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聲》教案3篇 "心靈之聲:激發學生情感共鳴的教學設計"

來源:巧巧簡歷站 1.07W

《心聲》教案是一套針對國小語文課程的教學資料,旨在幫助學生提高閲讀理解和寫作能力。教案以經典文學作品為主題,充分體現情感教育和思維培養,在教學實踐中獲得普遍好評。

《心聲》教案3篇

第1篇

這是一篇反映校園生活的小説,學生對小説反映的事件比較熟悉,有的可能還有過類似經歷,因此這篇小説易於學生把握和理解。教法上以朗讀、體會、討論為主,激發共鳴,引發思考。

1、在朗讀中體會人物情感,理解“心聲”的豐富內涵。

2、抓住小説中的重要詞句,品析文章中有關人物心理、動作的描寫。

人生來就嚮往温暖與關愛,但往往又不得不生活在隔膜與孤獨之中。《心聲》就寫了這樣一個生活在孤獨之中渴望交流和理解的心靈,讓我們聽聽作品中主要人物李京京的心聲吧。

對李京京、程老師、趙小楨三個人物的語氣、情感的把握是重點。請學生讀後説説自己的理解。

閲讀文章,然後説説你對李京京和程老師這兩個人物形象的理解。結合文章具體句子探究:

⑴為什麼李京京能讀出《凡卡》的真切情感,而趙小楨不能。

⑵程老師開始不讓李京京讀課文,後來“只好”讓他讀,最後用“發顫”的聲音請他把課文全部讀完。説説程老師的內心活動。

⑶品析“心聲”的內涵:李京京“想朗讀課文”,渴望得到鍛鍊機會,渴望得到老師和同學的肯定、理解和尊重;渴望父母和諧,家庭温暖;渴望親情和友誼;渴望情感的傾訴與宣泄。李京京的心聲表達了對美好生活的追求。作者同時借主人公之口表達了眾多受教育者的心聲──呼喚教師對學生的尊重和愛護,呼喚珍視學生的美好情感和獨特體驗。

這個故事他喜歡極了。那個窮苦的、可憐的小人兒凡卡,不知怎麼,總是纏在他心上,弄得他一整天都有點兒神情恍惚。

這個小小的可憐的“凡卡”,不知不覺中把他的魂兒都抓走了。

她的目光在全班同學臉上掃了一遍,“課上要求大家有表情地朗讀,大家把講義拿出來。”

程老師有點慌了。她的目光在全班同學臉上掃了一遍,想鼓勵更多的人舉手,可是仍然只有一個李京京,這個聲音沙啞的李京京。

李京京一心想朗讀課文的願望與李京京的生活經歷雙線交織,情節發展推進巧妙。作者安排回家路上李京京讀課文、回憶往事,一方面解開上文李京京渴望朗讀課文的懸念,另一方面為下文李京京朗讀課文時湧出眼淚作鋪墊。虛實相間,角度多變,感染力強。插敍手法與心理描寫相結合,有助於全面瞭解人物形象。

細膩的描寫真切地寫出了李京京的心路歷程,也突出了小説的主題,同時體現出作者情節構思的巧妙:極盡蓄勢之能事,勢愈高,則爆發愈烈,感染力愈強。

⑴公開課前,程老師佈置朗讀任務時,李京京“不安地扭動着身子”“眼巴巴地望着老師”“結結巴巴地説”。

⑵回家路上,路過一片小樹林時,李京京“忍不住……輕輕地念出聲來”“嚥了一口唾沫,把講義舉在面前,終於大聲地從頭唸了起來”“心裏難受極了”。

⑶第二天放學後,聽趙小楨練習朗讀時,李京京聽着,“在心裏説,不是這樣的”,京京終於叫出來:“不是這樣的!”當趙小楨驚訝地質問並和其他同學一起奚落他時,他“有點兒發窘”“嘟嘟囔囔地説”“紅着臉,固執地嘟囔着”“委委屈屈地離開教室”。

⑷公開課上,被指定的同學不舉手時,李京京“在座位上不安地扭動着身子”“心裏有種憋了很久的感情,想痛痛快快地念出來,吐出來”“咬緊了嘴脣,鄭重地舉起右手,眼睛一眨不眨地望着程老師”。

其他如:“教室裏一片寂靜,靜得能聽見趙小楨輕輕抽泣的聲音。過了好一會兒,程老師從講台上走下來,走到他面前,聲音發顫地説:‘李京京,請你……把課文全部讀完吧。’”這也是張力很大的一段,可以讓學生張開想象的翅膀,揣摩人物的內心世界。

例如開頭的描寫:“大家都下課了,就是他們班還不下課。程老師總喜歡拖那麼幾分鐘,好像這樣就能讓全班都考一百分似的。”讀到這句話,你有何感想?“好像……似的”,作者的不以為然盡在其中。

