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山西村》教案優秀4篇 閲讀教案:《遊山西村》 賞析與創作

來源:巧巧簡歷站 9.03K

《遊山西村》是一本具有強烈現實主義意義的小説,它展現了當代中國農村的生存狀況。該小説的教學在中學語文課堂具有重要作用,同時,廣大教師們也在大力推廣《遊山西村》教案,以更好地解讀這一作品。

《遊山西村》教案優秀4篇 閲讀教案:《遊山西村》 賞析與創作

第1篇

2、體會詩歌表達的凝練,用詞準確,體會陸游詩歌的風格與特色。

1、同學們平時積累了很多好詞佳句,能説説“山”“柳”開頭的成語嗎?

當中有兩個耳熟能詳、千古流傳的成語都出於同一首詩。【板書:山重水複、柳暗花明】

2、在這首詩中,有一座座連綿的山,有一條條交錯的河,有密密層層的柳,有明豔的花。這之間,幾間農舍若隱若現。【師邊用簡筆畫描述邊板畫,指出山、水、柳、花四景物】

3、知道這麼美的景色在什麼地方嗎?【板書:山西村】這樣美麗的景色被誰發現了?板書:陸游

古詩難讀難懂,讀古詩不論誰都要做一件事:查找資料

如果讓你查找,和這首古詩必有關係,必須要查的,你認為要查什麼?學生交流

篩選信息是學習古詩很重要的一步。這個信息告訴你什麼?

小結:這些信息挺重要的,可能對等下理解、學習、感悟詩歌有幫助。學習古詩特別需要--藉助資料

1、瞭解詩意。讓我們一起去山西村,走進農莊,走進農家,看看他們在幹什麼?(招待客人)

2、想像動詞。大家注意到“留”這個動詞了嗎?從剛進村,直到最後挽留,這是個好長的過程,大家可以展開豐富的想象,在這過程中主人和客人之間會有哪些活動?

(學生們饒有興趣地想象並紛紛走上講台板書其中的動詞:殺、端、舉、碰、喝、聊、談……)

就一個“留”字讓我們想象到整個接待的過程,如果把這些活動全部記錄,豈不更能表現當時熱鬧的情景?

(生:不行,詩歌是最精煉的,這個“留”字可以代表、包涵這麼多的動詞。)

師:對呀,詩歌的語言是濃縮的,跳躍的,正因為如此讀詩就要善於想象,還原當時的生活情景。

此時,陸游罷官免職在家,面對這樣的農家人,他會怎麼樣?他覺得這羣農家人怎樣?

5、指導朗讀:“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熱情的接待場面、勤勞的村民、農家的幸福快樂)

1、將詩句“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與“山清水秀疑無路,柳綠花紅又一村。”進行比較,體會詩句的意境及表達的準確。

同學們,這可是美麗的江南啊,風景如畫,山清水秀,我有點納悶,詩人怎麼不説“山清水秀疑無路”,而卻説“山重水複疑無路”,還有這後半句就更想不明白了,按理説,柳是綠的,花是紅的,可作者偏不説“柳綠花紅又一村”,而卻説“柳暗花明又一村”。柳怎可能暗呢?花為什麼以用“明”呢?

2、結合背景資料,體會作者的心情及詩句所藴含的人生哲理。

①一座座山重重疊疊,一條條水縱橫交錯,走着走着,我,我的心裏。

②柳蔭深深,前路迷茫,穿過柳蔭深處,啊,鮮花明麗紅豔,眼前忽然一亮,又是一個村莊,我想那村莊(村莊會是什麼樣的?陸游雖然未見,但已在心中憧憬,描繪。)我的心中。

小結:此時,詩人的心情有變化嗎?怎麼變的?你能讀出這樣的對比、變化嗎?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李白《將進酒》

千百年過去了,這經典名句依然在我們耳邊迴盪,當我們______的時候,我們相信——(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生活中誰沒有困難,生活中誰沒有挫折,誰沒有失敗,但只要牢牢記住這千古流傳的名句——→(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我們一定能走向希望,走向光明,走向美好的未來!

