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旅遊資源開發工作及旅遊業發展情況調研報告

來源:巧巧簡歷站 2.03W



縣旅遊資源開發工作及旅遊業發展情況調研報告

調查報告是反映對某個問題、某個事件或某方面情況調查研究所獲得的成果的文章,通過事實説明其觀點,對調查對象作出評價,闡明其意義,或從總結點上的經驗入手,講明某個道理。以下是本站收錄的一些範文,希望能為大家提供幫助

根據2017年度重點民主協商活動計劃安排,縣委、縣政府、縣政協將圍繞“加快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進我縣鄉村經濟發展”這一課題開展重點民主協商。為此,縣政協及時制定了工作方案,成立了調研組,圍繞課題內容通過實地走訪、聽取彙報、座談交流、外出考察等形式開展了深入細緻的調研。現將調研組關於全縣鄉村旅遊發展情況的調研報告如下:

一、我縣發展鄉村旅遊的客觀優勢

1.地理位置優越。涇縣地處安徽東南部,南依黃山,西臨九華山,襟抱太平湖,位於安徽皖南國際文化旅遊示範區中心位置和黃山、池州、蕪湖、宣城四市交界區域,205 國道、322 省道縱橫貫穿全境,縱線的京福高鐵每日停靠近20對列車。

2.旅遊資源豐富。涇縣素有“七山一水一分田,一分道路與莊園”之説,森林覆蓋率達65.33%。目前,全縣共有對外開放景區15家(其中4A級景區6家,3A級景區5家),省級鄉村旅遊示範村1個,市級鄉村旅遊示範村10個。

3.民俗物產多樣。涇縣歷史悠久,民俗文化厚重,每年都會舉辦舞龍舞獅、廟會燈會、開河捕魚、龍舟競渡等活動。同時,涇縣也是著名的“中國宣紙之鄉”,擁有的宣紙、宣筆、茶葉、木梳、琴魚、糕點、醬菜等具有涇縣地方特色的物產遠銷各地。

二、我縣鄉村旅遊發展現狀和主要做法

近年來,我縣始終以豐富的生態資源為依託,因地制宜、科學規劃、整合有利於鄉村旅遊發展的資源要素,大力推動全縣鄉村旅遊快速健康發展,實現建設和經營美麗鄉村有機結合。2014年,查濟景區被評為省級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點。2015年,我縣被評為全國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縣,水墨汀溪景區被評為全國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點,月亮灣村榮獲“中國最美休閒鄉村”稱號,查濟村、月亮灣村獲“宣城市十大美好鄉村”稱號。2016年,省旅遊局公佈的安徽省十大鄉村旅遊精品線路,我縣獨佔其二(雲嶺村、皖南事變烈士陵園的皖南紅色之旅,查濟、月亮灣的田園休閒之旅)。今年,涇縣黃田景區、桃花潭景區、皖南事變烈士陵園、水墨汀溪和馬頭祥養生觀光園等5個景區榮獲“華東人氣推薦景區”稱號,馬頭祥養生觀光園榮獲“華東人氣景區一等獎”。據統計,2016年全縣旅遊接待人次為324.35萬,同比增長19.52%,旅遊總收入29.32億元,同比增長21.81%;2017年上半年全縣旅遊接待人次為181.51萬,同比增長16.59%,旅遊總收入為12.03億元,同比增長28.66%。

1.堅持規劃先行,強化政策保障。編制了《涇縣鄉村旅遊發展規劃(2012-2020)》,確定全縣鄉村旅遊的總體佈局及功能分區,創新策劃重點項目,構建鄉村旅遊與休閒農業的休閒、觀光、度假產品體系。2012年,出台了《關於加快鄉村旅遊發展的實施意見》,確定了發展目標、重點工作任務,明確了財政扶持、投融資政策、土地、税費和創建獎勵政策。2014年,出台了《關於實施全域旅遊戰略 加快建設旅遊強縣的意見》,提出“全域旅遊”戰略,決定把全縣作為一個5A級景區來打造,建成集旅遊觀光、休閒度假、養生養老於一體的全國著名旅遊目的地。

