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下的六便士讀後感最新7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7.52K

寫好一篇讀後感有助於強化我們對名著人物的理解,寫讀後感是鍛鍊我們獨立思考的能力的,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月亮下的六便士讀後感最新7篇,供大家參考。

月亮下的六便士讀後感最新7篇

月亮下的六便士讀後感篇1

地上滿是六便士,他卻抬頭看見了月亮。

?月亮與六便士》毋庸置疑的文學經典,一開始並不太理解書名的含義,甚至會覺得有點莫名其妙,因為朋友提前而對此書產生興趣,如今讀來,甚是喜愛。

我無法想象那些終日被生活所迫而做着自己不喜歡的工作的人們,他們有許許多多可以改變的機會,或許他們曾千千萬萬次想過要改變,但始終沒有付諸行動。

斯特里克蘭突然的離開,讓人摸不着頭腦,旁人不斷的揣測他可能的去向,甚至於他的妻子也認為他是因為他與某個情人走了。

那個之前沉默寡言的斯特里克蘭與後期形成巨大反差,因為熱愛,因為心中那束光,沉默是因為被某些現實的因素所束縛,直到他丟下所有人都認為美滿的家庭與所擁有的一切,才正真找到了自我,活成了自我,就像被桎梏的身體重獲了自由,重新擁有了信仰與期待。

在毛姆的筆下,看似每個人都與我們不相干,但其實都像是我們身邊的某某,在你不顧一切去追尋自己夢想的時候,會有人譏諷詆譭,有人從反對到接受,有人義無反顧的支持,也有人默不作聲付出。

但主角永遠是你自己,決定權在你手裏,能為你負責的只有你自己,你聽見的所有反對或贊同的聲音都是基於你的選擇,他們各有各的理由支持或反對,只有你自己才真正清楚自己想要的到底是什麼。

為了自己熱愛的事情,我願意付出一切,即使看上去遙不可及的地方,也會因為你的努力你的不放棄離你越來越近。

最後抵達終點固然再好不過,如若沒有,也絕後悔,因為這是我的選擇。

月亮下的六便士讀後感篇2

對於我而言,小説的魅力不是多麼跌宕起伏的故事情節,而是作者將生活中會經歷的矛盾鋪開了給大家看,通過戲劇化的情節將這些矛盾點不斷推進,而在這個推進的過程中,我們可以看到的不過有主人公的命運,也可以看到自己生活的影子。在矛盾中掙扎似乎是每一個人都要經歷的宿命,但是人不能為了逃避這個痛苦過程,而不去思考,因為我相信人需要的絕對不僅是幸福而麻木的一生。《月亮與六便士》就是一部講述現實和理想矛盾的小説,它是20xx年迄今為止kindle付費閲讀量最多的作品,由此可見其受年輕人歡迎的程度。如此受歡迎的原因不難理解,因為對每一個年輕人而言,“月亮與六便士”是一個正在進行時的矛盾,大多數人希望在小説中獲得共鳴或者找到答案,不過答案真的存在在書中嗎?

小説的情節很簡單,講述了主人公思特里從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中逃脱出來,從一個證券商變成了一個貧困潦倒的畫家,他最終因為患麻風的病死在了滿牆都畫了自己作品的房間裏。如果道德家在場,絕對會從上到下、從裏到外地批評一通主人公,其實就在小説中,思特里也獲得了不少人的批判咒罵,因為思特里為了追逐自己作畫的夢想,不光拋棄了自己光鮮亮麗的生活,而且也拋棄了妻子和子女,之後還有很多情節,包括思特里的朋友把他從生死線上救回來,然而思特里和朋友的妻子出軌,並且最後跟朋友的妻子分手導致朋友的妻子自殺等。

小説裏面的人物經常會幫讀者問思特里“你難道不愧疚嗎”,但是顯然思特里根本不在乎這些,像小説裏寫道“他絕不會忍受任何外在桎梏。依我看,他生命中只有那迷也似的熱情,無休止地驅使他奔向一個他自己都不清楚的目標;若有任何東西妨礙征程,他會從心底把這東西連根拔除,哪怕慘痛不堪獻血淋漓也在所不惜。”在追逐夢想到道路上,思特里絕對是個毫無保留的朝聖者,在達到目標之前,他可以放棄生命,不在乎道德約束,做一個冷漠自私的人。或許讀到這裏,每一個讀者都知道從這本書中不可能得到選“月亮”還是選“六便士”的答案,因為在思特里沒有任何所謂的現實與理想的矛盾,在追逐理想的歲月中,不論是外人的非議咒罵,或是自身的疾病痛苦都沒有讓他想要放棄的想法,這本書只是讓你更加清楚直接的看到了這個世界的矛盾,該如何作出選擇,更重要的是看自己願不願意做一個一無所有的朝聖者。

