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謝中書書教案8篇 感恩中書書教案:探究教學中的重要意義與實踐方法

來源:巧巧簡歷站 9.18K

這是一篇關於“答謝中書書教案”的文章。中書書教案是指中書省製作的針對各級官員的教學材料,旨在提高官員們的管理、執政和治理能力。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官員通過這些教案提高自身素質,取得了有效成果。本文將探討這些教案的價值,並向編撰者表達感激之情。

答謝中書書教案8篇 感恩中書書教案:探究教學中的重要意義與實踐方法

第1篇

同學們,我們曾隨着酈道元一起暢遊三峽,領略了它的雄奇險拔、清幽秀色。其實,莽莽神州,高山大嶽,千流百川,那神奇如畫的風光無不讓人心動神搖,今天我們再學習陶弘景的《答謝中書書》,共同欣賞一幅清麗的山水畫,品味一首流動的山水詩。

1題解書即書信,古人的書信又叫“尺牘”或曰“信札”,是一種應用性文體。根據現代漢語詞典書的註解:

書(shū) ①寫字;記錄;書寫。②字體。③裝訂成冊的著作。④書信。⑤文件。

書本——③裝訂成冊的著作 書寫——①寫字;記錄;書寫

南北朝時,因政局動盪,矛盾尖鋭,不少文人往往遁跡山林,從自然美中尋求精神上的解脱。因而他們在書信中常常描山繪水。表明自己所好,並作為對友人的安慰。本文是作者寫給謝中書(謝徵)的一封書信,寫的是江南山水之美,是六朝山水小品名作。

3讓我們一起走近作者:陶弘景,字通明,自號華陽陶隱居。南朝齊樑間文學家,道教思想家,醫學家。好讀書,喜道術。20歲前曾擔任諸王的侍讀,37歲(齊武帝永明十年,公元492),辭官隱居於句容茅山,繼續鑽研學問,煉丹習道,並遍遊名山,尋訪仙藥。粱武帝蕭衍早年曾和他交遊,即帝位以後經常向他諮詢國家大事,時人謂為“山中宰相”。著有《陶隱居集》。

1.教師指導學生朗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文句,讀出節奏、韻律、情調。

山川/之美,古來/共談,高峯/入雲,清流/見底。兩岸/石壁,五色/交輝。青林/翠竹,四時/俱備。曉霧/將歇,猿鳥/亂鳴;夕日/欲頹,沉鱗/競躍。實是/欲界之仙都。自/康樂//以來,未復有/能與(yù)其奇者。

2、學生自由讀課文,對照註釋,藉助工具書,理解文句,整體感知文意。質疑答疑

(2)同桌之間討論交流,解決疑難問題。並向全班質疑問難。

(3)多媒體顯示下列詞句,教師指導學生積累詞語,理解文句。

曉霧將歇:歇,消散夕日欲頹 : 頹,墜落。沉鱗競躍 :沉鱗,潛游在水中的魚。競躍,爭着跳躍(出水面)未復有能與其奇者:與yù ,參與,文中指欣賞。

3、指導學生背誦課文,理清背誦思路(介紹你背誦的竅門)

本文雖屬山水小品文,可是作者仍精心佈局,全文可分為三部分,看看應該如何分才好?三部分之間有何聯繫?

明確:全文可分三部分。“山川之美,古來共談”總領全文。中間的寫景部分,先仰視“高峯入雲”,再俯瞰“清流見底”,再平視“兩岸石壁”“青林翠竹”,最後分“曉”與“夕”兩層來寫。最後以感歎總括前文。

結合上面的思路分析,學生自己背誦,然後在學習小組內展開背誦競賽,看誰背的又快又準確。

突出文言文,尤其四六文讀背的特點。文言文字、詞、句必須過關

譯文 山河的壯美,是自古以來人們共同談賞的。這裏的高峯插入雲霄,清流澄澈見底,河流兩岸懸崖峭壁,在陽光下各種光彩交相輝映。蒼青的密林和碧綠的竹子,一年四季常青葱翠。每當早晨,夜霧將要消歇,可聽到猿猴長嘯,鳥雀亂鳴;每當傍晚,夕陽將落,可見到水中的魚兒競相跳躍。這裏實在是人間的仙境啊!自從謝靈運之後,還沒有人能置身這佳美的山水之中。

提示從以下幾方面賞析:描繪的景物;優美的意境;點睛之詞;

作品首先為我們呈現了山水相映之美。“高峯入雲,清流見底”,巍峨的山峯聳入雲端,明淨的溪流清澈見底。山的倒影給水鋪上異彩,水的動勢給山增加了活力。山水相伴相映,情味盎然。

其次是繽紛的色彩美。“兩岸石壁,五色交輝。青林翠竹,四時俱備”,兩岸的石壁色彩斑斕,交相輝映。青葱的林木,翠綠的竹叢,四季長存。山青水綠固然清幽雅靜,但色調單一卻使人感到冷寂。石壁壁立千仞,五色爭輝;又有青林翠竹,間雜其中,就如五彩錦鍛上綴以碧玉?翡翠。

第三是晨昏變化之美。“曉霧將歇,猿鳥亂鳴;夕日欲頹,沉鱗競躍”寫的是清晨的薄霧將要消散時,傳來猿鳥此起彼伏的鳴叫聲;夕陽將要落山的時候,潛游在水中的魚兒爭相跳出水面。這是一幅多麼熱烈歡快的晨景,又是一幅清靜幽寂的暮景。

“高峯入雲,清流見底”極寫山之高,水之淨,用筆洗練,俯視與仰視,白雲高山流水三重景物,境界清新。

“兩岸石壁…四時俱備”用平遠和高遠的視角極目遠眺,青翠的竹木和五彩的山石相映襯,呈現出一派燦爛輝煌的氣象,在清爽宜人的畫卷上平添了萬物勃發的生命力。

“曉霧將歇…沉鱗競躍”由靜景轉入動景的描寫。通過描寫朝與夕兩個特定的時間段的生物的活動,為畫面增添了靈動感,傳達了生命氣息。 以上內容可以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愛好,或寫,或畫,或説,或唱,讓學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

1、“一切景語皆情語”,本文作者是如何以景傳情的?

