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浮士德》讀後感範文三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1.27W

相信很多人都有讀過名著吧,一本好的作品,是值得我們寫讀後感來紀念它的,關於《浮士德》的讀後感你知道怎麼寫嗎?以下是本站和大家分享的名著《浮士德》讀後感範文三篇的參考資料,提供參考,歡迎你的參閲。

名著《浮士德》讀後感範文三篇

名著《浮士德》讀後感範文1

第一部1773年開始寫,1808年出版;第二部1832年臨死前才完成,死後才出版。中間跨越六十年,花費其畢生心血。

詩體哲理悲劇《浮士德》是偉大詩人、作家、思想家歌德最重要的代表作。它與荷馬的史詩《伊利亞特》、但丁的《神曲》、莎士比亞的《哈姆萊特》並列為歐洲文學四大名著。主人公浮士德是16世紀德國曆史書和民間傳説中的人物,通占卦、天象、巫術、鍊金術。歌德在《浮士德》中,根據這個民間故事成功地塑造了浮士德和魔鬼靡非斯托的形象,展現了一部資本主義上升時期資產階級精神生活的發展史。

但歌德並不因此看輕魔性在浮士德追求過程中的推動作用。歌德首先承認魔性只能被暫時克服,卻不能被永久根除,因它是可以容忍的。《浮士德》中上帝的話其實道出了歌德悟出的智慧箴言:“人要奮鬥,失誤免不了。”歌德同樣看到,魔性與神性相對相生,因此是絕對必要的。浮士德的一生是神性和魔性矛盾鬥爭的過程。他奮發進取、永不滿足的精神是他上升的內在動力,靡非斯托利用浮士德身上的魔性誘使他墮落,然而浮士德的神性使他能夠吸取教訓,不斷克服魔障。正是在這種辯證發展之中,浮士德的精神內涵才日益深厚,境界日益提升。

《浮士德》的結尾是光明的。浮士德喊出了“你真美呀,請稍稍停留!”表面上看,他獲得了滿足,也準備享受這滿足,靡非斯托因此要攫走他的靈魂,但上帝派天使把浮士德的靈魂帶到了天堂,因為“凡是自強不息者,到頭我輩終能救”,正可謂天道酬勤,上帝嘉許之。既然如此,為什麼《浮士德》仍然被看成是一部悲劇呢?這主要是因為,歌德相信人類追求至善是沒有止境的,但個體的生命卻是有限的。浮士德獲得了兩次生命,這生命仍然有限,所以不可能達到終極的目標。他探索的五個階段,遠沒有窮盡人類的精神生活。

歌德的創作過程長達六十年。他從青年時代起即構思此詩,直到臨死前不久才告完成。可以説,這本身即是一種追求,對文學的一種孜孜不倦的追求。也正是這種追求,使歌德在晚年仍不斷地學習新事物,探索新問題。而《浮士德》正是這種追求所帶來結果的最好驗證,可以説,是這種追求造就了《浮士德》幾百年來的經久不衰。

生命的過程是一個不斷追求的過程,使目己的人生高度在不斷追求的過程中得到提升。每個人在人生追求中都會遇到各種無法逃避的問題,必須選擇,而不斷追求,自強不息,勇於實踐和自我否定的性格,將使其免遭沉淪的厄運,實現了人生的價值和理想。

也許不是每一個人都是浮士德,但每一個人都不能缺少浮士德頑強向上、熱愛生活、尋找屬於自己的人生的品質。

名著《浮士德》讀後感範文2

這部不朽的詩劇,主要塑造了浮士德——一個滿腹經綸的知識分子,由於不滿現狀,進而竭力探索人生的意義。

劇中,魔鬼靡非斯特使用魔法引誘着浮士德,先從小世界的沉迷酒色,到大世界的官場、戰場、直至改造自然、為民造福……上天入地、驚心動魄,從這種種奇特的人生體驗,塑造了一個不斷探索人生真諦,積極進取、自強不息的形象。

浮士德説:“我只是匆匆走在這世上,任何歡樂都抓緊嘗一嘗,不滿意的立刻將之拋棄,抓不住的乾脆將它釋放。”他認為,人生就是不斷的體驗,不斷的追求,永不滿足!這,也許就回答了,人活着究竟是為了什麼?

