燈塔上的狗讀後感7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1.71W

寫讀後感是一種審美體驗,可以培養我們的審美情感,通過寫讀後感,我們可以記錄下對書中作者的崇敬和尊重,本站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燈塔上的狗讀後感7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燈塔上的狗讀後感7篇

燈塔上的狗讀後感篇1

看到一半,我就很想蓋上書本,停止我的閲讀行動,不打算要再看下去,當時我的心情真的很雜亂,很雜亂,本書的主角,從小到大,一直誤會他的母親對她極深的見解,甚至連極惡毒的話也説得出口,但是,他會有這麼偏激的想法,行為和小時的記憶有密切相聯。

主角戴宇,認為母親是個極度偏心的人。從小到大戴宇和哥哥打架,受傷的往往是戴宇,但母親總是漠視一切,冷眼旁觀許多物資上,心理上,戴宇一直覺得受到不公平的待遇,但他還是忍氣吞聲。這麼一忍,就是十幾年,終於,他受不了了,在一次和家人的激烈爭吵後,他離家出走,到了一個交通極不發達的小島一具明島,展開了一個與家人斷決關係的生活,他擔任的工作是燈塔守護員,這似乎是大家不太能欣然接受的.依個工作,或許許多人會因為這個工作而感到自卑、丟臉,但戴宇早已不在意了,他認為:既然家裏的人拋棄了他,那這份工作,必是他唯一的心靈的寄託。這個“燈塔守護員”的工作,他一做,就做了八年之久,他習慣了孤獨,習慣了這份工作,習慣了具明島的一切,但是哥哥的一通電話,讓他再次的回到了那個不帶感情的家,因為那偏心的母親得了“老年痴呆症”,哥哥、嫂嫂、姐姐想把媽媽推給戴宇照顧,自己好移民到國外去,戴宇原先不答應,但他最後還是接下了這個負擔,他,是跳進了無情的兄弟姐妹所設計的圈套內,從此,展開了和母親相處的生活。

因為母親有痴呆症,所以常叫錯名字,言行舉止就像個沒受過教育的小孩一般,戴宇厭惡極了,曾經,他想把母親送去養老院,但是,母親知道這件事後,彷佛迴歸到了正常人一樣,這使戴宇驚覺:“母親絕不能送到養老院,或許再和她相處一陣子,母親的病情會好轉”。某天夜裏,風雨交加,身為“燈塔守護員”的戴宇,不得不堅守他的崗位,他母親勸他不要出去,太危險了,他沒有選擇的餘地,燈塔是小島上,相對高處的地方,戴宇爬上燈塔,正要點亮燈時,被雷擊中了,他的內臟有一半都被燒傷了,他動彈不得,此時,懼高的母親,不顧一切地爬上燈塔,想看看戴宇怎麼了,母親看到戴宇渾身是傷的躺着,好心疼,説出了:“別怕”這句話,聽在戴宇耳裏,有種被呵護、保護的感覺,這是母親第一次這樣温柔的叫他,這一夜,母親告訴了他很多,戴宇問母親:“為什麼你對哥哥這麼好,卻對我偏心?”母親回:“哥哥很強悍,不會被人欺負,而你太像你爸爸了,脾氣太好,不給你磨練,以後會吃人家的虧,媽媽這樣做,會不會怨媽媽?”其實,戴宇是恨過的,但經過這麼多年,他早已釋懷了。這一夜,如果沒有媽媽在旁陪着他,他可能會因為過度的疼痛而死去,母親的陪伴,使他從鬼門關逃回了一劫,但,不幸地,母親卻在這場風雨中,體力不支,走了,但她死時,臉上還帶着一絲無怨無悔的微笑,能瓦解兒子對自己心中的那道心牆,做母親的她,滿足了。

這本書篇幅不長,但內容轉換的很快,尤其是時空交替,有時,會帶給我措手不及的感覺,但這並不是此書的重點,這本書是描述一個很另類的母愛,父母對子女要求嚴格,態度嚴厲,子女往往會反彈,但很少去深思過為什麼,失去了,才瞭解父母的苦心,實在不值得!

