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傳承心得體會7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1.6W

如果心得體會中沒有將個人的感悟做好分析,那它就無法給人帶來好的影響,心得體會是大家對於情感抒發的一種表達方式,本站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革命傳承心得體會7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革命傳承心得體會7篇

革命傳承心得體會篇1

9月3日,對每位中國人而言,都是值得紀念的日子,被確定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今天,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週年,無數革命先烈面對侵略者的怒吼聲依稀在耳邊迴響,戰爭給國人帶來的心裏創傷並未完全磨平。新時代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號角已然吹響,作為華夏子孫,要繼續銘記抗戰歷史,追尋紅色記憶,賡續紅色血脈,傳承紅色基因,奮力譜寫新時代偉大復興的新篇章。

不忘來時的路,擦清歷史的鏡子,以史為鑑,賡續紅色血脈,讓紅色基因代代傳承。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也是最好的清醒劑。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無論歷史的美好,還是歷史的災難,都需要真實。前事不忘,後事之師。我們要擦清歷史的鏡子,抹去灰塵,以史為鑑,走好未來的路。在民族存亡之際,有這麼一羣人,他們挖地道、埋地雷、扒火車,拿起最簡陋的武器保家衞國;他們運送糧彈、救護傷員、為抗戰竭盡微薄之力;他們用堅強的身軀、犀利的文筆、無畏的情懷迎面抗擊敵人,挽狂瀾於既倒,扶大廈之將傾,用血肉鑄就長城,為抗戰決一死戰。在艱苦卓絕的抗戰歲月裏,無數志士仁人奔赴前線,不拋棄,不放棄,沉重打擊了侵略者的囂張氣焰,最終取得了偉大的勝利,但也付出了慘重的生命代價,3500萬寶貴的生命就此終結。多難興邦,玉汝於成。落後就捱打,只有自強,才能立於不敗之地。偉大的抗戰精神,永遠是激勵中國人民克服一切艱難險阻、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鬥的強大精神動力。時代在變,家國情懷從未改變;時光流逝,紅色血脈並未中斷。新時代的火炬已經交到我們手裏,只有銘記歷史,傳承紅色基因,才能讓我們奮鬥的姿態更加有力。

走好當下的路,種下希望的種子,奮勇直追,賡續紅色血脈,讓紅色精神歷久彌新。化苦難歷史為奮勇前行的不竭動力,把握當下,負重前行。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在新的歷史時代裏,全黨全國各族人民要大力弘揚抗戰精神,不斷增強團結一心的精神紐帶、自強不息的精神動力,繼續朝着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偉大征程奮勇前進,不斷以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成就告慰我們的前輩和英烈。奮進正當時,從老、舊、慢的“綠皮車”時代,到四通八達的高鐵網;從航天領域的零基礎,到第一顆導彈的發射成功;從c919國產大飛機問世,到5g技術領先全球,再到“每顆螺絲釘都100%國產化”的北斗三號……中國人民用堅強的鬥志,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蹟,從“中國製造”到“中國智造”再到“中國創造”,中國方案贏得了全世界的認可和掌聲,在國際的話語權在逐步提高。埋下希望的種子,才能讓發展的後勁更加堅強有力;賡續紅色血脈,才能讓紅色精神歷久彌新。

革命傳承心得體會篇2

中央要求各地各部門在開展第二批“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中,要大力開展革命傳統教育,利用豐富的紅色資源,大力傳承紅色基因,厚植黨員幹部紅色底色,錘鍊黨員幹部黨性修養。因此,在開展主題教育中,廣大黨員幹部要自覺把接受革命傳統教育作為錘鍊黨性的“紅色熔爐”,主動學、深入悟,堅持做紅色故事“講述員”、紅色基因“傳承者”和紅色精神“踐行者”,不斷在守初心、擔使命中鑄魂固基、培根補鈣、培元壯骨。

