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控力讀書心得7篇 如何培養自己的自控力?探究讀書對自控力的影響

來源:巧巧簡歷站 2.47W

自控力是一種重要的能力,而讀書可以幫助我們提升自控力。在閲讀的過程中,我們需要掌握自己的情緒和注意力,用意志力克服拖延和分心,從而提高閲讀效率。本文將分享自己的讀書心得,幫助大家更好地提升自控力。

自控力讀書心得7篇 如何培養自己的自控力?探究讀書對自控力的影響

第1篇

?自控力》這本書裏並不完全都是枯燥、晦澀難懂的理論,它還記述很多有趣實驗,我們能看到自控力驚人的黑猩猩,也看到了很多喪失自控力的人類。看到節食者如何拒絕巧克力蛋糕,也看到了飽受焦慮的人如何面對恐懼。我們能看到神經科學家發現“獎勵的承諾”,也看到了神經營h銷學家是如何從中獲利的。我們看到了各種各樣的干預方法,用驕傲、原諒、鍛鍊、冥想、同伴壓力、金錢、睡眠,甚至是上帝,來激勵人們改變自己的行為方法。能看到很多心理學家,他們以意志力科學的名義,電擊小白鼠,折磨煙民,還用棉花糖誘惑4歲小孩。

1、監控自己的行為,反省過往的意志力狀態,失控行為,誘因等。我們當培養自己這種習慣行為。

2、自控的基石就是認識自我,關心自我,提醒自我。也是全書的及操控意志力的核心。

自控的主體是大腦行為,行為的反面即抵擋誘惑(包括內在的和外在的)。這是一種矛盾運動體。

首先,作為主體的大腦或人體自身必須能正常的'運轉。其中首先是身體機能的正常健康及充足的睡眠,然後是針對性的運動(a.每天5分鐘的冥想 b.放慢呼吸,頻率每分鐘4-6次,每次呼吸用10-15秒 c.躺下,放鬆面部,深呼吸5-10分 d.腦保健操,雙手捂耳,拍後腦e.每天正常的有效運動),還有適當能量的攝入(低糖食物,堅果、瘦肉蛋白、水果蔬菜、粗纖維穀物等)。

1、定時完成一些事情。讓我想到蕃茄工作法的原理大概和這個有關。

.通過小事提升。如改普通用手習慣,戒掉甜食,記錄支出等。3.人的疲憊感是大腦監控機制作的提示,下次疲憊時,挑戰自己跨過那個點。

意志力的肌肉模式,從早到晚會減弱,因此可根據自身觀察的特點,制定每天的工作方式。意志力的合理利用。

確立目標,不容忍罪行被自己説服,不依賴社會認同被社會影響,為自己負責,不出售未來。

認清大腦機制,不把渴望當幸福。悖論:有了獎勵承諾,屈服於誘惑;沒有獎勵承諾,失去了動力。多巴胺的作用,利用並抵制。

“不想白熊”,自我監控機制導致的後果。正確引導,大禹治水,重疏輕堵。把“不要遲到”變成“第一個到”。

情緒低落,壓力是自控的死敵。來源於憤怒、悲傷、懷疑、恐懼等。掌握有效的減壓方法:散步、運動、冥想、和家人朋友相處、讀書、音樂等,不是吃喝,上網,玩遊戲。

自控貴在對整個機制和自我狀態有明確的認識,知錯犯錯,那就成智商問題了。説到這裏突然想到了許仙,許仙真愛蛇,葉公不好龍哈...明確目標,認清機制,尊重規律,剋制反面因素,抵擋內因用外因的誘惑,大概就可以了。

自控力讀書心得7篇 如何培養自己的自控力?探究讀書對自控力的影響 第2張

第2篇

?自控力》這本書分為10章,每一章都講述了一箇中心概念和它背後的科學原理,以及如何將它應用到你的目標上。為我們提供了清晰的框架,講述了什麼是意志力,意志力如何發生作用,以及為何意志力如此重要。

