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閲讀的心得集合8篇 親子共讀,享受成長:優秀家長心經

來源:巧巧簡歷站 1.8W

親子閲讀是一種有益的互動方式,它不僅在感情上密切了親子關係,同時也有助於孩子的閲讀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的提升。在本文中,我們將分享一些親子閲讀的心得和方法,希望能夠給家長們帶來啟示和幫助。

親子閲讀的心得集合8篇 親子共讀,享受成長:優秀家長心經

第1篇

剛有孩子的時候,也不知什麼叫親子閲讀,只是認為孩子接觸事物越早越好,於是,在女兒剛出生沒幾天,我就想着一定讓孩子儘早接觸圖書,讓她愛上閲讀,為此查閲了大量書籍、資料。

首先,培養孩子的閲讀興趣。興趣的培養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家長耐心,以身示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這種影響當然越早越好。不要以為孩子什麼也不懂,孩子的大腦剛出生時是一張白紙,是海綿,事物出現在孩子的大腦中的時間越早越好。嬰兒時一張卡片就是閲讀,及至長大,一個詞語就是閲讀,久而久之,孩子就會喜歡上閲讀。記得我給孩子買得第一本書,上面是紅紅的蘋果,可愛的小貓,女兒歪着腦袋看得很起勁。另外,還得為孩子創造閲讀的氛圍。我專門給孩子買的書櫃,這樣她能每天將自己看完的繪本整理好,想閲讀什麼樣的繪本她能隨時取出。

我堅持每天晚上都要給讀不少於二本繪本,給孩子一起用心看,最主要的是用心讀,我們的用心程度孩子能感受到。

其次,親子閲讀不應片面化。時代在進步,知識的獲得也不僅僅可以從書中獲得。我從不反對孩子看電視,玩電腦。關鍵是要有度,培養孩子正確的看電視,玩電腦習慣更重要。不要採取“堵”的方式,而應運用“疏”的策略,看電視玩電腦堵不住,即使堵住,孩子也要落伍。我認為,與孩子看電視,玩電腦也是一種親子閲讀。當然,內容不是成人連續劇,暴力遊戲。女兒經常看的電視是動畫片,時間要控制好,動畫片的內容,要讓女兒講講。

最後,親子閲讀要與生活相結合,與孩子聊聊天,談談班裏發生的事,説説自己工作上的'事情,讓孩子隨時瞭解大人的工作,我們隨時瞭解孩子內心的喜怒哀樂。多讓孩子説,父母多聽聽,這是很有益的。

書是一顆小小的種子,當父母把它種在孩子的心田,再用耐心去澆灌,小小的種子就會爆發出勃勃生機,長成參天大樹,啟迪心靈,滋養智慧。我水平有限,觀點正確與否,請老師給予提出寶貴意見。

親子閲讀的心得集合8篇 親子共讀,享受成長:優秀家長心經 第2張

第2篇

你或許擁有無限的財富,一箱箱的珠寶與一櫃櫃的黃金。

但你永遠不會比我富有——我有一位讀書給我聽的媽媽。

這是《朗讀手冊》緒論開頭的一段話,每每看到都讓我心生感動。如果你愛你的孩子,那麼就一起閲讀吧!

兒子從一歲起開始正式的閲讀,一歲之前只是零星地給他看看圖片。正式閲讀是從買了小熊寶寶繪本第三冊《拉巴巴》,那時兒子正好學習自己坐在馬桶上拉巴巴(馬桶有子母蓋,小孩子也能坐在上面),他驚喜地發現,書中小熊寶寶的馬桶和他(家)的一樣!這種新奇和認同讓他一下子喜歡上了這本書。隨後,我一氣買全了其他十四本,按照他自己的生活順序挑着給他看。總體來説,抓住了教機。這一點,非常重要,孩子總是對什麼都新奇,但又總是沒長性,注意力集中的時間很短,並且容易被轉移,抓住了教機,在孩子最有興趣的時候講,效果很好。