賡續革命傳統,堅持做紅色故事“講述員”。黨的歷史就是一段鮮明的紅色史,從嘉興南湖到中南海,從黨的一大到黨的十九大,從中華民族站起來到富起來強起來,歷史書寫了厚重的“紅色華章”,紅色成為了中國這片熱土上最鮮明的底色。在革命戰爭年代,中國共產黨始終堅守初心,浴血奮戰、英勇奮鬥,從一個勝利走向一個勝利,譜寫了一個又一個可歌可泣的“紅色故事”,留下了一處又一處不可磨滅的“紅色遺址”。回望過去,歷史不容忘記;展望未來,使命召喚擔當。賡續革命傳統,要緊緊依託革命遺址遺蹟、紅色教育基地和政治生活館等載體,通過上一堂紅色黨課、參觀一處革命遺址、重走一段長征路、聽一個長征故事、唱一曲紅歌等豐富靈活形式,積極組建由黨史專家、黨校教師、老紅軍後代、老黨員等組成的宣講團深入革命遺址、部門單位、學校、企業等講述“紅色故事”,使“紅色種子”在黨員幹部心中生根發芽、開花結果。

不忘紅色初心,堅持做紅色基因“傳承者”。不忘本來,開創未來。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中國共產黨人始終如一,從曲折中走來、從艱苦中走來、從磨難中走來,經歷四渡赤水、飛奪瀘定橋、跨雪山草地等人間壯舉,不變的是為中國人民謀福利的初心、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使命。紅色初心人人守,紅色基因代代傳。深入落實主題教育總要求,大力開展革命傳統教育,要充分挖掘和利用紅色資源,不斷用紅色文化滋養黨員幹部,厚植紅色基因,以緬懷先烈、體驗紅軍生活、重走長征路等方式,使黨員幹部深切體會紅軍頑強拼搏的革命精神,接受思想“再洗禮”、鬥志“再磨礪”、黨性“再錘鍊”,知黨史黨情,守初心、擔使命、勇作為,自覺做紅色基因的“傳承者”,不斷在紅色資源中汲取幹事創業的精神動力。

勇擔時代使命,堅持做紅色精神“踐行者”。革命理想高於天,勇擔時代使命要不斷從紅色精神中汲取養分。中國共產黨之所以能克服重重困難、絕處逢生、化險為夷,靠的就是紅色精神。時至今日,延安精神、長征精神、南泥灣精神、北大荒精神、遵義會址精神等紅色精神依舊熠熠生輝、光照人寰。加強革命傳統教育,要充分利用紅色資源的深刻的時代價值和豐富的紅色內涵,採取現場體驗、專題學習、情景互動等方式,組織發動黨員幹部參觀革命遺蹟遺址、觀看紅色電影、聆聽紅色故事等,使黨員幹部自覺涵養紅色精神,對標補足思想之鈣、把穩行動之舵,厚植紅色基因,切實在“紅色磁場”中壯筋骨、強黨性、增動能,不斷守初心、擔使命、勇作為、創新功,爭做紅色精神的“踐行者”。

革命傳承心得體會篇3

走進井岡山,參加為期三天的培訓,心中感觸良多,久久無法平靜。

上世紀20年代,中國大地內有軍閥混戰,外有強敵環視,局勢混亂,民不聊生。在這中華民族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1921年,中國共產黨應運而生。

成立伊始,黨員先輩們篳路藍縷,砥礪前行。第一次國共合作,開啟了轟轟烈烈的第一次國民大革命,基本推翻了北洋軍閥的統治。然而,國民黨反動軍閥發動了系列反革命政變,大肆捕殺共產黨員,妄圖消滅中國共產黨,一時間,白色恐怖籠罩中華大地。

在這萬馬齊喑的時期,中國共產黨沒有退縮,八一南昌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發動派的第一槍。不久,毛澤東同志領導了秋收起義。但因為當時“以城市中心起義”的革命路線決策錯誤,大多數起義均以失敗告終,眼見中國革命之火即將熄滅,毛澤東帶領部隊走上井岡山,並與湘南起義和南昌起義部分部隊勝利會師。

