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四篇中學生

來源:巧巧簡歷站 1.16W
讀書使青春展翅,知識讓生命飛翔。讀書只會讓自己更上一層樓,讓我們一起翱翔在書的海洋中!那麼讀了某些書籍後你有什麼感想呢?下面是本站小編整理的關於《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四篇中學生,以供參考查閲!
關於《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四篇中學生

關於《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中學生

這本書是我去表姐家玩,在她家的書櫃裏看到的,姐夫是一個高中的語文老師,極力推薦這本書,説他的學生看了都很有感觸。拿回來看了之後還真有不少收穫。

這本書主要是講安德烈十四歲的時候,龍應台離開歐洲,返回台灣,就任台北市首任文化局長。等她卸任回到兒子身邊,安德烈已是一個一百八十四公分高的十八歲的小夥子,坐在桌子另一邊,有一點“冷”地看着媽媽。他們是兩代人,年齡相差三十年;他們也是兩國人,中間橫着東西文化。失去小男孩安安沒關係,但龍應台一定要認識成熟的大學生安德烈。於是,母子倆用了三年時間互相通信。龍應台“認識了人生裏第一個十八歲的人”,安德烈“也第一次認識了自己的母親”。收入此書的的三十多封書信,感動了無數被“親子”之間隔閡與衝突深深困擾着的讀者。本書為讀者弭平代溝、跨越文化阻隔、兩代人溝通交流帶來了全新的思維和方法。

平時生活中也聽到很多w家長在抱怨自己的小孩不懂事,不努力,而孩子們也抱怨家長不理解他們,甚至覺得自己的父母都落後了,跟不上時代,從而引發了一些不愉快的家庭事件,有的孩子還離家出走。

在我身邊就有一些很真實的例子,所以看到這本書我就特有感觸,好像是把鑰匙打開心中的鎖,因為孩子和父母之間的不合會給家庭帶來很大的傷害,親人變成敵人真的讓人無法想象。從這本書中我看到到了人與人之間的平等、尊重,我想這是現在很多中國家長很難做到的,他們往往以愛的名義去剝奪孩子的自由,覺得自己做什麼都是為了孩子,所以就應該聽他們的,否則就視為不聽話,不懂事。

我個人覺得這反而會讓孩子有叛逆心理或者會覺得壓力很大,好像做的一些努力都是為別人,很被動,當這種壓力超過一定的限度就會選擇逃離,也就引發了一系列的悲劇。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很難説誰對誰錯,只是缺少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其實人與人之間都應該做到這一點。在這本書中還讓我看到了兩個字用心,用心去做一件事情,用心去體會,用心去發現,就會有很多意外的收穫。希望這本書會給你們也帶來一些不一樣的感覺。

關於《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中學生

最近看了《親愛的安德烈》一書,本書的作者龍應台。借這本書龍應台和21歲的安德烈共同找到一個透着天光的窗口。透過36封電子家書,兩代人開始——打開天窗説亮話。

本書的寫作背景是:安德烈十四歲的時候,龍應台離開歐洲,前往台北任職。等她卸任回到兒子身邊,安德烈已是一個十八歲的小夥子,坐在桌子的另一邊,有一點“冷”地看着媽媽。她覺得與兒子之間有了一座無形的牆:“我可愛的安德烈哪裏去了?”她感到:兒子“愛”她,但並不“喜歡”她。他們是兩代人,年齡相差三十年;也是兩國人,中間橫着東西文化。失去小男孩安安沒關係,但她一定要認識大學生安德烈。於是,母子倆用了三年時間互相通信。就這樣,他們以書信的方式,進入了對方的生活、世界和心靈。龍應台“認識了人生裏第一個十八歲的人”,安德烈“也第一次認識了自己的母親”。

對於我們普通人來説,我們從中學到的東西我認為第一點應該是要學着與自己的孩子進行溝通,只有父母主動去尋求與孩子的溝通,孩子才能將自己的內心完全對父母打開,才能進入父母與孩子的良性循環溝通中。

