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讀後感心得精選7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1.89W

讀完一本書我們可以及時寫下心裏的讀後感,讀後感是大家在讀完一本書之後而需要寫作的,下面是本站小編為您分享的寫讀後感心得精選7篇,感謝您的參閲。

寫讀後感心得精選7篇

寫讀後感心得篇1

散步於我是為數不多的可稱之為運動的項目之一了,上班日每一天早出晚歸,週末又是難得的休息日,竟漸漸連散步也許久不進行了。

至近段時間生病入院,醫生細細端詳我半晌,“是不是每一天沒有什麼運動?”心內暗叫慚愧,這都能夠被人看出?醫生看出了我的疑惑,笑,“不用奇怪,一看你的工作性質,再看你的坐立姿態,就知不是愛運動的人了。”言畢,叮囑我每一天除飲食有度外,必須要堅持早、中、晚的三個半小時左右運動。

於是,散步又成了我生活中的一項重要工作。

醫院的長廊上,我見到了相濡為沫的老人相伴着前行,無語但温馨;看到了白髮蒼蒼的母親顫巍巍的牽着孩子行走,邊走嘴裏還反覆叮囑着説了無數次的句子;當然也有孩子陪着父母散步的,孩子走的雄赳赳氣昂昂,父母們拖着病體,用喜悦、欣賞、疼愛的目光投向自我的孩子,似乎感覺不到病痛的折磨。

當我每一天混雜於這支大軍中,日復一日的看着各色人等,各類家庭演繹着故事,一種沉甸甸的心境愈來愈濃,我們的父母,我們的前輩就是以這樣的方式傳承着濃濃的愛,濃濃的親情,濃濃的關愛就是這樣的“潤物細無聲”。

散步,乃至其他運動方式,細細體味,就是善待自我,關愛他人的一種方式了,自身好了,才有本事去關愛他人,造福社會呢。

寫讀後感心得篇2

我在報紙上看到了這樣一篇文章。它主要講了作者、妻子、兒子和作者的母親在田野散步。一開始,母親因為身體不好所以不願意出來的,母親此刻老了,並且十分信服兒子的話,就和兒子一齊出來了。沒想到,之後卻發生了分歧:母親要走平順的大路,而作者的兒子卻要走趣味的小路,但當作者説要走大路時,母親卻説,還是走小路吧,她走可是去的地方讓兒子揹着她。於是作者背起了母親,妻子背起了自我兒子慢慢地、穩穩地走着,好像作者同妻子背上的加起來,就是整個世界。雖然這是一篇看似平淡的短文,卻讓我從中讀出了愛,是作者對母親的愛。“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母親是沒有什麼東西可代替的”“在孩子的嘴上和心中,母親就是上帝”……由此我還想到了在我們的身邊還有很多像作者一樣孝敬父母的人。我們學過《許世友四跪慈母》這篇課文。許世友1905年2月28日出生,當他十三歲那年,因為家境貧窮當看到母親賣妹妹時,他為了親人的命運,給母親下跪,請求母親把幺妹留下來。第二跪是:1926年,許世友參加了革命,成了敵人搜捕的主要對象,他們捉不到許世友,就毒打他的母親。他讓母親受到連累,遭到毒打,心中十分難受。第三跪是:許世友看着家裏東西被燒光,僅有兩座草棚,許世友百感交集便跪在了地上。第四跪是:臨別之際,許世友跪在了地下。為了革命事業,他不能留下來照顧受苦受難的母親,心中滿是愧疚和心痛。從中我們能夠看出許世友對母親深厚的感情。

“所有傑出的非凡人物都有出色的母親,到了晚年都十分尊敬自我的母親,把他們當作最好的朋友”。

寫讀後感心得篇3

?大象的眼淚》都是一位老人對自我平生的敍述。高中時期,由於一場車禍父母雙雙身亡,自此改變了他的生活。他無心再學習,想要輕生,卻無意跳上看一列火車。是一個馬戲團,於是他當了一名獸醫。在馬戲團裏,他認識了各色怪異人物,還有那頭懂波蘭語的大象,同時愛上了馬戲團馴獸師的妻子,便引來了風波。在大蕭條時代的饑饉困頓,馬戲團面臨解散,最終大象在馬戲團騷亂中殺死了暴虐的馴獸師,而故事主人公也有情人終成眷屬。