?月亮與六便士》正如它的題目一樣主要是圍繞現實與理想之間的矛盾作為核心展開故事,但是除了主人公思特里這條故事主線之外,一些故事輔線同樣值得深思。例如思特里的好朋友德克是一名只能畫出庸作的畫家,但是他卻能看出思特里畫作的不俗之處,或許藝術本身就是矛盾的事物,讀後感藝術是人類精神世界的表現,但是很明顯原始藝術不是受過高等教育成為貴族就能學習來的,同樣也不是窮人永遠無法購買的奢侈品。還有例如醫生放棄了深造名額,甘於在小島上做一個默默無聞的人,相比頂替了他的外科醫生,生活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看到這裏我想到常常有長輩跟我説某人明明一手的好牌最後打爛了,這個醫生不就是長輩説的這種人,成功的單一定義或許侷限了我們對生活的期待,在生活中還是不要輕易地去評價別人的生活吧。

還有許多值得挖掘的故事輔線就不一一列舉了,而且每個人看的的感悟都不一樣,需要每位讀者自己去一一挖掘。就像開頭所説,小説如何更好地把人生的矛盾展現給讀者或許比跌宕起伏的劇情更重要,好的人生或許也不是追求華麗的偶像劇式的經歷,如何能夠在充滿矛盾掙扎的一生中認識生命才是最重要的吧。

月亮下的六便士讀後感篇3

毛姆在中國的讀者心目中有着比較特殊的地位。一方面因為他是為數不多的來過中國的歐美作家,1909年到1910年期間,毛姆沿着長江流域一路旅行,寫下游記若干,並以中國為背景創作了長篇小説《面紗》;另外一方面是因為《月亮和六便士》這本書,嚴格來説這並不是毛姆最好的小説,但是因為作品本身帶有的屬性,展現了藝術攫人的力量,在文藝青年中口口相傳。

簡單來説,如果你要走上文藝之路,請先看一遍《月亮和六便士》。書中文字的犀利,人性的洞察,藝術的表達已經被反覆談論了很多次,這一次,我們來談談有趣,八卦一下這本書相關人物。

毛姆和高更有沒有交情?

雖然毛姆從來沒有承認過,但是評論界一直公認《月亮和六便士》中的主人公思特里克蘭德是以法國後期印象派大師高更為原型進行的創作。書中毛姆以第一人稱的身份講述了他和這名天才畫家的故事,雖然毛姆在多本小説中應用了這一手法,但結合到原型這一説法,我們不妨八卦一下毛姆和高更有沒有可能是認識或者有交情的呢?

毛姆1874年出生,1965年去世,他的作品很多,足跡也遍佈全世界,也曾經長期生活在巴黎,但他的活躍期間主要是二十世紀上半葉;高更出生於1848年,去世於1903年,他的活躍期間主要是19世紀70-90年代。毛姆寫出處女作《蘭貝斯的麗莎》是在1897年,在此之前他只是英國一家醫院的學生,而且毛姆真正在文藝圈聲名鵲起是在1907年的幾部戲劇;而1897年高更已經進入人生中的最後幾年,在馬克薩斯羣島上孤獨地生活並於1903年去世。所以,從理論上來講,兩個人是沒有任何交情的,甚至有可能的一種情況是,在高更去世前,毛姆都沒有聽説過這個人的名字。

據説毛姆在周遊南海羣島的時候,在塔希提島上發現了高更畫的窗板,從而產生了靈感,從而才創作出的《月亮和六便士》,但這是一本小説,而不是傳記,而且毛姆也從來沒有公開説過原型是高更,因此這件事情其實是要打個問號的。

思特里克蘭德到底是不是高更?

