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抱母親説課稿回憶我的母親説課稿4篇 抱母親讀課稿,銘記母愛傳情話

來源:巧巧簡歷站 2.44W

本文主題為“第一次抱母親説課稿回憶我的母親説課稿”,作者在回憶起自己第一次公開發言時,母親為他寫的演講稿時,不禁感慨母親的愛與支持。通過對課堂教學和家庭教育的比較,文章探討了母親在成長過程中的重要性和影響。

第一次抱母親説課稿回憶我的母親説課稿4篇 抱母親讀課稿,銘記母愛傳情話

第1篇

由於當今的孩子都是獨生子女,家長不知不覺地溺愛,已使孩子們對父愛、母愛的認識變得淡化,把握文本的情感有一定的難度。針對以上學情,結合教材的特色及新課程標準,我初步擬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重點詞語的意思。

2、通過合作、探究、理解文章大意,感悟母親胸懷的無畏、博大,激發對母親的崇敬和愛戴之情。

3、在多種形式的朗讀中,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感悟能力,語言表達能力。

第一課時,我決定採用多種朗讀方式,讓學生在整體感知課文內容的基礎上,突破重點詞語的含義,初步感悟角色特點,理清文章思路。首先,伴隨着《世上只有媽媽好》我通過一組圖片激情導入,引發學生思考:"作者為什麼抱母親?"放手讓學生試讀課文,初步感知課文內容。接着,結合初讀檢查,引導學生再讀課文的每個自然段,在這個過程中,要引導學生讀準字音,重點指導學生讀好"摔"字,運用多種方法理解詞語,如通過聯繫上下文來理解"力大無窮、突發奇想";通過查詞典來理解"翻山越嶺、愧疚";結合生活體驗來理解"承受、動情"等詞語。而讀的時候,着重引導學生把課文讀通、讀流利,在此基礎上,要求學生邊讀邊想,讀懂每個自然段的意思,理清文章脈絡,瞭解文中的幾個重點人物的情感點,併為學生布置了這樣作業,找到文中最打動你的句子,抄寫下來,想想,它為什麼牽動了你的心。為下文進一步品讀課文打下基礎。

這一課時,我將以兩個沒想到為切入點,抓住作者的心情變化,引導學生品讀課文,深入文本。

基於學生對第一課時的瞭解,教學伊始,我首先引導學生回想作者第一次抱母親時的感受。學生不難説出作者發現母親很輕。接着,我順勢指導學生到文中找一找,畫一畫,把描寫作者心情的句子找出來,讀一讀。在學生的交流中,我出示句子:"母親竟然這麼輕,我心裏很難過"。引導學生用心朗讀,在評讀的過程中自然而然地關注"竟然"這個詞語,並進行質疑,將學生提出的問題進行梳理,為進一步品讀課文打下基礎。

二、以"兩個沒想到"為切入點,探尋作者抱母親的原因。

圍繞着"竟然什麼意思?作者沒想到什麼"我引導學生到課文的1、2自然段中去探尋作者抱母親的原因及抱母親時的發現,畫出關鍵詞句,輕聲讀一讀,在小組內議一議,體會作者的心情。根據以往的教學經驗,我覺得學生不難找到作者抱母親的原因,此處可放手讓學生交流,但抱母親後,作者的兩個沒想到所代表的含義學生未必能夠體會得全面,所以,我以此為切入點進行了着重指導。例如,在學生交流第一個沒想到時,我指導學生抓住"我左手托住母親的脖子,右手托住她的腿彎,使勁一抱,沒想到母親輕輕的,我用力過猛,差點仰面摔倒。"一句中的"使勁、用力過猛、差點"等詞,用心體會,感受到作者因對母親瞭解不夠,估計不足而引發的出乎意料,繼而讓學生通過作動作、朗讀來體會作者此時此刻的吃驚、詫異、疑惑等情感。

第二個沒想到則引導學生進行分角色朗讀,讀出護士的責怪的語氣以及作者內心的難過。而後我引導學生思考作者為什麼這麼難過?此時讓學生帶着疑問走進作者的記憶,去想象當時母親那80多斤的身體在揹着妹妹、承受重擔、拉扯我們翻山越嶺的畫面,想象她擔子中會挑多少重物,讓學生抓住讓自己最感動的句子,用心朗讀,用心體會,讀出感動,悟出真情。這時學生會更深地體會到原來是這麼多年來是母愛這一偉大的力量支撐着母親去承受那麼重的擔子。這時再來引讀第三個沒想到,作者的心情一覽無餘。