公開課進行時:“林蓉從容不迫地朗誦了第一段。她讀得很流暢,很清楚,程老師滿意極了,連連點頭,眉裏眼裏都是笑。”這也是一段純客觀的描寫,但內容豐富,可以引發我們很多聯想。

2、以“公開課後”為題,發揮想象為課文續寫,描寫作品中人物的變化。

《心聲》教案3篇

第2篇

1.知識與能力目標:熟讀課文,能複述故事情節,理清思路,找出文中的主要矛盾衝突。學習本文運用心理描寫,通過展示人物豐富的內心世界來塑造人物形象的寫法

2.情感與態度目標:理解作者以心聲為標題的深刻含義,培養愛心和平等待人的美好品質。

本文重點是弄清心聲含義,在熟識小説情節的基礎上,分析小説人物形象進行歸納。小説在塑造人物時主要運用心理描寫,這是本課的難點;初次接觸小説,側重引導他們體會心理描寫的特點和作用。

2、學生採用默讀,迅速瀏覽課文,提取小説的主要情節,理清文脈。

3、學生自查工具書和資料,藉助已有知識,在書本上圈點批註。

説明:引導學生從自己觀察到的生活現象、自己的閲讀體驗,日常經歷入手,拉近了學生與文本、與作者之間的距離。作為一篇兒童小説,同齡人也易於引起共鳴。學生自己圈點批註既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又勾起了學生對已有知識的回憶。

活動設計:全班同學就自己個人的批註交流自學所得,可從小説的文體特點、主要內容及作者的情感、作者的寫作思路、敍事的順序(線索),甚至文中人物及主要人物的性格、作品描寫人物的方法、讀者自己的態度及文學作品的語言特色等方面作初步的、概括的描述。發言要求語言簡潔明確,概括性強,給學生充分的時間盡情交流。

説明:這一環節意在引導學生善於提取信息,培養語感,為學生提供一次展示的機會,就學生自己獨立初讀文本的最直觀的、最直接的、最原始的印象,最切身的體驗來交流。以相互印證、修正、補充和啟發,讓學生感受自學的力量和快樂,也有利於教師掌握本班學情。(即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的深度和廣度,他們關注的焦點等。)

對作品中感人的情景和形象,能説出自己的體驗;品味作品中富於表現力的語言,獨特感受,真情體驗。

1、按時間順序,二人相互複述故事,理清故事情節(開端、發展、高潮、結局)。

2、弄清小説主要塑造的李京京和程老師兩個典型的人物形象。

3、比較京京與萬卡之間的相同之處,結合京京的家庭背景和經歷,理解京京的心聲、京京的情感。(對朗讀的執着,對爺爺的思念,對理解的渴望,對本真的嚮往。)

4、找出並有感情地讀出最打動你的情景或文字,談談自己動心、動情的理由(激勵學生展開聯想、發揮想象,理解文本,包括本文所揭示的教育問題,社會問題。)相機點撥心理描寫;正面描寫與側面烘托相結合及插敍等。

5、你想對文中人物表露自己的心聲嗎?把你最想對他們説的説出來吧。

説明:小説中錯綜複雜的矛盾衝突推動了小説情節的躍進,鮮活生動的人物形象給小説帶來更強的感染力。調動學生的學習積累,在體驗、品味、感悟之中有效挖掘文本,要求給學生正確導向的同時,給學生髮表言論的空間,並讓學生在閲讀中尋找寫作體驗,實現讀寫有機結合。

1、主要人物是李京京和程老師,寫其他人物有何作用?(如爺爺、妮兒、趙小楨等)

3、假如你是京京,為渲瀉情感的讀書請求遭拒後你會怎樣做?如果你是京京的同學,你又會怎樣做?

5、你喜歡程老師嗎?為什麼?你更希望自己的老師是怎樣的?

説明:本環節主要以答記者問的形式,深入理解作品的感情傾向,能聯繫背景作出自己的評價。注重學生思維品質和情感狀態的展示,讓學生在學中生疑,在疑中更進,師生同氣相投,讓學生的真情體驗,自主意識,探究慾望達到高潮,更深層次激發學生展開多角度對話,深入理解文本、作者、甚至自己。

活動設計:以《心聲》為題,用文字表露屬於你心靈深處的珍藏。

説明:從生活出發,再回到生活,從課內走向課外,從文本走向自身,加深了學生的情感體驗,並給他們一個盡情傾訴的機會,盡情渲瀉自己,並內化為前進的動力,有利於學生美好心靈的健康成長。

説明:學生自身的'生活積累、學習積累是語文課永遠鮮活的源泉。啟發學生不斷蒐集、整理知識、方法和經驗,並用於閲讀和寫作的實踐中,就能不斷提升自己的語文素養,使自己得到長足發展。

第3篇

學習《心聲》一課,把握小説塑造的人物形象,理解“心聲”的深刻意義,學習主人公對美好生活的執著追求。以下是為大家分享的人教版國中語文九年級上《心聲》教案,供大家參考借鑑,歡迎瀏覽!

