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生環境調查報告4篇 "國小生眼中的環境:一份温馨調查報告"

來源:巧巧簡歷站 3.17W

本次國小生環境調查報告,調查了全國30所國小生活環境的評價,包括教室、操場、食堂、衞生間等方面。通過問卷調查和實地考察,發現國小生活環境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也有一些優點和亮點。本報告旨在提高人們對國小生活環境的關注和改進。

國小生環境調查報告4篇

第1篇

暑假的時候,我和雪雪、雅雅、慧慧、晴晴和喬喬一起去人民公園調查了家鄉的環境情況。

我和幾個朋友到了人民公園。人民公園真美呀!一棵棵像綠色大傘的樹木鬱鬱葱葱,密密麻麻,十分茂盛。那裏各種各樣、五光十色的花兒爭奇鬥豔,芬芳迷人,有紅得似火的玫瑰,有白得如雪的茉莉,還有黃得賽金的菊花……美麗極了。它們各有各的姿態,有的像兩朵花兒頭對頭,像是在説悄悄話,有的挺直腰,像是剛剛睡完覺的孩子,有的像捲起來,像是要準備睡覺了。多麼美好的一番景象啊!

然而,我們在調查中發現一些與美麗的環境不相稱的現象。例如,有的人亂扔垃圾,有的人伸手去摘花、摘葉子,亂踐踏草坪,有的叔叔阿姨亂擺亂賣,還有的哥哥開車進公園橫衝直撞。突然,有一位小朋友的行為映入我的眼簾,他正吃香蕉,吃完後,他把香蕉皮亂扔在地上,我想,這位小朋友太不愛環境了。我連忙走過去,把香蕉皮撿起了,扔在垃圾桶裏。我認為叔叔阿姨不準亂擺亂賣,哥哥叔叔開車時不能夠進公園橫衝直撞,要嚴禁亂扔垃圾,看到垃圾要主動撿起,要愛護花草樹木,不摘花草,不摘葉子。

從這次的環境調查中我發現,我們人人都要保護環境,保護大自然,共同營造美好的家園!

國小生環境調查報告4篇

第2篇

白色污染是我國城市特有的環境污染,在各種公共場所到處都能看見大量廢棄的塑料製品,他們從自然界而來,由人類製造,最終歸結於大自然時卻不易被自然所消納,從而影響了大自然的生態環境。從節約資源的角度出發,由於塑料製品主要來源是面臨枯竭的石油資源,應儘可能回收,但由於現階段再回收的生產成本遠高於直接生產成本,在現行市場經濟條件下難以做到。面對日益嚴重的白色污染問題,人們希望尋找一種能替代現行塑料性能,又不造成白色污染的塑料替代品,可降解塑料應運而生,這種新型功能的塑料,其特點是在達到一定使用壽命廢棄後,在特定的環境條件下,由於其化學結構發生明顯變化,引起某些性能損失及外觀變化而發生降解,對自然環境無害或少害。例如澱粉填充塑料,首先其所含澱粉在短時間內被土壤中的微生物分泌的澱粉酶迅速分解而生成空洞,導致薄膜力學性能下降,同時配方中添加的自氧化劑與土壤中的金屬鹽反應生成過氧化物,使聚乙烯的鏈斷裂而降解成易被微生物吞噬的小碎片,被自然環境所消納,同時起到改良土壤的作用。

垃圾侵佔土地,堵塞江湖,有礙衞生,影響景觀,危害農作物生長及人體健康的現象,叫做垃圾污染。

垃圾包括工業廢渣和生活垃圾兩部分。工業廢渣是指工業生產、加工過程中產生的廢棄物,主要包括煤研石、粉煤灰、鋼渣、高爐渣、赤泥、塑料和石油廢渣等。生活垃圾主要是廚房垃圾、廢塑料、廢紙張、碎玻璃、金屬製品等等。在城市,由於人口不斷增加,生活垃圾正以每年10%的速度增加,構成一大公害。

垃圾的嚴重危害,首先是侵佔大量土地。二是污染農田。三是污染地下水。四是污染大氣。工業廢渣中的有些有機物質,能在一定温度下通過生物分解產生惡臭,從而污染大氣。五是傳播疾玻生活垃圾中含有病菌、寄生蟲,如果直接用來作為農家肥料,人吃了施用過這種肥料的蔬菜、瓜果,就可能得傳染玻

同學們,你們是否覺察到我們周圍的環境正在日益被嚴重破壞?亂砍樹木,污染生態,破壞生態環境等等。如今無數的事實已經告訴我們,環境保護刻不容緩,保護環境不僅是國家和政府部門的責任,同時也是我們學生的責任。這幾天,我正在參加環保活動。我圍繞着我們生活的地方周圍的空氣受污染的程度以及空氣污染對人類身體健康的危害等方面問題進行了深入調查。我根據自己家周圍的環境特點和身邊所發現的問題,確定了調查重點。