第一次抱母親説課稿回憶我的母親説課稿4篇 抱母親讀課稿,銘記母愛傳情話 第2張

第2篇

?第一次抱母親》內容真切感人,語言樸實明快,毫不雕飾,但字裏行間卻飽含着一股濃濃的親情。 這是一篇歌頌母愛的文章,用心去讀,一定會為那日夜操勞、含辛茹苦的母親而心疼,一定會被那偉大、無私的母愛所感動。

因此,本次教學的教學重點就是借對重點語句的朗讀感悟,體會母愛的無私與偉大,喚起對母親的崇敬和關愛。

教學的難點則在於文章的情感是那樣的深沉,國小四年級孩子的認知與文章與作者的情感體驗有一些差距,也許很難引起情感上的共鳴,很難將文章中的母親與自己的母親產生關聯,感受往往只停留在文章的層面,而不能聯繫自身。

在設計這節課時把握作者的情感線索:難過—愧疚—感恩,引導學生揣摩文章的語言。讓“感”從讀書中產生,“情”在讀書中交流,情感在交流中碰撞,昇華,激起學生心中愛的體驗,同作者一起感動母愛,想到回報母愛。閲讀要“披文入景,披文入情”才能產生優化的效果。教學中主要通過抓重點語段,反覆品讀,讀出意,讀出味,讀出情。如抓住母親挑着重擔翻山越嶺的這段描寫,讓學生展開想象,通過語言文字呈現豐富的內心視像,將文本語言伴隨着感性的形象紮根到學生的心靈世界之中,在此基礎上多次朗讀,揭開文本深藏的內涵。

文章其實最感動的是最後一段,那是一顆對母親感恩的心在震撼着我們。所以在處理最後一段時,我讓學生深情地朗讀,將自己和文本融為一體,用朗讀,用思考,用言語抒發着感受。

如今的孩子是父母、長輩的“掌上明珠”,一向嬌慣的他們普遍都將父母無微不至的照顧認為是理所應當的,一味地只知索取而不懂回報,甚至經常向家長提出過分的要求。他們關心的往往只是自己,而很少去注意家長為他(她)付出的辛勞。生硬的説教難以為他們所接受,也許這篇感人至深的課文更能觸動他們的心靈,喚起他們的情感。學生孩子的心靈是非常純潔的,樂於去感受美好、親近美好,只要引導得好,文中那位善良偉大的母親一定能感染學生。學生又是善於聯想的,他們一旦將自己的母親與文中的母親產生關聯,他們便會回憶起那埋藏在記憶裏卻常常被忽略的點點滴滴,從另一個角度去體會母親的付出、母親的辛勞,從而升騰起對母親的崇敬和愛戴之情。也許一節課不能改變什麼,不能使學生對母親的認識上升到一個理性的高度,但如果學生能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感悟到“我要關心我的母親,我要回報我的母親”有這樣一種朦朧的思想意識也就達到目的了。

(上課伊始,伴着舒緩的小提琴曲教師用描述性的語言渲染,把學生帶入課文的情境。)

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勞累了一輩子的母親生病住院了,而且病得不輕,連護士進來換牀單都不能下牀。於是就有了我“第一次抱母親”抱母親只是一個偶然,抱母親只是一個簡單的動作,卻在兒子的心裏激起了千層浪。請同學們自由地輕輕地讀一讀1、2自然段,想一想兒子第一次抱母親是怎樣的心情。

(通過對重點句的朗讀、體會、聯想真正體會母親體重的輕深深地震撼着兒子的心。)

1、品讀第一句“我左手托住母親的脖子……沒想到母親輕輕的……差點仰面摔倒。”

這可是和我朝夕相處生活了幾十年的母親呀!你能把這份難過讀出來嗎?

