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集錦4篇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學精選40!

來源:巧巧簡歷站 2.09W

本文為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集錦,包含多種教學方法和活動,旨在幫助教師提高教育教學效果,促進幼兒全面發展。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集錦4篇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學精選40!

第1篇

家是孩子們最熟悉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是孩子們最親近的人,通過活動,讓孩子進一步熟悉自己的家,瞭解自己的家人,瞭解自己爸爸媽媽工作的辛苦,體驗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對自己的愛和關心。引發幼兒關心家人的情感,感受家庭的温暖與美好,激發幼兒熱愛家的情感。

2、感受家庭的温暖與美好,激發幼兒熱愛家的情感。

短文《我們是一家》《我愛我家》歌曲磁帶,各種手工材料和繪畫材料。

1、聽歌曲《我愛我家》導入,提問:小朋友,你愛你的家嗎?你愛你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嗎?他們愛你嗎?------幼兒自由回答

過渡:有個小朋友已經告訴我們了,我們聽聽他是怎麼説的?

①、老師引導幼兒組討論自己有家庭成員,以及其職業和每天做的事情,問:小朋友們,你的家裏都有誰?他們每天都做什麼?幼兒自由和同伴們説一説,老師來回指導,引導幼兒圍繞主題進行談話。

②、老師引導幼兒園集體談話,請幼兒用日常談話方式在大家面前説一説自己對家人的.感情。

提問:小朋友們,爸爸媽媽、爺爺奶奶是怎麼愛你的?你愛自己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媽嗎?你用什麼方式表達你對他們的愛?幼兒自由討論,老師注意事項激發幼兒對家人愛的情感,引導幼兒説己愛的表達方式,如:給爺爺奶奶捶背,給爸爸倒水,幫媽媽擇菜等。

③、過渡:小朋友,我們今天就給爸爸媽媽、爺爺奶奶製作一個小禮物來表達我們對他們的愛吧!你可能畫一幅畫,折一隻小動物,也可以捏一個小泥人等等。

④、手工製作:老師請幼兒自由選擇材料。製成小禮物。

五、建議:激發對家人愛的情感,並想到用什麼方式來表達自己對他們的愛,可請幼兒表演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的動作,活躍課堂氣氛。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集錦4篇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學精選40! 第2張

第2篇

1、使用敲、甩、推、擠等多種方法發現廢棄的牙膏殼裏還有一些沒有用完的牙膏,並嘗試再利用,初步理解節約的意義。

2、學習簡單實用的節約小妙招,初步樹立節約意識,逐漸養成節約的習慣。

1、經驗準備:幼兒向家長了解牙膏在生活中的應用,關注家中使用的太陽能熱水器。

(2)師幼收集已被更換掉的舊牙膏和擦洗污漬用的小紗布。

a.洗手時把水龍頭打開——手濕後關上水龍頭、打肥皂——沖洗時再打開水龍頭;b.自備購物袋上超市。

(一)經驗交流:為什麼要安裝太陽能熱水器(教師出示照片,引導幼兒觀察並提問。)

師:在我們的身邊有許多東西正在被我們浪費。你們看!(出示廢舊牙膏。)“我是一支被主人丟棄的牙膏。主人説我已經用完了,可是我扁扁的身體裏還留着許多牙膏。誰能幫幫我,幫我擠出來?”

2、嘗試使用多種方法擠出剩餘牙膏,教師觀察指導幼兒。

如,教師指導能力強的幼兒嘗試使用小工具,引導能力中等的幼兒使用推、卷等多種方法擠出剩餘的牙膏,鼓勵能力弱的幼兒向同伴學習,並教育所有幼兒耐心工作。

3、交流操作方法,教師重點引導幼兒介紹使用小工具的方法。

師:原來被扔掉的牙膏裏還有這麼多牙膏,要是浪費,多可惜呀。我們可以用它來幹什麼呢?除了刷牙,你平時還看到媽媽用牙膏幹什麼了?

(三)觀看錄像,學習簡單實用的節約小妙招,培養節約意識和習慣

(1)師:人們去幹什麼?手裏拿着什麼?為什麼自己拿購物袋?