調查重點:工業造成的空氣污染,生活造成的空氣污染,交通造成的空氣污染

調查地點:塑料廠、五金廠、鋼廠工人宿舍區、學校宿舍,長江三座大橋,我登上長江大橋,向四面眺望可以看到23個高聳的煙囱。

其中將近一半的煙囱相繼冒起濃濃的煙,有土黃色的,有黑色的。如晴天,煙是一陣濃,一陣淡,散得比較快。染而在陰天,所有建築物都被煙霧籠罩着,能看見度很低,連高大的建築物都在霧中若隱若現了。我來到居民區,看到居民區雖然沒有高大的煙囱,但也瀰漫着煙霧。經過觀察才發現,原來很多居民在生爐子。於是,我通過統計,發現一個才兩百米的街道居然有63户人家在生爐子,工人宿舍區一百來户人家就有47個在生爐子。我想,等到了冬天,家家户户都靠生爐子取暖,那煤煙造成的大氣污染將不可想象。交通運輸又對大氣有怎麼樣的污染呢?我先後去了三座大橋,觀察了機動車量的流量和排放尾氣的情況。等到了下午時,汽車流量進入高峯,長江大橋20分鐘通過2百多輛機動車。

機動車排出很濃的尾氣,尤其是公共汽車和摩托車駛過後排出嗆人的黑煙並揚起陣陣塵土。高峯時每5分鐘經過一輛公共汽車,一天要有40輛這樣的汽車經過這裏,要知道,這麼多的車要排放多少廢氣污染環境啊!從調查情況來分析,我們周圍的空氣是受到了嚴重的污染。污染源主要是工廠煙囱排放的黑煙、居民使用炭爐,機動車輛排出的尾汽。這些污染源排放出來的什麼污染物呢?對人們的健康又有什麼危害呢?

大氣中的主要污染物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以及顆粒物。它們在空氣中的含量若是超過一定的標準,就會危害人們的健康。一氧化碳會產生破氧血紅蛋白,它使血液不能輸入氧氣。當碳氧血紅蛋白濃度高達50%時,從氧的運輸能力上相當於喪失了200毫升的血液。當碳氧血紅蛋白濃度達到60%時就會有中毒的可能,嚴重的會伴有劇烈火的頭痛、嘔吐現象,甚至還會用生命危險。

武漢是我們的“家”,應該把它建設得更美好。但空氣污染問題十分嚴重,應該怎麼辦呢?我建議:(1)搞立體綠化,擴大綠化面積,可以搞無土栽培。(2)解決燃料問題,儘量使用太陽能等無污染或污染小的能源。(3)多組織宣傳活動,諮詢活動,增強人們的環保意識。(4)組織同學利用雙休日到街道、市嘗廣場撿垃圾,保持環境整潔。同學們,如今的我們就是明天這社會上的主人!要知道,在大自然面前,人類是渺小的,她創造了人類,然而現在的我們要這樣對待她麼?長此以往,人類必然會受到大自然所給人們帶來毀滅性的災難的!難道真的要象《後天》那樣!所以,從先在開始,我們要從身邊的小事起,保護我們這個人類共同美好的家園吧!

第3篇

調查目的:瞭解中學生環境意識的現狀,探索影響學生環境意識的相關因素和推動學生參與環境保護活動的途徑,並藉機宣傳環保知識,增強學生的環保意識。

問卷內容:包括三部分:一是關於是環境知識瞭解的調查;二是對環境意識的調查;三是在生活中環保知識運用的調查。

調查方法:問卷調查(主要方法)及個別談話式、觀察法

共發出問卷750份,收回有效問卷724份。其中四年級351份,五年級373份。

(一)學生們瞭解了一定的環境知識,但水平並不高。

1.對於你知道自然資源是有限的嗎這個問題,結果如下:

表明大部分學生都知道自然資源是有限的,這對於樹立學生環境危機感教育方面是比較成功的。

2.學生們對一些基本國策的瞭解是比較多的。在問到“是否瞭解‘保護耕地,珍惜’每一寸土地是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 時,有429/724的學生都瞭解這一點,還有267/724的學生對這項基本國策瞭解一點;只有23/724的學生不知道這項基本國策。雖然大家都知道這一點,但在談話中瞭解到很多學生不瞭解現實生活中仍有很多地耕地被隨意侵佔,而這種行為是不允許的。

3.對於“歷年來我國長江總要發生洪水災害,這和長江上游人們盲目砍伐森林是否有直接關係”這個問題,有690/724的學生直接知道或者間接聽説過。這表明洪災過後各類宣傳,各種有針對性教育是有效的。

4.有大部分學生都知道很多大中城市淡水資源缺乏:

但在實際生活中,據觀察仍有很多學生浪費水。這表明在教育上還應與現實生活聯繫起來,培養他們良好的生活習慣。

5.學生們對環境方面的一些專有名詞瞭解不多。在列舉的十八個環境知識名詞中,學生們對計劃生育、噪聲污染、温室效應這幾個詞瞭解較多,超過80%的學生都瞭解名詞的意思及名詞的背景意義。而對綠色消費、可持續戰略發展、厄爾尼諾現象瞭解較少,有50%左右的學生都不瞭解。用公式(n=na×5+nb×4)對名詞的瞭解程度計分時發現:對這些名詞瞭解較多的學生約25%,大部分學生了解不高。 還有18%的學生的知識是比較缺乏。故此在以後環保教育中對環境知識的教育應繼續加強,因為環境知識瞭解越多,環保意識就會越強,對環保事業的參與程度就越高,環保行為越積極。

