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思錄讀後感8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2.04W

大家應該知道讀後感的寫作對我們的閲讀有着不小的好處,要記住讀後感不是簡單的複述,一定要有自己的見解,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深思錄讀後感8篇,供大家參考。

深思錄讀後感8篇

深思錄讀後感篇1

這是一本用靈魂寫成的書,書中涵蓋了包容、平等、理性、公正、和諧等調和各種矛盾的人所應該具備的最基本的特性,《沉思錄》讀後感。要用一篇讀後感去描述這樣的一本思想鉅作,則略帶着侮辱的嫌疑,但在以完成任務為目標的背景下,則又釋然了。奧勒留作為古羅馬的皇帝,在公元162年40歲時繼承王位,卻遇內憂外患,沒什麼好日子過。他戎馬倥傯一生,美國大片《角鬥士》中留有他的形象。作為軍人,他戰功赫赫;作為皇帝,他關心百姓,普建慈善機構,甚至出售私人珠寶用於賑災。但他真正的歷史性成就,在於他醉心的哲學,在於這部《沉思錄》。《沉思錄》成為古羅馬哲學斯多亞派的最後一部典籍,與古羅馬人注重實踐、崇尚理性的性格相契合。因為《沉思錄》,奧勒留被稱為“偶像們的偶像”。

卷一中作者向我們列出了他通過奚心觀察,虛心地學習和發揚家人、良師、益友身上可貴的品質和閃光的精神,這不由地讓我想到孔子提出的“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無獨有偶,奧勒留在卷二中開篇寫到“一日之始就對自己説:我將遇到好管閒事的人、忘恩負義的人……但我不可能遷怒於他們,或者憎恨他們,讀後感《《沉思錄》讀後感》。否則就是自尋煩惱。”作為一國之君,能夠如此謙遜地學而不厭,不斷地錘鍊自己的品性,真地很令人敬佩。所謂“有容乃大”,只有胸襟寬闊的人,只有能清楚地認識自己和看清別人的人,才能夠使自己的內心獲得真正的平靜和安寧。正如我們現在所提倡的構建和諧社會,我想正是對這一理念的最好詮釋。

“熱愛你所遭遇的一切,神用命運之線為你織造的一切,因為還有什麼比這更適合你的呢?”是啊,不要去埋怨自己所遭遇的,更不要去無謂地痛苦。相信神明的安排,相信自己能夠承受苦難,相信自己不是弱者,那麼,你將會從苦難的歷練中渾然新生,猶如被烈火灼燒過的真金。司馬遷,因直言進諫而遭宮刑,但他並沒有因此放棄自己,也沒有放棄寫書。在他寫完《史記》的同時,實際也為自己寫出了精彩的人格。在我看來,這本《史記》的歷史意義,已不僅僅停留在文化上了,它的精神,從窄而言,是司馬遷的精神,從廣而言,是中華民族的精神。而今身為天之驕子的我們是否應該秉承先人留給我們的精神財富,沉靜看待過去,思索着探討現在及未來。

深思錄讀後感篇2

據説這是古羅馬皇帝在馬背上寫出來的一本書,我對這本書最初的印象是大學期間在好友那裏看到,她推薦了。當時天真的我看到這個書名翻了翻就放棄了,轉而到穿越都市小説海洋中了。重新拾起是過年期間閒來無事,想到董事長提倡讀一本經典,在書架上搜索居然發現了。我問書架的主人這算經典嗎,人家回答你看看封底寫的什麼。我一看推薦語説他讀了很多遍,每晚睡前都會讀幾句,再看署名是温家寶。

這本書是一段段話,各段之間關聯性不大,讀起來不存在串聯故事情節的顧慮。仔細想想,奧勒留皇帝在治國作戰的零碎時間中,記錄了自己的想法,行文倒也相符,幸運的是居然留傳下來了,我摘抄了感觸比較深的幾段話,自己的感想也在其中了。

