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黃帝內經》讀後感範文最新

來源:巧巧簡歷站 2.75W

精湛技藝讓死神害怕,微笑服務獻出真情愛意,兩隻妙手回春手,一顆安民濟世心,那麼關於相關的讀後感該怎麼寫呢,下面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醫生《黃帝內經》讀後感範文三篇,供大家參考。

醫生《黃帝內經》讀後感範文最新

醫生《黃帝內經》讀後感1

隨着時代的發展,中醫養生成為現實社會的一種風氣,《黃帝內經》成為人們的“掌上明珠”,固然,《黃帝內經》在養生方面有着詳細而精闢的論述,其智慧大大超出這些。《黃帝內經》是我國現存醫學文獻中最早的一部典籍,它構建了中醫學理論體系,為中醫學的發展奠定了基礎。作為“醫家之宗”的《黃帝內經》,是歷代學習中醫學的必讀之書。為醫者之本在德、在術,《黃帝內經》在這兩方面給了我們深刻的啟示;堪稱為醫者之本也。

醫德是調整醫務人員與病人、醫務人員之間以及與社會之間關係的行為準則。它是一種職業道德,是一般社會道德在醫療衞生領域中的特殊表現。當今社會,醫德重新成為人們的話題,作為醫生,我們必須重新認識並堅守它。《黃帝內經》在兩千年前就為我們提出了醫生醫德的基本要求:“是以診有大方,坐起有常,(大方者,醫家之大法也。坐起有常,則舉動不苟而先正其身,身正於外,心必隨之,故診之大方必先乎此。)出入有行,以轉神明,(行,德行也。醫以活人為心,其於出入之時,念念皆真,無一不敬,則德能動天,誠能格心,故可以轉運周旋,而無往弗神矣。行,去聲。)必清必靜,上觀下觀,(必清必淨,則心專志一而神明見,然後上觀之以察其神色聲音,下觀之以察其形體逆順。)”(《素問·方盛衰論》),要求醫生診病要態度端正;還認為醫生要以病人為核心,務求醫患關係的密切配合:“病為本,工為標,標本不得,邪氣不服”(《素問·湯液醪醴論》);“持脈有道,虛靜為保”(《素問·湯液醪醴論》),診病頭腦亦須清淨。

《黃帝內經》認為為醫者要熟練掌握醫術,診斷要四診合參,強調全面、系統診察,這樣才能把握疾病本質。如醫生要“合而察之,切而驗之,見而得之,若清水明鏡之不失其形也。”、“遠者司外揣內,近者司內揣外”(《靈樞·外揣》),又《素問·陰陽應象大論》“以我知彼,以表知裏,以觀過於不及之理,見微得過,用之不殆”等等。

為醫者,本於德仁,本於術精,《黃帝內經》又為德、為術之本,故曰:《黃帝內經》,為醫者之本也!

醫生《黃帝內經》讀後感2

説是讀《黃帝內經》,可實際上自己並不是讀原文,而是看了北京厚朴堂堂主徐文兵老師在電視裏講《黃帝內經》的節目,然後又讀了幾本根據這個節目錄制下的《對話錄》,感到深受啟發。養生的文章有很多,道理大家都知道,我只能把自己印象最深的幾點寫下,希望能對同學們有所幫助。

1。 順應天時,順應四季

生命是智慧的,人體充滿奧祕。古人認為,人在宇宙中,受各種自然因素的影響更大。年有四季,亙古不變,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敬畏天地,在應該的時節做應該的事情,不要違背上天的安排。我們順應它,就是使自己順應自然,與其和諧共振,“天人合一,盡享天年”。古人的智慧遠超過我們的想象,今天仍然可以從中汲取能量。

2。 因人而宜,因時而宜

養生的方法有許多,重要的是找到適合自己的。從中醫來講,人有五臟:肝肺脾胃腎,功能各不同;每個人生來先天不一,各人五臟也強弱不同。有的肝氣旺,有的腎氣足,保護好自己的“元氣”,並關注自身的變化,提高身體的敏感度,摸索與分析自己的“強”與“弱”,從而對症處理分別對待。

3。 好好吃飯,好好睡覺

説起來簡單,做起來很難。好好吃飯,要吃身體需要的飯,能“消”與“化”的飯。即使山珍海味,如果不能消化,也是白費,説不定還成為垃圾,還要勞累身體費心打掃;“五穀為養”,最好的飯就是家常飯。