什麼是意志力?本書給出的答案:意志力實際上就是“我要做”、“我不要”和“我想要”這三種力量。“我要做”的力量就是即使你並非心甘情願,它也會逼你完成必須做的事。抵制誘惑,改掉不良習慣就是“我不要”的力量,牢記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願意花更多的精力去關注的重要生活目標,就是“我想要”的力量。這三種力量協同努力,讓我們變成更好的自己。人類在進化的過程中,大腦的功能,在原有的衝動系統和本能系統之上,我們進化出了自控系統。這些系統就造成了腦袋裏有兩個自我,一個自我任意妄為、及時行樂,另一個自我克服衝動、深謀遠慮。它們互相競爭,試圖控制我們的想法、感受和行動。

每個意志力挑戰都是一次自我博弈。要想讓更好的自己佔據主導,我們就要強化自我意識和自控力。這樣我們才會擁有意志力和“我想要”的力量,讓自己選擇去做“更難的`事”。提高我們控制自己注意力、情緒和行為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會影響我們的健康、財務安全、人際關係和事業的成敗。因腐敗而下馬的幹部都是缺乏自控力,面對誘惑,無力抵制。自控力是可以被訓練出來的。《自控力》這本書提供了循序漸進的方法,幫助你認清自己的目標,增強自控力,並做出改變的決定。

這本書不僅僅讓人驚歎於神奇的科學研究。實際上,每一項研究都能告訴我們很多東西。這些東西關乎我們自己,也關乎我們的意志力挑戰。他們讓我們意識到,我們天生就有自控的能力,即便是有時我們不太會運用這種能力。它們幫我們找到失敗的原因,為我們指出可行的解決辦法。它們甚至告訴我們,做人意味着什麼。比如,我們一次又一次地看到,並不是只有一個自我,人是多個自我的混合體。

第3篇

書中説,意志力是一種抑制衝動的能力,它使我們成為了真正的人。所謂提高意志力就是首先要有自知之明,然後通過學習來了解和駕馭"我要做"、"我不要"和"我想要"這三種力量。

我們的腦袋裏有兩個自我。一個自我任意妄為、及時行樂,另一個自我則克服衝動、深謀遠慮,我們的目標就是要使理性更強大,能夠做到進退自如,不被外物和自己的不良想法、情緒所控制。

自控力不僅和心理有關,更和生理有關。只有在大腦和身體同時作用的瞬間,你才有力量克服衝動。

意志力是種生理本能,它和壓力一樣,通過不斷進化來保護我們不受自身傷害。

不是每一次自控力失效都是因為真的'失去了控制。有時,我們是有意識地選擇了在誘惑面前屈服。有時,我們還會因為認為某些積極的行為值得稱讚,就忘了自己實際的目標是什麼。

更多時候,有了獎勵的'承諾,我們就會屈服於誘惑。而沒有了獎勵的承諾,我們則會失去動力。導致更多墮落的行為並不是第一次的放棄,而是第一次放棄後產生的羞恥感、罪惡感、失控感和絕望感。

眾多研究顯示,自我批評會降低積極性和自控力,而且也是最容易導致抑鬱的因素。事實上,自我諒解,而不是罪惡感,才能幫我們重回正軌。我們總是會責備自己,對自己不滿意,甚至遇事常會很生自己的氣,其實對於保持和增強自控力來説,自我同情比自我打擊有效得多。這聽上去似乎跟我們平常的理解完全不同,但這是科學結論。情緒低落會使人屈服於誘惑,擺脱罪惡感才會讓人變得更強大。認識自我、關心自我和提醒自己真正重要的事物,這三種方法正是自我控制的基石。

當注意力即將分散的時候,或者即將向誘惑投降的時候,我們需要靜下心來,弄清自己的慾望。我們需要記住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什麼才能真的讓我們更快樂。"自我意識"能幫我們克服困難,實現最重要的目標。

自控力的關鍵就是理解這些不同的自我,而不是從根本上改變我們自己。

自控力最強的人不是從與自我的較量中獲得自控,而是學會了如何接受相互衝突的自我,並將這些自我融為一體。

增強自控力,重在明白原理,有針對性地練習,並相應地調整心態和行為,而對於書中理念,粗讀一遍是不夠的……

第4篇

?自控力》是美國的凱利。麥格尼格爾著。王岑卉譯,是斯坦福大學廣受歡迎的一門心理學課程。這本書是我的健身教練小陳在她當了兩年我的教練,離開健身房到另一個更高的平台去發展時送給我的禮物,這是一本很厚重的書,拿到手裏,沉甸甸的。一晃半年過去了,昨天我重新拿起它的同時,一同來到眼前的還有那些歲月和美好。