在天亮的時候,如果你懶得起牀,要隨時做如是想:“我要起來,去做一個人的工作”。我生下來就是為了做那工作的,我來到時間就是為了做那工作的,那麼現在我就去做那工作又有什麼可猶豫的呢?我既是為了這工作而生,那麼我應該蜷卧在被窩裏取暖嗎?被窩裏較為舒適呀,那麼你是生來就為了享樂的嗎?簡言之,我且問你,你是被動的還是主動的要有所作為?但是一些休息也是必要的呀!這我不否認,但是根據自然之道,這也要有個限制。

做事不可遲緩,言談不可雜亂,思想不可模糊,心靈不可完全傾注在本身上面,不可任其激動。

在談話中要注意所説的話,在行動中要注意所做的事,在後者中要於開始時洞察其所能引起的結果,在前者中要小心地把握含義。

向內看,善的源泉是內在的,如果你肯發掘,它便會不斷地噴湧。

深思錄讀後感篇3

馬可·奧勒留(120-180年)是羅馬帝王哲學家,在征戰和治國間隙,寫作了12卷本的沉思錄。本人買的是小本的口袋書,經常翻閲,挑選要言,一是自省,二是讀給學生。昨日靜坐,回想生活工作的經歷,有些感受,便隨手記下幾條。

春風可以帶來温暖和綠色,但同時跟來的也會有沙塵和垃圾。因此,當我們做好事大事的時候,應該爭取減少壞因素的發生。

生靈是對生命的敬稱。但如果一個生命總是處於混沌和茫然之中,他就只是一個生命而已,與雜草和豬狗無異。

集體的進步需要集體的信念,而集體的信念來源於領導者的智慧和執着。

我歌頌執着。沒有信念的人永遠不會執着。哪怕一個求乞者,只要他堅持去奔走,他也是一個執着的人。但執着一念還需要懂得真理,一個積極的人應該懂得去為人們共同的幸福而執着。

當我們快樂時,我們忘記奮鬥的艱辛;當我們痛苦時,我們卻只關注眼前的艱辛。

轉變是一個多麼美好的字眼,尤其是對於一個老師。我們願意教導每一個學生,我們願意讓他發生轉變。當學生髮生轉變時,我們會對理想更充滿了希望。、

教育不是簡單的培養技能,教育應體現教育者的思想深度和精神毅力。沒有精神影響的教育是低層次的教育。教育等於改造。

壞情緒是殺死我們熱情和希望的兇手。我們不願接近那些沉浸在苦悶、彷徨、憂鬱、抱怨、畏懼和懦弱情緒中的人。他們不一定是失敗者,但他們是需要不斷自我拯救的人。

讀格言是自我教育或集體教育的好形式。當我們匆忙行進的時候,我們離不開那些激昂奮進的話語。那些話語會給我們安慰,給我們指引,給我們力量。在班級工作中,格言的力量更是顯而易見,雖然學生們囿於生活閲歷的缺乏和思想信念的淺薄,有些還暫時難以理解。但經常説格言讀警句能令他們走出困境,睜開眼睛。格言是愛思考的人的精神結晶,是他們所有經驗與知識的縮影,是他們所有行為的指南針。

我是愛激動的人,因此,我更讚美理性。理性是我們對自身和世界、思想和行為、已知和未知、感覺和存在的預想與判斷。這些之所以能成為理性認知,是因為他們合乎科學、歷史、社會和思維的邏輯與規律。我們應追求秩序、完整和效率,摒棄混亂、瑣碎和忙亂,只有這樣,工作才更有效果,學習和思考才更見成功。

大氣魄需要大心靈,但我們太多的時候被“小”字包圍。我們低估自己,畏懼困難;我們低估別人,看不見別人的偉大;我們低估環境,看不到危機和希望;我們低估時代,落後於先進的思想和理念。我們在一個小圈子裏轉圈,追求也變得狹隘,感情也日趨麻木和低落。

做事需要不斷反思。反思需要奮起。

深思錄讀後感篇4

?沉思錄》古羅馬唯一一位哲學家皇帝馬可·奧勒留所著,是一本記錄自我與自我對話的書,也是一本用靈魂寫成的書。《沉思錄》的詞句不顯華美,卻詞詞打動人心,句句發人深省。總結起來大致有以下幾點:

感受一:修身養性,笑對人生。人要有一顆仁愛之心,善待與你相處的每一個人,以善抑惡,修身養性,以平和寬容的心態學會理解,做到心靈的平靜和安寧,遇事坦然應對,不受干擾,勇於承擔。正所謂知足常樂,不抱怨,朝着正確的方向勇往直前,樂觀生活,笑對人生。

感受二:看清自我,常常反省。“待人寬,責己嚴”的古訓人人都明白,可是在工作和生活中,卻不容易做到,所以馬可·奧勒留説,“不要把你剩下的生命浪費在別人上”,因為,注意別人的缺點和行為,將使忽略觀察我們自我的缺點和行為。在當今,以自我為中心,自我不斷膨脹的時代,這是一曲清涼劑,讓我們清醒,少埋怨社會,多想想自我為社會做了什麼。

感受三:換位思考,學會諒解。《沉思錄》強調,所有事物都是互相聯結的,這一紐帶是神聖的,幾乎沒有一個事物與任何別的事物沒有聯繫,因為事物都是合作的。他還強調人的社會性,認為人不能脱離社會、脱離整體而存在。所以,作為一名會計工作者或管理人員,我們待人處事還是應當堅持以人為本,不是生搬硬套地講教條,在堅持原則的基礎上,相互鼓勵、相互幫忙、相互促進,學會換位思考,讓每一位成員感受到組織的温暖,自發地產生迴歸感,自然而然地增強組織的凝聚力。

總之,《沉思錄》中關於人應遵從自然而生活,按照本性而生活,惟此,才是真正的幸福等觀點,對我們現代人來説是一句温暖的提醒,也是一方解脱心靈焦灼的良藥,因為簡單所以歡樂。

深思錄讀後感篇5

世界上很多哲學家在不間斷地探討人生問題,人活着意義和價值究竟是什麼?至今沒有答案。‘人為財死,鳥為食亡’好像是一個自然規律,畢竟人與動物有區別,人是有思想的,有的人為了信仰和事業甚至為了愛情,不惜生命,也有人苟且偷生,一輩子混日子。中國古代小説《紅樓夢》中林黛玉説過一句話:“死生有命,富貴在天,也不是人力可強的。”這句話代表了大部分人羣思想。今天的文明社會,很多人信仰宗教,把生命和希望寄託在神靈、上帝和佛祖上,驗證了‘命與天’的關聯。前一位叫馬可·奧勒留的古羅馬皇帝,在戎馬生涯中記錄了一本《沉思錄》。他崇拜神明,但在生與死問題上有其獨特的看法,他用自己一生的思考,為無數尋求生命更深層境界的人鋪設了靈魂的階梯,他竭力用自己的語言試圖解答‘人活着為什麼’‘生命究竟有無意義’這些問題。這位帝王的思想對於現代人和未來的社會都將產生重大的影響,同樣會令後人敬仰。

“我是誰,我從哪裏來?我到哪裏去?”數千年來,人們一直在思索和尋找這三個古老的哲學命題答案。從現代科學的角度看,人是自然界進化的結果,是微觀物資自然結合演化的結果,它經歷了複雜的結合過程和時間考驗,也可以這樣認為人從自然中來,最後回到自然中去。《沉思錄》作者認為:“人生也是這樣啊,昨天或前天你出生時從宇宙那裏得到呼吸的本領,有朝一日你又要將它還回去,從哪裏得來的,便還到哪裏去”。這個觀點實際是人們對人生的一個基本認識。有了這個認識你就不會懼怕死亡。小説《紅樓夢》中的主人公賈寶玉他自己並不知道是從何處來,要到何處去,甚至感歎“活着真沒有趣兒!”他是一塊多餘的石頭,最初由一僧一道帶來,最後又由一僧一道帶走,‘既從空中來,應向空中去’。單從故事表面上看覺得荒誕無稽,但它揭示了人從哪裏來還得到哪裏去深邃的哲學道理。