醫生《黃帝內經》讀後感3

《黃帝內經》作為我國最早、地位最高的中醫鉅著、中醫養生學之源的國學瑰寶,自古至今,引起了無數人對它的崇拜、深思,但《皇帝內經》是我們祖祖輩輩傳承下來的經典,其思想博大精深,泛泛而讀,往往只能似是而非。最近,通過對《黃帝內經》的學習,對於其養生思想頗有一些體會。

現在,人們生活空氣污染、快節奏、高壓力的生活狀態裏以及不良的生活習慣,很多人身體處於亞健康狀態,進而引發冠心病、高血壓、糖尿病等“現代疾病”,而且年輕化的趨勢越來越明顯,因此養生越來越受到人們重視。何為養生,就是以自我調攝為主要手段,以推遲衰老、延年益壽、提高生活質量為目的的多種保健方法的綜合。 《黃帝內經》被公認為中醫養生學之源,可見受推崇程度非同一般,其提出了治未病的重要思想,《素問·四氣調神大論》説:“是故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此之謂也。就是説上等的醫生不是去治療已經得了的病,而要在沒有得病之前,就讓它不得病。對於未病先防,《素問·上古天真論》曰“虛邪賊風,避之有時,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 也就是説對外要適應自然環境,避免受到六淫之邪的侵襲;對內要調養精神志意,避免精神刺激、情志變化,充分的體現了《黃帝內經》 “天人相應”和“形神合一”兩個基本的觀點,也就是整體觀。

“天人相應”是説人來源於自然,生長於自然,不管人類文明如何發展,科技是如何的進步,人類終究是自然的一部分,必須得要遵循自然界陰陽四時的規律。《內經》提出:“天温日明,則人血淖液而衞氣浮,故血易瀉,氣易行;天寒日陰,則人血凝泣而衞氣沉”。人與自然具有相通、相應的關係,不論四時氣候,晝夜晨昏,還是日月運行,地理環境,各種變化都會對人體產生影響。順應四時氣候變化規律,是養生保健的重要環節。《靈樞·本神》指出:“智者之養生也,必順四時而適寒暑,和喜怒而安居處,節陰陽而調剛柔,如是僻邪不至,長生久視”,也就是説人體必須“順其自然”四時氣候的變化,適應周圍外界環境,使機體與自然環境相協調,以增進人體的健康。所以在這個自然界的大系統中要想求得自身平衡,首先是遵循自然界正常的變化規律,其次是慎防異常自然變化的影響。但順應自然規律並不是被動的適應,而是採取積極主動的態度掌握自然變化的規律,以期更快更好的適應外界環境的變化。

人類生活在自然界之中,自然界的物質存在人類賴以生存的必要條件,所以人體所需的飲食也應與自己所處的自然環境相適應。正如生活在潮濕環境中的人羣適量地多吃一些辛辣食物,對驅除寒濕有益;而辛辣食物並不適於生活在乾燥環境中的人羣,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形成了各個地方特色的飲食。一年四季不同時期的飲食也要同當時的氣候條件相適應。冬季常吃紅炯羊肉、肥牛火鍋、涮羊肉等,有增強機體禦寒能力的作用;而在夏季常飲用烏梅湯、綠豆湯等,有消暑解熱的作用,這些都是天人相應在飲食養生中的體現。

“形神合一”是説人體的精神活動和身體相互作用和相互影響。中醫學認為有形體才有生命,有生命才能產生精神活動和具有生理功能,形體是本,神是生命活動及功用。所以《素問·八正神明論》曰“血氣者,人之神”,《 靈樞·平人絕谷》曰“神者,水谷之精氣也”。無形則神無以附,無神則形不可活,兩者相輔相成,不可分離。 形體是人生命存在的基礎,有形才有生命併產生精神活動和生理功能。形乃神之宅,養形為養生之首要。生命在於運動,通過運動強其形,可以使人體筋骨強健,氣血經脈通暢,臟腑經氣充實,功能旺盛,氣血調達,通過“外煉筋骨皮”,由外至內,促使體內陰陽平衡,身體盛壯,但養形不能過度,過度了就會積勞成疾。《黃帝內經》曰:“久視傷血,久卧傷氣,久坐傷肉,久立傷骨,久行傷筋”。

《黃帝內經》告訴我們無論還是年老是年少,都是要養護我們的身體,保養我們的心靈,都應動則養形,靜則養神,順應自然,真正做到人與自然相統一,形與神相統一,這樣才能夠達到養生之目的---健康長壽。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