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讀後感8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1.76W

我們可以在讀完一些文字後認真起草一篇讀後感,讀後感最重要的在於“感”,我們一定要把自己看完書之後的最深刻的感受寫在讀後感中,下面是本站小編為您分享的《老子》讀後感8篇,感謝您的參閲。

《老子》讀後感8篇

《老子》讀後感篇1

林語堂曾經這樣説過:“對於《道德經》,很多人用“博大精深”來形容,對於我這種凡夫俗子,才在短時間內粗讀了一回讓國內國外深入研究的《道德經》,要寫出一篇震驚全場的感想,實在是笑話。”不過,在此,我僅表達一下我對看完《道德經》的切身感受。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開頭一句,揭示的是人們的價值觀問題。價值觀不同,人生追求和所遵循的道路就不同。不同的追求,不同的道路,必然造就不同的人生和社會。

老子著道德篇,旨在向世人指明可以免禍於身,免禍於社會的聖人之道。"可道"之道,"可名"之名是聖人所行之道,所求之名,非常人所行之道,所求之名。同一條人生道路,卻有兩種截然不同的走法。

1、走聖人之道,也就是順其自然,返樸歸真之道。

2、走常人之道,也就是追求外在的名利之道。

不同的道路,必然造就不同的人生和社會。這看似是一個簡單的命題,可是,當我們真正選擇起屬於自己的“聖人之路”的時候,卻難免會碰上不少阻礙。當代社會,名與利的追逐太普遍了,要真正做到順其自然,返璞歸真的人又有多少?

恐怕大多數人都會持否定的答案。但是,我並不認為《道德經》是高高在上,遙遠而不可攀的。當我們看透世俗的風景,也許我們會靜靜地看細水長流。

《老子》讀後感篇2

一、以“道”為核心的大戰略思想

1.老子“道”的核心涵義

“道”是《道德經》中最核心的概念。現代人一般根據西方哲學的概念,把“道”解釋為“物質”、“精神”或“規律”。然而這些解釋都不符合《道德經》的本義。

任法融:《道德經釋義》,北京白雲觀印,第3頁。

“道”既不是有形的“物質”,也不是思慮的“精神”,更不是理性的“規律”,而是造成這一切的無形無象、至虛至靈的宇宙根本。“道”是混元無極,是宇宙中的能量,是太空的氣場,是其大無外、其小無內、至簡至易、至精至微、至玄至妙的自然之始祖、萬殊之大宗,是造成宇宙萬物的原始材料。

任法融:《道德經釋義》,北京白雲觀印,第3頁。

“可道”、“德”、“下德”都是“道”的派生物。道與德構成萬物發生、發展的依據,而道又為德之本。

張玉良:《老子譯解》,第214頁。

只有正確理解了“道”,才能正確理解“德”,從而正確理解老子的全部思想。因此,道更為重要。

2.老子“道”的本質特徵

老子在《道德經》第4章中總結了道的三種本質特徵:即道衝、道淵和道湛。“道衝”是説,道“空虛”、“常無”,是一種虛空若無、不可感知、不可捉摸的東西。然而,它又“用之或不盈”,生成、畜養萬物卻永不窮竭。它“名天地之始”,以幾近於無的精細微小而作為構成宇宙萬物的基本物質。“道淵”是説,道深奧難測,而為萬物本源。它先於天地萬物而存在,是天地萬物之始;又“象帝之先”,先於所謂上帝神人而存在,沒有人知道它由何而來。“道湛”是説,道雖然如水之清澈無物,但又真實存在,是“無狀之狀,無物之象”。它“迎之不見其身,隨之不見其後”,其跡幾近於無,卻又“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是真實存在的,而非完全虛空。

3.“道法自然”的涵義

老子説:“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解”。道法自然,是説道的運行規律是“自然”。所謂自然,即自然而自然,本身如此。道法自然,要求“輔萬物之自然而不敢為”,令萬物各按其本性發展,而不妄加干涉騷擾,不加主宰。也就是以不干涉及放任主義,任物隨性發展。所謂物性各異,而道不棄物,道不棄人。不爭、不有、不恃、不宰,即指道常無慾,故可名小,它無慾、無私、常能以清靜、無私寡慾,處下、抱柔守雌而自處。

4.“無為”的涵義。

老子説:“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意味着天地萬物的根本在於幾近於零的無。回顧老子所説的“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

