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歡生命本來的樣子讀後感8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9.75K

讀後感是我們與作者的一次心靈碰撞,是思想的交融與碰撞,通過寫讀後感,我們可以分享自己的閲讀體驗,與他人交流,形成有益的討論,下面是本站小編為您分享的我喜歡生命本來的樣子讀後感8篇,感謝您的參閲。

我喜歡生命本來的樣子讀後感8篇

我喜歡生命本來的樣子讀後感篇1

周國平老師的這本《我喜歡生命本來的樣子》是去年為了給兒子的書湊單才買回來的,所以一直閒放着而並沒有閲讀。臨近開學了這段時間,想起學校的讀書計劃,想起了這本書,想起了閲讀。

我雖然從小也很喜歡看書,但是確從來沒有看過周國平老師的作品,這算是我第一次買他的書來閲讀。記得我第一次聽説周國平老師的大名及他的這本書是在同學的朋友圈裏。《我喜歡生命本來的樣子》,就是這題目始終讓我念念不忘。生命本來的樣子是什麼樣?自己生命本來的樣子又是什麼樣?

當把這本書從頭到尾當看完了後,真是感慨頗多。我驚訝於周國平老師把人生命的內在本質居然剖析的那麼透徹,他提到人生命的意義和價值,還講到人應該怎樣對待自己的生命,對待生死的態度,面對逆境和孤獨的態度。又講到關於父母教育孩子,學校老師教育學生等問題。

他通過自己對生命的體悟來用文字去喚醒更多人的覺醒,他告訴我們人生有三個基本的覺醒:生命的覺醒,自我的覺醒,靈魂的覺醒。關於生命的覺醒是讓人保持單純,不要過多的把外在的那些財富、物質、權利、地位、名聲等看的比生命還重要,不要把這些甚至當成了人生主要乃至唯一的目標,為之耗去全部精力,這樣就是褻瀆生命,不尊重生命。自我的覺醒就是要知道自己不但是一個生命,而且還是個獨立特徵的生命個體,一個自我。這個自我是獨一無二的,是不可重複的。你必須對你自己的人生負責,做你自己人生的主人,真正成為你自己。關於靈魂的覺醒,他説人是有靈魂的,一個有高尚靈魂的人才會有高貴的人格。人要有自己的信仰,才會有真正的靈魂。從外部世界轉向內心世界,重視精神生活,具有更高智慧的自我。

這本書可以為你我在生命暗淡無光,身處逆境,煩惱挫折時指明方向;可以在大家孤獨無助時給於心靈的温暖,也可以幫助人在面對婚姻愛情出現危機時,給於明智的處理方法。在茫茫宇宙間,每個人都只有一次生存的機會,都是一個獨一無二、不可重複的存在。你死之後,沒有人能夠代替你再活一次。那麼僅有一次的人生到底應該怎麼度過?周國平説,每個個體要尊重生命本來的樣子,當好自然之子。

我喜歡生命本來的樣子讀後感篇2

今天給大家分享一下我最近看過的一本書的感受,那就是周國平老師的作品《我喜歡生命本來的樣子》。

這本書我是去年12月份才買回來的,可是沒有馬上看,而是擺放了一段時間,到了前兩天才開始進行閲讀,我大概花了三天時間,到昨天晚上才算徹底閲讀完整本書。

我雖然説從小也很喜歡看書,但是確從來沒有看過周國平老師的作品,所以這算是我第一次買周國平老師的書來閲讀。記得我第一次聽説周國平老師的大名時,是在我報的一個寫作培訓課程上聽沉香紅老師提到他的名字,香紅老師建議我們同學都去看周國平老師的哲理散文書籍。她曾經多次提到過周國平老師的哲理散文寫的很好。我上個月開始為了提高寫作才能,就買了十多本比較出名的作家書籍,其中就買下來這本週國平老師的這本《我喜歡生命本來的樣子》。

從頭到尾看完這本書後,真是感慨頗多。我驚訝於周國平老師把人生命的內在本質居然剖析的那麼透徹,他不僅提到人生命的意義和價值所在,還講到人應該怎樣對待自己的生命,對待生死的態度,面對逆境和孤獨如何做,又講到關於父母教育孩子,和學校老師怎麼教育孩子才好,還涉及到婚姻和愛情也提到兩性的問題。最後還講過他所認可的一些比較有才華而又人品道德高尚的作家,還寫了一篇關於一個小鄉鎮的父母官寫的一本書比較有才華,讓他心裏為中國有這樣一個好幾層幹部而高興。他談到政府官員的一些現實問題,講到他是如何看待官員腐敗貪婪的,他就希望中國農村能多些像這個鄉村的官員一樣可以帶領貧困山村走向富裕生活。

