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習錄讀後感6篇 《傳習錄》:伏案思考,悟出人生真諦

來源:巧巧簡歷站 9.42K

《傳習錄》是唐代名僧道宣撰寫的一部佛教經典,被譽為“佛教聖人寶典”。它以問答形式,記錄了佛學、禪學和性理的精髓所在,並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中與生活相關的深刻哲理,對今人的人生和處世有很大的啟迪作用。

傳習錄讀後感6篇 《傳習錄》:伏案思考,悟出人生真諦

第1篇

“陸澄問:‘主一之功,如讀書則一心在讀書上,接客則一心在接客上,可以為主一乎’”

先生曰:‘好色則一心在好色上,好貨則一心在好貨上,可以為主一乎?是所謂逐物,非主一也。主一是專主一個天理。’”

從這一段來看,路程對於陽明心學理解的並不是很透徹。如果沒學國學,我也認為一心一意就是專一,一心一意幹一件事情,不被外界左右影響,這就是專一。王陽明從一個反向的例子告訴我們並不是一心一意幹一件事情就是專一。

幾天前的修身訓練,師父反覆強調的就是專一專注。想專注必須持敬,對人有恭敬心,對事有敬畏心。做壞事的時候你會有敬畏心嗎?不會。只要你把心放在外在的`事物上,就都叫逐物。

現在的社會發展的太快,新鮮的事物、我們沒有接觸過的事物數不勝數,如果我們被每一件事物牽着鼻子走,我們就沒有了自我。每一天都需要接觸不同的人,遇到不同的事。如果你的心跟着每個人走,跟着每個事走,你就會心為物役。這些都是王陽明説的“枝枝葉葉外頭尋”。向外界去找一個答案,想獲得外在的肯定。外在的事物對心的影響都屬於後天的習染,這都是人慾。我們的修行就是要存天理,去人慾。讓天理浮現,我們才能致良知。尋找天理的這個過程,堅持不懈的修行,不斷的自我完善,才叫“主一”。

這一點我沒有完全做到,雖然道理明白,可放在自己身上有很多時候在自我安慰,這都是自欺。還是我們對於內心真正的認知缺乏動力,空有一個向好的決心,實際行動跟不上。換個角度來説明這個問題,入師門就是讓我們去尋找明德,尋找天理,師父把這條路已經明明確確的指給我們,但依然有很多人入師門之後,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甚至有很多人中途退出。是他們沒想明白,還是他們做不到?其實做不到就是沒想明白,沒想明白也就做不到,人生也就不會如意。

傳習錄讀後感6篇 《傳習錄》:伏案思考,悟出人生真諦 第2張

第2篇

與佛教的超越輪迴、道家的長生久視相比,早期的儒家在超世精神上缺少足夠的吸引力。儒家在早期更多關注現世的人際關係,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所謂惻隱之心,人皆有之,推己及人,克己修身以至於齊家、治國、平天下。

相信不少人都有一個錯覺,自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以來,儒家便如日中天,從此走上人生巔峯。然而事實是自東漢末年佛教傳入中土開始,直到北宋理學興起前,實際上是佛老盛行、儒家衰微的一個時期。佛教對中國傳統文化形成很大的衝擊,以至於這期間發生三武一宗滅佛。

面對這種情況,首先扛起捍衞道統大旗的是韓愈,作為唐宋八大家之首,一篇《原道》寫得着實精彩,但應對手段低劣了些,直接將佛教歸為異端,説不過就打,正謂是快刀斬亂麻。

繼任者是北宋五子,源於對《易經》的重新詮釋,並將原來閒散的富有超世精神的言論重新整合,通過重塑儒家,讓其重新煥發出新的'生命力。應對手段的確高明很多,通過借鑑學習佛老的優點,同時增強自身核心競爭力,在超世精神上不落下風,兼具入世精神,所以更具吸引力。

只是走到南宋這裏,新儒家在路線上發生分野,朱熹和陸九淵分別是理學和心學的代表人物,陽明先生走的是陸九淵路線,但自身理論要完備得多。心學和理學的異同,則在《大學》的詮釋上體現地比較明顯。

近期也重讀了下朱熹、呂祖謙的《近思錄》,相信大家對“存天理、滅人慾”和“餓死事小,失節事大”都耳熟能詳,以至於有些心裏排斥理學。但仔細看心學根子上還是理學,《傳習錄》中很多議題都來自這本書,因此推薦大家也讀讀。

心學和理學,更像是看世界的不同角度,換一個角度看世界,發現居然還能這麼玩。而且我相信,陽明先生是一個真正獲得精神自由的人。

第3篇

問:“程子云:‘仁者以天地萬物為一體。’何墨氏兼愛,反不得謂之仁?”

