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黨建助推脱貧攻堅工作心得範文大全

來源:巧巧簡歷站 2.98W

在脱貧攻堅這場沒有硝煙戰役裏,廣大黨員幹部也要做到善作善成、久久為功。要繼續咬緊目標不放鬆,確保“穩步”脱貧,圓滿“收官”,如期兑現黨對人民的莊嚴承諾。下面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2021做好抓黨建助推脱貧攻堅工作心得範文,以供大家參考借鑑!

抓黨建助推脱貧攻堅工作心得範文大全

做好抓黨建助推脱貧攻堅工作心得

黨支部“三定三聯”助脱貧提檔加速

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全州縣針對基層黨支部在脱貧攻堅工作中聯繫羣眾不夠緊密、調查研究不夠深入、解決問題不夠及時等問題,推行黨支部“三定三聯”工作法,以黨支部“聯繫點”撬動扶貧“大槓桿”,打造了脱貧攻堅的“加速器”。

定點聯幫,築牢戰貧“橋頭堡”。堅持“大幫小、強幫弱、富幫貧”的原則,對全縣問題較多、情況較複雜的3個軟弱渙散村黨組織和15個後進村黨組織,建立“先進幫後進”整頓提升工作制度。向18個軟弱渙散(後進)村黨組織派駐第一書記,從全縣22個五星級基層黨組織選出18個地域相鄰的黨組織,採取跨鄉鎮“聯幫”的方式,開展“一對一”定點幫扶。落實“八個一”整改措施,用好“清單對賬”推進法,對整頓提升工作加強幫扶指導,逐一整改,補齊短板,確保整頓工作指導到位、責任到位、落實到位。目前,18個軟弱渙散(後進)村黨組織已全部完成整改提升。

定員聯户,開啟扶貧“直通車”。以18個鄉鎮、286個村(社區)和2677個自然村為單位,劃分黨支部聯繫“微網格”,根據黨支部下屬黨小組劃區定員聯繫。採取黨支部委員定點聯繫黨小組長和貧困羣眾、黨小組長定點聯繫黨員和貧困羣眾、黨員定點聯繫貧困羣眾的方式,明確每位黨支部委員聯繫1名黨小組長、2名貧困羣眾,每位黨小組長和黨員分別聯繫3-5户貧困羣眾。搶抓節假日、農閒等機遇,開展“察民情、幫民富、解民憂”脱貧攻堅大走訪大調研活動。各黨小組長負責收集信息,及時反饋給村黨組織。村黨組織每月召開1次黨小組長會議,開展脱貧攻堅工作進度、村情民意和問題分析,研究制訂對策,確保問題“不過夜”。今年以來,全縣1497名黨支部委員與2100餘名黨小組長、31000餘名黨員和2965名未脱貧貧困羣眾結對幫扶,到聯繫點開展脱貧攻堅政策宣傳、訪貧問苦、糾紛調解等活動860餘場次,解決問題1100餘個。

定向聯盟,打造脱貧“產業鏈”。針對村級產業發展不均衡、獨立發展能力不強、資源資金分散等問題,建立“黨支部+企業+合作社”抱團發展聯盟,實現信息流、資金流、人才流、智慧流的高效貫通,達到“建一個聯盟、帶一片集羣、興一方產業”的目標。在全縣286個村(社區)和68個兩新組織黨組織中,開展“村企聯建,結對幫扶助脱貧”活動。引進和培育龍頭企業145家、院士1名、博士19名、高層次人才810名,組建技術研發團隊16個,整合659名鄉村振興工作隊員和286個村民合作社力量,合作開發米酒、金槐等扶貧產業項目216個,構建以縣城為中心的產業示範核心,打造全東路、全灌路、桂黃路、全大路等四路發展帶和紅色、生態、文化、山水、民俗等五大特色區,初步形成“一心四路五區”產業發展新格局。截至目前,湘江戰役紀念園承接各地黨員幹部開展革命傳統教育8558團125.8萬餘人,全縣種植金槐12萬餘畝、畝產值超萬元,年產幹米粉33萬噸、產值超15億元,利用稻田生態養殖禾花魚40多萬畝、年均總產量超4000噸,為決戰決勝脱貧攻堅提供了堅強的產業支撐。

做好抓黨建助推脱貧攻堅工作心得

聚焦“四個一線”助力脱貧攻堅戰

近年來,貴州省銅仁市始終堅持以脱貧攻堅統攬經濟社會發展全局,不斷深化和拓展“民心黨建”內涵,創新探索黨建助推脱貧攻堅“四個一線”工作方法,為決戰決勝脱貧攻堅、奮力推進百姓富、生態美多彩貴州新未來的銅仁篇章提供堅強組織保證。