文中老人的敍述語言詼諧幽默,讀來簡便愉快。胖婦遺體遊街展覽、逃跑的獅子闖入飯店、大象偷喝檸檬水甚至殺人等等情節,也相當的觸目驚心。但我原以為是主角的大象在小説過了三分之一篇幅之後才姍姍而至,在後面描述也並不多,它只是小説情節推波助瀾的一個主角。這其實還是一篇以感情為核心的故事。粗暴的丈夫,追求真愛的妻子,温柔的情人。情海生波,大打出手,矛盾激化,最終收拾爛攤子的大象,它像那位頗有傳奇色彩的人物崑崙奴一樣,解決了這場三角戀惟一的絆腳石———那個喜怒無常的丈夫。或許作者要的就是這種單純的感情故事的感染力量,又或許在這個世界上,結局幸福的感情原本就是這樣平庸。那些渴望傳奇故事+簡單感情的讀者們被感動得一塌糊塗。大象的眼淚,應當是讀者的眼淚吧。

寫讀後感心得篇4

讀了《黃道婆》這篇文章,我經不住被文章中黃道婆勇於革新、無私奉獻的精神所感動。

黃道婆是宋末元初時的人,他的家在松江烏泥徑。她從小做童養媳,受到公婆和丈夫的百般虐待。於是,她設法逃出家門,到了海南島南端的崖州。在那裏,他靠着自我勤勞的雙手向黎族人學習他們的植棉方法和紡織技術,並無私地傳授給家鄉的父老鄉親們,使當地的棉花產量逐漸提高。之後,為了進一步提高工作效率。他又潛心研究並創造出更先進的紡織工具,設計出一套軋籽、彈花、紡紗、織布的操作方法。她還把只紡一根紗的手搖車改為能紡三根紗的腳踏車。之後,在污泥涇從事紡織業的人日益增多,黃道婆棉紡技術和她改善的設備傳遍了江浙一帶,並贏得了“衣被天下”的美稱。

她憑藉着自我的勤勞的雙手、聰慧天資、虛心好學和吃苦耐勞精神,在與海南黎族人民的共同勞動生活中,熟練掌握了各道棉紡和織布技術,成為當地技術精湛的紡織能手,讓人敬佩。黃道婆的豐功偉績令人不能忘卻,她在中國人民的發展下立下了程碑。我不禁想起了謝覺哉説過的一句話“善於想,善於問,善於做的人,其收效則常大並且快。”

黃道婆是一位紡織技術的傑出人才,她在古代紡織業的發展做出了很大的貢獻,也在紡織的歷史上翻開了新的一頁。

寫讀後感心得篇5

週末,我閲讀了一篇文章,叫做《誰是最可愛的人》,這篇文章的主要內容是:在的每一天,我都被一些東西感動着;我的`思想感情的潮水,在放縱奔流着;我想把一切東西都告訴給我祖國的朋友們。但我最急於告訴你們的,是我思想感情的一段重要經歷,這就是:我越來越深刻地感覺到誰是我們最可愛的人!誰是我們最可愛的人呢?我們的戰士,我感到他們是最可愛的人。

也許還有人心裏隱隱約約地説:你説的就是那些“兵”嗎?他們看來是很平凡、很簡單的哩,既看不出他們有什麼高深的知識,又看不出他們有什麼豐富的感情。可是,我要説,這是由於他跟我們的戰士接觸太少,還沒有了解我們的戰士:他們的品質是那樣的純潔和高尚,他們的意志是那樣的堅韌和剛強,他們的氣質是那樣的淳樸和謙遜,他們的胸懷是那樣的美麗和寬廣!讓我還是來説一段故事吧。