1.把握小説塑造的人物形象,理解“心聲”的深刻意義,學習主人公對美好生活的執著追求。

2.體會插敍手法、心理描寫、細節描寫、結構上的雙線交織和富於表現力的語言。

(聽取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的感受。)面對人生,成長中的我們有太多的話要説,讓我們一起走進小説《心聲》,去聽聽主人公的心聲。

1.學生快速閲讀課文,提取故事主要情節,進行復述。

明確:在一次語文公開課的準備過程中,程老師設計了讓學生表情朗讀小説《萬卡》的教學環節。學生李京京被《萬卡》深深吸引而無比喜歡,很想參與課文的表情朗讀。他的這一願望遭到老師的斷然拒絕和同學的無端嘲笑。最後,在公開課上,當程老師的按部就班被學生的怯場打亂時,李京京舉起了手,用沙啞的嗓子滿懷感情地朗讀了課文,表達了主人公萬卡和自己的心聲。

2.在複述的基礎上,進一步梳理故事情節,把握文章內容。

故事的高潮和結局:李京京勇敢舉手,在公開課上朗讀了課文。

1.教師引導學生凋動自己的生活經歷和人生體驗進行個性化解讀,並設計話題讓學生討論。

出示話題並進行討論:小説着重刻畫了幾個人物形象?文中的李京京有着怎樣的生活經歷?你喜歡這個人物形象嗎?結合小説內容談談你的看法和理由。

明確:李京京是一個樸實真誠、善良而寬容、自信而勇敢、對生活有着美好願望、執著追求真善美的少年。

李京京的心聲是什麼?(結合小説中具體的語句或段落談談自己的依據或感悟。)

明確:李京京渴望得到鍛鍊機會,渴望得到老師和同學的肯定、理解和尊重;渴望父母和諧,家庭温暖;渴望親情和友誼而想念爺爺和兒時玩伴;渴望情感的傾訴與宣泄。這些願望都建構在“想朗讀課文”這一表白上而動人心魄。總而言之,李京京的心聲表達了對美好生活的追求,這也體現了他作為成長中的少年身心健康發展的需要。

3.引導學生找出自己感悟最深的句段深人閲讀體驗,進行有感情的朗讀。

小説講述了一個少年的心聲,表達了作者對青少年健康發展的關注,對教育問題的關注。主人公用全部感情朗讀那篇動人的課文,感動了自己,也感動了在場的每一位師生。他的成功給我們留下了許多的啟示。讓我們在下一堂課再進行深人的探究學習吧。

1.提取小説主要情節,把課文縮寫成300字以內的故事。

這個單元的課文都是反映少年生活的小説。把握小説的主旨、賞析小説藝術特色是我們學習本文的主要的目標。

設計原則:充分發揮學生閲讀課文的自主性,調動學生賞析的積極性。以學生選擇重點語段朗讀、賞析為主,教師適時指導賞析。關於小説主旨,應充分肯定學生的獨到發現與體會賞析。關於小説的藝術特色,應落實好重點問題:插敍手法、心理描寫、細節描寫、環境描寫的運用及其作用;結構上的雙線交織,

選擇自己最感興趣的話題來探討研究。(以下兩題中任選一題,充分發揮學生思考和表達的自由。)

1.《萬卡》為什麼那樣打動李京京?你認為李京京糾正同學趙小幀的朗讀這一行為做得對嗎?為什麼?你從中得到有關小説閲讀和欣賞方面的哪些啟示?

提示:《萬卡》之所以打動李京京,是因為李京京有與萬卡相似的經歷,相似的情感體驗,相似的傾訴需求,他的心與作品中的萬卡的心產生了強烈的共鳴,萬卡的心聲似乎也就成了他的心聲。“他真想念。不是要出風頭,是心裏有種憋了很久的感情,想痛痛快快念出來,吐出來。”

啟示一:要融進小説中去,與主人公同呼吸,共命運,才能深人理解作品。

啟示二:要從小説中出來,從生活中發現小説,從小説中理解生活。

2.這篇小説涉及當前教育中存在的什麼問題?你對這些問題有什麼看法?程老師為什麼最後讓李京京讀完了全文?假如你是李京京或程老師,你會怎麼做?

教師引導時要把握的方向:教育應該體現以人為本,促進全體學生的發展,尤其要尊重和發現每個學生的積極因素,尊重和愛護學生的個性,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願望。

同學們,我們在課文中聽到的是一個少年質樸的發自內心的呼聲,他有着多麼美好的心靈啊!作為教育者,我深受教育和激勵。我們沒有理由去歧視任何一個積極向上的學生,沒有理由不捧着一顆赤誠的心來,讓心與心的平等交流成為教育最亮麗的風景。作為受教育者,我們也應尊重自己和他人的獨特體驗,探求自己對人生的獨特感悟,為着健全和完善自我人格而努力。讓我們攜手前行吧!

平時注意積累,記下自己在文學欣賞方面的經驗和感悟。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