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畢業論文答辯演講稿模板2篇 "精品畢業論文答辯模板,完美演繹論文答辯"

來源:巧巧簡歷站 2.45W

在本科生活中,撰寫一篇畢業論文並完成答辯是必經之路。而演講稿則是答辯過程中必不可少的環節。本文提供了一份本科畢業論文答辯演講稿模板,幫助學生們更好地準備自己的答辯演講。

本科畢業論文答辯演講稿模板2篇

第1篇

上午好!我是蘇州科技學院中文系03漢師(1)班的學生。我畢業論文的題目是《試論凌叔華筆下的女性意識》,我的指導老師是何清老師。我當時之所以選擇研究凌叔華的女性意識是因為:在五四時期的作家中,凌叔華是給了我別樣感受的一個女作家。她的小説中很少有驚心動魄的事物,也看不出什麼磅礴於宇宙的氣勢,但她小説中的文字仍有力量,只不過這力量是深藴於內的,而且敍述的調子是平靜的。她的作品是百分之百女性的,它們“幽深、姻靜、温婉、細緻,富有女性温柔的氣質。”我想就是這樣的一種風格吸引了我,使我在不知不覺間走進了她的世界。而且,作為一名女性,我想我更能看清凌叔華筆下那種時而諷刺鞭撻,時而同情無奈的女性心理,這也體現了五四時期的女性意識,為我們全面瞭解我國女性意識的發展歷程及其表現特點提供了一個獨特的視點。凌叔華寫作的`小説是本文最直接的文本基礎,此外,我在大學期間還選修了女性文學相關課程,對女性意識有一定的瞭解和認識,也積累了一定的寫作素材,有利於該課題的研究和寫作工作的開展。

我的論文《試論凌叔華筆下的女性意識》從五四時期的女性文學入手,解讀凌叔華筆下的女性意識,但本論文的寫作是以孩子為視角,將筆觸集中在凌叔華作品中孩子眼中的女性世界,希望能夠多角度、多方面的去研究凌叔華的小説作品,更深入地挖掘凌叔華在其小説中所呈現的獨特魅力,以及更好地感受她筆下所展現的女性意識,從而促進現今女性意識的更好發展。

第一部分,主要是解讀五四時期的女性文學及凌叔華筆下的女性意識,指出凌叔華成為女性意識由向外索取客體轉向自覺地對女性意識本體進行精心注目和審視的最早的女作家。這種內審為女性意識的成熟做了最初的奠基工作。

第二部分,論述凌叔華是怎樣通過孩子這一視角來展現女性世界、表現女性意識的。主要結合其小説集《小哥倆》中的具體的作品從“十足”的孩子和“小大人”的孩子兩方面進行具體的分析論述。以實證來論證凌叔華的女性意識。

第三部分,主要論述凌叔華小説中獨特的表現手法。孩子視角的運用,第三人稱的寫作手法,畫面感的表現形式,這些都突出了凌叔華女性意識的表達力度,更能表現出凌叔華作品的獨特魅力。

第四部分,主要是將凌叔華在寫作中關於孩子的作品與冰心作比較,從她們寫作孩子的目的、立場、角度的不同來突現凌叔華隱身於孩子的女性意識。突出凌叔華在五四時期所展現的獨特女性意識。

近年來隨着學術界對於女性意識研究的日漸深入。20世紀初期的一些女作家也就被納入到考察的視野,凌叔華就是其中一位。但長期以來,眾學者對於凌叔華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她小説中的女性形象,小説的寫作獨特性以及她與契訶夫、曼叔菲爾德的比較上。但是較少有學者關注凌叔華作品中在兒童視角下所展現出來的女性意識,這是關於凌叔華研究的一個很好的方向。它可以讓我們多角度、全面的瞭解凌叔華的女性意識。

在本次畢業論文的準備和寫作過程中,我閲讀了大量的關於凌叔華和女性意識方面的書籍和學術期刊論文。這得得益於我們學校圖書館豐富的參考書籍和中國學術期刊網中的專業論文。本論文經過一二三稿並最終定稿,在這期間,我的論文指導老師——xx老師對我的論文進行了詳細的修改和指正,並給予我許多寶貴的建議和意見。在這裏,我對他表示我最真摯的感謝和敬意!

本科畢業論文答辯演講稿模板2篇

第2篇

各位老師,上午好,我是07級二班的sdj,本科畢業論文答辯稿。我的論文題目是“晚明來華耶穌會士的傳教策略探析”。我的這篇論文是在陳老師的悉心指導下完成的,感謝陳老師,也感謝張老師和孫老師參加我的論文答辯。下面我將這篇論文設計的目的和主要內容向各位老師作一彙報,懇請各位老師批評指正。

選擇“晚明來華耶穌會士的傳教策略探析”這個論題,既是我的興趣使然,也算是偶然引發。一直以來,我對中西文交流史這一部分比較感興趣,我覺得不同文明之間相互碰撞會刺激和推動文明的進步。在我選擇論文題目時,偶然看到董叢林先生的一本專著《龍與上帝——基督教與中國傳統文化》,引起我對晚明時期中西文化交流的關注,決定選擇“晚明來華耶穌會士的傳教策略探析”這個論題。

在學術界,學者們從各個角度對“西學東漸”進行了研究。但是專門系統研究耶穌會士傳教策略的文章較少,或者雖有論述但簡略而不全面。

21世紀的今天,伴隨全球化與信息化趨勢的加強,世界不同文明之間的聯繫越來越緊密。但由於歷史與文化的差異,不同文明(特別是中西文明)在交流的過程中摩擦與衝突不斷。這就面臨一個如何有效促進中西文化交流以實現互利共贏的問題。回顧中西文化交流的歷史,晚明時期來華耶穌會士確立的“調和與適應”傳教策略是獨特而有效的。本文將根據晚明來華耶穌會士確立的“調和與適應”策略產生的背景及歷史狀況,從幾個方面來分析“調和與適應”策略的具體特徵,探討它對當今中西文化交流所具有的有益啟示,論文寫作《本科畢業論文答辯稿》。

其次,我想談談這篇論文的結構和主要內容。本文主要分為五個個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是勾勒出耶穌會士來華傳教的歷史背景,為“調和與適應”傳教策略的提出和實踐提供一個大的歷史背景。

第二部分主要介紹耶穌會士來華傳教的概況。由它取得的階段性傳教成果引出第三部分。

第三部分只要分析晚明來華耶穌會士的傳教策略,即“調和與適應”傳教策略的主要特徵,包括:走上層路線、交遊傳教、送禮傳教、學術傳教、合儒易佛、尊重中國的禮儀習俗等。

第五部分得出“調和與適應”策略的現實意義。即兩種文明之間的交流,只有相互尊重,求同存異,增進了解,才能提升交流層次,實現互利共贏。

這篇論文的寫作以及修改的過程,也是我越來越認識到自己知識與經驗缺乏的過程。由於個人能力和資料的不足,論文有許多待改進的地方。例如耶穌會士來華傳教的歷史背景只是提供了一個大背景,沒有與“調和與適應”策略的提出很好的聯繫起來。再者文字駕馭能力也比較欠缺。還請各位評委老師多多批評指正,幫助我在今後的學習中不斷成長進步。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