我個人覺得閲讀最重要的是態度,幾乎是大人對此事的態度決定了閲讀質量。對於孩子來説,親子閲讀就是和媽媽在温暖的被窩裏聽媽媽講好聽的故事,是每天温暖、幸福的時刻。讀什麼、怎麼讀都是次要的。這也是孩子最終喜歡上閲讀最重要的原因。最忌諱買了一堆書,然後往書架上一擺,不陪着孩子讀,或者把給孩子講書的事情推給長輩。哪天孩子對書熟視無睹,全無翻看的好奇心,就壞事了!

大人每天都很忙碌,有時會非常累、心情不好、看到孩子很煩,尤其孩子很鬧的時候,如果這個時候到了上牀講書睡覺的時間了該怎麼辦。我的經驗是最好換另一個人來讀,講一本他從來沒聽過的書。第一,心情不好的時候不要試圖藏着,因為情緒不好本身是很正常的事情,而且也藏不住,孩子是能夠感覺到的。所以,索性換個人來講書。第二,換一本新書來讀,能讓孩子感覺新奇,轉移了他的注意力,往往能化解他的不良情緒。第三,出於性別的差異,爸爸講書和媽媽是完全不同的,嘗試接受不同的'思維、邏輯本身就是個很好的事情。

閲讀既然是件幸福的事情,那麼一定要每天都和孩子一起閲讀,納入作息安排中,慢慢地形成習慣。這樣不但培養了孩子閲讀的興趣,而且有助於建立良好的生活習慣。每晚八點半,我就會説“快洗漱了,晚了就沒時間講書了哦!”看,按時洗漱、上牀睡覺的問題都迎刃而解了吧!

每個孩子都是不同的,只有父母才最瞭解自己的孩子,如何選書看孩子的喜好和需要。孩子才是閲讀的主體,家長只不過在他不認識字的時候,幫助他一下。所以,我覺得選書主要考慮兩個問題:一書的質量好;二孩子喜歡。書的質量好與不好其實是件非常專業的事情。結合經驗,我總結出幾點:

1.圖片精美。為什麼這個是第一條呢?孩子最初是不識字的,這決定了他們從書中獲得的信息大部分靠讀圖(視覺信息),其次靠家長的講述(語言,聽覺信息)。而且,客觀的講,作為家長,往往不能完全準確、生動地傳達大師們的心聲,所以,圖畫不精美的書也自然稱不上是優秀的兒童繪本。精美可以是色彩鮮豔,比如《米奇妙妙屋》;也可以是生動有趣,比如《和甘伯伯去遊河》;還可以是內容豐富,讓孩子老有新發現,比如《再過十分鐘就睡覺》。

2.情節和生活貼近。孩子的思維是具體的、形象的,抽象的東西很難接受,所以書的內容一定要接近生活,讓他能夠理解、找到認同。可以結合時間、事件選書,比如快聖誕節了就講有關聖誕節的書,他要上幼兒園了就講有關入園的書。

3.不要輕視字少、重複的書。大人往往不喜歡重複,並且覺得怎麼字兒那麼少(甚至會覺得不值這麼貴,壓根兒就不買)。對於孩子來説,就是要字少、簡單、重複,因為這就是他們這個階段的認知能力水平啊!你會發現,孩子小的時候,兩三歲時就喜歡這樣的書,比如《大衞不可以》、《好餓好餓的毛毛蟲》,並且百讀不厭!這個時候,大人也不要厭倦,就陪着他一遍一遍快樂地讀吧!而且保證你每次都有新發現!這是因為成人習慣於通過文字線索去看書,而孩子則會以他們發現的眼睛找到被成人忽視的內容。嘗試和孩子一起在圖畫中讀那些有趣的情節吧(強烈推薦《爺爺一定有辦法》、《再過十分鐘就睡覺》)。