本文作者用寥寥數筆,描繪了一幅清爽宜人的畫卷,其間景物色彩燦爛,生命勃發,靈動飛揚。通過高低、遠近、動靜的變化,視覺、聽覺的立體感受,來傳達自己與自然融合的生命愉悦,體現了作者酷愛自然,歸隱林泉的志趣。

2 、作者以感慨收束全文,你能説説這句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懷?

“實欲界之仙都”言簡而意藴。自從謝靈運以來,沒有人能夠欣賞它的妙處,而作者卻能從中發現無盡的樂趣,並深感自豪,期與謝公比肩之意溢於言表。

學生分析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教師可以結合背景拓展延伸(鏈接妙詩欣賞)

山中何所有? 嶺上多白雲。只可自怡悦,不堪持寄君

6、文中具體描寫景物的句子是哪些?作者都描寫了哪些景物?

具體描繪山川之美的句子:高峯入雲,清流見底。兩岸石壁,五色交輝。青林翠竹,四時俱備。曉霧將歇,猿鳥亂鳴;夕日欲頹,沉鱗競躍。

8、統領全文的句子是: 。其中“ ”字點名全文的中心。

結尾一句表達出作者帶有自豪之感,期與 謝公比肩之意.

10.“一切景語皆情語。”最能體現作者思想感情的語句是什麼?體現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實是欲界之仙都。自康樂來,未復有能與其奇者。”表達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與古今知音共賞美景的得意之感。

11.“高峯入雲,清流見底”表現了。“兩岸石壁,五色交輝”表現了 。“曉霧將歇,猿鳥亂鳴;夕日欲頹,沉鱗競躍” 表現了晨昏變化之美。

答謝中書書教案8篇 感恩中書書教案:探究教學中的重要意義與實踐方法 第2張

第2篇

這是陶弘景隱居之後回答齊高帝蕭道成詔書所問而寫的一首詩。首句即照應題目。齊高帝之問,帶有勸其出山之意,頗不以棄功名、隱林泉為然。而詩人則平平淡淡地回答:“嶺上多白雲”。話雖簡淡,含意卻很深。是的,山中能有什麼呢?沒有華軒高馬,沒有鐘鳴鼎食,沒有榮華富貴,只有那輕輕淡淡、飄飄渺渺的白雲。在述戀利祿的人看來,“白雲”實在不值什麼;但在詩人心目中卻是一種超塵出世的生活境界的象徵。然而“白雲”的這種價值是名利場中人不能理解的,唯有品格高潔、風神飄逸的高士才能領略“白雲”奇韻真趣。所以詩人説:“只可自怡悦,不堪持寄君。”言外之意,我的志趣所在是白雲青山林泉,可惜我無法讓您理解箇中情趣,就象山中白雲悠悠,難以持寄一樣。言詞間頗替齊高帝感到惋惜。——詩人以這種委婉的方式表達了謝絕出仕之意。此詩寫得輕淡自然,韻味雋永,歷代傳誦。 “眼前流水自悠悠,歇歇偷閒戀綠疇。笑看金籠牽鼻去,等閒落得用鞭抽。”這是南北朝詩人陶弘景寫的一首“退休詩”。

此人詩畫雙全,是當時著名畫家與作家,他在其畫中題詩一首,畫中有兩頭牛,一牛“戀綠疇”吃草,一牛有“金籠”而“落得用鞭抽”。其畫其詩強烈地形象地表現了作者辭官退休的願望,他嚮往的是“流水”、“綠疇”的“悠悠”晚年。結果堅決退休歸山,人稱“山中冥相”。他在山中退休隱居,邊休養邊寫作,至今傳有《陶隱居集》。

同學們,我們曾隨着酈道元一起暢遊三峽,領略了它的雄奇險拔、清幽秀色。其實,莽莽神州,高山大嶽,千流百川,那神奇如畫的風光無不讓人心動神搖,今天我們再學習陶弘景的《答謝中書書》,共同欣賞一幅清麗的山水畫,品味一首流動的山水詩。

1題解書即書信,古人的書信又叫“尺牘”或曰“信札”,是一種應用性文體。

南北朝時,因政局動盪,矛盾尖鋭,不少文人往往遁跡山林,從自然美中尋求精神上的解脱。因而他們在書信中常常描山繪水。表明自己所好,並作為對友人的安慰。本文是作者寫給謝中書(謝徵)的一封書信,寫的是江南山水之美,是六朝山水小品名作。

3讓我們一起走近作者:陶弘景,字通明,自號華陽陶隱居。南朝齊樑間文學家,道教思想家,醫學家。好讀書,喜道術。20歲前曾擔任諸王的侍讀,37歲(齊武帝永明十年,公元492),辭官隱居於句容茅山,繼續鑽研學問,煉丹習道,並遍遊名山,尋訪仙藥。粱武帝蕭衍早年曾和他交遊,即帝位以後經常向他諮詢國家大事,時人謂為“山中宰相”。著有《陶隱居集》。

