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界的貓讀後感8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3.04W

讀後感是我們對書中人物命運的思考,是對故事情節的感悟,每本書都像是一次心靈的冒險,而讀後感則是我們記錄這段旅程的方式,本站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新世界的貓讀後感8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新世界的貓讀後感8篇

新世界的貓讀後感篇1

1931年,歐洲一片混亂。大蕭條處在高峯期,到處是找不到工作的窮人,中產階級面臨破產,各國政府搖搖欲墜,極左或極右的思潮紛紛出籠。為了對抗危機,越來越多的人相信一個集權的政府將是必要的。

這種想法讓一個37歲的英國人很擔憂。他從飛速發展的汽車工業身上,預感到一旦集權的政府上台,未來的國家機器將不再用警察和軍隊來維持統治,取而代之的是各種高科技手段。統治的目標將是經濟繁榮,為了實現這個目標,人類也將被改造。

他寫了一本預言小説,提醒人們關注這種危險。這本薄薄的十多萬字的小説,一經發表,就轟動了世界。隨着時間的流逝,其中的預言不僅沒有過時,反而歷久彌新,變得更有現實意義了。這個英國人就是小説家阿道斯·赫胥黎,這本小説就是著名的《美麗新世界》。

小説中的“美麗新世界”有高度的物質文明,所有一切都是自動化的。人們不愁吃穿,享受着最舒適的生活,每天下班以後,可以乘坐私人的超音速飛機,去世界各地度假旅行。經濟繁榮和享受生活成為整個社會唯一的哲學理念,也是唯一的宗教。第一個採用流水線生產的亨利·福特被視為新的上帝,他生產出第一輛“福特”t型車的1908年被採納為新的紀元元年(小説的故事就發生在福特632年,也就是公元2540年)。

阿道斯·赫胥黎這樣推理:人類認識到了科學帶來的巨大生產力,享受了流水線生產出來的豐富的物質產品,也同時發現了這種生活模式的脆弱性。人類社會中的種種不穩定因素----大到戰爭動亂,小到失戀生病----都會影響到物質生產,進而在不同程度上使人類社會發生混亂和倒退。於是,為了保證社會的穩定和繁榮,保證各種物質能夠源源不斷的生產出來,實現人類的幸福,就有必要消滅這些不穩定因素。

“美麗新世界”的設計者認識到,改造社會的基礎在於改造人。以前諸次社會革命,之所以成果不大,就在於它們對人的改造還不徹底。“美麗新世界”將利用先進的科學技術,在四個方面徹底改造人。

(1)杜絕有先天缺陷的嬰兒,建立萬無一失的優生體系。人的生產採用標準化的工業過程。人類的出生地不再是醫院婦產科,而是類似高級養殖場的“人類孵化中心”。為了防止父母的不良基因遺傳給新生兒,胎生被取消,人是直接在孵化車間裏被創造的,身上只含有優良的基因,所有對社會穩定繁榮不利的基因都將被去除。

(2)並不是所有的工作都需要高質量的人來完成的。如果讓有才幹的人去幹低級工作,他勢必會感到非常痛苦,這就為社會不安定埋下了隱患。低等人的活只能讓低等人去幹,因為他們不會覺得在做犧牲。所以對人進行識別和分類是免不了的,識別工作從胚胎時期就開始了,不同等級的胚胎將接受不同的培養,並且用各種手段強化胚胎之間的差別,以便適應將來不同崗位的需要。比如,在胚胎髮育的後期,等級越低的胚胎就供氧越少,最早受到影響的是頭腦,然後是骨骼,這樣就確保了這些胚胎無論在智力和體力上都是低人一等的。

(3)只給人分類是遠遠不夠的,還必須讓每個人安心接受自己的等級,熱愛自己的等級,忠於自己的等級,這樣才能避免等級之間的衝突。這必須靠宣傳和教育來實現。在“美麗新世界”裏,每個人從嬰兒期開始就接受精心安排的説教,哪怕睡眠的時候,都會有一隻喇叭對着你的耳朵,低聲細語,反覆灌輸各種教條。一旦人在思想上接受了社會現實,認為發生的一切都是合理的,就不會有自覺的動力去改進社會,那麼社會不穩定的因素就消除了一大半。