翻開高更的生平,對比《月亮和六便士》,會發現思特里克蘭德和高更最大的幾個相似之處在於:他們都曾經做過股票經紀人,他們都在中年時辭去工作並與家庭決裂然後從事繪畫,他們都去了塔希提以土著人的方式生活相當長的時間,他們都是生前窮困潦倒而在死後成為了偉大的畫家。

但是兩個人不同的地方也比比皆是。首先國籍就不一樣,思特里克蘭德是英國人,辭職後才去了巴黎,但高更是土生土長的法國人。思特里克蘭德後來去了塔希提並且在那裏重新結婚生子畫畫,到死也沒有離開過,也沒有再與外界聯繫,並從始至終保持着昂揚的生命力和創造力。高更雖然在塔希提生活了相當長的時間,但是他曾經帶着在塔希提創作的畫作回到巴黎辦展,失敗後重回塔希提,窮困潦倒下一度自殺,後來又去往馬克薩斯羣島,並在那裏去世。

書中的思特里克蘭德在拋家棄子要去搞創作之前,似乎與文藝圈沒有任何交集,也不熱愛她妻子的那些文藝圈聚會,離家出走開始畫畫好像是突然間靈光一閃的樣子,所以一度被家人懷疑是跟人私奔去了巴黎,就連毛姆也沒有清楚地解釋他這樣做的動機,似乎僅僅是憑着藝術對於他靈魂深處的那種感召而依然走上這條道路。高更雖然做了類似的事情,但是就好理解許多,高更一開始就在做買畫投資的交易,也是一名業餘畫家,混跡於印象派畫家圈子,和畢沙羅的交情還不淺。在1883年辭職成為一名職業畫家之前,高更其實就已經小有名氣,1876年他的一副作品還入選了巴黎沙龍,這可是相當高的認可了,所以高更最終決定辭職開始追求藝術,其實是一個再正常不過的邏輯。只不過印象派當時還沒有這麼高的地位,巴黎的著名畫家也是一抓一大把,當畫家基本就等同於生活沒保障,應該是高更家人的極力反對導致了他與家庭的決裂。

書中的思特里克蘭德性格異常怪癖,不愛跟人打交道,甚至連自己的作品都不肯輕易給人看,更不拿出去賣,似乎創作只是為了最純粹的對藝術的終極追求;但是高更不是這樣,那個年代的畫家全都不是這樣,雖然我們聽説過很多不被當時的世人所認可的畫家,但是他們都會努力地到處去推銷自己的作品,因為他們如果不這樣做就會餓死,更何況他們還要喝酒喝咖啡泡妹子;高更也是如此,他的社會活動相當頻繁,參加了印象派的幾次畫展,還辦過個人畫展,他一度是印象派的中堅人物,是梵高的崇拜對象,只不過後來他的個人風格發生了重大變化,與印象派正式決裂之後,他才陷入了作品無人問津的境地,孤獨地踏上了塔希提。所以説高更的藝術人生有大氣有大落,而思特里克蘭德的藝術人生從來就沒有起過。

月亮下的六便士讀後感篇4

一天多的時間讓我暢快地看完了這篇小説,其實我更願意相信作者,這就是真實的記錄。

毫無疑問我是喜歡這樣的人生的,作者的,或主人公的。

查理斯?思特里克蘭德的行為無疑具有相當的夢幻色彩,這一點與他是不是所謂的藝術天才並無關係。假如他並沒有成名,並沒有被人們認為偉大,他的生活依然具有巨大的吸引力。他的所有行為不能用天才這樣的名詞來辯解也同樣不能作為理由。這樣純粹的人生是幸福的。

當我驚異於其中對於女人的描述之精闢時我想到這樣一篇關於靈魂對美的追求的文章是否摻雜了太多不必的對女人的描寫,當我這麼想的時候又發現作者其實是把女人作為世俗的代言人,作為了無法理解抽象的真實的純粹的美的人羣的代表。於是與純粹的美對立的廣大的複雜的世俗世界可以用具體的對三個女人的描述來表現。從結果來看,這樣做非常有效。再次引用某名人的名言:“男人上半身是天使,下半身是魔鬼;而女人全身都是魔鬼。”對每一個女人的描寫都會讓人首先像作者一樣覺得不可理喻然後馬上發現就是這樣

