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實踐報告4篇 "窺見新時代思想政治實踐之路:我的實踐報告"

來源:巧巧簡歷站 1.27W

《思想政治實踐報告》是一份記錄個人思想、觀點、宗旨及政治行為等方面的報告,是每個黨員和幹部必須提交的重要材料,也是黨的組織對黨員和幹部特別是中高層領導幹部黨性、修養、道德、思想狀態和精神風貌的重要檢查工具。

思想政治實踐報告4篇

第1篇

1、交稿時間定於下學期開學後的第1周星期五下午之前,過期不候;

2、以班級為單位,統一收齊後交本專業學院暑期社會實踐負責老師處。

① 須註明調查的對象、時間、地點、範圍和主題,以及調查的主要方法;

② 須將調查獲取的事實材料進行歸納、整理,並依據事實材料進行分析研究,得出合乎邏輯的、具有説服力的結論;

③ 須針對調查獲取的事實材料,提出有見地的看法或有價值的建議,以期對今後工作提供參考,發揮社會調查應有的社會價值。

④ 具體寫作內容可以有作者自己的特殊處理,但以上三方面內容是不可或缺的。

① 調查報告的事實材料必須是真實可靠的,學生必須深入實際,親自調查,以獲取事實材料;

報告打印統一使用a4規格紙,頁邊距上63.5px,下63.5px,左79.5px,右79.5px,頁碼在頁面底端居中;

標題:三號黑體字,頂部居中排列,上下各空一行;作者的年級、專業、班級寫在標題正下方,楷體,五號字;

正文:用小四號宋體,每段起首空兩格,回行頂格,單倍行距;

一級標題:標題序號為 一 ,四號黑體字,獨佔行,末尾不加標點;

二級標題:標題序號為 (一) ,小四號宋體字,獨佔行,末尾不加標點;

三級標題:標題序號為 1 ,小四號宋體字,獨佔行,末尾不加標點;

三級以下標題:標題序號為 (1) 、 ① ,空一格後接排正文,小四號宋體字。

思想政治實踐報告4篇

第2篇

作為一名國開大學在校大學生,我認為大學生消費狀況這個很值得調查。在調查開始,在擬定課題的時候,由於剛入校不久,我也曾經有過沒有很好的樹立消費觀、價值觀的困惑,曾經想過換個課題研究,但是深思熟慮之下,我依舊堅定的認為,這是值得研究。

眾所周知,中國的教育背景下,中國小生專注於學習文化課,經濟供給完全依賴父母給與的零用錢和過年的壓歲錢。而傳統觀念使得父母往往代替孩子保存大額的金錢,卻又在孩子要錢的時候有求必應。這導致了九年義務教育對於學生們的價值觀樹立有很大一部分缺失。

當進入高中,大學時候,很多孩子開始離開故鄉,獨自異地求學,這時父母往往每個月又給孩子留一大筆錢。相於平時零用錢的一大筆錢,讓孩子獨自支配使用。但由於經濟概念斷檔甚至可以説從未建立過的新高中生,大學生來説,這很大程度上是一種困惑。很多學生會習慣性的抱有“不能夠了再要”這樣的思想,從而花錢沒有概念,往往出手闊綽。遇到這種情況,有意識的家長會突然醒悟,開始幫忙子女建立正常的消費觀念。而其它家長,在無意識之間縱容子女的大手大腳,這後想要補救,往往很難了。

對於樹立孩子正常的消費觀念這一點,國外的教育方法迥異,而且明顯的要效果拔羣。有這樣一份報告,關於對於包括澳大利亞,美國,日本等國和中國國小生的課後作業。國內的國小生作業不外乎就是書寫,背誦,做題。而國外的國小生作業卻令成年人都感覺新奇。包括給遠親寫信、討論時事、制定旅遊計劃、給同桌出歷史試卷等等,不一而足,其中有一項就是制定家庭購物計劃。從這個點上不難看出,國外對於低齡教育非常全面,不光包括消費觀念,還包括世界觀,社會交流等等。

這次的社會實踐,我只專注於了調查在校大學生的消費觀念,在調查過程中領悟頗多,或有所得,自已的價值觀也有所改變,而調查結果也是令人欣慰的,但我相信有很多同學在樹產正確的價值觀的道路上走了彎路,包括我在內,這一點任需要我們反思。我認我們也需要向國外的先理教育理理含看齊,從小為低齡兒童樹立一生正確價值觀。