“人生是一場戰爭,一段旅途。”自然界裏昆蟲,出世以來就靠自己覓食,它的母親只是提供了一個有食源的環境,能否生存全靠自己去努力。人比動物要優越得多,在幼年、少年完全由父母精心照顧,但仍然避免不了疾病的侵襲。人的一生除了要與疾病磨合外,還要與自然災害相鬥,與人相鬥也是常事,特別是踏入社會後會遭遇各種風險,甚至會遇到惡人的傷害。英國科學家達爾文在《物種起源》一書中敍述了生物界“必得進行生存鬥爭而不免遭遇重大的死亡。”這是一場自然選擇的結果,即適者生存。人類也是一樣。“生活的藝術與其説像是跳舞,不如説更像角力,因為人生不可預見,必須牢牢地站穩腳跟,準備應付四面八方的攻擊。”因此,從廣義上講人生確實是一場戰爭。人生也是一段旅途,人生經歷了童年、少年、青年、中年、老年,直至死亡,就像行路一樣,有時很順利,有時也很艱難,當你即將走完人生時,你會感歎:“人的生命如此短暫”。

“人生便是朝生暮死”這個論點是對生命過程的高度慨括。“人生是何等短促,何等卑微,昨天像是一灘黏液,明天也不過是一具木乃伊、一堆灰塵。”生死之間不過一線之隔。“死和生一樣,都源於自然的奧妙。”人的生命與生物界一樣是有限的,一切源於自然的一種轉換,終究會走向死亡,“生命像割刈成熟的麥穗,這一批長出來,那一批倒下了。”人一出世,就一天天向墳墓靠近,雖然有過它的旺盛期,但很快就會衰退直至死亡。美國的企業家史蒂夫·喬布斯有一句名言“記住,你即將死去”,這是在告誡人們,生命是暫短的,要用有限的生命去追隨你的心靈和直覺,也正是生命意義所在。

“死後最長久的名聲微不足道”“所謂的‘名垂千古’是什麼呢?只是虛無罷了。”很多人在人生中追求名利,總想留下痕跡和渴望美名,沒有想到人死了什麼也帶不去,即使留下痕跡,隨着時間的推移,人們也會逐漸淡忘。《沉思錄》中關於名聲有很多敍述,作者認為追求名聲是不明智的,他既對自己要求,也是對世人告誡:“無論如何要謹記:你和別人都會很快死去,不久之後你們的名字也將被後人忘記。”中國北宋大詩人蘇東坡有一句名詩:“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人生就像鴻雁在飛行過程中,偶一駐足雪上,留下印跡,而鴻飛雪化,一切又都不復存在。三國時期軍事家諸葛亮在《誡子書》中寫道:“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如果不看淡名利,人就會失去志向。人生在世不可為名利和名聲困惑,儘管你在世的時候名聲大噪,死後也會被人遺忘。名利也是一樣,生前獲得了巨大財富,死後你卻享受不了,即使幾代親屬繼承,最後也將散盡。人活在世界上,應該努力去探求生活的意義。

“做一個忠誠的人,一個好人”“做一個樸實、謙虛的人”。一位古代的皇帝的思想境界超過了現代受過教育的人,他努力從哲學中去尋求生命的意義,他沒有故弄玄虛,而是從生活中點滴做起,他從他身邊人和親屬中學習別人長處和優點,嚴格要求自己“努力成為這樣的人吧:樸素。善良、嚴肅、高尚、不做作、愛正義、敬神明、温柔可親、恪盡職守。”當他把生死看透後,並沒有消極對待現實,而是在儘自己的責任,把手裏的工作做好。抓緊時間奔向自己的目標。“若要使品德臻於完善,就要把每一天都當做生命的末日,既不放縱情感,也不麻木不仁,或者顯得虛偽。”“不管別人説什麼做什麼,我自己一定要做個好人”他就像一塊裴翠,始終保持着天生的光彩。

讀完了《沉思錄》,深感人生短暫。如果始終選擇在無意義的生活之中就猶如一具殭屍。其實在生命未結束時有很多事情值得人們尋求,“追求更優雅的精神生活,追求更高尚的精神,要用盡自己的才華多創造一點美。”無論結果如何,你努力了,你沒有浪費時間。人生要像一盞燈一樣,不到熄滅就不會失去光芒。