幹部選派聚焦一線需求,找準共鳴點。一是選派“精兵強將”。從市縣兩級選派1531名縣處級幹部和優秀幹部定點包乾全市所有貧困村,選派108名科級幹部到106個深度貧困村所在鄉鎮掛任黨委副書記,選派319名副科級實職幹部到深度貧困村擔任黨支部書記,選派1558名第一書記和7137名駐村幹部輪戰進駐建檔立卡貧困村攻堅脱貧,確保了攻堅力量。二是用好“多股力量”。藉助東西部扶貧協作,中央、國家、省直單位及大連民族大學等選派97人來銅掛職,蘇州選派1313名教師、醫生、教授、藝術家、導遊等來銅專項幫扶,組織314人來銅開展教育、醫療“組團式幫扶”,588個基層單位與我市625個基層單位結成“一對一”幫扶對子。將2043名農業專家匹配到全市1252個貧困村2097個主導產業鏈上開展精準服務。吸納1.4萬名春暉人士助力脱貧攻堅。三是開展“四級研判”。按照“保持穩定、應換盡換、盡鋭出戰”原則,多次開展市縣鄉村四級脱貧幹部分析研判。針對不能勝任現職的幹部,堅決調偏調差;針對身體不好的幹部,妥善安排工作;針對違法違紀的幹部,嚴肅處理處置;針對表現不佳的幹部,實行“懸帽攻堅”。2018年以來,調整輪換第一書記666人、駐村幹部699人。調整極貧鄉鎮和深度貧困村所在鄉鎮班子成員19人。對14名錶現不佳的鄉鎮黨政正職實行“懸帽攻堅”。

攻堅能力聚焦一線提升,增強發力點。一是多渠道提升攻堅能力。深入實施幹部能力提升三年行動,充分利用新時代學習大講堂、銅仁智慧黨建一體化平台等,通過講政策、講技術、講方法、講門道,圍繞“八要素”、“五步工作法”、駐村幫扶等培訓各類人員61352人次,組織2761個農村基層黨組織外出考察學習4255次,參加人數11365人次,着力提高幹部攻堅本領。二是多維度補齊攻堅短板。從市直單位、已出列區縣抽調67名縣級幹部和149名其他幹部組建駐縣督導組和駐鄉督導組,手把手在實踐中對2019年擬出列區縣脱貧攻堅一線幹部進行傳幫帶。選取715個先進村與706個貧困村開展“先進村結對幫扶貧困村”工作,藉助“先進村”經驗,帶動“貧困村”發展。三是多形式用活攻堅打法。注重引導幹部用好用活我市探索形成的“76554”工作方法、萬山中華山“622”模式和石阡大屯村“三好機制”等,補齊能力短板,提高脱貧質量,確保打法精準。其中“76554”工作方法被《領導決策信息》《中國扶貧》等國內知名雜誌刊載,石阡縣大屯村集體經濟發展模式得到省委志剛書記的肯定性批示,中華山村“622”模式入選國家博物館慶祝改革開放40週年大型展覽。

關懷激勵聚焦一線落實,激活興奮點。一是深化關懷激勵機制。2017年,我市出台脱貧攻堅一線幹部關懷激勵機制,此做法得到省委志剛書記和邑飛部長的充分肯定,被國務院扶貧辦收錄為國家脱貧攻堅成效考核唯一市級典型案例在全國範圍內推廣。今年,我們從政治教育引領擔當、選拔任用引導擔當、容錯糾錯推動擔當、激勵褒獎促進擔當、“關鍵少數”帶動擔當5個方面研究制定五個實施細則,深化和拓展“1+N”關懷激勵機制,突出決戰決勝之年。二是優先提拔一線幹部。對在脱貧攻堅工作考核中,連續兩年居本區縣前三名的鄉鎮(街道)黨政主要領導,符合提拔任職資格條件的,優先提拔重用。對年度考核為“優秀”的市縣兩級脱貧攻堅指揮中心人員全部納入優秀年輕幹部重點培養。對脱貧攻堅一線優秀幹部放寬年齡等資格條件調任公務員崗位。2018年以來,共提拔重用脱貧攻堅一線幹部1141人,辦理公務員調任113人。三是注重加強人文關懷。對年度考核“優秀”等次的1702名第一書記和駐村幹部,年終績效獎金在所在單位考核等次上浮10%比例給予獎勵。對58名實績突出的村幹部在任期內享受副科級幹部經濟待。為14608名幹部落實了年休假,安排了21065幹部參加健康體檢,對112名在工作期間發生意外傷害或特殊疾病的幹部,給予救助或一次性補助368.94萬元。

