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戒集讀後感6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2.25W

編輯一篇讀後感有助於加深大家對名著內容的理解,只有對原文理解到位,才能將讀後感寫好,下面是本站小編為您分享的受戒集讀後感6篇,感謝您的參閲。

受戒集讀後感6篇

受戒集讀後感篇1

?受戒》篇幅不長,卻寫得十分有畫面感。我讀着似乎都能想象到文中所描繪的場景,故事性很強。雖然沒有什麼驚人的場面描述,沒有華麗的辭藻,僅是白描的筆觸卻也寫得生動。

故事中的人物都很飽滿,是完整的人。比如寫明子受戒時,有一個山東和尚受戒燒戒疤太疼,山東和尚罵人了:“俺日你奶奶的,俺不燒了!”簡直就是村野俗夫!這和尚的反應讓人覺得十分的真實,直爽的山東漢子的形象躍然紙上。雖寫的是和尚,卻不是超脱世俗的和尚,境界很高,只知吃齋唸佛,不食人間煙火。和尚也在那個世外桃源過得瀟灑,能夠自給自足,靠着自我的本事獲得吃穿,那裏的和尚能夠偶爾吃肉,甚至能夠娶妻。還有小英子家房子獨村獨落,有田沒有全拿來種糧食,而是有半畝種了小英子喜歡的荸薺。這種有些理想化的社會生活,在當時就應是有些超凡的。

故事中明子和小英子之間的感情純純的。從開始到結尾,兩人之間的關係總有些微妙。開頭埋了伏筆,將兩人從空間上拉近,到之後兩人之間不斷的交集。似乎只是孩子間,玩伴間的情誼,沒有明確的錯綜複雜的感情,一向簡簡單單,似水長流,一點一點滲透到故事中,一種朦朧的感情,直到最後的真情流露才把故事推到高潮。最後,文章用一個省略號結尾,

受戒集讀後感篇2

今日,拿起早就讓我開了封的汪曾祺集。剛剛才讀完了小説《受戒》。這篇讓汪老先生獲得全國性聲譽的作品,曾引起那時文壇震動。此刻,我讀完,引起了我內心的震動。大師不愧是大師,寫至情至真的人性那麼自然順暢,毫無做作之筆。

語言之美自不必説,大家畢竟是大家,除了稱讚羨慕敬佩的份,學是學不來的,連摹仿都是摹仿不來的。

“明海出家已經四年了。

他是十三歲來的”

看似閒句,實則不閒。明海十三歲來,過了四年的出家生活,到此刻已經是十七歲了,正是情竇初開的好年景。哪個少男不鍾情?雖然過了四年的和尚生活,最終受了戒,但情愛之心難戒,該萌發的時候還是萌發了。少男少女至純至潔的感情在汪老的筆下清新自然。讀全文就像在手心裏捧着一滴晶瑩欲碎,搖來晃去的露珠。每晃動一下,心頭總要忍不住顫慄一下,惟恐那顆露珠掉下去碎掉,碎成一沱水。從此不再晶瑩透亮,從此不再牽人心魄。

明海看着她的腳印,傻了。為啥?太美了!“五個小小的趾頭,腳掌平平的,腳跟細細的,腳弓缺了一塊。”寫到蘆葦蕩子那一段,説:“蘆葦長得密密的,當中一條水路,四周不見人。”這一句又為下文做鋪墊。小英子接上明子,不讓明子當方丈,亦不讓明子當沙彌尾,而要給明子當老婆。説完兩個少男少女跳到船上,飛快地划起來,划進了蘆葦蕩,划進了先前所描述的密密的,四周不見人的蘆葦蕩。之後“驚起一隻青樁,擦着蘆穗,撲魯魯魯飛遠了。”

意境神祕,想象無限,讀的我心裏竟然也是甜蜜蜜,喜滋滋,癢酥酥。有種像一向在擦火柴,擦來擦去,擦了那麼幾下,最終哧的一下,發出亮光,火柴着了。

受戒集讀後感篇3

?受戒》主要描寫了農家孩子小明子當和尚及菩提庵和尚的日常生活,同時展開了小和尚與小英子間朦朦朧朧的愛情故事。小英子活潑膽大,話多的像喜鵲,不經意間把小和尚明海的心弄亂了。明海出家四年後去善因寺“受戒”,是小英子陪他去的,也是小英子划船來接他,回程路上的簡單對話達到小説的高潮,處處滲透着少男少女初戀般的美好。

小英子忽然把槳放下,走到船尾,趴在明子的耳朵旁邊,小聲地説:

“我給你當老婆,你要不要?”

明子眼睛鼓得大大的。

“你説話呀!”

明子説:“嗯。”

“什麼叫‘嗯’呀!要不要,要不要?”

明子大聲地説:“要!”

“你喊什麼!”

明子小小聲説:“要——!”

