一件簡單的事,做起來不難,可以日復一日,成為每天例行的公事,每天做,卻不覺得厭倦、煩瑣;每天做,都有新的領悟,每天都喜歡去做,經過歲月的打磨,生活的苛責慢慢變得纖毫畢現。

何為工匠?一磚一瓦,一鑿一砌,令盡身精血聚其中,命理念思想隱其內,其中艱辛歷歷在身而不足與外人道。更有甚者終其一生不得人知,受世人辱罵,歷親疏友離,身後數年才為人知曉,因之贊其清譽,痛其苦難,歎其成就,謂其工匠。

有一種人,帶着灼灼的光輝穿梭於各個崗位,用勞動點亮了我們的生活,質樸、勤勞、敬業、鑽研是他們的代名詞,他們便是勞動者。他們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業績。他們的事蹟或許並不驚天動地,但正是因為他們的默默奉獻,才會有如此美好的今天;他們的努力或許顯得渺小,但正是因為他們的付出,我們才對未來充滿希望,勞動是美麗的,勞動者的身影是最美的。那些毅然堅守崗位的普通勞動者,用 他們的汗水和智慧,默默書寫着屬於自己的平凡故事。

我們要學習工匠精神,不斷地進步充實自己,紮紮實實地走好人生的每一步!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