3、品味作品優美的意境,體會文中流露的思想感情。

4、感受大自然的純淨美好,培養學生熱愛祖國河山的感情

1.教師指導學生朗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文句,讀出節奏、韻律、情調。

山川/之美,古來/共談,高峯/入雲,清流/見底。兩岸/石壁,五色/交輝。青林/翠竹,四時/俱備。曉霧/將歇,猿鳥/亂鳴;夕日/欲頹,沉鱗/競躍。實是/欲界之仙都。自/康樂//以來,未復有/能與(yù)其奇者。

2、學生自由讀課文,對照註釋,藉助工具書,理解文句,整體感知文意。質疑答疑。

(2)同桌之間討論交流,解決疑難問題。並向全班質疑問難。

(3)多媒體顯示下列詞句,教師指導學生積累詞語,理解文句。

?曉霧將歇:歇,消散?夕日欲頹:頹,墜落。?沉鱗競躍:沉鱗,潛游在水中的魚。競躍,爭着跳躍(出水面)?未復有能與其奇者:與yù,參與,文中指欣賞。譯為:就再也沒有人能夠欣賞這種奇麗的景色了

3、指導學生背誦課文,理清背誦思路(介紹你背誦的竅門)

本文雖屬山水小品文,可是作者仍精心佈局,全文可分為三部分,看看應該如何分才好?三部分之間有何聯繫?

明確:全文可分三部分。“山川之美,古來共談”總領全文。中間的寫景部分,先仰視“高峯入雲”,再俯瞰“清流見底”,再平視“兩岸石壁”“青林翠竹”,最後分“曉”與“夕”兩層來寫。最後以感歎總括前文。

結合上面的思路分析,學生自己背誦,然後在學習小組內展開背誦競賽,看誰背的又快又準確。

提示從以下幾方面賞析:描繪的景物;優美的意境;點睛之詞;

作品首先為我們呈現了山水相映之美。“高峯入雲,清流見底”,巍峨的山峯聳入雲端,明淨的溪流清澈見底。山的倒影給水鋪上異彩,水的動勢給山增加了活力。山水相伴相映,情味盎然。

其次是繽紛的色彩美。“兩岸石壁,五色交輝。青林翠竹,四時俱備”,兩岸的石壁色彩斑斕,交相輝映。青葱的林木,翠綠的竹叢,四季長存。山青水綠固然清幽雅靜,但色調單一卻使人感到冷寂。石壁壁立千仞,五色爭輝;又有青林翠竹,間雜其中,就如五彩錦鍛上綴以碧玉翡翠。

第三是晨昏變化之美。“曉霧將歇,猿鳥亂鳴;夕日欲頹,沉鱗競躍”寫的是清晨的薄霧將要消散時,傳來猿鳥此起彼伏的鳴叫聲;夕陽將要落山的時候,潛游在水中的魚兒爭相跳出水面。這是一幅多麼熱烈歡快的晨景,又是一幅清靜幽寂的暮景。

“高峯入雲,清流見底”極寫山之高,水之淨,用筆洗練,俯視與仰視,白雲高山流水三重景物,境界清新。

“兩岸石壁…四時俱備”用平遠和高遠的視角極目遠眺,青翠的竹木和五彩的山石相映襯,呈現出一派燦爛輝煌的氣象,在清爽宜人的畫卷上平添了萬物勃發的生命力。

“曉霧將歇…沉鱗競躍”由靜景轉入動景的描寫。通過描寫朝與夕兩個特定的時間段的生物的活動,為畫面增添了靈動感,傳達了生命氣息。以上內容可以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愛好,或寫,或畫,或説,或唱,讓學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

2 、“一切景語皆情語”,本文作者是如何以景傳情的?

本文作者用寥寥數筆,描繪了一幅清爽宜人的畫卷,其間景物色彩燦爛,生命勃發,靈動飛揚。通過高低、遠近、動靜的變化,視覺、聽覺的立體感受,來傳達自己與自然融合的生命愉悦,體現了作者酷愛自然,歸隱林泉的志趣。

3 、作者以感慨收束全文,你能説説這句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懷?

“實欲界之仙都”言簡而意藴。自從謝靈運以來,沒有人能夠欣賞它的妙處,而作者卻能從中發現無盡的樂趣,並深感自豪,期與謝公比肩之意溢於言表。

學生分析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教師可以結合背景拓展延伸(鏈接妙詩欣賞)附錄:

山中何所有?嶺上多白雲。只可自怡悦,不堪持寄君。

多個視角,抒發真情。同學們根據這些寫景特點,自己動手寫一段自己感受最深的自然景物。教師可以出示圖片提示

美麗的風景勾起了我們無限的暇思。讓我們拿起筆,書寫心中流淌而過的

板書設計:第1句:總起全文:“共談”概説人人皆愛

山河的壯美,是自古以來人們共同談賞的。這裏的高峯插入雲霄,清流澄澈見底,河流兩岸懸崖峭壁,在陽光下各種光彩交相輝映。蒼青的密林和碧綠的竹子,一年四季常青葱翠。每當早晨,夜霧將要消歇,可聽到猿猴長嘯,鳥雀亂鳴;每當傍晚,夕陽將落,可見到水中的魚兒競相跳躍。這裏實在是人間的仙境啊!自從謝靈運之後,還沒有人能置身這佳美的山水之中。