燈塔上的狗讀後感篇2

弗吉尼亞·伍爾芙,或者還是順口稱作“伍爾芙夫人”吧,是我意識流小説閲讀計劃的一部分。我先前聽説過一個閲讀方法:就是找到自己喜歡的作家後,再去挖掘他所青睞的作者,列出名單去讀這些作者的作品。沿這條脈絡讀下去,不僅能加深認識,還能感受到作者間的相互聯繫,我覺得此方法可行性很高。

之前讀馬爾克斯,對意識流十分感興趣,於是就挖掘出伍爾芙、福克納、喬伊斯三位代表性作者,決定系統的閲讀一下。

?到燈塔去》的故事其實不復雜,但由於意識流寫作手法,使得閲讀時必須把各個角色的視角拼湊在一起,才能理清小説主線。這樣就間接提升了本書的閲讀門檻。這本小説的時間線,主要分成兩部分(中間有一個交待時間流逝的.過渡章節):一部分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前拉姆齊一家和朋友們在海邊度假別墅的生活;第二部分是大戰之後,十年光陰流逝,物是人非,一家人故地重遊回到別墅的境況。

值得強調的是,這兩個部分所描繪的都是一天時間內的故事。也就是説伍爾芙用複雜的意識流手法,把兩天內的生活寫成了一部二百多字的小説,在有限時間內,加入大量的回憶和倒敍,把故事塑造得極有厚度。

小説定名為《到燈塔去》,但其實直到故事最後,一家人才真正登上那座燈塔。在故事中,小兒子詹姆斯很想去海邊的燈塔看一看,卻因為天氣原因沒去成。而等到他真正登上這座燈塔時,他已從小孩子成長為青年,身邊的多個至親也在十年歲月裏,因疾病、戰爭相繼去世。除令人感喟歲月無情之外,這裏的“燈塔”也多了一層哲學意味,代表着人對理想的追尋(當然,這是我個人的理解)。因為追尋理想是件不需理由的事,是人類反叛世界虛無本質時,對最優道路的選擇。

故事中的人物,其實就展現了理想面對現實時的不同形態。比如:拉齊姆先生在小説中是位哲學教授,但由於家庭生活和個人天分的原因,他突然意識到自己一本輩子的成就都可能只侷限在教書育人,而提不出什麼開創性思想。他的選擇是:接受現實,在自己能力範圍內,做到最好。再比如:大兒子安德魯,他是個數字天分極高的年輕人,理想是到劍橋大學求學,成為數學家。但他卻因為戰爭被應徵入伍,最終殞命於槍彈下。

着重要講的是暫住在拉齊姆別墅的莉麗。她是個蹩腳畫家,同樣也是個堅定的“獨身主義者”。在當今的中國,我們尚且用“大齡剩女”這樣有負面色彩的詞給這類女性貼標籤,足可以猜測到一百年前世俗社會對這種生活方式的態度。伍爾芙夫人,對這一角色的刻畫,無疑帶有一絲女權主義色彩。許多當時的先進觀念,在這個角色身上得到具體展現。她對繪畫理想的堅持,對大男子主義的反感,以及面對婚姻徘徊不定的態度。使這個角色讀起來很有趣,富有立體感。

伍爾芙夫人的這本《到燈塔去》風格很獨特,意識流寫法使小説從不同人物視角展開,相互疊加後,又繼續延伸。人物通過不同角度,觀察同一件事物,補足其他角色“看不到”的部分,進而把整個故事拼湊完整。小説人物就像真實的人一樣,在頭腦裏迸出零零散散的念頭。而讀者的任務,就是從中撿取“有價值的信息”把故事拼湊完整。這種華麗且不失文學性的寫法,我個人真的非常喜歡。

如果你對意識流小説感興趣,喜歡有哲思的故事,或者喜歡有女權色彩的文學作品。那麼我想,伍爾芙的這本小説,你不應該錯過。

燈塔上的狗讀後感篇3

這本書我難以評價,只是記錄一些由這本書引發的一些思考而已。

我認為我在恰當的時間讀了這本書,我完全可以想得到年輕時分浮躁又懶惰的自己恐怕剛讀幾頁就會不耐煩,或者覺得劇情太無聊,節奏太拖沓,拉姆齊夫人實在聖母之類的;如今懶惰未改,耐性倒是多了些,所以能夠有餘力去欣賞它。

首先,這書的重點不在於情節,而在於人與物,或者説,在於生動細膩的心理獨白、瑣碎卻又微妙的互動以及行雲流水般描述的場景概念:獨白如同稜鏡折射出此人豐富的形象與立場,互動編織出整本書閃閃發光的羅網,場景概念可能是我最佩服的,整個第二部全是場景,不僅是令人絕倒的描述,更襯托出一幕幕世態炎涼,而對於這些大事件只是一筆帶過,甚至帶着括號,彷彿字體是灰白色的,這個手法!簡直!太棒了!第二部我可以反覆讀很久……全書裏我也最喜歡這裏了!文筆相當不錯,有許多哲理性的片段引人深思。