1. 通過“擠廢棄的牙膏管”的操作活動為切入點,給幼兒浪費的概念。

2. 開展“説説我們身邊的浪費現象”活動。讓孩子們深刻體會,浪費現象普遍存在我們身邊。

3. 開展“觀看圖片和視頻”。像洗手、漱口、畫畫等這些現象其實在平時生活中很常見,但都不被孩子們重視。當把這些現象以“曝光”形式展現在他們面前時,他們才發現樹立節約意識的緊迫性和必要性。讓幼兒瞭解資源的緊缺,認識環境的'惡化,感受到勤儉節約保護環境的重要性。

4. 開展“共同尋找節約的辦法”。孩子們通過發現在在幼兒園、生活中存在的浪費現象,一起討論解決問題的辦法。讓幼兒意識到,從“不剩飯、不撒飯,把碗裏的飯吃乾淨;洗完手關上水龍頭,洗手水可以洗抹布、洗拖把、沖廁所等再利用,在家循環節約用水;紙張兩面都能利用,然後再用來摺紙,達到物盡其用的目的,等身邊小事做起,讓幼兒對勤儉節約有了一定的認識,讓節約意識在孩子幼小的心靈生根、發芽、長大。”

另外,為了是目標落實到日常生活中,我精心設置了“節約小能手”記錄環節。首先,記錄表中的四個項目是幼兒生活中比較有代表性的,寫有幼兒號數的黏貼紙和合計欄便於教師和幼兒瞭解某個孩子的節約情況。便於幼兒根據記錄表來提醒自己在這方面做好節約。

勤儉節約,不是這一節活動,就可以達到成效的,所以在最後活動延伸環節,我將“爭當節約小能手”活動具體的落實到幼兒的一日生活當中,在班上開展“爭當節約小能手”的評比活動,每天一張進行統計,每週評選一次,同時值日生要做好監督檢查。

第3篇

我常聽到小朋友悄悄議論“你知道你是從哪裏來的嗎?”,有的幼兒悄悄把枕頭塞在衣服裏,見了老師就會慌亂地躲藏……這個問題長期以來困擾着孩子和家長。為了正面引導幼兒的好奇心,從小培養幼兒健康的心理,促進幼兒身心健康成長,我設計了大班活動《我從哪裏來》。

1.通過多種形式,讓幼兒瞭解自己在媽媽肚子裏的孕育生長過程。

2.通過親子游戲,激發幼兒愛父母的情感,對幼兒進行感恩教育。

4.培養幼兒與他人分享合作的社會品質及關心他人的情感。

1、師生做“毛毛蟲變蝴蝶”的手指遊戲,集中幼兒的注意力。

(一)師:小朋友,我們來到這個世界是件非常神奇的事情。會是什麼神奇的事兒呢?你們呀先摸摸自己的肚子,上面有什麼東西?(肚臍)為什麼有肚臍呢?它是用來幹什麼呢?(教師小結;幼兒想象自由交談)讓我們一起來揭開這個祕密吧。

(二)播放課件,幼兒以科學的方法瞭解自己的孕育生長過程。

(三)通過提問談話,幼兒進一步瞭解自己的孕育生長過程。

1、教師提問:小朋友説出自己是從哪裏來的?不能回答的小朋友可以使用求助熱線(不能回答的小朋友就去問問媽媽再回答)

小精子在做什麼?游到什麼地方去?最後怎麼樣?(有很多很多的小精子在一起拼命的遊呀遊,有一顆遊得最快的小精子最先游到卵子旁邊,他一下子就穿到卵子的身體裏面去了。)

4、寶寶在肚子裏是怎麼獲得營養的呢?(小朋友知道是媽媽吃很多東西,通過食道、胃、小腸、臍帶傳給胎兒。)請個別小朋友問媽媽,媽媽吃了什麼?再回來告訴老師。

(精子和卵子結合——變成受精卵——長出頭和軀幹——有了心跳——胎動——胳膊小腳開始活動——身體結實——開始偶爾張開眼睛但是還看不見東西——轉動後位置固定——頭朝下——有了呼吸功能 活動頻繁)。小朋友在肚子裏胎動的時候,問問媽媽的感受,請媽媽説感受。

小結:小寶寶在媽媽的子宮裏生長了十個月,頭二個月外形與其他動物早期胚胎外形並沒太大區別,到三四個月,才逐漸有了人的形狀,與其它動物的區別是越長越大。這十個月,胎兒寶寶都生長在一種叫“羊水”的液體裏面。其整個過程就像地球上四億年來生命的高度濃縮,從海洋到陸地,從低級到高級,從普通動物到人。這一過程很神奇吧。小朋友長大了,還有更多的奧祕等着你們去探索呢。

6.胎兒越長越大,想出去看看他外面精彩的世界,於是在醫生阿姨的幫助下,從媽媽的產道生出來了。臍帶完成了任務,逐漸乾涸掉落,在寶寶的肚皮上就留下了肚臍這個疤痕,現在小朋友知道我們為什麼會有肚臍了吧。

(四)師:小朋友,剛才我們看到寶寶在媽媽肚子裏慢慢長大,是不是很有趣呀!現在,我們來玩一個遊戲,我來施魔法,讓所有人回到媽媽的肚子裏,一起來體驗生長過程好不好?(好)