山川之美,古來共談。高峯入雲,清流見底。兩岸石壁,五色交輝。青林翠竹,四時俱備。曉霧將歇,猿鳥亂鳴;夕日欲頹,沉鱗競躍。實是欲界之仙都。自康樂以來,未復有能與其奇者。

仁者樂山,智者樂水。山水景物曾經引起了古今多少文人墨客的無限情思。江南山水,有道是人間天堂,更是遊人無限神往的地方。瞧,那好高好高的山啊,如劍,直刺蒼穹,與白雲為伴;好清好清的水啊,如鏡,一窺到底,與沉魚為伍。兩岸的石壁,如刀削,似斧鑿,奇形怪狀。逢陽光直射,青黃黑白赤,色彩斑斕,蔚為大觀。樹林青翠,篁竹深綠,不論春夏秋冬,點綴着滿山秀色。臨近拂曉,白霧繚繞,如夢如幻;繼而如絮如帶,如煙如縷,疑為瓊宇仙境。最後霧紗不見,晨曦初現。猿猴在高樹啼叫,羣鳥在叢林鳴唱,松濤陣陣,竹聲蕭蕭,滿山遍野,眾音繚繞。傍晚時分,紅日西沉,暮靄罩山,飛鳥歸林,猿猴息樹,山色蒼茫。這時,原來潛游在水底的魚兒終難耐寂寞,飛躍而出,水面上演繹着一曲曲空中芭蕾舞,一道道美麗的彩虹競相劃出。這真是人間的天堂!自從南朝謝靈運以來,再也沒有人能欣賞到這奇妙景觀了。

陶弘景(452-536),字通明,丹陽秣陵(今江蘇南京)人,南朝齊樑時期道教思想家、醫學家。齊時官至奉朝請,後去官,隱居於句曲山,設帳收徒,自號“華陽隱居”。梁武帝即位,屢加禮聘,不肯出。帝有大事,無不諮詢,時人稱為“山中宰相”,卒諡貞白先生,有《陶隱居集》。

謝中書,即謝微,字元度,陳郡陽夏(今河南太康)人。曾任中書鴻臚(掌朝廷機密文書)。

1.《三峽》一文選自________________。_____(朝代)的地理學家__________給《水經》作注寫成了《________》

2.《答謝中書書》的作者是________,字通明,號________。題目中的第二個“書”字的意思是________。

3.《記承天寺夜遊》選自《 》,作者是________,字子瞻,號________,是________朝的________家。他與父親________、弟弟________合稱為“________”,都被列入“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中。

三、根據課文內容,在括號內填上恰當的詞,並在橫線上解釋該詞

第3篇

八年級學生經過七年級一年的文言文學習,已初步掌握了一定的學習方法,對於文言文的閲讀和學習掌握了一定的步驟,而且經過以往的朗讀訓練,他們很容易感受到文言文的獨特之處,容易從朗讀中獲得學習文言文的喜悦感和成就感,進而主動加入到背誦、解説、討論、創作等學習活動中來。但由於本單元文言文采用的是集中編排的方式,且多數課文有背誦要求,學生學習時可能產生疲倦感,因此不斷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成為必要,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讓學生輕鬆愉快地收穫知識和學習方法,提高學習能力,培養美好情操是必然。

?答謝中書書》是一篇短小精悍的文言散文,它“猶如一幅清麗的山水畫,又像一首流動的山水詩”,全文共68個字,但在這短短的68個字中藴涵着清遠的意境,突現了山川景物的靈魂,即自然萬物的勃勃生機,表達了自己與自然相融合的生命愉悦,體現了作者酷愛自然、歸隱林泉的志趣。因此在教學中應讓學生在反覆誦讀中,盡情欣賞這種美,併發揮自己的想象,進入情景交融的境界,深入體會作者的感情。學好本課,對學習本單元的文言文及古詩文能起到承前啟後的作用。

1、瞭解作者及寫作背景,培養學生查找、蒐集,整理資料的能力。

2、有感情地朗讀並背誦課文,理解課文大意,逐步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

3、賞析景物描寫,並能通過想象用自己的語言創造性地再現課文景象。

4、領會作者思想感情,提高學生感悟文章意境的能力。

1、品味文章語言的精練及佈局的匠心所在,提高學生初步鑑賞文學作品的能力。

2、佈置預習,讓學生解決生字,記下文中難點,然後進行講解。

4、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感受大自然的純淨美好,培養學生熱愛祖國河山的感情。

誦讀法、自主學習法、合作探究法、品析法、討論與點拔相結合法。

請同學們欣賞美麗的風景。(多媒體出示風景圖),然後請描述看到了什麼?聯想到了哪些詩句?今天我們再來學習陶弘景的《答謝中書書》,共同去欣賞一幅怡神悦性的山水畫,品味一首流動的山水詩。

二、明確目標,有的放失(多媒體顯示學習目標,學生齊讀)

關於本課的作家作品,大家一定蒐集了不少資料吧,現在請同學們相互交流課前蒐集的有關資料。(教師適當補充)。(多媒體顯示)

③書:即書信,古人的書信又叫“尺牘”或曰“信札”,是一種應用性文體,我國應用性文體從來不排斥審美的文學屬性,尤其是書信一體,多記事陳情。(陳:述説)

讓我們一起走近作者:陶弘景(452~536),字通明,自號華陽陶隱居。南朝梁時丹徒秣陵(今江蘇省江寧縣)人。南朝齊樑間文學家,道教思想家,醫學家。又被稱為“山中宰相”。他的《答謝中書書》描繪山川秀美,清新簡淡,為歷代的寫景名作。