?道德經》第25章。

可以看出,道周流不息,貫穿於天地萬物,但終究要歸根覆命,“歸於樸”,歸於無。萬物之運動終究要歸根反本,而這一本正是“無”,因此人類之法道,亦應該“無為”也。通常人們將老子的“無為”思想誤解為無所作為的消極思想。其實它的基本含義是對事物發展變化應因勢利導,不容任何主觀意志,順應事物發展的自然法則而用事。

任法融:《和諧世界,以道相通》,載《和諧世界以道相通:國際道德經論壇論文集》上卷,宗教文化出版社,2007年版,第3頁。

5.“弱者之道”盡顯老子的戰略真諦

“弱”字在老子的《道德經》中屢屢出現。如“柔弱勝剛強”,“強大處下,柔弱處上”,“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弱之勝強,柔之勝剛,天下莫不知,莫能行”等等。

?道德經》第76章、78章。

其實老子所説的弱,並非本質上的弱,而是表面謀略性的弱,目的是勝強。

劉庭華:《弱者之道—老子思想縱橫談》,中國社會出版社,2009版,第5頁。

因此,立身處世、修身治國,如果要保持長久,則需要持柔弱之道,拋棄常人希望的表面的“強”、“大”、“貴”、“上”,踐行“柔弱勝剛強”的理念。在現實中,奉行貴柔守雌、不爭處下、無私寡慾等不爭主義原則。這是老子留給世人行事做人的大思路、大戰略。

二、老子“道”的政治涵義

從《道德經》的篇章可以看出,老子希望統治者能夠實踐“道”,發揮“道”在現實政治中的無窮功用,從而給統治者自身和普羅大眾帶來長久的福利。所謂“善建者不撥,善抱者不脱,子孫祭祀不輟。修之於身,其德乃真;修之於家,其德乃餘;修之於鄉,其德乃長;修之於邦,其德乃豐;修之於天下,其德乃普”。“道常無名,樸。雖小,天下莫能臣,侯王若能守之,天下將自賓”。即是説,遵循“道”可以使一國社稷長久,並引來四方歸附。

在老子的思想中,國家的治理方式從高到低有四種等級,即“太上,不知有之;其次,親而譽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行無為之政,以放任主義,任民眾自由生計、自由發展,以至於民眾不能感知統治者的存在,而以為一切不過是他們自然而然所致。這種為政境界,即“太上,不知有之”,是老子所認為的最高等級的國家治理方式。這種法理方式要求,為政者能“為天下渾其心”、“以百姓心為心”,不妄逞一己之巧智和私慾,“無狎其所居,無厭其所生”,而令民眾自由發展,達到“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慾而民自樸”的效果。其他的治國方式,如行仁義而令百姓讚譽、行嚴刑峻法而令百姓畏懼、行壓迫而令百姓造反等,都等而下之。

《老子》讀後感篇3

子曰:“鳥,吾知其能飛;魚,吾知其能遊;獸,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罔,遊者可以綸,飛者可以為矰,至於龍,吾不能知其乘風雲而上天。吾今日見老子,其猶龍邪。”

這就是老子,一個彷彿能上天下海,呼風喚雨的龍一般的人物,古云龍有九子,吾言老子有二子,一曰《老子》,一曰道學。

至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復。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歸根曰靜,靜曰覆命,覆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兇,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沒身不殆。

其實,道家修養功夫的真諦常常被歸結為“虛靜“兩個字。道家認為,人和萬物同為道的產物,人生之初純潔無暇,無私無慾,空明寧靜。只是因為後來私慾的活動和外界的干擾,使得人心靈蔽塞,躁動不安。所以必須依靠“致虛”“守靜”的修養功夫,使心靈重新修復到清澄明靜的狀態。

當人們被外界誘惑而肆意妄動時,由於他們違背了道的規律,結果往往事倍功半,甚至勞而無功,徒傷精力。相反,當他們拋棄主觀私心雜念,心性寧靜,達於虛極的境界時,往往能洞見真理,忙而不亂,處變不驚,以不變應萬變。

佛教的“空”,在這一點與道家“守靜篤”的道理正想通。禪宗黃龍南禪師曾這樣形容專一凝神、心無旁騖的修養功夫:“如靈貓捕鼠,目精不瞬,四足據地,諸根順向,首尾直立,擬無不中”。

