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最新《孩子你慢慢來》讀後感範文三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9.98K

《孩子你慢慢來》這本書讓我們回憶起與孩子相處的點點滴滴,珍惜每一個平淡的歲月,你是否也有這樣的體會呢?寫一寫相關的讀後感吧,以下是本站小編和大家分享精選最新《孩子你慢慢來》讀後感範文三篇相關參考資料,提供參考,歡迎你的參閲。

精選最新《孩子你慢慢來》讀後感範文三篇
《孩子你慢慢來》讀後感 篇1

“我在石階上坐下來,看着這個五歲的小男孩,還在很努力地打那個蝴蝶結:繩子穿來穿去,剛好可以拉的一刻,又鬆了開來,於是重新再來;小小的手慎重地捏着細細的草繩。淡水的街頭,陽光斜照着窄巷裏這間零亂的花鋪。我,坐在斜陽淺照的石階上,願意等上一輩子的時間,讓這個孩子從從容容地把那個蝴蝶結紮好,用他五歲的手指。孩子你慢慢來,慢慢來。”這算是一個沉重的開頭。

婆婆對孩子的呵斥,也許只是一種對客人的尊重,而作者對孩子的耐心等待,讓我看到了一種對孩子的尊重。“這個五歲的小男孩,還在很努力地打那個蝴蝶結:繩子穿來穿去,剛好可以拉的一刻,又鬆了開來,於是重新再來;小小的手慎重地捏着細細的草繩。”

作者對孩子打蝴蝶結時細膩的描寫,我彷彿真的看到一個孩子正在耐心地用草繩編蝴蝶結,由於還是個五歲的孩子,手眼並不是特別的協調,因此,總是穿不進洞裏,但是他沒有着急,仍然不緊不慢的做着,彷彿這個傑作能給他帶來很大的成就感。

這種屬於孩子的內心的平靜,是多麼的難能可貴。

作為華人世界最有影響的一支筆,龍應台的文章有萬丈豪氣,然而《孩子你慢慢來》卻令人驚歎,她的文字也可以有萬丈深情。這本書裏的龍應台是一個母親,與生命的本質和起點素面相對,做最深刻的思索,最不思索的熱愛。

可在我看來,這不僅僅是對母親而言,對作為作為教育工作者的我們,作為孩子在平日生活中接觸最多的長輩之一,作為對孩子們的生活、教育起着重要作用的我們,更應該對這句“孩子,你慢慢來,慢慢來”有深深的思考和認識。

這本書中,第二個故事提到了一個孩子因為交不起學費,被老師責罵,最後,帶着三個弟妹,在愛河邊跳了下去。看到這裏,我的心狠狠的糾了一下。

其實,我一直沒有看懂這段文字被放在這裏的目的,也許是想説,若是這位教師能給孩子一個“慢慢來”的機會;也許,是想讓教師也能和作為母親的一樣,關心孩子,耐心地對待孩子。

這本書的封面,是一個孩子低着頭,默默地走在一片落滿枯黃樹葉的路上。他小心翼翼,又仔仔細細,看似一個在落葉中尋找寶藏的考古學家。這個年齡的孩子,他們對世界充滿了好奇和探索*,他們研究着身邊的任何事物,包括他走的路和路邊的風景,又比如,枯樹葉中的奧祕。

《孩子,你慢慢來》一書中,夾雜着許多母親與孩子在一起的照片,那是一張張珍貴的照片,它記載着一個個母親用愛澆灌着孩子,用耐心哺育着孩子的感人故事。邊上那些美麗的文字“孩子將我帶回人類的原始起點,在漠漠穹蒼和茫茫大地之間我正在親身參與那石破天驚的‘創世紀’……”,讓我深有感觸。

作為教師,正如孩子們的母親一般,薰陶着他們的審美,豐富着他們的學識與對這個世界的認識,但是,他們帶給我們的卻是孩童般的心靈,他們為我們展示着這個社會各種的美好面。這難道不是一種天賜的恩惠嗎?

孩子們的世界,和我們成人是不一樣的,孩子們有自己的思想,他們也有着屬於自己的思考問題的方式,因此,在教育過程中,為了避免出現尷尬,就不能只從我們的主觀願望出發,應該多站在學生的立場思考問題。

其次,小孩子與生俱來,對外界新奇的世界充滿了好奇,就會問一些奇怪或讓我們驚奇的問題,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就需要培養孩子的這種質疑能力。

再者,孩子們的觀察力又有着他們獨到的一面,我們要尊重他們的觀察結果,給他們提供更多的機會去觀察這個世界。

所以教師要做好這份育人工作,首先要當一個合格的傾聽者,能心平氣和地與孩子交談,不添加任何的主觀色彩。

《孩子你慢慢來》讀後感 篇2

孩子你慢慢來,長長的路慢慢的走。

讀完這本書,我看到了一位母親在用自己美麗的一生去了解孩子,去感受孩子的世界。這位母親就是龍應台,就像華安説的,母親以一種安靜的,潛移默化的方式,把他教育成了一個“像一株小樹一樣正直”的人。這位母親是偉大的,聰明的。她的孩子們是幸運的,她也是幸運的。

但是我知道世界上所有的母親都是幸福的,所有的孩子都是幸運的,孩子是天上的小天使,是上帝特別送給媽媽做女人的禮物。我不羨慕華安和華飛,因為我相信我的媽媽也是世上最愛我的人,母親曾經一定説過同樣的話:“孩子你慢慢來。”