魔鬼靡非斯特也説:“如果你不走錯路,你就不會明事理。”與我們常説的,實踐出真知相吻合——魔鬼竟然也説出了人話?其實,世界上沒有絕對的好人、壞人之分,在人性中,也是善惡共存、共生的。歌德憑藉這兩位主要人物,道出自己的理念:只有努力,人不怕犯錯誤,但怕不努力!言外之意:天行健,君子自強不息。人活着,就要不斷的追求;哪天,追求停止了,生命的意義也就結束了。這僅僅是我自己膚淺的理解。

名著《浮士德》讀後感範文3

《浮士德》追求中所涉及的社會現實只是一個方面,其中還有另一個重要內容即“人”的主題。

浮士德不斷追求的動因不是來 自社會矛盾的召喚,也不是有些文章認為的來自魔鬼的誘惑,而是來自浮士德內心的不平衡,是他的內心痛苦促使他不斷追求。他的痛苦不是源自他對外界與物質的不滿足,而是源自他對自身狀況的不滿足,他想改變自己生存方式中的各種缺憾,追求更符合人性、更為理想與健全的人格。只有從“人”的主題看 《浮士德》,才能還《浮士德》以完整性;只有從“人”的主題人手,才是找到了打開《浮士德》的鑰匙。

浮士德的每一次追求都是不了了之的,因為他不是為了尋求社會矛盾的解決,而是追求一種健全而完美的人格。他否定了不完美人格的各個階段,最後找到了最健全、最完美人格狀態的生存方式。“人”的主題,是18世紀德國美學所探討的主題,也體現了歌德本人的美學思想。

如果説現實的內容在 《浮士德》中是零散的、被分割的,那麼“人”的主題則是一貫的、整體性的,這才是《浮士德》作為一個整體的統一所在。它也極符合歌德本人的創作思想。歌德曾指出,“藝術家應該通過整體向世界説話”,而這一整體“他在自然中是找不到的,而是他自己心靈的產物”。根據這段話,我們認為浮士德的活動可以被劃分,現實可以被分割和組合,但歌德要表達的思想應該是統一的,浮士德形象應該是作為一個完整的形象出現的。這是符合歌德對人的看法的。他曾説:“人是一個整體,一個多方面的內在聯繫着的能力的統一體。藝術作品必須向人的這個整體説話,必須適應人的這種豐富的統一體,這種單一的雜多。”如果我們仍然説,浮士德是資產階級上升時期的代表,應該説,這隻説出了浮士德形象的象徵意義。其本來意義,即對完美人性、理想人格的追求,如果回到《浮士德》本文的話,將會更為清晰地展示出來

浮士德出場時是一位老博士,他已精通了當時的哲學、法學、醫學和神學四大學科。學識淵博,聲望在所有的博士、碩士、法律家和教士之上可謂功成名就,炫世耀人。老博士應當心滿意足。可事實恰恰相反,浮士德出場,時值深夜,他中宵倚案、煩惱齊天。他不是對家庭不幸和自然災禍的煩惱,他的煩惱是他靈魂痛苦的外顯。精神勞動這一生存方式的種種缺憾造成了學人理性發達,而感性生活貧乏,使學人遭受了全面人性被片面化的痛苦。浮士德的諸多痛苦是從事精神勞動的人與生俱來的,是知識分子普遍存在的,不能超脱的深層苦難。浮士德的痛苦與追求,常有精神勞動者的普遍特徵,甚至擴展為即使對全人類也具有普遍意義。難怪郭沫若先生慧眼獨具,稱《浮士德》是一部關於人類靈魂的歷史。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