正是在井岡山,毛澤東完善了他的革命理念,建立了全國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走出了“農村包圍城市”的革命道路;在這裏,革命先輩們堅定信念、艱苦奮鬥、實事求是、敢於創新、依靠羣眾、勇於勝利,開創了井岡山精神;在這裏,中國共產黨初步確定了黨內領路人,形成了土地革命路線,培養了未來共和國的脊樑,也為後期奪取革命勝利奠定了基礎。所以説,井岡山是中國革命的搖籃。

今天,在這杜鵑花開的時節,我們近距離重温井岡山斗爭史,感悟井岡山精神,作為一名基層組工幹部,更應該弘揚井岡山精神,常懷“三心”奮發前行。

常懷信仰之心。斯大林在《悼列寧》一文中曾説過,“我們共產黨人是具有特種性格的人,我們是由特殊材料製成的。”寥寥數語,為我們形象地刻畫出共產黨人與眾不同的先進性,這特種性格、特殊材料就是共產主義信仰。正是共產主義信仰讓共產黨人不畏艱難,不懼犧牲,面對一個又一個敵人與困境從不低頭,堅持不懈並戰而勝之。組工幹部作為管黨員的黨員,更應該傳承紅色基因、錘鍊純粹信仰、補足“精神之鈣”,以堅定的理想信念練就“金剛不壞之身”。

常懷責任之心。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正是這份初心和使命,讓無數共產黨人在國家面臨威脅和衝擊、人民遭受損失的關鍵時刻站了出來,以為黨和人民負責的責任和擔當,自覺履行着共產黨員的神聖職責。當下,我國正處在深化改革開放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組工幹部更要增強責任心和事業心,不斷開拓進取,勇於爭先,爭創一流業績,更好地履行為黨和國家管理和服務好黨員、幹部、人才的重要職責。

常懷鬥爭之心。“艱難困苦,玉汝於成”。建黨至今,共產黨人始終懷着崇高信仰、對黨忠誠、清正廉潔、敢為人先的風骨、氣節、操守、膽魄,團結帶領中國人民砥礪前進,攻堅克難,為民族謀獨立、為國家謀富強、為人民謀幸福。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全黨要充分認識偉大斗爭的長期性、複雜性、艱鉅性,發揚鬥爭精神,提高鬥爭本領,不斷奪取偉大斗爭新勝利。”作為新時期的組工幹部,更應該繼承與發揚鬥爭精神,立足本職工作,加強學習,併到重大斗爭一線去努力培養鬥爭意識,錘鍊鬥爭意志,增強鬥爭本領,為共產主義事業奮鬥終身。

革命傳承心得體會篇4

紅色基因是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高舉馬克思主義旗幟,汲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營養,歷經長期革命、建設和改革實踐磨鍊篩選,不斷孕育積澱昇華的決定中國共產黨人本質特徵的特有品質。紅色基因是中國共產黨區別於其他一切階級政黨的鮮明標識和政治優勢。紅色基因的傳承和弘揚需要更新、更寬闊的視野。

一、要立足國際視野傳承和弘揚紅色基因。傳承和弘揚紅色基因,要善於從國際視野的角度認識這項崇高的使命。紅色基因體現了共產黨人的身份自信、使命擔當和對中國製度的自信。新時代傳承和弘揚紅色基因,就要求中國共產黨永葆黨的性質、宗旨、本色,帶領中國人民實現中國崛起。國際格局多極化態勢愈加明顯,如果我們不能從國際國內兩個大局出發增強傳承黨的先進理論的自覺性,就難以凝聚全黨、團結人民,堅持正確的前進方向,也難以解決我們面臨的複雜矛盾和問題。中國人民為自己的民族獨立所付出的代價,百倍於美國人為美國獨立付出的代價。能夠經歷這樣的長時期鬥爭,沒有人民的支持是不可能的。黨帶領人民選擇適合自己發展的道路,是經過歷史沉澱的正確道路。中國共產黨的制度安排,包含了歷史基因、紅色基因和現代元素。中國共產黨的紅色基因融入高度的現代化導向和目標,不忘初心,永遠不可迷失方向和道路。這就是中國崛起的邏輯。從紅色基因講,這個世界歷來都有不同制度在衍生,相互學習、相互借鑑,當然不免劇烈衝突,最後是相對比較好的勝出。