其次,這書的節奏非常富有韻律性。由於大片大片的獨白與社交細節,第一部的節奏相當慢,彷彿一個樂隊不是演奏交響樂,而是每個樂器來一章節獨奏,連接而成的文章,就連那最盛大的十五人晚宴,也是一個人唱主題,其他人在他/她的觀察之下默默哼着微弱的副歌,只不過主題切換的節奏相對於之前一人一章節要快了很多而已。這種主題表達非常不穩定,因為人的心緒本來就是不穩定的,時常溜很遠(斜眼看蒙田),又時常跳來跳去,然而它總是以發出思緒的人為中心,非常貼切而又形象地表述了這個人的種種個性,比如拉姆齊先生的自卑、正直、喜怒不定,拉姆齊太太的仁慈、細膩、專一的愛,如果能同這些獨白中引發共鳴,那麼讀這本書簡直如同在演獨角戲一樣,一會兒扮演這個,一會兒又扮演那個,每個角色之間的過渡渾然天成,其中的趣味難以言喻。而第二部,短短不到二十頁的敍述卻跨越了十年,蒙太奇式的場景切換象徵着一家人的興衰,如同水銀瀉地一般流暢漂亮,宛若一段急板驀地插進了慢板的主旋律,寥寥數語便打碎了第一部裏那永恆的美好場景。第三部又再次迴歸慢板,多年後已經物是人非,卻又漸漸迴歸到第一部懸而未解的主題中,最終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這種慢—快—慢而且圓滿結束的整體佈局我很喜歡,第二部真的好棒啊啊啊,第三部裏的種種呼應與延展非常自然,筆法成熟老道。

然後説説拉姆齊夫人——這書裏的很多人物其實都值得一提,因為他們形象豐滿,內涵複雜,又具有相當的代表性,不過我懶,就只説説拉姆齊夫人吧。最初讀到她對於拉姆齊先生那種盲目的寵愛與奉獻,她攪擾莉麗“結婚結婚我看班克斯先生就不錯”到讓對方覺得不勝其擾,她因卡邁克爾先生拒絕她的好意施捨而煩惱,這一類情節的時候的確引發了我不少不快,覺得這位夫人未免也太聖母且霸道。然而,讀下去的時候我意識到,正如譯本序裏所説,“她是一個真實的、活生生的人”。儘管這個人物形象具有很多在男性至上的社會中值得稱道的優點品質,被書裏書外的人鼓吹和大加讚賞,但她並不是簡單意義上的奉獻者(或者説犧牲者),而是對於自己的所作所為有着清楚的認識,聰明敏鋭且自省,也不自覺地給那些膚淺的讚揚打了臉(喂)。比如説,這書裏有傾慕者認為“她像個孩子似的絲毫也沒意識到自己的美貌”,然而她完全知道自己外貌的影響度,會利用,也會“她的美強加於她的那種單調的負擔使她畏縮”;她對丈夫全心全意的支持源於愛,自願地去讓對方拼命吮吸她的生命力(所以看到後面拉姆齊先生失去妻子後乞求他人的同情,不由得使我歎息的同時生出一絲快意);她很清楚自己本能的好意也帶着幫助他人獲取滿足感的意願,會苦惱於裝修所需的五十鎊這樣的現實,也一樣有着疲憊、笨拙、嫉妒、自私和不滿。儘管她的認識伴隨有相當的侷限性,但她的確是個高尚的人,因為她的行為起源不是一個空架子,而是建立在純粹的修養與個人喜好之上。這個人物與我的三觀可謂相距甚遠,然而看着她竭力營造下的和平與寧靜,我也受到了她的感染,不能完全贊同,但是可以理解,道不同,頂多不相為謀,願她過得幸福。

燈塔上的狗讀後感篇4

?到燈塔去》描寫一次大戰後拉姆齊教授一家和幾個親密朋友在蘇格蘭某島嶼上度假的一段生活。作者企圖在這部情節非常簡單的小説中探討人生的意義和自我的本質,指出自我有可能逃脱流逝不息的時間的魔掌並不顧死亡的威脅而長存不朽。燈塔塔尖的閃光即象徵拉姆齊之人的靈魂之光。本書的意識流寫作手法十分值得注意,如視角轉換,兩種時間,象徵手法,音樂結構,借鑑繪畫等。