(1)經典圖書(書的年齡比我們大)、獲獎圖書(不包括我國的那些自封的所謂**大獎作品)普遍較好;

(2)國外的圖書比國內的好。原因有三:一是國外在兒童發展和學前教育方面的水平比我們高很多;二是出版界從業者水平決定了我國難有好的繪本問世,做的好的幾家出版社多是版權引進。三是家長普遍對兒童繪本的重視不夠,就只知道學知識,比如大量的兒童認物、認字、算術卡片等。中國家長普遍已經習慣於甚至只知道填鴨式教育(接受學習),其實發現學習更適合孩子,也更有樂趣。

(3)不要一次給太多的書,更不要都是同一類的書。

(4)買書前多看評論。覺得好的書可以先放在購物車裏,但不急着買,過些天再去看看,還覺得它好,估計就沒啥問題了。

1.你精心挑選的書孩子不喜歡怎麼辦,這個問題的確讓大人有挫敗感,但一定不要生氣。提醒自己孩子才是閲讀的主體,我們只是幫助者。可以暫時將書擱置,過段時間再拿出來讀,也許他就喜歡了。

2.到了講書時間了,如果孩子不想讀書怎麼辦,這個其實本身都不是問題。可能的情況有很多種,一是孩子根本就沒愛上書(這個原因就不用分析了吧);二是孩子被更新奇的事物吸引了。比如,有親朋送了孩子一個好玩的玩具,孩子的新鮮勁兒還沒過去,那不講也就不講,沒什麼大不了的。

3.如果孩子只喜歡家裏的某一個人給他講書,孩子小的時候一定是黏媽媽,所有的一切事情都希望媽媽陪在身邊。但對於男孩來説,到了兩三歲之後,爸爸應適時出現,“將熱戀中的母子分開”,這對男孩子的發展非常重要。一是爸爸多陪孩子玩,尤其是力量型、冒險類的遊戲,讓孩子興奮的同時,對爸爸(是對力量、勇敢等)充滿佩服;二是爸爸多給講書,孩子慢慢會喜歡上男性的思維習慣,也有助於樹立性別認同。當然,主講人可能還是媽媽,但最好不要過分依賴長輩。

第3篇

閲讀,是一種能給孩子帶來無限樂趣的娛樂活動,同時,也是他們獲取知識、開闊視野的一種學習方法。親子閲讀給家長和孩子帶來愉快的享受和情感交流的同時,也能啟蒙孩子對這個世界有更多地認識和理解。在故事閲讀中鍛鍊孩子的情商和智商、養成高尚的道德品質,所以親子閲讀寫作網是家庭教育中非常有益的方式,也是一種美麗的休閒方式。孩子的成長其實也是一本書,多一點心思,多一點投入,收穫的不僅是孩子,還有很多。

我的孩子從幼兒園中班時,就開始繪本閲讀。幼兒園每週也有一次繪本借閲活動,平時一到雙休日,我就會帶孩子去就近的圖書館——西湖圖書館借閲繪本。那時候每張市民卡可以借十本,為期一個月,免費借閲。孩子每次都能認真地看完,那個時候只能是看插圖,我們家長輔助閲讀。在充滿父女、母女親情的氛圍中,和孩子一起陶醉在書的世界裏,一起享受讀書帶來的快樂與幸福。

在親子閲讀中,讓我感觸最深的是貴在堅持。我們家長每日要為工作奔波勞累,下班回家還要忙家務,即使心情好的時候能陪着他閲讀,可總是不能做到持之以恆!但無論多忙每天抽出15至30分鐘的時間還是有的。孩子們不會佔用我們太多的時間,每天只要陪着他閲讀15至30分鐘就已經足夠了!