2.堅持項目建設,夯實基礎促升級。注重旅遊景區基礎設施提檔升級,不斷完善重點景區和旅遊鄉鎮的交通、通訊、供水、供電、環保等基礎設施建設。2016年,開展了旅遊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按照“精緻建設、活力營銷、温馨服務”要求,大力實施老舊景區“四項推進”,優化景區產品和服務供給,全縣景區服務設施進一步提檔升級。注重大地景觀營造。從2014開始,在國省道沿線和重點景區周邊種植油菜花、荷花、向日葵等景觀農作物,並分不同景觀植物給予農户每畝200-1000元的補助,在發展農業觀光旅遊的同時,也給種植農户帶來實惠。2017年種植景觀作物共計3500餘畝,實現了“春賞油菜夏賞荷”。發揮茶葉基地、蠶桑基地優勢,通過大力宣傳,發展汀溪蘭香採茶遊、新民桑椹採摘遊,琴溪蔬果採摘遊,豐富了鄉村旅遊的活動項目。

3.堅持品牌戰略,宣傳營銷促突破。充分利用豐富的鄉村旅遊資源,深入挖掘民風民俗,順應節假日調整、近郊遊、自駕遊遊消費增長的趨勢,做足休閒、避暑、觀光、體驗型鄉村旅遊的文章。開展老電影、民俗戲曲進景區活動;查濟景區將傳統民俗舞蹈蓮槍舞與現代廣場舞相結合,進行完美演繹;黃田景區為增添遊覽內容、豐富文化內涵,先後推出“尋找消逝的年味”等系列民俗體驗活動。成功舉辦了4屆自行車邀請賽、桃花潭龍舟賽和2屆全國攝影大展、2屆馬拉松賽等多項賽事活動。製作完成旅遊宣傳片《意象涇縣》、旅遊微電影《宣紙上的故鄉》,在中央電視台等主流新聞媒體及新浪、騰訊視頻上播出並被微信平台廣泛轉播。成功開展“遊涇縣不得不”系列(“遊涇縣不得不購的特產”、“遊涇縣不得不吃的早點”、“遊涇縣不得不住的民宿(農家樂)”和“遊涇縣不得不去的景點”)評選活動。實施“互聯網+”計劃,推進旅遊企業與OTA平台(如攜程)合作,鼓勵旅遊企業開設“微信、微博、微店、網站”,開展智慧旅遊營銷。

4.堅持服務至上,提升旅遊接待水平。一是強化行業培訓。通過舉辦農家樂培訓班、外出考察學習以及遠程教育學習等多種途徑,對農家樂從業人員進行農業科技、民俗文化、旅遊接待、經營管理等方面的培訓,有效提升了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從業人員的整體素質,今年先後在蔡村、汀溪舉辦農家樂培訓班。二是強化行業自律。引導經營者成立協會,逐步實現自主培訓、自律管理、誠信經營、文明服務。2012年,我縣出台了《關於加快鄉村旅遊發展的實施意見》,鼓勵採取“村支兩委+農户”、“公司+農户”、“農民專業合作組織”、“企業獨立經營”等模式發展鄉村旅遊,積極引導社會資金以自辦、購買、租賃、承包、聯營、股份合作等多種方式投資開發鄉村旅遊項目。2016年,出台《關於推動農家樂行業協會發展的工作意見》,要求桃花潭、榔橋、汀溪、蔡村等鄉鎮成立鄉鎮農家樂協會,並在農家樂聚集區完成農家樂協會或專業合作社建設工作。目前,桃花潭鎮查濟村於2012年成立旅館協會,蔡村鎮月亮灣村、汀溪鄉分別於2014年、2017年成立農家樂協會。

5.堅持旅遊富民,實施鄉村旅遊脱貧攻堅行動。制訂《涇縣鄉村旅遊脱貧行動工作方案》,實施涉旅企業結對幫扶工程和後備箱工程。採取項目補助、專項獎勵等方式,支持貧困村完善基礎設施和服務配套設施,對參與和發展農家樂經營、景觀農田種植、農副產品銷售的貧困户進行補助。去年10月,我縣投入190萬元用於鄉村旅遊扶貧項目建設。目前,已完成旅遊扶貧到户項目106户,其中參與景觀農作物(油菜)種植的貧困户達52户,為貧困户提供了28個就業崗位和11個銷售攤位,2家企業長期收購7户貧困户農產品,8户貧困户開辦或參與了農家樂經營。