我雖然生活中從來沒接觸過周國平老師本人,可是我通過這本書讀懂了他的文字,進而認識了他這個人。他是一個高尚的有着寬廣胸懷,並關心天下蒼生的作家,一個把生命的來來往往看的很明白的人,一個看淡生死不追求功名利祿的人,一個精神世界很快樂遠遠高於對物質追求的人,他也是個正直而有一顆同情社會上弱勢羣體和貧苦百姓的人。他的心裏一直關心着國家大事,是個熱愛祖國和人民的人。他表面上只是個文化人,學者和作家,可是我還看到了他也有一顆愛國愛民的心,從書中我就可以看出來,他是希望國家和人民都能發展越來越好。

另外他寫的文字是真的挺有哲理性的,他看問題的觀點也是見解非凡,很深邃的洞察力。我從字裏行間,能感覺到周國平老師對待寫作的嚴謹和一絲不苟,寫這些文字發揮了他頭腦中很大的智慧和能量。我們可以學習他這種格物致知的精神。

他通過自己對生命的體悟,用文字去喚醒更多人的覺醒,他告訴我們人生有三個基本的覺醒:生命的覺醒,自我的覺醒,靈魂的覺醒。

關於生命的覺醒要讓他保持單純,不要過多讓外在的那些財富、物質、權利、地位和名聲等看的比生命還重要,甚至當成了人生主要乃至唯一的目標,為之耗去全部精力,這樣就是褻瀆生命,不尊重生命。

關於自我的覺醒就是要知道自己不但是一個生命,而且還是個獨立特的生命個體,一個我。這個自我是獨一無二的,是不可重複的,你必須對你自己的人生負責,做你自己人生的主人,真正成為你自己。每個人的父母都只暫時是孩子的監護人,孩子不會是你的私人物品,告訴我們那些父母不要去替孩子決定人生,那樣會起到相反的作用,他自己是個獨立的個人,自己要去經歷才會成長。

關於靈魂的覺醒,他説的人是有靈魂的,這點我非常認同。一個有高尚靈魂的人才會有高貴的人格,人要有自己信仰,才會有真正的靈魂。也就是要擺脱肉身的限制,超越小我,讓我們身上那個精神性自我覺醒。從外部世界轉向內心世界,重視精神生活,你會把做事當作靈魂修煉,你會和你的身外遭遇保持距離,具有超脱的信念,這樣就具有了更高智慧的一個自我。

我覺得這本書寫的極好,可以幫助大家在生命暗淡無光,身處逆境,煩惱挫折時,能指明方向,可以在大家孤獨無助給於心靈的温暖,也可以幫助人在面對婚姻愛情出現危機時,給於明智的處理方法。下面是周國平老師在這本書中寫的一段前言文字,光讀這段文字,相信大家就知道這本書的閲讀價值和意義所在。

周國平老師説,在茫茫宇宙間,每個人都只有一次生存的機會,都是一個獨一無二、不可重複的存在。名聲、財產、知識等等是身外之物,人人都可求而得之,但沒有人能夠代替你感受人生。你死之後,沒有人能夠代替你再活一次。那麼僅有一次的人生到底應該怎麼度過?周國平説,每個個體要尊重生命本來的樣子,當好自然之子。

當面對愛、逆境、孤獨、死亡、變故等人生大命題的時候,人應當保持在什麼心理狀態,是本書的意義所在。希望本書能為在繁雜的世界裏找不到頭緒的你,建立強大的靈魂世界。

我喜歡生命本來的樣子讀後感篇3

很幸運遇到本書,學到很多東西,形而上學且務實分析,每一個主題每一段經典句子,都讓我咬文嚼字去感悟,很謝謝筆者

[呲牙]如果可能,就做命運的主人,不向它屈服;如果不可能,就做命運的朋友,不和它較勁。

[微笑]人因為有理性而高於動物,但理性也有壞作用。動物知道自己需要什麼,直到自己需要的程度和數量,人卻未必,會在自己生命需要的問題上變得複雜而無知,被想象出來的虛假需要所支配。這是其一。還有其二。動物的兇猛僅限於本能,只是為了生存,人殘暴起來可不得了,會做出對於生存毫無必要的壞事,以酷行本身為樂。