2、品讀第二句“母親説:我這一生,最重的時候只有89斤。”

引導:“最重的時候只有89斤”,而現在年老體弱的母親大概只有( )斤。聽着母親虛弱的聲音,兒子心裏( )。帶着你的體會再讀這句話寫兒子沒想到的話。

3、品讀第三段話“在我的記憶中,母親總是手裏拉着妹妹……沒想到她是用80多斤的身體,去承受那麼重的擔子。”

“翻山越嶺、年復一年”中你們體會到了什麼?把你們的朗讀放到句子中去,讀出母親的不容易。

夏天,烈日炎炎,母親汗流浹背,她手裏( ),背上( ),肩上( )。

冬天,冰天雪地,母親頂着寒風,她手裏( ),背上( ),肩上( )。

在我成長的日日月月,母親就是這樣一步步走過來的,她手裏( ),背上( )肩上( )。

(2)、研讀“我們長大後,可以幹活了……去承受那麼重的擔子。”從這些話中,你讀出了什麼?(母親的心:她的心裏只有兒女,捨不得兒女吃苦,就怕兒女累着。自己再苦再累都無怨無悔。兒子的心:我們能挑卻沒有挑,一直心安理得地讓母親去挑。此時兒子心裏湧起的不僅僅是難過,還有深深的愧疚。)帶着你們的體會再次朗讀這些句子。

課文學到這兒,大家想一想,母親肩上挑的重擔僅僅是那一百多斤種的東西嗎?我們家上有老,下有小,爺爺奶奶生病了,母親( )。為了讓我們兄弟姐妹幾個吃得飽,上得起學,母親( )。我們長大了,要出遠門了,母親( )。

引導朗讀:母親,一個只有80多斤的弱女子,挑起了生活這副最沉重的擔子,這份艱辛,等到母親病倒了,病得不輕了,兒子才真正體會得到,愧對母親呀!讓我們再次深情地回憶。

1、出示句子:母親笑了笑説:“提那些事幹什麼?哪個母親不是這樣過來的。”

從母親的表情,從母親的話中,你看出了什麼?聽出了什麼?

此時此刻,聽着母親平常的話語,想着母親拉扯我們長大的艱辛,看着手中兩鬢斑白,體弱多病的母親,兒子我縱有千言萬語也無法表達對母親的這份感激,我突發奇想想好好地抱一抱母親。

3、老師語言渲染,指名讀,齊讀。學生與文本融為一體。

第3篇

?第一次抱母親》是蘇教版國小語文四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的一篇課文。本單元共三篇課文:《永遠的白衣戰士》、《“番茄太陽”》和《第一次抱母親》,這三篇文章都是着重歌頌人間真情的。

雖然三篇文章都是以愛為主題,但這篇文章更側向於對愛的反思,它以作者第一次抱母親這件事為引子,喚起作者及人們對愛的思考:母親對子女付出多少愛,孩子又給予母親多少關心,從而激發了作者再次抱母親入睡這樣一種感恩的行為。所以説,這是一篇愛的反思性的文學作品,它引發了所有閲讀這篇文章的讀者對於愛的反思。此文是當前中國小感恩教育的典型素材。

全文共5個自然段,可分三部分。第一自然段是第一部分,敍述了“我”抱起母親讓護士換牀單,沒想到母親竟然這麼輕。第二、三自然段是第二部分,通過回憶,寫出了“我”心裏難過和愧疚的原因。第四、五自然段是第三部分,寫“我”突發奇想,像小時候母親抱“我”一樣,把母親抱在懷裏,結果卻發現母親的眼裏流出了淚水。

課文重點記述了“我”與護士、母親的對話,展現了作者的心歷路程:從“沒想到第一次抱母親差點仰面摔倒”到“心裏難過地回憶往事”,接着“愧疚地望着母親那瘦小的臉”,最後“突發奇想地抱母親入睡”。課文內容簡潔,語言明快,娓娓道來,好不雕飾,但字裏行間卻藴含着一股濃濃的親情,讀來令人感動,值得細細品味,深深思考。

根據《語文課程標準》的要求(第二學段閲讀方面第3點:能聯繫上下文,理解詞句的意思,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在表達情意方面的作用),結合本單元的訓練重點(通過關鍵詞句體會人物的情感)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瞭如下的教學目標:

2、學會“摔、脖、翻、越、瘦”5個生字,文中“疚”字要會讀。理解詞語“翻山越嶺”、“愧疚”、“重擔”的意思。

3、通過學生對文中描寫“我”抱母親和“我”與母親、護士對話語句的合作、探究學習,感受母親胸懷的無私、博大,激發對母親的崇敬、愛戴和感恩之情。

本課重點記述了“我”與護士、母親的對話,反映了作者的內心複雜的情感變化,向人們展示母愛的無私、偉大,激發“我”對母親的崇敬、愛戴和感恩之情,文章的重點也就成了教學的重點。

重點:學生緊扣文中描寫“我”抱母親和“我”與母親、護士對話等語句的合作、探究學習,體會“我”內心複雜的情感變化。

透過文章的字裏行間,特別是從含義深刻的語句中體會這種情感的表達對於四年級的學生來説這是教學難點,尤其是文中“有兩行淚水從母親的眼角流下來……”這句話,這淚水和省略號內容豐富,值得深思。

難點:從“有兩行淚水從母親的眼角流下來……”這句話中體會出母親的感動和幸福。

本課計劃兩課時完成教學任務。第一課時:初讀課文,整體感知,觸摸情感。第二課時:品讀課文,學會感恩,昇華情感。

ppt課件(內含關鍵語句、課文插圖和練習)、小故事《媽媽的賬單》

新課標指出:“語文課程豐富的人文內涵對學生精神領域影響是深廣的,要重視語文的薰陶感染作用。”

這是一篇情感類閲讀課文,字裏行間散發出母子情。通過朗讀能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培養語感,所以,本文教學採用披文入境、讀悟結合、感情朗讀法進行教學。用生動形象的語言描述情境,用圖畫展現情境、用音樂來渲染情境,能幫助學生入情入境;緊扣重點詞句,讓學生在形式多樣的閲讀實踐中加深理解和感悟;最後通過情感朗讀,讀出意、讀出味、讀出情。

古人云“學貴於自得”,“自去理會”。這就是説要重視“自求自得”的學習實踐,注意在學生學習過程中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籤於此,本課學法擬採用“品讀法”。即:找出重點詞句,自讀自悟品味,理解課文內容,讀出人物情感。

教師講述《媽媽的帳單》這個故事。聽了這個故事,你有什麼感受?(生:1、我感受到母親的偉大。2、我感受到母親無私的愛,為了子女不求回報。3、……)

過渡:同學們,你們真會讀書,已經把握住了這篇文章的中心,它是一篇展現偉大母愛的文章,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篇類似主題的課文。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學生都是愛聽故事的,這個帶着思考的故事激發了學生對課文內容學習的興趣,產生了強烈的求知慾,同時也為本課學習奠定了基調,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師生交流:(生:1、為什麼第一次抱母親?2、“誰”第一次抱母親?3、是怎樣抱母親的?在什麼時間在什麼地點第一次抱母親?4、第一次抱母親,母親什麼感受?抱的人又是什麼感受?……)教師把學生提出的有價值的問題歸類整理後簡要板書。

板書:“誰”抱?什麼時間、地點抱?為什麼抱?怎樣報?

評價:古語説的好:“學貴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同學們提出了這麼多有價值的問題,看來大家很會學習。

題目是文章的眼睛,是探索文章的脈絡。針對題目質疑,既培養了學生學習語文的良好方法,又通過這些問題歸類抓住了文章的中心、重點,同時激發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提出自學要求:有問題就要解決,現在請同學們打開書,帶着你們的問題自由朗讀課文,邊讀邊思考,同時注意把課文生字字音讀準,把課文讀通順、讀流利。

學生自讀帶着要求自讀課文,教師下位巡視,關注生字會讀了沒有?文中還有什麼地方讀不通順?在文中你找到了幾個答案?

a字音教學(下面老師來檢驗一下,看看你生字會讀了沒有?)提醒學生:生字“摔、瘦”的都是捲舌音。你能任選一個生字擴2個詞嗎?評:你已經會讀了,而且字音讀得準。(板書:擔)這個字在文中念什麼音?(重擔dan,第四聲)知道什麼是“重擔”嗎?(就是很重的擔子,比如:文中母親肩上挑了100斤重的東西,對於母親來説那就是很重的擔子)這是多音字,還有一個讀音是什麼?(擔dan第一聲)請你組個詞(擔負)