這是一部作者傾注心血的準自傳體意識流小説。《到燈塔去》的中心線索,寫了拉姆齊一家人和幾位客人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後的片段生活經歷。拉姆齊先生的幼子詹姆斯想去燈塔,但卻由於天氣不好而未能如願。後大戰爆發,拉姆齊一家歷經滄桑。戰後,拉姆齊先生攜帶一雙兒女乘舟出海,終於到達燈塔。而坐在岸邊畫畫的莉麗布里斯科也正好在拉姆齊一家到達燈塔的時候,在瞬間的感悟中,向畫幅中央落下一筆,終於畫出了多年縈迴心頭的幻象,從而超越自己,成為一名真正的藝術家。全書並無起伏跌宕的情節,內容分三個部分,依次為:窗;時光流逝;燈塔。最主要的人物拉姆齊夫人後來死去,其實際活動僅限於小説的前半部分。關於她的一系列描述,是以作者本人的母親為生活原型的,而拉姆齊先生則有作者父親的影子。此外,作者着墨最多的是莉麗布里斯科。表面上看,莉麗語言寥寥,其主要行為主要是為拉姆齊夫人作畫,但該人物的思想活動相當活躍,作者以自己為原型塑造了這個人物,並“為小説結構安排了潛在的雙重線索和複合層次……莉麗這個人物既在這部小説世界之中,又在它之外;拉姆齊一家的經歷是第一層次的故事,莉麗所體現的‘藝術―生命’主要是第二層次的故事,是包裹在小説外面的又一部小説。”

在這本書的前言裏,編者寫到,讀過伍爾芙的小説,再看任何文學作品都會像面對白紙一樣感到枯燥和乏味。於是細細讀下來,沒有覺得多麼深奧和抽象,日常的生活瑣事以及與其一起發生的心理過程被用精妙的語言描繪出來,如果這就是意識流小説,很高興它並不是什麼高不可攀、難以理解的東西。而對於伍爾芙,我想説的就是——沒有人比她更女人。

燈塔上的狗讀後感篇5

假期中,我讀了一本書,名叫《爸爸的燈塔》。這本書裏面四個故事,其中令我印象最為深刻的一篇是《燈塔》。

一想到燈塔這篇故事,我的腦海裏便久久地浮現着這樣一幅幅動人的畫面:小主人公的爸爸是一名設計師,他最大的夢想就是能親手設計一座燈塔。經過爸爸的不懈努力,他的夢想終於實現了。他在一座名叫象貝的小島上設計了一座燈塔。這時候的爸爸在建築工地為了救人卻使自己受重傷,變成了殘疾人。從此,爸爸反映很愚鈍,無法與大家交流。最重要的是爸爸再也不能設計圖紙了。小主人公和媽媽仍舊像往常一樣對待爸爸,和爸爸一起玩耍:折蝴蝶,做木頭士兵、滾核桃、扔糖果,看電影……。

他們家依然是歡樂的家庭。這時候,小主人公就成了她爸爸的小小燈塔。

燈塔上的狗讀後感篇6

?心靈島上的燈塔》是我近期常看的一本書。書中有51個精彩的勵志故事,比如中國著名男歌手——周杰倫親自寫的文章:《要出息,要聽媽媽的話》。

這個故事主要講了周杰倫14歲的時候,父母離婚,從此變得十分叛逆,考高中時,普通中學都沒考上,。校長叫他去淡江中學音樂班考試,結果考上了。對他來説,簡直是絕處逢生高中畢業後,他沒有考大學,準備兩次考台北大學音樂系也失敗了,還得了病。病痛緩解後又到餐廳打工,餐廳老闆叫他彈琴招客人過來。餐廳生意越來越紅火,這時,他媽媽又替他報了台北“星光”電視台《超猛新人王》這是一個推薦音樂人的平台。那時的周杰倫對自己演唱沒信心就請了一位歌手,自己鋼琴伴奏。表演那天和演唱者配合得十分別扭所以又失敗了。主持人是一個音樂公司的老闆看了他的譜曲叫周杰倫到他的公司上班。進入公司之後的某一天,老闆叫他10天寫50首歌。寫完之後,老闆選了他自寫自唱的10首歌做成了他的第一張專輯《jay周杰倫》,這張專輯一問世就被搶購一空。其他專輯也一一問世。之後在簽名會上,他看見一個小孩書包上寫着:“媽媽,我會用功讀書的!”周杰倫看見了眼淚馬上就掉了下來,他找到了那個小孩親筆給他簽名。告訴他,一定要聽媽媽的話。

這個故事非常感人,我從中看出;周杰倫對媽媽的感激,和媽媽對周杰倫的愛!