自然界裏找不出一種動物,會像人這樣虐待和屠殺自己的同類。常有人説,人墮落了會淪為禽獸,我説這就是對動物的污衊,事實是,人墮落起來比禽獸壞無數倍。

人因為有理性而有語言,有想像力,有人際關係。人的這個特性對於生命和靈魂兩者都可能成為干擾,使生命複雜,使靈魂沉淪。所以,應該約束理性的作用,讓它少干擾生命和靈魂。作為生命,人要好好做動物,遵循自然之道。作為靈魂,人要好好做人,聽從神的旨意。

[發呆]喪己於物,失性於俗

[得意]人過中年以後,應該逐步建立兩方面的覺悟,一方面是與人生必有的缺陷達成和解,另一方面是對人生根本的價值懂得珍惜

[害羞]我們無論做什麼事,如果只是因為喜歡這件事本身,做事的過程就是享受,如果是把這件事當做達到某個功利目的的手段,做事的過程就會是痛苦。

[調皮]人與人之間靈魂親緣關係的有無和深淺也許是前定的。

[驚訝]你無法確保你的愛情幸運,但你始終可以努力讓你的靈魂優秀。

[難過]家庭對孩子的影響,最終要影響有二:其一,如果父母相愛,家庭和睦,孩子在愛和快樂的氛圍裏度過童年,他的人生就有温暖明亮的底色,可保心理健康,情商良好;其二,如果父母自身素質比較高,給孩子以心智上的薰陶,同時有一個相對自由寬鬆的童年,可保人格健康心智發育良好。

[囧]愛首先是一種迷戀。情人之間必有一種痴迷的心境,和一種依戀的情懷,否則算什麼墮入情網呢。

[抓狂]哪怕愛人比你強韌,你總放不下心,因為在你眼中她(他)永遠比你甚至比一切世人脆弱,你自以為比世人也比她自己更瞭解她,唯有你洞察那強韌外表掩蓋下的脆弱。

[偷笑]愛情不風流,因為它其實是很謙卑的。“愛就是奉獻”

[愉快]愛情不風流,因為它需要一份格外的細緻。愛是一種瞭解的渴望,愛一個人,就會不由自主地想了解她的一切,把她所經歷和感受的一切當作最珍貴的財富接受過來,精心保護。

[白眼]逃避愛情不會是現代人精神生活空虛的一個徵

“是的,對於宇宙,我微不足道;可是,對於我自己,我就是一切。”

我喜歡生命本來的樣子讀後感篇4

生命本來沒有意義,所謂的意義正是人們力證自己活過的一種表現。人的一生會經歷很多很多,從小到大,小到考試的失利,大到失去自己的親人,經歷人世間的親情,愛情,友情,總有一些事情,開始超出自己理解的範圍,開始尋求不到答案的時候,我開始想去找一個依靠,一種精神上的支撐,所以我像大多數的人那樣,開始努力學着包容與自己價值觀不同的人與事,也希望能努力做一個善良的人。

我開始去敬畏這個世界,發現自己的渺小,卻也從這本書中明白,於世界你可能微不足道,但世界於你亦然。那些事業的不如意,感情的失意,生活的窘困在這兩者面前彷彿少了一些分量,是否會讓你自己輕鬆一些呢?

我驚訝於作者把人的生命的內在本質剖析的如此透徹,書中不僅提到人生命的意義和價值所在,也提到應該怎樣面對生命、面對逆境和孤獨。生命本來沒有意義,是我們自己在創造意義,以此證明我們存在過,那所有喜怒哀樂的前提,都應該是善待生命的樣子。

讀了這本書,我也開始重新審視自己,開始重新看待自己面臨的種種問題,開始努力嘗試做一個有信仰的人。也慢慢的明白,如果説這是一種成長,我所應該做的絕不是去適應,而是一種選擇性的接受與對它的改變。希望在繁雜的世界裏找不到頭緒的人,能在這本書中建立強大的內心世界。

我喜歡生命本來的樣子讀後感篇5

?我喜歡生命本來的樣子》從書名我理解這是一本關於生命的啟發和思考的書籍。

看完這本書後,我非常好奇,周國平老師怎樣的一位作家呢?是什麼樣的經歷讓他有如此深入透徹的認知?我帶着好奇去百度他的基本介紹,周老師1945年生於上海,畢業於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哲學系,哲學博士,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當代著名學者、作家、哲學研究者,是中國研究哲學家尼采的著名學者之一。看完作者的介紹,我進一步理解為本書跟多是從哲學的角度去解讀生命得意義。