(4)人在日常生活中還是會產生很多煩惱和痛苦,必須找到辦法來消除它們。最常見的煩惱有兩種,一種是性壓抑,另一種是衰老。性壓抑是人類社會穩定的大敵。為了使每個人性慾都能得到充分的滿足釋放,“美麗新世界”提倡性的泛交,男女之間不再有夫妻關係,而只有性交關係。至於征服衰老,這“並不是因為要保證老年人的健康,而是因為老年人總喜歡消極退卻,相信宗教,靠讀書和思考混日子。他們會思考”,這是對社會穩定的潛在威脅。所以必須“給他們保健,不讓他們生病,人工維持他們的內分泌,像年輕人一樣,給他們輸入年輕人的血液,保證他們的新陳代謝永遠活躍。因此他們就不會老。”

除此以外,“美麗新世界”還提供一種安全的,叫做“唆麻”(soma),這種“具有酒精的一切好處,卻沒有兩者的壞處”,一旦產生了各種煩惱,只要服了這種藥,就會立刻昏昏大睡,醒來以後所有不愉快都會忘得一乾二淨。

“美麗新世界”的設計者明白,社會穩定的關鍵在於控制人的思想。思想自由是最大的威脅。新思潮的出現,往往是社會革命的前奏。允許一個人自由思考,接觸各種思潮,將是極具有破壞力的。於是,“新世界”裏不允許思想自由,因為這種自由的副作用實在太大,將有可能將人類倖幸苦苦創造的物質毀於一旦。在“美麗新世界”裏,各種有害思想都象病菌一樣被排除在外。人們不再需要宗教,因為沒有什麼可祝福和祈禱的,人們也不再信仰上帝,而轉而信仰亨利·福特。國家用快樂和消遣作為思想的替代品,思想的空白被各種各樣的娛樂和感官上的刺激所填補。

寫到這裏,“美麗新世界”是一個什麼樣的世界,大家也就一目瞭然了。這是個極度繁華的世界,又是個人地位極度卑微的世界。人喪失了思想的功能,只是作為社會的附庸而存在,社會財富不僅是人享受的對象,更成為了人為之服務的主人。幸福本來是人生追求的一種目的,現在卻反過來成為人的枷鎖,這不能不引起我們的深思。

赫胥黎寫作這篇小説的時代,二十世紀的科學大爆炸才剛剛開始。七十年過去了,小説中的許多預言已經實現(比如克隆技術),而且人類社會的某些發展似乎也正朝着小説中的方向前進。也許現在我們還説不上來,理想的社會應該是什麼樣,但至少《美麗新世界》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反例,不理想的社會可能是什麼樣。

對於這樣的社會,儘管它有那麼多的好處,我們的回答也仍然象書中“野蠻人”(指來自“美麗新世界“以外的人)的回答一樣:

“我不需要舒服。我需要上帝,需要詩,需要真正的危險,需要自由,需要善,需要罪惡。”

“實際上你要求的是受苦受難的權利。”

“那好,”野蠻人挑戰地説,“我現在就要求受苦受難的權利。”

“你還沒説要求衰老、醜陋和陽痿的權利;要求害梅毒和癌症的權利;要求食物匱乏的權利;討人厭煩的權利;要求總是戰戰兢兢害怕明天會發生的事的權利。要求害傷寒的權利;要求受到種種難以描述的痛苦折磨的權利。”

良久的沉默。

“這一切我都要求。”野蠻人終於説道。

新世界的貓讀後感篇2

我翻開了《美麗新世界》這本書,説實話我其實沒有太懂。整本書前期花費了許多篇幅介紹世界觀,這個世界觀非常奇特,人由瓶中出生,從出生就開始被設定,每一個階層,每一個工種都沒有選擇,一個人的一生從出生就已經被定好,這是多麼可怕的一個世界,卻被用幸福快樂來包裝。

在美麗新世界裏,人就像產品一樣被批量生產,各司其職,除了他們的職責以外什麼都不會,遇到問題不會解決只會嗦麻逃避,就像是社會機器上的每一顆沒有思想的螺絲釘,行屍走肉一般地幸福着。