這當然只是形容修養功夫的精神專一,旁若無人的境界,並不是説一個人要時時處於劍拔弩張的緊張狀態。相反,他常常倒是處於一種“身如槁木,心如死灰”的虛寂狀態。但這絕不是生命的死滅,而是在虛寂中聚集力量,在空靈中孕育萬物。它正如“雞之孵卵”:看似迷迷糊糊,一動不動,實際上,在它那死寂的表面之下,一個新的生命正在孕育。

這正如大自然中的萬物一樣:大自然的萬事萬物都在生生不息地發展變化,但我們乍一看去,山川大地林木卻是靜寂不動的。然而正是在這表面的靜寂下,各種各樣的生物都在吸收大自然的陽光雨露,含着自然的生機,在時時生長繁衍。無論生長還是死亡,它都要歸於自己的根本。“方生方死”才能“萬物並作”,“致虛守靜”才能“生生不息”。

人也應該向自然學習,而不是被私慾矇蔽,不要違背自然的規律。人之所以常常幹蠢事,就是因為過於自以為是,過於私心嚴重,所以無論是得是失,都瞻前顧後,極盡心智,憂慮無窮,而這又是由於心靈不再空明澄靜,沒有努力修煉“致虛守靜”造成的。

?莊子·田子方》中這樣一個故事:列禦寇為伯昏無人射,引之盈貫,措杯水其肘上,發之,適矢復沓,方矢復寓。當是時,猶象人也。伯昏無人曰:“是射之射,非不射之射也。嘗與汝登高山,履危石,臨百仞之淵,若能射乎?”於是無人遂登高山,履危石,臨百仞之淵,背梭巡,足二分垂在外,揖禦寇而進之。禦寇伏地,汗流至踵。伯昏無人曰:“夫至人者,上窺青天,下潛黃泉,揮斥八極,神氣不變。今汝沭然有恂目之志,而與中也殆矣夫!”。

列禦寇先前還自以為是,之後又兩股戰戰就是因為他心裏害怕。他怕自己一不小心失足墜下懸崖,這就顯得思慮的過多。而伯昏無人勇於面對,心中毫不畏懼,是因為他“致虛守靜”,那些紙老虎根本無法與他抗衡。

一旦達到致虛守靜的狀態,任何威脅都無法再恐嚇你的心靈,任何利益都不能再誘惑你的靈魂。你是如此的純淨,你代表的是聖潔,所有黑暗的骯髒的東西一遇見你,就像寒冰遇見烈火,就像邪惡遇見正義,立刻潰敗。

“致虛守靜”的思想雖然被人們作了各種各樣的發揮,但對於我們常人而言,它至少可以告訴我們一種認識社會人生,探索宇宙真理的真諦:人要想洞察事理,必須虛懷若谷,毫無成見,這樣才能認識複雜紛繁的事物,達到兼容幷包的境地。我們要想解決糾紛,處理繁雜的事物,必須淡泊寧靜,用心專一,這樣才能以靜制動,以簡馭繁。萬物變化總有一些規律性的東西,唯有致虛寧靜的人,才能把握這些法則,從而不被表面現象迷惑,不為急功近利的目標遮蔽而喪失人的根本。

《老子》讀後感篇4

是誰在數千年的歷史中悠悠地述説着亙古的智慧?是誰在漫漫的歲月輪迴裏傳遞着不變的真理?是誰只留下五千言卻給人類帶來了無限的哲思?是他,哲學的聖者,生活的智者——老子。他就如一顆璀璨而又古老的恆星,散發出神聖的光芒,透過數千年的時光,照耀在宇宙深處的每一個角落。

老子具有非同一般的智慧,那一雙犀利的明眸洞穿了人世間的是是非非,渴望着寧靜與恬適的生存方式,力圖避開現實的紛紛擾擾,追求那一份純真的心靈自由,這種超乎其然的生活態度,為後人指明瞭一條新路,令人神往,令人渴望。

他的思想,他的哲學,總與‘道’息息相關。道是萬物的本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老子》通過一個‘道’字把自然創造的根源歸於自然本身,從而否定了一切唯心論和宗教主義。在我看來,道的就是一種客觀規律,看不見,摸不着,而世間的每個細微之處都存在着道的本真。做人之道,為學之道,謀事之道,道道相關,處處都是智慧,都需要我們去發現和領悟。每個人都必須生活,做人為學謀事之道對我們每個人來説都頗為重要,道德有無,道德高低,決定着你做人做事做學問的方式和成效。《老子》教我們的是修身之法,以來提高精神境界,讓我們學會生活。每個人都渴望着自由與快樂,而煩惱無處不在,坎坷接踵而至,若要從中解脱,主動權在自己手上。“有勇氣去改變能改變的,有肚量去接受不能改變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只有這樣,方可身心自由,才能有更好的心態去面對生活。