其次是需要為孩子創造良好的閲讀環境:讓孩子儘可能多接觸書籍,營造讀書的家庭氛圍,家人在家也經常看書,並把看書當作一種樂趣,用自己的熱情來感染孩子。還可經常與孩子在一起交流讀書的方法和心得,鼓勵孩子把書中的故事情節或具體內容複述出來。這樣做,孩子的閲讀興趣就可能變得更加濃厚,同時孩子的閲讀水平也將逐步提高。

如果時間允許,大人多多給孩子讀故事,引起孩子看書的願望。孩子都喜歡聽故事,家長在晚上睡覺前可以給孩子讀故事。同時,告訴孩子:故事都在書裏面,如果你會自己看書的話就可以知道很多的故事,而且每次讀故事的時候都這樣講,引起孩子看書的`願望。

當然在親子閲讀的過程中,家長還要注意不能整體地去看書讀書,還要適當地玩一些益智類的遊戲,家長可把讀書本身也變成一種遊戲,使孩子在輕鬆愉快中讀書學習。比如在讀完一個童話故事後,我們就換成提問的方式,讓孩子在做填空遊戲中回憶故事中的情節。孩子在答出問題後,總會有成就感,家長要抓住時機表揚和鼓勵,這樣他也就更願意到一本又一本的書裏去尋找新的知識,接受新一輪填空遊戲的挑戰。

總之,親子閲讀能給孩子帶來愉悦感,對孩子的語言發展,對文字的理解能力,運用語言的能力的培養都是非常有益的。另外,好的讀物,能豐富孩子的心靈,擴展孩子的視野。希望通過我們的努力能讓孩子有一個良好的閲讀習慣,從而塑造自己良好的人格。

第4篇

閲讀是一門很好的功課,它不僅能給孩子帶來無限的樂趣,讓他們獲取知識、開闊視野,還能鍛鍊孩子的耐力,是一種很好的學習方法!擁有閲讀習慣,是人生最有價值的習慣!

在貝貝成長的過程中,我就發現了閲讀能給孩子帶來巨大的變化!孩子在幾個月大的時候,每次入睡的時候,我就會給她念一些兒歌,聽着有節奏的象音樂一般的兒歌,孩子很快就會安靜下來,然後慢慢的入睡,到了一歲左右的時候,有一次到朋友家玩,大家一高興就叫小傢伙表演一個節目,我當時還特別緊張,我平常也沒怎麼教她唱歌跳舞的,誰知貝貝一點也不緊張,一口氣就把我平常哄她睡覺時念的兒歌全部背了出來。我當時心裏邊就想,親子閲讀真好!這種無意間創造的美好的親子閲讀氛圍,既增進了母女之間的感情,孩子更是在快樂中學到了知識。從那以後我就每天睡覺前都給孩子講2-3個故事,與孩子一起閲讀時,我比較喜歡和孩子互動,比如講完一個故事後,我會叫孩子反過來再給我講一遍,而且要加上動作來表演,聽完後,我會很高興的鼓掌,表揚她講得比媽媽好多了,這樣一但激發了她的興趣後,她會接着給我講兩三個。從一年級開始老師要求背誦《弟子規》,這些古言古語,孩子讀着都比較繞口,所以背誦的時候我除了給她講簡單易懂的含義以外,我也會和她一起互動,比如,她讀第一句,我讀第二句,讀完一遍後,又換我讀第一句,她讀第二句,最後,我們一起共同來讀完全部。這樣反覆幾次,孩子背誦就容易多了,而且也不會覺得枯燥,很輕鬆地就完成了。孩子也高興。這種輕鬆快樂的讀書方法讓孩子對閲讀非常感興趣!