後來,野蠻人約翰的到來才是本書的高潮部分,約翰原本應該不應該出生,他的母親是新世界的人,不被允許懷孕生子,這打破了新世界的規定。但是他的母親流落在野蠻人區域,無法回到新世界,只能生下了他。他在原始的環境中成長,熱愛着莎士比亞,對新世界的思想完全無法理解。他喜歡列寧娜,但是列寧娜完全是一個新世界的人,就跟他母親一樣。思想道德的碰撞,矛盾的激化使他痛苦卻毫無辦法。他無法適應新世界的生活,就如同他的母親無法適應野蠻人的生活,從小的教育、環境不同,接觸的事物不同,造就了不同的思想。彼此無法理解,無法適應,造成了最後的悲劇。

然而孰是孰非,我心中卻沒有答案,文明的急速進步和人性的自由發展究竟如何能夠達成平衡呢?

新世界的貓讀後感篇3

在那個美麗的新世界裏,大多數人的一生都已被安排得妥當,妥當得不像一個人,更像一個又一個的機器。

五個階級的社會,和現實情況沒多少區別。條件預設之下,人人都感到幸福,這樣的社會看似美好,但能不能算是社會這一點很值得懷疑。更像是一個幸福大機器。

大機器裏的小機器,人人都幸福。野蠻人的極端反抗,愚蠢又動人。難道證明我們獨立思想的唯一手段就是痛苦?可我們卻想逃離痛苦追求幸福?這不是太諷刺太矛盾了嗎!

現實中的條件預設實則不少,只不過都有個度。比如給你一個標準,標準之上是好,標準之下是次,標準存在的意義是給不會自主意識到標準存在的人一個心安的環境和體系,只有在那樣的體系之下,他們才不會胡作非為。

而意識到標準存在的人,有的主動,自主選擇,於是成為了我的人生我做主;有的人被告知,彷彿打開了一扇新的大門,凌駕於標準之上,引發騷亂。

痛苦始終都是社會立足之本,革命是因為痛苦,改革是因為痛苦,前進是因為痛苦,人類基因裏的趨利避害,害能給我們帶來更大的動力。

何時才能因為極致而極致,恐怕得等到我們擺脱了這沉重的軀殼,成為單純的精神之體的那天才有可能吧。

但那時人類也已不是人類。

ps:這本書裏的東西,就是大劉缺的。不是文筆,而是對未來人文的深刻思考。

新世界的貓讀後感篇4

書中描繪了一個科學無限發達、秩序極度穩定的烏托邦——人類的幸福是精英治國下的科學工程,人類的出生由“孵化和設置中心”用試管和器皿在流水線上精確地操作,“胎生”成了被淘汰的污穢詞彙;人在出生前,被設定成五個從高到低的等級、不同等級人類將在出生後擔任辛苦程度遞增的工作,但無論被設置的條件好與壞,每一個人都樂於接受自己的社會角色,並因此感到慶幸和自豪;不愁吃穿,沒有疾病,不害怕死亡,青春永駐,沒有衰老和醜陋,人人彼此相屬;想要什麼就能立即得到,絕不會想要得不到的東西;萬一出現了不良情緒,也不需要擔心,吞幾片對身體無害的藥物便能立即忘記煩惱——人民熱愛集體、熱衷於消費,被設定為“永遠幸福”。

