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安德烈》學生讀後感範文

來源:巧巧簡歷站 1.91W

在人生失意的時候,大家可以通過讀一本書,相信很快就會靜下心來了。那麼讀後感怎麼寫?下面是本站為大家整理的《親愛的安德烈》學生讀後感範文,供大家參考。

《親愛的安德烈》學生讀後感範文

《親愛的安德烈》學生讀後感範文

第一次聽聞龍應台這個名字是什麼時候?反正我只記得那時我以為這是一個男人的名字。    看她的第一本書是《目送》。是因為在某處偶然看見了那裏的第一篇散文《目送》,在被感動的稀里嘩啦之後便興沖沖的去買了。開篇序《你來看此花時》與當時政治老師在課上為解釋唯心唯物主義所舉的例子不謀而合,故倍感親切。扯遠了。我想説的是,正是由於對這第一本書的滿意才有了這第三本也是我最偏愛的《親愛的安德烈》。一本關於兩代通信的書。   

      今年滿十八歲的我想知道這個十八歲的男生,他的思想點是什麼?這個擁有中國血統的德國人,他對某些問題的看法是什麼?從《孩子你慢慢來》裏頑皮愛鬧的小孩安安變成可以理性思考、有着自己獨特見解的安德烈需要多少年?這種蜕變,於我,又是多少年?  

      印象最深刻的,是安德烈對於MM拋給他“你最同情什麼?”這一問題的回答:“無法表達自己的人不論是由於貧困或是由於不自由或者單單是因為自己心靈的封閉,而無法表現自己的人,我最同情。”他的這種同情與對其他慘事的無可奈何與我有很大的共性:對於那些非洲飢餓的小孩、伊斯蘭世界裏受壓迫的婦女等等,我們都有很深的同情。但又必須招認太多的邪惡和太多的災難使我們麻痺,發現自己麻痺的同時,又有罪惡感 。    就像最近老師説的那條新聞:在長江上,有一艘通往重慶的遊輪船體翻落,四百多人入水。截至目前的消息14人生還,103人確定遇難,339人仍下落不明。多沉重,多無常。我知道這對於有親人在那船上的家庭來説都是一次巨大的打擊,有些人就這樣與自己的親人、愛人、朋友從此生死兩相隔,決絕地、毫無預兆地。但是我在聽説了這條新聞之後除了一聲歎息又有什麼可以做的呢?因為我們是同胞,我們有着共同的羈絆,我為他們難過。然而我又想到使我難過的事那麼多,這一件於我又是多大的打擊呢?再過幾個月、幾年,除了那些經受慘痛的家屬,又有誰會記得這樣的悲痛?這樣想着,一種負罪感,道德上的罪惡感攫住了我。    現實中也常遭遇兩種道德。熊膽、象牙、魚翅……彷彿動物保護人士做的努力都是徒勞。 愛狗人士呼籲人們別吃狗肉,於是有人説那你乾脆雞鴨鵝都別吃好啦,不一樣是生命嗎?儘管我們依然會吃雞鴨鵝,但,管他怎麼説,“沒有人是聖人,道德取捨是個人的事,不一定由邏輯來管轄。” 

     讀書目的,與朋友相處事宜……這些內容都在這本書中有不同程度且不同角度的涉及,令我眼界開拓。    他們的通信如同黑夜海上的旗語,被我這隻漂流不安、尋求港灣的船隻看見了。於是,正處於認同混亂時期的我,又覺得有了那麼點不混亂。          

     《親愛的安德烈》學生讀後感範文

初識這本書還是大四的時候,舍友強烈推薦,但因為畢業季無心讀書給錯過了,前幾天不知為什麼,莫名的想看它,恰好新舍友剛買了再版書,所性拿來一睹為快。何其有幸我可以閲讀到這樣一本賞心悦目的書,喜歡裏面的每一段文字,每一張照片,哪怕是安德烈口吐青煙的畫面也沒有絲毫格格不入的感覺。每個人讀者都説“原來母子之間可以這樣交流,這樣深刻的溝通各自對問題的觀點”,我也對於兩代人之間這樣的交流感到震驚和羨慕,可是那畢竟是發生在龍應台和她的兒子之間,我和我的父母永遠不可能以這樣的方式和交流,我似乎已經忘了我們之間何時有過這樣的深刻的溝通,又或者説我們之間存在過這樣的溝通嗎?我似乎做不到安德烈那樣,是什麼讓他敞開心扉這樣跟mm講話的,我好嫉妒啊!中午剛跟老媽打過電話,老媽跟我説這半個月她都住在二姨家,大姨打電話都聊些什麼,某個姐姐的婆婆生病了,剛從她家回來云云。而我呢?我就説些每天都上自習,老師給了什麼任務,下午又要幹什麼。。。。。。最多討論一下我已經到了要參加同學婚禮的年齡,可是自己的單身問題不曉得什麼時候才能解決。我們話題永遠這樣蜻蜓點水,父母以為他們已然瞭解我的生活,殊不知我內心的世界我該怎樣講他們才會懂。我這樣也許還算是好的,每隔幾天都會給家裏打個電話,哪怕只是不知所云父母也是欣慰的,他們如此期待我的電話,我的聲音。我有個表哥,一年回家一次,不跟爸媽要錢不會給家裏打電話,每次勸他往家裏打電話,哪怕只是報個平安也好,他總是理直氣壯的説“打電話説什麼啊?沒消息就是最好的消息”。

