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以月亮為話題的作文範文模板3篇 "月亮詠懷:啟迪心靈的文學佳作"

來源:巧巧簡歷站 9.09K

本篇文章為學生提供以“月亮”為話題的作文範文模板,旨在幫助學生拓展思路、提升寫作水平,歡迎閲讀。

學生以月亮為話題的作文範文模板3篇

第1篇

曾經看過這樣一副畫:蒼涼而深厚的背景,在夜漆黑的眸中,一輪清冷的月亮孤獨的向大地撒下一把又一把淡淡的月光,月亮照到的地方,是連綿起伏的羣山,銀色的月光照到黝黑的山上,卻讓人感覺不到不協調,反而,從內心深處湧起,是淡淡的憂傷與淒涼.

這副畫,就是楚戈的《關山月》。從我記事起,月亮,或者説月光就好像成了憂傷的代名詞。在古代悠久的歷史與傳説裏,好象也有例如嫦娥奔月之類的悲傷的故事,而在現在,在詩裏、在畫裏,憂傷的月光更是充滿了每一個角落。可是,月亮真的是孤單的嗎?

一定會有人是吧,在唯美的畫中,那種孤傲而憂傷的月光,那種皎潔如銀的月光,連我也是讚歎不已的。然而,那是真正的月光嗎?難道月光真的就是我們口中所謂的憂傷的‘天上之水’?

夜幕降臨,一輪明月緩緩升起,我靜靜的凝望着她默默把皎潔的月光投入黑暗的大地,雲層遮住了她的表情。她是孤獨的吧!可她依然還在以比不上燦爛的陽光的十分之一的能量發着光,即使是在古代的人們幻想着嫦娥時也是,即使是在現代的人把她畫入淒冷的畫中也是,這時,我又聯想起了《關山月》,在畫中的月亮,是那麼無奈、憂傷和蒼涼,和眼前的月亮,是那麼不相似,又是那麼相似。還有,其它數也數不清的畫中,也是這種感覺。從那一刻起,我突然明白月亮的心境,月亮,她並不憂傷啊!或許是因為,她的清冷,她的孤單,使人看到的,不過是一個銀色的孤傲的身影,而千百年來的人們,又把喜愛把憂思寄託在她的身上,從而使她的存在就如憂傷。

月亮,只是在默默的閃耀着,撒下温柔如水的月光,撫慰人們的心靈,在漆黑的夜裏,是月亮給思鄉、憂國的人們以安慰,所以才會使人們懷着寄物思情的念頭把月亮無比憂傷的畫下來,來抒發自己的感情,而實際上,月亮温柔如當晚,但並不憂傷。《關山月》也是這樣,《靜月思》也是這樣,還有其它的有關月亮的畫作也是這樣,憂傷的人,懷着憂傷的心情,才會畫出憂傷的月亮。

所以,請不要再説月亮是如何憂傷。懷着平靜的心情去觀賞她吧,你會發現,舞於雲層中的月亮,正在靜靜的對你微笑,温柔如水。

學生以月亮為話題的作文範文模板3篇

第2篇

推開寒窗,夢迴過往,一輪明月與我夜夜相伴,月亮,我想對你説。月亮啊,我想對你説,是你陪伴我走過快樂,走過憂傷;是你讓我懂得了去面對,去守望!春夏秋冬,寒來暑往,在這個世界上,還有誰能像你一樣的默默關心我,陪伴我?

有時是雨天看不見,有時你躲在地球的那一邊。但我知道,你永遠不會拋棄我,永遠!我習慣與清風明月相伴,習慣一個人倚窗遐想,但我並不孤獨,因為,這個世界上有了你——我心月的月亮!

小時候,我最怕黑!那時,爸媽常吵架!我只能一個人躲在被窩裏流淚。當我睜開淚眼,看到窗前皎潔的月光時,我便會充滿了遐想!月亮上有嫦娥嗎?有玉兔嗎?月宮裏一定很美,很美……,想着,想着,我就聽不到爸媽吵架的聲音了,想着,想着,便在月光掩映裏睡着了!