我特別喜歡封底的文字摘要,它概括出了全書的精華。我做了摘抄:

生命有它本來的模樣——生命要求每個人要學會孤單自省,要獨自成長,要用力去愛,要去擁抱,要探索靈魂。

生命本沒有意義——人們説,我們都是在追尋生命的意義,我不認為那是我們真正追尋的,我認為我們追尋的是活着的體驗......讓我們能感覺到活着的喜悦。

真正的成為你自己——在人世間的一切責任中,最根本的責任是對你自己的人生負責,真正成為你自己,活出你獨特的個性和價值來。

善良、豐富、高貴——人啊,你要有善良的心,豐富的心靈,高貴的靈魂,這樣你才無愧於人的稱號,你才是作為真正的人在世間生活。

以上每一段話,都是作者想要傳遞給讀者的哲學思想。

從整本書來看它的架構,有7個章節,分別是生命的意義、與自然的關係、愛、信仰、靈魂、死亡、成為自己。第一章是提出了一個常常困擾我們的終極問題——生命的意義,中間5章分別用最高貴的帶有哲學啟發的角度去詮釋,我們作為人應該有的認知與行為,啟發我們在自己的人生經歷中思考自己的終極問題,最後一章與第一章相呼應,成為自己才是讓生命有意義的核心動力。

整本書直到我看完,我最喜歡的是自序的部分。作者從最高維度,提到人生的三個覺醒:生命的覺醒、自我的覺醒、靈魂的覺醒。簡短的15個字,道出了人之所以需要探索自己生命意義的真諦。

三個層次覺醒,就像一座人生修行之塔,塔外是芸芸眾生暫未開始修行的夢中人,他們被物質所吸引、一生都能都在追求財富、權力、地位、名譽等,他們似乎忘記了自己從哪裏來?也不會知道自己終將歸於何處。

有部分人是半睡半醒之人,心門還未關閉,他們似乎聽到內心的呼喚。他們不知道這聲音從何而來?他們帶着疑問、好奇選擇走上自己的修行之路。最底層(暫且稱之為第一層)是生命覺悟的修煉,進入到這裏的人需要先察覺自己是如何看待生命的?思考自己對生命本源審視,生命它是自然的產物,應遵循自然之法則,只有當完全的看見生命,尊重生命,敬畏生命並用自己的行為去實踐,才會開啟第二層的修行之門。

第二層是自我覺醒的修煉,這個層面是需要建立在第一層的基礎之上的,因為如果我們無法知行合一的耕耘生命這塊土壤,理解並遵循生命自然成長的規律,土壤的養分儲備是不夠的,沒有良好土壤自然無法讓“自我”這個種子發芽。或許哪天種子發芽了,也很難長大或健康成長起來。自我的覺醒,在我的理解只能依靠自己,外在的力量可以滋養,但無法起到孕育生命種子的功能。“自我”這顆種子,在生命之初就埋在這裏了,有些時候我們不當回事兒,不去關愛它,不去滋養它,慢慢的它就沉睡過去,更糟糕的可能會死掉。當它發芽了,它用那柔弱的,稚嫩但充滿生機的能量去啟示我們。我們照顧好它,當它慢慢長大。

第三層是靈魂的覺醒,我自己判斷自己目前還沒有達到這個層面,我不知道靈魂已經覺醒的聖人是如何思考、如何修煉的?我僅僅以自己目前的認知去揣測一下,什麼是靈魂的覺醒?如何讓靈魂覺醒?

第一個問題,什麼是靈魂的覺醒?我的理解是,當我們可以看見自己內心真正追求的目標,能夠接納自己的一切,包容自己這個完整而獨立的“我”,並用普世的價值觀去踐行“真、善、美”,向自己的人生目標不斷前行、過程中不論遇到任何挫折阻礙都會坦然面對,毫無退縮。

第二個問題,靈魂如何覺醒?首先這是需要以自我的覺醒為前提,如實現靈魂的覺醒有2個途徑,一是信仰,二是智慧。達到這個層面的人,人生的重心會以精神追求為主,不會去看重財富、名利、得失;處事原則非常簡單,對內遵從內心,對外遵從自然規律;因為清楚自己的終極目標,每走一步都是在正確的道路上前行;他們會具有超凡脱俗的心態,精神上相對比較獨立,很少受到人間福禍得失的支配。