監督管理聚焦一線強化,抓住關鍵點。一是執行“四個劃轉”。按照“嚴管厚愛、安身安心、全面劃轉”原則,將6494名市縣直部門選派第一書記、駐村幹部和脱產結對幫扶幹部黨組織關係、工資、管理、考核劃全部轉到幫扶村或幫扶村所在鄉鎮(街道),從根本上解決駐村幫扶幹部管不住、管不好、管不出成效的問題,“四個劃轉”駐村管理模式在全國駐村幫扶工作座談會上作經驗交流發言。去年以來,我市對8名脱貧攻堅幫扶成效不明顯的幹部調整至鄉鎮工作。二是抓實專項治理。針對國家成效考核反饋駐村幫扶不紮實1大類4項問題,通過舉一反三,精準查擺出駐村工作不紮實、補助發放不及時、責任落實不到位等5個方面19個問題,各區縣自行梳理排查出256個問題。針對排查問題制定周調度表,實行一週一調度,並組建3個督導組到區縣開展駐村幫扶不紮實專項督查,確保了專項整治工作抓具體、抓深入。截至目前,全市共查擺出275個問題,已完成整改254個,整改完成92.36%。三是市級領導帶隊督查。市四大班子領導親自帶隊深入鄉村,對即將出列區縣開展為期3個月交叉檢查指導。市領導不定期暗訪脱貧攻堅工作,形成脱貧攻堅督查暗訪工作專報。市委常委包縣督導,分片督導脱貧攻堅工作。今年我市累計派駐530餘人(次)開展常態化督導,共自查發現不擔當不作為問題線索366條,處理幹部293人。在2018年全省市縣兩級黨委和政府脱貧攻堅成效考核情況通報中,我市排在綜合評價好的第一位,6個縣在未退出貧困縣考核中被綜合評價為好,4個區縣順利實現脱貧摘帽。

做好抓黨建助推脱貧攻堅工作心得

“一社兩業”做好脱貧攻堅“後半篇文章”

做好脱貧攻堅“後半篇文章”,才能實現脱真貧真脱貧。

脱貧摘帽後,貴州省大方縣按照“四個不摘”要求,堅持目標不變、靶心不散、頻道不換,探索出“一社兩業”鞏固脱貧攻堅新做法、新思路,持續鞏固脱貧攻堅良好態勢。“一社”即大力推進黨支部領辦村集體合作社,以“合作社+農户”的模式帶動羣眾發展產業增收致富;“兩業”即縱深推進產業革命和加強勞務就業扶貧,實現已脱貧人口的穩定脱貧。

聚焦合作社帶強,提升發展源動力

大方縣以“兩帶三治”鄉村治理體系建設為引領,採取“村級申請+鄉級審核+縣級批准”的方式,建立村黨支部領辦村集體合作社287個,其中村(社區)黨支部書記通過法定程序擔任合作社理事長或法人144人。

制定下發《大方縣貫徹落實產業調整“八要素”全面推廣“塘約經驗”進一步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實施方案》,突出縣級主導作用,指導各鄉鎮制定村級集體經濟發展規劃;出台《大方縣深入推進“兩帶三治”鄉村治理體系建設的實施方案》,規範合作社章程、社員管理、財務管理等制度;出台《大方縣創新新型經營主體利益聯結機制工作方案》,推進完善“風險共擔、利益共享、按股分紅”合股聯營利益聯結機制。

全面推廣農村“三變”改革和“塘約經驗”,統籌推進七權同確,整合集體土地面積75萬畝、房屋356座1.4萬平方,山塘水庫26個,量化股份資20萬户7.08億元入股村黨支部領辦村集體合作社;支持黨支部領辦村集體合作社申報農業產業發展項目、扶貧資金項目95個4909萬元,涉及資金由合作社監事會進行監督管理;培養打造了鳳山鄉銀川村、店子社區等一批示範點,其中鳳山鄉銀川村產業鏈上建支部的做法,得到了省委主要領導的肯定。

整合資源、資產、資金,探索村集體出資、村幹部墊資、吸收社員資金、上級扶持資金、引入第三方投資、企業擔保融資等單一或組合等多種方式結合進行資金籌措,利用好各方資源,傾斜對黨支部領辦村集體合作社的扶持力度。

依託“中國皺椒之鄉”品牌優勢,實行“訂單農業”,縣農牧頭公司與各合作社簽訂保底收購辣椒協議,實現聯產聯營。黨支部領辦村集體合作社依託辣椒產業,打造連片種植(50畝以上)示範基地243個,種植面積2.5萬畝,輻射帶動面積13.7萬畝,帶動7.68萬户2.15萬人參加合作社,其中貧困户入社實現全覆蓋。