?老子》之中有一個重要的思想———無為。無為就是什麼也不做,無所謂,無所為嗎?其實不然。無為的精華之處在於它的玄理,有太多的人無法真正理解無為的,把其歸為消極避世的人生觀。然我的理解有所不同,老子的無為,並不是不作為,而是不為所欲為,不胡作非為,是有所為,有所不為。無為是順道辦事,按照事物的客觀規律,順自然發展的一種高姿態的智慧。“不做也完美”從某種角度看,確實有道理。漢武帝當年並沒有採取黃老之學的不為之道,而採用了有為,讓漢朝走上了一個更高的台階。殊不知,正是當前的文景之治的無為政策,採取了休養生息,為有為創造了機會,打下了基礎。因此,漢武帝的有為也是某種程度上無為,無為是過程而非目的,我想,這樣的認識,只有真正意義上悟到無為思想的精華方可理解。

每每聯繫起現實的生活和社會,就越覺得他的思想之偉大。人們太多的有為讓悲劇不停地上演。那黃土高原的溝壑縱橫,那黃河、長江的水體污染;那海底大片的珊瑚礁死亡;那南極臭氧層空洞的不斷擴張;全球氣候的急劇變暖……這一切的一切擺在眼前時,想想我們的有為是否已經過了度?現在,我們呼籲人要與自然和諧相處,而數千年前的老子早已悟到這真理,這也正説明了《老子》在當今社會乃至未來存在着巨大現實意義。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一書通過對道與自然的結合,闡明瞭人與天地萬物的關係,處處充滿着辯證的思想,體現着最樸素的智慧。《老子》短短五千言,字字精煉,句句精髓,篇篇精華,滲透着一絲絲美妙的讓人敬佩的大智。

我想用平靜的心態,慢慢地品,讀,看,聽,思,悟,像老子一樣,坦然地生活!

《老子》讀後感篇5

提起劉邦,大家肯定並不陌生。每當我閲讀《史記》,讀到關於他的事蹟時,總是不禁讚歎道:“他真不愧是一代梟雄!”

劉邦心胸寬廣,寬厚待人。《史記》裏記載,當時,農民起義,反叛秦朝,需要一個人先打入關中瓦解秦朝。眾將領閉口不談實力雄厚的項羽,卻一致推薦劉邦,因為他們認為劉邦是寬厚長者,只有他能使百姓信服。劉邦藉此樹立威信,充實軍隊,贏得民心,為後面的統一天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他深知,唯有不欺凌,不暴虐,寬厚待人,才能救百姓於水深火熱之中。

劉邦知人善任,任才唯賢。運籌帷幄,決勝千里,他比不上張良;安撫百姓,鎮守國家,他比不上蕭何;連兵百萬,百戰百勝,他比不上韓信,但是他卻能充分地任用他們,並且親之信之,他的成功與這是分不開的。若不是劉邦的知人善任,一代奇才陳平就不會投奔他;若不是劉邦的任才唯賢,著名説客酈食其也不會依附他。他深知,唯有廣招人才,舉賢使能,團結一心,才能共同推翻強大的秦朝。

劉邦廣開言路,虛心接受。劉邦並不是神人,於是他便廣開言路,察納雅言。別人提出的建議,他總是虛心接受,思慮再三後決定是否聽從。《史記》記載,劉邦與項羽對戰時,楚軍把漢軍圍困在滎陽。正在劉邦犯愁的時候,一個小官陳平獻計:離間項羽和他的部下。劉邦並沒因為陳平出身卑微,而對他的計策不屑一顧,而是加以分析,肯定了這條計策。陳平還需要四萬斤黃金,劉邦也不因為他是小官而不同意。就這樣,劉邦成功削弱了對手,壯大了自己。他深知,唯有多傾聽別人的意見,碰撞出思想的火花,才能統一天下,實現霸業,成為梟雄!

從一個平民百姓,到一代偉大梟雄,是劉邦的點點滴滴改變了這一切!