第3篇

近年來,xx市xx中學這所老校的發展面臨着嚴峻挑戰。一些通過應試教育完成早期“資本原始積累”的學校積聚了豐厚的財力、師資、社會聲譽而成為了大校或名校。他們又憑藉這種優勢又在素質教育的比賽中扮演領跑者。尤其是在生源大戰中,我們學校作為保底學校經常處於尷尬境地。我們招收的一般是基礎差、學習差,且家庭關係貧困複雜的學生,這好像是一個永遠解不開的死結緊緊地勒住了學校發展的動脈。生源的困境造成了學校教師巨大的失落感和挫折感,由此帶來優秀師資無情流失的困境。流失的背後,是學校教育資源的嚴重浪費和重大損失,更可怕的是它還帶來了人氣的喪失和人心的渙散。為適應全球化、信息化的發展趨勢,我們必須從教育思想、教育模式到教學方法,都要邁開較大的改革步伐,為加快人才培養的速度與效應不斷探索、實踐。

優質教育資源分配的不均衡是客觀存在的,教育資源仍將在相當的時間內繼續保持這種不均衡也是客觀現實,學校的困難將在很長時間內延續也是我們必須面對的。那麼,解決問題的關鍵是什麼?

關鍵在於我們不能用同一把尺子來丈量原本就不一樣長的學生,關鍵還是一個培養目標和評價標準的問題。用一句通俗化來講,就是“換一個眼光,換一個角度,換一種心情來看世界,世界也許就不同了。”基礎教育:高中畢業不是讓每一個學生都能進入國家級的重點大學。培養能夠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建設貢獻力量的普通勞動者的教育,也應該是成功的教育;能發掘學生的民族藝術、美術、音樂、體育特長,也應該是成功的教育。問題的關鍵不在於問題本身,而在於我們看問題的角度,只需要用多元化的視野和多元化的評價體系來看待學生,也許每個學生都不再是難題,而是一份意外的精彩!於是,我們從學校現實出發,提出了“人人能成才”的辦學理念。

“人人能成才”的理念內涵中,“能”強調了學校在實施公平和諧教育過程中的主觀能動性,它要求學校要樹立嶄新的人才觀和全新的育才觀,積極主動的為培養人才做物質、精神、理念上的準備;“人人”則強調了我們教育對象的全面性和廣泛性,每一個學生都是我們珍惜的教育對象;每一個學生都應該是和諧教育觀和全面成才觀的受益者;每一個學生都應該為自身即將進入社會做好智力和心理的準備。當學校真正樹立了“人人能成才”的觀念後,會有“暮然回首,那人就在燈火闌珊處”的驚喜。教育是一個複雜的系統,教育過程自身具有多元特徵。在全球化、信息化時代,學校發展應與時代特徵相一致。多元化的教育觀,多元化的發展觀,多元化的評價體系,全面的成才理念,受益的是學生,支撐起的是xx中學的素質教育的發展道路。

我校面向xx市城鄉結合部,學校所處的地理位置決定了學生來源的複雜性。在社會正處於巨大轉型期的大背景下,學生的家庭也經歷了巨大的衝擊。經過學校德育部門多年的調查,在我校讀的學生中,離異單親及主要家庭成員下崗失業現象普遍存在,學生家庭普遍經濟困難。

“人人能成才”首先要保證讓每一個困難學生能夠完成學業,能夠成人成才。這是學校不容辭的責任,也是教育公平性的重要體現。為此,學校建立了完整的班級——年級組——學校三級資助體系。

在班級中,以班主任為核心的班級基層組織高度關注貧困生的學習和生活,在班主任日常工作中,突出平等性,盡力消除所有可能存在的對貧困生的歧視性因素。同時,在班主任的心中,則始終把照顧貧困生放在優先地位。班主任通過走訪的方式,深入學生貧困家庭,瞭解貧苦家庭現狀,力所能及的幫助貧苦學生家庭解決現實困難。當貧困生的父母親和學生本人發生疾病,意外傷害的時候,班主任都會組織學生幹部和代表上門慰問,在第一時間把班級的關懷送進困難學生家庭。

在年級組中,各年級組建立了貧困生檔案,及時瞭解學生的就讀狀況。部分學生家庭經濟困難,個別學生家庭突然發生重大變故,很多學生表現出來明顯的棄學情緒,有的學生悲觀失望,無心戀學;有的擔心家庭經濟收入無力負擔學業,動搖不定;有的甚至瞞着家長和老師,利用晚上和假期,外出打工。所有這些狀況都由班主任及時反饋到年級組,由年級組統一作出減免雜費的決定,切實減輕困難學生家庭經濟負擔。幫助學生完成學業。