查理斯?思特里克蘭德作為一個證券經紀人,最開始給作者一個很悲劇的印象:“很清楚,他一點兒也沒有社交的本領,但這也不一定人人都要有的。他甚至沒有什麼奇行怪癖,使他免於平凡庸俗之嫌。他只不過是一個忠厚老實、索然無味的普通人。一個人可以欽佩他的為人,卻不願意同他待在一起。他是一個毫不引人注意的人。他可能是一個令人起敬的社會成員,一個誠實的經紀人,一個恪盡職責的丈夫和父親,但是在他身上你沒有任何必要浪費時間。”這樣的看法這樣的口吻時常看到,大多時候自己會對這種評判充滿懷疑。外向的人處世可能會在方式手段上非常複雜,但目的總是很明確,而內向的人你根本不知道他到底要的是什麼。大多數時候這種矛盾是隱蔽的,他們的鬥爭會在你的眼皮底下進行,在你察覺之前結束。然而有時候他們鬥爭的最終結果是放棄偽裝。於是他們表現的很有“個性”。於是他這樣突然快速地逃離了他本來的生活,他本來的禁錮。如果他不能盡力讓你感到乏味那他就只有讓你感到怪異了。於是那個乏味的人可能會説出別人無法接受的言論,可顯然作者同樣特別,看起來他並不激動,他同樣擁有冷漠(或者説冷靜)的特質。

整篇文章我看的最不淡定的地方,是看到可憐的可憐蟲施特略夫的表現時,他很好的扮演了老好人的角色,一如“以德服人”的雷老虎。然而正如作者所説,他又是如此的矛盾,庸俗的創作與需要的不只是靈魂的鑑賞能力;善良的內心與滑稽的外貌行為;悲慘的命運讓人同情,毫無自尊的表現又讓人憤怒;然而這懦弱恥辱的表現的原因又可以説是高尚的心靈與博大的胸懷,所謂寬容也不過如此了吧。查理斯?思特里克蘭德,在他做出追尋美的決定後可以説是幸福的而且無疑是相當幸運的,而這位可憐的施特略夫就真的活脱脱是一個悲劇了。至於那個女人。“勃朗什?施特略夫自殺並不是因為我拋棄了她,而是因為她太傻,因為她精神不健全。”這是實話,這樣的關係讓我想到了織毛衣,可是sb只有施特略夫,勃朗什精神不健全算不得sb,而思特里克蘭德則是一個奴隸主。

最終這個奴隸主到達了屬於他的仙境,世外桃源的屬性塔希提島看來是佔齊了的。他可以在這裏進行最後的鬥爭以及最終的釋放,一個女人,毋寧説是一個奴隸,幫他搞定所有除了創造或者説是表達美以外的事情,於是看起來他得到了涅槃,雖然沒有留下證據。

其實你也有機會的。

附註:雖然提到了,但我還是想把這個女人的想法單獨擺出來,以證明女人真是不同的物種:“我的第一個丈夫,約翰生船長,也總是經常不斷地用鞭子抽我。他是個男子漢,六英尺三高,長得儀表堂堂。他一喝醉了,誰也勸不住他,總是把我渾身打得青一塊、紫一塊,多少天也退不去。咳,他死了的時候我那個哭埃我想我這輩子再也不能從這個打擊裏恢復過來啦。但是我真的懂得我的損失多麼大,那還是在我同喬治?瑞恩尼結婚以後。要是不跟一個男的一起生活,你是永遠不會知道他是怎樣一個人的。喬治?瑞恩尼叫我大失所望,任何一個男人也沒有這麼叫我失望過。他長得也挺漂亮,身材魁梧,差不多同約翰生船長一樣高,看起來非常結實。但是這一切都是表面現象。他從來沒有喝醉過,從來沒有動手打過我。簡直可以當個傳教士。每一條輪船進港我都同船上的高級船員談情説愛,可是喬治?瑞恩尼什麼也看不見。最後我實在膩味他了,我跟他離了婚。嫁了這麼一個丈夫有什麼好處呢?有些男人對待女人的方式真是太可怕了。”

這真是太可怕了。

月亮下的六便士讀後感篇5

讀了兩遍《月亮和六便士》,對毛姆的這個並不算很長的名作所知還是甚少,姑且聊一聊自己膚淺的看法。

之所以讀毛姆的這篇名作,是因為之前不知在哪裏看到一名篇介紹,略微知道這部小説的主人公的原型是高更,抱着借讀小説了解一些繪畫藝術的功利目的,開始了閲讀這部以前並不太在意的小説。通讀後,發現自己這個功利想法落空了,自己對繪畫的瞭解,並沒有增加些許。或許,這是對我如此功利的一個嘲諷。

