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浮士德》有感範文三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1.33W

你知道嗎?寫讀後感其實是我們在看過一部優秀的作品後記錄自己想法最好的方式,你知道怎麼寫讀後感嗎?以下是本站和大家分享的讀《浮士德》有感範文三篇的參考資料,提供參考,歡迎你的參閲。

讀《浮士德》有感範文三篇

 讀《浮士德》有感範文1

《浮士德》追求中所涉及的社會現實只是一個方面,其中還有另一個重要內容即“人”的主題。

浮士德不斷追求的動因不是來 自社會矛盾的召喚,也不是有些文章認為的來自魔鬼的誘惑,而是來自浮士德內心的不平衡,是他的內心痛苦促使他不斷追求。他的痛苦不是源自他對外界與物質的不滿足,而是源自他對自身狀況的不滿足,他想改變自己生存方式中的各種缺憾,追求更符合人性、更為理想與健全的人格。只有從“人”的主題看 《浮士德》,才能還《浮士德》以完整性;只有從“人”的主題人手,才是找到了打開《浮士德》的鑰匙。

浮士德的每一次追求都是不了了之的,因為他不是為了尋求社會矛盾的解決,而是追求一種健全而完美的人格。他否定了不完美人格的各個階段,最後找到了最健全、最完美人格狀態的生存方式。“人”的主題,是18世紀德國美學所探討的主題,也體現了歌德本人的美學思想。

如果説現實的內容在 《浮士德》中是零散的、被分割的,那麼“人”的主題則是一貫的、整體性的,這才是《浮士德》作為一個整體的統一所在。它也極符合歌德本人的創作思想。歌德曾指出,“藝術家應該通過整體向世界説話”,而這一整體“他在自然中是找不到的,而是他自己心靈的產物”。根據這段話,我們認為浮士德的活動可以被劃分,現實可以被分割和組合,但歌德要表達的思想應該是統一的,浮士德形象應該是作為一個完整的形象出現的。這是符合歌德對人的看法的。他曾説:“人是一個整體,一個多方面的內在聯繫着的能力的統一體。藝術作品必須向人的這個整體説話,必須適應人的這種豐富的統一體,這種單一的雜多。”如果我們仍然説,浮士德是資產階級上升時期的代表,應該説,這隻説出了浮士德形象的象徵意義。其本來意義,即對完美人性、理想人格的追求,如果回到《浮士德》本文的話,將會更為清晰地展示出來

浮士德出場時是一位老博士,他已精通了當時的哲學、法學、醫學和神學四大學科。學識淵博,聲望在所有的博士、碩士、法律家和教士之上可謂功成名就,炫世耀人。老博士應當心滿意足。可事實恰恰相反,浮士德出場,時值深夜,他中宵倚案、煩惱齊天。他不是對家庭不幸和自然災禍的煩惱,他的煩惱是他靈魂痛苦的外顯。精神勞動這一生存方式的種種缺憾造成了學人理性發達,而感性生活貧乏,使學人遭受了全面人性被片面化的痛苦。浮士德的諸多痛苦是從事精神勞動的人與生俱來的,是知識分子普遍存在的,不能超脱的深層苦難。浮士德的痛苦與追求,常有精神勞動者的普遍特徵,甚至擴展為即使對全人類也具有普遍意義。難怪郭沫若先生慧眼獨具,稱《浮士德》是一部關於人類靈魂的歷史。

 讀《浮士德》有感範文2

《浮士德》敍述的是德國中世紀一個陳舊傳説,年逾半百的煉金術士浮士德向魔鬼出賣靈魂,交換芳華和愛情。歌德借這個體裁演繹了寬廣、深邃而崇高的人生內容,為人類自強不息的進取精力唱了一出迄今響徹寰的歡歌。

《浮士德》內容博學多才,包含哲學、神學、神話學、文學、音樂等各方面的常識;方式撲朔迷離,其中有抒發的、寫景的、敍事的、説理的種種不同要素,有期望式悲慘劇、中世紀奧祕劇、巴洛克寓言劇、文藝復興時期盛行的假面劇、意大利的行會劇以及英國舞台的新方法、現代活報劇等等。《浮士德》是歌德傾瀉一生汗水寫成的一部宏篇鉅作,值得細細品讀。

浮士德自強不息、尋求真理,閲歷了書齋日子、愛情日子、政治日子、尋求古典美和建功立業五個階段。這五個階段都有實際的根據,它們高度濃縮了從文藝復興到19世紀初期幾百年間德國甚至歐洲資產階層探究和鬥爭的精力進程。在這裏,浮士德可説是一個象徵性的藝術形象,歌德是將他作為全人類命運的一個化身來加以刻畫的。當然,所謂全人類其實是資產階層上升時期一個先進常識分子典型形象的擴大化算了。同啟蒙年代的其他資產階層思維家並無二致,歌德也是把本階層視為全人類的代表的。浮士德走出昏暗的書齋,走向大天然和寬廣的實際人生,表現了從文藝復興、宗教改革、直到“狂飆突進”運動資產階層思維覺悟、否定宗教神學、批評漆黑實際的反封建精力。浮士德與瑪甘淚的愛情悲慘劇,則是對尋求狹窄的個人幸福和享樂主義的利己哲學的反思和否定。從政的失利,表明晰啟蒙主義者開通君主的政治抱負的虛幻性。與海倫結合的不幸結局,則宣告了以古典美對現代人進行審美教化的人道主義抱負的幻滅。

終究,浮士德在發起羣眾改造天然,創立人世樂土的宏偉事業中找到了人生的真理,從中咱們不難看到18世紀啟蒙主義者再三描繪的"理性王國"的影子,並模糊可聞19世紀空想社會主義者呼喊未來的聲響。

 讀《浮士德》有感範文3

《浮士德》作為一部以戲劇形式寫成的作品,現在仍高居世界哲理性文學的頂峯。作者歌德先生花費了六十餘年的時間,成功地創造了浮土德與惡魔摩非斯托這兩大形象。這本書充分反映了歌德先生的人生觀、價值觀。

浮士德,初次登場時已年過半百。他受到許多人的崇拜,但他並不快樂。作為一個博士,他將一切的知識都研究殆盡,但最後得出的結論卻是“有用的學問我一無所知,我知道的,又毫無用處”。

一切的語言都反映了浮士德對知識的追求,以及他希望利用有用的知識去為人類造福的偉大願望。同時,他明白到知識與智慧之間的關係,知道擁有知識並不代表擁有智慧,這正如摩非斯托所説過的一句話:“我的朋友,一切的理論全是灰色,只有生命之樹長青。”他對神不屑一顧,他把自己稱為神,認為人才是人的神,人類的一切幸福都是人類努力創造的成果。這反映了無神論的觀點,是人文主義的偉大體現,是唯物主義的體現。

作品中還有另一個重要的人物,他就是浮士德的僕人——惡魔摩非斯托。他與浮士德訂下契約,他幫浮士德恢復青春,為浮士德追求海倫,還利用鬼怪幫助浮士德實現填海造城,幫助人類實現這一偉大願望。其實,與其稱他為惡魔,倒不如説他是一個另類的上帝,他看到了人類的不幸,看到了人類的禍根所在,他明白人類需要磨鍊。與浮士德相比,他雖不具有為人類造福這樣的偉大願望,但他對世界的認識絕不比浮士德淺,甚至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浮士德》的確是一本好書,每一次閲讀總會有不同的發現,雖説我已是讀了兩遍了,但它仍舊吸引我一直讀下去。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