學校是資助貧困生最重要的環節。每年,學校都會對殘疾、下崗學生家庭進行登記,嚴格按照教育主管部門要求對困難學生的學費予以減免。3年來學校累計減免困難學生學費累計近三十六萬元。學校用暫時的利益損失挽回了上千個家庭的希望,換回了社會的穩定,換回了公平教育。通過扶貧助學活動,我們為那些生長在同一片藍天下、同一塊土地上的孩子們抹去了憂傷,描繪了希望,從經濟上對貧困生的資助是學校貧困體系的一個方面,它甚至只是一個相對次要的方面,對貧困生家庭的資助解決不了實質性的,社會性的問題。對於一個龐大的貧困生羣體來説,學校的資助可能只是杯水車薪。真正的,能切實解決困難學生家庭狀況的只有教育,讓每一個困難學生都能享受到平等的,無差別無歧視的、優質的教育資源,讓每一個困難學生都能成為對家庭、對社會有用的人才;讓每一個困難學生都能因為教育而深刻的改變自身及整個家庭的命運,這才是學校教育對貧困生及其家庭最大的資助和最深切的關愛。

我校德育實踐中,始終以尊重的教育理念為指導,為學生實現優良個性品質、身心全面和諧發展搭建平台。“德育者,育德者“,每一個老師都是對學生進行品德教育的主體,每一次教育都是為了幫助學生建立積極的心理狀態,形成自我德育的內部動力機制。

在哈佛大學350年校慶上,有人問學校值得自豪的是什麼,校長回答,哈佛最引以自豪的不是培養了六位總統,三十位諾貝爾獎獲得者,她最重要的是給予學生以充分的選擇機會和發展空間,讓每一顆金子都閃閃發光。學生在學習成績和智力上的差異是客觀存在的,但他們成為一個公民所需的道德要求和心理準備卻是相同的。這就是我們開展德育工作的“起跑線”。

在德育的“起跑線”上,我們承認起跑有先後,速度有快慢,路線有差別。實施素質教育,承認個體差異。因材施教,是中國的已有傳統。每個學生都有不同的先天素質和生活環境;都有自己的生活和學習習慣;都有自己的愛好和長處;都能得到對自身有利,對社會有益的發展。

長期以來,我們有些教師習慣在心理給學生加上一些“壞”、“差”、“不正常”“品行有問題”等等否定性的評價,把這些學生認定為“壞學生”、“差學生”。這樣的教師不少,這樣的主觀評價肯定也是“事出有因”,但這種評價忽視了學生的可塑性和發展性,而且極有可能是片面的。許多學校,受過度的應試教育影響,為學生提供的成功非常少。許多教師只把眼光牢牢地盯在分數上,大部分的學生沒有得到教師的關注。他們不知道自己有什麼優點,因為教師從來沒有誇獎過他們,他們得到的只有教師有意無意的“你們不是好學生”的暗示。沒有賞識,沒有成功,也就沒有了自信,沒有了希望,他們在深深的絕望和麻木中,只能自暴自棄。

我校面向每一個學生,高度重視行為規範的訓導教育,把外在的社會公德內化為學生內在的道德要求;把外在的紀律意識內化為學生自身的習慣。學校的德育立足發展、從小處着手,着力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細節決定成敗”,“讓良好的習慣伴隨學生的一生”是學校領導常常對青年教師説的話。我們認為,一個經常遲到的學生變得守時了;一個愛説謊的學生學會了誠信;一個從來不和父母交流的學生能夠坐下來和父母親説説話了;一個隨地亂扔紙屑的學生開始把垃圾投進垃圾箱了;一個脾氣暴戾的學生懂得了剋制;一個缺少自信的學生明白了勇氣的含義;一個把自己封閉在孤獨自我中的學生和他的新同學在一起玩耍了……這些都是我們教育工作的成功。學生的進步可能是與學習成績無關的,也可能是微不足道的,但相對於他們自身,他們已經收穫了很多東西。在校園中,每一個學生都能有一點點進步,彙集起來,我們的教育就有了巨大的進步。

由於受家庭、社會諸多因素的影響以及遺傳因素所起的作用,學生在教學活動中表現千差萬別,有的行為敏捷;有的反映遲鈍;有的一點就通;有的一竅不通。作為一所普通綜合學校,課堂上教與學的矛盾、考試後教師付出與學生收穫的矛盾顯得特別尖鋭。學生因為學習習慣差,成績落後導致的不良後果正將學校導入不能自拔的惡性循環中,問題如何解決?

“因材施教”這一古老思想已經為問題的解答提供了可能的途徑。“人人能成才”是目的,“因才施教”是途徑。“因才”怎樣“施教”?“人人能成才”就是提倡不同的人在公平的開放的學習過程中都能得到不同的發展。所有的課程面向全體學生,讓不同的人在學習上都有所成功。教育過程能最大限度的發展每一個學生的需要,最大限度的發展每一個學生的智慧潛能。從面向每一個人出發,也能為有特殊才能和愛好的學生提供更多的發展機會,使學生在學習上得到不同的發展。

文化成績落後的考生如何與其他考生在大學聯考中競爭?學校如何同別的學校競爭?面對這樣的學生,我們應該如何教才算成功,結合我校實際的生源狀況和客觀差異,我校堅定不移的走民族傳統藝術特色發展之路。大文大理是學校的立校之本,在緊緊抓住文理教學不放鬆的前提下,學校做大做強做優美術藝術、民族體育特長生的教學,形成了一整套特色教育的模式。