b字形教學(教師在學生讀生字時順便板書“摔、越、瘦”,問:請你來提醒一下週圍的同學,在書寫這些字時你覺得什麼地方要注意?)提醒學生:“摔”不能漏寫“率”中的一點,“瘦”裏面的一豎要穿過橫,“越”的包圍結構裏是豎提不是撇。評:謝謝你的提醒,相信大家一定會在書寫的時候注意起來。

c字義教學(板書翻()越()”)誰來把詞語補充完整?你知道“翻”和“越”是什麼意思嗎?(就是爬、跨的意思,從山和嶺的一邊到另一邊。)知道詞語什麼意思了嗎?(就是爬過山,跨過嶺。走過一道道山嶺。)評:聯繫上下文,聯繫生活,邊度邊想,這些詞語的意思你都能理解。

a生字會讀了,朗讀課文也就順利了許多。誰來讀一讀課文第一自然段,其他同學專心聽,聽聽他讀得好不好?

學生讀第一自然段。讀後師生交流:字音讀準了嗎?有語句讀錯沒有?

引導説話,概括段意。這一自然段主要講了“我”去醫院守護生病住院的母親時,抱起母親讓護士換牀單,才發現母親的身體是那麼輕。

b指名2位同學分別讀課文第二、三自然段,仍然引導説話,概括段意。第二、三自然段主要講了“我”回憶母親的往事,心裏難過、愧疚。

c教師朗讀課文第四、五自然段,提醒學生注意給老師糾正錯誤。

我突發奇想,把母親抱在懷裏入睡,卻發現母親眼裏留下了淚水。

剛才我們把課文分成三部分,説了説每個部分的意思,如果把這三部分的意思有機的串聯在一起就成了課文的主要內同了。誰來試一試?能否用上板書中的一些詞:摔倒、翻山越嶺、重擔,再來試試。

(課文寫了“我”去醫院守護生病住院的母親,抱起母親讓護士換牀單時,才察覺母親的身體是那麼輕,不由想起了母親以弱小的身體挑真重擔翻山越嶺的往事,心裏很難過,也很愧疚。於是,“我”像小時候母親抱“我”一樣,“我”把母親抱在懷裏,讓母親入睡,結果卻發現母親的眼裏流出了淚水。)

這一環節的設計初步解決了生字字音、字形、字義的教學任務,理清了課文脈絡,整體感知了課文內容,循序漸進地進行了《語文課程標準》第二學段中提出的“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這個訓練。

通過剛才的學習,這些問題(教師在這些問題下畫上橫線為什麼第一次抱母親?“誰”第一次抱母親?是怎樣抱母親的?在什麼時間在什麼地點第一次抱母親?第一次抱母親,抱的人又是什麼感受?)的答案很快在課文第一自然段中找到了,請用筆畫出來。

a在什麼時間什麼地點第一次抱母親?(時間:母親生病住院,兄弟姐妹輪流守護,正好輪到我的那天;地點:醫院;文章開始就告訴了我們事情發生的時間、地點。)

b “誰”第一次抱母親?(文中的“我”)為什麼第一次抱母親?(因為護士來換牀單,母親又病得不輕,下牀吃力,所以抱母親。)

c怎樣第一次抱母親?(指名讀句子:我左手托住母親的脖子,右手托住她的腿彎,使勁一抱,沒想到母親輕輕的,我用力過猛,差點仰面摔倒。)教師引導學生做動作:左手托住母親的脖子,右手托住她的腿彎,使勁一抱。這句話把“我”抱母親的動作寫得很清楚,本以為能穩穩地抱住母親,結果出乎意料,我差點仰面摔倒。

為什麼會差點仰面摔倒呢?(沒有想到母親這麼輕,所以用力過猛,差點仰面摔倒)

d抱完母親後什麼感受?(本以為母親有100多斤,沒想到母親這麼輕,覺得自己太不瞭解母親了,太不關心母親了,心裏很難過)出示句子(我説:“我沒想到我媽怎麼輕。”),指導朗讀,讀出內心的感受。

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們知道作者第一次抱母親差點仰面摔倒,這一抱讓作者知道了母親原來是這麼輕,這一抱更引起了作者深深的思考。課後,請同學們讀讀下文,看看作者都想了些什麼?

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邊讀邊思考:作者第一次抱母親後都想了些什麼?