從我所涉獵不多的文學作品來看,竊認為小説要不因為情節曲折離奇取勝,要不因其擅長刻畫人物見長,毛姆的《月亮和六便士》卻如同一箇中間派,既談不上情節的跌宕起伏,刻畫人物較一些文學作品也無太多過人之處。但是,作為名篇,這部小説的獨特之處,對人性的剖析卻是其極其出彩之處。

一般的人作為一個社會性羣居動物,對周圍人的看法極為在意,哪怕外在的事物,其實對內心並沒有最終的傷害,但是為了獲得社會的認同,人就會屈從外部的影響,最終自己都不瞭解自己,成為浮萍,隨波逐流。無論是在世俗眼光中看來,是平庸的普通人,還是所謂的成功人士,概莫能外。如果硬要説有區別,無外乎浮萍大小不同而已,最終也是流向同一個方向。這點,在斯特里克蘭德太太身上表現的非常鮮明。

當得知她丈夫棄她和孩子而去追求繪畫的夢想時候,她要求作者不要告知外人她丈夫棄她而去的具體原因,對外只稱是丈夫攜情人私奔。這個原因,在外人看來很容易理解,她也能得到其他人的同情和支持。如果外人知道她丈夫是為了追求繪畫夢想而拋棄她,周圍的人肯定難以理解,她肯定也會成為很多人的笑柄。

當斯特里克蘭德死後名聲顯露,她又緊緊抓住自己是名畫家遺孀的頭銜,抓住世俗的功名。如此種種,在作者看來,極為諷刺。但是,站在世俗人的角度,她的做法也格外正常。所謂求仁得仁,世俗人只要表面上的功成名就,且早已把它作為信條,深深地紮根在心底深處,絲毫不能動搖。或許,這不值得推崇,但也無不可。

?月亮和六便士》中借斯特里克蘭德的話,説了很多在現代社會看來對女性不敬的話,對女性做了很多在現在看來有失公允的判斷,女性在看書過程中,心裏難免有些膈應。但是,撇開本書成書的歷史背景,某些説法,在現在看來,仍有普世意義。

女性,深窺其內心,真的感性多過於理性,對待愛情,較男人認真的多,也偏執的多。施略特夫太太對待斯特里克蘭德的感情,就很好的體現了這點。

當施略特夫請求她照顧斯特里克蘭德的時候,她極力反對,就是她女性的潛意識已經意識到,只要她與斯特里克蘭德朝夕相處後,肯定就會發生不好的事情,她的貞潔和良心要求她對得起施略特夫。當施略特夫把斯特里克蘭德接回後,她所擔心的終於成為了事實。她對施略特夫的感情,原本就是建立在很不牢固的基礎上,斯特里克蘭德這個外力一介入,很快就沖毀了這個籬笆扎的並不深的感情小屋。

遺憾的是,斯特里克蘭德本身都掌控不了的極端人性摧毀了她,女性對感情的偏執也摧毀了她,讓她走上了不歸路。其實細究起來,施略特夫太太對斯特里克蘭德的感情,可能也不算愛情。然而,這肯定不是作者在本書中着重強調的,我也不敢囉嗦太多。

即便施略特夫太太的結尾讓人傷感,仍需説明女性是這個世界上最堅韌的動物,或許只有斯特里克蘭德這樣被心中慾望牢牢掌控已忘卻人情倫理的男人才能與之匹敵。當斯特里克蘭德拋妻棄子後,斯特里克蘭德太太馬上自謀生計。斯特里克蘭德太太或許虛榮,或許有點市儈,但女性的堅韌卻從未拋棄她。同樣,施略特夫太太走上不歸路是個悲劇,卻也可以看作女性堅韌的表現,幻想破滅了,她可以付出生命,這份決絕,這份悲壯,不也是女性堅韌的一種表現嗎?愛塔不也是如此嗎,即便斯特里克蘭德深染重疾,她不離不棄,堅決執行斯特里克蘭德的遺願,其忠貞也着實讓人動容。