本書中母子通信涉及的內容很廣:道德倫理、文化差異、普世價值、國際政治等,文筆生動,話題廣泛,探究執着,情感深邃,令人感動。

下面我就從中摘錄一些自己認為有感而發的片段並談談自己的理解:

當今巴黎有百分之四十的青年找不到工作,四十出頭的人仍和母親生活在一起,沒有工作,沒有結婚,也沒有孩子,龍應台表示不希望安德烈落入這種人生的軌道,但兒子卻提出“媽,你要清楚地接受一個事實,就是,你有一個極其平庸的兒子,你會失望嗎?”龍應台大受震撼,但迴應也夠獨特而精彩:“媽媽不在乎你是否有成就,而在乎你是否快樂,未來人生是否有意義及有個人時間;人自強努力不是要跟別人比名比利,而是為自己找尋心靈的安適,哪怕你謀生是給大象洗澡,給河馬刷牙……”,母親告訴兒子,金錢與名聲絕不是快樂的核心元素。一半人在讚美我的同時,總有另一半人在批判,我有充分的時間學習如何寵辱不驚。

對於龍應台的回答,我相信在現實生活中,大多數的父母都不是這樣理解的,究其原因是父母的認知範圍有限,這就需要父母在現實生活中,不但要求孩子多學習,同時自己也應該不斷的學習,開闊視野,不斷學習新的知識,新的教育理念。只有自己提升了才能更好的與孩子溝通。

安德烈是生長於德國的青年,除了身上尚流淌着來自於母親的中國血統,其他方面已經很難和中國扯上什麼聯繫了。在這樣一個德國新一代青年的眼裏,世界是什麼樣的?安德烈告訴媽媽,我不關心台灣的過去,不關心淡水河的魚蝦是如何滅絕的,不關心在一個不民主的地區人們如何為爭取民主而努力,我也不關心德國的未來將走向何方,我自己又將以何為今後生活的依憑,我只關心我自己每天是不是開心,是不是活得有想法。龍應台的回答是:他是一個自由的人,是我生命中相遇的“另一個人”,我無權強令他做什麼,只能和他進行朋友似的交談。她想知道兒子究竟怎樣考慮個人的價值,怎樣衡量中西方思想的異同。安德烈便和媽媽説,請原諒,媽媽,我們的語境不同,你的很多問題對我來説根本不是問題,或者説對整個德國而言你的這些問題早已得到解決。

作為讀者,我覺得安德烈怎麼可以這樣和自己的母親説話?而龍應台只是傾聽,只是思考,讓我被他們母子間的這種火星撞地球般的交流一再震撼。我知道對於我來説,尚無必要去評斷他們孰對孰錯,關鍵是我得明白他們各自究竟在一個什麼樣的語境下言説。譬如我們常提到中西方如何如何或是中外如何如何,這些説法便會令安德烈覺得荒唐,西方怎麼就成了一個概念?德語世界和英語世界完全是兩個世界嘛,也能統一在西方概念中嗎?或者説德國很可能會和中國走得更近,而根本不是美國。

這已是一個後現代的世界,而你卻帶着前現代時期冷戰的思維、東西方對立的思維,你怎麼可能做出關於世界的正確的判斷呢?所以,今天我們中國人所面臨的還是如一百多年前一樣,要不要走出天朝大國的迷夢來認識一個真實的世界。你儘可以説我們有自己的堅守,有自己的策略,有自己五千年悠久燦爛的文化,但你不能忽視中國首先是世界上二百多個獨立國家和地區中的一個,所謂外國並不是一個國家,而是不同種族、不同信仰的N個國家的統稱。這些國家有自己各自不同的文化、歷史背景,誰是我們的朋友,誰又是我們的敵人,絕非一個簡單的判斷可以概括。過去我們常説中國地大物博,人口眾多,並且説世界上還有好多身處水深火熱之中的苦難羣眾等着我們去解救,現在的問題是人家到底是不是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到底歡迎不歡迎我們去解救?

