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心理情緒教案範文8篇 兒童情緒教學精選案例

來源:巧巧簡歷站 3.03W

本文為廣大教育工作者提供了一份幼兒心理情緒教案範文,旨在引導幼教老師們認識到孩子心理情緒方面的需求,提供教學方法和策略,以促進幼兒健康成長。

幼兒心理情緒教案範文8篇 兒童情緒教學精選案例

第1篇

1、通過觀看和講述嬰兒生活圖片,知道自己成長離不開父母的照顧和愛護,加深熱愛父母的感情。

4、學會保持愉快的心情,培養幼兒熱愛生活,快樂生活的良好情感。

1、嬰兒生活圖片一套,第一張圖片是媽媽喂寶寶吃奶,第二張圖片是媽媽替寶寶換尿布,第三張圖片是媽媽哄寶寶睡覺。

2、每一個幼兒帶一張自己小時候的照片。邀請一位懷抱嬰兒的媽媽。

一、老師出示嬰兒生活圖片,講述父母怎樣照料小寶寶的。

1、先放嬰兒啼哭的錄音,引起幼兒注意,然後看圖片。幼兒觀看,老師提問:寶寶為什麼哭?媽媽是怎樣喂媽的?你小時候吃的是媽媽的奶還是牛奶?媽媽為什麼不怕髒不怕臭給寶寶換尿布?讓幼思考,議論,回答問題,然後給每張圖片作小結。

2、老師總結:你們小時候,也像這個小寶寶一樣,不會説話,不舒服時只會哭。是姐姐給你餵奶,給你換上乾淨的尿布。媽媽又抱着你,輕輕地拍着你,讓你舒舒服服地睡覺。你們在爸爸媽媽的關懷照顧下,慢慢地長大了。

二、請抱嬰兒的媽媽來到幼兒中間,讓幼兒看媽媽是如何照顧小寶寶的。

1、引導幼兒招呼小寶寶。(小寶寶不會應答)小寶寶的媽媽介紹説:小寶寶雖然已經長大一些了,但是還不會説話,要媽媽慢慢教他才行。

2、讓幼兒和小寶寶比比誰高誰矮,誰的手大,誰的手小;看看小寶貝嘴裏有幾顆牙齒,比比誰的牙齒多。

②媽媽彎腰教小寶寶走路。老師與媽媽一問一答,問答中突出媽媽關心寶寶,使幼兒懂得媽媽為了小寶寶不跌交,學會走路,雖然彎着腰很酸,很累,她都不顧。

③老師小結:你們小時候,爸爸媽媽也是這樣教你們學走路的。現在你們不僅會走,還會跑、會跳,你們都要謝謝爸爸媽媽。

①讓幼兒給小寶寶吃點心。(小寶寶不會自己吃,要媽媽喂)媽媽喂小寶寶吃雞蛋羹,先將手帕圍在小寶寶的脖子上,用湯匙舀起雞蛋羹,在嘴邊輕輕地吹一吹,餵給寶寶吃。

②讓幼兒觀察媽媽關心小寶寶的具體細節。老師插問:為什麼要給小寶寶圍上手帕?為什麼還要吹一吹?