當讀到這本書時,我彷彿看到一位母親就在我面前用她那温柔的聲音,給她的孩子介紹這個世界,她們手牽着手,在秋天的黃昏之下,踩着鋪滿美麗金黃的葉子的小路,欣賞着小河輕輕流水之聲,感受着斜陽淺照的温暖。我彷彿看到一位母親就在我面前,用她那童話般的聲音,給她的孩子講故事,她們摟在一起,一起走進童話世界,一起用天真可愛的心去看這個世界。我彷彿看到一位母親就在我面前,用她那細膩的心教她的孩子做人,她們愉快的聊着這個奇妙的世界,一起探索發現這個美好的世界。

孩子,你慢慢來。世界上所有的孩子們不管什麼時候,都不要忽略了自己的母親,是母親給了我們生命,她們不求回報,唯一希望的就是自己的孩子可以平安健康,幸福快樂的長大。如果人生路上你累了,不要急,慢慢來,想想你的母親,不要跑遠了,讓母親可以時時刻刻刻看見你,不然她們會擔心是不是失去你了。所以,孩子們停下來等一等母親吧,就像小時候母親等你一樣,給母親一些依靠吧,就像小時候母親給你依靠一樣。

所以,天底下所有的孩子們,你們慢慢來,長長的路,可以慢慢走。

《孩子你慢慢來》讀後感 篇3

第一次粗略的讀完《孩子你慢慢來》這本書,只記得序言中慘烈的體罰場面,安安在複雜的語言環境下學會了四國語言,以及安安媽媽耐心的陪伴安安成長為一個國小生,並跟蹤他放學。全都是碎片化的閲讀。

再次拿起這本書,序言中多次的對比描寫,讓人更深刻的理解了兩種教育方式的不同:花店的老婦人讓五歲的小子扎花束,罵他慢,但是小孫子的努力讓作者願意慢慢地等待;而林老師的刻薄讓人發怵,她的嚴厲和體罰,逼得本就家庭困難的王愛蓮帶着三個弟妹跳進了愛河。老師不知道王愛蓮是個多麼窮苦的孩子,連厚衣服和襪子都穿不起,連最起碼的吃穿都成問題,生命都無法保障,何談學習?《弟子規》中説:‘’有餘力,則學文”,最基本的需要都無法滿足,更無法去學習。在那種嚴酷的學習環境中,學生充滿了恐懼,根本不會去主動學習,更不會熱愛學習,所以小時候的作者逃學了一個月,這是一個缺乏愛和寬容的學習環境,我們要有花苞心態,像作者一樣,願意等待一個五歲的孩子去努力地打好一個蝴蝶結,給他成長的時間和愛的空間。

書中的安安在愛和寬容中成長。八個月大的安安見到鳥,爸爸教他bird,九個月再次見到大公雞,安安就會自己説英語bird,九個月大,第一次開口説話,還是英文,真是奇蹟。安安開口了,媽媽便開始當導遊,給安安介紹一路的遇見,最後到達幼稚園,這讓我想起了我家大兒子小時候,我也喜歡抱着他走在大街上,不停地和他説話,汽車、太陽……見到什麼就説什麼,可是沒有安安媽媽那麼用心,還加上優美的修飾語,連詩也隨性而讀:"枯藤老樹昏鴉……"

媽媽用心的教育造就了一個愛讀書的小安安,不足兩歲卻固執地要認識世界上的所有。有他一半高的書,是他探索世界的工具。安安對"龍"的理解也很深刻,不在乎是否真龍,而在乎龍的長度和顏色,安安還會用車來自創龍,"車水馬龍"就這樣順理成章。有了安安,媽媽做的飯是對孩子好的胡蘿蔔和魚肉,一邊做飯,媽媽還要豎起耳朵聽着兒子玩玩具,連哼的歌曲也是小兒歌,真是可憐天下父母心,有了孩子以後,孩子就成了媽媽的全世界!

為了聽懂小安安的話,幼稚園的老師蘇珊、爸爸、媽媽都在不斷地互相交流、學習,蘇珊學中文,媽媽學德語,爸爸學瑞語。“孩子是天心的驗證,美的極致。"安安不僅理解了黑人,還會見到哪國人就説哪國語言,不假思索、脱口而出,那在於父母的愛和寬容,見到一種東西,父母會用不同的語言來教安安認識,並且不厭其煩。所以每一回新的邂逅,安安都會問三遍,並記住三種甚至四種答案。

為了讓安安學到世上的美好,媽媽把暴力血腥的《白雪公主》和《阿里巴巴》移到了書架的最高處,而《阿伊達的花》、《小豌豆的故事》、《小錫兵的愛情》、《三隻小豬》成了小安安的最愛,好多書我連聽都沒聽過,卻成了安安比車子還要好的玩具,連上廁所都要堅持帶着書。看來不讀書真的不行,連兩歲的小孩兒都沒法比。

"野心"一文中,若冰討厭狗,我也討厭狗,我家的老二並不討厭狗,卻對狗的毛過敏。安安爸爸拿故事哄小孩兒真是見效,《七隻烏鴉》讓小安安哭聲一半就煞住。有了孩子,家裏總是一片混亂,媽媽總是無比忙碌,在看這本書的時候,我也同作者當年一樣,36歲就成了有皺紋的黃臉婆,失去了好多理想,但同時也是幸福的,無數的忙碌,説不盡的快樂。我的小兒子和安安一樣兩歲左右,兒子也剛好在公交車站指着我的眼睛,説:"有果果,媽媽眼睛有果果。”近一段他也常説這句話,孩子的觀察力見長?兒子睡覺的間隙,我願意再看一遍同我如此有緣的書,學習作者用書中故事教導兒子,耐心寬容地跟蹤兒子放學,而不責備他把15分鐘的回家路程走了一個小時零十分鐘。一路的探險歷程,讓兒子的好奇心得以保留,雖然他只帶回了一塊十公斤重的廢鐵。

用愛和書籍滋養孩子,以足夠的耐心保護孩子的好奇心,靜待花開!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