如今社會發展到了ai時代的起點,我們人類自身的探索也越來越受到更多人的重視;我們身邊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認知到生命、自我覺醒、精神追求的價值。

然而,從不知道到知道,從知道的理解,從理解到行為的改變,是一條非常漫長的路,這條自我修行之路本身也是賦予自己生命意義的必要組成部分;我堅信,只停留在想可能很難實現所謂人生的三個覺醒,至少對於我而言更傾向去行動,當知與行,相互實踐,相互磨合的過程中才可以找到屬於自己的人生之路。

如果你認同書中的觀點,請跟隨自己的心,去經歷去體驗,沒有人的生命探索之路一帆風順,試錯,走一些彎路也許也是非常不一樣的收穫。願我們能夠在茫茫宇宙中探索屬於自己生命意義,對自己負責,不枉過此生。

我喜歡生命本來的樣子讀後感篇6

很多時候,我們只顧着急匆的努力向前奔跑,卻在途中忘記了為了什麼而去奔跑,所謂初心已忘。之前經常在網上看到“勿忘初心,方得始終”的句子,只覺得寫得好卻體會不到其中的深意。

關於親情,初聞不知曲中意,再聽已是曲終人。幾年前看到感人至深的描寫親情的文章總是落淚,格外思念親人,暗暗下定決心以後要多陪伴他們,而不是擺玩電子產品,日子川流不息,轉眼大學三年將過,淚點越來越低,不知道是理智了還是冷血了。寒暑假的陪伴更是寥寥無幾,我想陪伴的意義不在於在一起待着彼此沉默,而在於讓讓彼此感到舒適温暖,比如嘮嘮家常、談談心、做做飯都挺好,但是我沒有做到。越長大越發現,對於家人自己不擅長也羞澀於表達愛意和關心,這大抵與自身性格以及家庭生長環境有關。

關於友情,關係較好經常聯繫的本不多,如果問我説真正的友情呢?我不知道,因為尚不曾遇到可以患難見真情的事情,不知這屬幸運還是不幸。確有許多疲於維持的時候,依舊認為這是個雙方的問題,還是尊重他人,親疏隨緣吧。我們一路上會遇到很多人,有些點頭致意後匆匆離去,有些卻可以常伴生命,你知道他門們一直都在,無需多一兩人足矣,有些安心的感覺。思及此,忽想起確實有人與我説過“我一直都在,不求前路皆知已,但求落落與君好!”細細品來還是很欣喜,唯回以,定不負卿。

關於愛情,希望我們在彼此面前都是更好的更開心的最真實的自己。無論你的愛情是否完美,你都要記住你是一個獨立的靈魂。你無法確保你的愛情幸運,但你始終可以努力讓你的靈魂優秀。水至清無魚,苛求絕對誠實反而會釀成不信任的氛圍,甚至逼出欺騙和偽善。相愛的人們也只是在黑暗中並肩行走,所能做到的僅是各自努力追求心中的光明,並互相感受到這種努力,互相鼓勵,而不需要注視別人的臉和探視別人的心靈。人人都是孤兒,所以人人都渴望有人愛,都想要有人疼。愛與被愛都是相互的,而愛的幸福便在於給予之中,比如父母對孩子的愛。性的誘惑足以使人顛倒一時,人的魅力方能使人長久傾心。而對的相遇,便是一生最大的幸運。

希望自己以後常思索,堅守初心,不失赤子之心!

我喜歡生命本來的樣子讀後感篇7

這本書我只讀了三分之二,實在靜不下心一字一句去讀,剩餘的我就花了十分鐘隨便翻翻,我想買書之前還是要先翻翻這種類型是否是自己喜歡的類型,因為之前讀過周國平老師的書,裏面很多觀點我覺得對我有所啟發,看網上有推薦這本書,名字很唯美,封面也好看,我便買下。

裏面寫的什麼我完全不記得了,開頭幾個篇章還蠻吸引我的,尤其是救世與自救這個篇章,關於這個在前面我專門寫了我的感悟,因為沒有全部讀完,並且沒有深刻認真去讀,我無法寫它的讀後感,那就摘抄幾句文中我喜歡的句子:

1.很少有人作為自己活着,一是因為懶惰,隨大流是最省力的,獨特卻必須付出艱苦的努力;二是因為怯懦,隨大流是最安全的,獨特卻會遭受輿論的壓力、庸人的妒恨和失敗的風險。