二、要立足民族視野傳承和弘揚紅色基因。紅色基因是屬於黨的,同時也是屬於民族的。紅色基因所包含的民族自強精神,是激勵我們黨頑強奮鬥、不斷髮展壯大的精神動力,也是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堅強精神支撐,已深深融入共產黨人的精神血脈,化為引領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強大動力。我們黨為民族獨立所經歷的砥礪奮進,淬火成鋼的精神品質、堅如磐石的理想信念、百折不撓的英雄氣概、敢於勝利的革命風範,構成了紅色基因,在苦難與輝煌中代代相傳。紅色資源、紅色傳統、紅色基因,在新時代唯有匯入民族復興的歷史畫卷,才能在繁重任務面前挺起民族脊樑、敢於擔當;在利益誘惑面前站穩腳跟、堅定前行。人類歷史上,沒有一個民族、沒有一個國家可以通過依賴外部力量、跟在他人後面亦步亦趨實現強大和振興。在新時代的長征路上,揹負着民族的希望,將紅色基因植入各族人民的心中,成為他們精神的共同歸宿、前行的共同動力。講好紅色故事,補充紅色營養,不斷激發中華民族的信仰偉力,凝聚起眾志成城的磅礴力量,就能為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供堅強精神支撐。

三、要立足未來視野傳承和弘揚紅色基因。傳承紅色基因,是為了開創美好未來。傳承和弘揚紅色基因,就要從紅色歷史中找到屬於未來的東西。面向未來傳承紅色基因,就要讓信仰的種子、精神的譜系、制勝的密碼,革命前輩走過的“路”、留下的“影”……這些藴含着鮮明的政治立場、堅定的信仰信念、先進的制勝之道、崇高的革命精神、優良的作風紀律,這些紅色傳統的基因一代代傳下去,讓革命事業薪火相傳、血脈永續。優良傳統不能丟,丟了就丟魂,紅色基因不能變,變了就變質。生理基因與生俱來,紅色基因淬鍊而成“歷史中有屬於未來的東西,找到了,思想就永恆;傳承下來了,發展就永恆”。正因為如此,我們重温優良傳統,傳承紅色基因,決不是發古人之憂思,而是一種回望,看看初心到底是什麼;是一種對錶,看看有沒有偏離本真;是一種迴歸,看看如何從這些“紅色”中找到“屬於未來的東西”。只有這樣,才能在傳承紅色基因中,昂首闊步邁向更加光明的未來。

革命傳承心得體會篇5

傳承紅色基因、弘揚革命精神,有助於黨員幹部從波瀾壯闊的革命歷史中接受教育,時刻不忘共產黨人的歷史責任和精神追求,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勵,永葆共產黨人的政治本色。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革命老區是黨和人民軍隊的根,我們永遠不能忘記自己是從哪裏走來的,永遠都要從革命的歷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要發揚紅色資源優勢,深入進行黨史軍史和優良傳統教育,把紅色基因一代代傳下去。我們在當年鄂豫皖蘇區首府所在地新縣建立了大別山幹部學院,把革命文化資源作為黨性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的生動教材,引導廣大黨員幹部深入學習黨的歷史,深刻理解黨的領導和社會主義制度是歷史和人民的選擇,進一步增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一是加強大別山革命精神研究。大別山幹部學院不僅是一個教學基地,更要成為一個研究基地。我們組織編寫並出版了《大別山革命簡史》等教學叢書,拍攝了反映大別山地區革命“四度輝煌”的黨性教育專題片《信念的力量》,展示大別山革命前輩奮鬥的歷程、堅定的信念、高尚的情操、英勇的事蹟;成立了大別山精神研究中心,連續3年召開大別山歷史和大別山精神理論研討會,探索大別山革命精神形成條件、科學內涵與時代價值。強化研究式教學,用主動探究式的學習方法,力求在解惑中傳道、在傳道中解惑。