《遊山西村》教案優秀4篇 閲讀教案:《遊山西村》 賞析與創作 第2張

第2篇

都説“見過林莘的,決忘不了她的笑”。這次在“千課萬人”的講台上,那笑依然明媚,一如夏花。

?遊山西村》是宋代詩人陸游的作品。本是一首七言律詩,全詩如下:

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從今若許閒乘月,柱杖無時夜叩門。

詩人運用凝練的筆觸,全篇圍繞着一個“遊”字鋪展,層次分明地勾勒出一幅色彩明麗的江南農村風光圖。可惜進入教材時,編者只截了前兩聯。

“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開頭似是平淡,細品卻意藴豐富。怎麼讓學生去體會當時主人盛情留客的熱情,怎麼讓學生去感受農家豐收後歡暢?

“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這膾炙人口的名聯,自然天成,又富於哲理。如何讓學生去品味那“有如彈丸脱手”的語言,又如何引導學生去參悟詩中藴含的哲理呢?且看林莘。

入詩朗讀之後,林老師用一句“讓我們一起去山西村,走進農莊,走進農家,看看他們在幹什麼?”自然地引出了“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接着就抓住一個“留”,藉助插圖,巧妙引導學生想象。

師:“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中,大家注意到“留”這個動詞了嗎?從剛進村,直到最後挽留,這是個好長的過程,大家可以展開豐富的想象,在這過程中主人和客人之間會有哪些活動?

(學生們饒有興趣地想象並紛紛走上講台板書其中的動詞:殺、端、舉、碰、喝、聊、談……)

師:就一個“留”字讓我們想象到整個接待的過程,如果把這些活動全部記錄,豈不更能表現當時熱鬧的`情景?

生:不行,詩歌是最精煉的,這個“留”字可以代表、包涵這麼多的動詞。

師:對呀,詩歌的語言是濃縮的,跳躍的,正因為如此讀詩就要善於想象,還原當時的生活情景。

接下來,林老師又牢牢抓住“莫笑、臘酒渾”,“豐年、足雞豚”,“留客”等關鍵字詞通過角色扮演、師生對話,讓學生在品味語言的同時真切地感受到了當時熱鬧的場景。

“留”字的教學就像一個巧妙的支點,由此,課堂變活,詩歌變活。畫面還原了,情境再現了。法國作家福樓拜説:“無論你所要講的是什麼,真正能表現它的句子只有一個,真正適當的動詞和形容詞也只有一個,就是那最準確的一句,最準確的動詞。”語文教學又何嘗不是要找準這“一個”?

師:同學們,這可是美麗的江南啊,風景如畫,山清水秀,我有點納悶,詩人怎麼不説“山清水秀疑無路”,而卻説“山重水複疑無路”,還有這後半句就更想不明白了,按理説,柳是綠的,花是紅的,可作者偏不説“柳綠花紅又一村”,而卻説“柳暗花明又一村”。柳怎可能暗呢?花為什麼以用“明”呢?

一石激起千層浪,品評之後,是拓展寫話,學生在充分的進入情境之後在聯繫陸游當時的境遇,這才驚喜地發現:原來,這詩中言説的不僅僅是遊山西村的經歷,記錄的不僅僅是賓客言歡的故事,它更含着詩人的心境,藴着深刻的哲理。

課末的拓展誦讀,將杜甫、王維、李白的詩與這一聯相比照,既是對詩人情懷的昇華解讀,又是對這一名句的內化鞏固。

兩聯賞過之後,黑板上除了形象的板畫、經典的詩句,還留下了三個關鍵詞:“資料”、“想象”、“道理”。這三個關鍵詞無疑濃縮着目標與方法,是我們探究教者的智慧與理念的路。

先説“資料”,林老師帶着學生賞讀古詩,始終不忘提醒學生學會查找資料,運用資料,既得傳統詩學“知人論世”的精髓,又為古詩的鑑賞注入了現代因素。

再言“想象”,這實在是詩歌鑑賞不二的法則,古詩本就是詩人曾經鮮活的生命呈現,傳遞的是他們彼時的歡笑或者歎息。只有想象,才能使文字由冰冷的符號還原為鮮活的畫面、生動的故事。

至於“道理”。宋詩與唐詩最大的區別就在於唐詩多言事抒情而宋詩多以事説理。教者對詩中哲理的解讀品悟,應該是對《遊山西村》這一文本真正“祕妙”的自覺皈依。

總之,在《遊山西村》一課,“得言”“得意”“得味”“得法”,不啻為古詩教學的優秀範例。

曾經很多次看林莘的課,總覺得目不暇及。我也曾經抱着《二十四詩品》,試圖想為林莘的課堂教學風格做點概括,卻發現那光彩流溢的課堂很難被確切的描述。後來,勉強找到八個字:“纖膿適度,綺麗自然”。大概是這樣吧?——不肥不瘦、不偏不倚,綺麗精彩、自然大氣。