正如白巖鬆在《巖鬆看日本》一書中説的,一切平等的對話必須建立在互相瞭解的基礎之上。對世界,我們首先要以客觀、公正的眼光去看,而不是坐在流俗成見裏痴人説夢。放眼世界是一種素養,過去是,現在更是!

所以父母在與孩子交流問題時,要從孩子的立場去分析問題,從具體的環境中體悟對方是如何想的,對方所持觀點的論據是什麼,只有瞭解了孩子想法的來龍去脈,我們才能從整體上對孩子的觀點予以是非的評判。

關於《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中學生

很早就聽説《親愛的安德烈》值得一看。昨天開始到今天,兩天時間把它看完。他不太像一本書,他是一封封信的合集。

原本我是以一個母親的角度去讀,可最終結果是我有點人格分裂,我家寶寶才一歲,我無法將他代入到安德烈的角色。而更加本能的是,我輕而易舉的將自己的18歲代入了。一方面我是母親的角色,而另一方面在閲讀安德烈的部分時,我又是18歲時候的我。甚至找出了18歲時候的日記來看,瞧,我都忘了18歲的我在想什麼了。

我很羨慕安德烈,他有小王子一樣的家庭背景。他可以大談政治、愛好、休閒的生活方式,他去過了半個世界,他的家庭讓他會三種語言。在他的18歲,他已經做了大多數人50歲都做不到的。即便如此,他覺得自己很平庸。

我的18歲在做什麼?我出生在典型的內陸的農村家庭,家裏重男輕女。我學習成績特別優異,可是我沒想過要考大學,因為我知道我沒錢去,能讀高中在我們那個村子我已經是特例了。那個時候的我,留着男孩頭,每天都是穿校服,現在的我想回過頭看看那時候的我長什麼樣子,可是卻沒有照片。我從來不知道政治跟我有關係,也沒去過除了縣城以外的地方。英語課文和試題我答得比誰都好,對於我而言,它就是是一門功課,我從沒想過別的國家的文化,天哪,那是多麼遙不可及的體驗。

我的18歲,幾乎裸考,考上了一個還行的學校。好在有國家的助學貸款政策,我上了大學。人生因此變得不同。原來自由、政治、生活方式,這些我都可以開始追求。我的18歲,一個人去了遙遠的南京,開始從一個封閉無知的環境,進入了一個花花綠綠的城市,開始追求我的夢想和自由。那個時候我並不清楚自由的真正含義。以為旅遊是自由,以為恣意瀟灑是自由。

很羨慕安德烈擁有可以交流的母親,除了要有對孩子的尊重與用心之外,我認為其中的必要條件是母親的文化、包容。我的母親是典型的中國式傳統母親,她每天任勞任怨、全心為這個家付出,可是我們確是無法溝通的,學習、世界、情感,沒有一樣她能理解,她只能木訥的聽着、聽着,就這樣了。

大學四年,很少回家,都是在打工賺生活費。偶爾按賴不住回家一聚,完全沒有共同語言、日復一日的枯燥,很快就讓我厭倦逃離。

對父母,我沒有責怪,他們非常勤勞但沒有情感上的溝通和追求,這是他們那個時代的共同特徵。相反,我很感謝,至少我不用和村裏的同齡人一樣做底層的流水線工人、到年齡隨便找個人嫁了、然後生孩子、帶孩子、過上和他們的上一輩一樣重複的日子。我可以有更輕鬆但賺更多錢的工作、我可以有思想來思考我的現狀和未來、我可以有時間來休閒來發展愛好,這些是與我的父母輩不同的,因為我的改變,我的後代也會更加的不同。雖然與安德烈相比,相隔了天差與地別的。但這就是每個人的命運。正如龍應台所講,即使是安德烈,會不會有另一個方面的貧窮呢。

讀到你是哪國人,講述幼兒園、國小、中學畢業的鏡頭,一開始的捨不得,到後來奔向前方的果斷。我想起我自己第一次住校,哭哭啼啼了很久,而到後來,每次回家呆的厭煩了巴不得腳踩個風火輪離開。也設想了,現在每天全身心依賴我的小寶寶,以後長大了也會成為一個迫不及待離開撒歡的臭小子。我的眼淚就那麼的流下來。

