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關於通用《文化苦旅》讀後感範文

來源:巧巧簡歷站 9.98K

大家要知道書的魅力巨大,可以讓我們的知識面得到了拓展,那麼相關的讀後感該如何寫呢?以下是本站小編和大家分享的最新關於通用《文化苦旅》讀後感範文,以供參考。

最新關於通用《文化苦旅》讀後感範文
最新關於通用《文化苦旅》讀後感範文

被壓得喘不過氣之時,我在目錄中尋找看起來輕鬆些的題目,於是選擇了《臘梅》。

愛極了梁辰魚的這首詩:

“幽花開處月微茫,秋水凝神黯淡粧。

曉徹露濃空見影,隔簾風細但聞香。“

花總給人以一種温馨的感覺。私自以為,每一朵花都是一首詩,“孤芳自賞時,世界便小了”。我幻想,《夜雨詩意》中的那段話能得以映現:

“狼狽的苦旅不見了,荒寂恐怖不見了,只是在緊張生活的空閒,讀一首詩,親撫一下自然,一切是那樣的輕鬆和瀟灑。”

可是,我發現我錯了。當花的生機勃勃與絕症病人那無法挽回的生命形成鮮明落差時,輕鬆和瀟灑成了大笑話。雖然先生極力凸現昏暗中的光明,絕望中的希望,但我想更多的是平凡人,至少我無法那樣豁達,無法忽略那光明周圍是昏暗,希望被絕望包圍,相比起人的生命,一切都太渺小。

但僅是那一點燦爛,就使人心感動。為生命而動容,更為人對美,對生命的生機表現出來的執著而震撼。

最新關於通用《文化苦旅》讀後感範文

作為對國內外文化的考察和思索的一本散文書,反正是普及了我的景點知識和歷史知識吧。

“文化的旅程是苦,是澀,在這千年的.歎惜中講訴苦旅”。對中國滿目蒼夷歷史的感歎,對民族文化起源的追訴,都感觸至深作者。

作為一個旅行過不太多景點的“大忙人”來講,五千年的文化源遠流長,各種名勝古蹟,文化古蹟沒曾親眼見識。所以一直愛看我在故宮修文物這樣的紀錄片,佩服裏面的每一個匠人,每個人都在為自己所敬仰的文化 文明努力着。或繼承,或發展,或創新。

文化喚醒文明,世界每個角落都浮動着文明。不論文化先進與否,文明都在不斷變化,發展,創新。每一段文明都有響應的文化發展史,人類不滅,文明延續永存。好想來一場世界各地的苦旅啊。然而我沒有錢。來一段精彩摘抄吧還是

嚮往峯巔,嚮往高度,結果峯巔只是一道剛能立足的狹地。不能橫行,不能直走,只享一時俯視之樂,怎可長久駐足安坐?上已無路,下又艱難,我感到從未有過的孤獨與惶恐。

世間真正温煦的美色,都熨帖着大地,潛伏在深谷。君臨萬物的高度,到頭來只構成自我嘲弄。

最新關於通用《文化苦旅》讀後感範文

泯一口淡淡的茶,合上書本,閉上眼睛,畫面在腦海中若隱若現,夾帶着一絲心痛的感覺。這就是我讀完餘秋雨的《文化苦旅》後的第一感覺。

這是餘秋雨的一本出名的散文集,全文的主題是憑藉山水風物以尋文化靈魂和人生真諦,探索中國文化的歷史命運和中國之人的人格構成。這是一本關於歷史的回憶著作,一本關於中國的命運書籍。

隨着餘秋雨的筆觸,我仿似瀏覽了祖國的半邊江山。我回到過去,回到那一個人關於這些文人建築的年代,目睹了歷史的滄桑,人性的淪陷。心,似一把錘子般沉重,可卻又忍不住一而再,再而三的徘徊在那些刺疼了我的心的字行間中。從第一篇散文《道士塔》開始,我的心情便是沉重的。

敦煌的文化是敗落在一個貪財如命的道士手中。正如餘秋雨所言,他是敦煌的千古罪人,他為了得到那一丁點的錢,便把我國的文物以低價交易給外國人。那是精華呀!多少年來祖上留下來的寶貝,這些東西凝聚了多少代人的智慧,隱藏了多少不堪或輝煌的過去,然而,卻幾乎被他買給外國人了。在外國的博物館裏看到了祖國幾千年前的文化結晶,心裏的那種痛無法言喻。那一個個刺眼的數字,就像是一把把鋒利的尖刀,刺在我的身上,我想起了頤和園,想起了巴黎博物館裏的金瓶,想起了北京博物館。但這個博物館相比巴黎博物館的和其他國家的博物館而言,似乎成了一種警惕物。為何他國的博物館會擁有這麼多我國的重要文物?這在説明我們還需努力,努力寶庫我們的文化結晶。

《風雨天一閣》也是講述了文化之路的不看遭遇。天一閣,本是一座藏書樓,它的創始人是範鋇,這座樓一代又一代的傳下去,直到民國初期,有人便開始偷書,把這些寶貴的書賣到上海的各書店,就這樣,天一閣裏的書一大部分都流散了,只是一部悲劇,範鋇想都不會想到他苦苦收藏的2名作書最終換成了一堆書賊吃剩的棗核。悲哀啊!這些古文對今日的我們而言是多麼的重要,然而卻經不起時光的沖刷與歷史的.滄桑鉅變,一個個開始走向沉淪。外流的文化書籍雖一部分被官員收藏於涵芬樓,但眾所周知,它最終竟全部被焚燬於日本侵略軍的炸藥之下。我仿乎看到了一個民族正在烈火中焚燒,而我們卻無能為力。

這些不曾被眾人揭露的歷史瘡疤,然而在餘秋雨的遊覽過程中被一一隱現在字裏行間裏,一而再,再而三的述説着歷史文化的歷程,這歷程夾着苦澀與執着,故此書名為《文化苦旅》。

是的,這是一趟艱辛的遊覽,因為每一步的前進都在哭述着文化的遺失與歷史的不堪。仿似回到了那一年日,我們都站在時空的邊緣,目睹着這一些遭遇的發生,而卻無能為力。心苦啊!痛啊!

363頁下來,發現心已沉重到不能再沉的地步,我痛恨那些道士塔的王圓道士,我痛恨拿去用天一塔偷書賣的薜繼渭,我痛恨那炸燬了涵芬樓的日本侵略者。然而,我更痛恨的是那些當時掌朝為官的無能官員。

文化之路的艱辛與文化之發展的路上的遭遇,無疑是我們心口上的一條血淋淋的傷口,雖已被塵埃覆蓋,卻還能隱現出那血跡斑斑的表面。

文化將會延伸到哪裏?我們無從所知。

但文化的歷程發源之哪裏,我們卻可以一一尋找。

走進文化,走進餘秋雨的《文化苦旅》。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