先生曰:“此亦甚難言,須是諸君自體認出來始得。仁是造化生生不息之理,雖瀰漫周遍,無處不是,然其流行發生,亦只有個漸,所以生生不息。如冬至一陽生,必自一陽生,而後漸漸至於六陽,若無一陽之生,豈有六陽?陰亦然。惟有漸,所以便有個發端處;惟其有個發端處,所以生;惟其生,所以不息。譬之木,其始抽芽,便是木之生意發端處;抽芽然後發乾,發乾然後生枝生葉,然後是生生不息。若無芽,何以有幹有枝葉?能抽芽,必是下面有個根在,有根方生,無根便死,無根何從抽芽?父子兄弟之愛,便是人心生意發端處,如木之抽芽,自此而仁民、而愛物,便是發乾、生枝、生葉。墨氏兼愛無差等,將自家父子兄弟與途人一般看,便自沒了發端處,不抽芽,便知得他無根,便不是生生不息,安得謂之仁?孝弟為仁之本,卻是仁理從裏面發生出來。”——《傳習錄》

這是非常難以理解的一段,我曾經也有過類似的問題。儒家提倡“民胞物與”和“天地萬物一體之仁”是一個意思,那和墨子的兼愛又有何區別?我以前把一體和無差別等同了,但一體不一定是無差別。一個整體當中也是有重要和不重要的區別的。樹最重要的部分是樹根,然後是樹幹,然後是樹枝,最後是樹葉。愛是所有的愛的統稱,它包括對父母的愛,對他人的愛,對事物的愛。儒家為什麼凡事都喜歡拿“孝”做比喻?因為我們選擇不了我們的父母,這是天註定的。既然是天註定的,那麼這個關係就要靠着天理來維持。也就是我們最重要的關係,這個關係人人都有,我們不是孫悟空從石頭裏蹦出來的。《大學》裏講“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即使是愛也是要有一個出發點的,這個出發點就是我們的父母。我們只有做到對父母的愛才可以向外擴展。墨子提倡的愛是無差別的愛,人人都一樣,這本身就違反人性。我對馬路邊老人家的愛,和對我父親的愛,不可能一樣。所以我們的.愛是一體的,但因為關係的不同,重要度不同,愛也是有等差的。就像身體裏面頭的重要性要遠遠大於四肢,所以修行就要從對父母的孝開始。

第4篇

>是中國明代哲學家、教育家、宋明道學中心學一派的代表人物王陽明的語錄和論學書信。王陽明在中國歷史上比較出名,但以前並不瞭解,是通過看當年明月的>才知道有這麼厲害一個人物的。他是文武全才,他提出的心學主張“知行合一”,説“知是行之始,始是知之成”;主張“致良知”,説良知既天理,不學而知,不慮而能,為吾心所固有。陽明心學強調主體意識和自主精神,反對迷信權依傍書本,有平民意識,對明後期哲學和文藝影響巨大。王陽明鎮壓過農民起義和平定“宸壕之亂”,也是一位軍事天才。

王陽明(公元1472—1529年),原名雲,後改名守仁,字伯安,浙江餘姚人。因在紹興會稽山陽明洞側築室攻讀,創辦陽明書院,別號陽明子,世稱陽明先生。“傳習”一詞源自>中的“傳不習乎”一語。

今天讀到>一章,書中提出了修養的三個層次,令我有所感悟。他提出"生知安行,聖人之事","學知利行,賢人之事","困知勉行,學者之事"。意思就是説天生就知道,生來就能實踐,是聖人才能做到的事情;學習了就能知道,知道了就能順利實踐,是賢人才能做的.事;艱難的獲得知識,勉強的用於實踐,是學者的事情。

像我這樣普通的人,就是艱難的獲得的知識都是很難到達的。也許和我們的教育制度有關吧,雖然四書五經的名字掛在嘴邊,但是沒有系統的看過一本。真正學習傳統的國學也是三十以後才開始的,今年我已經三十有四了,也只是瞭解了點皮毛。看古籍很枯燥,水平太低,原文看不懂,要結合註釋。來興趣的時候,就看幾眼,不高興的時候,就丟一邊。現在的社會各種各樣的誘惑太多,看書的時間是越來越少。偶爾看到了一點古人的觀點,感覺受益匪淺,知識還是精華好啊。