③老師小結:你們小時候和小寶寶一樣,不會自己吃飯,也是媽媽一口一口地餵你吃的。

5、媽媽給小寶寶把尿,把好後讓小寶寶坐在小車裏,推着小寶寶出去玩,全班幼兒向小寶寶告別。

1、老師説:爸爸媽媽把你們小時候的生活也拍下來了。現在請大家拿出來看看,給旁邊的小朋友講講,你小時候爸爸媽媽是怎樣關心、照顧你的。

3、老師選擇幾張照片,請幾個幼兒在集體面前講述。

讓幼兒互找同伴(男女結對子),將兩張椅子拼成小牀,商量怎樣照顧好小寶寶。然後到老師那裏領取娃娃、奶瓶、尿布、小碗、小湯匙等玩具,玩“娃娃家”遊戲,學做爸爸媽媽。

孩子像一張白紙,是那麼的天真和可愛,現在大部分孩子都生活在一個寬鬆都環境裏,幾個老人都圍着孩子轉,不懂得體諒大人和關心家人,為了培養孩子對父母和家裏老人的感情而設計的此活動的。活動內容源於孩子們的生活,也許孩子自己記不得自己小時候的事情,但是可以通過觀察別人獲許相應的生活經驗積累,孩子們在整個活動中都顯示出自己是大哥哥、大姐姐的姿態非常的感興趣。每個環節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活動一開始嬰兒的啼哭聲就給孩子創設了情景環境,讓孩子的馬上進入到教學當中來,後來帶嬰兒的媽媽給孩子做一切動作都深深把孩子的心留在了課堂上,同時幼兒語言的發展與其情感、經驗、思維、社會交往能力等其他方面都得到了發展。不足的是感覺到孩子在扮演爸爸、媽媽的時候分配角色時協調不好,以後在活動前教師要給予一定的語言提示和引導。

幼兒心理情緒教案範文8篇 兒童情緒教學精選案例 第2張

第2篇

1、故事裏有哪些小動物,發生了什麼事?(幼:幽靈。一起喊:幽靈幽靈,我不怕你)

2、生活問題:你是怎麼睡覺的?你跟誰一起睡?(引導幼兒説出(1)和爸媽睡,(2)睡一個房間,但是分牀睡(3)分房睡)

師:這麼多人都想説一説,我有一個好方法——統計表(課件出示統計表圖片)

2、出示自制展板統計表,請每位幼兒把手中的“自畫像”貼在相應表格中。

有幾個小朋友是分房睡的?有幾個小朋友是分牀誰的?有幾個小朋友適合爸媽一起睡的?(師幼一起數數,教師在表格中用數字記錄)

一個人睡,有沒有害怕過呢?小結:一開始害怕,慢慢地適應了就好了。

2、你為什麼要跟爸媽分牀睡呢?(提問分牀睡的幼兒)

請自己睡覺的孩子幫不敢自己睡覺的孩子想想辦法。(幼兒討論,説一説,教師隨即點擊相應圖片。)

師:有這麼多好方法,故事裏的小動物是怎麼做的呢?(播放課件)

師:誰願意把你害怕的事大聲説出來?(請幼兒面對幽靈圖片,大膽、大聲説一説)

師:現在感覺怎麼樣?幼:心裏舒服多了。不害怕了。

幼兒的興趣非常濃,能積極回答老師的問題,但在幼兒討論的這個階段,我應該創設情景,讓幼兒體驗。我會多看看多學學,讓以後的教學活動能夠更好。

第3篇

小班的幼兒常常以自我為中心,但也存在幼兒與同伴之間的關注。在成長過程中,幼兒逐步體驗到了自己與同伴之間的關係,漸漸學會彼此關心和幫助。本活動通過故事《我們來幫你》讓幼兒學會關心、幫助別人,體驗幫助別人得到的快樂。

1、導入活動:教師戴雞媽媽的頭飾,講述:咯咯咯,今天我雞媽媽可高興了,因為我要帶着我的雞寶寶回新家去。教師可以做一些雞的動作,用誇張的語調,吸引幼兒的注意。

可是在回家的路上發生了一件什麼事情?(橋被水沖斷了)

雞媽媽和雞寶寶又不會游泳,想想他們心裏着不着急呢?(非常着急)這時小鴨子説了什麼呢?(我揹你們過河)

小朋友們想一想,雞媽媽和雞寶寶過河了沒有呢?(過了)

教師總結:我們要像小動物一樣要互相關心,互相幫助,團結友愛。

(1)教師請幼兒戴上小動物頭飾分別扮演雞媽媽、雞寶寶、小鴨子、小烏龜、大象。

在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讓幼兒説説自己可以怎樣幫助別人。

第4篇

小班的.孩子年齡小,他們離開朝夕相伴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來到陌生的環境——幼兒園,不免有焦慮、不安的情緒,家長也反映孩子回家常説小朋友不跟他玩。要穩定幼兒的情緒,最好的途徑之一是讓幼兒擁有自己的朋友。因此,我設計“小鴨找朋友”的活動,期望通過這個活動讓幼兒懂得有朋友是快樂的,體驗到有朋友的喜悦心情。