?自控力》是一本告訴人們如何改變舊習慣、培養健康的新習慣、克服拖延、抓住重點、管理壓力的書,闡述了人們為何會在誘惑面前屈服,怎樣才能抵擋誘惑,以及培養自控力的絕佳策略。

意志力是管理自己的注意力、情緒和慾望的能力,獲勝的.關鍵在於學會利用我們的原始本能,而不是反抗本能。想要獲得更強的自控力,就要有更多的自我意識,我們的大腦中有好幾個自我,它們之間互相競爭,試圖控制我們的想法、感受和行為。每個意志力的挑戰都是一次自我搏弈,要想讓更好的自己佔據主導地位,我們要強化自我意識和自控力,協同好人腦中"我要做""我不要""我想要"的三種不同力量,我們才會擁有意志力和"我想要"的力量,讓我們成為更好的自己。

第5篇

揣懷着對完整人格發展的追求,我們創辦智己園,為0-4歲孩子提供蒙特梭利教育。讓自己遇見更美好自己、幫助孩子成為自己和成人在育兒過程中遇見更友好的自己!做生命的輔助者!

所謂“自控力”可以理解為“做出理智決策並執行的能力”。自控力就像我們的肌肉一樣,通過練習可以不斷地加強,最終形成肌肉記憶。即使是一件小事,只要我們持續去做,也會提高整體的意志力。下面介紹的主要是如何自控的一些方法。

很多失控的場景,都是在我們無意識的狀態下發生的。就像我平時在電腦前排版,但只要微信一閃,我就會不自覺的點開查看,注意力被打斷不説,還很可能自然地和別人聊天。微信一閃會自動觸發我的點開機制,往往自己還沒有注意到,手已經伸出去了。

所以當我們做一件事時,只有先意識到自己在屈服,我們才能運用自控系統拉回注意力。現在微信一閃動,我就會先觀察自己的行為,然後刻意地控制。

冥想是一種可以有效訓練前額葉皮質的大腦活動,它通過提高人對自身的覺知,提升注意力、自控力、壓力管理能力等等。其實冥想對我來説時常會讓我走神,當我意識到自己走神時,然後再重新回到原來做的事情時,常常會有更好的狀態呈現出來。

步驟一:平心靜氣地坐好——坐在椅子上或地上都可以,重要的是姿態端正、背挺直。

步驟二:專注於自己的呼吸——可以閉上眼睛,感受空氣在鼻腔中的流入流出,感受胸腔、腹腔在呼吸時的起伏。當發現自己走神的時候,不用焦慮,重新把注意力集中到呼吸上。可以通過在腦中隨着呼吸的節奏默想“呼”“吸”或數數來幫助自己集中精神。

大腦的本能是關注眼下的,所以我們都喜歡即時反饋。等待的時間越長,我們感知到的價值就越低,也就越容易屈服於當下的誘惑,這就是書中中提到的“延遲折扣”,由此書中提到了10分鐘法則。

10分鐘看似不長,但它足以改變大腦處理獎勵的方式,10分鐘以後的獎勵對大腦來説就已經從“即時獎勵”變成了“未來獎勵”。

所以想要擁有一個理智冷靜的大腦,可以在誘惑前面設置10分鐘。比如你特別想要吃巧克力,可以先等10分鐘,在這10分鐘裏使勁想着你的長遠目標,努力抵抗誘惑,同時也儘可能創造出物理距離,比如把巧克力放到看不見的地方。10分鐘後如果你仍然想吃,你就可以吃。這個方法對我完全沒有效果。別説10分鐘了,我隔多少天都會一直記着那杯想喝的奶茶的,而且隔的時間越長喝的越多,還不如當時就喝了呢。

或者當你特別拖延不想鍛鍊時,你也可以告訴自己“先做10分鐘,然後就可以放棄”。在這10分鐘裏一邊做一邊想着自己的長遠目標。10分鐘後如果還想要放棄就可以放棄。(這個對我是很有效的,就像每次運動,最難的是開始啟動的那一刻,每每做到後面都停不下來,並且大汗淋漓過後的感覺更是讓自己心情舒暢。)