通篇看來,作者探究最多的還是藝術家的人性。斯特里克蘭德在拋妻棄子之前,對人際交往雖然不是很擅長,但是至少場面上稍微應付得過去。但是當他棄家出走後,他彷彿成為了一個天外來客,人情倫理對他不起一絲作用。他可以捨棄作為丈夫和父親的責任,拋妻棄子。他在得到施略特夫的幫助後,接受了施略特夫太太的棄夫跟隨,完全就是忘恩負義的行為。他的身上有太多矛盾,或許正如書中其他人所言,作為一個天才,他也揹負了太多負擔。

他的慾望控制了他,讓他離經叛道,做出了很多在世俗看來絕不能接受的舉動。他控制不了自己,他也在苦苦掙扎,細思之後,這也成為作者同情他的理由。但或許就是這諸多矛盾,是一個天才所必須揹負的,上天在給予他一個東西的時候,必然要拿走另外一個東西。

其實上天是公平的,對待天才如此,對待我們平凡人也是如此。正因為如此,天才雖然有不少為世人所不容,但世人應該寬宥他們,正因為他們的揹負,才留給我們非常有價值的東西。這些東西,突破了我們普通人的天花板,某些方面,讓我們的文明前進了一大步。所以,作為普通人,我們應該感謝天才的揹負和付出。

除了以上人性的剖析,對女性的解讀,此書最着重的應該就是人應該怎樣度過這一生的靈魂拷問了。為了追求繪畫的夢想,斯特里克蘭德會在不惑之年,不顧世俗眼光,拋妻棄子,從頭開始。亞伯拉罕放棄唾手可得的光明前程,成為一個檢疫師,如此等等,無不體現了作者對人應該如何度過一生的詰問。或許借用《明朝的那些事兒》中的一句話可以説明這一問題,“以自己的方式,度過這一生。”

月亮下的六便士讀後感篇6

生活中也許我們能夠忍受孤獨、寂寞,也能夠忍受謊言甚至背叛,但是卻無法忍受觀念不同,更無法打敗理想不同而產生的背離。很多人分手的原因不是為了名和利,也不是不能容忍對方的缺點,只是簡簡單單地因為道不同,不相為謀。

正像紅樓夢裏的賈寶玉與薛寶釵,其實寶玉是喜歡寶釵的,她舉止端莊,容貌出眾,説話很條理,做事有分寸。特別是寶釵會體貼人,對老太太問寒問暖,對母親恭敬孝順,對王夫人和鳳姐更是有求必應。可是寶玉只是喜歡她外在的東西,看見寶釵露出雪白的粉嫩的臂膀,卻想如果換成林妹妹,也許自己會摸一把。可見寶玉對寶釵根本就無非分之想,更討厭她勸自己追求仕途經濟。

或許人性本來就是相通的,地球本來也是圓的,所以英國作家毛姆在他的小説《月亮和六便士》裏的主人公思特里克蘭德也是如此,甚至結局都有些相似。寶玉是拋棄了嬌妻薛寶釵當了和尚,他是告別了糟糠之妻,去追求自己所謂的理想。

那麼故事到底是怎麼回事呢?我簡單地介紹一下故事梗概。男主人公思特里克蘭德本來是一位很普通的證券交易員,他有一個富裕和美滿的家庭:妻子漂亮,只不過與大多數女性一樣,有點愛慕虛榮,兩個孩子也健康快樂。他真應該滿足於人世的快樂,儘管這種生活未免庸俗和平靜。但在他們婚後的第17個年頭,他突然離家去了巴黎,拋棄了在外人看來有前途的事業和美滿的家庭。人們都以為他有了外遇,事實卻讓人大跌眼鏡:他原來只是為了畫畫,而且他以前根本不怎麼專長繪畫。

別人都以為他瘋了,他幾次險些因飢餓和疾病而死,他的畫作也完全沒有品味,除了個別蹩腳的畫家把他當成上帝外,任何人都不會買他的畫。他不停地流浪,最後來到了一個小島,與一個土著姑娘愛塔結了婚。他似乎很知足,只要每天都在那裏作畫。但最後他感染了病,而且又成了盲人。新婚妻子一直照顧他,幫助他完成了自己的巨型壁畫。後來他身體潰爛而死,妻子依照他的遺言焚燬了掛滿壁畫的屋子。