2.我深信人世間最甜美的享受始終是那些最古老的享受。

3.現代人是活的愈來愈複雜了,結果得到許多享受,卻並不幸福,擁有許多方便,卻並不自由。

4.精神生活的普遍平庸化是我們時代的一個明顯事實。

5.在這個世界上,幸福和苦難都是平凡的。

6.我們的靈魂是沉睡着的,一旦我們感到幸福或遭到苦難時,它便醒來了。

7.一個歷盡坎坷而仍然熱愛人生的人,他胸中一定藏着許多從痛苦提煉的珍寶。

或許是我現在境界不夠,只適合看小説類型的書,對於這種沒有故事,純粹講述觀點的文字,無法沉靜下來去閲讀,以後買書還是要結合自身情況,並不是大家認為好的,就一定適合你。

我喜歡生命本來的樣子讀後感篇8

選擇《我喜歡生命本來的樣子》這本書,是因為書的名字迎合我個人的愛好。我喜歡以自由的狀態去生長,喜歡花草,喜歡簡單大方的衣服,喜歡素面朝天不加修飾自己,喜歡與人交往不掖不藏,率真直來直去。

清新的封面,我喜歡的名字勾引起我閲讀的興趣。

人到中年,難得假期,厭倦了平日上班的忙碌,厭倦了思考和動腦,我讓自己沉醉於沒有價值的刷微信,逛淘寶中。我對朋友説,“我不想再做一些費腦子的事。只我想讀一些純愉悦心情的書,只想看一些不用動腦子的搞笑電視節目。”

翻開《我喜歡生命本來的樣子》這本書,細讀下去,發現比較的“燒腦”,我時常要停下來,靜靜地思考一下自己,時常要讀後再翻到前面幾頁去反覆地品讀,時常把一段話反覆地讀好幾遍。如此可以這樣讀下來,大概也是這本書的魅力之所在吧!

?我喜歡生命本來的樣子》這本書中談到了這幾個話題:人生的三個覺醒,生命的意義,苦難、愛情、婚姻、信仰、靈魂、死亡、孤獨等。每一個話題,都有周國平先生自己對人生的思考和感悟。每讀完一部分,都讓我重新審視自己。我想要什麼?我想做什麼?是選擇慵懶與舒適,還是緊張與忙碌?我時常對自己説做腳下一粒不起眼的堅實的石子不也挺好的嗎?

茫茫宇宙間,每個人都是一個獨一無二、不可重複的存在。生命或長或短都要走上歸途,名聲、財產、知識等等都是身外之物。僅有一次的人生我們到底應該過才有意義呢?

周國平説,每個個體要尊重生命本來的樣子,當好自然之子。當面對愛、逆境、孤獨、死亡、變故等人生大命題的時候,人應當保持在接受、放下的心理狀態。生命不僅僅在於追求長度更要有它的密度,信仰是生命的歸宿,人是需要一點精神的。

不想讓自己成為“油膩”的中年女人,不想成為一個不修邊幅、邋里邋遢的僅僅是圍着鍋台、孩子轉的女人。穩定、閒適的生活,也許可以使一個人活得灑脱,但百無聊賴之餘為什麼覺得精神空虛?人不但需要自我的覺醒更需要靈魂的覺醒,內在的力量才能使人活得更有意義。做自己真正喜歡做的事,全身心地投入其中,自會在精神上獲得愉悦與充實。

周國平先生説:“一棵樹不會關心它結的果實,它只是在它生命汁液的歡樂流溢中自然生長,而只要它的種子是好的,它的根紮在沃土中,它必將結好的果實。”這不正是生命成長最自然的狀態嗎?只問耕耘,不問收穫;我若盛開,蝴蝶自來。

在成長的路上,總有人在嘲笑我們這些踏實幹活的“傻人”。

讀到“無論我們怎樣愛惜健康,也不可能永久保住它,而健康的全部價值便是使我們得以愉快地享受人生,其最主要的享受方式就是做我們真正喜歡做的事。”我好像在別人的安逸中和自己的忙碌中找到了一種平衡。不以犧牲自己的健康為代價的做自己喜歡做的事。做自己喜歡做的事,不應該是一種牽累,而是一種幸福。徜徉在周國平先生的文字裏,我找到了一份難得的清醒。

我本是自然之子,以自己喜歡的方式成長!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