第4篇

?第一次抱母親》是一篇情感型課文。文章記敍了“我”去守護生病住院的母親,抱起母親讓護士換牀單時,才察覺母親的身體是那麼輕,不由想起了母親以弱小的身體挑着重擔翻山越嶺的往事,心裏感到難過和愧疚。於是,像小時候母親抱“我”一樣,“我”把母親抱在懷裏,讓母親入睡,結果卻發現母親的眼裏流出了淚水。文章字裏行間洋溢着母親對子女的愛,也表達了兒子對母親深深的感恩之情。

四年級的學生還沒有太多的經歷,他們依然處於被精心呵護的階段,要體會母愛並學會感恩,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這就有賴於課堂的預設,有賴於對語言文字的感悟,更有賴於課堂的生成。這一課的教學,要跟着學生的需要走,引領他們在情感世界裏走個來回,這是預設本課教學時的初步想法。

2、通過對語言文字的品悟感受、體驗表達,感悟母親的愛,理解孝子情懷。

3、結合閲讀感悟練寫片段,通過練筆頌母愛、表情懷。

教學重點是如何讓學生走進文本,體會母愛和孝子的情懷,又如何走出文本,感受自己母親的愛,感悟到自己也該表達愛。教學難點是理解課文中重點詞句文字背後的含義。

本課教學中,我採用“以讀感悟,以讀見悟”的方法,以“我的心裏為什麼難過、愧疚?”為主線,按“體會‘我’的心情——感悟、體會母愛——回報母愛”為線索,抓住課文中的幾個動情點組織教學。課堂上,讓學生充分的讀,讓“感”從讀書中產生,“情”在讀書中昇華。

我用三個問題展開教學過程,學生也隨着這三個問題進入“讀”和“悟”的學習過程:

l問題一:護士要換牀單,母親不能下牀,便有了我“第一次抱母親”。就是這一抱,卻抱出了幾個“沒想到”,為什麼會“沒想到”呢?

設計目的——抓住三處“沒想到”,呈現輕與重的對比,體會兒子心裏的難過、愧疚,呈現本課的閲讀主題。

△我左手托住母親的脖子,右手托住她的腿彎,使勁一抱,沒想到母親輕輕的,我用力過猛,差點摔倒。

△“我一直以為母親力大無窮,沒想到她是用80多斤的身體,去承受那麼重的擔子。”

“難過”、“愧疚”是課文中直接出現的寫作者心情的詞,只是讓學生找到這兩個詞是不夠的,讓學生畫下三個“沒想到”,通過“找——讀——聯繫上下文想,交流——再讀”這個品讀的過程,才能達到“激情”的目的。

l問題二:這究竟是一位怎樣的母親,讓“我”如此難過與愧疚?

△“在我記憶中,母親總是手裏拉着我,背上揹着妹妹,肩上再挑100多斤重的擔子翻山越嶺。這樣年復一年,直到我們長大。”

△“我們長大後,可以幹活了,但逢有重擔,母親總是叫我們放下,讓她來挑。我一直以為母親力大無窮,沒想到她是用80多斤的身體,去承受那麼重的擔子。”

1、學生找到這兩個句子之後,反覆朗讀,交流感受,老師着重引導學生抓住“翻山越嶺”、“年復一年”、“但逢……總是……”這些詞語理解母親的艱辛,母愛的無畏和博大。

2、聯繫自己的生活實際,進一步想想,作為一位母親還會挑起哪些重擔?用自己的話説説這是一位怎樣的母親?

3、最後讓學生和作者一道質疑“力大無窮”這個詞:母親真的力大無窮嗎?她的力量來自哪裏?(母愛)

l問題三:望着母親那瘦小的臉,作者心潮澎湃,千言萬語都化作了一個動作,那就是——“抱母親”,這回抱母親和剛才有什麼不同?

1、充分朗讀之後,讓學生説説母親流下的是怎樣的淚水?(激動的、幸福的、欣慰的……)

2、在今後的日子裏,讓我們在享受母愛的同時,也不要忘記像作者那樣傳遞你對母親的愛!

l片斷練筆:作者僅僅是第一次抱母親,就讓母親這樣激動,這樣欣慰,這樣幸福,而小時候,母親抱過我們無數次,給與我們的愛難以計數,學了課文,你是不是也想説説媽媽對我們的愛,寫寫我們怎樣回報媽媽的愛?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