燈塔上的狗讀後感篇7

拉姆齊夫人答應小兒子第二天到燈塔去,然而因為天氣不佳,這個計劃沒能實現。轉眼匆匆十年,拉姆齊夫人逝世,一切已物是人非。一戰後,拉姆齊先生帶着兒女再次前往燈塔找尋歸宿。

故事情節非常簡單,但不簡單的是彼岸的燈塔十數年如一日造謠的拉姆齊一家的燈光——拉姆齊夫人不朽的靈魂之光。十年前,她將性格迥異,本應矛盾重重的拉姆齊先生、兒女與一眾賓客聚在一起享用一場賓主盡歡的晚宴,十年後儘管她已去世,家人在看到燈塔的光芒時依然會想起她帶來的光明與美好,究竟是什麼使拉姆齊夫人的魅力超越時光與生死,而得以永恆?我想,可以將之總結為一個字“和”。

什麼是"和",它可以是平和,自身發自內心的"平和",拉姆齊夫人每每注視燈塔的光柱,總是覺得“這穩定的長長的光柱,就是她的光柱”,燈塔的光芒平靜、安遠能穿透黑夜的暴風雨為航船指引方向;而拉姆齊夫人內心平和,極致的平和能打造安寧穩定的心境,這也許就是夫人的內心在與燈塔相應合吧。暴雨滂沱不過片刻,春雨綿綿卻可潤澤一個花季;瀑布飛流直下不過十丈,江河緩緩而行卻綿延千里。諸多事實都可證明,"平和”代表了一種穩態,自然也就更長久、更接近永恆,心態平和的人,在與他人交往的過程中便可帶去温和的甘霖,解了別人鬱結躁動的渴,使那人“飲”後回甘,心裏難忘之潤物無聲的雨。

“和"也可以是“調和",對人際關係的調和。拉姆齊夫人無疑是善於交際的,這種遊刃有餘來自她對不同個性的精準把握,拉姆齊先生冷酷專制,一心追求哲學的高峯,實際卻渴望他人的仰慕和同情;塔斯萊先生言語刻薄,看似學問高深,實際卻極度自卑,期盼得到關愛。還有許多性格迥然不同的人,拉姆齊夫人都準確的瞭解他們的本質,巧妙地調和他們的矛盾,使這些易燃易爆物得以在“洛希極限”外安享一頓晚餐。而十年後沒有了拉姆齊夫人的調和,詹姆斯時常在心裏暗罵拉姆齊先生暴君,莉麗也常對他敢怒不敢言,這時拉姆齊夫人的形象便出現在他們的腦海中勾起無限懷念與遺憾,“調和"使人與人之間在保持各自特性下的相交諒解成為可能,這在如今追求個性解放同時要求和諧的社會是一種寶貴的能力。

“和"還可以是與生活“和解",拉姆齊夫人清醒的認識到這個世界“沒有理性、秩序、正義;只有痛苦、死亡、貧困",這不難得,拉姆齊先生認識到了,因此他選擇遁入哲學,完成他從q到r的挺進;莉麗認識到了,因此她選擇提起畫筆,為了她的“真實感”十年躊躇不前。而拉姆齊夫人卻折中選擇了與世界、與生活“和解",她一方面幹着一名家庭主婦要做的活,一方面常常去往那些窮人家探訪幫忙,同時她又會在寂靜無人的黑夜,獨自觀照自己獨立的人格與思想。她既不因憤世嫉俗而追求虛無的孤高,也不因生活的平淡而淪於庸俗。她的美很大部分來源於"和解"帶來的特別氣質:一種出世的平凡,一種入世的淡。,在一眾或求入世或求出世的掙扎中,拉姆齊夫人這樣特別,也因此這樣令人難忘,她讓人不僅想起所謂歷經人生苦難後真正的英雄主義,想起孔子的“中庸"和亞里士多德的“中道",偉大的靈魂似乎總能在與生活的“和解"中找到一致方向,從而更具有啟示意義,更能得到永恆。

自古都有以“和"為貴,而"和"之一字實則包羅萬象。心態"平和",就能常懷平常心,遊走世間而不受約束;善於“調和”,則能達到與人交,“和而不同”,親君子遠小人;學會與生活“和解”,則閲盡千帆之後仍懷一顆少年心。偉大的精神、思想因為注入“和"的內涵,所以得到永恆。願如拉姆齊夫人,能有一座燈塔。時刻將“和"照徹心扉。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