3、藉助圖文並茂,以圖為主的形式,培養孩子仔細閲讀的習慣,激發閲讀興趣。

4、激發幼兒參與表演的慾望,體驗人物的個性特徵。

2、畫面(二):小黃鴨一路在找朋友,一直找不到朋友。

幼兒:叫小鴨要乖,才有好朋友。我和茜彬是好朋友。

3、畫面(三):有一羣小鴨在河邊、河裏嬉戲、玩耍,小黃鴨看見了,高興得跳起來,它走向小鴨們,和小鴨一起遊戲,小黃鴨的臉上露出了歡快的笑臉。

幼兒:周毓熙、黃筱丹、鄭秉政……是我的好朋友,我有許多好朋友。……

1)老師:幼兒園的朋友多,幼兒園有許多小朋友,還有老師這個大朋友,只有到幼兒園,才有許多朋友玩,玩起來可快樂了。

2)請小朋友找自己喜歡的朋友拉拉手,相互擁抱,體驗有朋友的快樂。

老師:讓我們天天上幼兒園,天天跟好朋友玩,好嗎。

小鴨是小朋友喜歡的動物。通過小黃鴨從找不到朋友傷心的哭了,到後來找到朋友高興的翻跟斗的劇情,讓幼兒感受到有朋友的快樂。雖然託班的孩子年齡小,自身的自控力差,注意力十分容易分散。但色彩鮮豔、可愛動人的小黃鴨形象深深的吸引了孩子的注意力。他們邊看邊思考、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孩子的回答是簡單的,但從他們的回答中可以看出他們是需要、喜歡同伴的。當讓他們與自己的好朋友拉手、擁抱時,孩子的情緒達到高潮,他們友好得抱在一起,臉上露出了歡快的笑臉。整個活動孩子想説的氣氛十分活躍,他們的口語表達能力在活動中得到了發展。

第5篇

現在的孩子總是“以自我為中心”,尤其是對小班的階段的幼兒來説、當需求得不到滿足時,又不會調節自己的心情,經常出現情緒失控的現象。本次活動《心情娃娃》,就是在讓幼兒明白任何一個人都會遇到不高興的情緒,通過幼兒自身情緒的感受、交流,知道愉快的心情有利於身體健康。從而引發幼兒關心、幫助他人的願望、積極尋找讓自己開心起來的好方法,在遊戲中體驗活動的快樂。

2、初步感知他人的情緒變化,學習調節自我情緒的簡單策略。

4、學會保持愉快的心情,培養幼兒熱愛生活,快樂生活的良好情感。

開始部分:談話引出課題:今天你的心情是怎樣的?請你把你現在的心情告訴我?

1、觀察心情卡,瞭解高興、傷心等不同的情緒,講述自己的心情。

問:小朋友看一看這個娃娃怎麼了?他為什麼這麼高興?他有可能怎麼了?(幼兒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自由講述:媽媽給他買新衣服了;媽媽帶她去動物園了;媽媽讓她玩電腦了等等)。

(2)在生活中你有沒有過高興的事情?請你説給大家聽。

問:小朋友看一看這個娃娃怎麼了?他為什麼這麼傷心?(幼兒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自由講述:沒有朋友和他玩;他找不到媽媽了等等)

2、引導幼兒討論遇到生氣或傷心的事情會怎樣,學習幾種調節自我情緒的簡單策略,知道愉快的心情有利於身體健康。

(2)如果遇到傷心或是生氣的會怎樣做?(唱歌、跳舞、玩玩具等等)

教師小結:如果人經常的傷心、生氣會對身體不好,所以小朋友們要學會讓自己快樂起來,比如:找好朋友玩;自己玩玩具;唱歌、跳舞都是讓自己變快樂的好方法。

3、師幼共同做表情遊戲;幼兒照鏡子。聽教師指令做不同的表情,如“變變變、我變得很快樂……”

為幼兒發心情卡,指導幼兒用彩筆畫上眼睛、鼻子、嘴巴,想想現在的心情是高興?還是傷心?仔細觀察高興時眼睛、嘴巴怎樣?生氣時什麼樣子?