我讀五年級的那一年,我爸媽離了婚。一開始,我隨媽媽一起生活,生活很艱苦。媽媽身體不怎麼好,舅舅,舅媽還常常對我媽媽發脾氣!我媽沒辦法,很快又嫁人了,她想帶我過去一起生活,但我沒有同意!那時,我非常的恨我媽媽,更不想離開我熟悉的學校,熟悉的外婆,還有我的爸爸和那麼多的親人和朋友!我毅然決定留在了外婆家。可沒過多少天,又被爸爸接回了家!離開外婆家的那一夜,我哭得非常的傷心,那一晚,天空沒有月亮,很黑,很黑,我被爸爸抱近車子,硬帶回了家!

後媽雖然待我很好,但我卻變得沉默寡言起來!我常常一個人對着月亮問:月亮啊,爸媽他們都不愛我了嗎?為什麼要離婚呢?我知道,大人的事也並不是我們小孩子能理解和左右的,但我相信,月亮一定也看到我了的流淚,看到了我的傷心!

現在,我已經讀國中了,也漸漸的懂了事,心中也漸漸有了愛,沒有了恨!每當夜晚做作業,感到疲憊的時候,我就會倚窗望月,想到蘇東坡的“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詠月詩句,我就會想起媽媽,想起遠方打工的爸爸,我只希望,他們每天能生活得開心,不要像我一樣有這麼多的煩惱和憂傷!

讀到蘇東坡的“何處無月夜,何處無松柏”,我更明白了深刻人道理,人生哪能一帆風順?只要每天有明月相伴,夢想能離我們有多遠?

不經歷風雨,怎麼見彩虹,我輕唱着一首《月光曲》把我的憂傷埋藏!

第3篇

月亮——夜幕降臨時抬頭即可見的詩中最美麗的意象,對沐浴在中國文學中的人尤其是對對詩歌偶有涉略的我們來説並不陌生。這位清雅皎潔的仙女在夜空中獨守着中國文人的精神、靈魂,在眾人酣眠之時煥發着亙古的智慧。

向來多情儒雅的中國古代詩人自然不會放過這麼脱俗清麗的景物。浪漫主義詩人李白自小就仰慕月亮,“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又疑遙台鏡,飛在青雲端……”神祕而高貴的月亮啟迪了詩人朦朧的對美的追求,同時也賦予了自然能夠給予的曼妙的情趣和詩意。在隨後的生命中,雖然李白也偶將“我寄愁心手明月,隨風直到夜朗西”這般憂愁託於月,但有月光所在的詩句和人生時刻多半是欣喜的。

但月亮不只是李白的,它將廣博的愛照向了整段中國歷史。嫦娥奔月的神話在我國經久流傳,甚至達到了婦孺皆知的程度。那吳剛伐樹的辛苦;那廣寒宮的淒涼。那搗藥白兔的執著和那漆黑中的唯一光芒,或緊或鬆地牽動着人們對天界的最原始的想象。“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多少豐富的心靈曾經發出了這樣的疑問,但終究消失在一片默然和寂靜之中,再睿智的人也不敢接手這個廣闊無邊的問題,因為對月亮的追溯不僅關於自然界的產生和發展,也關係到中國文化的誕生和一代代文人的加工潤色。

深奧的問題就暫且置之不理吧!在當下,我們更應該關注的是我們究竟從月亮中獲得了多少,作為萬世永存的詩歌和哲學的象徵,月亮又將它的智慧之光灑向了多少人的心靈。經久不衰的《水調歌頭》:“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蘇軾的詩句閃爍着哲學的光芒,他驚喜而又鎮定地告訴人們美麗圓滿的月亮也有殘缺的時候,又怎奈何渺小的人類經營的人生呢?但這天又何嘗不是另一種美,盈虛交錯,甘苦互融。由此蘇軾超脱了,由此更多的人在蘇軾的詩句中超脱了,這就是月亮對我們的更深遠的意義。

擁抱月亮,更要擁抱光芒背後那個奧妙的靈魂,在其中超脱自己,擺渡人生。温一壺月光下酒,抱一個月亮入眠。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