今天是第一次看到這個國學論道版塊,感覺相見恨晚,先拋個磚頭,露一小臉。

第5篇

一日,論為學工夫。先生曰:教人為學,不可執一偏。初學時心猿意馬,拴縛不定,其所思慮多是人慾一邊,故且教之靜坐,息思慮。久之,俟其心意稍定,只懸空靜守,如槁木死灰,亦無用,須教他省察克治。省察克治之功則無時而可間,如去盜賊,須有個掃除廓清之意。無事時,將好色、好貨、好名等私逐一追究搜尋出來,定要拔去病根,永不復起,方始為快。常如貓之捕鼠,一眼看着,一耳聽着,才有一念萌動,即與克去。斬釘截鐵,不可姑容,與他方便,不可窩藏,不可放他出路,方是真實用功,方能掃除廓清。到得無私可克,自有端拱時在。雖曰何思何慮非初學時事,初學必須思。省察克治即是思誠,只思一個天理,到得天理純全,便是何思何慮矣。《傳習錄》

這裏的學不是學習,是修身。這裏面王陽明講為學的時候,第一個問題就是不能偏執。我自身是存在這個問題的。有的時候明知道自己這麼做不妥,但依然會為了面子而去做,甚至一錯再錯。還有時候是以為自己是對的,別人的勸解聽不進去一意孤行。

一整段説的.修行的過程都與自己非常吻合,感覺好像就是在説自己一樣。剛開始修行的時候,心靜不下來,想要的東西特別的多,總是心為物役。天理和人慾在一起打仗的時候,人慾90%以上都會戰勝天理。用心猿意馬來比喻非常的恰當,像猿猴一樣上下亂跳,像馬一樣奔跑,一跑就沒影,走神嚴重。用修心初級三步曲的第一步靜坐思心最管用。當心靜下來之後就容易喜好這種狀態,想在這種狀態裏不出來,就容易變成喜靜厭動。可是儒家是入世的學問,不是老哥自己一個人修行。一旦遇到事情的時候,心又開始泛起波瀾,從靜的狀態裏出來。所以單獨練打坐靜心是沒什麼用的。

王陽明説出了陽明心學當中非常重要的四個字省察克治,簡單的説就是事上磨鍊。他把後天對心的習染比喻成了盜賊,他的一句名言也是去山中賊易,去心中賊難。把天理和人慾之間的鬥爭比喻成了貓和老鼠,也就是説,人慾的天敵是天理。天理必須要戰勝人慾,而且要斬釘截鐵,不可姑息。自己距離斬釘截鐵、不可姑息的境界差的太遠,只能慢慢修煉,不敢間斷。

第6篇

愛問:“昨聞先生‘止至善’之教,已覺功夫有用力處,但與朱子‘格物’之訓,思之終不能合。”這一段説的是徐愛聽完王陽明的教導,覺得好像是那麼回事,但回家再仔細琢磨,發現與他以前學的這些朱熹的言論總是不能契合,所以他來問王陽明。

這一段對我有幫助的是“子夏篤信聖人,曾子反求諸己。篤信固亦是,然不如反求之切。”子夏和曾子都是孔子非常有名的弟子。王陽明對這兩個人首先做出了肯定。子夏是堅信孔子的觀點,並篤定地去奉行實踐。曾子是聽完之後先反思,然後再去實踐。我現在的狀態偏向於子夏的做法居多。師父説什麼我都堅信不疑,然後努力在生活當中去踐行師父説的這些修行方法。也反思,但不是件件都反思。

然後王陽明對徐愛引的“《書》之精一,《論語》之博約,《孟子》之盡心知性”進行了講解,並對《中庸》説的“生而知之,安而行之;學而知之,利而行之;困而知之,勉強而行之”三種人分別説明。“盡心、知性、知天是生知、安行事,存心、養性、事天是學知、利行事,夭壽不二、修身以俟是困知、勉行事。”我自己對照了一下,我勉強算第三種人。勉強是因為我覺得“夭壽不二”這點上我沒做到。

王陽明又通過徐愛的繼續提問,帶出了陽明心學的一套核心概念。“天、性、心、身、意、知、物”要想把陽明心學整明白,那王陽明對這些概念的.理解就很重要。我們可以把宇宙本源理解為天,天是性的源泉,性是心的本體,明德是性的體現,肉身是由心主宰的,從心發出去的叫做意,真知才是意的本體,意放在哪,那就是物。這些概念到現在我都不是十分熟練,需要慢慢想才能捋清楚。

最後一段王陽明説出他對物的理解。物不是客觀事物,意從心發出去之後放在哪就是物。物可以是東西,可以是人,可以是事情,也可以是思想,也可以是概念。從這個角度來講,物是和你的心有關係的,所以才説心外無物,心外無事,心外無理。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