二是強化體驗式學習。體驗式學習形式內容多樣,能夠使學員在現場教學中獲得體驗與思考,可以是講授精彩、發人深省的專題課,可以是催人淚下、觸動靈魂的現場課,可以是身臨其境、情融其中的體驗課,還可以是樸實無華、詮釋偉大的紅色故事會。每一個紅色遺址都是一個常學常新的生動課堂,藴含着豐沛的道德滋養。比如在“紅田”慘案遺址,通過教師聲情並茂的點評、烈士後代感人至深的追憶,為學員還原300餘名烈士英勇就義時的悲壯場面,把學員拉回到烽火連天的革命歲月,使他們設身處地感受革命鬥爭的殘酷與大別山地區人民誓死不渝跟黨走的堅定信念和赤膽忠誠。

三是強化創新性學習。黨性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必須着眼於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為黨正在進行的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服務。大別山幹部學院開設了以“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為主題的系列專題課,開發了《誓言的力量》等現場講授課,實現了教育內容的與時俱進。重視教學方式的不斷創新,先後開發了專題講授課程、情景教學課程、訪談教學課程、紅色故事會教學課程等10餘種教學門類,基本涵蓋了當前黨員幹部教育培訓的主要教學方式。

革命傳承心得體會篇6

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湖南考察調研期間,專程來到沙洲瑤族村“半條被子的温暖”專題陳列館,重温紅軍長征途中軍民魚水情深的感人故事,使全黨再一次受到紅色教育的精神洗禮。

作為新時代的黨員幹部,要把“半條被子”故事的精神傳承好、弘揚好,走好新時代長征路,永葆共產黨員初心和本色,用實幹擔當寫好新時代“半條被子”故事新篇章。

寫好“理想信念”新篇章,涵養“風雨不動安如山”的定力,彰顯一心向黨的政治本色。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閒。長征之所以能取得勝利,長征精神之所以偉大,就在於無論外界風雲變幻,無論環境多麼惡劣,無論條件多麼艱苦,紅軍依然堅守必勝的理想信念,只顧風雨兼程、奮勇向前。尤其是3個女紅軍在艱苦卓越的條件下仍然能堅守崇高的革命理想,是不忘初心的真實寫照。作為黨員幹部,在新時代的長征路上,唯有以“風雨不動安如山”的革命信念,才能在建設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和實現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征程中克服重重困難、應對各類風險挑戰,披荊斬棘、闖關奪隘,無往不勝。

寫好“擔當作為”新篇章,保持“越是艱險越向前”的鬥志,彰顯一心幹事的擔當本色。新時代是奮鬥者的時代。一代人有一代的長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擔當。3位風華正茂的女紅軍,背井離鄉,用女子柔弱的肩膀擔當起拯救人民疾苦的歷史重任,走過荒無人煙的草地,翻過連綿起伏的雪山,用大無畏的擔當精神譜寫了青春篇章。生活在新時代的黨員幹部,理應接過他們手中的接力棒,扛起黨員應有的擔當,拿出逢山開路、遇水搭橋的勇氣和魄力,在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和國際國內複雜情勢中,以“越是艱險越向前”的昂揚鬥志,為踐行“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的初心和使命而不懈奮鬥、勇往直前。