“山中宰相”——齊高帝曾經召他進宮陪伴太子讀書。後來因看透了混濁的人世,隱居句曲山。他精通陰陽五行、山川地理、天文氣象。粱武帝即位後,他“禮聘不出”。因此,每逢有兇吉、祭祀、征討大事,朝廷都要派人進山向他請教,故稱他為“山中宰相”。 陶弘景一生好鬆。每當輕風吹拂松枝,發出“沙沙”的聲響時,他就像聽到仙樂一樣如痴如狂。有時,他竟一人進山,專去聽山野松濤之聲,又稱之“仙人”。著有《陶隱居集》。

南北朝時,因政局動盪,矛盾尖鋭,不少文人往往遁跡山林,從自然美中尋求精神上的解脱。因而他們在書信中常常描山繪水。表明自己所好,並作為對友人的安慰。本文是作者寫給謝中書(謝徵)的一封書信,寫的是江南山水之美,是六朝山水小品名作。

1、教師指導學生大聲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文句,讀出節奏、韻律、情調。

(1)學生先齊讀,後請一學生點評。師提示重點字音及朗讀節奏:

山川/之美,古來/共談,高峯/入雲,清流/見底。兩岸/石壁,五色/交輝。青林/翠竹,四時/俱備。曉霧/將歇,猿鳥/亂鳴;夕日/欲頹,沉鱗/競躍。實是/欲界之仙都。自/康樂//以來,未復有/能與(yù)其奇者。

(2)多媒體顯示優美的山水圖畫,教師配樂朗誦,學生聽讀,掌握字音、節奏。

現在請同學們用一個字來概括本文的主旨,哪個詞最恰當?明確:美

(2)小組之間討論交流,解決疑難問題。教師巡視酌情指導並向全班質疑問難。

(3)多媒體顯示下列詞句,教師指導學生積累詞語,理解文句。(重點測試)

A、四時俱備:俱,全都。曉霧/將歇:歇,消散。夕日/欲頹:頹,墜落。沉鱗:潛游在水中的魚。競躍;爭着躍出水面。

B、未復有/能與(yù)其奇者:與:參與,文中指欣賞。譯為:就再不也沒有有能夠欣賞到這種奇麗的景色了。

(4)學生準確流暢地同桌互譯課文。(多媒體出示譯文)

山河的壯美,是自古以來人們共同談賞的。這裏的高峯插入雲霄,清流澄澈見底,河流兩岸懸崖峭壁,在陽光下各種光彩交相輝映。蒼青的密林和碧綠的竹子,一年四季常青葱翠。每當早晨,夜霧將要消歇,可聽到猿猴長嘯,鳥雀亂鳴;每當傍晚,夕陽將落,可見到水中的魚兒競相跳躍。這裏實在是人間的仙境啊!自從謝靈運之後,還沒有人能置身這佳美的山水之中。

(5)指導學生背誦課文,理清背誦思路。(介紹你背誦的竅門)

本文雖屬山水小品文,可是作者仍精心佈局,看看應該如何分才好?各部分之間有何聯繫?

明確:全文可分三部分。“山川之美,古來共談”總領全文。中間的寫景部分,先仰視“高峯入雲”,再俯瞰“清流見底”,再平視“兩岸石壁”“青林翠竹”,最後分“曉”與“夕”兩層來寫。最後以感歎總括前文。

請結合上面的思路分析,大家自己背誦,然後在學習小組內展開背誦競賽,看誰背得又快又準確。

1、學生自由精讀課文,根據課文內容,想像文中的畫面,用“這裏有——之美,你看——”的句式加以描述,體會文章的意境,在四人小組內每位同學用自己的語言描述腦海中出現的畫面,其餘同學補充、評價。

2、師生互動,品味文章畫面的精美、語言的精練及佈局的匠心所在。

讓我們走出文本,對照老師找的幾幅畫面,看山川之美,你領會到了哪些美?

(1)多媒體依次顯示山水相映圖,石壁翠竹圖、晨暉、夕照,激發學生想像。

(2)請一小組再次描述畫面,圍繞山川之美評析課文。深入領會文章的詩情畫意。

(3)請學生歸納賞析,進行文字整理,寫成賞析短文。在學生活動的基礎上,教師稍加點撥。明確賞析:

作品首先為我們呈現了山水相映之美。“高峯入雲,清流見底”,巍峨的山峯聳入雲端,明淨的溪流清澈見底。山的倒影給水鋪上異彩,水的動勢給山增加了活力。山水相伴相映,情味盎然。

其次是繽紛的色彩美。“兩岸石壁,五色交輝。青林翠竹,四時俱備”,兩岸的石壁色彩斑斕,交相輝映。青葱的林木,翠綠的竹叢,四季長存。山青水綠固然清幽雅靜,但色調單一卻使人感到冷寂。石壁壁立千仞,五色爭輝;又有青林翠竹,間雜其中,就如五彩錦鍛上綴以碧玉翡翠。

第三是晨昏變化之美。“曉霧將歇,猿鳥亂鳴;夕日欲頹,沉鱗競躍”寫的是清晨的薄霧將要消散時,傳來猿鳥此起彼伏的鳴叫聲;夕陽將要落山的時候,潛游在水中的魚兒爭相跳出水面。這是一幅多麼熱烈歡快的晨景,又是一幅清靜幽寂的暮景。