(二)在生活中環境意識強烈,但對大環境關心不夠。

2.學生們的環保知識主要來源於學校課程,報刊雜誌,電視廣播:

在700多位學生中有500多位認為他們的環保知識來自於學校課堂,成為他們第一位的來源途徑。這有利地説明了學校的環境教育對提高青少年的環境意識具有重要的意義,應充分利用。同時也表明了我校老師的環保滲透教育、環保專題講座、環保宣傳活動等起了重要的作用。

3.學生們談論環境狀況並不常見,對環境大體趨勢認識不明確:

只有59/724的學生常和家人,朋友談論環境狀況。不過也有446/724的學生有時候和家人、朋友談論環境的狀況。從總體看來大家對環境問題看得不是很重要,沒有認識到環境問題對我們生存的重要性。接下來第4題“你知道我國環境總體仍繼續惡化嗎?”只有160/724的學生認為我國環境問題非常嚴重,這充分反應大家對我國環境的變化重視不夠,對環境問題的關注程度不高。

從上可看到在日常生活中,學生們都做得比較好,體現了學校領導,各位老師在日常教學中加強了環保教育,學生們能遵守日常行為規範,有較高的環保意識。但從問卷中,以及私下談話中我們也可以瞭解到學生在環保行為的自覺性不夠,有待加強。

在問及“是否喜歡收集廢舊物品做自己喜愛的玩具,或自己需要的用具”時。有458/724的學生表示曾經試過或喜歡這樣做。在問及“有沒有嘗試過用不着破布做抹布等到家庭日常用具”時,有558/724的學生表示做過,也有104/724的學生表示雖然沒做過但想過。這些都表明學生們在日常生活中也無意識或有意識地學會利用廢物,變廢為寶。

3.關心校園、家鄉環境,紛紛提出自己的意見。如:

①某些地區空氣污濁,垃圾遍地,綠化不夠,且被人破壞嚴重。如拆遷房屋的舊屋基地;遞鋪下街有衞生死角等。

三 、四年級、五年級學生的環境知識、環境意識和環保行為三方面的比較。

1. 五年級學生的環境知識水平明顯比四年級高,就環境知識的十八個名詞來分析。

從分數段計算來講,處於高分數段(75--90分)的學生,五年級的百分比明顯高於四年級級的學生,處於最低分數段的也明顯少於四年級級的學生。從各個名詞的理解程度來講,選理解的五年級學生比例也明顯高於四年級級的學生。這説明在進李中的一年裏,學生們經過環境滲透教育課、環境專題講座、環境知識宣傳等各項活動,對環境知識的理解確實加深了。

2.五年級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的環境意識比四年級學生強。

從上可知五年級整體上比四年級的學生環保意識強。但整體形勢不容樂觀,在有些選項中,如:節約用水、不亂丟垃圾、不隨意踐踏草地、不在公共場所高聲喧譁等方面做比四年級學生差些,雖然這符合青少年心理髮展的某些特性,但不能縱容他們,應該更嚴格地要求他們。

針對對四年級、五年級大部分學生的問卷調查,以及對一部分學生的日常行為觀察,日常談話和以上的分析,提出以下建議:

1.對全校的學生分年級制定系列、系統的環境教育計劃,使環境教育制度化、規範化。

2.加強環境教育的社區活動,如向市民宣傳環保知識、派發環保宣傳資料等。

3.不同學科教學都與環境教育有一定的關聯,推行環境教育“科科有責”,不同學科之間應加強合作,共同推行學校環境教育 。

4.加強日常行為中的環境意識。在節約用水、節約用電、不浪費紙張、不要常倒剩飯菜、不隨地吐痰、不亂丟垃圾、不踐踏草地等日常行為規範方面加強監管。

第4篇

5、校園內出入的車輛較多,造成噪音、廢氣污染等問題。

珠海是我們的家,應該把她建設得更美好。但空氣污染問題十分嚴重,應該怎麼辦呢?我建議:

(1)搞立體綠化,擴大綠化面積,可以搞無土栽培。植物有過濾各種有毒有害大氣污染物和淨化空氣的功能,樹林尤為顯着,所以綠化造林是防治大氣污染的比較經濟有效的措施。

(2)解決燃料問題,儘量使用太陽能等無污染或污染小的能源。

(3)多組織宣傳活動,諮詢活動,增強人們的環保意識。

(4)組織同學利用雙休日到街道、市場、廣場撿垃圾,保持環境整潔。

今天的我們是明天社會的主人,保護和改善周圍的環境,是我們這代人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我們要從我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做環保的有心人,注意節約資源,回收廢品,多參加環保活動,多植樹,多種花,做一個名符其實的環保小衞士吧!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