圍繞農業產業化發展“3+2+N”工程,突出“菜、畜、果、藥、菌”五大重點產業,做大一產;探索“網絡平台+農户”“專業合作社+散户”等方式做強二產;立足本地農業資源優勢,加大鄉村旅遊等項目開發力度,打造一批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示範區,做活三產,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目前,全縣發展一產的村黨支部領辦村集體合作社229個、二產的25個、三產的32個,村集體經濟規模達1.06億元。

聚焦“兩業”帶富,增強脱貧內動力

始終把“兩業”作為打好脱貧基礎、實現穩定脱貧的重要抓手,充分發揮“產業扶貧”“就業扶貧”在脱貧攻堅中補短板、攻堡壘的關鍵作用,把貧困户吸附在產業鏈上,讓羣眾有產業支撐,更好地鞏固脱貧成果。

深化產業革命“八要素”,立足資源稟賦、氣候條件、產業基礎、市場需求和脱貧攻堅等,選擇以辣椒、優質肉牛、獼猴桃、天麻、冬蓀為中心的“菜、畜、果、藥、菌”的五大重點產業,縣四大班子主要領導、縣委副書記牽頭強力組建“五大重點產業”發展專班,推動優勢產業優先發展、優先突破,同時,堅持單品突破與多品發力共舉,帶動其他特色產業良性發展,縱深推進農村產業革命。

制定出台《大方縣農業產業化發展“3+2+N”工程實施方案》《大方縣今冬明春暨2020年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實施方案》等文件,明確發展路徑,規劃發展蔬菜57萬畝(辣椒20萬畝)、經果林18萬畝、中藥材13萬畝、食用菌3.5萬畝。種植馬鈴薯40萬畝、青貯玉米10萬畝、大豆10萬畝、皂角6萬畝、高粱5萬畝、茶葉1萬畝及其他特色產業,全力推進全縣農業產業發展“轉方式、調結構”,推動產業扶貧、產業結構調整可持續發展。

強化技術服務保障,遴選208名專業技術人才和553名“土專家”,組建29個技術服務隊,採取“1對1”“1對N”方式,精準匹配各類專家到村服務,黨支部領辦村集體合作社實現技術團隊全覆蓋,切實轉變羣眾發展觀念和農業發展方式,確保羣眾懂得種、種得好,合作社建得好、能帶富。

抓好農超、農校、農醫、農企的縣內直銷和直供模式,銷售農產品4萬噸,銷售額1.4億元;抓好縣外市場營銷推廣和線上線下銷售平台融合,以“全國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縣”為契機,圍繞“黔貨出山·風行天下”行動,依託農工黨中央、各民主黨派等幫扶資源,開展農特產品推介活動2期,幫助銷售大方農特產品8203.5噸;用好“烏蒙農商城”等電商平台,借力千喜鶴集團、江楠果蔬等龍頭企業,搭建“方貨出山”農產品銷售網點57處,推動大方產品搭乘“電商快車”,實現50餘種農特產品網上銷售,年銷售額2.3億元。

精準建立勞務就業扶貧工作數據庫,徹底摸排全縣勞動力底數,強化“大數據+”比對的方式,對數據進行動態更新,確保勞動力底數清、就業需求清。全面完善工作體系穩住就業存量,加強對接力度,健全穩就業工作體系,穩定已就業勞動力,減少和避免本地就業勞動力失業及在外務工勞動力迴流。

全面挖掘和收集縣內外各領域用工需求,開發和儲備用工崗位,通過“有組織勞務輸出穩定務工就業解決一批、整合各類公益性崗位和就業見習崗位解決一批、推進農村產業革命解決一批、實施重大工程項目解決一批、工業企業吸納解決一批、推動服務業創新發展實施消費扶貧解決一批、完善安置點服務體系建設解決一批、創新林業資源開發解決一批”的“八個一批”措施全力拓寬就業渠道做大就業增量。

強化政策宣傳,通過張貼宣傳海報、進村入户、微信平台等宣傳就業創業政策,引導外出就業,共發放宣傳資料10萬份(次),推送崗位信息3萬條;強化專場招聘,已在9個鄉(鎮、街道)舉辦招聘會,引導有意向務工人員外出務工;強化車間建設,在奢香古鎮和鄉鎮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引進和培育就業扶貧車間38個,解決搬遷羣眾就近就業;強化勞務派遣,分別在廣州市天河區、浙江省寧波市建立勞務協作站,加強輸出管理,確保輸出人員有崗位、有依靠。對無法外出轉移就業的貧困勞動力提供公益性崗位安置就業。同時,鼓勵企業、相關協會組織等積極參與就業扶貧工作,吸納貧困勞動力到園區企業、農業產業基地等就近就地就業。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