第四是動靜相襯之美。高峯為靜,流水為動,林青竹翠為靜,五色交輝為動;日出霧歇為靜,猿鳥亂鳴為動;日落山暝為靜,游魚躍水為動;多角度,多層面將動與靜巧妙對比映襯,更突出了景色的優美動人。

(4)“一切景語皆情語”,本文作者是如何以景傳情的?(學生齊讀後同桌交流)

明確:本文作者用寥寥數筆,描繪了一幅清爽宜人的畫卷,其間景物色彩燦爛,生命勃發,靈動飛揚。通過高低、遠近、動靜的變化,視覺、聽覺的立體感受,來傳達自己與自然融合的生命愉悦,體現了作者酷愛自然,歸隱林泉的志趣。

(5)作者以感慨收束全文,文中最能體現作者思想感情的語句是什麼?這句話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懷?(學生找出句子後先齊讀再分析)

明確:“實欲界之仙都——未復有能與其奇者”言簡而意藴豐。表達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能夠和古今山水知音共賞美景的得意之感。

六、拓展遷移:鑑賞文學作品---感悟大自然---提高審美情操。

1、你還能想起哪些描寫山川之美的文章?這些作者又是怎樣表現山川之美的呢?從中你得到什麼啟發?

2、背誦描寫祖國壯麗山河的詩詞文章,看誰積累的多。

通過本課的學習,你有什麼收穫?學生先談師後總結。

3、請你展開想象的翅膀,用現代文大膽的擴展描繪文中的景色(可任選其中的一句加以想象擴展)。

總引 ------- 山川之美,古來共談山水相映之美,繪景色彩配合之美。

第4篇

3. 積累優美的寫景詞句,培養熱愛大自然的美好感情。

引導學生感受作品優美的意境,體會作品中流露的思想感情

4、學生朗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文句,讀出節奏、韻律、情調。

山川/之美,古來/共談,高峯/入雲,清流/見底。兩岸/石壁,五色/交輝。青林/翠竹,四時/俱備。曉霧/將歇,猿鳥/亂鳴;夕日/欲頹,沉鱗/競躍。實是/欲界之仙都。自/康樂//以來,未復有/能與其奇者。

五色交輝( ) 四時俱備( ) 曉霧將歇( ) 夕日欲頹( )沉鱗競躍( ) 實是欲界之仙都( ) 未復有勇與其奇者( )

2.對照課下注釋,理解文句,整體感知文意,並劃出疑難詞句。重點翻譯下列句子。

山川之美,古來共談。-------------------------------------------------

未復能有與其奇者。--------------------------------------------------

夕日欲頹,沉鱗竟躍。-------------------------------------------------

3.根據提示給文章劃分結構層次,並進一步理解課文內容。

第二層從 到 ,描寫描繪大自然中景之美。第三層 ,感慨自然之美景。

1.陶弘景描繪了一幅清麗的山水畫,他描寫了哪些山川美景呢?又是怎樣描寫的?請同學們小組合作,反覆閲讀課文,用下列句式説話:

“我從文中 句中,讀出了 之美,作者寫出了它 的特點。”

示例:我從文中“曉霧將歇,猿鳥亂鳴;夕日欲頹,沉鱗競躍”讀出了晨昏變化之美,作者寫出了“清晨的薄霧將要消散時,傳來猿鳥此起彼伏的鳴叫聲;夕陽將要落山的時候,潛游在水中的魚兒爭相跳出水面。”的熱烈歡快的晨景,和清靜幽寂的暮景。

2、“曉霧將歇,猿鳥亂鳴;夕日欲頹,沉鱗競躍”這一句中的“亂”字,讓人想到混亂、亂七八糟,這個字是換成“齊”“共”等等好不好?為什麼?讓學生思考回答。“沉鱗”指什麼?這裏運用了什麼修辭手法?

3、.本文對景物的描寫可以説是美妙至極,請你試舉一例闡述一下“妙”在何處?

4、.“實是欲界之仙都。自康樂以來,未復有能與其奇者”以作者的感歎總括前文,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第5篇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掌握重點文言詞彙,提高文言文鑑賞能力。

2.通過反覆誦讀、小組討論,疏通文意,體會山川自然之美。

教學難點:提高文言文鑑賞能力,體會作者寄情山水的清高情懷。

(題目導入)請同學們齊讀課題。上節課給大家佈置了預習任務,誰能給大家説一下題目該如何理解呢?(答:回覆;書:書信,是一種應用文體,用於陳情記事的。《答謝中書書》指的是回覆謝中書的一封書信。)那今天我們就走進這封書信,看看這封書信寫了什麼吧。

3.學生自讀,藉助課下注釋和工具書,疏通文意,思考:這封書信主要寫了什麼?

1.請同學們以前後四人小組為單位討論:作者描寫了山川的哪些美景呢?

②“兩岸石壁,五色交輝。青林翠竹,四時俱備。”色彩配合之美。

③“曉霧將歇,猿鳥亂鳴。夕日欲頹,沉鱗競躍。”晨昏交替之美,動靜相稱之美。

2.談談你如何理解“自康樂以來,未復有能與其奇者。”這句話,體現了作者怎樣的情感?