學校全力推進新課程改革,用新理念、新方法教育指導教學。隨着新課程標準逐步試行,新評價體系的建立已迫在眉睫。對學生評價的“簡單、盲從”必須進行深刻的反思和檢討。我們提倡評價標準的多元、評價主體多元、評價方式多樣,關注學生個體間發展的差異性和個性內發展的不均衡性,着眼學生一生的發展。教學是實踐“人人能成才”理念的重要陣地。學校制定了低起點(因材施教、分層教學),小步子(針對學生實際),多滾動(不斷激勵)勤反饋(不斷提高教學目標),促發展(實現主體發展)的教學新模式。針對學生生源質量參差不齊的現狀,我們倡導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因層而異,分層施教;提倡小步子的進步,反對不切實際的盲目推進,讓學生在小步子推進的過程中收穫知識;不斷地多激勵讓學生收穫信心;當進步積累到一定程度時,我們提倡上台階,體現學習水平的提升和質的飛躍。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早在70年代就指出:“教師的職責現在已經越來越少地傳遞知識,而越來越多地激勵思考,除了他的正式職能以外、他將越來越成為一位顧問,一位交換意見的參加者,一位幫助發展矛盾論點而不是拿現成真理的人,他必須集中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從事那些有效地和有創造性的活動;互相影響、討論、激勵、瞭解、鼓舞。”根據這一原則,在教學中,我們強調了教師身份的轉變,由重視知識傳授、單純的教書匠變為注重學生個性、發展能力,成為學生人生的引路人。新形勢要求教師要改變過去那種強調知識傳授的傾向,變為尊重學生個性差異、根據學生的不同心理、不同水平採用不同的方法,耐心引導、啟發、幫助學生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使學生具有能認同正確的價值標準。

第4篇

根據思想政治理論課的要求我跟着我院金東區社會社會實踐隊來到澧浦鎮進行了為期10天的實地普法平安宣傳。這次充實而又難忘的社會社會實踐經歷給我帶來了特別深刻的影響。

社會實踐讓我走向科技應用,走出課堂。當前,我們缺少的主要不是知識,而是缺少將知識與實際相結合的能力。我們在課堂上所學的,與在實際當中遇到的是不盡相同的。其往往具有不具有明顯的特徵,這需要我們進行抽象概括才能解決各種問題。所以在大學期間我覺得多與社會接觸,多瞭解自己所處的環境,多瞭解你將會面對的種種問題,對以後的發展和繼續深造都是非常非常有益處的。

(一)採取了以黑板報、廣播、短信、網絡等多種形式進行的法制宣傳、平安宣傳

我們在洪村和鎖園利用黑板報的形式向當地村民介紹有關婚姻法、財產繼承等和實際生活緊密相關的法律知識以及有關平安的詩歌。同時我們總結了宣傳標語:平安在心,普法在行。另外我們利用網上的村民信箱給澧浦鎮村民寫了一封普法平安宣傳的信,取得了良好的效應。也在廣播上進行法律知識三字經的宣傳,受到當地村民的好評。

在社會實踐期間,我們也注意到兒童這一相對弱勢的羣體,認為很有必要對其進行平安知識的教育。於是我們聯繫了一家當地的幼兒園,給小朋友們上課。我們教他們學認交通標識、知識問答,還進行了簡單的兒歌朗誦比賽。不僅他們學到了知識,我們也體會到了當老師的感覺,專業理論知識更好的結合了實際,這也是不可多得的經歷。

因為今年我們浙江省正在進行“平安浙江”創建活動,金東區也進行了具體的實施。現在活動開展差不多了,要進行羣眾滿意度調查以發現還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從而更好的改善。正好這和我們社會實踐隊平安宣傳相一致,加上我們大學生也有這樣的經驗,於是我們利用一天的時間在澧浦鎮上進行了問卷調查。

法律條例是枯燥而乏味的,為了增加村民們的興趣使他們主動且更好的瞭解法律知識,我們特地準備了法律知識燈謎活動。我們從專業書上找了一些題目,寫在卡紙上,綁上漂亮的絲帶,系在紅繩子上,非常的漂亮。當天村民們也非常的熱情,競相回答問題,也得到了一份小禮物。一位老爺爺説這種活動應該經常舉行,形式很好,這給了我們莫大的鼓勵。

我們給政府工作人員、村官們以及村民代表進行了一場模擬法庭的表演。我們精心準備了一場民庭和一場刑庭,都是生活中經常存在的案例。之後鎮長説我們這樣的表演很有實際意義,現在是法制社會,村民們更應該知道要通過法律的途徑來解決問題。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