當我們失控時,往往是自己失控的感覺讓我們恐懼,而不是失控的後果。我們以為這種恐懼感會促使我們改正錯誤、彌補過失,但事實上在情緒低落和強大壓力下,我們更容易屈服於誘惑。適度的原諒自己,那種恐懼的感覺會逐漸消失,自己也可以更好的'恢復到自己要做的事情當中。當遇到挫折的時候,試着從下面的幾種角度思考,避免讓自己陷入罪惡感、羞愧感、挫敗感的泥沼。

角度一:關注並描述你的感受,注意那種感受是不是自我責備。

角度二:想象你尊敬、關心的其他人也曾經歷這樣的挫折,他們是如何度過的?

角度三:想象你的好朋友經歷了同樣的挫折,你會怎樣安慰和鼓勵你。

在瞭解了自控力以後,還需要我們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去思考和驗證,在不斷思考和實踐的過程中,你會發現你養成了許多良好的習慣,也更能拒絕熬夜、暴飲暴食等不良習慣的誘惑。更重要的是,在這個過程中,你通過增強自控力管理好了自己,慢慢成為一個更好的自己。

第6篇

“理想很豐滿,但現實很骨感。”常用來形容對客觀世界的自我感受。而同時也經常成為面對失望的自我表現結果自我評判的一句牢—話。

從內心到外部世界,那究竟是什麼決定了我們的行為的最終效果。首先,客觀的外部環境是我們我發左右的,這就需要我們心存感恩心,不持偏執念。接受客觀世界的無常。使我們的心具備安靜下來的外在條件。

除卻我們不能預測、評判、又不能毫無偏見認知但處處施加絕對影響的的客觀世界。的影響因素就是我們的內心了。

現在人們比過去更關注意志力。所謂意志力就是控制自己的注意力、情緒和慾望的能力。我們知道,意志力會影響一個人的身體健康,經濟安全,人際關係和事業成敗。也知道,應該掌控自己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吃什麼,做什麼説什麼,買什麼。

但這些真的像説起來那麼容易嗎,如果果真,那就不會有那麼多人覺得自己意志力薄弱了—自控力只是一時的行為,而力不從心和失控卻是常態。凱利的《自控力》被評為斯坦福大學歡迎的心理學課程。整本書的.寫作方法屬於實驗案例探討形式,這和國內的書有些卻別,看起來感覺枝杈繁茂,聲情並茂,但找到主幹需要你認真的領會:

作者先從一個討論議題開始:為了成功自控,你必須知道自己為何失敗開始。意識到自己多容易失控,並非意味着你是個失敗者。恰恰相反,這將幫助你避開意志力失效的陷阱。他的研究表明,自詡意志堅定的人反而容易在誘惑面前失控。認識到自己的意志力缺陷是人之常情這個現實,是提高自制力的重要開始。

整本書大都在論述方法從不同的角度:歸結起來提升自制力的方法有以下幾點:1、設定長遠切合實際的目標,將目標分解。長期目標與短期目標激勵結合。2、自我形象認知。將一個將來理想中的自己作為這個認知的範疇。提升面對誘惑時的自制力。書中沒有對於自我想象進行進一步論述。但這顯然是一個更浩大的工程,提升個人修養與境界從來都不是想象畫個框框就可以輕鬆實現的。3、在面對誘惑的時候適當的做出迴避短期行為的措施,適當的迴避有助於將眼光放到長期目標上。

但意志力也有很容易失控的時候:當我們面對壓力時不能認真傾聽自己內心的訴求時造成的自我約束的放鬆。

那麼我們應該怎樣防止這樣的事情發生呢,作者沒有迴避這樣的問題解決方法:

面對誘惑我們不能簡單的認為自己是可以迴避解決的。顯然實際中我們越想回避什麼自己越是往上面放心思。這時候作者提出的作法是:“用心感受自我忠於你的感受,但別相信你所有的想法。”用對內接受自我,對外控制行動的方法駕馭自我的衝動。作者進一步詳細説:你無法控制會出現什麼想法,但你不必接受他的內容……換言之你可以對自己説“好吧,那種想法又來了,有得心煩。不過,這就是思維的運作方式,他並不一定意味着什麼”但不要對自己説:“好吧,我想這是真的。我真是個糟糕的人,糟糕的事會發生在我身上,我想要接受這一點”。這真是個想得開的好辦法,有什麼比放低身段,坦然面對自己的想法更能解決問題的呢。