結束部分:把自己製作的心情卡圖片佈置成心情牆,幼兒講述自己的心情。

和幼兒創建一個心情區角:《讓我變快樂》,在區角中放有和小夥伴一起合作遊戲的道具、圖片等,讓幼兒在自己的好朋友之間找到快樂,幫助好朋友找到快樂。

本節活動通過觀察心情卡,讓幼兒瞭解了他人及自己心情的變化,知道心情好壞對自己的身體影響是很大的的,要學會調節自己的情緒,在和孩子們談話的過程中聽到他們説的最多是高興的時候玩電腦,現在有的孩子玩電腦已經上癮,如果處理不好影響孩子們的身體健康,在活動中我提醒孩子們電腦不要多玩,並且學會當媽媽不讓玩電腦時,自己應怎樣處理自己的情緒,收到了好的效果。通過動手製作可以看出,幼兒對各種表情掌握的很好,對在以後的生活中有很大的幫助。

第6篇

1、感受“笑、生氣、哭”三種情緒併產生相應的體驗。

2、積極探索情緒調節的方法,知道要保持積極的情緒。

4、學會保持愉快的心情,培養幼兒熱愛生活,快樂生活的良好情感。

1、唱拍手歌圓圈上入坐。(幫助幼兒適應陌生的人和環境,拉近與教師的心理距離。)

今天我們班來了三位小客人,讓我們掌聲請他們出來吧。

1、介紹三個小客人。(開門見山,馬上吸引幼兒的注意力。)

2、你們有沒有發現這三位小客人他們有什麼不一樣?

3、讓幼兒感受並學學開心、生氣、難過時的表情,談談自己的情緒經驗。(讓幼兒觀察並對這三種情緒產生共鳴。)

師:這三位客人他們遇到問題了,想請小朋友你們一起幫助他們,好嗎?

師:怎麼幫助氣寶寶、哭寶寶變成笑寶寶呢?(幼兒互相交流及與表演者的交流,教師及時記錄方法,讓幼兒產生自信心,體驗幫助別人後的快樂。)

教師小結:他們都變成了笑寶寶,手拉手一起唱歌、玩遊戲好開心。

1、請三位小朋友分別模仿扮演氣寶寶、哭寶寶、笑寶寶,看看笑寶寶是怎麼幫助氣寶寶跟哭寶寶的。

2、分組扮演,看看你是怎麼幫助別人的。 (體驗幫助別人後的快樂)

讓幼兒集體伴隨歡慶舞音樂跳舞做動作。(活動在氣氛高潮中結束。)

活動是小班幼兒心理健康的一次嘗試活動。活動追隨幼兒的經驗和生活,解決孩子的實際問題而設計的。通過有目的活動來進一步的瞭解幼兒,發現幼兒的差異和麪臨的問題;通過有目的的活動來尋找幼兒良好心理的培養和各領域目標的結合點。從而發揮幼兒良好心理培養的增效作用。通過活動發現了幼兒行為所反映的新線索與新內容,由此生成新的教學目標和內容,形成一系列的主題網絡。

第7篇

1、瞭解三種不同的心情並能正確的區分,能夠説出自己的情緒。

3、初步感知情緒變化,知道幾種自我調節或者幫助他人調節情緒的簡單方法。

5、激發幼兒主動複述故事的慾望,培養幼兒高自控性和高興奮性。

知道人有開心、傷心、難過三種情緒,這些情緒可以用特定的詞語來表達。

魔術師的道具;開心娃娃、傷心娃娃、生氣娃娃各一;小黑板;《心情娃娃》的課件

我是神奇的魔術師,可以變出很多很多東西,看我變變變!

1、我還能變出什麼更有趣的東西呢,你們喜不喜歡他?為什麼?

2、丁零零~大魔術師又要開始變變變了,下一個又會變出什麼樣的娃娃呢?

3、想不想讓大魔術再變一個娃娃呀,這個娃娃是什麼表情呢?