閲讀的興趣與習慣不是與生俱來的,孩子愛不愛看書,喜歡不喜歡閲讀,如何培養是件技巧的事。由此可見,閲讀這事兒,只要孩子有興趣就什麼都好辦了。如果我們家長沒有注意觀察和引導,而強行要求孩子學習所謂的必讀書目,或按照自己的意志改變孩子的閲讀愛好的話,孩子就容易對閲讀產生厭惡和恐懼,從而失去閲讀興趣。我覺得貝貝從上國小一年級到現在,收穫最大的就是閲讀習慣慢慢地有了,這除了我們家長的幫助外,最應該感謝的就是楊老師!我們以前都知道要培養孩子好的`閲讀習慣,但都沒找到很好的方法。在楊老師的指導下,孩子們有了好的閲讀氛圍,運動會場上、下課後,孩子們都是拿着自己的課外書在閲讀,每週四還開展了“我是小小讀書人”的活動,每天孩子回家閲讀半小時以上,而且還要把優美的詞語寫也來,這些都是很好的方法!孩子也很喜歡,很感興趣!

親子閲讀給了我不小的驚喜:女兒的知識面擴大了,我語言表達能力也提高了。閲讀可以培養了孩子看書的習慣,豐富了學習的內容,瞭解了科普知識,帶來更多的智慧和希望,讓孩子覺得世界是豐富多彩的,處處有温暖和愛心,生活充滿着希望。我會堅持陪着女兒進行愉快的閲讀,培養她有一個良好並且能夠得益終生的閲讀習慣!

第5篇

孩子的出現,帶給了我很多的驚喜。他就在不覺之中闖入了我的生活,也闖入了我閲讀的世界。其實,一開始他似乎不是真的想閲讀書籍,而是為了完成老師佈置的學習任務——親子閲讀書香白沙,他告訴我,要和他一起看一個月的書,內容隨我定。

一起讀什麼書好呢?我想到了《國小生必背古詩詞》,反正國小階段這些內容是必須掌握的,不如乘此機會讓孩子做做功課,我的動機也許太過功利了吧。於是,我把書放在飯桌上,有空就會和孩子一起閲讀,我們常常進行交流,有時候我給他解釋內容,有時候他會提出好多問題。為了讓孩子多掌握知識,我會盡力把內容解釋得透徹些,我給孩子講詩人的寂寞與離愁,詩人的親情與友情,我自認為這些講解感動了我自己,也同樣感動着我的孩子,可事實卻讓我啞然。有一次,下雨天,孩子快樂地跑着,張大嘴讓雨水落到嘴裏,邊吃邊快樂地喊:“媽媽,我吃到雲了,我吃到雲了!”原來,前幾天孩子剛學過來鵬的詩——《雲》,但是當時我給他的解釋是對如此夏雲的憎厭,因為“無限旱苗枯欲盡,悠悠閒處作奇峯”,順便也給他講了雲的形成。無心插柳之舉,卻讓孩子印象深刻,而重點的內容他卻早已棄之流水。也許這就是孩子與大人的不同,在他們的腦海裏,少了功利,少了目的,而多了快樂,他們是為快樂而閲讀的,他們的閲讀也是快樂的。

在以後的日子裏,我對自己進行了反思,覺得親子閲讀還是不要有太強的功利性才好。於是,我不像上課一樣地教孩子,真正和孩子成為朋友,營造輕鬆愉快的閲讀環境。時間在閲讀中飛逝,孩子的`快樂卻像熱帶植物一樣快速地成長着。記得有一次,我們去杭州的一個公園,孩子老遠看到一隻白白的大鳥,馬上就高興地背誦:“鵝,鵝,鵝,曲項向天歌……”,一打聽,原來是鶴。我們夫妻相視而笑,耐心地給孩子作了解釋,可是絕不責備孩子的莽撞,相反,還鼓勵孩子詩歌記得牢,因為我們知道孩子的閲讀新芽剛剛吐綠,是需要加倍呵護的。