還是在二次戰役的時候,有一支志願軍的部隊向敵後猛插,去切斷軍隅裏敵人的逃路。當他們趕到書堂站時,逃敵也恰恰趕到那裏,眼看就要從汽車路上開過去。這支部隊的先頭邊就匆匆佔領了汽車路邊一個很低的光光的小山岡,阻住敵人。一場壯烈的搏鬥就開始了。敵人為了逃命,用了32架飛機、10多輛車發起集團衝鋒,向這個連的陣地洶湧捲來,整個山頂的土都被打翻了,汽油彈的火焰把這個陣地燒紅了。但是,勇士們在這煙與火的山岡上,高喊着口號,一次又一次把敵人打死在陣地前面。敵人的死屍像谷個子似的在山前堆滿了,血也把這山岡流紅了。可是敵人還是要拼死爭奪,好使自己的主力不致覆滅。這場激戰整整持續了八個小時。

最後,勇士們的子彈打光了。蜂擁上來的敵人佔領了山頭,把他們壓到山腳。飛機擲下的汽油彈把他們的身上燒着了火。這時候,勇士們是仍然不會後退的呀,他們把槍一摔,向敵人撲去,身上帽子上呼呼地冒着火苗,把敵人抱住,讓身上的火,也把佔領陣地的敵人燒死。

據這個營的營長告訴我,戰後,這個連的陣地上,槍完全摔碎了,機槍零件扔得滿山都是。烈士們的遺體,保留着各種各樣的姿勢,有抱住敵人腰的,有抱住敵人頭的,有掐住敵人脖子把敵人摁倒在地上的,和敵人倒在一起,燒在一起。有一個戰士,他手裏還緊握着一個手榴彈,彈體上沾滿腦漿;和他死在一起的美國鬼子,腦漿迸裂,塗了一地。另一個戰士,嘴裏還銜着敵人的半塊耳朵。在掩埋烈士遺體的時候,由於他們兩手扣着,把敵人抱得那樣緊,分都分不開,以致把有些人的手指都掰斷了。這個連雖然傷亡很大,他們卻打死了300多敵人,更重要的,他們使得我們部隊的主力趕上來,聚殲了敵人。

看完以後,我覺得這些志願軍戰士很勇敢,不畏犧牲,為人民做出了很大的貢獻,作為人民教師的我們應該向他們學習。

寫讀後感心得篇6

今天我接着讀《駱駝祥子》第二部分,第二部分主要寫了祥子積攢了整整三年,流了不知多少滴汗才攢出的一輛車,就在兵荒馬亂中丟掉了。過度的悲傷使他一天到晚只知把力氣放在手上腳上,心中完全不願意思考車已經失了、自己成了大兵的俘虜這些事情,更不願意想自己的未來與明天。直到看到了駱駝,祥子才恢復了思考的功能……

使我最喜歡的句子:“這些日子,他的血似乎全流到四肢上去;這一刻,彷彿全歸到心上來;心中發熱,四肢反倒冷起來;熱望使他混身發顫!一直到半夜,他還合不上眼。希望使他快活,恐懼使他驚惶,他想睡,但睡不着,四肢像散了似的在一些乾草上放着。什麼響動也沒有,只有天上的星伴着自己的心跳。駱駝忽然哀叫了兩聲,離他不遠。他喜歡這個聲音,象夜間忽然聽到雞鳴那樣使人悲哀,又覺得有些安慰。”這兩處是祥子在心裏盤算着要逃跑,能看到希望的興奮和萬一逃跑不成功的恐懼合二為一,使他緊張、驚惶。再加上運用了心理活動的描寫,寥寥幾筆便把祥子的心理活動描繪得淋漓盡致,使我更加喜歡了。

讀了《駱駝祥子》第二部分,使我感到非常憤怒,為祥子的遭遇感到同情。為了一輛車祥子不怕艱辛萬苦,歷經三年的辛苦、汗水、心血……就這樣在兵荒馬亂中丟掉了。整整三年的辛苦啊?不是三天啊?再想想我自己吧,我是一個很念舊的人,陪伴了我很久的布娃娃。表弟來我家玩,看到很可愛想把它拿回家。我都捨不得給他,死硬着不放。最後,他在那裏哭泣,家人又一直叫我給他,我沒辦法只好忍下心依依不捨地給他了。其實,我很愛那個布娃娃的。更何況祥子歷經三年的辛苦而換來的一輛來之不易的車。如果拿我這件事跟祥子比起來真的很微不足道,祥子是白白地被軍閥混戰中撤退的亂兵搶走的。

