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選最新《被討厭的勇氣》讀後感範文

來源:巧巧簡歷站 3.27W

大家要趁年輕多讀書,多學點知識才行,這樣才能提升自己的修養,那麼相關的讀後感該如何寫呢?以下是本站小編和大家分享的優選最新《被討厭的勇氣》讀後感範文,以供參考。

優選最新《被討厭的勇氣》讀後感範文
優選最新《被討厭的勇氣》讀後感範文

今日讀了一本很薄的書,阿德勒的《被討厭的勇氣》,翻開書就看到這句話:決定你的生活方式(人生狀態)的不是其他任何人,而是你自己。

“貨幣是被鑄造的自由”,這是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説中的一句話。那麼實現了財務自由的你,就一定能獲得幸福嗎?你存在的價值、你的幸福還是無法用金錢買到。

那麼你的煩惱是什麼?是你現在的工作?你的交友遇到了麻煩?還是戀愛或是家人之間的關係出現了問題?

一切煩惱皆源於人際關係,阿德勒是這麼認為的。人生的三大課題:交友、工作以及愛。這些就是煩惱的來源。那麼,有解嗎?不能夠逃避,阿德勒説請直面“人生課題”吧。所有企圖設立種種藉口來回避人生課題的情況叫作“人生謊言”。

我們沒必要去滿足別人的期待。不需要活在別人的人生中。但我們需要學會“課題分離”,不懼怕被任何人所討厭,真是太需要勇氣了。活在這個世界上,努力做到不被別人討厭,其實是很簡單的事情。因為你只需要偽裝自己,去妥協去放棄就可以了但是明知道會被人討厭,還要堅持自己的人生道路,這是很難的。直面自己的內心,不在乎別人的眼光,絕不去編造謊言。

這樣的生活,估計很多人都堅持不下來。阿德勒卻告訴我們:必須要有實踐這種人生的勇氣!這也是讓人獲得幸福的勇氣呀。

因為我們有這種力量,生活中起決定作用的是你自己,也只有你自己,而你需要的是“勇氣”。阿德勒心理學不是改變他人的心理學,而是追求自我改變的心理學。是“勇氣心理學”。

優選最新《被討厭的勇氣》讀後感範文

“自我接納—他者信賴—他者貢獻”是我們想有勇氣地生活成長的必經之路,這三步走就像遊戲通關,要想到“他者信賴”這第二關,首先要真正做到:自我接納(對自己的無條件信賴),才有可能找到第二關的門。

過關過的是否徹底,取決於人生這看似一條線上的各個點,即生活中的每一天是否盡情地舞蹈了。特別喜歡書中關於旅行的舉例,旅行不是你到了目的地的那一剎那,而是從你打開門,踏出旅行的第一步開始就人在旅途。有時候會糾結:擔心自己沒用看到體驗到別人體驗到的景緻,從書中的角度想:每個人的旅途因為人而不同,別人的經驗可以借鑑,但每一刻的體會都是純個人的。

真正難做到的是:第一關——自我接納。

1、接納自我並付諸行動是第一步:“原因論” VS “目的論”。“決定我們自身的不是過去的經歷,而是我們自己賦予經歷的意義。”“重要的不是被給予了什麼,而是如何去利用被給予的東西。”想起自己曾經做過的一個決定,我感覺自己是一杯很鹹的鹽水,過去的經歷是我杯中的鹽,時間久遠無法析出,我能做的就是不斷地向裏面加清水,稀釋成可飲用的淡鹽水。——“我們需要的不是更換是更新。”

2、自我接納的第二步:人際關係是自我接納的練習場。登上人際關係這個練習場,需要自己做一些準備:放下自卑情結和優越情結,“困擾我們的自卑感不是‘客觀性的事實’而是‘主觀性的解釋’。”卸下一決高下的鎧甲,且不用“把他人的幸福看作‘我的失敗’,所以才無法給予祝福。” 困難也好,挫折也罷,無論如何面對—接受—處理,同時相信處理方法和表達方式決不僅僅只有“發怒”這一處理方式。

3、自我接納第三步:課題分離。擁有被討厭的勇氣,不是去討別人的厭,自顧自地不顧他人感受和安危。而是即使冒着被別人討厭的風險,也要堅持自我,如堅持自己的觀點。在這裏要分清是他人的課題,還是自己的課題。很典型的例子:別人是否討厭我,是那個“別人”的課題,但若我心中有想法説:“我都這麼做了,你都不認可我、接納我。”這就變成了我的課題,我有求回報的心理。

4、自我接納的第四步:放棄自我中心。讀第三章時我有一個問題:在想融入一個羣體時,我們是會付出,但付出的目的,似乎是被認可。問題和第三章裏的“自由就是不再尋求認可”有些相悖,好像答案在這一章中。如果做到了:將“對自己的執着”轉換成“對他人的關心”,尋找“共同體感覺”(把他人看作夥伴並能夠從中感到“自己的位置”的狀態),並積極地參與到共同體,可能之前所想的為獲得認可的“付出”,就成為整個人投入後的自然行為,而不帶什麼“使命”。

本書關於阿德勒心理學的對話最後落點在:直面“人生課題”。也就是不迴避工作、交友、愛之類的人際關係課題,要積極主動地去面對。人生的解釋權在每個人自己手裏。

優選最新《被討厭的勇氣》讀後感範文

高曉鬆在《奇葩説》中提到一個説法,人要有一以貫之的價值觀,不能在要自由的時候就拿出西方的價值觀,要錢的時候就拿出東方的價值觀。用一個高級的説法就是邏輯自洽,自己説的話,所遵守的原則不能互相矛盾。簡單的説法就是你相信的得是絕對的。

自由是最高的道德。

在哲學家康德的理解中,權利是一個關於與他人外在關係的概念。每個人的權利都是有限度的,必須要承認他人的自由並能與之並存,這種自由不是為所欲為,想幹什麼就幹什麼,而是要符合普遍法則,是一種通用的道德律令。

那麼自由就是最高的道德是怎麼説的呢?首先,道德是什麼?在我一個學法律的朋友的口中是公序良俗,也就是公共秩序與善良風俗,那麼公共秩序和善良風俗又是怎麼形成的,而自由是公共秩序和善良風俗嗎?

公共秩序和善良風俗,字面上包括我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紅燈禁止通行,孝敬長輩等等,是立法的一個依據。那麼自由為何是最高的道德呢,康德看來自由就是不以他人意志和個人欲求的驅使而去做一件事,是無目的的,不會給自己和他人帶來什麼東西,是自由意志的產物。是不受任何欲求,不管是出於他人的欲求還是自己的欲求的行為。簡單來説,這件事不是我應該做或者被期許這樣做而去做,而是我去做了。

那麼自由就是被討厭是否等於被討厭的就是自由,阿德勒否定了這一點,這就像前面自由的定義一樣,無目的地做事,為了被討厭來追求自由,本身就不是自由。那麼自由就是被討厭,其實應該是,自由就是不怕被討厭,在社會中,我們建立起來的人際關係中,做的每一件事都一定會有人反對,討厭我們的做法,原因是個人期許的不同,然而做這件事是我們的課題,被別人討厭是別人的課題,這個就是阿德勒哲學的一個重要方法,課題分離,為什麼要進行課題分離呢,因為人的一切煩惱都來自人際關係,能夠分離課題,就是在自己和世界之間畫了一條線,我們無法改變他人的課題,我們只能做好自己的課題。

建築學家貝聿銘説過,我一直沉浸在怎麼解決自己的問題之中。我想老先生是自由的,所以他的建築也是自由的。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