寫好“為民服務”新篇章,厚植“但願蒼生俱飽暖”的情懷,彰顯一心為民的奉獻本色。解衣衣我,推食食我。“半條被子”的故事深刻詮釋了“共產黨就是自己有一條被子,也要剪下半條給老百姓的人”,折射出3位女紅軍寧願自己受苦也不讓羣眾受苦的赤子情懷和無私奉獻的精神。“些小吾曹州縣吏,一枝一葉總關情。”黨員幹部要始終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以“但願蒼生俱飽暖”的為民情懷,一心為民,無私奉獻,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憂人民之所憂,解人民之所難,在為民利民中不斷增進與人民羣眾的血肉聯繫,依靠人民力量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目標,讓人民羣眾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秉承“半條被子”精神,不忘長征來時的路。讓“半條被子的故事”穿越血與火的歷史時空,帶着歷久彌新的温暖,焐熱新時代黨員幹部的初心,用滾燙的初心寫好新時代“半條被子”故事新篇章,在新時代征程中温暖更多人心!

革命傳承心得體會篇7

我是一名江西紅土地上的縣委書記,從小受井岡山革命故事薰陶,多次登臨共產黨人初心的重要形成地——井岡山,接受初心教育。當年,井岡山的革命鬥爭不僅點燃了中國革命的星星之火、開闢了中國革命的嶄新道路,還孕育了偉大的“井岡山精神”。以“堅定信念、艱苦奮鬥,實事求是、敢闖新路,依靠羣眾、勇於勝利”為精髓的“井岡山精神”,歷經歲月沉澱,越發熠熠生輝,激勵着一代又一代的共產黨人為革命、建設和改革事業而不懈奮鬥。步入新時代,傳承和弘揚“井岡山精神”仍然具有重要意義,尤其作為一類革命老區縣——宜豐的縣委書記,更應繼承先烈遺志、傳承紅色基因,不忘初心、砥礪奮進,創造出無愧於黨、無愧於人民、無愧於時代的新業績。

一、以身許黨,始終對黨絕對忠誠

忠誠是一種立場,始終聽黨話,堅決聽黨指揮,永遠跟黨走。紅軍在井岡山斗爭的兩年多時間裏,平均每天犧牲50多人,共有4.8萬人為共產黨人的理想信念獻出了生命。比如,烈士劉真,時任永新縣委書記,面對死神臨危不懼,用生命踐行了“我生是共產黨的人,死是共產黨的鬼”的錚錚誓言。這些革命先輩用鮮血和生命書寫了對黨的無限忠誠、對革命事業的堅定執着,永遠值得我們銘記和傳承。縣委書記是黨在一個縣的代表,是黨在地方的形象,更應以革命先輩為榜樣,把對黨絕對忠誠立在前頭、烙在心中、融入血液、浸入骨髓,樹牢“四個意識”,堅定“自個自信”,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高度一致,自覺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頭腦,不折不扣地落實中央和省、市委各項決策部署,始終做到在黨為黨、在黨言黨、在黨憂黨,聽從黨的指揮,維護黨的權威,任何時候都與黨同心同德同向。

二、不忘初心,始終恪守民本情?

我們黨的根基在羣眾、黨的力量在羣眾,黨的初心是為人民謀幸福。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緊緊團結羣眾、依靠羣眾,是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創建和發展的重要法寶”。當年的井岡山處於敵人的嚴酷封鎖之中,羣眾缺衣少食,生活十分艱苦,但他們仍然竭盡全力援助紅軍,甚至把僅存的一點糧食和物資都捐獻給了紅軍。我們黨之所以能得到羣眾真心擁護,就是因為共產黨始終代表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真正為人民謀幸福的。時代在變,但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始終不變,縣委書記是直接面對基層羣眾的領導幹部,更應傳承黨的羣眾路線這一重要法寶。一是恪守為“民”之志。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始終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始終為人民利益和幸福而努力工作。二是善謀為民之策。交流到宜豐工作三年多,我經常深入村組社區、廠礦企業、學校機關,帶頭搞調查研究,從中發現問題,找準發展的歷史方位,謀準發展的戰術措施,使工作舉措更好地滿足人民羣眾的期待。三是多辦利民之事。堅持帶着對羣眾的深厚感情做工作,注重在人民羣眾感覺不幸福、不快樂、不滿意的地方下功夫,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辦,一年接着一年幹,特別是着力打好精準脱貧、污染防治、風險防範攻堅戰,建設精緻縣城、特色小鎮、美麗鄉村,真正讓宜豐人民生活得更有質量、更有尊嚴。

