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礦安全生產“零死亡”經驗材料

來源:巧巧簡歷站 3.15W

煤礦安全生產“零死亡”經驗材料

煤礦安全生產“零死亡”經驗材料

以下內容由範文網收錄,希望能為大家提供幫助

XX市XX區位於XX省中部,現有煤礦16處,總設計生產能力357萬噸/年,是我區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產業。2008至2010年,短短3年時間發生煤礦事故20起、造成46人死亡,2013年被國務院安委會辦公室列為“全國50個煤礦安全重點縣(區)”之一。

面對煤礦事故高發、頻發的嚴峻勢態,區委、區政府痛定思痛,充分認識到煤礦安全是“重於一切、高於一切、壓倒一切”的第一要務,必須嚴格要求、狠抓落實,徹底扭轉煤礦安全生產工作的被動局面。為此,我區在上級黨委、政府的堅強領導下,按照國家、省、市安監部門的要求,以實現煤礦安全“零死亡”為最終奮鬥目標,強力實施煤礦安全生產“1+4”工作法,全面開展煤礦安全攻堅,截至2015年5月底,實現了煤礦安全生產“零死亡”1654天。主要做法是:

一、強化安全理念,嚴格目標獎懲,確保各級安全生產責任落實到位

(一)強化安全紅線意識,樹立正確發展理念。從2011年開始,區委、區政府領導從自身做起,堅守安全紅線,在全區持續開展幹部思想作風整頓,要求每一名幹部認識到“GDP是政績,但保障生命安全是更高更硬的政績”,堅決樹立科學發展、安全發展的理念。雖然我區經濟社會發展水平還不高,財力薄弱,但在實際工作中我區決不允許以提高GDP為目標盲目下達煤礦產量計劃、絕不允許煤礦超能力生產、絕不允許不具備安全條件的煤礦生產建設,雖然一系列的監管措施出台後我區煤炭税收出現了大幅度下降,由2010年佔全區財政收入的40%下降到目前的21%,加劇了財政收支平衡壓力,但安全生產得到了保障,真正落實了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發展決不能以犧牲人的生命為代價”的紅線意識,真正做到了“寧要安全,不要帶血的GDP”。

(二)構建完善的獎懲機制,確保“五級聯防”作用充分發揮。全區建立了覆蓋區級領導、煤礦安全監管部門、礦業集團、產煤鄉鎮、駐礦員的“五級聯防”煤礦安全生產責任體系,對從區委書記到基層一線監管人員的職責全部進行了分工,形成了黨委政府統一領導,部門齊抓共管、企業全面負責的煤礦安全生產格局。在此基礎上,按照“零事故、零死亡、零考核”建立重獎重懲機制,每年安排150萬元的專項資金,對“五級聯防”體系中完成煤礦安全生產目標的單位及個人進行考核獎勵,對不認真履行職責、未完成煤礦安全生產目標任務的單位降低單位總目標考核等次,降低單位全體人員年終總目標獎勵發放標準,並對單位負責人堅決實行煤礦安全生產“一票否決”。

二、強化“三保三零”,監管與服務並行,確保企業主體責任落實到位

(一)依託人防、技防的“1+1”監管模式,保障安全監管覆蓋“零盲區”。一是在機構建設方面精機構、強隊伍。將原煤炭局併入安全監管局,並擠出編制招考了40名安全監管人員充實隊伍,同時將隊伍劃分為日常監管力量、駐礦安全監管力量、遠程科技監管力量,實現監管效能最大化,有效解決了煤礦安全生產監管工作政出多門、監管力量薄弱的問題。二是在人防方面建機制、重實效。建立了全面整治與重點整治相結合的隱患排查治理機制,按照災害等級將煤礦分為A、B、C、D四個類別,開展非工作時間錯時監管,實行精細化、表格化監管,督促煤礦深入開展隱患排查治理。三是在技防方面重手段、抓環節。在實現對煤礦安全監控系統、人員定位系統、瓦斯抽採計量監控系統、工業視頻監控系統聯網監控的基礎上,建設了直通井上、井下所有生產場所的視頻語音通信調度系統,對礦級領導入井帶班、駐礦員履職盡責、班前會召開情況實行全天24小時遠程監控,提升了煤礦安全監管的全面性、時效性、針對性。

(二)依託“專家會診制”和“監管人員入井跟班制”,保障服務企業“零距離”。聘請9名高工成立煤礦安全監管諮詢專家組,定期對轄區內煤礦進行會診,幫助煤礦企業排查、診斷、治理安全隱患;每天安排一至兩名監管人員到礦跟一個班,對煤礦隱患整改進行具體督促;同時,以創建“和諧礦區”為抓手,成立了“和諧礦區創建辦”,專門解決礦羣糾紛,為企業創造良好外圍安全環境,讓企業集中精力保障安全生產。

(三)依託礦級管理人員“黑名單”制度和“打非治違”常態化,保障嚴格執法“零容忍”。在執法過程中,以抓“五職”礦長為核心,督促“五職”礦長認真履職盡責,同時,對進入“黑名單”的人員實施政府、企業“雙重處理”,一律不允許再在轄區內煤礦從業。在防範非法違法生產建設工作中,建立多部門、多層級聯合聯動機制,將“打非治違”貫穿到全年的安全大檢查、專項檢查、日常檢查中,形成“監管必打非”的常態化執法模式,有效遏制了因非法違法、超層越界生產導致的事故。

三、強化淘汰落後產能,夯實“兩個”基礎,確保煤礦轉型升級到位

(一)扶強不濟弱,全力淘汰落後產能。我區以煤礦企業兼併重組為契機,按照“建大關小、關閉一批、重組一批”的整體思路,強力實施結構調整戰略,從2013年起,關閉了52%的煤礦,但生產能力提升了61.5%,實現“一降一提升”的目標,推動了全區煤炭產業的規模化、健康化發展。

(二)大力推進“三化”建設,夯實煤礦“三年攻堅”安全基礎。區財政安排1000萬元的專項資金對煤礦機械化、信息化、標準化建設實施“以獎代補”,鼓勵煤礦深入開展技改工作,進一步推動產業升級。截至目前,全區80%的煤礦實現了採煤機械化,所有礦井全部完成信息化基礎建設;質量標準化工作實施“一年四考評”機制,每季度結合監管工作開展一次質量標準化考評,並將考評結果和煤礦是否能正常生產及年底評級相結合,促使煤礦將安全質量標準化納入日常生產、建設中。

(三)大力提升從業人員素質,做實煤礦安全生產人力基礎。我區結合“千名幹部與萬名礦長談心對話”活動,以區委和區政府、監管部門、產煤鎮、礦業集團四個層面為主體,全面開展與從集團董事長到班組長的各級煤礦安全管理人員的談心對話,督促其進一步強化紅線意識、責任意識,在追求“零死亡”的最終目標上形成合力。與此同時,還督促所有煤礦推行從業人員“手指口述”安全確認法,讓每一個從業人員在崗前和崗中知道自己在幹什麼、自己怎麼幹才安全,全面提高煤礦從業人員實際操作技能。為提高煤礦從業人員的安全意識,從2010年開始,以手機短信形式將國內每一起事故的原因、教訓及相應要求及時發送給企業人員,覆蓋到“上至集團董事長,下至班組長”,並對每次國內發生的較大以上煤礦生產安全事故使用大幅噴繪張貼在煤礦醒目位置,讓從業人員入井看、出井看、時時看,用事故教訓推動安全生產。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