故事似乎很荒唐,也確實是藝術的再創造,但是你我的身邊也許就有這樣的人。為了追求夢想,可以拋棄所有的榮華富貴,可以做出我們認為非常荒唐和絕情的事情,比如弘一法師李叔同。可是對他個人來説,是一次壯舉,一次人生的涅槃。

再比如釋迦摩尼,他本來是一位王子,也過着無憂無慮的生活,忽然有一天出城,他看見了人間有生老病死,於是他開始痛苦。換作別人,也許過幾天就想開了,該幹嘛還幹嘛!可是他們這類人就是瘋狂。好像孫悟空,本來是石頭縫裏蹦出來的,學到了一點仙術,威脅閻王爺讓他長生不死,玉皇大帝又封他做了弼馬温,他還不知足,終於被如來佛壓在了五指山下才安穩。

所以有些人天生的就是愛折騰的命,所謂不到黃河心不死。可是如果世界缺少了這類人,每個人都滿足於享受安逸的生活,都對枯燥乏味的生活環境安之若素,雖然少了很多麻煩,卻也失去了一些熱鬧。我們就會在一潭死水中生活,沒有一絲波瀾,更不會掀起驚濤駭浪。

為什麼我們喜歡大海,為什麼也驚歎流星,更加欣賞激流勇進的快艇。因為生活需要活力,人生也需要波瀾。如果大雁不再翱翔在藍天,駿馬不再奔馳在草原,海燕不再與海浪搏擊,天空不再有雨後的彩虹,生活還有什麼趣味。也許你會説,讓他們去搏擊吧,我只負責看熱鬧。這種人應該是大多數,但我相信,他們一定也想躍躍欲試,因為每個人都有一顆躁動不安的心,只要時機成熟,醜小鴨也會變成白天鵝。

六便士是當時英國貨幣的最小單位,月亮代表高高在上的理想,而六便士則是現實的代表。每個人都在被生活塑造,也被社會貼上不同的標籤。有的標籤很合適,即使是六便士,也每天快樂。有的標籤貼錯了,但是由於貼的太緊撕不下來,或是因為各種原因不願撕下來,也就這樣一直貼下去了。即使你是月亮,也可能被貼錯了標籤,所以月亮也會有缺憾,月光也似淚水不斷地拋灑。

月亮下的六便士讀後感篇7

這本書講述了人到中年、事業有成的證券經理人查爾斯,突然間拋妻別子、離家出走、遠赴巴黎,只為了追求自己心中隱藏許久繪畫夢想的故事。主人公查爾斯的性格是怪異而且不擅於交際,在當時他的繪畫作品也沒有引起人們的關注和追捧,但是查爾斯堅持自己內心世界的追求,不斷的創作,不斷的挑戰自我,最終為這個世界留下了一筆燦爛的文化財富。

我剛開始認為查爾斯是一個瘋子,他沒有歸屬感和責任感,他拋家棄子,只為了自己而活。但是慢慢的我覺得,查爾斯也是個了不起的人,他不在乎衣食住行、不在乎世人眼光,他堅守着自己的夢想,併為此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他單純的只想一心繪畫。

?月亮與六便士》這本書告訴我們要學會取捨,學會堅持。堅持夢想是最簡單也是最難以執行的追求,我們每個人都有對於愛好的追求,但是能夠堅持下來的所剩無幾。我們太容易被外界環境和外界事物所打斷和干擾,我們在生活中總是希望能夠有所收穫,因此不斷的向身邊環境進行索取,我們努力學習希望能夠獲得更好的考試成績,而沒有投身於知識本身;我們堅持運動希望能夠鍛煉出更健康的身體,而忽視了運動本身的樂趣,很多時候我們都過於追求物質世界的豐富多彩,而忽視了自己內心最根本的需要。

“滿地都是六便士,他卻抬頭看見了月亮。”我們很難像查爾斯一樣獨善其身、置身事外,但是我們能做到的是,即使外界紛繁複雜、燈紅酒綠,我們依然能夠懷揣自己內心的信仰,手握六便士,心依然向着月亮。

在這本書的最後,“他們每個人都相信,在這個元旦的早晨,生活會稍微變得好點。”跨越兩個時空,善良、焦慮、不完美卻又真實迷人的靈魂,努力在愛中彌補傷害,也終將獲得力量,像個英雄一樣從黑暗走入光明,從而提醒我們:不要害怕失去生活的勇氣,因為它一刻也未曾離開過我們。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