三、擔當實幹,始終履好為官之責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有多大擔當才能幹多大事業,盡多大責任就會有多大成就”。縣委書記作為“一線總指揮”,關係到一個地方的興衰成敗。唯有把心思集中在想幹事上,把膽識體現在敢幹事上,把能力展現在會幹事上,把目標落實在幹成事上,才能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人民安居樂業、社會和諧穩定。一是提升“想為”的境界。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為官避事平生恥”的教誨,時刻保持飽滿的精神狀態,夙夜在公,全身心投入到改革發展穩定各項工作中去,決不當太平官、逍遙官。二是增強“敢為”的魄力。事實證明,只有以事不避險的勇氣、攻堅克難的鋭氣、戰天鬥地的豪氣,敢挑最重的擔子、敢啃最硬的骨頭,才能推動工作高效開展。去年,我們投入17.5億元改造棚户3439户,拿下了城南、窯前等片區最難啃的“硬骨頭”,幹成了幾年前想幹而沒有乾的事。今年,我縣正在推進2000户棚户改造,繼續圓百姓的新房、好房、樓房夢。三是錘鍊“善為”的本領。實事求是、敢闖新路,是“井岡山精神”的核心。宜豐堅持在生態文明建設上先行先試,率先建成生態警察中心,率先實現林區天網全覆蓋,率先“立規矩”保護天然闊葉林,持續厚植生態優勢,迸發了強勁“綠動能”,建成全球首條浮法微晶玻璃生產線,中國礦泉水行業領先品牌百歲山接二連三在宜豐建廠,借“綠”生“金”闖新路,推動新型裝飾材料、食品飲料等綠色產業向中高端發展。

四、保持定力,始終做到廉潔自律

在創建井岡山根據地之初,毛澤東創立了“三項紀律”和“六項注意”,以鐵的紀律約束官兵行為。縣委書記官雖不大,但面臨誘惑、考驗卻很多,若不受約束、任性用權就會犯錯誤,甚至違紀、違法,必須保持定力、手握戒尺、廉潔自律。一是守住“底線”。“底線”是對領導幹部最基本的要求,是最基本的行為操守,是衡量黨員幹部是否合格、稱職的下線指標。縣委書記作為黨員領導幹部,更應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處理好公與私、廉與腐、儉與奢、苦與樂的關係,把好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這個總開關,守住做人底線、黨員底線和從政底線。二是不越“紅線”。黨的紀律是黨員領導幹部的行為準則,是不可逾越的“紅線”。縣委書記作為黨員領導幹部,更嚴格執行廉潔自律各項規定,經常對照規定進行自查,對照革命先輩自省,檢點自己的言行,把好感情關、金錢關和愛好關,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管得住行為、守得住清白,做經濟上的乾淨人、作風上的正派人。三是不碰“高壓線”。“高壓線”就是國法,是不可觸犯的。縣委書記作為黨員領導幹部,必須秉公用權、依法用權、謹慎用權,嚴格按規則、按制度辦事,任何時候都不搞特權、不以權謀私,特別需把好選人用人關、重大項目決策關、生活情趣關,不碰國法的高壓線。

傳承是最好的紀念,發展是最深的告慰。作為一名紅土地上的縣委書記,我將繼續高擎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偉大旗幟,大力弘揚“井岡山精神”,不忘初心,擔當“謀幸福、謀復興”的使命,爭做人民滿意的縣委書記。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