教師小結:剛才老師變出了三種不同的表情娃娃,開心娃娃、傷心娃娃、生氣娃娃。

三、做遊戲:幼兒將心情娃娃與圖片進行配對,進一步瞭解這三種表情。

1、出示圖片幼兒幫開心娃娃找到小主人,並説明理由。

2、繼續出示圖片幫助下一個娃娃找小主人,並説明理由。

教師小結:開心娃娃的眼睛是笑咪咪的,嘴角向上;傷心娃娃眼裏

含着淚水,嘴角向下;生氣娃娃瞪着眼睛兇兇的,就像小朋友平時生氣似的。

2、看圖説話:幼兒根據圖片上的細節,尋找幼兒出現這些表情的原因。

五、組織幼兒交流生氣或傷心的時候變開心的好辦法。

①如果我們自己生氣、傷心了,我們可以聽聽故事,玩玩具把自己變成開心娃娃。

②如果是別人生氣了,我們可以抱抱,親親,和他一起做遊戲,幫他們變成開心娃娃。

③開心的時候我們可以和小朋友們分享,不開心的時候要學會變得開心。因為不開心的話會對我們的小身體不好,會生病的!所以我們每天都要開開心心,高高興興的!然後把我們的開心傳遞給更多的人,讓所有人都開心起來。

請小朋友們起立,讓我們一起去隔壁班看看有沒有傷心、生氣的小朋友一起把他們變成開心娃娃吧!

在活動中我幼兒自己應怎樣處理自己的情緒,收到了好的效果。通過動手製作可以看出,幼兒對各種表情掌握的很好,對在以後的生活中有很大的幫助。

第8篇

依戀父母是人與生俱來的一種情感表現。父母對幼兒的撫養照顧、關心、愛護,能使幼兒在心理上有一種安全感,在情緒上得到滿足和快樂。但幼兒過分依戀父母,則會對其交往產生障礙,使其形成過分依賴的不良性格。

1、通過活動調整幼兒過分依戀父母的行為,鼓勵幼兒學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2、通過《寫給家長的話》,讓家長知道如何用正確的方法,糾正幼兒過分依賴家長的行為。

教師自制卡片(內容同幼兒用書、卡片大小同賀卡大小,共5張);紅色、綠色彩筆若干。

教師: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們帶來了一些好看的卡片。咱們一起來瞧瞧!過程2:觀察並講述卡片

出示第一張卡片,以提問的方式引導幼兒觀察、講述。

這張卡片上有什麼?(小妹妹躺在牀上,她在拉媽媽的手)

為什麼她要去拉媽媽的手呢?(因為這個小妹妹不敢一個人睡覺,她想讓媽媽陪她,所以拉着媽媽的手不放)

你們在家是爸爸媽媽陪着睡還是自己單獨睡呢?(幼兒根據實際情況回答)

我們要做勇敢的小朋友,晚上不要爸爸媽媽陪,要自己睡覺。

玩“抽一抽,講一講”的遊戲。請個別幼兒上來抽出還沒講述過的卡片,然後在教師的引導下講述此卡片內容。

(1)這個小男孩可勇敢了,不要媽媽陪,自己就睡着了。我們要不要向他學習?

(2)濤濤可喜歡他的玩具小汽車了,可他不願意自己玩,老是纏着媽媽陪他玩。他這樣做對嗎?(不對,因為媽媽每天上班可辛苦了,回家還得做家務,所以小朋友在家要自己玩玩具)

(3)晚餐的時間到了,妞妞端着一個小碗:“我要自己吃!(妞妞做得可棒了,”她不用爸爸媽媽喂,自己就開心地吃起來。我們小朋友也要向她學習,自己吃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4)晚飯過後,爸爸開始看書了,可是小明一直過來吵爸爸,讓爸爸陪他玩。小明這樣做對嗎?(不對,因為爸爸有工作要忙,小明不應該打擾爸爸的工作。)

教師:看看你們書上,也有這些圖畫呢!請小朋友們翻到《離不開父母的孩子》一課。

教師:請你們把乖寶寶的氣球塗成綠色,把不乖的寶寶的氣球塗成紅色。

在活動中,強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同時用我種引導性語言鼓勵幼兒大膽講述。

此活動後,在信息欄裏公佈《寫給家長的話》,內容為:幼兒若過分依賴家長,可採取以下方法幫助其糾正:

三、讓幼兒擁有一定的自主權,讓幼兒體驗成功的喜悦。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