《老子》讀後感篇6

“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意思是,禍是造成福的前提,而福又含有禍的因素。也就是説,好事和壞事是可以互相轉化的,在一定的條件下,福就會變成禍,禍也能變成福。老子説的這句名言,是很有道理的。

老子是中國,也是全世界最早具有辯證法思想的哲學家之一。關於老子其人、其書及其“道論”歷來有爭論。根據司馬遷在《史記》一書中給他寫的一個簡單的傳記來看,他是春秋時著名的思想家、道家學派的創始人。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楚國苦縣(今河南鹿邑縣)厲鄉曲仁里人。“老子”是人們對他的稱呼,“老”是年高德重的意思,“子”是古代對男子的美稱。他的生卒年月不詳。

老子做過周朝的“守藏室史”(相當於現在的國家圖書館館長或歷史博物館館長),所以他諳於掌故,熟於禮制,不僅有豐富的歷史知識,並有廣泛的自然科學知識。

公元前520年,周王室發生爭奪王位的內戰,這年4月,周景王卒,大夫劉耿立王子猛為悼王。王子朝殺悼王自立。晉人攻王子朝,立王子匄為敬王。這次內戰達5年之久,公元前516年,王子朝失敗,席捲周室典籍,逃奔楚國;老子所掌握的圖書亦被帶走。於是,老子遂被罷免而歸居。形勢的變化,使老子的地位發生變化,使他的思想起了大轉變,由守禮轉向反禮。

老子由於身受奴隸主貴族當權者的迫害,為了避免禍害,不得不“自隱無名”,流落四方,後來,他西行去秦國。經過函谷關(今河南靈寶縣西南)時,關令尹喜知道老子將遠走隱去,便請老子留言。於是老子寫下了5000字的《老子》。相傳老子出關時,騎着青牛飄然而去。

老子的思想主張,大都保存在《老子》一書中。《老子》共81章,分上下兩篇,共5000多字。因為它所講的是道與德的問題,後來人們又稱它為《老子道德經》。現在我們所見到的《老子》一書,並不是老子的原著,因有戰國時人增益的文字,但其中的主要思想卻是屬於老子的。

?老子》一書,文詞簡短,艱深難懂,因此後人作了許多註解。最通行的有西漢時道學家河上公(姓名不詳)注,三國時魏國哲學家王弼注,還有清朝時魏源的《老子本義》,等等。下面我們就通過《老子》這本書,來了解老子的哲學和政治思想。

“道”是天地萬物的本源。老子是我國第一個力圖從自然本身來解釋世界,而不求助於超自然的主宰——天帝的意志的哲學家。在老子之前,人們以為宇宙間的萬物都有神在統治着,最高的神就是天,又稱天帝。這種觀念,到了社會大變革的春秋時期才開始了變化。老子就是較早的從哲學方面有意識地、明確地否認天帝的思想家。他在《周易》的基礎上,進一步闡明“道”是天地萬物的本源。老子“道論”的中心思想是:“道即自然,自然即道”。他説,“道”是萬物之母:“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第一章》)這就是説,作為宇宙的本源就是道,它是永遠存在的。道的運行是自由的、必然的,即按其自身的規律而運行。天地萬物都是由它產生的,它是宇宙的母體。老子認為,道產生了天地,德是道的性能,天地生養着萬物,萬物各成其形,各備其用。所以萬物沒有不尊道而貴德的。道的尊崇,德的貴重,不是有誰給它爵位,而是自然而然的。所以道產生天地,德畜養萬物,長育萬物,成熟萬物,覆蓋萬物。他説:“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器成之。”

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爵,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長之育之,亭之毒之,蓋之覆之。”(《第五十一章》)這樣,老子遂把自然創造的根源歸於自然本身,從而摧毀了一切超自然的主宰,一切宗教和唯心論的基礎。因此,老子的天道自然觀,在當時有很大的進步意義,它打倒了宗教的天帝,否認了鬼神的威靈。當然,老子的“道論”剛從傳統的宗教解放出來,還未能完全擺脱宗教的影響;他的自然決定論,使人完全聽命於自然,輕視了人對自然界的反作用。後來有的哲學家把它發展為定命論,為害頗大。

《老子》讀後感篇7

老子《道德經》是一部灰常好的中華珍寶,包含了豐厚的人生哲理。還記得小時分跟着他們“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那時分還不曉得這是出自何處,更別説是什麼意義了。時過幾載,再次看這部道家代表鉅作,固然還是不能完整了解,但是至少有一些些本人的感受。