記住馬可·奧勒留留下的一句話吧:“好好把握那隻屬於你的生活,也就是你現在的生活,那麼你就能平靜、安詳地度過你的餘生,成為一個與你內在的神明和諧一致的人。”

深思錄讀後感篇6

?沉思錄》是公元2世紀後期古代羅馬皇帝馬可·奧勒留傳下來的一部個人哲學思考錄。我今天有幸讀到了這本書給了自己一些人生啟發。

?沉思錄》可以説是一部自我對話錄,一個人的自剖之語,一部私人日記。多年來他的帝國一直動盪不安,危機四伏,甚至可以説兵荒馬亂,加上軍隊的內訌,他的年輪幾乎是在戰車下轉動的,他的身體也十分疲憊。儘管所到之處,人們都在高呼“皇帝萬歲!”但皇帝本人卻深知來日不多,一種壯士一去不復還的預感徘徊在他心頭。不過他早已作好隨時放棄生命的充分準備。作者利用四方征戰與政事辛勞之間的片暇,記錄下與自己的心靈對話,為後世在人生向度上開啟了別樣的風景。遠古與當代,帝王或凡人,外部世界的進取終難替代內部心靈的安頓。今天,當工具理性與世俗浪潮蔓延至地球的每一個角落時,我們更有必要從這穿越千年的不朽文字中,探望人生,尋找精神的故園。

馬可·奧勒留在書中闡述了靈魂與死亡的關係,解析了個人的德行、個人的解脱以及個人對社會的責任,要求常常自省以達到內心的平靜,要擯棄一切無用和瑣屑的思想、正值地思考。而且,不僅要思考善、思考光明磊落的事情,還要付諸行動。,認為痛苦和不安僅僅是來自內心的意見,並且是可以由心靈加以消除的。作者對自己説:我將遇見好管閒事的人、忘恩負義的人、傲慢的人、欺詐的人、嫉妒的人和孤僻的人。他們染有這些品性不是因為他們不知道什麼是善,什麼是惡。但是我作為知道善惡性質,知道前者美,後者醜的人。作為知道做錯了事的人的本性是與我相似。

在這個世界上確實有很多人,就像作者説得一樣,人畢竟知道什麼是善,什麼是惡,也知道善惡美醜。但有人卻偏偏選擇了從惡。作者説:不論我是什麼人,都只是一小小的肉體、呼吸和支配部分。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只有用這段時間來清除靈感上的陰霾,才能獲得真正的解脱。

我們每天都要進行反思,我們每天做了什麼。所有的事物都可能消失,而人類在這個世界上存在的時間也是非常短暫的。我們生命的長度是有限的,我們剩下的時間是越來越少,在衰老之前,我們應該要保持理智。

讀了《沉思錄》我深深感到了古人的智慧,范仲淹説“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大概就是這個意思吧。

深思錄讀後感篇7

“嚴於律己,寬以待人”的古訓我們都知道,但是在現實工作和生活中,卻不容易做到,所以馬可説,“不要不情願地勞作,不要不尊重公共利益,不要不加以適當的考慮,不要分心,不要虛有學問的外表而喪失自己的思想,也不要成為喋喋不休或忙忙碌碌的人。”我們應該做的,是多將思想放在自己的身上,每日三省,想想自己能為家人、為社會做些什麼,注意別人的缺點和行為,將使我們忽略觀察我們自己的缺點和行為。

在《沉思錄》裏,始終貫穿着瞭解剖靈魂和對自己的告誡。比如他在書中這樣對自己説道:“你錯待了自己,你錯待了自己,我的靈魂,而你將不再有機會來榮耀自身。每個人的生命都是足夠的,但你的生命卻已近尾聲,你的靈魂卻還不去關照自身,而是把你的幸福寄予別的靈魂。”他總是這樣在書中狠狠地拷問自己。也許我們的精神水平尚不能到達這樣自我批評的高度,但至少,我們可以通過閲讀,接受《沉思錄》給我們靈魂的.洗禮。