讀了《駱駝祥子》第二部分,我為祥子的遭遇感到同情,也感到憤怒,也知道了在當時的社會背景下,環境是多麼的惡劣,我也充滿了對當時的社會感到討厭。

寫讀後感心得篇7

于丹教授在她談《論語》心得時,開篇就講到:宋朝開國宰相趙普曾經標榜説,自己以半部《論語》治天下。可見《論語》在古代社會生活和政治生活中發揮的巨大作用以及古人對《論語》的推崇。于丹教授明確地闡述自己的心得:“《論語》告訴大家的東西,永遠是最簡單的。《論語》的真諦,就是告訴大家,怎麼樣才能過上我們心靈所需要的那種快樂的生活”。

我最欣賞的,就是于丹教授對《論語》的這種簡單,快樂的感悟。每一個民族都有自己的母體文化。中華民族尊崇皇天后土,以大地為母親,所以形成了以儒家的中庸之道為主體,以平和敦厚為特徵的民族傳統文化。我們知道,西方國家以宗教立國,中國長期以儒學立國。

自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以來,不管多少歲月的風霜雨露,多少朝代的更迭變遷,都沒有改變道儒文化在民族文化中的核心地位,兩千年的農耕文明也就這樣一代一代地傳承下來。

我們從小接受的就是儒家的“仁,義,禮,自,信”的倫理教育,從孔融三歲讓梨的尊禮,守禮,到范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憂患意識,無不顯示着儒家學説對國民成長過程中千絲萬縷的滲透。幾千年來世人仍願意尊奉孔子,把他的話作為座右銘,作為修身養性的準則,我想這與孔子的“直道而事人,何往而不做黜!”的思想有着密切的關係,因為,我們都堅信:明天是正直人的世界!

我喜愛伺茶,每每在茶的面前,我會感到一切都變得平和美好。品味人生,憂患生命是茶道與儒家的共同主題。有人品茶“茶可雅志,茶可行道”,有人品茶“茶煙一塌擁書眠”,道心文趣兼備。過去儒士不能一日無茶,其文也不能不常以茶為喻,我感悟到,這種閒適人生就是儒士茶人的品茗追求吧!于丹教授理解《論語》“終極傳遞的是一種態度,是一種樸素的,温暖的生活態度,孔子並以此來影響着他的弟子。”怎麼樣才能過上我們心靈所需要的那種温暖的,快樂的生活?我理解為:平和。

茶是個和氣的性子,與誰都合得來。柴門也進得,侯門也進得,不卑不亢,不做寵物狀。所以,和柴米油鹽醬醋過日子的時候,也能與琴棋書畫詩酒共發雅性,且在那個浪漫天地裏,還擔任着缺一不可的角色。只是就像一個藝術天賦極高的人一樣,絢爛之後歸於平淡,自己不評説,只待旁人去品味罷了。在儒家的眼中,和是中,和是度,和是宜,和是當。和是一切恰倒好處,無過亦無不及。平和,是儒家思想的根本,是中庸之道。平和下來,會使人“怡”,“怡”者,正是和悦,愉快之意。在茶道講求的要讓身心“怡”的過程中,就又與《論語》的真諦“就是告訴大家怎麼樣才能過上我們心靈所需要的那種快樂的生活”(于丹教授語)不謀而合了。

孔子提倡仁愛,但他並不認為應當以喪失原則的仁愛之心去寬宥所有人的過失。《論語》告訴我們,要本着平等和理性的態度去尊重每一個人,且彼此之間要留有一點分寸,有一點地。常言道:世界是個大家庭。既然是在“家”裏,就不免人各有志,人各有稟性,正如有愛茶者喜歡龍井,有愛好烏龍茶一樣,不過都是求真的一種心境。“不奪其真香”,“不損其真味”,那麼,還有什麼不可以真心待人,真誠説話,真情做人的道理呢!

品味人生,修身養性,其目的正是要在愉快地生活中度好這一輪迴。淡泊的襟懷,曠達的心胸,超逸的性情和閒適的心態去生活,將自己的情感和生命融入自然狀態,這樣才無愧與祖先,也才能如孔夫子教導我們快樂地生活的祕訣那樣,去找到你內心的安寧。

熱門標籤