?道德經》倡導慾壑難填、無為而治。千百年來,上至帝王將相,下至黎民百姓,無不從這部人類文化史上的聰慧寶典中吸取治國安民、修身養性、立人處世的精華。當今社會科學興旺,社會經濟高速開展,人們的物質財富越來越殷實,而肉體財富卻越來越貧乏,道德淪喪的現象日益嚴重,我想我們更應該從老子的《道德經》裏面找到本人的人生原則,不與世俗同流合污,靜心是安心工作之本。人們的心境到達虛靜的狀態,才會時辰堅持狂妄自大、不驕不躁的作風,才會在社會中、生活中、工作中出實招、辦實事、務實效。

人們常説:讀史而明鑑,讀典可明智。老子在《道德經》之十七章説“道,常無為而無不為”,老子的無為思想並不是説消極而無所作為,這是對老子《道德經》的誤解,老子本意是在教人遵道而行,不妄為,而有作為。只要“不妄為”才幹更好地有所大作為,也就是説“不妄為”是有所作為的保證。什麼是“有為”呢?盡心扮好社會角色,幹好本職工作,擔起家庭義務,就是“有作為”。是的,在世欲紛爭的當今社會中,如能盡心安心於本職的話,那他的心態肯定是經常處於靜心、淨心的狀態,沒有進入靜心、淨心的心境,他是收斂不了他那不安份的心的。即神不外馳,心不外思,由是説:靜心、淨心是盡心幹好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先決條件。

?道德經》可謂言簡意賅,一字千金,字字無動於衷,字字催人深思,足可見老子紮實的文字功底和信手拈來的寫作技巧及慘絕人環的創新才能。實是信服信服!再加上一些經典事例,點睛之筆,妙筆生花,意境深遠,呼應前文,昇華主題,把作者本人要表達的感情表達得淋漓盡致,給人無限打動和難過,有渾然天成之感,實乃文章中之極品,古文中之絕筆!

《老子》讀後感篇8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春秋時期,老子著述5000字,西出函谷關而去,經尹喜整理而成《道德經》。《道德經》是我國道家的經典著作,在此書里老子詳細的給我們闡述了在德、治國、育人方面道家的思想理論。而今《道德經》成為我國古典文化的經典,它奠定了老子在歷史上無可爭辯的地位。在弘揚傳統文化的今天,《道德經》被賦予了新的社會地位。

?道德經》裏的德。“天道地德,天有道,地成德,萬物資始。天仁、地義、人信”在老子看來,德是同天地萬物共存,道乃天地之根,德是這個母體下誕生的一個胎兒,是每個人都不可捨棄,窮盡一生應該追求的。德不是從一開始就發展得很完善的,它在發展中也分幾個階段,《道德經》里老子分了德之初、德之範、德之本、德之實、德之象這幾個章節給我們詳細講解。相比儒家的“以德治國”,“德”的思想,他們在理論形成的根基上是完全不一樣的,所以拿道家的德與儒家的德來作比較是不正確的一種做法。我們應該同時把二者精華吸收然後轉為人生中我們可用的財富。

?道德經》裏的育人。儒家鼻祖孔子在教育上宣揚“有教無類”。而道家的集大成者老子並非與孔子有着同樣的教育思想。老子甚至是反對教育。在《道德經》的地65章有提到“善為道者,非以明民,將以愚之”。老子主張“絕聖棄知”,“絕仁棄義”,“絕學無憂”。他不重視甚至在某種程度上是反對教育的。在當今“知識為武器”的時代,老子的教育思想是不能迎合時代發展的需要,是被不斷髮展的社會所拋棄的一種見地。這也打破了我們對經典的絕對崇尚態度,經典並非沒有任何錯誤的,經典中也有被拋棄的糟粕。

?道德經》的治國。我們知道在儒家中宣揚“以德治國”施行“仁政”。而在法家中又是強調“以法治國”。當然這裏的“法”並非我們現在意義上的“法”。道家的治國思想是“無為而治”。它既是道家的基本思想,也是其修行的基本方法。無為而治的思想首先是由老子提出來的。老子的“無為而治”我們在《道德經》中也可以看到它的身影。“太上,下知有之;其次,親之豫之;其次,畏之侮之.信不足,有不信!由其貴言.成功事遂,百姓謂我自然”先不論在這個時代,老子的無為而治還有無其存在的價值。在今天依然有許多道家思想追隨者,認為老子的思想仍然可以適用於現在的政治,但他們沒有想到這個思想賴以生存的階級基石都已不復存在。所以,“無為而治”已經不適合這個時代的需要了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