師:肚子裏的寶寶像蠶豆,緊緊地抱在一起,一動也不動。慢慢的慢慢的長大了一些;我要當個拳擊手,左邊嘿嘿兩下,右邊嘿嘿兩下。我還要學習踢皮球 ,左邊兩下,右邊兩下,踦上我的小三輪,真神氣。我還會開心的笑,生氣時撅起我的小嘴巴。媽媽媽媽我要出去,外面的世界呀真精彩。出來了,出來了,不會説話,哭哭來報道吧!哇哇哇……

(五)師:小寶寶生出來了,和爸爸媽媽幸福的生活在一起。可是,爸爸媽媽可辛苦了。教他(她)坐,摟着他(她)爬,扶着他(她)走,看着他(她)跑,送我們上幼兒園。我們的父母真是辛苦,所以我們要感謝父母。

結束環節:師幼談話,教師引導幼兒為媽媽做力所能及的事,同時播放音樂《感恩的心》。

延伸活動:請小朋友牽起媽媽的手,看看媽媽,因為有了你們,媽媽從一個漂亮的小姑娘,變成一個勇敢勤勞的媽媽;爸爸從一個瀟灑的帥小夥,變成一個辛勤工作、掙錢養家、照顧媽媽和寶寶的男子漢。爸爸媽媽平時很辛苦,但是,因為有你們,他們感覺很幸福很幸福。請媽媽蹲下來,小朋友,親親你的媽媽,在他們耳邊説一聲:我愛你,媽媽。

感謝爸爸媽媽們,也感謝所有的爸爸媽媽,祝福你們的小家越來越幸福。

通過這次親子活動,家長與幼兒通過互動交流,適合幼兒年齡特點,滿足了幼兒的好奇心,通過看課件去探究尋找答案:爸爸媽媽共同給了我們的生命,我們在媽媽的肚子里長成,幼兒在活動中通過觀察體驗,懂得了“我們要珍惜生活,我們來到世界是很神奇的,要學會對父母感恩”。家長的觀念改變了,更加配合我們的教育工作。這節課在我園進行了展示,得到了同行的肯定,如果再上這節課的話,我會請孩子的爸爸也到現場,相信效果會更好。

小百科:哪裏,作為疑問詞時,一般指地方、位置;作為否定詞時,是指有自己的見解要表達。

第4篇

2、培養幼兒動手操作的能力,並能根據所觀察到得現象大膽地在同伴之間交流

地球儀,陽光(手電筒一防止那天沒有出太陽)。紅色五角星。

用白色卡紙和黑色卡紙製成“白天先生”和“黑夜小姐”

師:你們看;老師手裏有什麼呢 ?畫的是什麼時候呢?都畫了些什麼東西呢?你們覺得好看嗎?

師:你們覺得黑夜漂不漂亮?可是他是怎麼形成的呢?那是因為地球自轉才形成了黑夜,(教師要講解一下什麼叫地球的自轉)我們來一起看看是不是因為地球的自傳才形成了黑夜和白天。

2、教師做實驗,引導幼兒注意觀察其中的現象。實驗介紹:教師將打亮的電筒固定在離地球儀有一定的距離的一側。在地球儀中國地域上貼上一個紅星代表中國。

師:地球儀表示我們生活的地球。老師用手去轉動地球儀表示地球自轉,手電筒則表示太陽光。老師轉動地球儀,你們看會有什麼樣的現象?

師:當紅星對着光時我們這裏是白天還是黑夜呢?那當紅星背離陽光時,我們這裏是白天還是黑夜呢?

師:地球在自轉,在自傳的過程中,有些地方就能照到光,有些地方就沒有了,當陽光照着一個地方時那它就是白天,遠離時他就是黑夜。所以就形成了白天和黑夜。

三、出示“白天先生”和“黑夜小姐”卡片。

教師左右手分別模擬“白天先生”和“黑夜小姐”説:小朋友們好!我是白天先生,我是黑夜小姐,(兩者間相互提問)如:白天先生,你們那是什麼樣的啊?大人和小孩是怎麼生活得啊?(相互問一下各自特有的東西)

小百科:地球是一個很大的圓球,它自己不會發光,地球上之所以有白天和黑夜的區別,都是由於地球自轉的緣故。太陽離我們地球很遠,對於地球來説,它是固定不動的。地球不停地從西向東旋轉,一天轉一圈,所以地球總是一半向着太陽,一半揹着太陽。向着太陽的半邊接收到太陽光,就是白天,揹着太陽的半邊就是黑夜。地球自轉一圈就有一次白天、黑夜的變化,地球總是不停地轉着,白天和黑夜總是不斷地 、有規律的變換着。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