一起學完了詩歌,我正愁於如何選擇第二本閲讀的書籍,也是機緣巧合。有一次晚飯後,我給孩子講我小時候,夏天的夜晚在院子里納涼,聽爸爸給我講聊齋的故事。當時雖然害怕,但還是禁不住誘惑,聽完一個還想聽一個,那時,總擔心在黑暗的某個角落藏着一個很兇的鬼……。我的話引起了孩子的興趣,他就纏着要聽鬼故事,而且再三強調自己的膽子很大。於是,我就買了本青少年版本的《聊齋》,買來了,孩子不敢一個人看,總是拉着我的手,一起看。事也湊巧,有一天晚上我們正看着《聊齋》裏的一個故事,當看到“突然,從窗口跳進了一個很小的紙人”的時候,門突然開了,孩子嚇得一下子叫了出來,使勁抱住了我,真是巧呀,原來是小舅舅來了。我笑盈盈地問:“還想看嗎?”孩子直搖頭:“以後晚上不要看了,以後晚上不要看了!”我心裏一陣竊喜,有誰的親子閲讀像我們那樣,是抱着閲讀的,也許在孩子長大成人後,還會記得曾經的一幕——原來,閲讀還是需要勇氣的,也能鍛鍊一個男孩子的勇氣。

在以後的日子裏,我和孩子一起開始了神奇之旅。我們舒展着想像的比翼雙翅,在閲讀的夢幻之境裏翱翔。我似乎忘了我曾經是個寂寞的閲讀人,我們不知道為何而飛翔,但我們卻分明感受到了飛翔的快樂。

第6篇

我觀察到,部分家長給小小孩講英語繪本的時候,有很濃的“單詞情結”,特別在乎孩子能記住多少單詞。這種單詞情結,在初、高中英語閲讀教學活動中,也很普遍。我知道有的“一對一”家教給國中生講英語小短文,家教沒有從“文本解釋策略”、“語篇邏輯銜接”的高度開展教學,而只是“串講”短文大意,劃一些短語,講講“語法點”,然後給孩子列出一份單詞表,讓孩子背默。每次補完課之後,家長看到孩子把小短文的單詞都抄寫背誦了一遍,就誤以為孩子的英語閲讀“頗有長進”。事實不是這樣。

先説明一點,我不是説單詞不重要,我本人在教學實踐中,也非常重視單詞教學。但是,如果家教把閲讀教學的重點,放在了“詞彙認知”上,那麼這種閲讀教學是糟糕的,教學效果也不可能深遠。

我再説回到親子英語繪本閲讀,比讓孩子記單詞更重要的,是帶領孩子體悟繪本中藴含着的細節描寫、有趣的故事情節,體會“起、承、轉、合”的行文節奏設計,體會作家遣詞造句的“心機”,尤其是文字“韻律感”——那字字句句之間流淌的音樂感。

一切教育,起始於對天性的理解。閲讀,是孩子自我之需要,是自我的'“存在形式之一”。閲讀具有本體價值:閲讀本身,就是生命價值的體現。家長應該尊重孩子讀書的主體性,家長應該拋棄一些閲讀成見,拓寬可能因功利心而日漸狹隘的見識,不必帶着“非得學會10個單詞”的使命來給孩子讀書。

親子英語繪本教學,不要太在意孩子學到多少“語言知識點”。英語繪本教學藝術,乃是舒展童趣,喚醒孩子沉睡的靈性與想象力,多一份異國文化厚度,多一份天馬行空的純真爛漫。

第7篇

格林兄弟、詹姆斯兄弟和威廉兄弟是德國淵博的語言學家和著名的童話收藏家。格林兄弟還不到十歲,父親就去世了,家族突然失去了主樑。經濟條件極其困難,但兩兄弟感情非常好,大半生都在一起。格林兄弟於1802年和1803年進入馬爾堡大學,專攻法律。但他們真正感興趣的是德國曆史、語言學和民族文學,這些後來成了他們的職業。他們大學畢業後在同一個圖書館工作了二十年。1828年,因為受不了侮辱,兩人都辭職加入了哥廷根大學。雅各布成為文科教授,講授古代法律等課程,兼職圖書館館長、威廉和副館長。1840年,格林兄弟應普魯士國王邀請抵達柏林,當選為柏林科學院院士。