這個世界被設定得“完美”,沒有痛苦,沒有衝突,沒有求而不得的憂慮,沒有面對困境的忍受或抗爭——沒有強烈的情感,沒有閃耀的思維火花,沒有美好高尚的品格。

這個“完美”世界聽起來讓人毛骨悚然。

人類再不需要依靠自由意志去通過個人創造、情感體驗、藝術和美的追求來獲得幸福;人自出生就已擁有一切。

劉瑜在序裏問,“你還要些什麼”,她給出的答案是:通過個體努力去爭取幸福比“被幸福”更體現生命的價值。

整本書也通過用反諷意味十足的筆觸來描繪出的可怕烏托邦,來證明,真實的自由的人生雖然伴隨痛苦,但因此獲得的幸福才是真正的幸福。

距離這本書出版已過去近百年,事實證明烏托邦正在慢慢實現,烏托邦文學的預言性讓人起一身雞皮疙瘩啊。

新世界的貓讀後感篇5

?美麗新世界》是著名的反烏托邦小説,但同為反烏托邦小説,《1984》和《美麗新世界》的畫風迥異。

在《美麗新世界》中赫胥黎闡述了一種被稱為蘇摩的藥物。這種藥物吃下去之後不僅不會危害社會和自身健康,而且會讓人感到快樂和充實。

不禁會想假使小説裏的蘇摩真實存在,現實生活又會是怎樣的景象。

記得王小波説一句話,快樂和痛苦本來就分不清楚,只求他貨真價實。畢竟王小波只有一個,同他一類的人也是少數。

各類層出不窮的綜藝節目,各種流行的短視頻app,各種直播平台等等等等充斥着我們的生活。我們在廉價的娛樂和消費中不斷獲取短暫的快感,在不需要大腦思考的垃圾文化和快餐文化中汲取快感,並且像依賴藥物一樣依賴娛樂,娛樂至死。

這些都何嘗不是我們身邊的蘇摩。

?美麗新世界》裏闡述了一個寧靜統一的社會。沒有紛爭和硝煙,統治者最主要的目的是防止被統治者“調皮搗蛋”。通過廢除家庭等方式使得生活在這個社會的人自主地放棄創造性的活動。《一九八四》權力是通過施加痛苦而得到滿足,但《美麗新世界》裏,是通過給予化了粧的侮辱——快樂。

每一個人都想要“放蕩不羈愛自由”,但面對生活必需品不會產生顧慮的生活,嗯,真香!作為一個普通公民參與政治也是同樣的道理,如果生活能維持着習以為常的繁榮富足,實在沒有戒心去質疑由上至下的由各類專家組成的寡頭政體的統治,如此可能便進入了秩序烏托邦的操縱圈套,就像美麗新世界裏的人在睡夢中被告知千萬遍的那樣:無論他是誰,當他活着的時候他很開心。現在每個人都很開心。

如果你現在很開心,你是在睡夢中,還是醒着?

新世界的貓讀後感篇6

無論是《美麗新世界》、《動物農場》、《1984》,對未來世界的暢想無論物質上是好或是壞,相同點是整個社會對於精神的控制和故事的主人公具有的反叛精神,反對社會中普通存在的控制,追求精神自由。

美麗新世界中批量製造嬰兒,把人劃分為不同等級。孩子從出生起就灌輸這個等級的思想,無處不在的觀念灌輸,睡眠、上課、娛樂中都灌輸社會既定的觀念。“最終孩子的`思想就是這些暗示,這些暗示就成為孩子們的思想,不僅僅是孩子的思想,也是他們成年後的思想,一生如此,判斷、渴望、和決策的思想就是由這些暗示組成。”社會井然有序的代價是每個人都放棄自己的獨立思想,“這就是幸福和美德的祕密——喜歡上你們要做的事情,所有的設置都在於讓人們喜歡讓他們無法逃避的社會命運。”書中特定的環境讓人不禁類比真實世界與作者虛構的世界,其中的相似之處。人最重要的是有所認知,有所覺醒;從被社會灌輸的既定觀念中醒來,掙脱開來,用自己的思想做判斷。

美麗新世界中不歡迎離經叛道的人,“如果一個人與眾不同,他註定要孤獨,他們對與眾不同的人非常殘忍”“我們很容易就造出一個新的出來——我們願意造多少就造多少,離經叛道威脅的不僅僅是個人的生活,它衝擊的是社會,是社會是社會。”社會任何時候都很少容忍離經叛道者,當權者維護固有的秩序和利益。

美麗新世界是一個虛構的世界,拋棄表面因素,美麗新世界多多少少是現實世界的縮影;固化的階級和思想,對自由的控制。人最後能保留的是思想的自由,而這思想的自由也受制於人們接受的教育。