      我們這一代有太多太多人做不到“父母在不遠游”,可是最起碼的聯繫總不至於中斷吧。即便如此,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我只能尊重。是生活瑣事埋葬了我們的思想,還是因為我們根本沒有思想才導致生活如此瑣碎,我不得而知。縱使是年輕人不懂得怎樣做才是父母最想要的,可是我們當中有那個人的父母可以像龍應台一樣對待她的孩子,如何尊重一個20歲的男孩在自己面前抽煙的行為?他們不想在上海跟mm住在一起,她是怎樣忍痛放手讓他們自由的?因為菲利普的話而不再在孩子面前用第三人稱與他的父母交流。安德烈想要一個優雅的老去的自己,可是她毅然選擇將最醜陋也是最真實的老去展示在安德烈面前。兩代人的代溝,兩種文化的交融,使得他們之間的交流離不開爭吵,可是我相信,這樣的坦誠不公,得到的不會是離家出走,摔門而去的決裂,這樣的爭吵會讓他們之間的感情與日俱增。我認為龍應台足夠尊重安德烈,給他足夠的自由,但是當安德烈説這是mm自以為是的施捨時,我還是那麼由衷的贊同,本來這是父母應該給孩子的,可是大部分父母做不到,即便做到的也認為這是孩子應該珍惜的,因為這是自己的施捨,而不是必須。父母無法代替孩子去承受痛苦,只能讓他們去經歷,去成長;孩子也無法改變父母一天天老去的事實,只能儘自己所能,給他們愛給他們關懷。都説單親家庭的孩子都會有這樣那樣的心理疾病,可是誰在安德烈或是菲利普身上看到了這樣的疑難雜症?我想,彼此尊重比無限的愛和給予更重要。最後,感謝大美的推薦,感謝娓哥的書

《親愛的安德烈》學生讀後感範文

最近抽時間看了本書,龍應台的,感悟很深,孩子和父母的交流很重要。人與人間極度需要理解。就像書中提到,“慢慢的,越來越不認識對方了,“認識”很重要。

很多父母在孩子的青春期,只會抱怨,抱怨孩子們叛逆,不聽話,甚至有些強勢的父母會惡語相向,説“不孝子”。其實, 所有事情都是雙方面的,孩子固然有些叛逆,但父母難道沒有錯嗎?有,當然有,但孩子不能像父母指責孩子那樣指責父母不是嗎?我們要“孝”,那就只能用自己的方式來表達不滿了,於是出現了父母口中的“叛逆”。

很多父母從沒在自己身上找過原因,一味的覺得自己的認知是正確的,對一切事物的看法都是對的,理由就是“吃過的鹽比孩子們吃過的米都多”,社會經驗豐富。孩子年齡小的時候沒有自己的認知與理解,所以全盤接受。長大後,有思想了,一旦與父母的意見發生衝突,父母就該生氣了,經常掛嘴邊的活“我是為你好啊”、“翅膀硬了,敢頂撞了”“小時候那麼聽話,越長越不聽話了”。估計每個孩子都聽過類似的話。

身為父母,是不是也需要從自己上找找問題?自己的所有想法都是對的嗎?自己所有認為的對我們好是真的我們想要的嗎?當然,孩子小,思想不成熟的時候,父母是可以做一些決定,但孩子們長大之後我覺得很多事情需要商量,需要聽聽孩子的意見!之前網上流行過一句話(主要在戀人之間):我只是想吃一根香蕉,你卻買一車蘋果給我!我覺得在父母與孩子間同樣適合。

所以,如果經常溝通的話,就可能避免出現這類問題,父母要拿出時間與孩子交流,知道子孩子想要什麼,才能夠走進彼此的世界。當然,孩子也要理解父母,明白父母的良苦用心!

在此,致以母親節的祝福!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