明確:這句話的意思為“自從謝靈運以來,沒有人能夠欣賞它的妙處。”作者寫的都是常見之景,但是語言清麗,而且説了自己能夠發現它的神奇之處,表現了作者深得山水之樂的喜悦之情和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

明確:老師聽見同學們朗讀地很認真,也很有感情,在大家的朗讀中老師也體會到了山川之美,這就是古文的魅力,朗讀的魅力。

明確:現在誰能給大家分享下這節課的收穫呢?嗯,你説你不僅瞭解了“書”這種文體,還跟隨着作者遊覽了一番,有山水、有青林、有鳥鳴、魚遊,感受到了寧靜與美好,很好,請坐,謝謝你的分享。

2.作業:將文中的美景用現代文寫一寫,字數:三百字左右;要求:文從字順,有意藴之美。

第6篇

文章以感慨發端,期望與古往今來的林泉高士相比肩。

接下來的十句,作者便以具體描繪秀美的山川景色。仰視俯視、平遠高遠的視角,動靜結合,使讀者對山川景物產生完整、統一的印象。

最後,文章又以感慨收束,自豪之感,期與謝公比肩之意溢於言表。

本文寫景,抓住景物的靈魂,即自然萬物的勃勃生機,通過高低、遠近、動靜的變化,視覺、聽覺的立體感受,來傳達自己與自然相融合的生命愉悦,體現了作者酷愛自然、歸隱林泉的志趣。文字明朗,毫不雕琢。

觀察角度:由仰而俯;景物形象:由顯而微;景物狀態:由靜而動;時間交代:由朝而夕。使山川景物和諧、完整、統一。

有高雅情懷的自豪感以及期望與古往今來的林泉高士相比肩之情。

3.運用仰觀俯察兩種視角,寫白雲高山流水三重風物的對偶句是什麼?

4.講究色彩搭配,表現一年之美,呈現出一派絢爛輝煌的氣象景象的對偶句是什麼?

5.將聽覺、視覺結合,由靜入動,表現一日之美,傳達了生命氣息的對偶句是什麼?

6.“實是欲界之仙都,自康樂以來,未復有能與其奇者。”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表達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與古今知音共賞美景的得意之感。與謝公比肩之意溢於言表。

8.分析“曉霧將歇,猿鳥亂鳴;夕日欲頹,沉鱗競躍。”加點詞語的表達作用。

“歇”“頹”擬人,賦予事物以人的感情和行為,有過程,激發人的想像,充滿生命氣息。“鱗”字是用借代,避俗,增加了語言表現力,文學色彩濃厚。

(1)意境美。風光綺麗,融入感情,形成優美的意境。①山水相映之美。②色彩配合之美。③晨昏變化之美。④動靜相襯之美。

(2)結構美。全文分三部分。“山川之美,古來共談”總領全文,以“美”點明全文中心。中間部分具體敍寫山川之美。最後以感歎總括前文,首尾呼應,議敍結合,使文章主體部分更為鮮明突出。文中的寫景部分,仰視再俯瞰,復平看,最後又分“曉”與“夕來寫,次第井然。

(3)語言美。言簡意賅,多用對稱四字句,配以長句收束;修飾詞語使顏色、聲音、動作的狀態表露無遺。如滔滔急流,瀉入大海。

以上就是八年級語文上冊知識點:答謝中書書的全部內容,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第7篇

知識與能力目標:掌握生字詞,領會文章大意,背誦課文。

過程與方法目標:學習作者縝密的結構,凝練,極富特色的語言。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培養學生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情感。

(一)導語:同學們,古往今來,許多文人墨客用飽蘸深情地筆謳歌了祖國河山之美,其中不泛名篇。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陶弘景的《答謝中書書》〉一文。

教師補充:陶弘景(456——536),字通明,南朝梁時人,曾任儲王的侍讀,因看透渾濁的現實,隱居句曲山(今茅山),有愛聽山野松濤之聲。他精通陰陽五行,山川地理,天文氣象,每逢有吉凶、祭祀、征討大事,朝廷都要派人進山鄉他請教,故稱他為“山中宰相”。

2、根據課下注釋,逐字逐句疏通文意,弄懂每字每句的意思,理出脈絡

—通過高低,遠近、動靜的變化,視覺、聽覺的立體感受,來傳達自己與自然相融合的生命愉悦,體現了作者酷愛自然,歸隱林泉的志趣。

1、作者是怎樣寫美景的?(學生暢所欲言,互相補充後明確)

2、課文的結尾能讓我們聯想到其它詩人類似的結尾,你能聯想到那一些?表達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劉禹錫《陋室銘》中“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又如陸游《書憤》中的“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想伯仲間”,都有古人自觀的意味,本文也是如此,“自康樂以來,未復有能與其奇者”,看似感慨,其實表達了作者企盼與謝公比肩之意,也表達了作者酷愛自然、隱歸林泉的志趣。

請根據課文內容,想象文中的畫面,用自己的語言加以描繪,體會文章優美的意境

學生談學習本堂課的收穫,教師評價學生的學習態度。

第8篇

作為初級中學的八年級學生,文言文基礎較薄弱,閲讀能力偏低,思維能力、審美能力不高,因此在教學時,老師要指導學生疏通文意並積累重點詞語,更要從恰當的角度入手,引導學生進入特定的審美意境,培養學生的欣賞能力和審美情操。

答,回覆。謝中書:謝徵,作者的朋友。書………書信。

古人的書信,又叫“尺牘”或 “信札”,是一種應用性文體。

陶弘景,字通明,自號華陽隱居。南朝齊樑間文學家、道教思想家、醫學家。好讀書,道 術。遍遊名山大川。陶弘景一生縱情山水,修身養性,留下許多經典作品,有《華陽陶隱居集》等。