三、我縣鄉村旅遊發展存在的問題

雖然我縣鄉村旅遊發展勢頭良好,但與人民羣眾的期盼相比,與豐富的鄉村旅遊資源相比,與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要求相比,還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特色不明顯。我縣現有的鄉村旅遊發展規劃即將到期,目前實施的規劃雖然確定了總體佈局及功能分區,但實施到現在,我縣大部分鄉村旅遊還都處於起步階段,基本都是依靠現有成熟景區在打造。目前我縣大部分成熟景區基本都是“遊覽觀光+導遊講解”模式,特色化和互動體驗性項目較少,沒有將地方特色和鄉村氣息結合起來開發旅遊內容和項目,甚至很多的經營者還停留在鄉村旅遊就是“住農家樂、吃農家飯、看田園風光”的初級階段。對地方特色、民俗風情、人文內涵等要素不夠重視,服務項目大同小異,特色不明顯,給人“千人一面”的感覺,缺乏趣味性和參與性,無法滿足遊客對多種多樣的農業景觀、形形色色的鄉土文化和旅遊購物、休閒娛樂、學習體驗等多種需求。

2.發展活力不強。一是管理體制沒有完全理順。涉及鄉村旅遊管理的部門有文旅委、農委、發改委、交運局、扶貧局、環保局等,項目管理的要求和側重點不一致,沒有完全形成合力。二是投入不足。全縣鄉村旅遊沒有形成導向性投入機制,鄉村旅遊項目開發進展緩慢,琴溪的水果採摘體驗項目和黃田的民俗體驗項目都依託季節和時節,不能全年開展。旅遊餐飲、住宿、遊樂、購物等配套功能建設難以滿足多層次的旅遊消費需求。三是優惠政策落實不夠。2012年我縣出台的《關於加快鄉村旅遊發展的實施意見》雖然從財政、投融資、土地、水費、創建獎勵等方面制定了優惠政策,但是存在起點較高、侷限性較強、引導性不夠等問題,沒有最大程度地調動起發展鄉村旅遊的積極性。

3.基礎和配套設施不完善。目前我縣縣域內交通網絡還不完善,通往各鄉鎮的公路大多等級較低、路況較差,特別是生態環境較好的汀溪、蔡村,但由於地處偏闢,公路建設標準低,安全隱患多,可進入性差,旅遊中巴都不能通暢進入,嚴重製約了鄉村旅遊發展。配套設施方面,不少鄉村旅遊點上旅遊住宿、餐飲、購物、停車場等接待服務設施,瀏覽步道、觀賞休憩設施、旅遊廁所、垃圾收集等衞生設施的建設方面存在明顯不配套。一些“農家樂”一直停留在初始階段的休閒和簡單的娛樂狀態,佈局分散、規模小、品位低,配套建設乏力。

4.管理不規範、服務水平不高。管理方面,以蔡村和汀溪為代表的鄉村旅遊區域範圍內管理混亂,相關部門管理不到位。部分村民因急於“搭上一班車,分得一杯羹”,因為沒有一個規劃作指導,農家樂新建房都是由經營者自己謀劃、自行設計、自主建設起來的,違章建築多、不按審批要求建房多,導致資源未得到有效利用,有的甚至造成了浪費,也破壞了原有的生態環境,出現了無序開發、重複建設、惡性競爭的現象。每年夏季,蔡村月亮灣景區人山人海,為更方便的體驗青山綠水帶來的暢快,很多自駕遊遊客直接將車開進河灘,不僅破壞了景區的和諧,更是污染和破壞了當地良好的生態環境。服務方面,目前相當數量的民營資本進入鄉村旅遊,旅遊經營者缺乏專業知識和經驗,更缺乏專業旅遊管理人才,部分鄉村旅遊仍處於一種“小而散”的自發性發展狀態,經營比較粗放,管理不夠規範。

5.帶動貧困户脱貧的效應不明顯。我縣雖然從鄉村旅遊後備箱工程、貧困户發展農家樂、貧困户參與景觀農田項目和參加技能培訓等四個方面制定了鄉村旅遊扶貧政策,但是從實際情況來看,由於獎補金額低、次數少、門檻高等原因,通過發展鄉村旅遊帶動貧困户脱貧的政策落地效果不明顯,如:貧困户本身經濟條件差,很難通過開辦或參與農家樂來獲得獎補資金。

四、推動我縣鄉村旅遊更好發展的對策和建議

鄉村旅遊業是一個綜合性強、關聯度高、帶動性大、附加值高的產業綜合體,發展潛力巨大。為進一步推動我縣鄉村旅遊更好發展,針對存在的問題,現提出如下對策和建議:

1.新編鄉村旅遊規劃,引導鄉村旅遊高質量、可持續發展。依據我縣鄉村旅遊的資源稟賦、發展優勢等實際,制定全縣及重點鄉鎮鄉村旅遊中長期發展總規和詳規。規劃要立意高、眼光遠、體系全、合實際、宜操作。規劃要彰顯本土自然人文特色,根據資源和文化分佈,各鄉鎮在發展鄉村旅遊時要有重點的突出涇縣鄉村自然景觀和人文風情的特色,尤其要彰顯我縣孝道文化、友情文化、佛教文化、農耕文化、民俗文化等傳統文化的鮮活個性。同時,規劃要體現保護與開發並重的思想,既要保護修復好鄉村旅遊賴以生存的生態環境,更要保護傳承好彌足珍貴的文物古蹟和非物質文化遺產,如章渡吊棟閣、西陽花戲樓等,走保護與開發並重、傳承與建設互融的良性循環道路。

2.理順管理體制,加大投入,增強鄉村旅遊發展內生動力。一是逐步建立政府引導、部門聯動、市場運作、村級集體或村民參與的鄉村旅遊管理體制。要建立聯席會議制度,針對鄉村發展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各相關部門要共商解決辦法,根據職責主動作為,積極化解矛盾和問題。二是要在現有旅遊發展的財政盤子裏,增加鄉村旅遊導向性投入比例,結合不同區域資源和文化特點,開發具有地域特色的鄉村旅遊項目,進一步豐富鄉村旅遊內容,如:琴溪水果採摘旅遊項目可以嘗試開發水果罐頭製作,讓遊客體驗自己做水果罐頭;黃田“尋找消失的年俗”活動可以常態化開展,讓遊客隨時都可以感受和了解涇縣年俗文化等等。三是進一步修改完善《關於加快鄉村旅遊發展的實施意見》,讓優惠政策更好的調動企業和村民經營鄉村旅遊的積極性。

3.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優化支撐鄉村旅遊發展的軟硬件環境。今年的中央1號文件和7月份由國家發改委等14個部門聯合下發的《促進鄉村旅遊發展提質升級行動方案(2017年)》對發展鄉村旅遊都提出了指導性意見和行動計劃,縣、鄉人民政府要認真研究相關文件精神,積極主動向上爭取項目和資金,要結合涇縣實際制定促進鄉村旅遊發展的扶持政策,在土地使用、資金扶持、景區外圍硬件配套、人才培訓、氛圍營造等方面對鄉村旅遊業給予支持。協調引導農業、林業、水利、交通、旅遊、文物、住建、環保、商務、電信等部門的專項資金向鄉村旅遊景區傾斜。重點解決景區道路不通不暢、停車難等突出問題,確保規定流量內的遊客進得來、出得去。

4.加強管理和引導,不斷提高鄉村旅遊檔次和質量。管理方面,縣政府要牽頭,組織相關部門對全縣各鄉鎮,特別是重點景區範圍內的違章建房進行地毯式排查,及時拆除或整治,該處罰的要處罰到位,對因工作不力、監管不到位的相關人員要按規定問責,要及時扭轉和改變景區周邊因無序建房而破壞生態環境和美感的現狀。要加強監督和管理,對在月亮灣景區將車開進河灘的行為進行嚴肅查處,做到發現一起、查處一起。要積極引導農家樂經營者轉換經營理念、規範經營行為。摒棄盲目貪大求新、薄待遊客、固守髒亂差粗陋習等短視經營理念,樹立特色招客、誠信留客、潔淨悦客的可持續發展經營理念。制訂鄉村旅遊景區規範化、標準化、長效化管理制度,對景區質量、環境、安全、衞生、價格、標識等進行全方位管理。

5.多措並舉,通過發展鄉村旅遊在帶動貧困户脱貧上出實效。加大鄉村旅遊扶貧政策的宣傳力度,通過技能培訓、鄉村旅遊後備箱工程對貧困户進行扶持。鄉鎮、村要結合貧困户致貧實際,幫助有能力、身體條件許可、客觀條件成熟的貧困户承包規定位置的農田、塘區種植景觀作物,增加收入。有條件的村集體可以採取“先入股、後分紅、再償還”的方式帶領貧困户共同經營農家樂等鄉村旅遊項目,帶動貧困户脱貧。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