?受戒》是汪曾祺1980年的作品,當時汪老已經60歲,真想不到寫出這樣青澀美好故事的卻是一個飽經風霜的老人,這應該源於他少年時期優雅閒適的心態,心中一直保留着一片美好的天地。

他曾在採訪中坦言:“寫《受戒》主要想説明人是不能受壓抑的,反而應當發掘人身上美的、詩意的東西,肯定人的價值。我寫了人性的解放,像小英子這種鄉村女孩,她們感情的發育是非常健康的,沒有經過扭曲,跟城市裏受教育的女孩不同。她們比較純,在性的觀念上比較解放。這是思無邪,《詩經》裏的境界。”

受戒集讀後感篇4

?受戒》是一篇寫佛門生活的作品,文中的荸薺庵紀事,以平常人的角度寫幾個和尚,甚至是以輕喜劇的姿態闖入讀者的視線,為故事的順利展開墊定了基調:作者是用人的天性看世界,用人的感覺來説生活,現實和傳統中的宗教戒律和遊戲規則是完全不適用的。

我們看到的就是生靈活現的人和人們,只不過沒有爾虞我詐的心計,沒有追名逐利的慾望,沒有太多的瑣碎和市儈,怎樣是最透明的它就是怎樣。這種全新的意境已經足夠讓人心怡神往了,那男女主人公更是集中了這種並不是説作者有意要作一篇“借佛反佛”的小説,也許作者的傾向遠沒有這樣的激烈,這正如作者對佛門清規的篤信也並不激烈一樣。

荸薺庵裏的僧侶生活就更令人嚮往了,完全沒有一般佛門寺廟裏清規的羈絆。這裏的和尚只要會一點做法事的基本功如放瑜伽焰口,拜樑黃懺之類,從此就可以吃現成飯,可以賺錢,可以還俗,可以娶親,還可以買田置地,過優哉遊哉的神仙日子。庵裏的老師傅終日枯坐唸佛,不問世事,在那“一花一世界”裏沉醉。

大師父仁山是“當家的”,管着經賬,租賬,債賬三本帳簿,平日在庵裏從不穿袈裟,經常是披件短僧衣,袒露着他那黃色的圓肚皮,光腳踢踏着拖鞋;其他兩位師傅也是各有千秋,二師父在俗世是有家眷的,甚至每年還把他老婆接來避暑納涼;三師父更是人不僅漂亮,有一手“飛鐃”的絕活,甚至每場法事之後,村裏就會有大姑娘或小媳婦驀然失蹤。最讓人詫異的是他們吃肉從不瞞人,甚至過年的時候就在大殿上殺豬,這裏的和尚過着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祥樂時光,這哪裏是一個“佛門淨土”,分明就是一個現代版的“桃花源”。

受戒集讀後感篇5

文章開篇就用緩慢的文筆描述了一個獨特的世外桃源,與其説獨特更不如説荒誕。庵趙莊的人們太寬容了,在他們心中,和尚就是一個普通的職業,像是郎中,書生,當鋪,商人之類的職業,沒有區別。和尚可以喝酒吃肉,可以還俗,可以近女色,唱淫歌,可以賭博打牌。

和尚不用守清規還是和尚嗎?——這樣光怪陸離的生活,和人生的苦澀全然無關,完全不符合中國人傳統的觀念。

再説小英子一家,趙大伯是田場上樣樣精通的好把式,不僅脾氣好,身體也結實的像一顆榆樹;趙大媽也是精神的出奇,她不僅家鄉菜做得可口,而且剪的花樣子也是眾家嫁閨女的稀罕物;兩個寶貝女兒更是漂亮,大英子文靜,已有人家,小英子活潑,成天嘻嘻哈哈,像只喜鵲。由此村莊獨特的幸福生活可見一斑。

汪曾祺淡淡的文筆描述了這樣一個地方,沒有苦澀,沒有勾心鬥角,可以不包容一切原始慾望的世外桃源。荸薺庵裏,二師父在俗世是有家眷的,甚至每年還把他老婆接來避暑納涼;三師父更是人不僅漂亮,有一手“飛鐃”的絕活,甚至每場法事之後,村裏就會有大姑娘或小媳婦驀然失蹤。然而卻沒有人指責,這一切的荒誕在村莊裏是如此和諧。

我並不贊同網絡上大部分人所説,這是對人性最原始的復甦的讚美。更有甚者,説這是對人類原始的愛的讚揚。

受戒集讀後感篇6

很喜歡汪曾祺的這部小説集《受戒》。

像是把小説當散文寫,那些家常的故事,他娓娓道來絕不煽情,感情都是自然的流露,有種舉重若輕的意味。

他的故事,各式各樣的人物都有,每一個都很真切,有的可憎,有的可愛;有人能忍辱負重過一輩子,也有人為了不能實現的理想鬱鬱而終;有鄉間田園的清苦,也有小城市井的温情;這些故事就像天上的月亮,有的圓滿,有的殘缺。

最喜歡他對小人物們的描寫,他們的生活充滿屈辱、悲慘、荒誕他們的生活沒有希望。

但是,這些小人物幾乎都有着一種不服輸的堅持,也都相信命運無常,最終也都能隨遇而安,接受命運的安排。喜歡作者的這種平常心。gexingqianming

還喜歡的他的決絕,不露一點拖泥帶水的温情。正是因真情可貴,所以才不能不清不楚,沒了就是沒了,就如同沒有發生過一樣乾淨。

喜歡他的生活態度,平和、寬容,不容雜質。

他明白生活的不完美,卻總能在這不完美中發現生活的情趣。他是明白人,深知生活的種種不易,所以總能從悲苦中生出絲絲温情。堅持到底的名??

我也自認是個明白人,雖不覺得已經修煉的道風仙骨,但至少也屬於看得淡、看得化的那一類人,其實拿到生活中一檢驗,呵呵,當碰的頭破血流,還不是容易憤怒,容易極端。

以為自知,其實不然,終究還是凡夫俗子一個,塵心難了。

人性中有很多缺點,不是我們清楚就能克服的。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