書中還論述了:自控力的極限,為什麼善行之後會有惡行,壓力會使人屈服於誘惑為什麼我們把渴望當幸福及時享樂為什麼我們的決策趨向於短期利益的決策等。但無非都是圍繞提升自制力的方法的幾個措施進行的不同角度分析。比如為什麼我們趨向於短期利益的決策而不是看的更長,就是對長期目標設置模糊造成的結果。而為什麼我們把渴望(多巴胺分泌的生理原理)當幸福就是對目標的模糊導致了沒有認清結果的假象,但當我們感受到現實狀況的時候就又會調整期望值。比如沉溺於遊戲、不停地刷新微博、論壇……為什麼善行之後會有惡行,説的是沒有身份的自我認同導致的反覆。這些雖然是從各個角度論述的解決問題的一致方法,但無一例外的不是呈現了生活中常見到的種種自我消極表象的深層原因。

怎麼樣消化這本書呢?認識自我,關心(接受)自我和提醒自己(自我認同下的認知)真正重要的事物(目標)這三種聆聽自己內心聲音的方法正是自我控制的基石。而自我目標的設置,自我高尚身份的認同感,短期的迴避行為將注意力放置於長遠目標可以看成是基石上的三棵支撐的柱子,支撐着自求上進者的聖潔靈魂。填充期間的牆體是什麼呢,這也是書中沒有敍述到的,顯然知識、文化、個人修養是聯繫於身份認同感這些柱子間的牆體。而個人的目標管理、設置、跟蹤、階段性總結激勵的方法又是長遠目標設置的關鍵紐帶。而短期的迴避措施支撐下面的又是自我感知,觀察自我心境的種種方法。

第7篇

前些日子,買了今年的暢銷書,斯坦福大學最受歡迎的心理學課程,凱利·麥格尼格爾所著的《自控力》這本書,我雖然還沒有讀完,但我實在是忍不住要給大家推薦一下這本書,真的是很棒的書!

半個月來,我驚奇的發現,我的變化在不自覺中慢慢的受到影響,改變了自己多年頭疼惡習。我原來好看電視,上網注意力不集中,老是會耽擱事情,對了!我還有嚴重的拖延症……最近這幾天我發現,這些惡習的次數在慢慢的減少,我也驚奇的發現,我居然也找到了主宰自己生活的感覺。

這兩天每當我,上網看電視時,我總能第一時間意識到,之前就不會,有時候一看不停,就耽擱事情,然後就陷入負罪感的泥沼。

這兩天我也會把之前自己一直想幹,但老拖着的事情,也幹起來,真的就是想到就馬上去幹。

總之,這些天的改變讓我從新對我的生活有了希望,我不再會自責,不再會後悔,取而代之的是一點點自信心的增加。

現在我忍不住分享下自己的`心得,希望對大家有所裨益:

1、 面對拖延症,我們要想象自己如果做了這個事情該對自己的生活有多麼大的改變,這樣會提高我們腦中的多巴胺的分泌,然後促使自己去做。

2、 面對你不想做的誘惑,我們首先要做到的是意識到誘惑,我們多數情況下是無意識就掉進陷阱了,然後就會後悔,再就是徹底的放棄自己,又一次次的從新開始,我們先要意識,再就是減少被誘惑的頻率,如果你意識到自己被誘惑了,你就告訴自己,把這些誘惑集中放到一個時間段來做,現在不急,等到了那個時候在做,這樣你就可以騙騙自己的大腦,減少這個誘惑的多巴胺的分泌,然後真到了那個時間,你自己會不會被誘惑還説不來呢?

3、 我們要做個樂觀的悲觀主義者。就是做自己想要做的事情,對未來抱有希望,這樣有助於自己不會半途而廢,同時還不能就想着自己就一定能夠達到目標,有想到萬一成功不了怎麼辦!這樣既是警醒自己,也是督促自己,才有可能最後成功。

以上三點,是我目前的感受,我感覺受益終身了,後續有啥想法,還會分享。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