在民間文學方面,他們收藏出版了《德國傳説》、《德國神話》等鉅著。然而,讓他們真正名垂青史的是《格林童話》。

文章共216篇,分為兒童與家庭故事、兒童宗教傳説和補遺四個部分。19世紀收藏《格林童話》的時候,歐洲正處於劇烈動盪和危機之中,格林兄弟克服各種困難,於1806年手工收藏《格林童話》。第一卷終於在1812年出版,經過兩年多的努力,第二卷順利問世。據統計,除了《格林童話》,《聖經》是歷年來用德語出版最多的書籍。哪裏有帶孩子的家庭,哪裏就有《格林童話》,它不僅在德國和歐洲傳播,而且在全世界都有熱愛它的讀者。《格林童話》在中國也是家喻户曉的名字。

?格林童話》講述了善與惡、窮與富、勤奮與懶惰等普遍存在的問題,有趣又有娛樂性。每個故事都有一個美好的.結局。因為《格林童話》起源於德國,所以自然帶有濃厚的地域色彩、民族色彩和時間色彩。17世紀後,德國因小國眾多,尚未形成統一的國家,國與國之間相互爭鬥,戰爭不斷。《神話故事》,左邊是國家,右邊是國家。有無數的國王、王子、公主。還有很多關於軍人的故事。故事的主角大多是工匠、農民、森林守望者,尤其是小裁縫,他們軟弱而富有同情心,往往運氣好。女巫、強盜和各種精靈、小矮人等。《格林童話》書寫簡單明瞭,符合孩子的心理特點,有利於孩子的閲讀和理解。故事中的人物,包括動物,善惡分明,內在品質清晰一致。當英雄克服不了困難的時候,總會有來自外界的神奇力量,比如善良的精靈、動物、仙女。當需要表達情感時,往往會插入流行的民謠。所有正直的人,最終都會通過自己的奮鬥獲得成功,不懼艱辛和挫折。

看完這本書,我明白了人生中的一個道理:文學是超越界限、超越世代的東西。它真的屬於全人類,屬於所有人。

第8篇

説到親子閲讀大家都知道其中的意義和重要性,可往往並不是每一個家長都能做到的。有時小孩並不喜歡閲讀,自制力也不夠,需要我們稍微強制一下,並要聲情並茂的互動一下,提高他的積極性,從而使閲讀變得更有趣,久而久之,孩子們會漸漸地愛上閲讀的。

最近發現了以下幾個問題。一是隨着年齡長大,孩子更喜歡看電視,對閲讀的自覺性降低了,我覺得這與家長是否能堅持親子閲讀有很大關係,家長應當以身作則,在固定的時間裏持之以恆地開展親子閲讀活動,如果三天打漁兩天曬網,孩子是不可能培養出閲讀習慣的。

為了儘快的讓徐誠勵喜歡上閲讀我每天堅持陪小的在睡覺前讀書,第一本書是從他最喜歡的賽爾號開始的,大家都説這種書應該讓小的少看,一點好處都沒有,可是我覺得只要肯看肯讀就是一個好的開始。接着慢慢的我們開始讀一些少年讀物,採用巧妙的引導方式如《海底兩萬裏》從他讀一段,我讀一段。不過方法是因人而異,現在我家小的'已經喜歡上的閲讀了,每天睡前都會自覺的在牀上看書半小時,自己享受閲讀的樂趣了。

通過培養閲讀的習慣和興趣帶動識字量,從以前識字少之又少,到現在識字量多了好了。即培養了獨立閲讀能力,又擴大了知識面。

和孩子一起閲讀圖書的過程,真是一次愉快的情感體驗,家長們請加入親子閲讀的隊伍中吧!讓閲讀淨化孩子們的靈魂,滋養孩子們的心靈,陪伴着寶貝們的茁壯成長。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