見到林莘總是慨歎,歎得最多的是她永遠神采奕奕,永遠笑靨如花。想來,無論《鯨》《為人民服務》還是《凡卡》《東施效顰》再到今天的《遊山西村》,她從來不在課品中重複自己,一直在變,一直在走、一直在挑戰、一直在創新。若問她那課堂為何如此燦爛、若問她那生命為何如此燦爛,根由就在此罷。

第3篇

(1)能用自己的話説出詩的大意,感悟詩的意境和詩人的思想感情。

(2)剖析:對詩句作具體分析,探討作者的表達方法及思想感情

(3)體情:通過討論交流,感悟詩中包含哲理的句子,並聯系生活獲得啟示。

1、師:同學們。你們平時到公園或其他名勝古蹟遊玩,有沒有注意刻在樹柑上,竹子上,柱子上有些什麼東西?

2、師:是啊,在公共場合,這是破壞環境的行為,我們可不能做呀。可是在古代,這卻是發表作品的一種途徑呢。今天,我們要學習的這首詩,就是宋代詩人蘇軾留在一座寺廟的牆壁上的。(板書課題)

1、展示圖:我們的.祖國有許多名山,泰山雄奇、華山險峻、黃山變化多端,桂林秀麗……這圖上畫的正是我國最有名氣的上峯之一—廬山。看了這幅圖,大家對廬山有怎樣的印象?

c、作者眼中的廬山是怎樣一種情形呢?為什麼始終看不出書?

3、討論:你認為怎樣説才能看清廬山真面目?你從中受到怎樣的啟發?

4、“不同的角度觀察,結果各不相同”你碰到這樣的情況嗎?舉例説説。

1、師:上節課我們領略了祖國名山廬山的雄偉風姿,這節課我們將跟隨宋代詩人陸游遊一處美麗的小山村做客。在此之前,誰來跟我們談陸游的有關情況呢?

3、討論交流:我們在什麼地方會產生“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覺?舉例説説。(引導學生聯繫生活實際來談)

第4篇

1、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古詩,並能默寫詩中的名句。

2、能借助詞典等工具書和生活積累理解詩中的詞句,並根據需要蒐集信息,擴大知識面。

3、能用自己的話或自己喜歡的方式説出詩的大意,感悟詩的意境。

5、讓每一個學生通過合作學習、彙報展示、課堂互動交流中,都體驗到學習帶來的喜悦,培養學生的學科興趣和學習能力。

能用自己的話或自己喜歡的方式説出詩的大意,感悟詩的意境;能發表對詩的`獨特見解。

南宋著名詩人陸游,曾任隆興府通判,因極力推助北伐,被罷官。詩人迴歸故里,內心鬱悶。對照官場的偽詐,他更感受到鄉間生活的純樸自然。但他並未喪失信心,深信總有一天會重新為國出力。這種心境與遊境相吻合,於是兩相交涉,產生了流傳千古的《遊山西村》。板書課題

(1)把古詩讀通順,難讀的字詞多讀幾遍;畫出詩的節奏,並讀一讀。

(3)能抓住重點詩句"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所包含的意義。

(給學生自主學習、解決問題的時間至少約束8分鐘)

生:"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中的"疑"和"又"字要重讀。

生1:我知道"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的意思是:不要笑農家臘酒渾濁,豐收之年,他們全以豐盛的菜餚招待留下的客人。

生2:我知道"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思是:走過一座座青山,經過一條條溪水,突然看見柳色葱鬱、鮮花明媚,又是一座村莊。

我知道是採用先抑後揚的寫法:"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是抑的寫法;"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揚的寫法。

生:我知道前兩句詩寫出了山西村豐收之年的景象,讓人感受到農家款待客人的熱情和民風的淳樸,達了作者對農家豐收景象的由衷讚美之情。

生:我知道後兩句詩描繪了山間水畔的美景,寫景中寓含豐富哲理,越出了自然景色描寫的範圍,表達了作者對人生的不同感悟。

生:學了這首詩,從中使我懂得了這樣一個道理:只要不怕困難,勇於開拓進取,就一定會有希望的。

結合你的生活事例,我們在什麼情況下會產生“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覺?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