新世界的貓讀後感篇7

在學習英語的時候。也許有的同學會羨慕歐美人那一口流利的英語吧。其實羨慕是完全不必要的。我們中華泱泱大國,5000多年的文化歷史,豈能是這些歐美小國能夠比擬的呢?話説到底,這都是應試教育帶來的弊端,學習英語本身是沒有錯的,它能增進我們的視野,也能方便的利外國朋友的交流,讓我們更好的瞭解,把握住世界的動態。但讓我想不通的是。我們白己的語言,我們自己的漢字,這幾年卻似乎被人忽視掉了。

也許有的人説,漢字還要學習嗎?我們天天在説,天天在用的東西,就算不學也能夠學握的。是的,你也許識字,也許能看明白報紙利電視。但是給你一篇古人寫的文章,你是否能看得明白呢?知道里面所要表達的含義呢?中華民族幾千年的文明進程,很多是被記錄在紙上的,如果我們連這些古老的文字都搞不懂,怎麼還好意思去提弘揚民族文化,繼承前人遺志呢?記住,忘記過去,就意味着背叛。

漢字最注重的是橫平豎直。中國人民同樣如此,我們平時所推崇的東西不正是這些嗎?老師從小就教育我們為人正直,不屈不撓,有情有義,誠實誠信。我認為,我們的漢字不僅僅是一種語言的工具,更是一種文化,是一種二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的民族氣節。中華民族歷來備受外族欺擾,從秦王漢武時期的匈奴精騎,到五胡亂華的震盪紛爭,從蒙古大軍的匆匆鐵蹄,到日本鬼子的南京屠掠。我們的國家,我們的民族卻始終沒有在這些外來入侵者面前屈服。我們嚥下悲痛的眼淚,拿起反抗的錘子和鐮刀。保衞我們的家園,保衞我們的祖國。

新世界的貓讀後感篇8

這個“美麗新世界”,難道不是人們一直心心念念嚮往的生活嗎?難道不是社會發展正在努力實現的宏願嗎?———“世界穩定,人民幸福(不必為土地和主權爭論不休了,沒有了戰爭)。人們要什麼有什麼(不必為生存發愁了)。決不會想要得不到的東西,人們富足、安全(每個人都無條件相信自己擁有的就是最好的)。不會生病,不害怕死亡(解決了人類終極難題)。對激情和衰老一無所知(永葆青春、性無禁忌,絲毫不用壓抑本性了)。沒有父親、母親的煩惱事,沒有妻子、孩子或愛人讓他們產生強烈的情感(免去了多少人七情六慾的枷鎖)。如果有問題,有嗦麻幫忙(不必再為壞情緒苦惱了,分分鐘到達“彼岸”)”。———偉大的作者啊,將人類的理想國、烏托邦,用文字勾勒出來後,所有人都不淡定了。這個美麗新世界,真的是我們想要的嗎?———沒有了信仰,沒有了割據之戰,世界便成了君主的城池,人們則淪為了玩物任人擺佈;沒有了生存壓力、沒有了慾望,便失去鬥志,亦然體會不到擁有的快樂;沒有了激情澎湃的心潮、沒有了對青春永駐的嚮往,沒有了提防和忍耐的病痛、也沒有了對死亡的恐懼,和行屍走肉有什麼區別。至於情感,是人類與動物最大的區別。我一邊看着文章…一邊打着寒顫,因為我覺着我們已經走在新世界的路上了……

向文末自殺的野蠻人致敬,敢於堅守做自己的人都是勝利者。像極了當今社會那些擁有鮮明個性的人,不認命,敢於活出真實的自己,當然也要能揹負的起相對的責任。最近特別火的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也是這個信念:“我命由我不由天,是魔是仙,我是誰只有我自己説了算!”口碑一路飆升,説明人的潛意識是渴望獨立自主,掌控命運的。無可奈何,大多數人只能在心裏澎湃一番,迴歸現實依然無力改變。

回顧這本書,突然感覺我身上所有的缺點,像失散多年的老友,慶幸它們還在,至少能讓我感覺,自己還活着;慶幸現在的世界,有紛爭、有慾望、有激情、有愛…才有日新月異不斷進步的時代。“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一點沒錯!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