?沉思錄》讀後感5

讀《經營沉思錄》時,一開始覺得很乏味,可是在讀完第一章時卻發現:這都是我們明白的道理,可我們卻沒有遵循,這本書正是告訴我怎麼樣實踐它。

從這本書中,我懂得了:人與人要相互體諒,不要因為一點小事鬧翻,我們要學會忍耐,學會避讓,因為憤怒就是在摧殘自己。像這樣的道理,這本書解釋了很多。我想,如果我們想做好這些,就一定可以做好,雖然有些有點難,但是難做不等於不能完成。松下幸之助能把最深的道理用最直接的方式表述出來,靠的就是他的用“心”,用心工作、用心為人、用心學習,用心領悟,只要本着正確之道去用心,所有的問題都是能迎刃而解的。《經營沉思錄》給我的啟示很多,其中最深刻的有四條。

深思錄讀後感篇8

?沉思錄》,是一本很好的人生哲學書,它以簡易的筆調、優美的語言、生動的哲理故事,幫助你在平時的工作生活中調適身心,領悟生命的美好與工作的真諦,確保在最和諧的狀態下愉快地、聰明地和高效地工作。工作之餘,邊讀邊思考之後,我對工作有了更深層次的認識。

大家都知道,每個人作為社會的一分子,都在通過各自的工作,為社會創造價值積累財富,為他人提供所需,推動社會的進步、促進文明的發展。同時通過工作可以滿足我們生存的需要、安全需要、情感歸屬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實現需要。在現代社會中,我們工作的不僅滿足了人們最基本的生存需要,而且其最大意義與價值在於體現生命存在的價值,發揮自己的才華,不斷地使自己提升到更高的平台,而不是單純為了薪酬。如果我們認知到了工作的重要性和意義,那麼,還有什麼理由不熱愛自已的工作呢?熱愛工作的本質就是熱愛自已的生命,辛勤工作的意義就是為了讓自已的生命不要虛度、讓自己的人生更有價值。尤其在高度分工的現代社會,在效率、業績至上的今天,工作壓力無時不在,有時令人浮躁不安,那麼作為一名企業員工,我們又該怎樣對待工作呢?

一、首先要熱愛工作,正確看待工作,工作是權利也是義務,要以一種積極的、良好的和感恩的心態對待自已的工作,不要將工作視為累贅、看作負擔。思想決定行動,積極培養對事業的激情、對工作的熱情,對工作有了積極的看法,才能夠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並從中享受到樂趣。

二、無論何時,認清自己的崗位使命。既要制定工作目標,又要注重培養自身修養;既要真誠坦率為人,又要勤懇踏實幹事。“在其位,謀其政”,如果不能很好地履行工作的任務,一天兩天也許感到輕鬆舒適,但長此以往,必定陷入空虛,覺得活着失去了意義。我們每個人要具有與企業同命運的職業感,都以積極主動、自覺自願的心態來工作,我們的企業不但會得到更大的發展,同時我們自身的能力不僅會得到提升,而且能從工作中得到樂趣,獲得成就感。

三、學習是人生永恆的主題。當今社會,知識的更新速度越來越快,不努力學習,就會被淘汰。因此,我們要做一個善於學習的人,逐步充實自我、完善自我,努力提高自身綜合素質,才能不斷超越自我,適應企業的發展。善感恩的人都會感謝企業提供一切讓他學習成長的機會,除從書本上獲得知識外,更要像大海結納百川一樣,懷着感恩的心對待領導和同事,虛心地向所有人學習,以積極的目光看到他人的優點,這樣才能增強自身的知識與技能,才能確保優質、高效地完成各項工作。

四、必須勤于思考,勤於謀事,多觀察、多思考、多總結,不斷提高自己謀事的水平。當在工作中遇到困難的時候要多開動腦筋想辦法,要學會有效率的工作。同時對工作要有火熱的激情,多做事、做實事、辦成事,一旦用心去做了,就一定能從中尋找到快樂和價值感。

在這個日趨物慾時代,如果我們每個員工都能常讀像《沉思錄》一樣的好書,相信大家一定能將工作視為神聖之事,以虔誠的態度去對待,並堅韌而樂觀、豁達而愉快的工作着。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