關於他們説的香港、台灣、德國的文化和政治,我理解度很低,畢竟離我很遠,沒有體會。我只知道我們那時候,同一個種族同一個地方還會分你來自哪個學校我來自哪個學校的小團體,很正常。我對政治的敏感度尤其低,確實也跟我沒有關係,誰上台不都是共產黨當政。只要我黨保佑有生之年不打仗就好。我覺得中國人是很幸福的。雖然會有一輩子也不一定能買一套房子、家人一生大病就回到解放前、教育資源貧富不平等、社會傾向於拜金主義和利己主義,但至少我們可以自食其力,餓不着凍不着,也不用擔心隨時有生命危險。

貧窮使我缺少對於物質的敏感和賞玩能力,但卻加深了我對於弱者的同情和理解。我永遠記不住那些英文品牌的名字,老公説我沒有品味。我都承認。我不敢大膽搭配,嘗試新的風格,所謂的極簡主義就是我的擋箭牌。但是對於弱者,我有超過常人的同情和理解。我希望地下通道不再有常住的流浪漢,希望醫院門口、車站廣場那些斷手斷腳的人可以得到安置。我很早就知道我不適合做商人,我做不到榨取員工剩餘價值,我做不到爭取利益最大化,我做不到要犧牲一些環境或者付出一些代價。

讀完這本書,其實我沒有找到舒解我迷茫的方法,其實我的問題也不是這本書能解決的。但至少,在書中、包括讀者來信中,我看到了跟我一樣迷茫的人。原來我並不孤單。

關於《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中學生

我有開明的父母,生活,學習,社會,國家,世界,我們之間無話不談。有的時候親密無間,不像是中國傳統的子女父母之間的關係。倒更像是朋友。但是如今的朋友關係也是有代價的。他們從未乾涉過我,但在對保送、大學聯考與否;選擇哪所大學這件事情上,他們完全把我的意願否定,將我的夢想束之高閣,讓我面對現實。然而在我進入大學之後,我才真正體會到和夢想背離的痛苦的現實。如今的我仍然奔着夢想前進,並且因為大學父母為我做的選擇,讓我的追夢之路更加曲折,漫長。看到現在的我,我的父母應該是有遺憾和愧疚吧。所以現在他們對我的選擇並不一味干涉。他們只要我對現實有清醒認識,對未來有明確規劃,並且按部就班一步一個腳印。我父母的轉變,是以我的妥協和痛苦為代價的。我有過埋怨。然而在看了龍應台的《親愛的安德烈》之後,我才明白其實大多數父母都會有這樣一個對孩子不信任,想讓自己的意志凌駕於孩子之上的階段。而這樣強權的方式,可能會打擊孩子的自信,放緩孩子成長的速度,甚至讓孩子處於痛苦之中。

“認為自己年長,吃的鹽比孩子吃的米都多,走的橋比孩子走的路都多”的心態不只是父母專有的。身為老師的我們,可能也會不經意間陷入這樣的思想狀態。我們常常跟孩子講應該怎麼怎麼做。然後用我們親身的經驗當例子説服他們,期待把他們引導我們認為的正道上來。但是孩子聽的時候就算覺得萬般正確,聽了之後仍然走自己的老路子。

我有一個要參加保送考的孩子。各方面能力都聽不錯,就是做聽力的時候沒有讀題目、預測問題的習慣,導致聽力完成情況和她實際能力很是不符。我不知道講了多少次:“一定要拿到聽力題目之後,審選項。再通過選項對問題進行預測,這樣聽的時候才有指向性。即便是聽力一開始就開始做筆記,效果仍然是不好的。這是考聽力不是考速記,並且我們沒辦法把每一個字都記下來.”這樣的話,講到我自己都覺得自己都快成祥林嫂了。這孩子習慣還是沒改。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