山川/之美,古來/共談。 高峯/入雲,清流/見底。 兩岸/石壁,五色/交輝。 青林/翠竹,四時/俱備。曉霧/將歇,猿鳥/亂鳴;夕日/欲頹,沉鱗/競躍。實是/欲界之仙都。自/康樂以來,未復有/能與(yù)其奇者。

山川景色的美麗,自古以來就是文人雅士共同讚歎的啊。巍峨的山峯聳入雲端,明淨的溪流清澈見底。兩岸的石壁,色彩斑斕,交相輝映。青葱的林木,翠綠的竹叢,四季長存。清晨的薄霧將要消散的時候,傳來猿、鳥此起彼伏的鳴叫聲;太陽快要落山了,潛游在水中的魚兒爭相跳出水面。這實在是人間仙境。從謝靈運以來,就再也沒有能欣賞這奇異景色的人了。

2、情感美,王國維説,一切景語皆情語,意思是景物描寫中必然藴含作者的思想情感,本文景物描寫流露出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與古今知音共賞美景的得意感。

3、意境美, 文章意境美體現在:山水相映之美 色彩配合之美、晨昏變化之美 動靜相襯之美。動靜相襯之美:作者很注意動與靜的變幻與配搭。一是形體的動與靜:高峯為靜,流水為動;二是光色的動與靜:林青竹翠為靜,五色交輝為動;三是聲響的動與靜:日出霧歇為靜,猿鳥亂鳴為動; 日落山暝為靜,游魚躍水為動。

1、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課文《第八次》,請伸出你的右手和老師一起板書,字如其人,一定要一筆一畫的寫。上節課我們已經讀了課文,誰能説一説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

2、通過讀書找到了答案,這就是讀書的收穫,請大家再次讀課文,邊讀邊思考:布魯斯王子為什麼要進行第八次戰鬥呢?(因為七戰七敗等)

(一)“幾乎”。當你作某件事情,但是沒有成功的時候,請問你的心情是什麼?經過兩三次的努力,還是沒有成功,又會怎樣想?布魯斯七戰七敗,他的心情怎樣?課文是怎樣寫布魯斯的感受,請大家讀一讀課文,把有關的詞語或句子找一找,畫一畫。讀完以後在小組內交流一下。

1、對這場戰爭,他幾乎失去了信心?自己讀一讀這句話,想想從中體會出什麼?你從那個詞語體會出來的---幾乎.帶着你的體會來讀一讀這句話。應該怎麼讀?誰能把布魯斯那種快要失去信心的心情讀出來。

2、除了這句話,還從哪裏寫了布魯斯的感受,--唉聲歎氣,誰來學一學布魯斯不斷地“唉聲歎氣”?大家想一想這時的布魯斯可能會想些什麼?

3、通過你的朗讀把布魯斯的心情讀出來,一起讀:可是,一連打了七次仗,蘇格蘭軍隊都失敗了,布魯斯王子也受了傷。他躺在山上的一間磨坊裏,不斷地唉聲歎氣。對這場戰爭,他幾乎失去了信心。

1、就在他唉聲歎氣、心灰意冷的時候,他看到了什麼,他的心理又是怎麼想的?請同學們認真讀課文,一邊讀,一邊抓住關鍵詞句仔細體會,然後用筆在字裏行間寫下自己的體會。

2、下面,請大家來交流自的想法,讓我們一起來分享你的智慧。

蜘蛛又重新扯起細絲……(別百費力氣了,還不是和我的命運一樣只能失敗)

就這樣結了段,段了結,一連接了七次(呵呵,白費力氣啊,可憐的小東西,你不會成功的,你怎麼可能戰勝風呢,你的力量太弱小了啊)

課蜘蛛並不會心(那麼弱小的蜘蛛竟然能做第八次,真讓人感動阿,我還不如蜘蛛啊,我為什麼不能啊,)説的真好,你來讀一讀。

王子的內心世界都讓你們走進了,相信一定能讀的特別好,誰來讀?讓蜘蛛結網的情景在現在我們面前。

(三)是的,看到這一幕,王子再也忍不住了,他感動極了,他(生齊讀——他猛地跳了起來,喊到······)

(四)王子感動極了,他決定也要幹第8次、第就次,於是他········請大家仔細讀課文的第5自然段(生自由讀書)

1、受到啟發的布魯斯四處招集打散的軍隊,動員人們起來反抗,俗話説的好:説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啊!那些殘兵、敗將經過七次失敗早已變得灰心喪氣,假如你是布魯斯,你會怎麼樣説服這些士兵鼓起作戰的勇氣的?我們來比一比,誰動員的最棒?(小組討論)

蜘蛛結網的故事啟發了失敗中的布魯斯,如果你面對失敗者,你會對他們説些什麼?

把你説的話寫到上面就是一句名言,把你的名字寫上.板書:學生寫的名??

有一首歌曲是這樣説的:不經歷風雨,怎麼進彩虹,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相信經過這次學習,你們都會堅定信心,勇往直前的,讓我們一起讀老師送給你們的三句話,希望能夠伴隨你的一生,激勵你永遠前進:

不失去信心,只要堅持不懈,就一定能成功。——錢學森

(不怕失敗第七次,因為還有第八次,在失敗面前不低頭,相信自己永遠都是最棒的,讓我們把這幾句話記在心裏,再一次放聲的讀)

四、課後作業,想象作文----自選一個話題寫一段話。

1、如果布魯斯第八次又失敗了,你想他會怎麼做?發揮自己的想象,以“第九次”為題寫一段話。

以“第二次”、“第三次”……為題,寫你在學習或生活中通過努力終於做成的一件事。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